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征管法

时间:2019-05-14 08:36: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新征管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新征管法》。

第一篇:浅析新征管法

浅析新征管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由此可见税收在整个财政中处于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税法的制度结构中,相对于包含复杂课税要素的实体规则而言,纳税人直接感知的是程序规则的效力。因此,税收程序是税法运行的最直观的法律形态。我国的《税收征管法》不仅仅是一部程序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在内容上超越了税收法律的范围,甚至可以说具有宪法上的意义。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最主要的税收程序法。《税收征管法》的制定和颁布对中国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年以来,税务总局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税收制度改革要求,成立了税改领导小组和《税收征管法》修订工作小组。新《税收征管法》不仅提高我国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同时还更新税收征管模式与理念。但是就我在大二和大三半个学年系统地学习了税收知识后,我认为新《税收征管法》仍旧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必须看到并且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现行的《税收征管法》在内容上是一部综合性的法律规范。在修法的过程中,可以考虑进一步融入一些具有“税收基本法”属性的内容,包括税法的基本原则、纳税人权利、纳税义务的动等内容。

其次,要推动现行《税收征管法》从“管理法”、“技术法”向“服务法”和“权利法”转型从制度结构来看,现行《税收征管法》仍然是一部突出征管技术并强调对纳税人进行管制的“技术法”和“管理法”。我们能够理解税务机关需要比较有力的执法手段来实现“依法征税”的职能。不过,作为规范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基本关系的《税收征管法》不能只顾授权而忽视对权力的限制。从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税收征管已经逐渐向税收服务转型,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要在《税收征管法》中进一步突现纳税人权利保护。长期以来,我国《税收征管法》被当作一种“管理法”乃至“管制法”,以保障国家税收收入足额入库为主要宗旨。我国台湾学者葛克昌认为,稽征机关之任务,不在国库收入,而在依法治国原则,此由于稽征机关系公共利益之代表人,就该管行政程序,应于当事人有利、不利情事一律注意(《行政程序法》9 条)。诚然,稽征机关系基于公法为公共利益代表人,其任务在于依法平等核定征收公法债权,实现纳税人间负担公平,使市场经济不受公权力不当干扰。可见,在税收程序中,税务机关的主导性地位是导致纳税人权利保护不受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我国《税收征管法》的修改应当积极借鉴法学理论和制度发展的成果,推动税收程序的制度转型,将税收征收程序从以管理为主线的单一维度拓展为协商、服务与管理 相结合的三重维度,实现国家税权与纳税人权利的程序性协调。

第二篇:解读新征管法

解读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发布时间:2011年06月29日 信息来源:南通市如皋地方税务局贾忠龙 字 体:【大 中 小】

访问次数:342

一、纳税人未按期进行纳税申报,但按期缴纳了税款。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的行为违反了纳税申报管理规定,影响了正常的税收管理秩序。税务机关应根据《征管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纳税人按期如实进行了纳税申报,但逾期未缴纳税款。在这种情况下,纳税人的行为违反了税款征收管理规定,导致国家税款不能及时入库。税务机关第一是依据《征管法》第四十条的规定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一)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前款所列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第二是依据《征管法》六十八条的规定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或者应解缴的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除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三、纳税人按期进行了纳税申报,但申报不实。申报不实与虚假申报的含义是一致的。针对纳税人的不实申报,税务机关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区别不同情况追究其法律责任。

1.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且造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纳税人的这种行为属偷税,税务机关应依据《征管法》第63条的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纳税人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未形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纳税人的这种行为,违反了纳税申报管理的规定,但未形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对这类行为,不能按偷税进行处罚,应依据六十四条第一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3.纳税人未按期进行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针对这种情况税务机关应依据《征管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 第五点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不申报的;税务机关可行使税款核定权。在此基础上,税务机关应区别纳税人是否形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1)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形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针对这种情况,税务机关应依据《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认定为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但未形成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针对这种情况,税务机关应依据《征管法》第六十二条之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按情节严重对待,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4.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纳税人行为既违反了纳税申报的管理规定,也违反了税收征收管理的规定。税务机关应依据《征管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税务机关可以采取下列强制执行措施:

(一)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前款所列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同时强制执行。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强制执行措施的范围之内。

并依据第六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于税收与会计差异造成少缴税款,如果会计核算科目正确没有进行纳税调整,第一次可以按未按规定申报处罚,如果税务机关已要求调整过又再犯的应按偷税处罚。如果是会计核算错误如收入挂往来等就应对照六十三条列举手段进行定性。

解读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关联企业非法避税将受查处

针对目前一些跨国公司利用关联企业之间非正常的业务和资金往来,以达到公司非法避税目的的行为,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了具体的反制措施。

新《实施细则》规定,有下列关系之一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即《税收征管法》所称的关联企业:一是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拥有或者控制关系;二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所拥有或者控制;三是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纳税人有义务就其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供有关的价格、费用标准等资料。

《实施细则》还规定,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可以调整其应纳税额:一是购销业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作价;二是融通资金所支付或者收取的利息超过或者低于没有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所能同意的数额,或者利率超过或者低于同类业务的正常利率;三是提供劳务,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劳务费用;四是转让财产、提供财产使用权等业务往来,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或者收取、支付费用;五是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作价的其他情形。

对于调整关联企业应纳税额的具体措施,《实施细则》提供了四种计算方法。即,按照独立企业之间进行的相同或者类似业务活动的价格;按照再销售给无关联关系的第三者的价格所应取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按照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按照其他合理的方法。

无税务登记不能开立银行账户

今后,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如果没有进行税务登记,将无法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以及办理停业、歇业等一系列有关税务事项。

为加强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税收监控,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了严格的税务登记制度。

新《实施细则》规定,“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对同一纳税人的税务登记采用同一代码,做到信息共享”。《实施细则》不但规定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还规定了纳税人在办理“开立银行账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领购发票;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办理停业、歇业以及其他有关税务事项”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办理。此外,《实施细则》还规定,“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和其他税务证件”。

收入多少“税眼”监控

被称为“税眼”的税控装置将被推广到每一个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28条规定,“纳税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安装、使用税控装置,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有关数据和资料”。

新《实施细则》还规定,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聘请从事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的专业机构或财会人员又有实际困难的,可以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或者使用税控装置。

据国家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要加强税源监控,防范纳税人逃、漏税,就要掌握纳税人的收入情况,尽管各个税种的征收方法不一样,但掌握税基是基础工作。而当前掌握税基的有效方式就是使用税控装置,例如出租车计价器、收银机、加油机等,都可以加装税控装置,并且应该将加油机、收银机的税控功能列入国家技术标准,税务机关通过与这些装置的数据联网,就可以监控住税源,税收才有基础。

读新《征管法实施细则》

(二)机构协税护税义务与责任被强化

2004-09-14

阅读次数:

2202

[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

新《征管法实施细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明确规定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职务中应承担的义务以及协税不力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新《征管法实施细则》从两个方面明确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协税护税的义务。新《征管法》第十七条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税务机关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开立账户的情况时,有关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予以协助。”新《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税务机关收到税款后,应当向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纳税人通过银行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委托银行开具完税凭证。”

与上述义务相对应,新《征管法实施细则》也从两个方面强化了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协税护税不力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新《征管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拒绝接受税务机关依法检查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存款账户,或者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的冻结存款或者扣缴税款的决定,或者在接到税务机关的书面通知后帮助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存款,造成税款流失的,由税务机关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而按《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号码,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这些约束性规定,保障了税务机关执法的顺利进行。

新《征管法实施细则》通过相关法律条文明确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协税护税义务与责任,为税务机关行政执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将直接、有效地遏制部分纳税人的偷逃税行为。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之初探

发布时间:2005-12-16 12:24:00 阅读次数:

904次

编辑:彭程

我局在三年多的执法实践中,深感《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在征收管理中起到的不可估量作用,为强化征管大力组织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不可否认,《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的某些规定在执行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征管的成效。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征管实践,提出如下初见供大家探讨。

一、怎样拓展法律法规发布咨询渠道

《税收征管法》第7条、第8条分别规定“税务机关应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税务机关纳税咨询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纳税人对税收法律法规和纳税程序的知情权。由此可知,税务机关建立一套准确高效权威的税收法律法规发布咨询体系,拓展税收法律法规发布咨询渠道迫在眉睫。这不仅会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增强其办税能力,而且能够创造依法治税良好环境。目前,税务机关主要在征收大厅以公告的形式发布新的税收法律法规,由于纳税人一般习惯于在申报期“光顾”征收大厅,在大量人员集中申报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是无暇顾及或认真查看公告的。另外,税务机关内部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税收法律法规咨询规范,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办税服务厅或同一个办税服务大厅不同业务素质的干部体现不同的咨询水平。即便目前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开通了12366电话语音特殊服务,因经济行为的复杂性而涉及多种业务的求助,语音服务难以解决。

