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车召回事件 文献调查报告
文献调查报告
课题名:由汽车召回事件引发的思考
团队名:
成员名:
2011 年月
目 录
一、调查方案………………………………………………………….2
(一)调查目的和任务……………………………………………….2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2
(三)调查内容和问卷………………………………………………..2
(四)调查方法和样本量的确定…………………………………….2
(五)确定调查经费预算…………………………………………….3
(六)质量控制与保证……………………………………………….3
(七)其他……………………………………………………………..3
二、课题设计论定……………………………………………………..3
(一)选题背景……………………………………………………….3
(二)研究内容……………………………………………………….5
(三)研究价值……………………………………………………….6
(四)研究基础……………………………………………………….7
三、调查全面总结…………………………………………………….8
(一)准备阶段 ………………………………………………………8
(二)实施阶段……………………………………………………….9
(三)研究阶段..………………………………………………………9 附件…………………………………………………………………....14
一 调查方案
最近汽车召回事件频频发生,光是去年就有22位厂家总共实施了36次召回行动,平均每月3次,召回车辆累计已超过28万辆。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厂家在回收过程中巨额的运营成本,这使得召回行为本身就意味着诚信和勇气。不过召回频率之高,又让消费者对现在的汽车的品质充满了疑虑。为此,我们我们组织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目的和任务
在汽车召回事件在中国车市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特组织此次面向广大汽车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消费者对召回事件的看法,在对调查数据汇总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汽车行业内存在的管理缺陷,进一步加强其责任意识,完善汽车召回制度,为保障中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范围:全国范围内的网友
调查对象:所有收到网络问卷的网络用户 调查单位:每一个被抽中的用户
(三)调查内容和问卷 1)调查内容
1、了解汽车召回事件对消费者今后购买的影响
2、消费者对我国汽车召回制度的认识
3、对汽车召回事件事后处理的看法
4、探索召回事件激增的原因 2)调查问卷见附件
(四)调查方法和样本量的确定
1)本次调查拟以标准问卷工具,采用采访法进行访问调查。
2)由于本次调查没有充足的可以利用的有效的辅助信息,根据实践经验,我们选取P=0.5得到一个样本量的保守估计。在相对允许误差不超过5%,且置信水平为95%的条件下估计样本量。样本量确定的计算公式及步骤如下:
1、初始样本量的确定:
N0=t^2PQ/△^2 N0=1.96^2*0.5*0.5/0.05^2 =384(人)
2、样本量的调整:
考虑到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50%,对样本量作如下调整得到最终样本量n’:n’=n0/0.60=474(人)
(五)确定调查经费预算
(六)质量控制与保证
1.严格按照调查方案,遵循随机性原则,保证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严肃调查纪律,按调查要求,保证调查数字真实可靠; 3.充分的检验,确保调查信息的效度与信度的高度一致;
4.实行分组督导制度,统一部署,科学调度与协调,避免虚假现象; 5.汇总前、中、后完整性和正确性两方面审核以及数字录入无误审计; 6.出现问题及时弥补解决;
7.逐级审核,层层把关,随机回访10%,联合堵假。
(七)其他
调查时间:2010年10月1日——2010年10月10日
二 课题设计论定
(一)选题背景:
2010年1月份来,丰田、本田、日产接连召回汽车,涉及中国十多万车主。发生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汽车召回共77次。而2009年全年,汽车召回总共只有57次,在汽车召回事件在中国车市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们准备对此问题进行调查。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消费者对召回事件的看法,在对调查数据汇总分析研究 3 的基础上,发现目前我们车企存在的管理缺陷,进一步加强其责任意识,为完善汽车召回制度,保障中国百姓的安全提供参考和支持。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是指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进行的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包括制造商以有效方式通知销售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方面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及消除缺陷的方法等事项,并由制造商组织销售商、修理商等通过修理、更换、收回等具体措施有效消除其汽车产品缺陷的过程。1国内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欧洲各国纷纷建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由汽车缺陷引起的安全问题日益增加。为此,我国于2004年开始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
2004年3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四个部门联合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规定我国缺陷汽车召回由国家质检总局主管,鼓励汽车制造商采取主动召回,必要时采取主管部门指令召回。
2004年10月1日该规定正式实施,率先将M1类车辆(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9座的载客车辆)纳入召回范围。之后国家质检总局于2006年、2009年先后分别发布公告,将M2和M3类车辆(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9个的载客车辆)、N类(至少有4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和O类(挂车和半挂车)车辆纳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范围。
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截止2009年9月,我国共召回缺陷汽车305.6万余辆,涉及56家国内外企业的226种车型,召回次数达192次,为社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0亿元。
2010年,汽车召回仍受广大人民的关注,根据中国汽车召回网发布的召回公报统计,2010年涉及国内的汽车召回一共95次,其中涉及召回乘用车约117万辆。2010年,实施召回的汽车制造商仍以合资品牌企业为主,克莱斯勒、奔驰、宝马等豪华品牌也多次发布召回公报;而自主品牌中,只有奇瑞一家企业召回了3200辆瑞麟X1,仅占2010年国内乘用车召回总量的0.2%。
虽然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已实现良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主动召回率不高。据统计我国已召回车辆中受国家质检总局调查影响而召回的达到88万辆,占全部召回车辆的28%;二是召回处理措施不够完善,国内制造商以召回方式消除缺陷的意识不强,大部分制造商甚至没有完成过一次召回,而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服务”等方式处理质量问题;三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虽产销量不断提升,但其召回观念与国际化的汽车企业相比差距较大。2研究汽车召回的影响的重大意义:
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厂商、消费者还有国家各个方面都深刻的了解汽车召回的影响。
1)就消费者角度来看,可以使老百姓更加熟悉汽车召回,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以及公众利益。
