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

时间:2019-05-14 05:5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

第一篇: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兴隆乡直小学

一、课程背景

活动课程是由国家设臵,由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环境,它强调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强调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或问题。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实践课程,活动课程需要我们基层学校和每一位课程实施者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社区背景,创造性地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对课程的自主设计,创造一种生动的课程,从而重建一种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展活动的内容与空间,走综合化发展的道路,两者可以进行有机整合。我们的思考是:综合实践活动和校本课程整合必须基于学生,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产生的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必须立足校本,充分发挥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优势;必须面向社区,依托本镇红豆文化、农业亮点等资源优势,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致力形成校本课程的大体框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又努力引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不断丰富学校的特色内涵,着力形成学校文化。

二、课程目标

我校开设活动课程的目的决不在于灌输和传授多少知识给学生,而主要在于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使学生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廊的个性品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以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活动课程目标涉及了多元的发展领域,而其中态度、情感、技能的发展尤为突出。我校把“培养健康活泼的现代合格学生”作为活动课程的主要目标。在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让他们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引导他们接受生活的规范,获得生活的经验、能力与智慧。在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创造新生活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现代理想,并为之终身奋斗。为此,我们努力建构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与创新的活动机制,充分重视学生对大自然的体验,对社会生活的体验,重视观察、实验、操作等体验性和探究式的学习。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看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以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价值取向,培养既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又具有乐观积极的人文情怀的人,使学生不仅能认识自然、社会,而且能认识自己,不仅使自己能主动适应社会,而且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创新,成为社会生活的主人。

三、课程内容

(一)人与社会

1、三年级:接触感知阶段——形成“我”的初步认识(1)红豆的由来。参观红豆院,了解红豆树的故事,进一步了解红豆作为厂名和品牌的缘由。可采用参观、访问、听故事介绍、收集红豆标记、学习教材等方式。

(2)红豆在成长。简单了解红豆集团的创业史、发展历程,以及目前的发展趋势。可通过资料学习、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3)红豆蕴真情。挖掘红豆企业内的动人事迹,丰富其文化底蕴。包括企业主要行政人员背后的故事,小秘密,企业职工之间的蕴藏的故事等。采用个别接触、访谈、查阅资料、学习教材等方式。

(4)红豆风采录。了解红豆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的闪光点,包括与国家主席、各界知名人士的接见、会晤,也包括红豆的产品畅销各地情况等。通过资料查阅、图片奖赏、教材学习等方式相结合。

2、四年级:研究了解阶段——形成“我们”的共同认识。

(1)走近红豆。学习红豆集团的具体资料,包括红豆集团的公司组成状况,工厂分布情况,品牌数量等。实地到红豆进行参观,看红豆的现状,从而了解红豆的发展状况。

(2)研究红豆。研究红豆集团的具体发展情况。包括了解红豆集团的产品品牌、广告语、工人情况等。

(3)深入红豆。深入红豆挖掘其内涵。了解和掌握红豆集团超前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包括重要负责人的发展战略,红豆集团中科技人员的含量等。

(4)众谈红豆。在学习、了解、研究红豆集团的基础上。一谈对红豆知多少,以红豆的现状为主,二谈红豆的发展态势,预测其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也可以谈对红豆的小建议。

3、五年级:宣传深入阶段——形成“我你他”的统一认识。

(1)市场传真。红豆集团各大品牌的发展过程,每种品牌的特点,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市场状况以及在国内外的现在地位等。

(2)商标保护。红豆集团在企业成长中遇到的挫折,采取的措施。渗透产品保护法和知识产权等相关知识。(3)言论集萃。在红豆企业成长发展中出现的佳句佳词,具有战略措施的哲理性言论等。

(4)管理创新。红豆集团现行的管理模式,具有创新的地方,与世界相接轨的举措。

(5)热点访谈。

4、六年级:无主题活动(二)人与自然

1、三年级:访访看看——初识香樟

(1)香樟大王:访问“香樟大王”侯维生,了解他创业的动机,创业的历程,采用访问、听报告等学习方式。

(2)香樟基地:了解港下香樟基地的规模,包括种植面积,种植数量,销售情况;了解基地的发展壮大过程。采用调查、参观等学习方式。

(3)香樟形态:了解香樟根、茎、叶的特征,包括树高、胸径、树冠形状、叶中的香腺等。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研究实物等学习方式。