二、如何认定和处理企业虚报亏损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虚报亏损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经主管税务机关调整后为盈利的,便产生了当期不缴或少缴税款,应认定为偷税;经主管税务机关调整后仍然亏损的,未产生当期不缴或少缴税款的事实,则应按《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我市某公司当年会计利润亏损10万元,经主管税务机关检查认定该公司当年多列支出10.1万元,则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0.1万元,从而确认该公司当年偷所得税1000×18%=180元,按《税收征管法》第63条规定对其偷税行为处以50%以上5倍以下罚款90-900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公司当年多列支出9万元,则经调整后当年仍为亏损,这样税务机关可以按《税收征管法》第64条规定,对其处以五万元以下任意金额的罚款。显然,此条款处罚标准的弹性和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极有可能造成企业偷税所受处罚反比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所受处罚轻的后果。

三、税务机关在对税款进行强制执行时,能否对罚款同时强制执行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65条规定:“对价值超过应纳税额且不可分割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担保人无其他可执行财产的情况下,可以整体扣押、查封、拍卖,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等费用。”第69条规定:“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等费用后,剩余部分应当在3日内退还被执行人。”分析以上表述,税务机关在对税款进行强制执行时,可以同时对罚款执行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而实施细则第64条却规定:“税务机关在确定应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价值时,还应当包括滞纳金和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所发生的费用。”这里并没有明确是否包含罚款。

四、《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处罚法》在强制执行处罚决定时限上有不一致之处

《税收征管法》第88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做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40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上述规定和《行政诉讼法》第39条的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但必须在3个月起诉期限届满才能采取。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6条和第51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接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处罚决定,超过15日履行期限,税务机关就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由此造成《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处罚法》在强制执行处罚决定时限上的不一致,二者相差75天。这个问题需要立法机关及时予以解决。否则,会在实践中产生法律的混乱。

五、税款追征条款存在盲区

《税收征管法》第52条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但对偷骗抗税的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实施细则第81条对此做了进一步明确:“上述所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是指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遵照此种解释,在实际操作中将出现盲区,比如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不属于计算错误,也非偷骗抗税中的一类,应该按什么期限确定税款追缴期限,在《税收征管法》及其细则里无法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另外,《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不申报而未缴应纳税款的追征期限亦没有明确规定。《税收征管法》第52条规定的应缴未缴税款追征期限,是税务机关追征不缴或少缴的法律依据,对追征期限所涉及的范围,不包括不进行纳税申报而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这意味着如果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而未缴应纳税款,税务机关不能给予追征。这显然与《税收征管法》的立法原则相违背。

六、“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是否应有时间限制

《刑法》第201条对偷税罪的构成有两个判断标准,其中一个标准是“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然而,这个规定没有具体时间限制,其时间的追溯期是否应适用《税收征管法》第86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以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以行政处罚。”也就是说五年前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与五年后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是否可以排除在“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的标准之外?五年前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是否可以不与五年后又偷税结合起来认定?另外也可能存在法人一直没变更,但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等已经更换的情况,如果前面的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与后面不同的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次数加在一起达到上述标准,构成偷税罪,这时偷税罪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针对前者还是后者?

七、县以下税务分局和稽查局的处罚权不够明确

《税收征管法》第14条及实施细则第9条明确规定县以下税务分局及稽查局具有执法主体资格,即其具有税款征收、管理、检查等执法权,却没有明文规定其具有处罚权。《行政处罚法》第20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从公法原则上看,“法不明文授权,政府不得为”,而《税收征管法》第74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由此看出:法律法规仅仅授权税务所拥有行政处罚权,没有规定县以下税务分局和稽查局具有行政处罚权。而目前执法现状是:县以下税务分局、稽查局与税务所具有同样的执法范围,甚至比税务所管辖范围更大、税收任务更重、税务干部更多,其工作职责与税务所没有太大差别。就此,税务分局和稽查局是否也应该具有与税务所一样的行政处罚权(二千元以下),需要在法律法规上做出进一步的明确。

八、如何正确理解“不进行纳税申报”

《税收征管法》第64条2款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不进行纳税申报”作为此条款适用的必要条件,具体又是指什么样的情况呢?在《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均未予明确。按照总局征管司在《税收征管法》释义中对此条的解释,“不进行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发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纳税义务,超过规定的期限未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情形,它包括了没有办理税务登记又没有进行过纳税申报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纳税人如果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手续,税务机关就会进行责令限期申报,也就是通知申报。通知申报后,纳税人仍拒不申报,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则依偷税处理;拒不申报,未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则依照未按期申报中“情节严重”处理。通知申报后,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则可以依照“未按期申报”处两千元以下罚款。由此可见,在实际工作中《税收征管法》第64条与其他条款重复,并且在法律适用范围上常常引起混乱。根据此种理解,没有办理纳税申报导致不缴少缴税款的不是偷税,而纳税人办理了纳税申报而由于对某些纳税项目不清楚,没有就这些项目进行纳税申报却成了“虚假申报”定性为偷税了。这与税收立法中鼓励纳税申报的意图是不相符的。

九、偷税手段的列举有遗漏

在《税收征管法》和《刑法》中,对偷税的手段都是以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的。但纳税人按《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金、减值准备金、折旧以及确认收入时,与税法规定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另外,如果纳税人发生应当作进项税额转出而未转出,应当视同销售计提税金而未计提,该进行纳税调整而未调整的情形,这些会计处理差异如不按照税收规定进行调整,会直接反映为申报不实,并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后果,具备偷税行为的所有属性。而对于这些情况,《税收征管法》第62条“偷税”的概念及实施细则有关条款均没有涉及。

十、如何界定“扣押、查封物品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

《税收征管法》第37-40条均提到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实施细则》第64条则规定“价值相当于”可参照同类商品的市场价、出厂价或者评估价估算。这里的“价值相当于”相当模糊,难以操作。从基层税务部门执法实践看,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必须要拍卖、变卖才能抵缴税款的情况很多,而目前除了大中城市外,大部分县(市)没有拍卖机构,无法进行拍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降价变卖。一些不易保存的鲜活食品,如海鲜类、生肉类,在扣押后很短时间里,其价值可能直线下跌。如果税务机关只扣押、查封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滞纳金以及相关费用的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便难免出现差额,而依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又不允许进行二次扣押、查封,这样会直接影响税款足额入库。能否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查封商品、货物、财产价值上适当上浮一定的比例超额扣押、查封,规定扣押、查封纳税人商品、货物、财产的价值可以略高于纳税人应纳税款、滞纳金总额,最高不超过30%,以便足额抵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和支付相关费用。

十一、怎样确定税务行政处罚追究时效起点

针对税务行政处罚的特殊性,《税收征管法》突破了行政处罚法处罚时效的规定,其第86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这一规定明确了违反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涉税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但是《税收征管法》对税务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未做进一步的明确规定,那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显然适用于税务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规定,追究时效通常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延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实践中上述条款如何理解争议很大。如在稽查案件中“违法行为发生之日”究竟是指违法行为做出之日、检查开始之日、还是审理之日甚或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之日?各地执行不一。“连续状态”、“延续状态”如何区分,时间间隔如何把握,执法实践中往往引起人们的困惑。

《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之初探

发布时间:2005-12-16 12:24:00 阅读次数:

904次

编辑:彭程

我局在三年多的执法实践中,深感《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在征收管理中起到的不可估量作用,为强化征管大力组织收入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不可否认,《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的某些规定在执行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收征管的成效。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征管实践,提出如下初见供大家探讨。

一、怎样拓展法律法规发布咨询渠道

《税收征管法》第7条、第8条分别规定“税务机关应无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税务机关纳税咨询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纳税人对税收法律法规和纳税程序的知情权。由此可知,税务机关建立一套准确高效权威的税收法律法规发布咨询体系,拓展税收法律法规发布咨询渠道迫在眉睫。这不仅会提高纳税人纳税意识、增强其办税能力,而且能够创造依法治税良好环境。目前,税务机关主要在征收大厅以公告的形式发布新的税收法律法规,由于纳税人一般习惯于在申报期“光顾”征收大厅,在大量人员集中申报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是无暇顾及或认真查看公告的。另外,税务机关内部也缺乏一套完整的税收法律法规咨询规范,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办税服务厅或同一个办税服务大厅不同业务素质的干部体现不同的咨询水平。即便目前一些地方的税务机关开通了12366电话语音特殊服务,因经济行为的复杂性而涉及多种业务的求助,语音服务难以解决。

二、如何认定和处理企业虚报亏损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虚报亏损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经主管税务机关调整后为盈利的,便产生了当期不缴或少缴税款,应认定为偷税;经主管税务机关调整后仍然亏损的,未产生当期不缴或少缴税款的事实,则应按《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我市某公司当年会计利润亏损10万元,经主管税务机关检查认定该公司当年多列支出10.1万元,则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0.1万元,从而确认该公司当年偷所得税1000×18%=180元,按《税收征管法》第63条规定对其偷税行为处以50%以上5倍以下罚款90-900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公司当年多列支出9万元,则经调整后当年仍为亏损,这样税务机关可以按《税收征管法》第64条规定,对其处以五万元以下任意金额的罚款。显然,此条款处罚标准的弹性和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极有可能造成企业偷税所受处罚反比编造虚假计税依据所受处罚轻的后果。