2)从企业制造角度来看,对汽车制造商的产品设计和改进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3)在召回制度方面,通过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的反馈,发现问题,对于国家进一步完善汽车召回制度,进而更一步保障汽车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
1研究的主要思路
我们分别从视角、方法、途径、目的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1)视角:本次调查主要从汽车企业,消费者,召回制度三个角度来进行。2)方法:文献调查法,网络查阅法,筛选法
3)途径:通过互联网,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来查阅各种文献,主要包括各种文字文献和数字文献。
其中:文字文献主要指报纸、杂志、书籍、档案、日志、日记等材料。
数字文献主要指统计年鉴、统计报表、数据表格等
4)目的:通过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目前我国汽车召回的现状,发现消费者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对于企业对汽车召回的自主性以及召回制度的实施力度和不足之处可以有个深刻的意识,以便于各方面进行改善和提高。
(三)研究价值:
1创新程度
虽然说近两年来对于国内汽车召回的问题研究的比较多,但是系统、深刻的研究其影响的很少。所以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向,有比较广阔的创新空间。2理论意义
汽车召回无论对厂商、消费者还是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与国际接轨的角度看,缺陷汽车召回势在必行。汽车召回制度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规,是反映汽车产业对汽车消费者生命及财产是否负责的一种制度,不能以“中国汽车业尚处在幼稚阶段”为由而无限期推迟或不实行这一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基础工作薄弱、管理手段落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经多个生产和销售环节之后,使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缺乏互动的平台,对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双方都产生了损害。
2)汽车缺陷召回有利于推动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尤其是轿车产品基本是通过合资合作企业引进的,这些产品中许多是输出国更新后的产品和淘汰的技术,某些缺陷问题早以得到解决。有些缺陷由于产品销量小,加上用户缺乏相应的知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缺陷汽车召回也是汽车今后售后服务的一种行为,它使用户对实行汽车召回制度的汽车制造商有一种信任感,反过来也是汽车制造商对市场的一种自我保护。3)汽车缺陷召回能够使厂商和消费者取得“双赢”。缺陷汽车不仅给用户造成危害,同时也会损害汽车厂商的信誉。问题汽车流入市场将会严重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
4)汽车缺陷召回将对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更加严格。某种缺陷的汽车产品需要召回,受伤害的不仅仅是汽车制造商,也可能是零部件企业。
5)汽车缺陷召回有利于实现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任何汽车产品都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许多被召回的汽车实际上并不存在行驶方面的安全隐患,召回是为了改进汽车的机动性能和配置,目的是让汽车的 6 质量更好,让消费者更加满意。一次成功的召回丝毫不会对厂商及其产品的形象造成危害,相反,将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厂商的信任度和忠诚度。3应用价值
就消费者角度来看,可以使老百姓更加熟悉汽车召回,更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以及公众利益。对于解决消费者在购买前发现质量问题难、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举证难、发生质量问题后纠纷解决难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企业制造角度来看,对汽车制造商的产品设计和改进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可以对提高零部件质量稳定性提出宝贵意见;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和改善企业管理制度,这将有利于对汽车进行大范围的检修、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有能力及时召回。
在召回制度方面,通过消费者和汽车制造商的反馈,发现问题,进一步完善汽车召回制度,进而更一步保障汽车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
(四)研究基础
1.已有相关成果 1)对于管理方面:
一是快速扩张的发展战略会导致企业管理失控。二是过度削减成本埋下了产品质量隐患。
三是公司与供应商的捆绑式合作模式存在很大弊端。四是质量管理体系重在执行。2)对于制度方面:
一是国内汽车召回制度亟待完善,在中国意欲大展拳脚的各方车企责任意识仍有待加强。召回并不是单纯的认错或改错,而是一种维护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必要的手段。
二是召回制度需以保护消费者为前提。
三是国家应该设立更多第三方检测机构,保持一定的独立性。2.主要参考文献
[1].谢滨,吕春燕.汽车召回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0(4)[2].曾国平,李雪松.建立我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思考[J].经济管理.2004(23)[3].冯子煜.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对中国汽车业的启示[J].中国贸易救济.2010(4)[4].王琰,王赟松.汽车召回现状及缺陷模式研究[J].汽车工程.2008(11)[5].陈莉,庄明惠.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对国内汽车企业的启示[J].中国质量.2010(4)[6].孙建业,王柏苍.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对我国石油企业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10(3)[7].李金桀.丰田召回门带给中国制造的思考[J].光明日报.2010年03月28日 [8].陈晨.丰田“召回门”对商用车行业的启示[J].汽车与配件.2010(3)[9].张天蔚.保护消费者权益是汽车召回目的[J].中国贸易经济.2002(10)[10].谌洁.盘点2010年国内汽车召回大事件[J].中国工业报.2011(3)
.三 调查全面总结
(一)准备阶段
1、选题
最近汽车召回事件频频发生,光是去年就有22位厂家总共实施了36次召回行动,平均每月3次,召回车辆累计已超过28万辆。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厂家在回收过程中巨额的运营成本,这使得召回行为本身就意味着诚信和勇气。不过召回频率之高,让消费者对现在的汽车的品质充满了疑虑。在此背景下,我们决定开展有关汽车召回事件影响的课题。
2、初步探索
确定了大概方向之后,我们小组着手于相关文献资料的搜索阶段,通过我校的图书馆资源与网络图书资源,搜索到与课题有关的文献50篇,经过仔细筛选之后,最终确定10篇。
3、研究假设
参考搜集到的部分文献之后,我们初步假定汽车质量下降是造成召回门事件 8 频发的主要原因,并且召回门会影响到消费者对企业的认可度以及未来的购车计划。
4、调查方案(调查总体部署计划)(见附件)
5、调查队伍
陈 丹:命题选择及确定
侯翠丽:文献搜集
高 姗:调查方案设计
汤新成:调查结果整理
冉新歌:调查总结的撰写
赵 迎:资料全面整理及制作
(二)实施阶段
快速浏览相关文献,进一步进行资料筛选,小组成员及时沟通,分享心得和看法,逐步缩小课题范围,效率颇高。
(三)研究阶段: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提炼出所调研课题的主要观点。对于汽车召回事件频发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见下:(1)质量管理重在执行,力保产品整体质量
据调查,对于现在汽车召回大增的原因中,选择汽车整体质量下降的有41.25%,与此同时,还有32.34%的消费者选择零件供应商质量整体下降,此外,选择汽车厂商管理制度不当,处罚不完善的和厂商责任心缺失分别占16.17%和5.94%。由此可见,产品质量不合格是造成汽车大量召回的主要原因。
