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在人文学科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学方式所采取的“教”与“学”的双向模式日益显示出被动性的一面,而“研”与“读”的积极参与和辅助则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改善学习效果。鉴于哲学学科理论性、基础性和思辨性等特点,所以其专业的人才培养就需要在“教”与“学”的同时不断强化“研”与“读”培养环节的训练,特别是以经典原著选读来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本文以内蒙古大学哲学专业教学改革为例,探讨“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哲学专业;原著选读;读书会
一、“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在本科哲学专业教改中运用和效果
以往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大学教学实践重点在于“教”,这样很容易形成“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容易产生“怠学”、“厌学”甚至“逃学”的负效果。现在科技手段使得信息获取分外方便,但是学生对传统知识文本的咀嚼和消化能力却在下降,甚至出现“上大学不读书,全靠下载PPT”的乱象。PPT教学有其简明、清晰的优点,但是也有其不完全连续和思维断点的弱点。所以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活力,引领学生面向经典原著,就需要在“教”的同时加强“学习”、“研究”和“阅读”等环节的训练,这对于哲学以及人学学科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尤为重要。内蒙古大学哲学专业设立于1971年,并在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2009―2013年为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推进教学改革,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围绕“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对哲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
教改期间,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学术委员会经过调研考察和反复讨论,修订出新的本科哲学专业教学大纲,并把“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教改理念贯彻其中。新的教学大纲的基本架构是史、论、著、专题四大板块的结合,具体就是指哲学史――哲学原理――哲学原著――哲学专题相统一。一般而言,这四大板块的教学实践有其内在规律。从时间上来讲,哲学史与哲学原理是专业主干课最集中的部分,主要在大一大二讲授;而哲学原著和哲学专题多是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主要在大三大四讲授。但是以往教学实践的基本态势是“教”与“学”的方式贯穿始终,老师读讲义,学生记笔记是传统的学习方式,后来更新为老师PPT,学生存信息。这样的教学手段比较被动,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新的教学计划中要求实践“研”与“读”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哲学原著和哲学专题这两大板块更要加大“研”与“读”的广度和深度。这样逐步丰富过去传统的“教”与“学”的双重模式,就加大“研”与“读”教学方式的贯穿。哲学学院在本科哲学专业教学改革中探索了“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变了过去“教”为全部的培养方式,就是以“读”为轴心,“教”、“学”、“研”、“读”四种培养环节相辅相成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教”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科学的授课方式,将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于一系列学习条件,聆听、阅读和领会教师的授课内容,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内在部分。“研”就是为了深入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而去探求和追问专业知识的结构、规律、体系以及理论空白点,并由此培养问题意识,不断推进对理论问题的深度解决;“读”就是通过对本专业的教材以及与专业有关的经典文本的阅读,来直面原典、理解原典、分析原典,并从中发现文本差异或理论问题,最终在深入理解原典的基础上返本开新地做出理论新探索。“教―学―研―读”既是四种教学实践手段、教学要素也是四个教学环节。下面具体分析“教―学―研―读”在哲学专业四大板块课程体系中的运用和效果。
哲学史板块主要包括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科学技术思想史、伦理思想史等,其中前三史为哲学专业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课程内容,正所谓“治学先治史”。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为主,老师根据讲义说明哲学史上的哲学派别、哲学家、哲学思想及其影响等。学生则以平时记、考前背为主的方式进行学习。而在“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中,老师要求学生在记忆性学习的同时要借阅一些哲学史中所涉及的原著原典,先要进行一个大致了解和泛读,并去研究和思考不同思想派别,同一思想派别中的不同人物的思想之间的同与异到底何在,思考哲学史上的不同哲学思想为何发展路径会大不相同。这样就提前运用上了“阅读”和“研究”的教学手段。例如讲西方哲学史中的柏拉图哲学就要引导学生找找英文版、希腊文版、中文版等不同版本的《理想国》,查查“理念”这个概念的源流,这样就更容易理解柏拉图的理念论。再如讲中国哲学史中的墨家哲学思想就要让学生思考墨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显学,为何后来逐渐式微?“教―学―研―读”四种方式的交互运用,就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主动思考和把握哲学史中的核心脉络。哲学原理板块主要包括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美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宗教学原理、科技哲学等等。哲学原理是明晰概念的内涵外延,讲求理论分析和推演,进行逻辑思维,学习归纳、分析和推理的。而如果采用传统教学记忆的方式,几乎是与原理课程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这个在公共课的马克思哲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样最终使得讲道理的哲学课变成了不讲道理的说教课。按照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的提法,哲学是“有理”和“讲理”的统一,是“以理服人”的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所以学哲学必须要阅读、思考和研判。哲学原理板块中的课程也要实现“教―学―研―读”四个环节的互动,体现论辩特色和问题意识。例如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范畴就不是简单地从生活中举例说明,而是要回溯性地阅读哲学史,研读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对于这两个范畴的经典表述和论述,研读、对比、交锋、思考后,最终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在何种场域中定位和区别这些范畴的,要分析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综合什么,其理由又何在。哲学原著板块主要包括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科技哲学原著选读等课程。以往原著选读课程也主要靠老师讲,说明原著的背景、主要思想、段落主旨等。而在“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则彻底扭转传统学习模式,实现老师导读、学生自主阅读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原著选读课程中“教”只是指导性的,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本身,“学”和“研”也是围绕“读”来展开和推进。学生只有直面原著本身,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最终才能读懂哲学原著,从而深化对哲学史和哲学原理的理解。原著选读课程还要培养学生立足文本的专业规范性,哲学不是漫无边际的心灵鸡汤,也不是信口雌黄的野狐禅,而是字字有出处、句句讲道理的规范性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的一砖一瓦就是各种古典原著和经典文本。哲学专题板块包括本体论研究、认识论研究、现象学研究、佛教哲学研究、周易研究、现象学研究、系统哲学研究、马克思早期哲学研究等课程。