第一篇: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培养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随着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技能人才的价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科技支持,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历史任务。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看,人们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和积累使人类逐渐走出了刀耕火种的时代,而走入了今天的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而正是由于无数人才对知识技术的掌握、应用和发展,才使人类成为地球上万物的主宰,能上天入地和下海,能够创造出古人甚至前人没有想过的惊天动地的奇迹来。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是由人总结和创造出来的。最初,人们由大脑简单支配下的体力劳动变为逐渐掌握和使用机器,即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所取代,也就是人们能力的提高,即才能的提高。在经济系统中,人才是一种资源,是一种抽去了“力”的含义的“人力资源”。在生产活动中,人的付出通常需要“力”的付出,而才则表现出“力”在质量上的不同,人力的差异总是表现为才能的差异,一般说来,高质量的劳动所含的力的成份往往是最少 的。所以在人力资源中“才”才是其真正的内核。生产劳动中,人的“经济价值”取决于其拥有的才能的价值,“按才能付给报酬”已被社会所接受。
才能之所以应当在经济系统中决定个人的收入,是因为客观的经济环境对它产生永久的需求,同时才能又被其载体所绝对地占有,无法轻易转让,成为一种自有资本。由于才能已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源而具有了经济价值,那么获得才能就成了获得财富的唯一正当途径。当今和未来“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非人才莫属,资源的争夺,将越来越表现为对人才的争夺。对每个人来说,“成才”是获得经济报酬的最正当的途径,成为有才能的人是每一个人所追求的,也是每个家庭对其成员所期盼的,但才能往往不是生来就有的。虽说人天生是会有些差别,但人才的形成,就其本质来说,是他自身劳动和他人劳动的共同结晶。大家都知道,人才成长离不开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在条件是由个人刻苦努力和注意在劳动中积累经验形成的。外部条件即周围人是否给予人才培养锻炼成长所需的外部环境。人人都想成才,家家都“望子成龙”,但事实上却有很多不能成才。所以人才成长是内外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外因的相互作用是在实践活动中才构成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谈不上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但我们又不能直接得出实践就能成才的结论,因为一般来说人人都参加了社会实践,但并非人人都能成才。首先 人才的劳动实践必须是有效及必须要按照客观的规律办事,确立正确的科学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才能成功,最后成才。再有一个人要想成才,要想比别人具有某种优势素质,必须付出比一般更多的有效劳动,做出更大的、更刻苦的努力。付出的努力越大,他的素质就会越高,成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做出的成绩也就会越大,个人的社会价值就会越高,回报就会越大。所以说,人才并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塑造的,并且将要贯穿于这一“成才”过程的始终。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人才呢?通常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才”意味着出众,意味着不可多得的能力。过去我们把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等统称为人才。这些人不论他们的能力、水平和创造的成果,都要比一般人高出一筹,即比常人创造的社会价值高。这些人为什么能够成为人才而被社会广泛接受呢?归结其实质就是他们这些人在品德、智能、技巧、创造性,尤其是经个人不断的实践、不懈的努力,使得他们在实际水平和实际成果等方面都要高于一般人。也就是说,他们都具有一种或几种“优势素质”,这种优势素质就是杰出。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看他是否具备某种优势素质,具备并发挥了的是显人才,具备了优势素质而尚未发挥的就是潜在的人才。
在社会学的价值中,我们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做为评价 人才的主要尺度。过去往往把文化程度高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都统称为人才,这是不准确或者说是错误的。因为严格讲,高等学校培养的人还只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或预备队,因为他们大多还没有创造出社会效益。在当今的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既需要大胆开拓的领导者、科学家、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也需要那些大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对社会做着贡献的普通人才。既然社会的发展需要千百万这样那样的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的优质人才呢?按前所述,人才的成长产生,需要内外因的共同作用。首先一个人要想成才有所作为,首先应积极学习,刻苦努力,要有事业心、进取心,心胸、气质、道德、意志等内在素质要好,“天才在于勤奋”;其二,成长的环境要好,既全社会都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要转变观念,人才标准更加大众化,由过去认为的有高学历、高职称、高贡献的人变成为所有能够为社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不但要注重激励那些现有的“显人才”,更要注重激活那些后备的“潜人才”,使全社会都能人尽其才,为现代化建设出力,促进其跨越式发展;还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鼓励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普通人,结合生产工作实际,通过学习和努力,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还必须建立科学的人才标准,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质、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身份用人才,不拘 一格选人才,建立一整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促使更多的人早日成才;还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酬薪制度,建立奖励激励机制,使人才的付出和回报相适应。全社会都应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眼光要放长远,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建立机制,完善体制,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使人才能有施展才华的用武之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使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在我们队伍中不断涌现出大批的能人,使我们的社会人才辈出,不断地创出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创造条件,使我们的身边人早日成为人才,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树立多样化人才培养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