三、税务机关在对税款进行强制执行时,能否对罚款同时强制执行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65条规定:“对价值超过应纳税额且不可分割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税务机关在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担保人无其他可执行财产的情况下,可以整体扣押、查封、拍卖,以拍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等费用。”第69条规定:“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等费用后,剩余部分应当在3日内退还被执行人。”分析以上表述,税务机关在对税款进行强制执行时,可以同时对罚款执行拍卖、变卖等强制措施。而实施细则第64条却规定:“税务机关在确定应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价值时,还应当包括滞纳金和扣押、查封、保管、拍卖、变卖所发生的费用。”这里并没有明确是否包含罚款。

四、《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处罚法》在强制执行处罚决定时限上有不一致之处

《税收征管法》第88条第3款规定:“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做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40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根据上述规定和《行政诉讼法》第39条的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但必须在3个月起诉期限届满才能采取。而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6条和第51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接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履行处罚决定,超过15日履行期限,税务机关就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由此造成《税收征管法》与《行政处罚法》在强制执行处罚决定时限上的不一致,二者相差75天。这个问题需要立法机关及时予以解决。否则,会在实践中产生法律的混乱。

五、税款追征条款存在盲区

《税收征管法》第52条规定:“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但对偷骗抗税的不受前款规定期限的限制。”实施细则第81条对此做了进一步明确:“上述所称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是指非主观故意的计算公式运用错误以及明显的笔误。”遵照此种解释,在实际操作中将出现盲区,比如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代扣代缴税款不属于计算错误,也非偷骗抗税中的一类,应该按什么期限确定税款追缴期限,在《税收征管法》及其细则里无法找到相应的法律依据。另外,《税收征管法》对纳税人不申报而未缴应纳税款的追征期限亦没有明确规定。《税收征管法》第52条规定的应缴未缴税款追征期限,是税务机关追征不缴或少缴的法律依据,对追征期限所涉及的范围,不包括不进行纳税申报而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这意味着如果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而未缴应纳税款,税务机关不能给予追征。这显然与《税收征管法》的立法原则相违背。

六、“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是否应有时间限制

《刑法》第201条对偷税罪的构成有两个判断标准,其中一个标准是“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然而,这个规定没有具体时间限制,其时间的追溯期是否应适用《税收征管法》第86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以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以行政处罚。”也就是说五年前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与五年后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是否可以排除在“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的标准之外?五年前曾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二次行政处罚是否可以不与五年后又偷税结合起来认定?另外也可能存在法人一直没变更,但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等已经更换的情况,如果前面的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与后面不同的法人代表或企业负责人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行政处罚次数加在一起达到上述标准,构成偷税罪,这时偷税罪对直接责任人追究刑事责任针对前者还是后者?

七、县以下税务分局和稽查局的处罚权不够明确

《税收征管法》第14条及实施细则第9条明确规定县以下税务分局及稽查局具有执法主体资格,即其具有税款征收、管理、检查等执法权,却没有明文规定其具有处罚权。《行政处罚法》第20条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从公法原则上看,“法不明文授权,政府不得为”,而《税收征管法》第74条规定:“本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二千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由此看出:法律法规仅仅授权税务所拥有行政处罚权,没有规定县以下税务分局和稽查局具有行政处罚权。而目前执法现状是:县以下税务分局、稽查局与税务所具有同样的执法范围,甚至比税务所管辖范围更大、税收任务更重、税务干部更多,其工作职责与税务所没有太大差别。就此,税务分局和稽查局是否也应该具有与税务所一样的行政处罚权(二千元以下),需要在法律法规上做出进一步的明确。

八、如何正确理解“不进行纳税申报”

《税收征管法》第64条2款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不进行纳税申报”作为此条款适用的必要条件,具体又是指什么样的情况呢?在《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均未予明确。按照总局征管司在《税收征管法》释义中对此条的解释,“不进行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发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纳税义务,超过规定的期限未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税款的情形,它包括了没有办理税务登记又没有进行过纳税申报的情况。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纳税人如果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手续,税务机关就会进行责令限期申报,也就是通知申报。通知申报后,纳税人仍拒不申报,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则依偷税处理;拒不申报,未导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则依照未按期申报中“情节严重”处理。通知申报后,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的,则可以依照“未按期申报”处两千元以下罚款。由此可见,在实际工作中《税收征管法》第64条与其他条款重复,并且在法律适用范围上常常引起混乱。根据此种理解,没有办理纳税申报导致不缴少缴税款的不是偷税,而纳税人办理了纳税申报而由于对某些纳税项目不清楚,没有就这些项目进行纳税申报却成了“虚假申报”定性为偷税了。这与税收立法中鼓励纳税申报的意图是不相符的。

九、偷税手段的列举有遗漏

在《税收征管法》和《刑法》中,对偷税的手段都是以列举的方式明确规定的。但纳税人按《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金、减值准备金、折旧以及确认收入时,与税法规定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另外,如果纳税人发生应当作进项税额转出而未转出,应当视同销售计提税金而未计提,该进行纳税调整而未调整的情形,这些会计处理差异如不按照税收规定进行调整,会直接反映为申报不实,并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后果,具备偷税行为的所有属性。而对于这些情况,《税收征管法》第62条“偷税”的概念及实施细则有关条款均没有涉及。

十、如何界定“扣押、查封物品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

《税收征管法》第37-40条均提到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税款、滞纳金。《实施细则》第64条则规定“价值相当于”可参照同类商品的市场价、出厂价或者评估价估算。这里的“价值相当于”相当模糊,难以操作。从基层税务部门执法实践看,扣押、查封纳税人的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必须要拍卖、变卖才能抵缴税款的情况很多,而目前除了大中城市外,大部分县(市)没有拍卖机构,无法进行拍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降价变卖。一些不易保存的鲜活食品,如海鲜类、生肉类,在扣押后很短时间里,其价值可能直线下跌。如果税务机关只扣押、查封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滞纳金以及相关费用的商品、货物和其他财产,便难免出现差额,而依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机关又不允许进行二次扣押、查封,这样会直接影响税款足额入库。能否赋予税务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在查封商品、货物、财产价值上适当上浮一定的比例超额扣押、查封,规定扣押、查封纳税人商品、货物、财产的价值可以略高于纳税人应纳税款、滞纳金总额,最高不超过30%,以便足额抵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和支付相关费用。

十一、怎样确定税务行政处罚追究时效起点

针对税务行政处罚的特殊性,《税收征管法》突破了行政处罚法处罚时效的规定,其第86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五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这一规定明确了违反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涉税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但是《税收征管法》对税务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未做进一步的明确规定,那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显然适用于税务行政处罚。《行政处罚法》规定,追究时效通常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延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实践中上述条款如何理解争议很大。如在稽查案件中“违法行为发生之日”究竟是指违法行为做出之日、检查开始之日、还是审理之日甚或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之日?各地执行不一。“连续状态”、“延续状态”如何区分,时间间隔如何把握,执法实践中往往引起人们的困惑。

在稽查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63条、64条

2013-06-08 13:11:00 | 来源:中国税务网-江西省湖口县国税局 | 作者:周利锋 周靖玮

税务稽查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63条和64条是我们引用比较多的,当查补的税款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且查补税款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并符合最高检查院、公安部关于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规定

(二)的第57条第一项或第二项规定的条件时,引用“征管法”第63条就意味着要移送司法机关,引用“征管法”第64条就不会移送。不同的理解,产生不同的后果。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将个人的体会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法律原文

《征管法》第63条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征管法》第64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二、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税收征管法》第63条在对偷税的认定上规定纳税人采用各种手段,实施了偷税行为并且造成了少缴未缴税款的结果,给国家税收造成了损失是偷税。本条不列、少列收入,或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是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是结果。即既有行为,又有结果的,是偷税。

《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一款关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规定,强调的是采取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手段,而没有规定行为的结果,即只有行为,没有结果,如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后,虚报亏损额达到以后多弥补亏损的目的,或虚增了进项税额,但还没有抵扣,到检查时还没有造成实际税款的不缴或少缴,至于是否会造成以后期间少交税款,还处于不确定状态。两者的区别就在于采取了相同的手段,但造成的结果不同。一个是目前已造成了少缴或者不缴应纳税款的结果,另一个目前没有造成少缴或者不缴应纳税款的结果。

