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时间:2019-05-13 00:2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第一篇: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十字绣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手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国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它是一项易学易懂的手工艺爱好,因此流行非常广泛,受到不同年龄的人们的喜爱。近年来,十字绣来到了中国。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刺绣大国,更加深受人们的喜爱。你只需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的耐心,再加上一点点信心,就能完成一幅令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的十字绣作品了。

一、课程目标

1、了解十字绣是古典、时尚与美的结合,一切着眼于自己的美丽和自己所追求的美丽,亲身体验刺绣艺术的迷人魅力,以及给现代家居装饰所带来的巨大变革。

2、通过缝制“十字绣”,来锻炼手的灵活性,同时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品位。

3、了解“十字绣”不仅可以悦性怡情,还可以大大满足自己的成就感,绣品作为亲手制作的礼物送人是最佳的传情达意的方法,也是最值得珍藏的。

二、课程内容

1、了解“十字绣”的起源十字绣起源于欧洲,最初是在宫廷中风行,后来传入民间。18世纪中期逐渐产生了一些商业组织对它进行不断加工和完善。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它在国外已经演变为一项涉及多行业的产业。十字绣可以用于很多场合,如:工艺品、家居、装饰等,同时也可以自娱自乐,体现出个人风格。

2、熟悉十字绣的基本材料。十字绣的基本材料是刺绣线和特殊工艺制作的网格面料,只要有设计图稿并掌握基本的刺绣方法就可以进行。

3、掌握十字绣的基本方法。十字绣的绣法非常简单,只需根据设计图稿在网格面料上将线通过十字交叉的方式穿过网格即可。由于已经有几百年的发展,各种颜色的刺绣线被人们编上了号码,每幅图案都被设计师作了特殊处理,每张设计图稿都是按照线号来制作的。即使是很复杂的图案,只要按照设计图稿的位置选用适当的线进行刺绣即可完成。

4、引导学生在欣赏各种“十字绣”作品的同时对十字绣进行创新设计。十字绣可分:卡通类、人物类、风景类、花卉类、动物类等……

三、课程实施建议

1、教师在辅导学生实际制作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作品的构思和制作上,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新,科学合理。

2、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应建立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关系。

3、在讲授技巧时,要熟练演示,步骤清晰,讲解透彻,点拨精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去完成。

4、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传授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这些方法要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要学以致用,尽可能地把理论和知识转化为能力。

5、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积极参与,在创造过程中他们合作是否成功,在原有的基础上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6、让学生欣赏大量的优秀“十字绣”作品,是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四、活动安排

第二周了解十字绣的文化历史 十字绣的成品欣赏第五周十字绣的品牌与种类 十字绣的材料和工具第七周全针绣 半针绣第九周四分之一绣 四分之三绣第十二周回针绣 勾边第十四周十字绣的基本技巧 十字绣的保管第十七周十字绣绣布、绣线、绣针的挑选 如何识图第三周学绣十字绣第六周十字绣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第八周学绣十字绣(请专业人士指导)第十三-十六周互帮互学完成十字绣第十七周作品展 总结体会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征:

(1)综合性。在活动中,既要对所学的各科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综合,又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在体验中获得知识,在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自主性。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己决定活动方案、实践过程和呈现结果。教师的指导应有利于学生自主活动的开展和深化。

(4)开放性。强调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在时间的安排、过程的实施、知识的运用和获取等方面有相当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广阔的空间。

(5)生成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不断建构自我精神世界,发展实践能力,这些内容不像学科知识那样靠‘告诉’的方式获得,而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亲历和体验而不断生成的。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1)突出学生主体;(2)面向学生生活;(3)注重学生实践;(4)强调活动综合;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要求:

(1)学校能够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要求开启、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课程表)

(2)学校领导重视课程开发团队建设,设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学校机构、制度)

(3)要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规划方案。(学校规划方案)(4)各年级活动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课程实施与评价具体、可操作;学校各个班级有完整的活动档案,确保学习活动过程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学校档案室)

(5)参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至少一年以上。(老师)(6)学校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学校)(7)教师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老师)

(8)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管理部门对教师指导学生的效果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之