1、教育与人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发展的指向性的理性认识,是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管理和发展学校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教育理念千条万条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属。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只讲根本目的,不讲根本动力,或者只讲根本动力,不讲根本目的,都是片面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出发点是人,而最终的归属依然是人,只不过前者是生物意义上的人,后者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生物学上的人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理和心理,而社会学上的人则关注是人在其生活背景下的更具心理特征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将人作为是教育过程的关键性要素。
2、教育与社会
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
关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古代思想家们曾有一些论述。近代的教育家一般都把教育看作改良社会或维护社会现存秩序的工具。19世纪,社会学兴起以后,社会学家们提出了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各种看法。20世纪初,乃有教育社会学问世。经过几十年的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体系。它运用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与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关系等。对这方面的研究,有的在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结构与教育的关系: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明显地影响着经济制度中的职业组合和人力结构,而这一变动也必然影响到教育。 社会化过程与教育的关系:学校是社会的主要团体之一,是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桥梁,是造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格品质的专门机构。家庭、集体、学校是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单位,三者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对于促进人的社会化有深远意义。
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变迁的动因,又是另一种社会变迁的潜在条件。
3、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
培养各级各类适应现代化要求的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突出解决的一个亮点。规划纲要的多个部分,都涉及到这个问题,特别是提出要通过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
就个体而言,一个关键需求解决的矛盾是: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而就教育而言,一个关键需求解决的矛盾是:人才培养规格和现有人力资源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和谐。
为此,需要做的几项工作(几个工作步骤)是:
有效地研究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为形成人力资源做好准备。
调研社会需求变化发展的趋势;制定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 尊重人的个性,通过教育实践,鼓励个性发展,形成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格局。
培养多样化人才培养满足人的个性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达成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和谐。
4、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重
社会需求除对求职者进行表层知识、技能外,更侧重于深层人格、态度、价值观。究其原因在于,学校追求最佳绩效,而教职工的情绪智力、人格、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压力应激的方式等都对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学校甄别教职工“这个人能做什么?这个人适应做什么?” 一般既有对教职工知识、技能在内的要求,更以人格、态度、价值观等具有普遍人格倾向内容,涉及人格、态度、价值观、职业取向、忠诚、行为方式、压力应激反应方式、人际与沟通能力、适应与创新能力等。以此为基础确定教职工的综合能力素质。
学校教育一方面是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必须注意知识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同时必须强化自身人格修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1)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一般是指人们在正式学习或非正式学习环境下,自我求知、做事、发展的能力。“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在很多种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意志力、理解能力等。(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48151.htm”)
学习能力表现可以分为六项“多元才能”和十二种“核心能力”两大方面的力德教育体系。六项“多元才能”指的是:知识整合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理财能力、策划与决策能力。十二种“核心能力”指的是: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理解力、语言表达、操作能力、运算能力、听/视知觉能力。
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继而在教师的诱导下,促进学生调动一般性学习的知识内容,在拓展性教学的知识背景下,充分体现自身的创新精神;支持、鼓动学生提出问题、发表疑义,并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加以消化、吸收,独立自主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学生对知识的重新审视,对结果的谨慎论证,这些都将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内涵,学生也就在不经意之间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2)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在发展过程中升华形成的人的基本活动技能。实践不是盲目的,而是有步骤、有目标的行为,是为实现目标而有计划的个人或团队行为。在“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实践放在整体知识结构的框架中来认识,通过实践,培养能力,使实践能力成为人的品质之一。