我国汽车业,进入新世纪后,宇通、苏州金龙、大金龙、恒通、黄海等汽车企业先后通过了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这是一项结合了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汽车行业质量管理要求的技术规范,经多年实践,在质量管理与缺陷预防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但就目前来看,尽管国内一些企业通过了认证的门槛、拿到了证书,但将质量体系真正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才是更为关键的要 点。绝不能为了应付认证而做出花哨的表面文章,否则,TS16949证书将与市井中常见的“花钱办证”别无二致。质量体系认证是严肃认真的,企业在贯彻质量体系时同样应不打折扣的严格执行,这也与企业管理中常说的一句话相呼应——重在执行
汽车产品的研发是一项科学、严谨的长期工程,一款乘用车型的开发时间可能长达数年之久。一款汽车产品在设计之初便需进行整车参数的匹配优化与关键总成选用,在试制阶段进行长期路试与持续改进,直至最终定型,进行生产销售,这才称得上成熟的定型产品。
但在商用车业内,由于企业、用户以及多方原因,产品的开发周期被压缩。从提出需求到产品设计,直至公告下发、产品销售,最短只有几个月的时间。目前客车业普遍存在用户“点单制”的风气,即在产品开发时选择用户指定的发动机、变速器、车桥、悬架等配套产品,这对传统的汽车产品开发流程是一种颠覆,车企无法对产品的配置进行优化,而且往往受制于供货周期,新型号的客车产品无法进行30000km路试,这便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质量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因此,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合格下线势在必行。
(2)召回不影响继续购车,对召回汽车及时转手
被问及到在召回汽车后对您的购车计划有何影响时,40.26%的消费者认为召回汽车是正常现象,不影响购车计划,23.10%的消费者表示不再关注,绝对不会购买,同时,有24.75%的消费者会把召回事件作为参考,也许会改变购买汽车计划。
可以看出,消费者在未来购买汽车的消费信心还是很足的,在召回事件频发的现实面前,消费者大多显得很平静,他们也并不以召回与否作为衡量汽车质量好坏的标准。当然,也会有人对频频的汽车召回产生质疑。有消费者认为,车辆下线之前已经经过各种安全测试,发动机等核心技术都应该没有大问题,从这个角度说,车主不必过于担心,反而觉得厂家主动召回是一种负责任的做法。现在汽车召回的事多了,消费者不会因某款车被召回过就不买。当然,如果一个厂家召回频繁,消费者也会慎重购买。但是,对于已经出问题的汽车消费者的态度还 10 是很坚决的。及时转手处理掉已经出过问题的汽车是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毕竟汽车关系着人身安全。
(3)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完善汽车产品召回
在被调查的消费者中,有56.77%的人认为我国的召回制度急需完善,很多都不合理,认为我国的完善制度在进步,正与国际接轨的占32.34%,由此可见,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我国的汽车召回工作有一定的成效,但还是有不足之处,我们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1.加强法制建设,从法律的角度完善汽车召回
按照现行的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那些故意隐瞒产品质量缺陷、规避主管部门监督以及因制造商过错致使召回未达到预期效果的企业,仅仅只会受到主管部门重新召回、通报批评和罚款的处罚。在中国,企业违规的成本最高只有3万元。但如果选择召回,费用轻易就会超过千万元。不把条例改成法,召回问题就很难有突破。
第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建立对消费者的赔偿机制,切实保护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在汽车召回中增加相关保险内容。鼓励保险公司适时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召回相关保险产品。充分发挥保险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在投保方案设计、风险管理等方面功能,利用其引导广大汽车零部件厂家、整车厂家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汽车质量责任险法案,将汽车质量责任险作为保险公司承保的范围。2 建立完善的全国召回信息系统
建立完善的全国性的召回信息系统目的就是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扩大信息的搜集能力。当消费遇到汽车质量问题时,可能会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反映出来。那么,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全国各地消费者反映出来的问题汇总起来,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作为定性的依据,从而确定该问题是否为普遍问题。为了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和管理,国家应建立大型数据库系统,将车辆信息、技术数据和各类缺陷投诉等信息进行系统管理。信息采集方式主要有:汽车安全热线电话投诉、互联网问卷投诉、信函、早期预警信息及制造商报告等。因此,实施汽车产品召回制度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信息反馈中心—— 汽车召回信 息系统。提高缺陷汽车产品质量认证的权威性和加大违规处罚的力度
由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米问题,必须成立一个由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并由专家委员会实施对汽车产品缺陷的调查和认定,提高其诀证和结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根据专家委员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国家认可的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实施有关汽车产品缺陷的技术检测,并且,这个国家认可的汽车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是独立的 公正的和非企业性质的,它的检验结果必须具有权威性,必须作为国家主管部门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认证的公平性和权威性。同时,为了打击违规的企业,创造主动召回的社会环境,国家应修改《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处罚规定,加大顶风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如对于违规企业处罚几千万和上亿元的惩罚),使之不敢不承担起召回的义务,促使企业提高召回的主动性。4 把召回纳入考核企业诚信问题的重要标准
为了加强对企业召回制约的力度,有关部门应把召回纳入考核企业诚信问题,每年通过企业诚信公布,加强对消费者的引导,促使企业更加关注诚信问题,从而增强召回的主动陛、积极性,增强产品的质量,巩固在消费者心中的口碑。例如有关部门通过发布风险警告对汽车产品进行曝光等。(4)应主动道歉,要酌情赔偿
在问到是否在意汽车召回的处理结果和商家态度时,有59.74%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意,起码有个道歉的态度,有26.53%的认为不在意,只要把召回的车修好就成。与此同时,关于商家是否应该被召回车主的问题,认为应酌情考虑车主利益,给出适当赔偿的消费者有67.33%,只有26.40%的人认为赔偿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汽车的安全质量。车企在汽车产品出现问题之后,应该主动道歉,安抚消费者,消除消费者对商家不信任的消极心理,维持自己良好的商业信誉,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
