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第二学期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一、活动设计背景
开设校本课程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素质的步骤之一。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环保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校的学生校本课程开设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达到上级部门的要求,并符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走出我校的特色之路,特制订本方案。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从教育发展的层面上看,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的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改革开放来,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的重新配置,体现出我国教育的开放性和民主性。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和生成过程,学校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自主权,能根据具体情况经常进行评估、修改课程,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课程向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方向发展,使教育体现出时代感。
从学校发展的层面上看,校本课程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生需要及学校的课程资源来开发,是国家课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特别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我校要成为有特色的、具有“示范性”学校,除了落实好国家、地方课程外,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和风格,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都是由学校教师来承担,有利于教师专业精神、专业技术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利于造就一支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高的教师队伍。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还有利于学校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在职教育。
从学生发展的层面上看,当前课程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课程,其设置和教学计划无法兼顾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也不能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他们最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并能集中学校和社区教育资源中某些方面的优势,开发的课程也最易被学生认可和接受。因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只有共性、缺乏个性”的课程体系所造成的“千校一面”的现象。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有利于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判断能力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从时代的要求来看,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植物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因子,丰富多彩的植物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活环境,认识、了解植物,将使我们能更好的保护植物,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为了人类的生存,子孙后代的幸福,需要人人都来保护植物。从小做起,让学生认识植物,了解植物、热爱植物,科学地利用植物资源,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现代环境人,利用科学造福于人类。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对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确定,要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审美情趣;要利于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要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行为,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动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等多方面的能力。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体现时代要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充分以学校和社区丰富的物质、人力、课程资源为依托、结合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展特色教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植物环保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关心、热爱自然,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对植物的兴趣;通过认识植物,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懂得常见的植物的名字与一些简单的功效,能利用植物服务于生活;通过植物的种养与研究,掌握一定的种养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五、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经验,精心设计课程与教学方案,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因此,拟设立课程如下:
(一)认识植物:包括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与环保的关系等。
(二)绿色饮食:包括了解常见的植物的药效、蔬菜的营养、水果的营养等。
(三)绿色故事:包括植物的趣闻、有关植物的传说、故事等
(四)植物养植:包括动手种植、实验研究等
(五)绿色假期:了解有关森林保护区、自然景区的植被情况与旅游资源的保护等。第一学期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是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在培养目标上一致性的前提下,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置的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我校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学校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内涵、有品味、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工作目标
1、在上学期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八门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管理。
2、受基建场地等因素影响,本学年拟暂停开设“形体艺术”课程,新增一门校本课程“音乐欣赏”。
3.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前两年开发情况,本学年采用按年级确定课程,逐年滚动,使已开发的课程有一个稳定调整过程,更利于课程研究的深入发展。
4、在上学年开发校本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寻找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组合,探索出一条高效节能的课改新路。
三、主要工作
(一)培训师资
1、校本课程理论培训(主要以大组活动为主)
培训方式:讲座、研讨
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养刍论(市、区校本课程研究专家)
2、教师专业知识培训(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
针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开展与其所承担的科目相关的专业培训,如:秋白新精神的介绍;安全知识的学习;收藏知识的学习等。
(二)教材、教案编写
1.明确编写意图,已有的七门课程分组按主题继续编写教材、预案,也可把原有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增删调补;新增的“音乐欣赏”课程要以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课程纲要”为依据编写系列教材及预案,为今后校本课程的滚动发展作好准备。
2.教材与教案的编写要将所用的教学用具及网络资源方面的内容包括进去,以方便教师、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使用。
3.教材的编写要注意科学性、可读性和系统性,同时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三)校本课程实施的组织和管理
①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实施,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听课、测评。② 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育反思,及时总结经验,至少撰写一篇优秀的校本课程故事,学期结束时汇编成册。
③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校本课程研讨和定期大组例会相结合,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④明确课堂常规,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要做到“三不,三认真”——不迟到,不上没准备的课,不随意调课、代课;认真编写教材、预案,认真检查学生出勤,认真搜集课程资源上好课。
校本课程实施委员会及教科室将采取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定期把检查结果予以反馈、通报。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本学年将在校本课程的评价方面作一些尝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 ⑴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⑵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⑶学生、家长问卷调查的结果。