实践能力的包含: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合作能力、交际能力、社会活动能力;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汇总现象、提出问题,体验实践、分析问题;思维参与、解决问题;发展提高、交流成果。
实践能力的内化:感悟(感知)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反思(理论和实践)的协调能力。
实践能力的三个层次:简单的操作能力,带有较大的被动成份;在主观意志驱使下的操作能力,带有极大的主动因素;理性支配下的实践能力,具有完整的实践目标、实践步骤、实践反思和实践成果,实践活动成为发展的个性。
实践强调行为的体验过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单纯的理论教育是不同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应该”怎样做。而“应该”不是简单的告知,而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地“体验”实践过程,从中激发形成强烈的发展意识。因此,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上认识,可以看成是以学生主体,以实践为过程的,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的素质以及相应的价值观的教育,这就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
(3)创新能力
创新概念,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狭义理解的创新概念: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实施的一系列行动。随着人们对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关系的研究的深入,产生了对于创新概念的广义理解。
广义理解的创新概念: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汇起来,即:创新表现为不同参与者和机构之间交互作用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任何一个结点都可能成为创新行为实现的特定空间。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三者是联为一体的,是创新的三个立体维度。在运用培养“创新能力”策略之前要明确,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定方位的“点”的教学;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全方位的“面”的教学;创新个性的培养是“点”“面”结合的过程。
“创新能力” 培养的实施过程可以分四步进行,即“动机的培养”、“知
识的拓展”、“问题的探究” 和“结果的论证”。
5、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
知识可以按照约定俗成的随意分类、哲学分类以及舍勒和马克卢普的知识分类法的分类:
(1)约定俗成的随意分类法。知识分为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文化知识等,再把这些大类分为一些小类,如科学技术知识,可以按分科分为物理知识、数学知识、化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生物知识等等。
(2)哲学分类法。这种分类法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理论,把知识分为感性知识、理性知识与辩证性知识。
(3)舍勒和马克卢普的知识分类法。把知识划分世俗知识、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没有文字的知识(如视听艺术)六大类。
(4)表征的类型划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
一个现实的人或者一个曾经存在的、现实的人,所进行的获得、传播、创造知识的过程,就是知识的个体实现。知识个体实现的具体价值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使知识实现了“我知”,把一个无知识或非知识的人转变为一个知识的人。知识在社会、历史中获得、传播、创造的过程就是知识的社会实现。知识的社会实现,必须通过丰富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获取知识,同时也强化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形成人的发展性创新能力。
第三篇:树立大语文观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何为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阐述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大语文教学观指导下进行。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强调努力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相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强调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每周几节语文课、每学期几十篇课文显然是不够的。所以《课标》又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首次做出二年级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 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 不少于30万字高年级 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课外阅读每学年不少于50万字。逐步培养读书记笔记的习惯的具体量化规定。进一步强化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实施大语文教学观的重要渠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至关重要:
一、能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学内容因其所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更具培养一代新人的优势。大语文观就是要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真诚、善良、美好的心灵,尊重真理,富有责任心的健全的人格。小学生大量阅读富有人文精神的童话故事、人物传记、少年小说、世界名著缩编本等,内心世界很容易产生震荡。一位教师连着给三届一年级小朋友读王尔德的童话《星孩》,都有不少学生潸然落泪;一部英国儿童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连成人都不禁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多读中国文学、优秀中华人物事迹更有必要:从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忠诚,李白安能摧眉弯腰事权贵的傲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文天祥留取心照汗青的豪情到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高风亮节,郁达夫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真知灼见,钱三强光明的中国,让我的生命为你燃烧吧的深情呐喊……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学生在自己阅读课外书时,读懂其生动有趣的情节,心中再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体味关于爱、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从而开启自己的内心世界,激荡起品味人生,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促进学生独立、自然地成长,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口干舌燥的说教。