研究性学习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既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主题或项目,也可以由教师提供选题或项目建议;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他们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把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纳入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要注重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让学生了解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启迪思维,激发探究热情;要加强与学科课程的联系,再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生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有效地应用各科知识。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流程: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选题、分组、选出课题组长进行小组分工、设计研究方案,及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执行阶段。按照已经拟定好的研究方案,进行观察、实施,按小组分工收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事实材料或数据。●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材料、分析结果、撰写研究报告。

四、研究性学习类成果的要求:

(1)参评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至少一年以上。

(2)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3)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重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等方面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研究性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课程实施与评价具体、可操作。

(5)班级有完整的活动档案,确保学习活动过程档案材料的真实性。

五、研究性学习成果需提交的资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

(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含申报成果的教案)(5)学生确定的研究主题。(课题题目、背景、目的意义)(6)制定的研究方案。(课题题目、研究的内容、步骤、方法、时间、条件、分工等)

(7)实施的研究过程。(查阅资料、调查走访、讨论分析等活动的图文、视频资料。)

(8)研究成果。(论文、图表、模型、多媒体演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9)教师撰写的经验总结性材料。(10)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的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综合实践活动之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一、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概念: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会和社区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学习领域。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以社会考察为主社会体验性活动、以社会参与为主的实践性活动、以社区服务为主的公益性活动等方面。

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根本特点体现在活动的社会性上,是在实际的社区或社会情景中开展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因而,其基本内容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以主题的形式开展各种服务性活动和实践性活动。

(1)社会实践活动领域:

① 社会考察、调查、内容一般涉及本地区或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状况、地理、建筑和人文景观、商业设施、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等。社会调查可结合学科学习进行。② 社会生产劳动。包括工农业生产劳动、公益劳动、校园劳动等。③ 参观游览。一般指配合专题教育进行的,包括参观德育基地、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参观科技园、参观博物馆、观赏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2)社区服务活动的领域:

① 为社区特殊人群的生活服务和家政服务。如拥军优属活动、敬老助残活动等。一般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以学年确定服务对象,定期进行。

② 社区管理服务。包括法制宣传、社区学校辅导、扫盲辅导、板报画廊宣传、科普宣传等。

以上两个领域的活动均要体现一定的学科性,要让学生结合相关学科知识展开活动,学以致用,并在活动中丰富知识。

三、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本过程:

1、社区服务的一般过程

(1)明确社区服务的活动项目

学校和教师结合社区背景,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在社区调查或考察的基础上,确定社区服务的活动项目。(2)确定社区服务的目的和活动对象

具体提出社区服务活动的目的确定活动对象或活动区域。社区服务的对象可以是社区特殊的社会群体(如孤寡老人、残疾人、幼儿等),也可以是社区的经济机构(如商场、农场)、政府机构、(如环保部门、宣传部门)、文化机构(如图书馆、电影院)。

(3)与社区服务对象或机构取得联系,制定具体的活动时间和活动方案。(4)实施社区服务。根据社区服务活动方案,展开具体的社区服务活动过程。

(5)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总结并交流社区服务活动的体验和感受。

2、社会实践(考察、参观和访问)的基本过程

(1)提出或选择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的主题,提出活动目标,确定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的地点、对象、时间,并有学生自主的制订考察、参观、访问的活动方案。

(2)与考察、参观、访问的对象(人或机构)取得联系,通过交流和磋商,确定具体的活动时间表。(3)准备必要的活动设备。

(4)进入实际社会情景,展开实质性的考察、参观、访问活动,收集资料。

(5)撰写考察、参观、访问的活动报告。

(6)相互交流考察、参观的体会,分享不同的感悟,进行活动总结。

四、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成果的要求:

(1)参评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至少一年以上。(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目标明确,内容设计合理,课程实施与评价具体、可操作性。

(3)班级有完整的活动档案,确保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档案材料的真实性。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类成果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方案。

(6)组织学生实施活动过程的视频、照片、体验心得等档案材料。(7)所实践、服务单位的证明材料。(8)学校教师的总结材料。

(9)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效果的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综合实践活动之

技术教育

一、技术教育的概念和内容

技术教育以项目设计与制作为主要形式。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实践与职业体验、技能练习与技术试验以及信息技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等。

内容:项目设计与制作,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包括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制作、应用设计等类型。社会性活动的设计如一次社区宣传活动规划,一次环境保护活动的设计;制作、应用设计,如改进某一设备,设计某一产品等。

