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十八大军事新论点(共5篇)

时间:2019-05-14 08:02: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十八大军事新论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十八大军事新论点》。

第一篇:解读十八大军事新论点

解读十八大军事新论点和国防教育

摘要: 国防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国防素质教育,是适应现代化建及信息化国防的要求,要实现大学生国防教育为国家国防打下良好基础的目的,就要培养大学生的国防素养。大学生国防教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也有相关规定: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学校组织军事训练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障。”由此我们可知国防教育课程和军训,不仅是学校的教学任务,更是国家安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须要求。而十八大的召开更是为大学生的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我将从不同的方面对十八大新军事要求进行解析。关键词: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大学生 国防教育

1.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重点强调了的战略任务、指导思想、科学发展的要求、途径和原则等五个方面内容。1.1 战略任务

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和时限。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求,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确保实现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国家独立、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变、能有效的维护海外利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国防建设必须跟上经济建设步伐,实现两大建设的同步和资源配置达到均衡发展。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时限,是到2020年力争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2 指导思想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关注的重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思想,是我党我军组织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指导我军未来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1.3 科学发展的要求

坚持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主题。首先,要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就是要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我们党深入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期军事理论的重大创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伴随着生产力增长方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和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事理论等诸多要素。当代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以信息为主导,以系统性为内在要素,以集约式为本质特征的新型模式。按照新型信息主导式武器+智能型军人基于信息系统高度融合的体系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方向。其次,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保证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关键。三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完善现代后勤全面建设,是提高国

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四要,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是推动国防与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基本措施。1.4 科学发展的途径

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途径。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加强质量建设地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是坚持中国特色基础,没有理论先导就不可能真正地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只有提高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才不会受制于人。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需求。信息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体系正在使军队的编制体系向集约型、精减型发展,裁减军队员额、提高信息化程度是走中国特色质量建军的必然选择。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是推动经济建设、技术转化,造福人类的积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建设的思想。加快现代化武装力量建设、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是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精兵优质、减少军费、应对危机、防患于未然的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途径。1.5 科学发展的原则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原则。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国防力量的增强是世界军事力量平衡的基

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支撑。中国奉行的是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旨在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和平发展,在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中,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决不干涉别国内政和以武力相威胁,这是中国一贯奉行外交和军事原则,也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原则。2.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商谈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稳定台海局势;协商达成两岸和平协议,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前景。2.1 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是中华民族的福址

结束敌对状态,建立军事互信,共同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是两岸关系正常化的重要内容。对两岸关系而言,不管经济上交流有多么热,不管政治上接触多么频繁,只要军事上不能互信,就不可能有实质性改善。目前,虽然还无法预期两岸军事互信机制需要多久才能完成,但可以肯定的是,以建立两岸军事互信为目的的两岸军事交流一旦启动,必将为两岸关系注入新的元素,并把两岸关系提升至更高层级,从而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坚实而可靠的基础。这是一个非常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事。2.2 两岸军事互信机制重点在政治互信

所谓军事互信机制,主要指的是在军事领域建立一些措施,增加军事活动的透明度与可预测性,从而降低敌意与冲突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一点,海峡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针对海峡两岸的特殊情况所做出的特殊安排,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建立的军事互信机制。一般的军事互信机制目的是为了维护双方各自的主权独立与国家安全;而两岸建立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前提则是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了两岸双方共同维护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范和打击“台独”分裂活动,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另外,一般的军事互信机制是从纯军事的角度出发,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不可能就军事论军事。其重点还在政治互信方面,海峡两岸只有政治互信才能实现军事安全互信。

2.3 两岸军事互信可打开钓鱼岛问题死结

最近,钓鱼岛列屿主权争端越演越烈,从日本政客提出“购买”钓鱼岛列屿所有权行动,到日本政府着手进行“国有化”措施,大陆抗议声浪越来越高,东海风云日益紧迫,但马英九却拒绝与大陆联手,并提出“东海和平倡议”要自主保钓,民进党方面也没有人声援马英九的保钓行动,内聚力不足,对外张力更形薄弱,使得台湾对钓鱼岛列屿主权争端的发言权越来越小。但是,在面对虎视眈眈威胁太平岛安全的越南时,绿委的“保太”动作却大了许多。其实,无论保钓或保太,以台湾的海空军力量,都显得薄弱,有识之士无不倡议两岸应该联手维护岛屿主权与安全,具体作法就是签署“军事互信机制”,透过建立军事互信共同维护主权。3.钓鱼岛问题亟待解决