二、能帮助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不少家长甚至部分老师都存在着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觉得学生看课外书是看闲书。他们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听写、背诵、写作文……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这种想法,其实还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试想,学生每天用半小时时间抄3遍字词,以确保听写不错一个字和让他们每天用10分钟有的放矢地练习难字,用20分钟读课外书,哪个更好呢?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且看古今部分文学大师和语文教育专家们的看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多读,可以改进你的写作技能。--老舍
到寒假暑假期间,各就自己的需要与兴趣去多阅读,那一定比不经略读的训练多得吸收的实效。--叶圣陶
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吕淑湘
说到底,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三、有助于培育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大语文观旗帜鲜明地认为是是面向每个学生,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助于把祖**语素质与爱国主义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学生由爱中国汉字,上到爱中华智慧。以汉字为主要载体的中国语言符号体系,本质上是爱国主义的强大信息源,……凝聚着中国人特有的语言结构、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文化结构,有中国人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是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互相认同的文化表征,也是中华民族保持和扩大凝聚力的文化内核。学生通过大量阅读祖国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领略中华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且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思想、哲理、逻辑等深刻内涵,从中汲取民族精神的底蕴。古人曰:乡音一曲泪千行。可见母语的情感力量。给学生以时间,发学生以激情,使之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大量接触、理解、感悟、运用母语,是铸造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大量中国优秀的文化作品,更是如滔滔江河,是学生取之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与文化的源泉。中国语言中,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优美,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精辟,那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含蓄,那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创意,怎能不叫人口角噙香对月吟呢?多读,是增强对母语情感的唯一途径。
四、有助于培养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从传统语文教学观到大语文教学观是一个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化过程。它不再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现在,中国社科院的专家也在呼吁不要把读课外书变成地下党活动,给学生真正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而学生由封闭式读书转为开放式阅读,本身又极大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课外阅读把追求学问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有助于实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的目的。
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信息资源。
传统语文教学,一是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二是强调文以载道,但这里的道主要指思想教育。而大语文观则强调语言文字是各种知识的载体,所有学科都要通过理解、运用语言文字来领悟观点、概念、内涵、外延、逻辑、哲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不仅仅是一科学问,还是所有人类文化的基石,是解开所有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学生对多种信息的收集、处理与掌握仍是语文能力的延伸,语文教师亦应以此为已任之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到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让学生涉猎多种科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
可见,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认真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促进学生终生发展,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第四篇:浅议如何树立三观
所谓“三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上述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显示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勇气,体现了我们党高屋建瓴、统揽全局、开拓未来的执政能力。这“四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必将有力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一、关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范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反映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趋势;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这些问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发展是片面的,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协调推进。党和国家把“三农”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立足点就是促进城乡、区域、对内对外的协调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西部以及落后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