二、技术教育类成果的要求:

技术教育活动主题的选取应与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内容有效整合,与理化生、体音美等学科的实验和体验紧密结合。

注:技术教育实践活动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又是一种技术手段,为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

三、技术教育类成果需提交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2)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3)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4)一学年综合实践活动教案。(5)教师指导技术教育活动方案。(6)学生作品的构思设计方案。(7)制作或创意作品(图片)。

(8)活动过程的视频资料及教师评价意见。(9)申报人撰写的经验总结性材料。

(10)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办公室对教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价意见,以及获奖情况评价认定。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起着必要的补充和拓展作用,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校本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项目按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分教材类和教学类两个成果类别进行评选。成果的征集面向从事中小学校本课程研究与教学实践的个人和团队。

一、校本课程教材成果的概念:

校本课程教材指编写者自主开发,具有原创性、地域性、教育性、实用性,系统讲解某一领域知识的教学材料汇编或正式出版物(文本教材)。

二、校本课程教材优秀成果的要求:

(1)要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体现新课程理念。(2)从校本实际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校为基地,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内容。

(3)结构合理,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行文流畅,用语规范,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便于讲解或自学,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际能力的培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4)课程不存在方向性、科学性、知识性错误。(5)成果要求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6)成果确系根据学校实际自主开发,严禁抄袭。(7)成果著作权可以是个人或团队或单位。

(8)成果不包括学习辅导用书、习题集、教学参考资料,以及参与编写的国家和全省地方课程教材等。(校本课程教材成果必须是列入课程表,有师生共同在课堂上使用的教材,校本教材与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是并列的而不是附属的关系。)

三、校本课程教材优秀成果参评材料:

(1)申报教师填写《商丘市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申报表(教材成果类)》。

(2)提交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

(3)教师撰写的校本课程纲要并附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审议结果。(4)文本教材。

(5)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每周的教学活动次数、教学活动形式、教学活动目标)(6)学校对课程学习的评价结果。校本课程之

教学类

一、教学类成果的呈现形式

提交教学视频课例光盘(一课时)和相应的教学设计。视频课例征集的范围是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典型课例(其形式相当于我们报视频优质课)。教学成果必须与教材成果一起申报,它是教材成果的附属成果,不能单独申报。

二、参评校本课程教学优秀成果的基本要求:

(1)符合国家基础教育相关政策规定,体现新课程理念。参评课例应该是能够体现本校校本课程实施的典型课例,能反映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果,具有鲜明的特色、较强的代表性和科学性,以及较高的推广价值。

(2)课堂教学目标具有适宜的难度,密切结合教学场景和学生实际,目标表述具体明确,教学内容生动有趣,反映本校特色。(3)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教学实施灵活规范,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简明,教学效果明显。

(4)教法运用与学法指导具有实效性和创新性。教学评价科学,操作性强,能够彰显学生个性。

(5)富有创造性教学情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出一种对话式的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的活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不断反思,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商丘市基础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建设培训会

会议摘要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更广泛的铺开,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利用学校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教学为龙头,辅助实践性研究的综合实践课及以校本专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相关主题活动。因此,本学期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把学科教学的知识点融进实践活动中去,产生主题性实践活动,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推动学生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在具体实施时三到六年级每周安排两节,并严格规定综合实践活动的所有课时不得移作它用,教导处将不定时进行随堂听课检查。

另外,除了课表上安排的课时,鼓励指导教师要有吃苦精神,鼓励他们还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不可忽视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二)教师落实情况: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专职的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因此对从事这门课程的任何一个教师来讲,都将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目前还没有专职的教师,在这样的困难面前,我们学校在教师落实上作了如下安排:

1、三、四、五、六年级各班班主任(多数为语文教师);

2、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生、家长及教师组成“导师团”,共同参与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三)实施策略:

1、制定活动目标:

(1)跳出以往研究的小圈。前面的探索我们走的路可谓是举步维艰,成绩也取得了一点,经验也积累了一点,但综观综合实践活动的各个领域,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停留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资料探索的方法做研究的层面,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故我们要让学生在这学期通过观察、调查、研讨、实践等多种方法,从更广的角度去研究和开发这们课程。