跟以往的历史一样,日本利用中国人的内部分裂和内部斗争,从中渔利。从而不断加强对钓鱼岛的控制。同样的,从历史教训里我们也自然的找到了解决方法。问题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是两岸分裂,兄弟逾墙这个根本性问题。而从这个问题导致了台湾方面软弱应对了日方在钓鱼岛方向的步步进逼。抗战的历史告诉我们,在此情况下,一是无论那一方,都不能在相关与外人的利益争夺区域放弃斗争;二是中国人必须形成相关问题的联合统一,起码是联合统一战线。因此,钓鱼岛的根本解决之道不在钓鱼岛本身,而在中国人自己。历史证明,只要中国人团结起来,就不怕敌人的侵扰。因此对我们而言,最有效的、最有力的釜底抽薪办法就是在两岸军事互信上加速打开局面来反击相关国家。两岸军事互信的建立,是两岸展开对钓鱼岛有效管辖的前提,是反击其他国家对中国核心国家利益侵犯的最有利的回击。4.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历史所赋予的责任

在要求军事现代化的今天具有高学识的大学生势必成为指挥的主体,在全民备战时优秀的指挥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什么样的国防任务,都要求我们加强国防教育,我们时刻将成为国家的先锋力量,大学生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拉得出打得赢的后备力量。大学生国防教育,是有效完成国防教育培养国家后备力量的主要方式之一,作为教育对象,大学生应当有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大学生也是日后国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在工作和生活中拥有良好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也是

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必要条件。而我们作为一名石河子大学的学生更要加强自身的国防素养,时刻准备投身国防,报效祖国。

参考文献:

《十八大解读》 李大光

《党的十八大报告》 胡锦涛

《 解读十八大: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凤凰网

解读十八大: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重点强调了的战略任务、指导思想、科学发展的要求、途径和原则等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要求和时限。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是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要求,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确保实现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国家独立、可持续发展、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不变、能有效的维护海外利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国防建设必须跟上经济建设步伐,实现两大建设的同步和资源配置达到均衡发展。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时限,是到2020年力争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关注的重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党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思想,是我党我军组织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指导我军未来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关注点是,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安全战略新要求,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0.93% 资金 研报]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贯彻新时期积极防御军事战略方针,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高度关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积极运筹和平时期军事力量运用,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随着战争形态的变化,人类正在摆脱机械化战争模式向信息化战争发展,大规模的机械化正面战场战争正被信息化加特种作战加高技术所取代,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已经变成了争夺的制高点,非传统安全已经成为人类关注的重要课题,和平时期非战争军事行动正在成为军队的重要任务,经济的全球化要求国防与军队建设必须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提高我军信息化建设水平,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增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

三是,坚持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主题。首先,要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就是要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是我们党深入探索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和军事活动规律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新时期军事理论的重大创新。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伴随着生产力增长方式转变而产生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和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武器装备、体制编制、军事理论等诸多要素。当代战斗力生成模式是以信息为主导,以系统性为内在要素,以集约式为本质特征的新型模式。按照新型信息主导式武器+智能型军人+基于信息系统高度融合的体系建设,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方向。其次,是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保证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关键。三

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深入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完善现代后勤全面建设,是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四要,加大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力度,是推动国防与军队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基本措施。

四是,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的途径。积极稳妥地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以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加强质量建设地深入发展。坚持以创新发展军事理论为先导,是坚持中国特色基础,没有理论先导就不可能真正地与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国防建设的核心思想,靠引进是买不来中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只有提高国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才不会受制于人。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打赢现代化战争的需求。信息化、智能化的武器装备体系正在使军队的编制体系向集约型、精减型发展,裁减军队员额、提高信息化程度是走中国特色质量建军的必然选择。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是适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军民融合的发展之路是推动经济建设、技术转化,造福人类的积极举措,充分体现了中国和平发建设的思想。加快现代化武装力量建设、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是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精兵优质、减少军费、应对危机、防患于未然的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途径。