《税收征管法》第63条的处理处罚的前提是纳税人采取上述具体偷税手段具有主观故意,造成了不缴少缴税款的最终事实;而《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二款强调的是虽然纳税人不具备主观故意或没有采取偷税手段,但还是超过了应纳税期,没有进行纳税申报,或没办理过税务登记,也从没进行过纳税申报造成了不缴少缴税款的最终事实。

三、实际工作中适用的困惑

我们在检查中遇到这样的事例,发现企业账外隐瞒收入、管理不善造成存货损失未转出进项税金等手段,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金或多抵扣进项税金合计30万元。但将上述查补税金分解至各纳税期与留抵税金相抵减,该企业未产生应交税金。对该企业如何定性处理,当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少计的销项税金和多计的进项税金之和,小于留抵税金的,应认定为没有造成实际不缴和少缴税款,企业的行为不符合税收征管法第63条偷税的概念,不能定性为偷税,应按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1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冲减留抵税金30万元,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而另一种观点认为,国税发[1998]066号文件尚未作废,只是该文的第一条第(二)项、第(三)项分别在在国税函[2005]763号和国税函[1999]739号已作变动外,其余条款均未作废。应当执行国税发[1998]066号文件第一条第一项和第二条、第三条规定,按偷税处理,对偷税性质认定和数额认定上不考虑留抵税额问题,偷税数额应为少计的销项和多计的进项之和,只是在补缴税款时考虑留抵税额问题,处罚时不考虑留抵税额问题,以查补税款全额为基数进行处罚。我个人同意第一种观点,不能定性为偷税,应按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1款编造虚假计税依据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因为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冲突时,高位阶的法律规范应当优先于低位阶的法律规范。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顺序适用,国税发[1998]066号文的法律效力低于《税收征管法》,因为国税发[1998]066号文属于其他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都算不上,而“征管法”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一般法律,其位阶高于规范性文件,并且最后一次修改颁布的时间是2001年4月21日,比国税发[1998]066号文颁布的时间要晚,在修法时增加了第64条规定,应当是考虑了上述情况。

现在新成立的企业很多固定资产的进项税可以抵扣,在日常检查中会遇到这样情况:就是查补的增值税款冲减留抵后有应补增值税,或者查补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当及以前5个纳税的亏损后有应补企业所得税。对这种行为的处罚在适用法律条款上值得商榷。

例如:某企业2010年12月31止,增值税留抵下期34万,2011年1月—5月每个月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金都大于34万,申报应纳税所得额为-199.90万(以前无亏损),2011年6月5日稽查后发现2010年12月少计销售收入200万(该成本已税前扣除,当的列支福利费超过税前扣除标准,但已作纳税调整),用于福利部门的材料抵扣了进项税0.01万元,共计查补增值税34.01万元,冲减留抵税金34万后,应补增值税100元,弥补亏损后应补企业所得税250元,对于上述行为的处罚依据有三种观点:一种是依据“征管法”第63条第一款规定,按补交的税额的50%至5倍罚款,最多只能分别罚500元、1250元,二种观点按查补税款的全额处以50%至5倍罚款;三种观点就是对冲减留抵税金34万和查减当年亏损额199.90万,按第64条分别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对补交增值税100元、补交企业所得税250元的行为按偷税处罚;按第一种观点,如果查补的税款是34万、查增的应纳税所得额是190万,依据《税收征管法》第64条第一款和《江西省国税系统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分别可处2 ——5万元罚款,出现查补数小反而处罚的金额还大几十倍的怪现象,第二种观点查补增值税冲留抵部分又不符合偷税的概念,且弥补亏损的所得额折算成税款进行处罚无法律依据;第三种观点将一个税收违法行为人为分为两块处罚有违反一事不二罚之嫌,但比较合理,在实际工作中好操作。目前法律条文对这种行为还没明确之前,笔者建议兼顾公平合理的原则采用合并处罚,在自由裁量权内从重处罚。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改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偷税行为如何确定

偷税数额和补税罚款的通知》的通知

发文日期: 1999-11-12 发文字号: 国税函[1999]7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偷税行为如何确定偷税数额和补税罚款的通知》(国税发[1998]66号)下发后,部分地区反映通知第一条第(三)项的表述不够确切,现修改如下:

纳税人帐外经营部分的销售额(计税价格)难以核实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第(三)项法规按组成计税价格核定其销售额。原《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偷税行为如何确定偷税数额和补税罚款的通知》(国税发[1998]66号)第一条第(三)项废止

第三篇:新征管法试题及答案

新征管法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4、发票的管理办法由()规定。

A.国务院

B.财政部

C.国家税务总局

D.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答案A

20、非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规定。A.征管法 B.主管税务机关

C.国务院 D.国家税务总局

答案C

25、纳税人自()之日起三年内发现多缴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

A.结算缴纳税款 B.会计记帐

C.办理纳税申报 D.计算应纳税款

答案A

28、纳税人有()的税务违法行为,经税务机关提请,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A.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B.未按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

C.不办理税务登记,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

D.伪造税务登记证件

答案C

37、个体饮食户李某于2001年5月开始营业,2001年7月税务部门在漏征漏管户清查中发现李某未申报纳税,对此,税务机关应()。

A.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B.对其以偷税论处

C.追缴税款、滞纳金

D.责令限期办理纳税申报手续,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答案A

47、下列叙述符合《征管法》的是()。

A. 对涉嫌涉税犯罪的纳税人,经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B. 对利用职务便利,索取纳税人财物的税务人员,应追究刑事责任

C. 对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税务人员,调离税收工作岗位,并依法给予行政处 分

D.税务机关应将涉税罚没收入上交同级财政

答案C

51、当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无偿转让财产,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行使()。

A.抵押权 B.留置权 C.代位权 D.撤销权

答案:D

55、()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A.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B.纳税人

C.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D.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

答案:B

改错题

1、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扣缴义务人都是征管法中说的征收主题。()

2、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4、纳税人有如下情形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发生纳税义务,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

5、关联企业之间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调整其应纳税额。()

6、某个体户在税务机关开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证明单后,到临县开展经营活动,但未向当地税务机关进行报验登记。当地税务机关于是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该个体户未缴纳,于是,当地税务机关在未经县局局长批准的情况下扣押了该个体户的商品。应该说,当地税务机关的做法是不符合征管法的。()

7、某纳税人2005年3月份被工商局处以罚款8000元。2005年4月份欠缴税款10000元。罚款和税款都未缴纳。应该说:在这种情况下,税款是优先于罚款的。()

8、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大额不动产之前,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

9、税务机关2005年5月份在对某纳税人的纳税检查中发现,该纳税人2000年7月份多缴了税款5000元。因为已经超过三年,所以,按照征管法规定,此笔税款不应当再办理退还手续。()

10、对偷税、抗税、骗税、欠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未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骗取的税款,不受年限限制。()

1,错,扣缴人不是征税主体.2,错,应无扣缴义务人.3,对,征管法实施细则第46条的规定:纳税人通过银行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委托银行开具完税凭证.4,错,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末申报的.5,错,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应纳税的收入或所得额.6,错,根据37条,对末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入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扣押其商品、货物,不需县以上局长批准。

7,错,罚款与欠税款同时的,税款优于罚款。

8、错,处分不动产或大额资产。

9、错,51条,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税款,纳税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10、错,不包括欠税。(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欠税追缴期限有关问题的批复国税函

[2005]813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和其他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纳税人有依法缴纳税款的义务。纳税人欠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依法追征,直至收缴入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豁免。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没有追征期的限制。税收征管法第52条有关追征期限的规定,是指因税务机关或纳税人的责任造成未缴或少

缴税款在一定期限内未发现的,超过此期限不再追征。纳税人已申报或税务机关已查处的欠缴税款,税务机关不受该条追征期规定的限制,应当依法无限期追缴税款。)

11、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申报期内提出申请。(错。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前。)

12、税务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延期缴纳税款报告之日起20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从不予批准之日加收滞纳金。(错。从缴纳税款期限届满之日起。)

13、税收征管法中所说的完税证明,不包括扣缴义务人使用的扣(收)税凭证。(错。包括。)

14、完税凭证的式样及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对)

15、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征管法中所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税务机关应该调整应纳税额。(错。纳税人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16、纳税人有解散、撤消、破产情形的,其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参加清算。(错。在清算前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未结清税款的,由其主管税务机关参加清算。)

17、承包人或者承租人只要具备以下条件,就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收入和所得纳税: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才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出租人上缴承包费或租金的。(错。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18、纳税人与其关联企业未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支付价款、费用的,税务机关自该业务往来发生之日起3年内进行调整;有特殊情况的,可以自该业务往来发生之日起10年内进行调整。(错。自该业务往来发生的纳税起。)

19、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物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错。其他生活用品。)

20、个人所扶养家属,是指与纳税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直系亲属以及无自理能力并由纳税人扶养的其他亲属。(错。“无自理能力”改为“无生活来源”。))(案例练习题)