2、对学生的评价
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⑶学习的成果,如:“收藏”的作品,“秋白研究”的短剧,安全知识竞赛成绩等;
⑷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在成长册中补充相关校本课程的内容。
3、对课程的评价
召开校本课程评估会议,邀请学生、家长、课程开发人员及有关专家一起对已有课程进行绩效评估,以达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我校校本课程的目的。
本学年我们将开展“优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者”和“优秀校本课程活动小组”评比,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进一步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到我校校本课程的科研中去。
四、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调整意见
我校校本课程已有两年开发实施经历,以前主要采用“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分班教学”的模式,学校提供校本课程菜单,让学生自主选择,以走班方式开展教学。通过两年实施,总体感觉收获很大,主要是对于校本课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积累了一些课程开发实施经验,但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走班学生年龄层次、认识水平有差异,这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困难。
2、过去一直采用滚动方式进行课程开发,这对课程的具体开发实施者——教师来说负担压力相当大,因此现在课程开发已逐渐步入瓶颈期,这不利于校本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3、由于学校处于规模再扩大的非常时期,场地设施十分有限,客观条件的局限对课程的实施十分不利,所以部分课程需要作适当调整。
基于上述的几个问题,因此本学期校本课程实施工作需要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局部调整,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方式有所变化,具体如下:
㈠原有的七门校本课程(秋白研究、安全教育、诸子文化、文明礼仪、数学文化、收藏、玩中学)继续保持稳定,但本学年由于场地局限,“形体艺术”暂停,拟增开“音乐欣赏”课程。在这一年过渡期中,要求各课程开发教师继续做好本课程的后续研究工作。
㈡每个年级开设两门校本课程,具体某年级开某两门课程可以先征询各校本课程任课教师意见,然后学校在此基础上综合各方面因素再进行调整。原则上根据各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对两门课程的课时进行合理分配,如一学期总课时是16课时,教学内容多、学生兴趣浓的课程大概10—12课时,另一门课程则是4—6课时左右。
㈢各年级开设的课程确定后,可以根据所在年级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校本课程任课教师(原则以原校本课程组教师为优先考虑对象)。
㈣将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纳入教师额定工作量,正式进入课表,由教导处根据教科室提供的任课教师名单统一排课。
㈤教科室对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具体过程如教学内容、教学常规、教学评价、课程评价等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以促进校本课程体系的逐步完善。
㈥学校将在能力允许范围内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五、第一学期校本课程工作安排表
1、新学期校本课程组长会议(暂定8月28日)
2、校本课程期初工作布置会议(8月30日)
3、七八年级校本课程正式上课(第一周)
4、校本课程教材、预案检查(9月3日前)
5、校本课程教师培训(十一月中旬)
6、校本课程公开观摩课活动(十二月中旬)
7、开展学生、家长、教师问卷调查和座谈会,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做好学生、教师、课程评价的准备(十二月中旬)
8、汇编“觅小校本课程研发手册” 及“校本课程教材教案集”,整理、收集校本课程资源包(一月初)
9、召开校本课程学期总结会议,进行阶段评价、反思,以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为下学期校本课程的深入研究做准备。(放寒假前)
评比“优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者”(放寒假前)
第二篇: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好习惯伴我成长”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要目标,充分认识新时期学校教育中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中小学德育大纲》、《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文件要求,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不良习惯。
2、了解和认识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影响和作用。
3、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自觉养成好习惯的心理,学会合作学习,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初步获得社会经验与能力。
6、通过这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7、通过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
将习惯养成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经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程内容:
(一)学习习惯: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的习惯
8、搜集资料的习惯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行为习惯:
1、举止文明的习惯
2、诚实守信的习惯
3、尊重他人的习惯
4、守时惜时的习惯
5、懂得感恩的习惯
6、勤俭节约的习惯
7、遵守秩序的习惯
8、勤于动手的习惯
9、锻炼身体的习惯
10、讲究卫生的习惯
五、具体措施:
1、从细节抓起,采取多项措施,设良好的环境氛围,扎实有效地进行“好习惯伴我成长”养成教育,努力倡导并营建“健康、文明、好学”的小学生新形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在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放在首要位置,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强化训练,把习惯养成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开展以“好习惯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丰富教育教学形式,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4、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通过家长会和平时与家长的交流,要家长了解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并积极配合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时间安排:
本主题共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本学期讲第一部分“学习习惯”。具体时间如下:
九月:前言
1、学会倾听的习惯
2、善于思考的习惯 十月:
3、敢于提问的习惯
4、与人合作的习惯
5、自主读书的习惯
十一月:
6、认真书写的习惯
7、自评互评的习惯
8、搜集资料的习惯
十二月:
9、动手操作的习惯
10、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一月:总结评比
“传统节日”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通过本次主题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二)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小书签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活动重点:
丰富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课程内容 :
1、春节
2、元宵节
3、清明节
4、端午节
5、七夕节
中秋节
7、重阳节
8、腊八节
五、采取的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现知与行统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2、通过社会调查、采访及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3、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4、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5、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和树立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六、活动安排:
本主题共设计八个节日,本学期讲后四个,具体时间如下:
九月:七夕节
十月:中秋节
十一月:重阳节
十二月:腊八节
一月:总结评比
第三篇: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一、情况分析:
国际象棋是一项集益智、娱乐、德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活动。它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思想高尚,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可见,开设国际象棋课程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另外,国际象棋活动还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寓教于乐,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说,考试考砸了,会遭到父母的责备,下棋也会输棋,但没有哪位学生会因此而受到父母的责备。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所谓“殊途同归。”同样,我们开展国际象棋教育,把国际象棋课程办好,引导学生开展下棋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说,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孩子的特点,本学期中国国际象棋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了解国际象棋,了解国际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让学生初步掌握国际象棋的技巧,提高棋艺水平。