五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原则。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将一如既往同各国加强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互信,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在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国防力量的增强是世界军事力量平衡的基础,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支撑。中国奉行的是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旨在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的和平发展,在参与地区和国际安全事务中,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决不干涉别国内政和以武力相威胁,这是中国一贯奉行外交和军事原则,也是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原则。

第二篇: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专家解读十八大报告新提法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准确而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根据参与起草组工作的相关专家专访,下面就报告中的新提法、新亮点、新举措、新部署解读如下:

——“八大方面”亮点突出

1、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2、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这个理论体系实现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与时俱进,第一次是将邓小平理论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二次是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列为党的指导思想,第三次是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最大的理论亮点和历史贡献。

3、“八项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5、“五个方面”充实完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重要内容。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这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把中国特色选举民主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相结合,将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正确方向。7、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8、“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十大关键词”引人注目

1、“不走老路”与“不走邪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胡锦涛在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作出上述表述。

2、“自信”。“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胡锦涛对全党提出上述希望和要求。

3、“分开”与“公开”。“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胡锦涛以较大篇幅论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引发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热议。

4、“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胡锦涛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作出上述表述,明确了在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的兴国之要

5、“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十八大报告如是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作为对社会热点的积极回应,胡锦涛在谈到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时明确了相关改革要点。

7、“美丽中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作出提出上述名词,“美丽中国”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

8、“海洋权益”。“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发展中的中国“走向海洋”的宣示,胡锦涛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明确了上述目标。

9、“共享尊严荣耀”。“我们坚信,香港同胞、澳门同胞不仅有智慧、有能力、有办法把特别行政区管理好、建设好,也一定能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共享做中国人的尊严和荣耀”。在论述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时,胡锦涛提出上述希望,赢得全场掌声。

10、“政治清明”。“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胡锦涛在论述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提出上述要求。

第三篇:解读十八大报告

解读十八大报告的一些新提法、新名词、新变化

“美丽中国”首入报告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

十八大报告新名词之

“美丽中国”

【原音重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代表观点

十八大代表、山西省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

生态文明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

十八大代表、广东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

要赢得真正的富裕文明,必须守住“绿水青山”。报告坚定了我们走绿水青山、民富市强道路的决心,我们要争取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努力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绿色发展范式。

背景解读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矿业,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十八大报告新提法之

“生态产品”

【原音重现】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代表观点

十八大代表、招商银行青岛分行营业部储蓄主管刘娟:

以前没有看到过“生态产品”这种表述,这一新提法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绿色食品,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会在周末赶到郊区农村呼吸清新的空气。

十八大代表、广西贺州市委书记彭晓春:

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文明,要想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破解地方发展难题的出路所在。

十八大代表、长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丽娟:

一些重点水域出现水污染,部分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这些都敲响了保护自然的警钟,需要我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背景解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

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们国家提供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在减弱。

过去我们定义产品,都是从生产角度定义。把树砍了,是一种劳动,树变成了产品。但把树砍了以后,它提供清新空气的重要功能损失了,清新空气这种生态产品就没有了。

说到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

十八大报告新要求之

两个“翻一番”

【原音重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代表观点

十八大代表、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一个是经济总量指标,一个是人民生活指标,指标设定以2010年为基础,这两个指标的指导性、方向性更加鲜明,尤其是将人均收入翻一番指标写入党代会报告,分量更重,彰显出今后我们更注重百姓生活幸福度。这两个目标的时间段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后10年,目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无疑更具现实意义和操作性,必将激发起我们奋进的力量。

十八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

双指标说明我们不是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下决心更加重视居民收入的提高。这也意味着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挂钩,广大百姓可以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收益。

十八大代表、山东临沂市委书记张少军:

这两个翻一番指标和其他指标,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总体更加完善,更加科学,勾勒出一个幸福中国的美好图景。

背景解读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从这两个翻一番的指标看,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也充分考虑了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新格局,目标设定合理“仅从速度上看,其实并不需要太快的年均增速。