本人提供的是学习征管法时根据总局TTT软件整理出来的文字材料,各类练习和测试题都有,如果大家认为有用我就陆续贴上来。先贴部分案例题。

1、某县国税局一分局,于2002年6月11日对辖区内小规模纳税人吴某下达了《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限吴某于6月14日前到该局办税服务厅缴纳所欠税款350元。同日由该局两名税务人员将文书送达至吴某经营场所,吴某不在,交在场工作人员签收。6月16日,吴某到县国税局一分局办税服务厅缴税。办税服务厅征收人员告知吴某,其纳税行为已过法定纳税期限,要罚款5元。吴某解释说,由于自己前几天回农村务农,耽误了纳税时间,要求征收人员不要罚款,下次改正。征收人员告诉吴某罚款5元是该局对此类行为进行处罚的统一规定,而且对超过正常纳税期限的行为不进行罚款处理,计算机也无法开出税票。随后,征收人员用计算机开出专用税收通用完税凭证两份,一份是350元的完税证,另一份是5元钱的“罚款”。吴某交了355元钱后离开了办税服务厅。6月27日,吴某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之规定,以不服行政处罚为由,向县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依法确认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是违法行为,判令被告返还“罚款”、赔偿精神损失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答案:1、“罚款”金额违法

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条之规定,“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很明显,这条规定在对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时设置了处罚金

额底限,那就是百分之五十以上。这是新《税收征管法》有别于原《税收征管法》的地方。原《税收征管法》第四十六条对同类违法行为处“五倍以下的罚款”,无罚款金额底限,本案的罚款金额5元在今年5月1日以前是合法的。这就是说,对吴某责令限期缴纳而逾期仍未缴纳的350元税款,除依法追缴350元税款外,可以处175元~1750元的罚款。

2、“罚款”票据违法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罚款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因此,本案罚款使用的“税收通用完税凭证”显然不合法。

3、未加收“滞纳金”违法

根据新《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因此,本案对吴某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之行为,必须加收滞纳金。

2、某县地税局接到匿名电话,举报某企业1996年有重大偷税行为,分局安排第三税务检查所任真、陈实前去稽查。2002年6月30日检查组一行二人前往该厂进行税务稽查。该厂财务科长大以检查组事先未发检查通知为由拒绝检查,后又以稽查员任真与该厂某职工为远方亲戚为由申请该同志回避。检查组同志一致认为企业的理由站不住脚,遂坚持要求企业配合检查,组长仍由任真同志担任。税务检查组2002年6月30日,检查该餐饮服务企业的纳税情况时发现,该企业1996采取隐瞒收入等手段,偷逃营业税税款10万元。据此,该检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如下:

(一)补税8万元

(二)依法加收滞纳金3万元;

(三)处以偷税金额0.5倍的罚款4万元。补税罚款合计15万元。(假设以上数字计算正确)7月6日,第三税务检查所根据税务检查组的意见下达了《税务处罚决定书》,填开税务处罚决定书交给其法人代表,责令该企业10日内补税8万元,缴纳罚款及其滞纳金7万元。由于企业拒收处罚决定书,税务人员直接将处罚决定书放在法人代表的办公室,并邀请当地国税局同志签字,以示证明。纳税人逾期未缴纳税款、罚款及其滞纳金。7月20日,该所执行人员经县地税局局长书面批准,扣押该企业商品一批,价值约20万元。7月23日,该企业缴纳110,000元。地税局开具有关税收解交入库凭证,并解交入库。7月25日,该所归还其商品,发现其中大约30000元的商品由于天气原因已经变质。纳税人于是以牙还牙,也强行扣押了税务机关的办公用车一部.7月30日,企业口头电话向地税局申请复议。地税局电话通知纳税人第二天来法制科签字,未果。8月7日,县地税局以“书面提交复议申请”为由,作出拒绝受理的决定。8月10日,该企业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①撤销税务行政处理决定,退还全部税款;②撤销税务行政处罚决定,③提出赔偿要求,要求税务机关赔偿直接损失30000元与影响生产经营的间接损失70000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纳税人在本案中有哪些不当之处?为什么?

2.第三税务稽查所在本案中哪些不当之处?为什么?

3.在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的过程中,地税局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在下一阶段的应诉过程中,地税局是否可以重新调查,弥补原来执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为什么?

4.企业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参考答案:

1.纳税人在本案中有哪些不当之处?为什么?

(1)企业不得以事前未发通知而拒绝检查。因为根据规定,举报案件的稽查,事前可不通知纳税人。

(2)可申请回避的检查人员应与被查对象有近亲属关系,而非一般的亲戚关系;

(3)隐瞒销售收入,造成少缴税款行为,违反了《征管法》第63条的规定,已经构成偷税;

(4)拒绝接受税务处理文书不妥,拒收并不消除其经济或行政责任;

(5)强行扣押税务机关办公用车不当,对于税务机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应该向税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2. 第三税务稽查所在本案中哪些不当之处?为什么?

(1)纳税人申请检查人员回避,是否回避应由县级税务机关的局长最后审定,检查组无权作出最后决定。

(2)程序不合法。此案应立案查处。该企业少交税额已经达立案标准应该立案查处;对法人处10000元以上罚款,必须下达告知书,通知纳税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3)处罚时效不合法,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时效是两年。本案只能追征税款,而不应处罚;

(4)处罚主体不合格,依照《税收征管法》49条,本案应由县以上税务机关税务所;

(5)税收强制执行不合法。强制执行只限于扣押查封相当于纳税人应纳税款以及滞纳金的部分,对于罚款应当申请法院执行。

(6)解除扣押查封时间不及时,纳税人在交清税款后的24小时内,应当解除保全,本案7月23日交清税款,拖至25日已经明显超过时限;

3. 在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的过程中,地税局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在下一阶段的应诉过程中,地税局是否可以重新调查,弥补原来执法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为什么?

(1)在受理税务行政复议的过程中,地税局的处理不正确。《行政复议法》第十一条规定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地税局要求“签字”不妥,以“未书面提交复议申请”为由,作出拒绝受理的决定也不对;

(2)下一阶段的应诉过程中,地税局一般不可以重新调查取证。《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4. 企业的诉讼请求是否合理?为什么?

(1)“撤销税务行政处理决定,退还全部税款”的诉讼请求不合理,依照《税收征管法》,税务机关有权在五年内追缴税款;

(2)“撤销税务行政处罚决定”的诉讼请求合理,原因一是纳税人的违法行为已经超过处罚的追诉时效;二是税务机关在查处过程中的查处程序违法;

(3)提出赔偿要求的诉讼要求部分合理,其中,要求税务机关赔偿其直接损失30000元的要求是合理的。至于影响生产经营的70000元是间接损失,依照《国家赔偿法》规定,不属于赔偿范围。

3、某市地税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市某酒家有偷税行为。为获取证据,该地税局派税务人员王某等四人扮作食客,到该酒家就餐。餐后索要发票,服务人员给开具了一张商业零售发票,且将“饭菜”写成了“烟酒”,当税务人员问是否可以打折时,对方称如果要白条,就可以打折。第二天,王某等四人又来到该酒家,称“我们是市地税局的,有人举报你们酒家有偷税行为”,并出示税务检查证,依法对酒家进行税务检查。检查中,该酒家老板不予配合。检查人员出示了前一天的就餐发票,同时当着老板的面打开吧台抽屉,从中搜出大量该酒家的自制收据和数本商业零售发票。经核实,该酒家擅自印制收据并非法使用商业零售发票,偷逃营业税等地方税收58856.74元,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有关规定,依法作出如下处理:补税58856.74元,并处所偷税款1倍的罚款,对违反发票管理行为处以9000元的罚款。翌日,该市地税局向该酒家下达了《税务违章处罚通知书》。该酒家不服,遂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请分析:

1.税务机关的检查行为是否合法?

2.行政处罚是否有效;

3.行政处罚是否符合法律形式?