三、实施宗旨:以棋育人、以棋修身、以棋养德
四、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注意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提高每次的练习兴趣。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本学期课程结束时,对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3、积极地组织好每一次的课堂纪律,为下国际象棋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4、多鼓励表扬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国际象棋高手,都能把国际象棋练好。
5、经常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他们的力量去带动孩子们把国际象棋下好。
学生方面:
多留心揣摩,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家长方面:
有能力的家庭可为孩子配置棋盘,购买一些国际象棋方面的书籍以便让孩子进一步提高。
积极配合学校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的实施。
五、教学内容:
1、国际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
通过向学生介始国际象棋的历史发展以及“棋人棋事”,让学生初步感悟国际象棋的文化魅力。同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2、国际象棋入门
让学生初步认识国际象棋,掌握基本方法,结合实战训练加深认识,提高水平。
3、简单的战略战术
本部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悟,提高棋艺,开发智力。同时,通过实战训练切实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在训练中,渗透贯穿育人思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五、课程组织
(一)开设时间:利用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二)本课程分为:中国国际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国际象棋入门、战略战术等三部分。
第四篇: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活动计划
一、情况分析:
国际象棋是一项集益智、娱乐、德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竞技活动。它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智力发展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思想高尚,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接班人。可见,开设国际象棋课程是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另外,国际象棋活动还具有娱乐性,有助于寓教于乐,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说,考试考砸了,会遭到父母的责备,下棋也会输棋,但没有哪位学生会因此而受到父母的责备。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所谓“殊途同归。”同样,我们开展国际象棋教育,把国际象棋课程办好,引导学生开展下棋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所以说,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孩子的特点,本学期中国国际象棋的教学目标如下:
1、让学生了解国际象棋,了解国际象棋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2、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3、让学生初步掌握国际象棋的技巧,提高棋艺水平。
三、实施宗旨:以棋育人、以棋修身、以棋养德
四、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注意课程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适当调整,提高每次的练习兴趣。授课教师要熟悉教材内容,积极创设情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的故事进行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文化教育、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2、本学期课程结束时,对各方面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奖励。
3、积极地组织好每一次的课堂纪律,为下国际象棋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4、多鼓励表扬孩子,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国际象棋高手,都能把国际象棋练好。
5、经常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他们的力量去带动孩子们把国际象棋下好。
学生方面:
多留心揣摩,注意把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家长方面:
有能力的家庭可为孩子配置棋盘,购买一些国际象棋方面的书籍以便让孩子进一步提高。积极配合学校国际象棋校本课程的实施。
五、教学内容:
1、国际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
通过向学生介始国际象棋的历史发展以及“棋人棋事”,让学生初步感悟国际象棋的文化魅力。同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兴趣。
2、国际象棋入门 让学生初步认识国际象棋,掌握基本方法,结合实战训练加深认识,提高水平。
3、简单的战略战术 本部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悟,提高棋艺,开发智力。同时,通过实战训练切实提高临场应变能力。在训练中,渗透贯穿育人思想,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五、课程组织
(一)开设时间:利用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时间。
(二)本课程分为:中国国际象棋历史与文化简介、国际象棋入门、战略战术等三部分。
第五篇: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
一、指导思想: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探索网络环境下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反思自身实践,外部经验,坚持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追求新的发展,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逐步把育龙小学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教学上的高效益、管理上的高效率、特长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为标志的特色学校,使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实施目标:
1、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培养自信心、建立“自我概念”、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2、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开发、设计、实施校本课程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争取发表高质量的论文,撰写有特色的案例。
3、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分看重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及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三、校本课程内容: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整体建设发展的目标和宝山区教育局开发的写字课程资源,设立了以下各学段课程内容安排:
一至三年级是折纸、写字; 四至六年级是唐宋诗词鉴赏、写字。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校本课程的管理力度,在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相关项目开发小组,设立组长,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积极组织运作,撰写方案,组织人员,落实编写任务,反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
2、积极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旧课程理念,认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目的,明确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3、加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拨款,立项拨款;鼓励教师结合家乡特点、学校特色自立、自报项目,并给予经费支持,对表现突出,有创新的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4、严格校本教材课程设置。把校本课程纳入正式课表,保证有课时,有教师,有课本,有计划;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有计划地
灵活使用课时,对有些课作弹性化处理,使校本课程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资料,积累经验,不断充实完善、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5、坚持校本课程研讨制度,把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年内举行至少四次校本课程研讨活动,并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资料,有总结,有课题。
6、积极营造校本课程开发氛围,校本课程的限定项目和自主项目有机结合,挖掘教师内在潜力,提倡教师独立或合作申报项目,学校领导部门及时给予技术与经费方面的支持。
7、学校的各部门、各条线积极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有利条件,如图书馆、电脑房、科技室等,专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学校应给予有力的支持。
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李 述 美
坊安街道李家小学 二〇一〇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