(2)继续走学科整合之路。学生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自己感兴趣的、想研究的主题,所有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这些主题,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建设。这不是几个教师的任务,每个教师都要求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意识进入课堂。各班在整合的基础上选出2-3个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活动。

(3)要充分发掘和利用学校、校外、家庭的资源服务于课程的建设,学校、校外有丰富的资源可以为我们所用,另外,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的特色,在这一块上好好地动一番脑筋,做做文章。

(4)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5)三、四、五年级提供一个大的研究主题,每一个班再根据学生实际,班级实际生成小的研究主题,这作为体现学校科技特色的必选课题。之外每班还可自选1-2个课题进行研究,要充分体现“问题从学生中来”的选题原则。

2、开展具体工作: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二是建设好能体现科技特色、学校特色的宣传阵地。

开发农村资源 : 一是与本乡企业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二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这一点这一学期要引起重视。

(2)定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开展活动。

本学期,各年级可以以班为单位,也可以年级为单位开展,各班、各年级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并要教师坚持边实践边反思的原则,根据计划富有创造性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及时整理课程内容和学生在过程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学期末完成各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工作。

(3)加强学习与指导。

对教师的提升,这学期不仅要加大对教师理论学习的力度,且要有的放矢地利用家长会等机会向价值大力宣传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理念等。在学期中,学期末各年级各推荐一堂面向全体教师展示,其余教师也要认真上好这门课,不得移作他用。再则,要组织教师研讨优秀案例,定期反思总结,还要开展自由式研讨活动和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及时对这门课程的全新认识。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并加以整理,指导学生能运用调查、观察、询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研究小论文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研究活动安排:

1、必选课题:

现在为每个年级提供一个必选课题。各班可在这一课题下自主选择确定一个小主题展开研究。如以班为单位,班与班之间不能重复,如以年级为单位,年级与年级之间不可重复,制订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三年级:我们的校园(历史、植物、教师、学生、食堂„„)

四年级:快乐的节日(由来、风俗„„)

五、六年级:我爱我家乡(历史故事、环境卫生„„)

2、自选课题:

本着“问题从学生中来,研究在学生中进行”的原则,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求每个学生从学习、生活、娱乐中,从学校、家庭、校外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是不明白的问题,每人至少三个。然后,带领学生先来筛选,再进行整理,自主选择,最后组成研究小组开展“我想研究„„”的研究活动。

(五)评价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以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建好师生成长记录袋是我们评价的主要方式。对于每个学生和教师,要能及时保存好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主要采用汇报、成果作品展示、研究报告、观察日记、竞赛等。要求做到三个认真:一是认真准备,计划;二是认真上课;三是认真总结。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1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具体目标: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实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用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2、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积极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局域网、校园网,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建立稳定的训练基地充分利用劳动技术训练基地对学生进行训练。

4、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级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级与跨年级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四、活动安排

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为了确保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积极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特提出如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积极贯彻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以“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的生活以及求知的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着眼于学生的经验和实践,注意有利于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改变结论性学习为过程性学习,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构想

1、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实和未来需要,关注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体验。

2、研究探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体系。努力重塑学校文化,营造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

3、将“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整合起来进行研究,即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方位关注为特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提高教师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为切入点,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水平和课程建设。

4、将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积极探索如何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得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并重点研究和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软件,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的建设。

三、课程实施的目标

(1)亲近与探索自然:

主要对本地区(三宝)的自然环境,开展一些对自然的体验、欣赏、学习、探索与行动等实践活动,如对扎兰河流域的环境状况、沉陷区治理、周边社区调查等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旨在使学生发展探究的兴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的态度和行为。

(2)体验与融入社会:

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3)认识与完善自我:

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活动,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活动过程设计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6)、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四、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

1、方案设计型: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设计实施方案与其他学生交流。

2、实践活动型和自主探索型:让学生根据自我设计的方案通过实践活动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和探索方案的实施价值,在实践活动中,教者应始终处于指导地位。

3、专题研讨型:引导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独立或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而民主的讨论。

4、成果交流型:可以是图片成果展示交流,可以是课件展示交流,也可以是书面的成功过程经验或失败过程教训的交流。

五、课程实施的策略

1.课时集中安排与分散安排相结合的策略

科学合理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以弹性课时为原则,集中、分散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使学生在开放时空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增长对社会、自然、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的实践能力。