要实现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只要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9%左右就可实现GDP翻一番目标,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要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对经济发展要求会更高一些,粗略测算GDP年均增速达到7.1%左右就可保障,而人均收入年均增速7%左右即可。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看,十六大以来,年均经济增速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这向外界传递出未来中国更加重视经济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百姓生活的重要信号。

值得指出的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的背景下,放在全球来看,中国未来如能保持7%左右的增速其实并不低,甚至在主要经济体中仍会保持“一枝独秀”的态势。而7%左右的居民收入增速,速度虽不高,但其着力点在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十八大报告在提出两个指标的同时,也将更多笔墨放在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方面,尤其是提出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这向外界传递出中国未来发展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更大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

十八大报告新变化之

总体布局

由“四位一体”

到“五位一体”

报告解读: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十八大报告新变化之

全面小康社会:

从“建设”到“建成”

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在上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遥遥在望。这一次党的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及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意义。

第四篇: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

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两个加快

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个自信

【报告原文】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个监督

【报告原文】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个意识 【报告原文】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五位一体

【报告原文】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八个坚持

【报告原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清正清廉清明

【报告原文】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学习服务创新

【报告原文】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文化活力

【报告原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第五篇:解读十八大报告

学十八大精神、创本岗位佳绩

第三幼儿园 张红

十八大报告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只有深入学习并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才能在幼教岗位上争创佳绩。下面我从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以及六个关键词几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和分享:

一、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关键词“两个目标”是夺取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三、关键词两个“五位一体”构成党和国家战略新布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认识到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报告中提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是“五位一体”,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而我们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四、关键词“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五、关键词“修改党章”

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六、关键词“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让我们看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强决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一脉相承的,其内涵就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党员干部肩负着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任,就必须认真转变文风和作风,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不图虚名,努力学习,深入实际,勤思考,多研究,实实在在地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意义:提倡实干兴邦,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有方向,不争论,埋头干,想明白的事情,就要认真去做。无谓的争论毫无意义。第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政治文化的角度,一定要反对政府官员陷入到清谈文化之中,防止政府官员只会“空谈大义”,而不愿意解决任何具体问题。我们坚信,全国人民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定能早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提出,对当今中国确有重大的时代警示意义。

七、关键词开会“不念稿”

1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京主持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座谈会;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都要求“不念稿”。在既有的政治生态中,改进会风,削减文山会海,不知喊了多少年,可是会议不减反增,会议越开越长,文件资料越发越多。当然,开会也是工作,必要的会议该开还得开。问题是,会议开得太多太长,往往是“台上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听得昏昏欲睡”,难以取得开会的实际效果。而会风,连着文风,体现作风。讲话如同写文章,折射出文风,官员在会上怎样讲话,又彰显出会风。简洁、务实的会风、文风又是清正、廉明作风的重要体现,良好的会风、文风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执行力和带动力。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那样,从自身做起,“不准念稿子”开会,提倡开短会、讲短话,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形式主义、官倒主义的东西就会少一些,领导干部就能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执政为民,取得老百姓的依赖。

下载解读十八大军事新论点(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十八大军事新论点(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八大报告解读

    更加自信地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从十八大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固安党校 张国权 提纲:1、我国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 2、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机成熟。 3、坚......

    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 一、 两个“五位一体”: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

    十八大关键词解读

    解读十八大“十大热词” 目录 1、“科学发展” ....................................... 2 2、“建成小康” ....................................... 2 3、“两个翻番”......

    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绘就δ来发展宏伟蓝图 来源:经济日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将高擎一面怎样的大旗,引领中华民族的航船驶向新的彼岸?世界瞩目,万众期待—— “高举中国特......

    解读十八大报告

    【关键词:指导思想】 张巨成:“科学发展观” 作为指导思想有四大动因 十八大首次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能够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有......

    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 据新华网报道,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他强调,必须抓好八个方面的重要任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坚持以人为本......

    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 11月8日上午,党的十八大隆重召开,胡锦涛同志向大会作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提振......

    十八大报告解读

    十八大报告解读:如何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2013年02月06日 09:48:57 来源: 新华网 7【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