哲学专题课程主要在6、7、8三学期开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哲学史和哲学原理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深入的专题性研究的一类课程。哲学专题类课程也体现“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教”是辅助性的,而“学”和“读”也围绕“研”展开,是带着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去阅读和思考某一流派或某一阶段的哲学命题。专题研究以及研究性阅读也为学生日后深造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坚持推进“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效果。(1)这一教学理念的推行有力地扭转了以往教而不学,教而不读,教而不研的单一教学方式,扭转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而是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习、阅读、思考钻研的新常态。(2)“教―学―研―读四位一体”还引导哲学专业本科生积极申请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的研究。以前哲学专业本科生申请项目勉强搞一些社会问题,最后的结果是不伦不类,后来引导学生立足学科优势,在哲学专题本身中寻求内涵式创新而不是外延式拓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教―学―研―读四位一体”的突出表现是提高了学生原著阅读能力和哲学问题意识,这些优势很好地体现在研究生考试中,近三年哲学专业升研率保持在50%。(4)“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也获得了学校和自治区高等教育系统的认可,近五年连续获评6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2个提升计划教学团队,获得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哲学专业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重点建设专业。
二、从“教”为轴心向“读”为轴心的范式转变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实践围绕专业教学展开,首先彰显为“教”和“学”两个层面。“教”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科学的授课方式,将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而“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借助于一系列学习条件,聆听、阅读和领会教师的授课内容,并将之转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内在部分。“教”与“学”最终目的是相同的,即学生理解和掌握应有的专业知识,但是这里暗含着两种方向进路,即“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学生要掌握专业知识”。传统高等教育专业培养着力点在前者,要让学生背诵、记忆、做习题、做实验等等,但是这种教育方向往往也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逆反情绪,在他们看来学习不是快乐的,甚至是痛苦的。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式的教学方式,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探求问题的原因,最后破除成见,达致问题的本质。这样就要求学生具有主动探求未知世界和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而在这里就需要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和思考人类优秀知识成果,从而返本开新地完成转识成智。这也是人才培养的根本要义,显然这里需要有“阅读”和“研究”这两个环节的参与。高等教育是以人才培养为本体,以“教”与“学”为两翼而展开的。但是更为细部地考量,尤其是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中,“教”与“学”的两翼还包含“研”与“读”等环节。因为现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要求除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外越来越多地赋予高校引领科学前沿的使命,这也是目前国际国内高校重科研的时代背景。同时,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挂钩也促使高校不能简单地照本宣科搞教学,而是要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共生。那么,在教学实践中的“研”和“读”又该如何界定?是否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和阅读?其实,人才培养中的“研”和“读”不是泛化的研究和阅读,而是围绕教学大纲展开,为实现教学目的而推进的。所谓的“研”就是为了深入学习掌握专业知识而去探求和追问专业知识的结构、规律、体系以及理论空白点,并由此培养问题意识,不断推进对理论问题的深度解决。可以说,“研”是一种更深刻的“学”,而这个“学”就不是靠简单的背诵记忆能够完成的,而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这样才有可能深入理解专业知识,培养创新性思维,甚至围绕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或者拓展新知识。在本科教学实践中,“研”可以作为田野调查来实地研究,但是更多的是通过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研究形式来完成的。与理工科依靠实验手段来推进教学研究不同,具体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专业,其“研”主要是要从对传统的经典文本的阅读展开的,这也是教学实践中“读”的环节。所谓“读”就是通过对本专业的教材以及与专业有关的经典文本的阅读,来直面原典、理解原典、分析原典,并从中发现文本差异或理论问题,最终在深入理解原典的基础上返本开新地做出理论新探索。“教”与“学”是一个网状的知识系统结构,重在对知识谱系的整体而全面地把握。而“研”与“读”是点状的深入钩沉和知识创新的破土,重在全面整体的专业知识体系中寻找到某个突破点,然后完成知识创新。其中“读”的环节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对教材和本专业经典原著的阅读,学生才有可能深入专业学习的内部而主动攫取知识的富矿。阅读首先是阅读教材或者教师讲义,这本是传统大学学习的很重要一个环节,但是现在大学生对这个环节却很漠然。只有阅读教材才能对本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形成一个规范的知识谱系。其次,要阅读与本专业本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只有对相关经典原著的阅读才能深化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当然,这里的经典阅读又分为泛读和精读两种,这个问题在后面继续讨论。
“教”、“学”、“研”、“读”四个环节构成了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其中“教”是外在手段、“学”是内在动力、“研”是升华方式、“读”是立足之垫脚石。只有将“教”、“学”、“研”、“读”四个环节相得益彰地发挥出来,大学生才能从被动灌输走向自主学习,并且是立足于经典文本的专业性研究性学习。当然,“教―学―研―读”四位一体学习方式还有一个值域问题,其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人文学科专业,特别是适合于哲学专业的本科教学实践。从古希腊的“阿加德米学园”以及“吕克昂学院”算起,经过中世纪学科化以及近现代大学教育的专业化,哲学学科及哲学专业已经成为一门系统专业的知识部门,形成了规范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黑格尔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史,同样哲学史也是哲学,而哲学史又是以历代哲学家的哲学著述为支撑的,这些都是“理性知识的珍宝”[2]。从古至今不同时代的哲学家也留下了大量经典著作,而这些著作又成为下一代研习哲学的必要资料,因为只有依靠经典文本不断凝练出来的概念、范畴才能深化哲学思维,并依此规范化的哲学术语和思想才能搭建新的哲学体系,而不是随意创见的野狐禅。所以立足哲学经典原著的文本是专业学习的必要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完成对哲学专业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训练,从而培养出逻辑分析能力强,理论素养高,具有批判性、反思性思维特质的创新型专门人才。
“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在高校人文学科专业教学中教、学、研、读四者并重,构成人才培养的统一体模式。其中教、学、研、读既是这个人才培养模式系统的四个要素也是动态架构中的四个环节。“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键是从“教”为轴心向“读”为轴心的范式转变。教学为轴心本质是以教师为主体,重在知识信息的传递;而研读是以学生为主体,重在知识的理解、内化。以阅读为轴心的学习模式最终要实现的就是转识成智,将历史沉淀的知识材料经过消化理解,转变成自由的智识体系,这个智识体系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还是一种实践智慧,未来能够积极有效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解释世界的最终目标是改造世界。