另外,应采用新的赔偿责任认定标准。汽车召回制度本身在于保护消费者,因而必须处理好赔偿难的问题,完善产品责任制度。现阶段,《产品质量法》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作为判断产品是否有缺陷的首要标准。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是最低的质量标准,汽车质量符合这一标准未必不存在缺陷。况且我国没有在 12 司法上确认行业责任——符合国家标准的商品因缺陷致消费者人身或财产损害的由制定该标准的国家部门承担责任,这便存在汽车质量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但仍然侵害消费者的安全权,而消费者最终却无法寻求法律救济的可能。故而,应当以产品对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危险作为提供法律救济的首要标准,只要汽车存在设计缺陷、制造缺陷或说明缺陷,即使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也构成侵权,由制造商承担责任。附件:
您对汽车召回了解多少?
---汽车召回事件认识调查问卷
朋友,您好!
近日,丰田、本田、日产接连召回汽车,涉及中国十多万车主。汽车召回在中国车市正呈现激增态势。为更好的服务大家,我们特设计此次问卷,希望了解您对这些汽车召回事件的看法。谢谢合作!
第1题:您觉得现在汽车召回大增的原因是什么? A.汽车整体质量下降 B.零件供应商质量整体下降
C.汽车厂商管理制度不当,处罚不完善 D.厂商责任心缺失 E.其他
第2题:作为消费者,对于召回的汽车您会怎样? A.正常现象,不影响购车计划 B.不再关注,绝对不会购买
C.作为参考,也许会改变购买汽车计划 D.其他
第3题:如果您是被召回车车主,对您的召回车是怎样看的? A.心里不舒服,被修好后希望能及时转手 B.基本不在意 C.担心再出现故障 D.其他
第4题:您认为我国的召回制度如何? A.急需完善,很多都不合理 B.在进步,正与国际接轨 C.没有概念
第5题:汽车召回的处理结果和商家态度,您会在意吗? A.在意,起码有个道歉的态度 B.不在意,只要把召回的车修好就成 C.没有遇到过
第6题:你觉得应该赔偿被召回车车主么? A.应酌情考虑车主利益,给出适当赔偿 B.赔偿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汽车的安全质量 C.无所谓
第二篇:历史上十大汽车召回事件
全球汽车历史上的十大“召回事件”
http://www.xiexiebang.com
10-03-12 10:05 来源: 新快报
[发表评论] [10条]
汽车召回史上最大规模的纪录由丰田创造,850万辆的“辉煌战绩”无人能敌。但全球汽车史上,动辄就是几百万辆的召回显然不只丰田一家。
随着“召回事件”的频现,消费者开始对“召回”两字愈发敏感。其实,从责任到危机只一步之遥,至于那些所谓的责任心和诚意,在攸关性命的产品质量问题面前将显得越发渺小。近日,福布斯列出了10起规模最大的召回事件,在此以飨读者。
1、福特汽车
召回数量:1490万辆(10年累计)
召回时间:2009年10月
召回原因:巡航控制开关不良
概述:2009年10月,因巡航控制开关存在缺陷,并有可能引发起火事故,福特宣布召回1995至2002款Explorer,以及其他14款SUV车型和小型货车车型。在过去10年里,福特总共召回了1490万辆汽车。
2、福特汽车
召回数量:790万辆
召回时间:2006年4月
召回原因:点火开关存在短路隐患
概述:2006年4月,因为引擎点火开关可能短路,并因此会造成驾驶杆着火,福特宣布召回1988至1991款F-150皮卡,以及另外14款在1988年至1993年之间生产的车型。
3、通用汽车
召回数量:670万辆
召回时间:1971年12月
召回原因:节流联动装置问题
概述:1971年12月,由于节流联动装置受影响,有可能使车辆出现突然加速,并导致汽车失控,通用汽车宣布召回1965至1969款的雪佛兰BelAirs车型,以及另外15款在1960年至1970年之间生产的车型。
4、通用汽车
召回数量:580万辆
召回时间:1981年2月
召回原因:汽车后部控制臂螺旋松动隐患
概述:1981年2月,用于固定汽车后部控制臂的螺旋有可能发生松动,无法支撑汽车后轴,因此通用宣布召回1978至1981款Oldsmobile Cutlass轿车,以及其他8款产于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早期的车型。
5、福特汽车
召回数量:450万辆
召回时间:2005年9月
召回原因:巡航控制开关不良
概述:2005年9月,因巡航控制开关存在缺陷,并有可能引发起火事故,福特宣布召回450万辆1997至2002版福特Ex-pedition,以及其他5款产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初的车型。
6、丰田汽车
召回数量:430万辆
召回时间:2009年10月
召回原因:脚垫松动卡油门踏板,加速失灵
概述:2009年10月,丰田宣布召回其最畅销车型凯美瑞,以及其他2004至2010款车型,总数达430万辆。
7、福特汽车
召回数量:400万辆
召回时间:1972年6月
召回原因:安全带扣不良
概述:1972年6月,福特宣布召回400万辆林肯和水星车型。
8、通用汽车
召回数量:370万辆
召回时间:1973年1月
召回原因:安装底盖
概述:1973年1月,通用召回1971至1972款的别克LeSabres车型,以及其他17款在70年代早期出厂的车型,总数达370万辆。原因是汽车行驶时沙砾可能进入发动机舱内,造成转向失控,通用决定给召回车型安装底盖。
9、大众汽车
召回时间:1972年10月
召回数量:370万辆
召回原因:雨刷臂螺钉松动
概述:1972年10月,大众宣布召回1949至1969款的车型,并为这些车型维修松动的雨刷臂螺钉。
10、本田汽车
召回数量:370万辆
召回时间:1995年4月
召回原因:安全带扣不良
概述:1995年4月,本田召回1986至1991款雅阁,及其他5款产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的本田和讴歌车型。据《新快报》
第三篇: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2009年10月5日以来,丰田开始陷入大规模召回泥潭,至今已超过850万辆: 2009年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辆丰田雷克萨斯汽车因突然加速发生事故导致4人死亡。美国媒体质疑车辆存在质量问题,穷追不舍进行报道,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之后,美国公路交通安全局公布数据说,共收到100多件相关投诉,其中17件撞车事故导致5人死亡。在美国媒体和当局以及消费者的强大压力下,丰田公司去年9月底发表声明说,在美国销售的包括凯美瑞、普锐斯、雷克萨斯在内的7款共380多万辆汽车,因驾驶座脚垫卡住油门踏板无法复位引发事故,要求用户取下脚垫。
09年10月5日,丰田告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将召回7款汽车。两次共计召回汽车 5,750,000辆。
2010年1月21日,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其将会召回9款汽车,以解决油门踏板会变得难以踩下、复位缓慢或在极少情况下会卡住的问题。此次召回4,450,000辆。其中中国地区75,552辆。
2010年2月9日,由于刹车系统存在缺陷,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召回新款普锐斯等4款混合动力车,此次在全球召回的数量约达43.7万辆。
以上三项共计1063.7万,考虑到约有210万辆车同时存在脚垫和油门踏板问题,因而实际召回总量853.7万辆。涉及18款汽车,其中有7款同时存在脚垫和油门踏板问题。
由于一连串的质量问题而激烈动荡的丰田汽车公司,其实是先于国际规格自行构筑起质量管理体系的、日本制造业提高品质的领军企业。这样一家领先的企业,为什么会发生导致大量召回的问题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反思丰田的教训,我们能从中收获许多......1、质量是品牌的基石。
一直以来,“精益生产”是战后日本汽车工业遭到的“资源稀缺”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它是从丰田几代人共同努力直到60年代才逐步完善而形成的成果,至今依然是其他公司学习的榜样。精益生产可以说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精益生产”既吻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实施精益生产就是决心追求完美的历程,它是支撑个人与企业生命的一种精神力量,也是在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我满足的一种境界。
丰田是依靠质量起家的,但这次吃亏也是忽略了质量。质量是我们的生命,是品牌的基石,没有好的质量就没有一切。在丰田高速扩张战略下,丰田过于追求研发速度和成本控制,从而忽略了技术储备和质量控制。对我们而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质量这根弦。降低成本绝不能偷工减料,扩张但不能降低产品质量。任何的战略和战术行动都不能以牺牲质量为前提。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无小事,必须将质量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丰田召回事件告诉我们,一个居世界500强前10位的企业,因为一个设计或生产环节上的失误、一个零部件的质量缺欠,就在转瞬间给整个企业带来灭顶之灾,有可能严重损坏多年建树的市场信誉和企业形象。