2、四年级:学学种种——关注香樟

(1)种植香樟:在香樟基地或家里用种子繁殖香樟,包括播种——间苗——移栽的过程,记录好小苗生长过程。采用栽培、观察、研究报告等方式进行。

(2)管理香樟:栽培香樟,初步了解香樟习性,了解生长所需营养,定期施肥,了解香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并在实践中应用,继续记录好香樟的生长过程。

(3)欣赏评议:交流种植香樟的经验,包括香樟的习性、病虫害等栽培要点,欣赏香樟的美,评议各种香樟生长的优劣情况,采用交流、讨论、参观等学习形式。

3、五年级:查查议议——研究香樟

(1)香樟的分布:了解香樟树种在国内及全世界的地理分布,垂直分布,各国引种栽培情况,了解哪些城市以香樟为市树,采用查阅资料、采访专家等学习方式。

(2)香樟的价值:了解香樟的观赏特性,经济价值,生态价值,药用价值。采用查阅资料、交流、考察等学习方式。

(3)香樟的开发:了解香樟的栽培历史,了解香樟木材自古以来的使用情况,构想香樟未来的新用途,对人类的作用。

4、六年级:无主题活动。

(三)人与自我

1、三年级:认识自我阶段。

(1)成长经历:挑选成长过程中比较有意义的照片带到学校,与同学欣赏这些照片;通过向家长了解拍照片时的情景,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故事。

(2)兴趣爱好:畅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缘由;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可采用小组交流、才艺比试等方式。

2、四年级:畅谈自我阶段。

(1)我的视野:了解历史名人事迹,关注国际新闻动态,调查周围的流行趋势。可通过上网查资料、实地考察、观看音像资料等方式进行。

(2)我的酸甜:与他人谈谈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痛苦与悲伤。通过学生与他人交流、自己写日记等方式进行。

(3)我的体验:了解父母、老师、周围邻居等的工作,并亲自实践“今天我当家”、“我做小老师”——等角色,体验成人工作的辛苦,从而让这种认识升华为自身的行动力量。可采用调查、访问、亲身实践等形式。

3、五年级:实践自我阶段。

(1)推销自我:通过拍摄照片、制作录音、摄制录像等,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外貌、年龄、性格、爱好、优缺点等。(2)才艺展示: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艺。如:唱歌、舞蹈、书法、武术、手工制作等。通过“才艺大比拼”、“小能人显身手”等活动展示。

(3)人才招聘:创设“人才招聘”的情境,通过自我介绍、笔试、面试等,体验社会人才竞争的发展趋势。

(4)实战演习:根据各人的特长,深入家庭、商店、工厂等参加锻炼,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4、六年级:无主题活动

四、课程实施

1、准备阶段。

⑴学习培训: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再组织全体教师分层培训,把培训过程作为学习感知、更新观念、疏理问题的过程。

⑵制定方案:由各年级骨干教师会同教导处商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和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全体教师学习领会,并制定各班级活动方案,作好本校活动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评价检查的内容。

⑶案例引路:各年级提供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案例,重在实践,积累资料,不断反思,在此指导下开展活动。

⑷成立小组:以校长室、教导处、各年级骨干教师组成一个活动课程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导任副组长,由中高级部组长、教研组长组成领导小组。

2、实施阶段。

活动课程每周安排三节,根据要点,可参照以下流程,也可灵活创造地设计。

第一节:确定研究主题。

要点:研究主题的设计和确定,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具体的活动情境,从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纬度或取向设计具体目标和主题。流程:学生自己提出研究内容,小组筛选,教师引导选出若干个班级研究主题,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小组共同研究某一主题。

注意:主题的确立应遵循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常见的事物、感兴趣的内容。

第二节:制订实施计划。

要点:实施计划制定要系统和详实,具有可行性。主要应包括: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操作要领、归纳总结等过程。

流程:教师作引导、各小组讨论制订计划、交流计划、完善计划。

注意:计划的制订要具有可操作性,学生直接能参与的,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作适当调整。

第三节:开展实践活动。

要点:让学生在生动的、具体的、综合的自然情境、社会情境和教育情境中亲历、实践、体验和发展。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性。

流程:教师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学生根据计划有序地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好组长的监督作用,活动可延伸至课后。