三、“经典原著读书会”的补充和新探索
哲学专业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专业相类似,都普遍具有理论性强特点,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学科历史演变、人物思想观点等,并对原典文本进行返本开新式的阐发。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围绕“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改变学习方式的同时,还探索了“经典原著读书会”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经典原著读书会”就是在日常教学之余,老师带领学生围绕某一类或某一部哲学经典原著进行深入地研读、讨论、分析和读书笔记总结。2010―2013学年,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了系列“回归经典”读书会具体有:“《小逻辑》读书会”、“《逻辑研究》读书会”、“《圣经》读书会”、“《四书集注》读书会”、“《周易注疏》读书会”、“现象学读书会”、“爱智之旅读书会”等等。读书会采取的是圆桌会议,遵循的基本精神是“回归文本,自由争论”。“回归文本”是让参与者能够集中目标面对经典,并对多种原文和译本进行比较性分析,在阅读中参与者要与文本、与原创者进行对话并诠释之。“自由争论”是阅读者之间对于文本和问题的理解要求同存异,自由争论,在争论中谋求共识,但不因为共识而遮蔽个人见解。这种自由争论其实也是回归到苏格拉底意义上的“精神助产士”,通过文献导师的不断分析和引导,直至突破定论推论出新的结论。读书会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家在阅读中接近大师,体会真知,很好地了解了哲学原典,学习立论、反驳、分析、综合、概括,训练了严谨的学术规范,打下了扎实的学科基础。读书会以及原著选读课程最终是要训练学生立足文本的专业规范性,因为哲学不是夸夸其谈的心灵鸡汤,也不是信口雌黄的野狐禅,而是字字有出处、句句要讲理的规范性学科体系。
“经典原著读书会”开展数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哲学学院在总结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性意见:(1)纳入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如每个读书会每学期研读讨论不低于16学时,并按1学分计算工作量。(2)修订了“经典原著读书会”教学方案,并遵循一套申请、开展、总结成果等相关程序和步骤(3)为保证读书会质量,规定了参与人数规模限制、研读时间、读书笔记等细则,以保证人数少、阅读精、思考深的读书会效果。例如“《周易注疏》读书会”在每一卦经传注疏的研读后都要写读卦小结,渐而小有规模。
四、“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是一种回归式的创新,是在回归哲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重新挖掘其阅读的有效性,使之产生阅读的力量。“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完成了从“教”为轴心向“读”为轴心的范式转变,这一点很重要。本科生还处在打基础阶段,所以以“阅读”经典原著为轴心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夯实基础,完成专业训练。破除不读书、不读专业书、不读经典原著的迷障,学生们正是在阅读原典中完成专业训练,在阅读原典中培育学术旨趣,在阅读原典中转识成智,在阅读原典中变化气质。
当然,“教―学―研―读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也并不是只能局限于哲学专业一隅,而是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都有借鉴意义。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都不是简单的经验主义和感觉主义的产物,而是都有着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学科积累过程,有着自成一体的学科体系,而这个学科体系就是靠浩繁的经典作家的经典原著所构建。那么进入这一学科,也必须是在立足前人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去创造新内容,终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大海。
参考文献:
[1] 孙正聿.关于哲学教育改革的几个问题[J].哲学研究,2000(6).[2] 景剑峰,赵东海.原著选读课程在哲学专业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效果[J].教学与研究,2013(6).[3]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本文受到内蒙古大学“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哲学专业建设项目资助]
[责任编辑:陈立民]
第二篇:“校企联动、知行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企联动、知行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近年来,安徽省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些探索往往是就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模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双师师资等方面进行的改革,不够全面、系统。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双师师资为支撑,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紧密融合,形成系统化的工程。若单就其中某个方面进行改革,难免会顾此失彼,难见根本性的成效。鉴于此,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用文化育人、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去积极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尤其要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企业合作,探索联合培养、深度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校企联动 知行一体 人才培养 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39-02
一、安徽省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现状
安徽省现有70余所高职高专院校,虽然诸多院校也都开设了市场营销专业,但当前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普遍出现学生专业就业层次低、岗位胜任力差、职业提升力弱等现象。开设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普遍采取定向订单式培养、联合办学、搭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合作形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始终没有走出浅层次、低水平、松散型合作的怪圈。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平台;校企合作企业动力不足,合作缺乏稳定性、持久性,难以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过于表面化,没有对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产生实质性影响。要彻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就应改革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全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提供人才培养模版,引领全省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行业企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市场营销人才是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题中之义。
二、“校企联动、知行一体”的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