答案:

1、检查行为不合法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54条规定,税务机关具有以下六项税务检查职权:即账簿资料检查权、商品货物检查权、寄运货物单证检查权、责成提供纳税资料权、查核储蓄存款账户权和询问权。税务机关实施税务检查只能行使该六项法定职权,否则,就属违法。本案中税务机关采取的是“暗访”的方法,并“强制性”打开当事人抽屉,从中“搜出”大量的自制收据和数本商业零售发票。这实际是“侦查”和变相的“搜查”行为。税务机关作为税务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该行为,于法无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0条第(二)项规定,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根据,即是说行政机关根据未依法定程序取得的证据所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是不合法具体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中属于应予撤销的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31条、第42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行政机关作出较大数额罚款时,还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国家税务总局《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试行)》第3条明确规定:税务机关对公民作出二千元以上罚

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一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本案中,税务机关对当事人罚款达5万元以上,显然应当下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该市地税局在实施税务检查后,“翌日”即下达处罚决定,显然违反了上述法定程序。根据《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其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3、税务行政处罚不符合法定形式

《行政处罚法》第39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本案税务机关下达的是《税务违章处罚通知书》。显然不是法定文书,不符合法定处罚形式

第四篇:解读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解读新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

一、对有关部门和单位提出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责任抵触税法的决定一律无效

新《实施细则》第3条第一款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应当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

这项内容是严格遵照国家税权集中统一的原则,切实维护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严

肃性的规定,是为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第三条而作的具体规定。

二、工商部门须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情况

第11条规定:“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向同级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定期通报

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的情况。”

本条是为了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第15条的规定而新增加的内容,是关于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向税务机关定期通报有关工商登记情况的具体规定。

三、明确各机关查处税收违法行为的职权

第84条规定:“审计机关、财政机关依法进行审计、检查时,对税务机关的税收违法行为作出的决定,税务机关应当执行;发现被审计、检查单位有税收违法行为的,向被审计、检查单位下达决定、意见书,责成被审计、检查单位向税务机关缴纳应当缴纳的税款、滞纳金。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有关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

“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审计机关、财政机关的决定、意见书之日起30日内将执行情况

书面回复审计机关、财政机关。”

“有关机关不得将其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的税款、滞纳金自行征收入库或者以其他款项的名义自行处理、占压。”

本条是关于当审计机关、财政机关查出税收违法行为时,税务机关与审计机关、财政机关职权划分的规定,是新《实施细则》为完善和细化《税收征管法》第53条第二款而增加的内容。

四、明确对金融机构不登录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号码的处罚

第92条规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未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或者未按规定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账户账号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条是对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登录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号码或者账号的处罚规定,是新《实施细则》为防止税款流失而增加的内容,它将大大加强税务机关的稽查力度。

五、新增对有关机构不配合税务机关工作 的处罚规定

第95条规定:“税务机关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条第(五)项的规定,到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检查纳税人有关情况时,有关单位拒绝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

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本条内容是对车站、码头、机场、邮政企业及其分支机构不配合税务机关进行检查的处罚规定,是新《实施细则》增加的内容。此项规定的制定,将为税务机关及时准确地掌握纳

税人产销情况,堵塞税款流失漏洞提供法律保障措施。

六、提高对税务代理人违法的处罚

第98条规定:“税务代理人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造成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除由纳税人缴纳或者补缴应纳税款、滞纳金外,对税务代理人处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

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本条是对税务代理人的具体处罚规定,与原《实施细则》相比,主要是对罚款数额进行了修改,由原来的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提高到处以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

上3倍以下的罚款。

七、保护纳税人权益的规定

新《实施细则》保护纳税人权益的条款主要体现在以下具体规定中:

八、保护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

第5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八条所称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保密的情况,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本条规定是为更好地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第八条第二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的规定而新增加的内容。是从正反两个方面界定了保密范围。从正面它将有利于保护纳税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稳私,促进公平竞争;

同时它也从反面明确规定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税收违法行为不属于保密范围。

九、对税务人员回避制度作了具体细化

第8条规定:“税务人员在核定应纳税额、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下

列关系之一的,应当回避:

夫妻关系;

直系血亲关系;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近姻亲关系;

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其他利害关系。”

这条规定是为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而新增加的内容。税收行为涉及千家万户纳税人的切身利益,因此,为切实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防止不廉洁行为发生,在这项规定里,对税务人员的回避制度作了具体细化,以确保《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落到实处。

十、生产规模小、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可作简易申报

第36条规定:“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

报纳税方式。”

本条对生产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纳税人,提供了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的法律依据,是新《实施细则》为方便纳税人增加的内容。

十一、纳税人因特殊困难可延期缴纳税款

第41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所称特殊困难:

因不可抗力,导致纳税人发生较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当期货币资金在扣除应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后,不足以缴纳税款的。

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可以参照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第二 款的批准权

限,审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

本条规定是对《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一条有关纳税人因特殊困难延期缴纳税款规定的具体细化,是新《实施细则》为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增加的内容。深圳作为经国务院批准的计划单列市,其市级税务机关可行使审批纳税人因“特殊困难”延期缴纳税款的权限。

十二、纳税人对应纳税额可提出异议

第47条第七款规定:“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本条款是较原《实施细则》增加的内容,目的是为减少核定征收的随意性,使核定税额更接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等法定税负水平,不致因核定额过低或过高造成税负不公或侵犯纳

税人合法权益。

十三、实行税收强制及保全措施时要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第60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所称个人所抚养家属,是指与纳税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直系亲属以及无生活来源并由纳税人抚养的其他亲属。”

本规定是为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中有关“个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强制措施之内”的具体细化,是新《实施细则》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增加的内容。

第68条规定:“纳税人在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后,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税款或者银行转回的完税凭证之日起1日内解除税收保全。”

本条规定是新《实施细则》对税务机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而增加的内容,它表明,纳税

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第70条规定:“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三条所称损失,是指因税务机关的责

任,使纳税人、扣缴义务或者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的直接损失。”

本条是关于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范围的规定。它明确地表明,税务机关未对纳税人及

时解除保全措施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负有赔偿责任。

十四、设定退回多缴税款的期限

第78条第一款规定:“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多缴税款的,应当身发现之日起10日内办理退还手续;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要求退还的,税务机关应当自接到纳税人退还申请之日

起30日内查实并办理退还手续。”

本条规定是新《实施细则》为细化《税收征管法》第51条有关退税制度而增加的内容,是对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性措施。

十五、逃税最高罚款可达5倍 细则修改了60个条款

《实施细则》共有113个条款,对原《实施细则》修改了60个条款,明确规定房地产、现金、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可以作为执行标的物,对不在保全和强制范围之内的个人及其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须的住房和日用品范围进行了界定:第59 条第2款明确规定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不属于维持生活必须的住房和用品,第3款规定税务机关对在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这一措施既预防了税务机关执法的随意性,又使税务机关在执法中增强针对性。还明确了承包、承租人不是市场主体,能否作为纳税主体这一个长期以来在征管实践中难以解决的问题。

十六、最高罚款可达5倍

不进行税务登记的纳税人将被吊销营业执照,纳税人不进行税务登记不能开立银行账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减免税;税务登记证件未按规定验证,最高处罚1万元;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的计税依据,最高处罚5万元;纳税人拒绝提供有关税务资料或隐匿、转移、销毁账册的,最高罚款5万元;税务代理人违法进行税务代理,造成少缴或未缴税款的,对税务代理人处以未缴或少缴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纳税人欠缴

税款,并采取财产转移,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税的,除追缴欠税、滞纳金外,并处以50%

以上5倍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偷税1万元以上的,所偷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必须移送司法机关,否则税务机关承担责任;税务机关对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发出限期纳税时间只有15日,逾

期税务机关将采取强制措施。

十七、商业秘密得到保护

《实施细则》一是规定了严格的税务登记制度,规定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对同一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应当采用同一代码,实现信息共享,还推广了税控装置;二是规定税务机关负责纳税人的信誉评定工作,它既包含国税也包含地税税种,给税务机关有效利用征管信息

资源,健全和完善诚信纳税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

《实施细则》加大了对不配合税务机关检查的、对非法印制、倒卖伪造完税凭证的处罚力度,对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额度作出了5万元以上的规定。对漏税产生的责任作出了明

确规定,同时对5年追征期的特殊情况作出了具体规定。

《实施细则》明确了为纳税人保守秘密的情况和范围,尤其是不为公众所熟知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还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还有包括对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款的特殊困难进行明确规定;第47条还规定纳税人对应纳税额有异议的,举证并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等。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罚款或

者没收违法所得时,未开支付罚没凭证的,纳税人等有权拒绝给付。

十八、纳税人的法律责任

新《实施细则》对纳税人具体规定的法律责任有:

第90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证件验证或者换证手续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项规定是对纳税人违反新《实施细则》第19条规定给予的处罚措施,是新《实施细

则》增加的内容。

第94条规定:“纳税人拒绝代扣、代收税款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由税务机关直接向纳税人追缴税款、滞纳金;纳税人拒不缴纳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这项规定是对纳税人拒绝代扣、代收税款的处罚依据,是新《实施细则》增加的内容。按照此规定,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和滞纳金,纳税人仍拒不缴纳的,可依据《税收征

管法》第68条规定“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96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处罚:

提供虚假资料,不如实反映情况,或者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

拒绝或者阻止税务机关记录、录音、录像、照相和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在检查期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转移、隐匿、销毁有关资料的;

有不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的其他情形的。”

这项规定是新《实施细则》新增加的内容。按此规定,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上述规定列举的四种情形的,可依照《税收征管法》第70条规定“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篇: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题库(判断题)