注意:活动要有组织、有部署;注重资料的积累;注意学生盲目的瞎干;注意学生的人生安全。

3、总结阶段。

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序地开展活动,并注意成果的积累,组织学生在班内进行成果展示。展示的形式可多种多样,静止的可是一篇研究论文、一份调查报告、一张绘画作品、一件模型、一本研究笔记或一块展板;动态的可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个小品、一首儿歌、一场智力竞赛或介绍自己的心得体会。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优秀成果进行年级、全校展出(可通过板报)。

⑵各任课教师撰写工作总结或体会文章,教导处组织学习、交流、论坛,并汇总、修改、组合,探索新路子。

五、课程评价

1,对学生的评价。

(1)个人评价:学生通过查阅个人小档案回忆本次活动,进行小结。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行的喜悦。

(2)小组评价:各小组对本组人员进行议评。小组评价的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3)教师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讨论反思,结合学生活动中的表现作评价。教师评价同时要重在评价学生完成自己所承担任务的情况,资料积累和分析处理能力,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交往、表达的水平。

(4)家长评价:家长通过观察在家活动情况,对本子女作评价。家长评价重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主要包括道德行为、学习态度、生活习惯、认知水平等变化。

2,对教师的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自评、行政评价、学生评价,对教师评价的内容应侧重于对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实效。

学生对教师作出评价还应包括从侧面反映参加活动后的感受、兴趣、收获、成功等认知发展水平。

2012-2013学年度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兴隆乡直小学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 2014.8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刘举人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开展多种活动项目,丰富活动内容,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组建机构

学校建立以戴广东校长为组长,李新颖、李井贺、任巨兴、贾艳学、冯桂荣、梁冬仙霍淑芝、冯津燕、王福俊教师为成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戴广东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李新颖、李井贺为业务指导,其余几位教师为主研教师。

三、队伍建设

1、在校教师均有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培训与培养,不断调整教师的知识结构,建设一专多能型的教师队伍。各任课教师要积极利用学校、社会资源。

2、对教师们进行规范性,灵活性培训。规范性培训,就是把老师送到市级进行专题培训,充实理论,丰富内涵。

四、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分段目标

1、小学低年级目标(1-2年级)⑴、培养儿童愉快、美好的生活体验和积极的生活、学习态度。⑵、培养儿童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初步能力。⑶、初步的责任感和行为规范。⑷、独立、安全生活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2、小学中高年级目标(3-5年级)

⑴、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A、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B、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C、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D、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⑵、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A、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

B、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C、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D、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⑶、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五、活动内容

内容包括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各学科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中选择设计。最主要的是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 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考察身边的环境、帮助村里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帮孤寡老人干家务等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爱护社会环境,关心村庄的发展。

3、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4、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六、活动形式

1、在校内开展。注重开发优势教学资源,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长的教职员工以及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校园设施、场地和设备等。

2、在校外开展。一是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活动。

七、经费投入

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象其它学科,它强调超越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向自然环境,向学生的生活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拍照、摄像、购买资料、奖励师生等,都需要经费开支,我们学校将保证资金投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八家子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2010.9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应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指导思想

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学生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原则。

四、课程设置

1、内容框架设置课程菜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及指定领域与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整合,从“探索自然”、“发展自我”、“亲近社会”等板块着手,整合形成了“生活与体验”、“卫生与健康”、“民风民俗”、“种植与养殖”等小板块的课程内容,形成序列、体现个性差异、体现地方特色。

2、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为三课时。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必须灵活安排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度。

长线活动与短线活动相结合。短线活动时间短,一课时或几课时,以短线活动为主;长线活动时间长、跨度大,以长线活动为辅;长短线活动相结合。

分散安排与集中安排相结合。在制定活动计划时,以时间段来安排课时,但实际实施过程中是以集体活动的集中时段与学生分组活动的分散时段相结合;或者是学校集体活动的集中时段与班级活动的分散时段相结合。

课内和课外相结合。作为制定方案的时段可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小组观察、研究、考察、调查、查阅资料等活动可作为一个时段,在课后进行;总结展示可在课堂或课后进行。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排入课表的同时,具体活动时要求各班根据活动计划报学校同意后适时调整时间段的安排。因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在学校加强管理的同时,更需要教师自觉主动按课时计划开齐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3、师资配备实施一辅多兼