立足安徽省、面向长三角,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并通过对一线企业的市场调研、校企座谈等方式进一步确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以专业的发展方向为依据确立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注重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收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第一手材料。其次根据市场营销阶段,分析确定职业岗位,归纳岗位能力,再次将岗位归类到相应专业,根据岗位能力+核心能力+基本能力+社会综合能力。通过分析岗位能力,进一步明确岗位群的职业能力标准,细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能力指标体系,实现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岗位的对接。
(二)形成“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的课程体系
根据前期的企业调研,确定市场营销专业方向,对行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统计分析,结合市场营销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建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并设置部分选修专业课程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该课程体系即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使学生接受完整的专科基础课程。以确保学生既是称职的专业人才,更是一名合格的大学专科毕业生。学校学历教育的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的通用课程与体现企业核心技术和技能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起来。大学基础课程和专业通用基础课程仍采用学校已有的课程教材。教学任务由校内教师承担,前期企业对校内教师进行专业核心技术培训,然后校内教师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针对本校学生的具体基础情况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完成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及对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及其对应实训的教学任务由企业技术人员承担。
结合高职人才培养的特点,将市场营销岗位群分为基础岗位、中端岗位和高端岗位。研究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工作任务序化和系统化,并按照岗位核心技能、持续发展素质、订单企业要求最终形成“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的课程体系。
(三)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的对接
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研究课程教学标准,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标准的对接;着力研究“课证岗赛融合”的实现方法,最终实现课程教学内容、职业资格考证、岗位工作任务与技能竞赛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学习后能考证、考证后能上岗,竞技水平和职业素养显著提升。
(四)校企联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建设基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弹性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业务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五)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库
校企合作开发市场营销课程、教材等,形成以企业真实业务流程为蓝本,适应教学需要的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
(六)全方位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不同的性质、不同的教学组织过程与形式,学校对学生课程学业应采用柔性、多元性的评价与考核。首先,要活用多种方式。一是学校参照行业相关标准制定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并组织实施分类考核。其次,要注入企业元素。由企业参加制定或提供的课程学业评价标准可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注入评价内容,使学生把诚信、勤奋、吃苦耐劳等企业人品质、企业精神贯穿到学习中去;由企业提供的实施考核的客观条件能够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掌握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人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缩短由“校园人”变为“职业人”适应期。再次,发挥大赛作用。实行学生参加各种大赛成绩替代课程学业成绩或奖励学分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
基于校企联动,工学结合,市场营销专业以市场营销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为标准,以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的表现为依据,实现整合行业评价、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多角度、全方位的人才培养评价与考核体系。
(七)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组建导师团队
借助校企联动机制建设,教学团队可以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在学校与企业的协调和指导下“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首先,教师熟悉高职课程教学,了解学生,然后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去企业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经验交流,形成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鼓励企业精英到学校来授课,将企业的教学经验融入到教学中来。形成教师与企业师傅的互动教学。
在整个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组建导师团队,对学生在生活、学习、考证、实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结对指导,促其成人成才。
三、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实践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在制定高职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时,始终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思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主体“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一体化”、教学体系“工作任务和课程安排一体化”、教学内容“课证岗赛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一体化”、人才评价“企业评价、学校评价和学生评价一体化”、师资主体“学生学习与导师指导的一体化”,建立基于市场营销专业系列岗位职业能力的“校企联动、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和满足企业需求的“善学习、易上岗、品格好、可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市场营销专门人才。
教研团队走访了安徽省知名企业,有一线的本地零售巨头合家福购物超市,也有本地的制造巨头京东方公司,通过走访系统研究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晰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从而构建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校企联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教研团队以市场营销岗位群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市场营销岗位工作任务为核心,构建“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选取了主要课程设置,并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制订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课程标准。