第1题:纳税人因生产、经营场所变动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前或者生产、经营地点变动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题:纳税人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应当在提交注销税务登记申请的同时,向税务机关结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发票领购簿和税务登记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3题:所有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税收征管法》。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4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主管税务机关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领导或者协调,支持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依照法定税率计算税额,依法征收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6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设置帐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帐,进行核算。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7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按照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保管期限保管帐簿、记帐凭证、完税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8题: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应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9题: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指定的企业,可以印制增值税专用发票。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0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应当报送税务机关审核。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题: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执行。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2题: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3题:向税务机关缴纳或解缴税款的单位和个人是纳税人。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4题:税务机关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题: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支持、协助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6题:税务机关依法执行职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7题:《税收征管法》规定,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8题:税务机关应当广泛宣传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普及纳税知识,有偿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咨询服务。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9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向税务机关了解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与纳税程序有关的情况和其他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生产经营状况。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要求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税务机关应当依法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情况保密。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1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税务机关所作出的决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同时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拒绝履行决定等权利。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权控告和检举税务机关、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3题: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对下级税务机关和同级税务机关的执法活动依法进行监督。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4题: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和廉洁自律准则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5题: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6题:税务人员在征收税款、发售发票和查处税收违法案件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税收违法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7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收到检举的机关和负责查处的机关应当为检举人保密。税务机关应当按照规定对检举人给予奖励。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8题: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在外地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也应办理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9题:《税收征管法》规定,企业应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30题: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申请表之日起15日内审核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31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32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33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和其他存款帐户,并将其全部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34题: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应当在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中登录税务登记证件号码,并在税务登记证件中登录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的帐户帐号。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35题:税务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36题:增值税专用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其他发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37题:国家根据税收征收管理的需要,积极推广使用税控装置。纳税人应当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不得损毁或者擅自改动税控装置。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38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39题:《税收征管法》所称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40题:各地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分别进行征收管理。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41题:纳税人采取偷税、抗税、骗税手段的,税务机关可以无限期追征其未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者所骗取的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42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按规定的期限缴纳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税务机关直接可以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43题:税务机关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时,必须开付清单。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44题:某纳税人虽已建立帐证,但税务机关在检查中发现其成本资料不全,原始凭证残缺,报表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经营情况。对此,税务机关可以核定其应纳税额。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45题:因追缴税款和滞纳金而采取的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不得由法定的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46题: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47题: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将征收的税款缴入国库。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48题:某海运公司因主管会计出差,当月经营收入没有核算,也无法按时到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就派人向税务机关提出延期申报。鉴于该公司的实际情况,税务机关同意其暂不申报和缴税,待该会计出差回来核算出经营收入后再申报缴纳。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49题:税务机关在按规定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或强制执行措施时,可以扣押、查封纳税人个人及其家属维持生活必须的住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0题: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10年。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1题: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纳税人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2题:某企业财务人员于1990年6月采取虚假纳税申报的方式少缴营业税10万元。2001年5月,税务机关发现了此问题,因超过了追征期,所以不得追缴这笔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3题:经县地税局征管分局局长批准,征管分局可以实施税收保全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4题:在税收收入任务难以完成的情况下,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可以对辖区内的纳税户提前征收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5题: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的,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地市以上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6题:对自然人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对自然人的生活必需品也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7题:对自然人的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必须经市(地)级税务局长批准。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58题: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应当先于抵押权、质押权、留置权执行。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59题:2001年6月15日,供销社法人代表王某要求到美国考察,税务机关发现该供销社还有欠税,税务机关可以要求其提供纳税担保,如不提供担保,又不缴清欠税的,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60题: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欠缴税款的情况,应定期予以公告。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61题: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应当先执行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然后再清缴欠税。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62题:纳税人分立时未缴清税款的,分立后的纳税人各自对未履行的纳税义务平均承担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63题:《税收征管法》属税法中的实体法。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64题:纳税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在责令限期改正的同时,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65题:纳税人采取不申报手段不缴纳应纳税款的,是偷税。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66题:税务机关对检查出的偷税税款,除如数全额追缴并处以50%以5倍以下罚款外,可不加收滞纳金。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67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68题:扣缴义务人包括:具有代征代缴和代扣代缴税款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69题:税收保全措施不仅适用纳税人,而且适用扣缴义务人。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70题:由主管税务所所长批准,可对责令限期缴纳而逾期仍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纳税人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71题:税务机关查封或扣押纳税人的商品、货物时,必须统一开具清单。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72题:纳税人在税务机关批准的延期申报期限内,可不缴纳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73题:对未领取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责令其提缴纳税保证金。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74题:税务机关有依据认为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有逃避纳税的行为,应立即对其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75题:定期定额户的实际经营额与税务机关核定的经营额相一致时,就不需要报送纳税申报表。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76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多缴税款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77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通知其开户银行冻结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的措施不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78题: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因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税务机关可以行使代位权。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79题: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机关申报领取扣缴税款凭证。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80题: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抵缴纳税人下期的应纳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81题:纳税人无正当理由连续3个月未进行纳税申报的,税务机关就应将其列入非正常户管理。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82题:欠缴税款的纳税人放弃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税务机关可以行使撤销权。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83题:对偷税加收滞纳金的起止时间规定为,从查出税款后的限缴期限届满次日起到实际缴纳之日止。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84题:纳税人有合并、分立情形的,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并依法缴清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85题: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可以依照法定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86题:欠缴税款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大额资产之后,应当向税务机关报告。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87题: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担保人采取税收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88题:当税收收入任务完成之后,税务机关可以延缓征收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89题: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90题: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先代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然后将纳税人拒绝的情况报告税务机关。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91题:纳税人的纳税申报期限由主管税务机关确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92题:纳税人合并时未缴清税款的,应当由合并后的纳税人继续履行未履行的纳税义务。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93题: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94题: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95题:减税、免税的申请须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减税、免税审查批准机关审批。

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96题:减税、免税申请既可采取书面形式,也可采取口头形式。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97题: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98题: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99题:关联企业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00题:税务机关依法扣押纳税人的商品、货物,纳税人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应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必须立即解除扣押,并归还所扣押的商品、货物。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01题: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扣押其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02题: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的,可以马上责成其提供纳税担保。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03题: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必须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04题:税务机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对纳税人未缴纳的滞纳金应同时强制执行。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05题:税务机关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使纳税人的权益遭受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06题:税务机关依法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时,可以查封、扣押所有与纳税人相关的财产。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07题:税收保全措施可以由税务机关授权的委托代征单位行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08题: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决定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应先没收其违法所得,然后追缴税款和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09题: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0题: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无论有无代扣代收税款,都必须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向税务机关办理申报。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11题:享受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在免税期间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但免税期结束后必须办理纳税申报。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2题:代扣代缴税款是指与纳税人有经济往来的单位或个人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法收取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3题: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14题:对审计机关依法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应由审计机关将应收的税款、滞纳金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缴入国库。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5题:税务机关对欠缴税款的纳税人行使代位权或撤销权后,可以免除纳税人尚未履行的纳税义务。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6题:征管法规定,税务人员凭税务检查证,可以上路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所运输的货物情况进行检查。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7题: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凭全国统一格式的检查存款帐户许可证明,税务机关可以查询税务案件涉嫌人员的储蓄存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18题:税务机关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对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和资料,可以记录、录音、录像、照像和复制。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19题:某生产性企业在领取税务登记证后15日内未将财务、会计制度报送税务机关备查,税务机关应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其处2000元以下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地:正确

第120题:纳税人将货物存放地与住宅混用,税务机关有权对其住宅实施检查。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21题:在实施税务检查时,税务机关有权责成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与纳税或代扣代缴税款有关的文件和有关资料。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22题:为查核纳税人的生产、经营及纳税情况,税务机关可对与其相关的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帐簿实施检查。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23题:在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以前纳税期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并明显转移财产的,税务机关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税收保全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24题:对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纳税人不得拒绝,并应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不得隐瞒。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25题:《税收征管法》第86条规定: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5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这一期限从税务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26题:税务机关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有关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27题:某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改正的,经税务机关提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吊销其营业执照。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28题:《税收征管法》规定,纳税人应将其全部银行帐号向税务机关报告,否则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29题:对未按照规定使用税务登记证件,或者转借、涂改、损毁、买卖、伪造税务登记证的,应处2000元以下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30题:对伪造税务登记证件的纳税人,税务机关最高可处以50,000元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31题:对未按照规定设置代扣代缴税款帐簿,且情节严重的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可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32题:对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注销手续和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税务机关一经发现,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下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33题:某县地税局在漏征漏管户清理检查中,发现李某无证从事经营活动,该县地税局遂通知李某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纳税,李某以没领取营业执照为由,拒不申报也不缴税款。李某的行为是偷税。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34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逃避、拒绝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由税务机关移交公安机关按《治安管理条例》处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35题: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查封、扣押纳税人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的,责令退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36题:对编造虚假计税依据,但没造成偷税后果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处50,000元以下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37题:对不进行纳税申报而不缴税款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在追缴欠缴的税款、滞纳金的同时,应处欠缴税款5倍以下的罚款。