2.总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策略

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要求,同时也根据我校生源实际情况和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制订分阶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3.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的策略

信息技术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探究内容,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内容的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地时空范围,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水平。

4.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的策略

结合实践活动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等到校外社会活动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六、课程的具体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学校、年级、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建立学校课题组领导小组和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全面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领导管理、研究策划、操作实施。

第二阶段:(培训阶段)

1.教师培训:在综合实践中,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

①着力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远教的空中课堂看示范课,让教师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

②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和指学生开展研究学习的能力。帮助教师了解并掌握一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学习的具体方法,包括课程设计、组织与协调、研究方法指导和评价等多方面的方法与能力。

2.学生培训:为全体初中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

①校领导动员报告。

②专任教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讲座,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了解这一课程的特点。

③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凝聚和导向作用,使学生对综合实践课程提高认识和产生兴趣。

第三阶段:

1、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人员根据自身优势,采用个人承担、多人合作等方式,以班级为单位,确定课程研究内容。

2、积极促进各科教师参与和主持相关的实践活动,由于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的延续性,需要大量的教师或其他有关人员参与,所以,学校初中的所有教师和学校管理者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指导教师。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各班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学生按课题班级内成立人数为7~10人的合作研究小组,制定方案,通过调查、文献资料搜集、上网查询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成研究小论文。

第四阶段:

进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

1、着手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及论文。

2、汇编“校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设计方案”。

3、向上级教研室推荐优秀作品

4、组织全校公开教学观摩课。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教育局教研室本学期教研计划,并发挥学科研究中心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以大力贯彻与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切实提高学生各方面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带领学生领略课程的新奇性与学习的迫切性,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实践活动为目的,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各方面的体验。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特长,全面提高。以第三届校本课程评比为契机,重塑校园文化,提升校本特色,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进程。

二、总体目标:

1、发挥学科研究中心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师资培训力度,通过主题活动强化队伍成长。

2、以A级优质课比赛为契机,发现并培养新生力量,为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3、通过开设示范课、研讨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4、协助本片开展好联片教研活动,通过联片教研提高视导片整体师资队伍的进步和成长。

三、具体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在实际中的作用。

1、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领会新课改理念。

2、集体讨论各年级主题设定的可行性,制定主题研究方案。

3、随时根据活动的开展情况更改活动计划、提出活动过程中问题,集体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4、任课教师及时认真地记好教学反思,不断累积教学经验,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共同交流,使全体受益。

(二)、加大教研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制定好本学期基地活动计划和联片教研计划。

2、积极参加校外的教研活动,及时地将最新的教学理念上传下达,做到有继承、有突破、有创新。

(三)、以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初步形成我校研究特色。

1、活动以问题和项目为中心,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域特色,将多学科知识整合,将个人与社会整合。

2、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使每一名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能够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在活动中使每一名学生都有收获,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在活动开展中锻炼学生的与人交往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抗受挫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四、过程开展

1、明确活动主题: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期初选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2个主题。

2、制定活动计划、方案:根据活动主题,认真制定好计划,对于每次活动都要制定详实活动方案,明确目的、内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及预期成果等,做到活动前心中有数。

3、组织活动:教师要根据计划和方案,同学生一起亲历实践并给予学生及时恰当指导以解决实际困难,并注意生成性专题以完善活动内涵。

4、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及时活动总结,积累经验弥补不足,提出建议,展示成果,发展能力。

五、实施保障

1、教师要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为课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础。

2、及时制定各级各类实施计划和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强调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就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因而学科之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不仅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关键,更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前提,因而本学期我们对此项工作尤为重视,并将之列之工作的重中之重。

4、资源保障:开放校图书馆、实验室、微机室等作为活动基地,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科学性。

5、加强管理:落实课程实施责任制,强化过程管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做到每一次活动全程万无一失,不出事故。

下载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王坟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兴隆乡直小学 一、课程背景 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臵,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环境,它强调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大全]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自主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方案一、课程开发的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以学生自主选择的、......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课程开发的目的背景 2000年上半年,我校被镇江市教育局定为“综合活动教学实验学校”。“综合活动教学”是教育部重点课题。我校的“在综......

    综合实践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刘 石 岗 中 心 学 校 (小学部)2011年3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各级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