中国汽车已进入年销售一千万辆的时代。我们民族的汽车产业想要得到长远发展,想要走向世界,必须将质量至上的理念落到实处,以如履薄冰的心态,把好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切实把质量管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特别是要强化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管理,加强第三方的监管,避免发生类似丰田那样的质量事故。
2、客户满意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995年奥田硕担任丰田董事社长,丰田的经营策略开始转变,丰田家族低调、保守、谨小慎微的行事作风被彻底抛弃,全球化市场的开拓步伐骤然提速。然而,丰田沉浸于市场的扩张,却忽视了客户的生命安全。从脚垫门到刹车踏板门,故障的根本原因都与丰田汽车未配备刹车优先功能有关。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汽车巨头都已经采用了这一系统,而丰田没有装,可能是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也可能是对相关故障发生的概率评估失误,但最根本的是没有把客户的安全放在首位,把客户满意放在首位。
有客户就没有我们存在的价值。让客户满意的前提就是提供让客户满意的产品和服务。要从用户的角度而不是我们自身的角度来判断质量问题。要以谦卑的态度尊重消费者,永远不要忘记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而丰田此次的召回事件,给它自身带来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3、保持科学的采购体系。
为了跟上扩张速度,丰田不断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同时引入了颇具争议的零部件通用化生产模式,即在不同级别的车型上采用相同的零部件供应商以节约制造成本。这为后来出现一个部件有问题就影响一系列车型的情况埋下伏笔,过快扩张和精细化生产模式的摒弃,使得“丰田质量”沦为昨日神话。
自70年代起,丰田与零部件厂商确立的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货时间“紧密供应商管理体系”也值得商榷。“紧密供应商管理体系”是一种所谓“金字塔”型的体系,是以业务层层转包为基础,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之间关系密切,整车厂只与一级供应商有配套的关系。一级配套商数量少,只有十几家或几十家,具有产品开发能力,是总成系统、模块供应商;一级与二级之间有协作配套关系,二级与三级之间也有协作配套关系,一般有四级甚至五级协作配套关系。厂家数量逐级增多,最终形成“金字塔”型整零关系。丰田的这种配套结构体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中,已显得不合时宜,正在受到三方面的挑战:(1)与供应商的配套过于紧密容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2)随着供应商资源趋于多样化,全球化,建立一个透明、公正、全面的供应体系将有利于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过分密切的关系可能会妨碍采购过程的最优化;(3)这种配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错失了供应商平等贡献的机会,而且打击了外部供应商改进的积极性。2009年国内共有32家国内外汽车厂商实施了召回,召回数量最多的是广汽丰田和天津一汽丰田,前者召回了666622辆凯美瑞和雅力士,后者召回了280811辆威驰和卡罗拉,其原因均是供应商零部件的设计问题造成的。
对供应商质量的监控是我们质量控制的重点,不仅要对一级供应商,而且要从制度上保证一级供应商对二级、三级供应商的控制。只有具备了科学的采购体系,我们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好质量上的缺陷。
4、必须始终坚持积极稳健的经营策略以及人才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丰田以精益生产管理闻名于世,在全球消费者心中也树立了良好的质量口碑,但这次大批召回事件严重动摇了对丰田的信心。丰田出了问题正是其背离了精益管理的精髓。
另外,人才的培养更是不容忽视。在构成丰田生产方式的诸要素中,人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在员工的操作能力和处理能力不断提升,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鼓励的情况下,丰田生产方式的效能才能充分体现,“持续改善”和“精益生产”才能得以实现。因此,丰田生产方式根植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特定的企业文化之中,是难以简单移植的。在丰田公司最近几年的海外扩张过程中,由于企业发展速度过快,超过了人才培养、人才成长的速度,随着海外工厂的纷纷投产,在当地招收的大批新员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训,建立在员工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之上的“持续改善”难以实现,这些无疑为产品质量的下降埋下了伏笔。
像丰田这样具有70多年历史积淀的公司,在实施快速扩张战略中,尚出现了管理失控的局面,大伤了公司元气。任何企业都希望扩张业务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中国企业追赶世界、扩大市场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做大必须先做强,没有对技术、管理的严格要求,就没有最优等的质量,就有可能酿成同样的悲剧。我们的汽车企业必须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适当把握好发展节奏和力度,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在业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管控到位、人才和技术超前储备,切实防范安全、环保、质量、稳定以及法律等方面的风险,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面对危机要快速应变。
这几年,丰田高速发展,2008年成为行业老大,同时,它的危机意识弱了,应对危机能力差,导致事态不断恶化。出现问题后丰田不是积极主动应对,而是遮遮掩掩,始终处于被迫应付状态。丰田高层出面表态不及时,也成为美国当局和媒体抨击的重点。直到2月5日,丰田总裁丰田章男才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向消费者公开道歉,并决定成立“全球质量监督安全委员会”,亲自担任委员长。丰田在这次召回事件中的危机管理,遭到各方的诟病,这反映出丰田公司漠视消费者投诉,对危机缺乏充分的认知,应急管理滞后、反应速度迟缓等问题。我们的民族企业必须从中吸取教训,遇到公关危机事件,尤其是涉及海外的重大突发事件,必须争取主动,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责任,善于化解危机,正确引导国内外舆论,及时消除不良影响;同时,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应急管理体系,根据危机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确定相应级别的领导出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也启示我们,时时刻刻保持忧患意识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企业处于高速发展的时候,不能因为一点成绩而忽略了可能存在的危机。在互联网时代,任何一个小问题会无限放大,就有可能让一个企业轰然倒地,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在出现问题时要快速反应,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6、要有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丰田在出现危机后,不是积极主动应对,而是遮遮掩掩,始终处于被迫应付状态。一把手丰田章男直到丰田成为全球众矢之的,事件越演越烈难以收场,甚至影响到公众对日本货的信任时,才露面公开赔礼道歉。丰田章男此时这种迫于形势的直接简单露面,更引起人们的气愤。丰田车的质量和设计缺陷,造成了许多消费者的生命的损失,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恐慌,丰田此次的危机,不仅仅是对丰田自身的巨大打击,它同时引发了人们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信任危机,对整个汽车行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更是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巨大打击。而丰田对整个事件的处理,显然没有承担起应该承担的责任,没有对消费者一个满意的交代,也没有给整个汽车行业一个交代。它的行为很难配得上一家国际化大企业的地位。