通过“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组织企业人员与教师合作编写教材,实现企业与学生的技能互动,实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做”一体化以及校企合作共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指导学生参与营销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考试通过率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组织指导学生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与安徽省成人与职业教育协会组织的技能大赛。通过考证与技能大赛,实现以职业资格考证为手段,以技能大赛为契机,进行“课证岗赛”有机融合,力求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合肥经济技术学院与合作企业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结对式的双师“校企联动”的实现方式与指导形式,构建多角度、全方位的定量与定性结合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践行校企深度合作,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不仅要“走出去”,派教学团队、核心骨干教师与学生共赴企业顶岗操作,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更要“引进来”,邀请商之都、永辉超市等知名企业骨干人才到校讲座,并聘为教学团队兼职教员,对学生言传身教,教学生做人做事,促其成人成才。
四、结语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践行“校企联动、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进阶式、模块化、组合型”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课证岗赛”的有机融合为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多元有效的实施途径,“校企联动”的建立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前,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方向,在高职院校中工学结合的实践探索方兴未艾,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总体而言,当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研究上仅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或领域,例如在课程设置上的“课证融合”、在教学方法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在整体教学安排上的“2+1”制,在师资上的“双师资格或双师素质”等,各领域之间的衔接不顺,甚至流于形式,实践起来遇到了诸多制约因素和实施困难,因此,基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提出的“校企联动、知行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颇为有益的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张佳.构建“校企联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人才职业化养成的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3(10).[2]陈赞.构建“校企一体、互通互融”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李宏葱.高职教育“引企入校”的运作模式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1(03).[4]盛卓.企业化管理方式对高职学生管理的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2).责任编辑:张丽
第三篇:“四位一体”中职德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四位一体”中职德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北京卫生学校张民生
摘要:针对如何解决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行脱节”这一德育工作所面临的难题,更加有效的开展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改变传统德育模式,进行德育理论教育、德育课堂渗透教育、德育实践教育和德育校外教育“四位一体”的德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旨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社会培养出“知行统一”高素质的中职毕业生,真正实现学生与社会同步、和谐、全面发展,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关键词:中职学生;德育教育;四位一体 当前,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与飞速发展,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与挑战,学生的“知行脱节”的问题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如何才能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达到“知行统一”,怎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针对以上问题,我校进行了基于大德育观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即德育理论教育、德育课堂渗透教育、德育实践教育和德育校外教育紧密结合的德育教育模式,力求德育理论教育做到“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为社会培养出“知行统一”高素质的中职毕业生,真正实现学生与社会同步、和谐、全面发展,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总目标。
一、中职学生“知行脱节”现象的成因
(一)传统德育目标缺乏感召力
以往我们提出的德育目标概括性很强,“四有新人”、“共产主义接班人”。但操作起来却很困难。怎样培养“四有新人”,具体有哪些步骤、如何进行操作等等都是不明确的未知数。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目标显得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更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实际效用不大。因此德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实施,目标具体化,操作性强,才能提高德育效果。
(二)传统德育内容单调僵化 我国实施的是“大德育”,德育内容广泛,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等诸方面原因,“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德育的主旋律,因此我国的德育内容更多的是共产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却很少注重个人的生活和发展。当然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分不开的,在德育界,一直是“重大家、轻个人”,从而导致了德育内容的片面与失衡。
(三)传统德育方法单一
以往德育着重停留在道德认知阶段,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更强调的是道德知识的传授,在很大程度上,把德育课作为一门知识课程来传授,所采用的手段也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情形下,学生都懂得了“我应该如何去做?”而事实上有没有去做,谁也不知道!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现象普遍存在,中职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性,很大程度是由于道德教育的失败所造成的,因为这种道德教育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四)传统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教育的成功有其特定的衡量标准,如数学这门学科,只要学生通过了学期考试的最低分数线,就可以认为“该学生的数学成绩合格了”。而德育,经过一学期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该如何去评判一个学生的道德水准呢?假设有两名学生:A学生的德育书面考试是满分;B同学考试得了六十分。从分数上看,德育工作在A身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事实也许是:A学生回家后,连地都懒得扫一下;而B同学一回家就知道帮妈妈洗碗,在这种情况下,你还会认为德育在A身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吗?