目前,在农村小学,还无法配备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因此,“全员参与指导”是确定指导教师队伍的基本措施,主要落实“一辅多兼”的做法。即每个班确定一名指导教师,但在具体实施活动的时候根据实际需要,相关教师都要参与对学生的指导,特别注重对学生活动过程的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与评价。

4、活动模式注重实践体验

与传统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一个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一般都可以按“确立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实践体验—成果交流评价”等步骤进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三种基本类型。一是选题指导型(选择课题,制定活动方案)。二是实践体验型(设计制作、社会实践、家庭体验、网络探究等)。三是成果交流型(活动情况的阶段性总结,或者是活动结束的成果展示)。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形式有:递进式(共同完成一个主题,围绕一个专题,逐步展开,环环紧扣,层层推进,不断升华)。协作式(一个专题按不同的活动形式或分成的小专题分组,小组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小组内调查研究成果,大组内交流)。

不同的学习领域,各环节有所侧重,但实践体验及成果展示是其中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调查、考察、参观、表演、实验、剪贴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去体验和感受。用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始素材库——信息资源本,作调查统计、记录、写感想等实践活动所用。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自办报、小论文、图表、小制作、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校报、画廊、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星星电视台、综合实践活动周等阵地为学生的成果提供展示的舞台。

六、实施措施

1、搞好宣传发动

对有关部门、单位和学生家长进行宣传动员,使他们认识、理解和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形成实施课程良好的氛围。

2、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长蒋福城任组长,教导主任李晓梅任副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统筹、决策、协调、保障工作;负责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负责课程的开展、研究、指导。

3、组织教师培训

⑴校本培训,全员参与

加强理论学习,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件及有关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等理论学习文章。

(2)外出学习,重点培养

加大对实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尽可能安排他们外出学习,通过看现场、聆听专家报告、观摩教学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骨干教师的业务素质,使他们挑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大梁。

(3)教育研究,全面提高

开展课改沙龙活动,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定期组织汇报课、研讨课,对基本类型、形式、设计思路、教学模式等进行学习研讨。

通过系列培训活动,使教师迅速提高自身科研素养和指导学生活动的方法和能力,尤其是让教师在不同类型的案例剖析中获得有关的启示,使教师在摸索中前进,尽快走进新课程。

4、加强过程管理

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工作明确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教学工作计划中,并将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列入执行课程计划的专项检查内容,列入视导检查中重要工作来落实,落实到对学校目标考评、对教师考核聘任等工作中去,确保实验有效实施。同时,组织学生信息资源本展评、优秀学案评比、活动设计方案评比、活动材料展评、优秀辅导教师评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展示等活动。通过竞赛活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阻力。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等各方面的关系,以科学研究为轴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综合实践活动健康发展。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开创出具有石桥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第四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出发点,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通过活动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培养作为一个社会人、现代人的各种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

二、活动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实施内容

1、关爱大自然,争当环保小卫士

在地球环境日趋恶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共有的生存环境,懂得爱护资源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提高环保实践能力,激发热爱我们共有一个美丽家园的情感,从而争当环保小卫士。通过小组研究性学习活动,发现生活中的浪费现象,知道浪费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开始了解、调查、搜集周边环境状况资料,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理,知道破坏环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主动向社会宣传,让大家都来保护环境,绿化我们的家园。

此课题可定以下子课题:人与树木、垃圾的危害、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野生动物与人类……

2、走向社会,我是合格的小公民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接触社会、认识和了解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关注身边的事,做一个社会人;学会交往与合作、培养动手、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乐于参加力所能力的劳动、体验劳动的可贵;愿意为家乡为社会建设和发展服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与责任心;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关心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并乐于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所涉及的活动内容有:社区卫生宣传、学雷锋活动走进社区、绿化美化社区、净化社区系列活动……

3、盘活竹乡资源,挖掘竹乡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新课改的教育平台上,它有着更大的创新走向。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自然的“十字路口”,把学习的触角引向多个角落。立足当地实际,着眼家乡发展,彰显地方特点。盘活地方资源,凸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知识积累的丰富性、探索问题的多样性、教育评价的多元性,使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拓展教学途径,让学生的创新精神、个性得以和谐主动的发展。