一个企业不能仅以利润最大化为自己惟一的目标,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
中国汽车工业正加速全球化进程,我国汽车工业也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融入世界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我们民族的汽车企业也必将走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我们的民族企业如何站稳脚跟,需要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面对危机,丰田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我们同样应该深刻的反思,勿蹈丰田之覆辙。我相信,我们的民族企业一定可以越走越远,中国的汽车工业也会越发的强大!
2010年6月16日
第四篇:召回事件新闻整编
案例一:丰田召回事件
2009年8月24日,丰田在华两家合资企业——广汽丰田、一汽丰田宣布,由于零部件出现缺陷,自8月25日开始,召回部分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及卡罗拉轿车,涉及车辆总计688314辆。这是我国2004年实施汽车召回制度以来,数量最大的一项召回。
自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丰田在中国共有24次召回,涉及车辆近120万辆。而同期丰田在中国市场售出的汽车也不过是130多万辆,也就是说,丰田在中国平均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9辆存在隐患需要召回。如此频繁地大批量召回,让丰田质量大打折扣。在一项“你是否还会购买丰田汽车”的网上调查中,共有1万多名网友参与,其中有73%的网友表示不会购买。
2010年1月,因为油门踏板,丰田在欧美召回430万辆汽车,并遭遇美国国会调查。
丰田表示,将提供“上门召回”的服务,并对亲自驾车返厂召回的消费者补贴交通费用,并在汽车修理期间,提供同型号车辆使用。同时,美国消费者还向丰田提起数十起集体诉讼,索赔金额高达36亿美元。4月5日美国交通部宣布拟对丰田汽车公司的大规模召回事件处以最高达1637.5万美元罚款。
跟丰田公司在美国所给予的召回赔偿不同的是,中国丰田车主只能自驾至4S店去完成召回,有时由于零件缺货,不少车主不得不多次往返维修,而由此产生的相关应交通费用及经济补偿,丰田公司拒绝赔付。
基于众多消费者的投诉,3月14日,浙江省工商局发布了《丰田召回事件浙江消费维权措施通报》,明确提出五条应对措施,其中包括敦促丰田公司加快浙江RAV4问题汽车召回的处理进度,并要求丰田公司对消费者因此召回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随后,浙江省工商局与丰田公司展开了艰难谈判。
在最初的谈判中,丰田公司接受了浙江省工商局提出的制定时间表、上门召回、提供代步车和允许全额退车等前四项要求,但因赔偿问题使会议陷入僵局,双方第一次谈判因此搁浅。直到3月29日,一汽丰田才承诺,在4月底前完成对今年召回的RAV4浙江消费者补偿经济损失。
这一消息发布后,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极大关注。公众关心丰田对浙江消费者的补偿能否推而广之适用于全国其他省份?中国第一次出现的汽车召回补偿案例,能否推动中国保护消费权益的法制环境迈上新的台阶?不过,具有戏剧色彩的是,两天后,一汽丰田公司总经理松木秀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不会对召回车辆车主给予额外的经济赔偿,而仅仅只是将针对中国RAV4车主推出一个“三选一”的免费检测服务。
4月7日,251名浙江消费者从丰田汽车生产商手中拿到了人均300元的经济赔偿。为此浙江省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丰田公司确实承认对浙江的消费者进行经济补偿,事实上丰田公司已经对浙江省过半数的相关丰田车主进行了赔偿。但是丰田公司是否会给与其他省市的车主赔偿,至今丰田公司没有表态。
案例二:惠普笔记本事件
2009年5月9日,惠普对外宣布将通过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在美国全国范围内召回7万块笔记本电脑电池。本次召回涉及的笔记本电脑包括2007年8月至2008年3月间售出的大多数Compaq(康柏)、惠普家用系列型号。
据悉,此次召回的原因是笔记本电脑锂电池的包装有问题,会导致电池过热,并存在自燃、引发火灾等隐患。据报道,上述型号笔记本电脑的电池曾出现过两起事故,均因为电池内部压力过大而起火,但所幸只是小范围损害,并没有人员受伤的报告。
惠普在美国召回问题电脑,在中国只对电脑有限保修增强。
数月以来,面对消费者发起的联合投诉,惠普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惠普公司员工认为出现故障与消费者使用环境脏、乱、差有很大的关系,甚至以“蟑螂门”来掩饰。
惠普工程师表示,如果反复保修,不如再重买一台机器。更换主要部件时,更换后的主要部件三包有效期自更换之日起重新更换,也就是更换后的主要部件三包有效期,自更换之日起重新享受两年保修期,惠普的公司做法更换部件三包有效期,自更换之日起只延长三个月。调查发现,惠普所有型号的笔记本都在执行惠普公司的这一规定,主要部件经过维修更换后,三包有效期资更换之日起只延长三个月。许多用户在三包有效期主要部件维修达到两次以上,惠普金牌服务部只给维修,不肯更换新机。
但是为何消费者不买帐呢?主要原因在于:惠普实行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维修可以,换零件可以,但是要召回全换不行。此种解决方案很不彻底,很难从根本上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消费者购买一本笔记本电脑起码得好几千,花了这么多的钱,就是希望物有所值,用得舒畅,用得时间长一些。而惠普笔记本出问题不是个别零部件出问题,出得也不是一般的问题,如:温度高的可以煎鸡蛋;大件质量严重不过关,常常停摆;屏幕像花脸,花屏、黑屏等等,这些问题说明整个机都不正常,不少部件潜在隐患,不是保修就能解决的了的。再说保修的时间总是有限,保修期间可以坏一个换一个,可是过了保修期怎么办?免费维修主件最多也就是两年,而一台电脑少说也得用上个五六年,显然其寿命将打折扣,影响消费者的长远使用。
消费者要求的是长远解决笔记本的隐患,也就是召回,这个要求并不过份,如今汽车有召回,食品有召回,即使同是惠普笔记本也有召回,记者调查发现,惠普针对中国消费者实施差别待遇,在美国共召回24个型号的笔记本电脑,而在中国只对的电脑进行有限保修增强。
案例三:锦湖、韩泰“鼓包”事件 2009年3月下旬,质检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指出,有关轮胎产品质量造成的事故和投诉呈不断增加现象,在495例轮胎产品投诉中,锦湖轮胎和韩泰轮胎的投诉比例最高。
据相关专家介绍,如果轮胎侧面出现“鼓包”,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轮胎随时可能会有爆胎危险,由此往往带来了严重交通事故。
河南邯城县法院网官方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4月,一辆使用了韩泰轮胎的宇通客车在河南省商丘市发生右前轮轮胎爆裂,导致方向失控,碰撞右侧护栏,产生跳跃翻滚,落入路侧边沟,造成车毁人亡,导致11人死亡、44人受伤、车辆严重损坏的特大交通事故。
在没有超速行驶的情况下,导致事故车辆出现事故的韩泰轮胎是仅使用两个多月的新轮胎。当时,韩泰轮胎公司也辩称,导致出现事故的原因是轮胎使用不当,涉案轮胎并无“质量问题”,并以此为由拒绝承担赔偿责任。但当地交警部门先后委托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国家橡胶轮胎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及沈阳佳实司法鉴定所进行鉴定,三家权威机构给出的结论是,涉案轮胎不是使用不当,而是制造质量问题。
目前,轮胎隐患已经成为导致中国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来自公安交管部门的资料显示,全国交通事故46%发生在高速公路上。而在高速公路上,70%的交通事故由“爆胎”而引发,而时速超过160公里的“爆胎”事故死亡率达100%。
面对各方质疑和主管部门点名批评,汽车厂商一般往往会立即道歉,并作出反省。令人意外的是,锦湖和韩泰拒不承认“鼓包”是因为自身产品质量问题。锦湖轮胎称,轮胎“鼓包”问题并不代表轮胎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通常用户所投诉的鼓包问题,多指由于撞击形成的鼓包(即CBU)。用户在日常行驶中,常常面临复杂的道路状况,尤其当车辆在凹凸路面行驶或者在行驶过程中瞬间遇到障碍物,甚至在停车时,由于受到强烈的冲击和挤压,造成轮胎胎体帘线的损伤断裂,因此冲击后胎侧容易鼓包。
显然,消费者对此并不认同。如果“鼓包”只是偶尔出现,锦湖的说法或许可信,但面对全国上千名消费者的投诉,如此普遍出现显然与产品本身质量有直接关系。如果全是用户使用不当,为何没有如此普遍地针对其他轮胎品牌的投诉,而只有锦湖和韩泰两个品牌?