二、“四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知行脱节”的问题,就必须改革传统德育模式,对此我校提出了“四位一体”德育教育模式的架构,以提高德育的实效。其中要求德育理论教育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提高实效,真正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德育课堂渗透教育努力做到“春风细雨润物无声”;德育实践教育要通过养成教育、体验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德育校外教育要通过家庭、数字网络与社会德育的平台真正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以此实现“四位一体”、优势互补,从而形成德育合力。
(一)德育理论教育
德育理论课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教育的主阵地,近年来我校德育课教学改革的重点始终放在转变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淡漠素质提高的教学模式为建立传授知识为基础、培养能力为重点、提高素质为目的的德育理论课教学新模式,充分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未来职业要求,探索知识呈现与生活体验的统一、课堂价值与学生成长的统一、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的统一的教学改革,努力使学生达到“得知于课堂,践行于生活,悟道于人生”,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科学全面评价学生的德育水平。
1.树立“知、行、德、能”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实践中我校德育教学始终坚持“行业引领,能力本位、情感体验,个性发展”的德育理论课教学总体思路。改变课程设置,在确保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德育课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将《人际沟通》和《医护生职业礼仪》纳入德育课堂教学计划,并编写了具有鲜明医药卫生职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医护生职业礼仪》。调整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内容的整合,使之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实践中注意改变过去着力于知识的科学、系统、完整性而忽略知识应用的弊端,淡化知识的系统性与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在提供在学生提供走上未来岗位所必备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基础上渗透人文教育,关注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人格发展。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与调整后教学内容,更好的考虑到了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今后的自我发展及将从事的岗位需求,每门课程之间呈递进关系,体现较好的衔接性。
2.建立“思、动、活、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德育课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课程、年级、专业开展不同的学生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活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运用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表演式学习和批判型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实践调查、参观考察、情景表演中学习、体会、感悟相关理论知识,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实践中拓展所学知识。
四是创立“教、学、做、考”相衔接的评价体系。德育课考核评价方法的特殊性是由德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所决定的,评价学生的目的是为了促成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践行良好道德行为,养成良好道德习惯。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结合各门德育课程的具体情况,德育课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知识点掌握几方面出发,形成了一套集“态度、知识、能力”为一体的衡量学生学习状况的课堂评价体系,其中不同的课程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测评点,对学生进行整体综合评价。建立全面衡量学生的测评体系,旨在探索学生学习效果检验制度的改革,也期望建立一种教学绩效评价及教学质量标准的导向。当学生在学习之初便明确自己本门课程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考核范围及方法、评分标准及要求自觉安排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培养规则意识。
(二)德育课堂渗透
各门课程的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础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门课程中,让每位教师都成为德育教师,让每门课程都成为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效方式。积极开展教学中的课堂德育渗透,做到“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者”的目标,拓展德育阵地,增添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形式,扩充德育内容。
1.教师树立“三观”是德育课堂渗透的前提 一是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即要明确对学生进行德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职业教育的目的决不是为了产生多少“高分生”,而是为服务现代化建设满足社会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此,每位教师都要明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决不仅仅是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和学生科老师的责任,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职责。
二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决定着教师对学生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所抱的态度和期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之间不存在智能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能类型或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教育,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态度,都会影响学生自我观念的形成。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予学生适度的期待,对于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和个人发展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是树立终身的学习观。“要给学生一缕阳光,教师要先成为一个太阳”。这对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授课要求,如何在教会本门课程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政策理论、道德法规、美学心理、礼仪社交等涉及面广泛的综合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成为所授课程的“行家”,而且成为知晓各种德育知识的“杂家”。实现的途径只有一条,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事实上,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也是教师自身成长和学习的过程。
2.无痕渗透是课堂德育渗透的基本要求
德育渗透,不是外加德育内容,而是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情操、治学精神、教学态度等对学生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实践中我校要求全体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以德育渗透为手段,做到“教案中有踪迹,渗透中无痕迹”,努力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专业知识中蕴涵的德育元素,将德育渗透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环节。
一是狠抓德育渗透的备课。课堂德育渗透应该是有序、渐进、系统的德育过程。结合课程特点,按照学校德育工作整体实施方案,在统筹各年级、各专业、各门课程德育渗透的总体方案的基础上,教师制定本门课程德育渗透方案,并将其体现在教师每堂课的教案之中,用以指导教学工作。学校组织开展了德育特色教案的展评活动,在激励与交流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渗透意识和技巧,使课堂德育渗透向着渗透目标具体化,渗透内容生动化,渗透方法多样化,渗透切入点自然化的目标迈进。
二是努力提高教师开展课堂德育渗透的能力。做到“润物于无声”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课程内容,在全面把握课程主旨的前提下,深入挖掘课程内容中的德育内核,找到理论、技能知识点与德育知识的结合点,做到将德育渗透点和课程知识内容的有机结合、自然过渡和融会贯通,使课堂的德育渗透了无痕迹,却效果显著。学校通过举办德育渗透研讨课、公开课,发挥推动探索和示范引领的作用。通过将课堂德育渗透的实施与效果纳入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价,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的重要依据之一,强有力地保障了将德育渗透落实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中。
三是创造课堂德育渗透的条件。在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下,努力挖掘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编写了内容覆盖理想信念、自信励志、敬业乐业、爱心诚信、行为养成、沟通合作和遵纪守法多方面的《德育渗透案例集》,为教师实施课堂德育渗透提供了素材。
(三)德育实践教育
德育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实践体验,才容易在主体心中产生共鸣,才能有感悟、体会、想法,感知到真善美,体会假恶丑,只有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才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只有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去活动,到社会中去体验生活,锤炼思想,陶冶情操。中职学生的德育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养成教育、体验教育两方面来进行。