充分利用建瓯市当地的“活教材”——“中国竹子之乡”的丰厚资源,为我所用。例:开展考察了解家乡竹乡宝库知多少;建瓯特产;收集民间竹编工艺;上网查找名家竹画;谱写竹乡小诗歌;办一份竹乡巨变电脑小报;到农村开展关于竹子的种植与管理等知识的实践探索活动。

4、以“小小科学家俱乐部”为载体,构建“五小”工程。

为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倡导创新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行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江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尤其要从青少年抓起,这是振兴我国科技事业的基础措施”主要指示为指导,5、综合实践活动与雏鹰争章有机整合。

把雏鹰争章机制引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个板块。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以雏鹰奖章活动为抓手,在综合实践中突出建设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强调发展性评价,重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更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并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给予二次评价、多元评价,从而不断完善奖章机制。注重把握在争章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教育,即在定章中体验“选择中学自主”,在争章中体验“实践中求感悟”,在考章中体验“展示中强自信”,在颁章中体验“激励中有内化”,在护章中体验“持久中育品质”,注意争章活动的完整性,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参与争章的意识。可创设许多特色章,如网络章、信息章、消费章、生态章等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五 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XX.8—XX.9学习、培训、制定计划)

1、参加各级培训,组织教师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制定实验方案。

3、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制定校本教研活动。

4、召开全体担任该课程教师会议,加强责任意识。

(二)探索阶段:(XX.9—XX.6实践、探索、提高)

1、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逐步将理论和方法转化为教学行为。

2、开展观摩、听课、评课、研讨、座谈、交流等活动,提高实施能力。

3、进行论文、案例、作品等交流、验证。

(三)总结阶段:(XX.7—XX.8总结、深化、提高)

1、撰写综合实践活动实验报告、撰写论文、进行试点总结;

2、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调查报告、个案记录与分析、作品;

3、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及评析;

4、综合实践活动资料与教学软件;

第五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市义务教育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辅导中心、各中小学:

现将《××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义务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抄送:温州市教育局,××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9年11月25日印发

××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为全面贯彻落实课程计划,大力推进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范化、常态化,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试行)》、《浙江省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建议(试行)》及《温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意见》(温教中〔2009〕33号)等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建设具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及良好个性品质为目标,以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资源充足、学段衔接的课程体系和培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专业素养的课程教师队伍为重点,规范课程实施与管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项要求的全面落实。

二、 实施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利于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密切教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改善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有利于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利于扩展德育的空间和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校开展特色办学,深化课程文化的内涵。

三、 课程目标

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具有问题意识,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课时安排

根据浙教基〔2009〕120号精神调整后的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规定:3—6年级每周3课时,7—8年级每周2课时,9年级每周1课时。上述课时均不含信息技术课程,其中各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每周均为1课时。所有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科教学均不得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各校在安排课时时,在确保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学期总课时并不超过周总课时数、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可以随活动需要采取灵活的弹性课时,可集中几天或一周时间搞一项主题活动。全市各类学校每年级每学期至少要设计和指导3个以上的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不少于3课时。建议周四或周五安排2节,以充分利用双休日开展活动,周一或周二安排1课时,用于交流、小结或提出下一阶段的活动要求等。

五、活动内容

在我省课程设置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也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游戏节等)、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活动内容。

各校可按照亲近与探索自然(人与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人与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人与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和组织,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具体如:

(一)文化艺术类主题:如各地的传统文化、家乡风情、家乡名人、运动会标志设计、板报设计、我心中的居室、剪纸艺术、插花艺术欣赏等。

(二)社会生活类主题:如饮食与健康、乐清方言、本地特产、零花钱压岁钱的去向、学做小记者(节目主持人等)、我心中的明星偶像、贫困学生失学问题、关注外来人口等。

(三)科学技术类主题:如环境污染及其保护、校园环境调查、垃圾问题、城市与绿化、身边的科学等。

(四)科技制作发明类主题:如模型制作、发明创作、插花艺术设计、雕刻工艺、电脑设计、纸工、泥工等加工工艺等。

(五)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如敬老服务、法制宣传、环保卫生、领养绿地、科普活动、军训、社会生产劳动、郊游、参观等。

各校组织的校班(班团、班队)活动课符合主题的,可视作综合实践活动课时。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可整合学校课程与地方课程进行(3-8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和《话说温州》2本教材,每周1节,各校可根据实际每学期单独教授一种,也可以交错隔周教授一种,但不能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替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课程计划的严肃性,是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校长作为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提高认识,率先学习,努力实践,使自己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行家。