实际上,早在2007年,就有锦湖轮胎员工通过网络论坛曝光过其生产质量的种种问题。据这名员工透露,锦湖工厂内部出现了种种问题,管理松散,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比如一个班次保质保量只能生产200条,却要求相同时间生产400条,造成超产现象,轮胎的硫化时间变短,橡胶性能变差。这是造成轮胎“鼓包”最要命的一个环节。另外,公司品质保证部和检查部的工作完全是走过场,质量把关不严,不良品直接流向了市场终端环节。
“如果解决不了质量问题,我个人建议这样的厂商应该立即停产,从源头开始抓产品质量。”清华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就此回应厂家的说法。宋健也认为厂家的说法是错误的,并且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轮胎出现鼓包现象是轮胎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及其制造工艺环节出现问题造成的,很有可能是在胶料上“偷工减料”。
6月下旬,锦湖轮胎所在的南京栖霞质监局开始对锦湖轮胎的“鼓包门”事件开始着手调查。尽管目前调查结论尚未公布,但经过媒体广泛报道,舆论压力之下,锦湖轮胎在全国开展了免费检测活动,但对问题轮胎并没有免费更换服务。
显然,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这一处理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国家质检总局此前表示,总局正对汽车轮胎召回进行调研,作为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轮胎可能会列入汽车零部件召回范畴。质检总局将出台《产品缺陷风险评估标准》,包括轮胎在内,如果被列入最高级别的风险等级,问题产品可能受到勒令“退市”
案例四:含三聚氰胺奶糖流入市场
2月3日,陕西省公安厅通报称,福建漳州芗城南方食品公司和广东潮安县真美公司使用2008年遗留的三聚氰胺奶粉生产的奶糖,其中漳州南方食品公司生产的1148件奶糖中只有164件被封存,其他的还在召回当中。公司奶糖50%以上在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销售,少部分在广东省等地区销售,目前公司已停产奶糖并全力召回问题奶糖。漳州南方食品公司问题奶糖事件应对组负责人柯先生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2月4日,公司所有1148件问题奶糖中,除被封存的164件外,目前已经召回109件,正在召回路上的还有五六百件,而广东地区的所有问题奶糖都已经全部召回。
案例五:JEEP赔偿事件
2009年5月28日,北戴河翡翠岛的一辆牧马人撒哈拉忽然自燃起火,车主趴趴熊就此开始了为期艰难漫长的维权之路。在他本人执著的维权交涉下,以及JEEP兄弟连和国家质检总局相关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最后终于有了初步结果。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11月26日发出《关于部分进口美国克莱斯勒越野车存在安全隐患的警示通告》警示相关风险;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也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将于2010年2月10日起,召回2006年3月3日至2008年7月10日期间生产的进口2007/2008年款吉普牧马人(Wrangler 3.8L/Wrangler Unlimited 3.8L)车辆。这次“召回”事件也成为中国因个人和民间团体的抗争,促使跨国公司发出汽车召回的首例案例。
2010年4月12日中国汽车消费者的自主维权终于有了里程碑式的结果。车主“趴趴熊”获得了克莱斯勒公司的赔偿。“他获赔了一辆崭新的牧马人罗宾汉。”JEEP兄弟连法律顾问冒晓光表示,“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这个事件有着标志性的意义,它是迄今为止,国内汽车消费者首次获得的整车赔偿。”
案例六:福克斯熄火门
2009年8月29日,浙江省杭州市的娄先生花了13万元购买了一辆全新09款福克斯三厢自动挡轿车。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车子在行驶到2000公里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娄先生感觉自己的车就像被人突然拔了车钥匙一样,方向盘被锁死,仪表盘上油瓶和发动机的指示全亮起了红灯,时速表指针迅速归零,甚至连刹车也变得格外沉。而唯一没有变化的是,车子的档位还停留在前进档D档上。
2009年12月9日,一些福克斯车主们通过QQ联系起来,成立了第一个福克斯熄火QQ群,200多名全国各地的福克斯车主以实名制的方式聚集到这个群里,通过各种方式诉说着自己的经历,表达着对福克斯的不满。车主们认为福克斯厂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至今为止都没有公布造成熄火的真正原因,而是一味的让车主清洗节气门,事实上,清洗节气门没有解决熄火问题。
案例七:美国美泰玩具召回事件
2007年6月13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和美国玩具公司RC2联合发出公告,召回RC2公司经营的150万件中国生产的玩具火车,这种木质小火车的油漆含有可导致儿童中毒的金属铅。8月2日,美国的美泰公司向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提出召回96.7万件塑胶玩具,因为这些玩具表漆含铅量超标。8月14日,美泰公司又因油漆铅超标问题和磁铁易被儿童吞食隐患,召回近1900万件中国产玩具。9月4日,美国玩具厂商美泰(Mattel)又宣布召回11款约84.8万件铅含量可能超标的中国出口玩具。自2007年夏天以来,美泰公司三起玩具召回事件,在美国媒体大肆炒作下美国消费者也开始质疑中国产品的质量,甚至提出要抵制中国玩具。
对于接二连三出现的召回事件,美泰解释说完全是因为企业对产品检测的复杂过程所致。美泰对每一件玩具的配件,装饰等都要进行精细的检测,因此这个过程相当缓慢。而美国方面又规定,一旦查出问题就必须立刻召回,因此美泰不可能等所有的问题都查出后一起召回,也就出现了分批召回的现象。
由此,美国公司的此次问题玩具召回事件,引起了各方的空前关注。其中,中国的玩具生产企业以及相关质量管理监督检查部门,对此作出了最为迅速的反应,开始加强对所产玩具或玩具零部件的检查,力争把影响减少到最小范围。8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美泰公司召回的数千万件中国产玩具中,85%是按照美国进口商的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的。因为铅含量不符合美国要求的仅占15%。“对这些玩具,我都选了几件产品亲自看了,我认为设计当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种产品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会被召回,它容易使儿童发生不安全的事故。”李长江说,“作为中国的生产企业应该承担责任,作为美国的进口商、设计商,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在9月11日举行的第二届中美消费品安全峰会上,中国宣布将禁止玩具生产厂商使用含铅漆。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率领的中国代表团,与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执行主席诺德女士领队的美国代表团,在华盛顿就产品安全问题举行了此次会议并签署了相关协议。
第五篇:丰田召回事件
案例介绍
2006年4月,因为一汽丰田工厂的空气湿度与日本有很大不同,上市仅两个月的一汽丰田锐志轿车普遍出现发动机油底壳机油渗 透现象。同年6月,丰田对故障车辆免费检修,并将其保修期延长 一倍,以此来安抚愤怒的锐志车主。
2008年12月,丰田因电动转向系统(EPS)存在缺陷可能导致转 向控制失灵,召回了12万辆汽车,包括2004年至2006年期间生 产的锐志、皇冠轿车。
2008年10月,因手动变速器存在安全隐患,丰田召回8万辆车。
2009年4月,广汽丰田因刹车系统缺陷召回26万辆凯美瑞。
天津一汽丰田在提交给质检总局的召回报告中披露,召回的原因与美国情况相同,车辆由于油门踏板的踏板臂和摩擦杆的滑动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在低温的条件下使用暖风(A/C除外)时,在滑动面发生结露,使摩擦增大,使用油门踏板时有阻滞,可能影响车辆的加减速。极端情况下,油门踏板松开时会发生卡滞,车辆不能及时减速,影响行车安全。
丰田自己也承认质量有问题。丰田社长丰田章男近日提出“质量比数量更重要”,丰田宣布放弃夺取全球15%市场份额地目标,从而退出全球销量第一的争夺战。案例背景
丰田汽车公司(トヨタ自动车株式会社,Toyota Motor Corporation;)是一家总部设在日本爱知县丰田市和东京都文京区的汽车工业制造公司,隶属于日本三井财阀。丰田汽车公司自2008始逐渐取代通用汽车公司而成为全世界排行第一位的汽车生产厂商。其旗下品牌主要包括凌志、丰田等系列高中低端车型等。