1.通过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一是强化行为规范。根据职业要求明确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和日常行为规范,为日后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实践中学校制定《学生校园一日行为规范》,从仪容仪表、一言一行到学习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做出明确要求,使学生能够学有标准,做有内容。通过反复的宣传教育、行为训练、行为矫正、检查评比和文明礼仪展示、表彰等活动,使我校学生精神面貌,文明礼仪行为均有了可喜的进步。
二是自我养成教育。学校组织编写了《学会做人的阶梯——好习惯是你人生的财富》一书,作为学生自学德育教材,要求学生要制定学习计划,并通过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行为养成意识,努力加强文明行为养成。三是德育达标考核。学校规定学生在每学年末以逐一面试、实际操作演示的形式接受文明礼仪、思想品德、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达标考核,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德育综合考评成绩。严格把关,以考核促进学生日常行为养成,以考核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了确保德育达标考核工作的持续开展,学校通过德育考评师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不仅为学生德育达标考核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对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通过体验教育,实现全面受益。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围绕中心,体现层次。实践中根据学校德育整体实施方案,围绕中心任务,按照年级培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如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情系奥运,文明礼仪伴我行”、“讲文明、讲礼仪、弃陋习、建和谐”等一系列主题教育,通过文明礼仪风采大赛、校园“微笑天使”评选、主题班会设计大赛和奥运形象大使桑兰进校园等形式新颖的活动使主题教育有声有色。为规范主题教育,学校组织编写了《学会做人的阶梯——学生德育主题活动方案》一书,为师生提供开展主题教育提供帮助与指导。
二是开展素质教育课,强化体验,提高素质。学校开设了各类社团和活动课40余个,如舞蹈、手工编织、空竹、花样踢毽、花样跳绳、轮滑、书法、绘画、中国茶艺、插花艺术、历史知识与评书赏析、话剧欣赏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对学生在文化知识、道德品质、社会适应和审美能力等诸多方面的有效教育,激发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在日复一日的素质教育活动中不断感受、不断领悟、不断内化、不断提升,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是开展劳动实践课,体验劳动,增强意识。学校从实际出发,每周安排全体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对教室、实验室及环境的安全与卫生进行责任区划分,责任到班,落实到人;利用教学楼翻修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建设等,使同学们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体验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也培养了同学们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劳动实践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了劳动能力,而且使学生体验到优良的校园环境,需要师生共建,学生不应仅仅是教育教学资源的享用者,还应该是美好校园的建设者与维护者。
四是开展岗位实践活动,体验岗位,了解社会。每逢寒暑假专业学科组织学生到本专业相关岗位进行岗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岗位的责任和社会的要求。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实践活动增强了同学们对行业和岗位的认知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敬业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激发了努力成才愿望。
五是开展竞赛活动,体验竞争,感受成功。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大赛、各种文体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大赛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展现才华的舞台,激发了学生努力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积极性。同学们在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才干,感悟到是非荣辱,体验出自身的价值与成长的快乐。
(四)德育校外教育
道德教育因其自身具有的长期性、实践性、复杂性和反复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对校外德育的依赖性,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可以从家庭、网络和社会三个方面开展德育校外教育。1.校外家庭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与家庭教育相接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家校合作机制。以家长委员会、校级家长会、年级家长会、专业学科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和问题学生家长会等不同层次,采取家长辅导学校、家长信、家校协议书、现场会、家庭教育咨询热线、家访和网络等形式凝聚教育力量,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形成教育合力。此外,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建立“学生家校联系手册”与“德育家庭考评制度”,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德育工作中,参与对学生德育的考核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在校的德育综合表现,利用“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册”,与学生家长商讨和改进教育学生的措施和方法,取得学校和家庭道德工作的一致性。2.校外网络德育。
21世纪是网络支撑的世纪。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趋利弊害,建设学校网络德育平台,使网络德育在学校教育中以各种形式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之中,将网络为我所用,发挥出网络育人的功效。一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二是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队伍。他们不但要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运用网络,而且要学会把德育教育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为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三是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网络德育平台。不仅宣传国家大政方针,反映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而且开展一些有益于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活动,建立电子刊物和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利用班级论坛;班级QQ群;教师博客;网络多媒体教学等形式形成师生、生生良性互动平台,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引导,强化育人效果。3.校外社会教育
社会是开展德育工作,检验德育效果的大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倡导、组织学生投身于社会生活。与社会公益机构或相关社区取得联系,以希望工程、志愿者行动、送温暖、手拉手、扶残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为载体,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通过活动的参与,让学生自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使同学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学会关爱、学会奉献,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通过近年来“四位一体”德育模式在我校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德育工作取成了显著成效,学生整体素质得以不断提高,毕业生整体质量明显上升,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第四篇: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计算机教育》 作者:李 祥
1绪论
我国软件产业的年销售额和出口额递增速度保持在35%左右,2005年销售额将达到2500亿元,出口额将增至50亿美元。按合理的金字塔型软件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我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软件人才28万人,初级软件人才46万人。2007年我国IT市场总值将达到519亿美元,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到8%。世界IT产业生产基地和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正陆续在我国设立,全球新一轮的产业转移正在推动我国由IT大国向IT强国转变。据测算,我国为了发展信息产业,每年至少需要100万人才,其中专业人才需求在40万人以上,我国每年只能培养20万左右,缺口很大。
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20万人,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中国的软件产业正遭遇着人才悖论的尴尬:软件工程人才过剩。深层次分析表明,软件工程仅仅多的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技术掌握层次低、缺乏诚信的人员。事实上,中国软件工程人才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新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合格的、适应我国软件产业需要的软件工程人才,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2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
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层次