发展不仅应尊重经济规律,还应尊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和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相协调,我们才能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绝不能“一地致富,八方遭殃”,绝不能“吃祖宗饭,砸子孙碗”。发展,就应该在自然界涵养能力和更新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在发展观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政绩观上陷入误区;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会在实践中偏离科学的发展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为一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一方百姓造福,应该有政绩,也必须追求政绩。在现代化建设中,广大共产党人奋发有为,身先士卒,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得到党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但不应否认,少数干部不正确的政绩观,也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是解决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共产党人的政绩,说到底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共产党人的政绩,就是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树政绩的根本途径是将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客观规律,提高领导水平,脚踏实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那种盲目攀比,追求高指标,铺摊子,上项目,留下一堆胡子工程的做法;那种“一个艄公一道河”,“新官上任三把火”,热衷标新立异,贪大求奢,好高骛远,今天一个大规划,明天一个大思路,朝令夕改,使人无所适从的做法;那种只求本届有政绩,不给下届留财富,花光用光,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不是造福,而是添乱;不是政绩,而是包袱。
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有的干部说话办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不怕群众不高兴,就怕领导不开心。这是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屡禁不止的根源。还有一些干部,只抓那些容易出成果的“显绩”,不啃“硬骨头”;只做保险事,不探新路子;只关注局部利益,不顾及全局得失。他们树“政绩”的目的,是给自己留名,给自己立碑,为自己邀官。这样的干部,不仅不能办事,也是靠不住的;这样的政绩,不仅对国家、对社会、对百姓毫无益处,最终也会毁了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
、答应不答应,这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是我们衡量干部的最终标准。三、关于树立牢固的群众观
加快发展,创造政绩,都是为了人民群众,也要依靠人民群众。“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而且为广大干部自觉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大亮点。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奉献。平时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的力量更加紧密地凝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
权为谁用?情为谁系?利为谁谋?这是判断一个执政党进步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衡量一个共产党员党性强弱的根本标尺。共产党人的权只能为民所用。党的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共产党人的情只能为民所系。党肩负人民的期望,人民哺育了我们党。做到情为民所系,就必须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共产党人的利只能为民所谋。党代表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私利。做到利为民所谋,就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阐明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人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群众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正确群众观,关键是靠启动注重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真正做到寓改造主观世界于改造客观世界之中,用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来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正确群众观,使发展泽被当代、荫及子孙,使政绩辉煌实在、造福百姓,使群众获得实惠、全面发展。这是时代的热切呼唤,是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每一个共产党人肩负的重任,也是对我们党的现实考验。
第五篇: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确立和落实与科学人才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理念。
注重效益的理念。人才培养也是一种“生产过程”,也要讲求产出与投入的高效益。但当前重“过程”不重效益的现象还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两个环节上:一个是培养环节上,只重数量不讲结构和质量,有的专业供过于求,有的专业则嗷嗷待哺。比如雷达、火控、光电、导弹维修和战场侦察、传感等专业人才,年年喊缺年年欠,而有些专业则年年喊超年年供。另一个是使用环节上使用不当,造成有些专业人才虽然培养质量较高,数量、结构也合适,但由于专业不对口,不能学以致用或人浮于事,体现不出培养的价值。
注重质量的理念。兵家有言:“兵不在多而贵精。”这在以知识和信息技术为主流的新军事变革时代,显得尤为深刻。以往的战争包括机械化战争时期,专业技术人才的质量缺憾,一般还可以通过数量来弥补。而从近几年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人才素质的缺憾则很难以数量进行弥补。在许多技术难题面前,低层次人才与高层次人才则根本不具有可比性。
注重培养的理念。从培养与使用的关系上看,培养是使用的基础,使用是对培养的检验。光使用不培养,必然会“江郎才尽”;而光培养不使用,则等于只“磨刀”不“砍柴”,是纯粹的浪费。有的部队近年新列装的武器装备之所以没有及时形成战斗力,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所以,必须从思想上理清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关系,确立人才既要科学培养又要科学使用的理念,实现人才与装备有机结合。
注重成本的理念。注重制度成本,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政策制度,并采取有力的检查督导措施确保贯彻落实。注重机会成本,就是要大胆发现人才,科学地使用人才,积极主动地为人才的成长发展提供机会。注重健康成本,需要组织和个人双方努力,党委领导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经常教育和组织查体,科学调节好工作和休养的关系;个人要加强自我保健,淡泊名利,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注重无形成本,就是要科学把握好培养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人格力量、工作能力等方面的投入程度,确保他们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作风优良、业务精湛、技术过硬、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提供坚强保证。(王培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