自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丰田在中国共有24次召回,涉及车辆近120万辆。而同期丰田在中国市场售出的汽车也不过是130多万辆,也就是说,丰田在中国平均每卖出10辆汽车,就有9辆存在隐患需要召回。如此频繁地大批量召回,让丰田质量大打折扣。在一项“你是否还会购买丰田汽车”的网上调查中,共有1万多名网友参与,其中有73%的网友表示不会购买。丰田汽车销量亦逐年下降。
讨论与分析
从2007年9月至2月9日,丰田公司因质量缘故共从全球召回 1170.6534万台汽车。据分析,此次召回事件约使丰田公司损失 75亿美元。对于此次事件,法国主流媒体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压缩 成本。然而,丰田公司没有明确回应。
一、丰田汽车召回事件与成本控制的关系研究
一般而言,汽车钢材总消耗约占全部原材料的70%。考虑到近几 年钢材价格的实际变化,本文用“单位成本增长率-钢材价格增长 率”来反映“成本压缩程度”。当该差值<0时,说明企业在压缩 成本,差值越小,表面压缩程度越大;当该差值>0或=0时。说 明企业未压缩成本。
表1中“钢材价格”是用我国数据来替代丰田公司钢材原料价格,考虑钢材属于垄断行业,其价格受区域影响不大,且仅用以进行 相关性分析,故本文认为这种替换误差是可接受的。运用 SPSS17.0对2007-2008财年“成本压缩程度”与“汽车召回数量 ”进行向关性分析,得二者相关系数是-1.000(见表2),这说明 了丰田公司此次大规模汽车召回主要是因为过度的成本压缩。然 而,对2007-2009财年“成本压缩程度”与“汽车召回数量”进 行向关性分析,发现二者不具有相关性,如表二所示。
上述不一致不仅说明了丰田公司召回事件的主要原因 是其过度压低成本,而且也说明了这种过度压低行为很快就给公 司带来巨大损失。需要解释的是,表1中的“总成本”是丰田公司 每财年全部费用,包括已售产品成本、融资业务成本、销售费用、总务费用、管理费用等。既然总成本包含全部成本费用,那么 自然也包含为每财年召回汽车修复赔偿等费用。由表1可知,丰田 公司在2009财年共召回815.9084万台汽车。如此多的问题汽车,别的暂不说,单单修复就是一笔巨大费用,故而2009财年丰田汽 车的单位成本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其主要原材料钢材价格增长率,这就造成丰田公司2009财年汽车成本压缩程度减少的假相。这种 情形在丰田汽车历史上是出现过的。从表1可知,2004财年丰田 成本巨大压缩程度,换来了2005财年于9月7日、10月19日和12 月9日三次汽车召回,共计224.8351万台。
二、丰田汽车召回事件引起的成本控制反思
要保证产品质量,产品单位成本必然存在底线,即产品质量合格时的最低单位成本,可简称为“合格成本”。在实际环境中,产品合格成本是非常难以控制的,故而,企业通常会借助最佳质量成本模式(见图1)促使产品质量和成本处于一个合适的水平。丰田公司就是忽视了此模式,一味压缩产品成本使得汽车合格率降低,虽然产品的生产成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有所降低,但事故成本却大大增加了,故才有大规模汽车召回及其巨大经济损失。
由图1知,企业若想有最大利润,惟有将合格率牢牢地控制在“最佳质量水平”这点上,这在实际环境中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实际中企业应该将产品合格率控制在一个区间上(如图2中的区间[B,C])。然而即便是一区间,企业同样也不易一直做到。因为当产品合格率到达区间上限C点时,成本最小化理念会迫使企业再将成本压向最佳质量水平这个危险点,这正如丰田前总裁渡边捷昭所言的“挤掉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若企业技术管控水平高,当然也应该进一步缩小[B,C]区间,以实现总成本最小化。可是,又有多少企业生产者和管理者能完全清楚自己管控能力和水平呢?即便是以精益生产著称的丰田公司,也被成本至上理念逼到了危险的边缘,这正如丰田现任总裁丰田章男所言的“车子已经开到了悬崖边上”了。不过,笔者认为,一味压低成本,追求最低成本的丰田公司,不是现在才把车子开到悬崖边上,而是一直就行驶在成本质量的悬崖边上。只不过,此次距离悬崖边更近了,更感觉到了悬崖边的危险了。启示 启示之一
公关问题---危机管理
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汽车业一向以高技术含量和高品质在全世界享有声誉,其品牌号召力这一最大财富目前正在因丰田“召回门”而遭受重创,如果处理不当,丰田甚至是整个日本汽车业有可能会就此失去优势。就这次丰田所面对的“召回”危机而言,其危机应对措施违背了危机管理中的六大基本原则:
1、事先预测(forecast)原则,因为丰田公司事前对此次“召回”危机的演变和发展预料不足,导致危机发生的时候事态迅速恶化;
2、迅速反应(fast)原则,即产品质量问题浮出水平之后反应迟缓,特别是公司高层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被迫面对而坐失危机之初的应对良机;
3、尊重事实(fact)原则,在普锐斯出现刹车失灵问题时,丰田的解释与现实距离很大,无法令人信服,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不可原谅的是犯错了
却不敢承认;
4、承担责任(face)原则,危机之初的丰田公司漠视消费者的安全考虑而一味推卸责任,在美国听证会和丰田章男来华道歉之前,消费者没有感受到丰田方面的诚意,使其历经数十年积累的信誉度一落千丈,几乎毁于一旦;
5、坦诚沟通(frank)原则,丰田公司在发现问题后企图隐瞒事实,态度前倨后恭,顾左右而言他,妄图通过狡辩以推卸责任,其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的缺失严重毒化了危机处理的氛围和环境,使得危机处理过程失控;
6、灵活变通(flexible)原则,正是由于丰田公司对这次危机处理的不当,而导致危机本身的升级和转化:从产品质量危机转变为品牌危机,从丰田公司的危机转变为殃及日本汽车业甚至整个日本制造业的信誉危机 启示之二
召回制度
近日,丰田汽车公司因油门踏板踩放不顺的潜在问题,决定扩大在美国市场上召回范围,使在北美的丰田汽车召回数量上升到590万辆。丰田公司也将召回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丰田进口车4万辆和国产车7.5万辆。同时,也在考虑召回欧洲市场上近200万辆丰田汽车。这样,卷入“踏板门”而召回的丰田汽车数量将达800万辆之巨,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汽车产品缺陷召回事件。这样大规模的召回,成本就是天文数字,正值丰田攀上全球产销第一的至尊地位却遭遇消化不良之时,对丰田的打击可谓雪上加霜。但丰田还是在“主动召回”、“指令召回”、“隐匿召回”和“拒不召回”的诸多选项中,果断选择了“主动召回”和“主动申报”。这看似费解,实则来源于法律制度压力。
中国汽车消费者大概不会忘记,2002年5月,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决定召回200万辆存在点火器隐患的汽车,但令中国消费者沮丧的是,召回并不包括中国市场。令中国消费者受歧视的主因是中国当时并没有制订汽车召回的有关法律。而据信,中国推出汽车召回制度的阻力正源自国内的汽车厂商而非外国汽车公司。国内汽车厂商认为,召回制度会一棍子打死中国汽车产业。
这种未经证实的担忧,使中华民族汽车免去了“召回成本”之重。但多年下来,中国品牌汽车非但没有“强”起来,反而纷纷伏倒在有“召回成本”之累的外国品牌车之下。所以,真正夺命的不是召回制度,而是没有召回制度。
美国的汽车召回制度历史悠久,起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国家交通及机动车安全法》,美国甚至制订《大气清洁法》,把不符合环保条件的汽车也纳入召回范围。真正让美国召回制度运转起来,依托的是基础法律制度,其中就有产品侵权责任法。美国曾有个著名判例,加州居民拉蒙·罗莫夫妇一家驾驶福特车出车祸导致三死三伤,后查明事故主因就是福特汽车产品质量问题,由于初审法庭查明福特早已知悉此类隐患而未召回,就痛下杀手,在作出500万美元伤亡赔偿的基础下,判令福特2.9亿美元的天价惩罚性赔偿。
依据“风险核算”法,如果投放于市场的有缺陷产品可能产生的产品责任的总量远小于召回成本,车企就会坐视消费者有可能车毁人亡的悲剧发生,会以“大不了赔点钱”的想法蒙混过关。所以,产品侵权责任法不配套,行政处罚以及刑事责任跟不上,召回就不能成为自愿之举。日本的召回制度中引入了刑事责任,对拒不召回或隐匿召回的,除对法人处以上亿日元的罚金外,对个人课以刑期一年以下的监禁。
我国于2004年才开始在小范围汽车种类上施行召回制度,到2009年才基本扩大到所有机动车上。由于侵权责任法以及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不完善,中国车企在“主动召回”的态度上还得向外国品牌学习。市场营销人士发现,召回并没有根本性摧毁品牌力量,反而是在“所有产品都不可能是十完十美”的假定下,那种勇于自改,敢于向生命负责的行为,最终会赢得市场高度支持。
文献:http://baike.baidu.com/view/32316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