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时,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需要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设计新的培养规格、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新的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交付社会检验,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时,就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是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用原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需要进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与途径的改革。它是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标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
4我院应用型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及特点
软件工程专业是我院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在依托计算机类专业优秀的军工特色力量的基础上,充分整合中外教学资源,于2002年建立起来的一个面向IT领域的全新的特色专业。作为一个新型专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在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过程中,从最初的两个专业方向,到目前拥有信息处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财务管理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科学计算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资源信息软件(开发与工程)方向等六个专业方向多样化与个性化教学的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框架体系如图一所示:
整个课程培养体系包括公共基础、核心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培养四个方面构成: 公共基础:主要从学生整体知识需求出发,按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及高校教学整体框架需求设置,包括语言基础、体育类基础、数学基础、工程基础、经济类基础等课程;核心专业基础:按软件工程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需求,重点加强学生在操作系统类、软件方法类、数据结构类基础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够用,实践为主的原则,按按学生在应用中体会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课程体系:按照当前技术发展及企业需求,侧重于培养学生工程管理、程序开发、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四大方面的技能,在程序开发技能侧重于系统开发级、应用开发级和网络开发级三个方面;实践教学技能是与专业教学体系同步,更侧重于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的过程性。
作为新型IT类专业,在办学上有如下特点:
(1)双语教学:采用美国电脑行业软件人员最新教学方法和原版教材,大部分专业课程由美国莫斯理工学院派遣专业教师进行中、英双语执教,并配有东华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教师参与教学与辅导,同时大量增加英文课程及专业英语课程。
(2)职业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参照美国莫斯理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莫斯软件学
院将实行学历教育与国外权威证书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合格毕业生须拿到两个以上权威软件专业证书,如国家计算机等级(三级)考试证书、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中级)、思科的CCNA、微软的MCP或甲骨文的OCP等认证证书;同时获得东华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3)工程化与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和工程方面的课程,结合最新软件发展潮流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重视案例教学和实用技术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加强CMM、ISO9000等工程管理以及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与模式,使学生熟悉现代软件生产的流程,建立起符合软件工程思想和软件生产工厂化要求的培养体系。
(4)双毕业证书:当莫斯软件学院的学生通过了教学计划要求的课程与学分后,可取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证书,与此同时还可获得美国莫斯理工学院颁发的毕业证书
(Certificate of Graduation)。
(5)产学研结合。将与软件园、著名软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途径和条件优越的软件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允许用高水平的开发成果和管理成就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用研发来加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密切教学与软件产业的联系,并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
5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探索
自我院软件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一直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尝试:
(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自2002年来,双语教学一直是本专业坚持卓有成效的一个特色。在聘请师资、教学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不少尝试,曾聘请过欧美外教、印度外教、海归留学人员,现有外教5人,在各年级中共开设了近20门专业双语课程,并先后尝试过中外双师同步授课、中外双师异步授课、外教授课等多种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资源。
(2)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即坚持专业主线一致性原则,对于重要专业课程要求统一要求,又针对学生兴趣,广泛开展个性化教学模式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成多模块、多方向教学。在06级教学计划中,分为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种进行教学,同时,还设置了信息科学、电子商务、网络软件、嵌入系统四个专业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②在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根据学生特性进行个性化引导,并通过教师导师制工作模式,将不同兴趣的学生纳入不同的工作小组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小组为中心辐射扩大影响,从而达到整体教学质量提高的效果。
(3)实践教学模式探索:首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管理,提高单项技能水平。课程实验中普通要求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在课程设计的指导与检查中,特别强调学生过程管理及协作精神培养;其次,坚持与企业相结合,将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了企校联合实验室,让学生在校期间直接参与到企业实际的项目中去,现已与北京文思合作成为了联合实验室;再次,在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等综合性实践环节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分散模式管理,即请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指导学生实习,也将一部分同学送到企业实际生产环境中去。软件工程专业02、03级的生产实习,都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两部分进行,为保证实习效果,学校除了将一部分同学直接送到软通等大型软件企业之外,还先后从文思、软通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携带公司实际分解项目,来校指导学生的实习,模拟公司化的生产与管理流程,取得较好的效果。
6结束语
总之,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根据社会与应用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它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在遵循高校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不断调整,充实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培养应用型
软件技术人才的软件工程专业来说,更是如此,这也奠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
第五篇: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1-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w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罗小泉,吴伟.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反思[J].陕西中医,2008,29(11):1567-1568.[2]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7,13(2):20-21.[3]黄利兴,刘英钱,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4]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5]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4):4-6.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 to sort out th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of the class practice,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has four:one is to take “scores” and “interest and potentia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Second,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ee is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 is the strict and standard process management.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lent training mode;explore;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