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38题:纳税人被税务机关给予两次行政处罚又违法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39题:纳税人偷税数额超过10,000元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40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外国缔结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同《税收征管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条约、协定的规定办理。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41题:对偷税和逃避追缴欠税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追缴税款、滞纳金,并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42题: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应处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43题:对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规定期间内停止为其办理出口退税。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44题:对经责令限期缴纳税款,逾期仍不缴纳的生产、经营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45题:对经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不缴纳税款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税款的同时,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46题:凡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都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47题:抗税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税务机关追缴税款、滞纳金时,应并处拒缴税款一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48题:偷税行为既有发生在2001年4月30日之前的,也有发生在2001年5月1日之后的,应按新《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以所偷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的规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49题:纳税人拒绝代扣税款,扣缴义务人未在规定时间内向税务机关报告的,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的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0题: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1题:对阻挠税务机关检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税务机关可处 10,000元以下的罚款。

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52题:2001年6月6日,某税务机关查实一建设单位2000年12月份应扣未扣建筑施工单位营业税10万元,税务机关应依照法定程序对建设单位作出罚款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处罚决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3题: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延续到2001年5月1日以后的,只对其发生在2001年5月1日以后的不缴或少缴的税款行为处以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54题:对非法印制发票的行为,税务机关应销毁非法印制的发票,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并处10,000元以下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5题:对有《税收征管法》规定的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收缴其发票或者停止向其发售发票。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6题:征管法赋予了税务机关对金融机构未依法履行协税义务实施行政处罚的权力。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57题:对拒绝执行税务机关作出冻结存款决定的金融机构,税务机关应处100,000万元以上500,0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8题:征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一般应由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决定,但罚款额在3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59题:税务所只能对个体工商户及未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个人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违法行为实施处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60题:某税务所查实王某伪造税务登记证,该税务所应对王某处以 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61题:税务机关违反规定擅自改变税收征管范围和税款入库预算级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62题:税务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应当移送司法机关而不移送,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税务人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63题:未经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税款,而使他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失的,应责令退还收取的财物,并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64题:《税收征管法》中的税务机关是指各级税务局、税务分局、税务所和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可见税务分局和税务所都是独立的执法主体,可对任何税务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65题:《税收征管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罚款额在2000元以下的,可以由税务所决定。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66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和给予1000元的罚款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67题:纳税人对已经生效的税务处罚决定既不复议又不诉讼也不履行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68题: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69题:某个体工商户因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而被税务部门处以50元罚款,该个体户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可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起诉。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70题:农业四税的征收管理,参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71题:对滥用职权,故意刁难纳税人的税务人员,除给予行政处分外,应调离税收工作岗位。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72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决定不服,在提供相应担保后,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73题:税务检查人员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74题:税务机关的涉税罚没收入,应当按照税款入库预算级次上缴国库;司法机关的涉税罚没收入,应当上缴同级财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75题:纳税人可以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但扣缴义务人不能委托税务代理人代为办理税务事宜。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76题: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不得查封、扣押纳税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维持生活的住房和用品。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77题: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承担赔偿责任。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78题:欠税的纳税人出境前,未结清应纳税款,又不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79题:税务机关在查封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应该开付收据;扣押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应该开付清单。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0题:A企业资产1000万,欠税100万,分立成B、C两个企业。B企业分得资产300万,C企业分得资产700万,B企业最多应清偿欠税30万。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1题:欠税纳税人在处分其不动产或者资产前,应向税务机关报告。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2题:因税务机关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3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3题:对财政、审计查出的税收违法行为,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机关的意见、决定书将税款、滞纳金缴入国库。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4题:耕地占用税、契税、农业税、牧业税的征收管理,参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执行。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5题:我国同外国签定的有关税收的条约、协定,与《税收征管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执行。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6题:国家税务总局,根据《税收征管法》执行实施细则。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7题:某企业,因资金困难,2001年5月11日发生欠税10万元,税务机关可以追征税款到2004年5月11日。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8题:某纳税人委托代理人办税,因代理人计算错误,少缴税款30000元,税务机关可以向代理人追缴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89题:经税务机关依法委托征收税款的行政单位,可以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对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90题:某纳税人,欠税10万元,2001年5月,因违法被人民法院处以10万元罚金,纳税人可以在未缴纳欠税的情况下,先交纳罚金。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91题: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征管法《实施细则》。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92题: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作出的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一律无效,税务机关不得执行,并向上级税务机关报告。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93题: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应该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商业秘密及个人隐私保密。国家秘密不属于保密范围。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94题:国家税务总局应当制定税务人员行为准则和执法规范。

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95题: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检举人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奖励,奖励所需资金列入税务部门预算,单项核定。奖励资金具体使用办法以及奖励标准由财政部制定。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96题:税务人员在核定税款、调整税收定额、进行税务检查、实施税务行政处罚、办理税务行政复议时,与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按照规定实行回避。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97题:《税收征管法》第14条所称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并向社会公告的税务机构,是指县以上税务局的稽查局。稽查局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198题: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同一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应当采用同一代码,信息共享。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199题: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向同级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定期通报办理开业、变更、注销工商登记的情况。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0题: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30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书面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如实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提供有关证件、资料。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01题:税务机关对已办理税务登记的扣缴义务人,可以只在其税务登记证件上登记扣缴税款事项,并发给扣缴税款登记证件。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2题: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3题: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后15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4题:按照规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告终止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5题:纳税人因住所、经营地点变动而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在30日内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6题: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其他机关予以撤消登记的,应当自营业执照被吊销或者被撤消登记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07题:纳税人在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前,应当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税务登记证件。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8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帐户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变化之日起 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并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09题:纳税人办理开立银行帐户、申请减税、免税、退税时必须持税务登记证件。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0题:纳税人遗失税务登记证件的,应当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主管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1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超过180天的,应当在营业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2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15日内设置帐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3题:生产经营规模小确无建帐能力的纳税人,只能聘请经批准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专业机构或者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务人员代为建帐和办理帐务。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4题:经县以上税务机关批准,生产经营规模小确无建帐能力的纳税人,应该建立收支凭证粘贴簿、进货销货登记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5题: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件之日起15日,将其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或者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核算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审批。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6题:纳税人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能正确、完整核算其成本或费用。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7题:扣缴义务人应当自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5日内,按照所代扣、代收的税种,分别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8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会计制度健全,能够通过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情况的,其计算机上数据记录可视同会计帐簿。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19题:会计制度不健全,不能通过电子计算机正确、完整计算其收入和所得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的,应当建立总帐及日记帐。

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0题:纳税人可以自愿安装、使用税控装置,并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报送有关的数据和资料。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1题:税控装置推广应用的管理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报国务院备案后实施。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2题:帐簿、记帐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票、出口凭证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当保存5年。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3题:税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纳税人自行申报纳税制度。经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可以采取邮寄、数据电文方式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正确,错误 答案:正确

第224题: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使用统一的纳税申报专用信封,并以寄出的邮戳作为申报凭据、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5题:生产经营规模小、应纳税款不多的纳税人,可以实行简易申报、简并征期等申报纳税方式。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6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的原因,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者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以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10日内向税务机关报告。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7题:税务机关根据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方便税务机关征收税款,降低税收成本的原则,确定税款征收的方式。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8题:税务机关应当将各种税收的税款,按照国家规定的预算科目和预算级次及时缴入国库,税务机关不得占压、挪用、截留,不得缴入国库以外或者国家规定的税款帐户以外的任何帐户。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29题: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方便、快捷的原则,积极推行纳税人以支票、银行卡、电子结算方式缴纳税款。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第230题:纳税人需要延期缴纳税款的,应当在缴纳税款期限届满时提出申请,并报送有关材料。正确,错误 答案:错误

下载浅析新征管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新征管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税收征管法》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新《税收征管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修订通过。 C,2001年2月1日,2001年3月15日,2001年4月28日,2001年5月1日 ( )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

    新征管法试题及答案(报)(精选)

    新征管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征管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修订通过。 A. 2001年2月1日 B. 2001年3月15日 C. 2001年4月28日 D. 2001年5月1日 2......

    新《征管法》培训考试试卷[五篇模版]

    一、 填空题: 1、新《征管法》的立法目的与宗旨是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_征收和缴纳 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 经济和社会 发展。 2、税收的开......

    新《税收征管法》存在的问题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终于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了修订,其修订之处多达80余处,因此,可以说是比较大人一次修改。与原来的《税收征管法......

    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题库(案例题)

    税务所在2001年6月12日实施检查中,发现星星商店(个体)2001年5月20日领取营业执照后,未。据此,该税务所于2001年6月13日作出责令星星商店必须在2001年6月20日前办理税务登记将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新征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 颁布时间:2001-4-28发文单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征管法问答题

    问答题: 1、税务文书送达的日期是如何规定的- 答:1、直接或者委托送达税务文书的,以签收人或者见证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或者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2、邮寄送达以挂号函......

    征管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的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