(二)建立队伍,完善网络

1.学校要鼓励教师任教或转岗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省、市示范学校力争从本学期起,至少配备1名综合实践活动专职教师,其他规模较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上)从下学期起至少要配备一名专职指导教师,规模不大的学校(18个教学班以下)要配备多名兼职指导教师;要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建立“班级固定、年级协作、学校协调”的教师使用机制,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2.在市教研室教研员指导下,各学区要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选择组织能力、责任心、综合素质强的专兼职教师担任组长,配合教导(务)处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计划,组织、指导、参与实施及开展教研活动,从而初步形成市、学区、学校三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并使之常态化。

3.市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要分层次、分批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培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班,促进教师观念转变,提高教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力。

(三)整合资源,积极开发

全市各校要优化组合学校课程资源和社会课程资源;研究和分析地方、社区的背景和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课程资源,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同时,要关注教师、学生和社会相关人员的人力资源,重视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伴随的信息资源。要注重整合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环境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博物馆、科技馆、德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四)周密组织,认真实施

1.各校要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校长必须亲自担任组长,同时指定一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课程的规划、组织和落实工作,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要从社区学校资源、师资条件、场地设备和经费等实际情况出发,开齐、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

2.教导(务)处和教研室要制定全校“综合实践活动总体方案”、“学期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师个人工作业绩考核细则,指导和审核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及时做好全校总结,做好每个活动主题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相关工作,为以后的教学教研积累素材。

3.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教师责任制。根据学校学期课程实施计划,确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应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任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制定活动周历表,以“周”为单位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及时监督、检查课程实施与计划执行情况,做到专时专用。

4.各校在日常公用经费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师资培训、活动开展等。

5.加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力度,市教育局争取在2010年至少建成2个具有一定规模、能满足当地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综合实践基地。

七、过程管理

科学地组织和有效地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保证。

(一)组织形式力求灵活多样。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组织形式,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小组活动与个人活动、集体活动有机结合的办法,灵活运用,相互配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求做好活动日记,及时记录活动基本情况。

(二)教师指导必须细致到位。

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指导教师必须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课时安排、活动过程、场所要求、人员分工、安全措施、活动评价等环节),预设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其解决方案,并认真指导学生制订计划、实施计划,通过参观访问、实地考察、资料查阅、实验观察、设计制作、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与探究,获取丰富的信息和资料。

(三)实施过程务必安全合理

各校必须逐步加强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数量、活动小组、活动结果、教师工作、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科学合理地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要增强安全防患意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各校要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和预案,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保证师生开展各项外出活动的安全。

八、评价奖励

学校要根据整体性、多元化、过程性等原则,运用成长记录袋、活动过程的观察、学生自我反思、师生协商式民主评议、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法,对每一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阶段性评价。在学生评价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提出改进计划;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评价过程与结果、个人与小组、评价周期与时空、多元主体评价的必要性与实效性的关系。

学校要建立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评价,应侧重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设计、指导、管理、工作态度等方面的能力、实效的评价。根据温教中〔2009〕33号精神,常年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专职教师,其任职时间可按二分之一计入班主任工作年限。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应纳入教师课时总量。任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满三年且成绩优秀的教师,申报高级职称时予以优先推荐。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

市教育局要建立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作为教学常规管理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组织领导、课时安排、师资安排、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校本教研实施、管理制度、具体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将与学校评先评优及校长绩效工资等直接挂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不符合要求且整改不力的,予以全市通报批评;申报创建各类市级先进学校的,其参评资格予以一票否决;属于省、市示范学校的,警告且整改不力达两次及以上者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取消示范学校称号。

二〇××年××月××日

下载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彭教发[2012]44号关于印发《彭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各中学、乡镇中心校、城区小学: 现将《彭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市义务教育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辅导中心、各中小学: 现将《××市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十字绣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手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广泛流行于欧洲和美国以及亚洲等国家和地区,由于它是一项易学易懂的手工艺爱好,因此流行非常广泛,受到不同年龄的人们的喜爱。近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2018年3月 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小学综合活动实践课程指导纲要》,根据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的通知》教育局相关文件要......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大全]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工作总结自主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符合其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1)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