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时间:2019-05-14 08:2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

高中课程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高中课程改革已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程。就研究开支课程开展来说,课题选择是基础、是起步,它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成败。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来说,它又是十分重要的切入口,离开对学生发现问题、提高问题的训练,培养创新精神只能是空洞的口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学校对课选择的原则、课题的来源、课题选择时出现的问题做如下要求:

一、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实施工作的组织机构

(一)研究性学习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研究性学习实施领导小组职责:承担课程实施的领导和协调工作,把握课程实施工作的方向,提供后勤服务保障。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办公室及选课指导中心(设在教务处)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研究性学习实施办公室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具体实施工作,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与上级课改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负责对课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

选课指导中心负责制定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政策、指导中心要提供学校详细的课程安排,并对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和咨询;要通过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发展趋势,为学生科学选课提供客观依据;教研组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

(三)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语文组

组 长: 副组长:李洪英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数学组

组 长: 副组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外语组

组 长: 副组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物理组:

组 长:、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化学组

组 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生物组

组 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政治组

组 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历史组

组 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地理组

组 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体艺组: 组 长: 副组长:

备课组长:

分管领导: 信息技术教研组: 组 长: 分管领导:

成 员:各学科教师

学科课程实施研究组职责:负责组织课程实施的具体研究和操作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教师进入课程的实践活动;总结经验教训、收集课程个案,做好课程实施成果的收集、分析和整理;与第一线参加课程实践的教师保持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提出调整意见。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选择课题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研究是探索真理的活动。强调科学性,是要求我们注重科学价值。所谓科学价值是指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或是在某方面空白的填补,或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完善或发展,或是某领域某些不正确观点的纠正,或是有助于研究者自身养成良好的科研意识、习惯、态度、规范及思维方式。选题的科学性,可保证课题研究方向正确,而不选反科学、伪科学和荒诞迷信的课题。

2、创造性原则 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意在发明、创新和前进。科学研究的选题应体现创新性,这种创新性既可表现为理论、观点和概念的创新,又可以表现为方法上的创新以及应用领域的创新。选择的课题是无人提出的或是别人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努力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创新性是课题研究的生命,因此,努力使自己的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就能赋予课题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对于高中生来说,刚开始参与科学研究,不能要求过高,但必须做到能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3、可行性原则

一个小组在实施课题的具体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在选择课题时要充分考虑实施这一课题时的可行性。课题小组成员知识结构状况的可行性应予以考虑。高中学生的知识状况不允许在选题时好高骛远,涉及内容的深渚,研究范围的大小,应与知识结构相适应。课题小组成员结构配置也应考虑。组员课外知识的广泛性,爱好专长程度的高低,对电脑操作熟练的程度,社交能力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三、课题的来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仔细地观察,然后提出问题是科学的核心所在。对于高中生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才能提出高质量的课题呢?笔者认为,一是仔细观察,发散性思维。二是将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

1、仔细观察,发散性思维

人在最初阶段,不应该过多地去顾及“高质量”,而只需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周围,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然后试着给予回答。例如:我们每天吃的大米中含有哪些成分?大米是从哪儿来的?影响水稻生长的因素有哪些?除了大米以外,还有哪些粮食?其营养成分又是怎样的?为什么我们要吃粮食?世界上是否还有饥饿存在?为什么还有饥饿存在?如何才能防止饥饿?砍伐森林与粮食有关吗?准备一本笔记本,随时记下所不有回答的问题,不管它是怎样一个问题,对于自己未知的问题,就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参考课题。

2、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课题,是课题的主要来源。与学生生活有关的问题就有取之不尽的研究素材,可以研究学生用餐问题、校服的穿着问题、学校或周边环境的整治问题。如“关于白塔中学食堂用餐问题的调查”、“现代中学生服装美的调查”、“白塔中学化学工业区周边水质的调查”;可以研究研究性学习改革的内容、学生学习中的有关问题。如“学校开设拓展型课的现状调查”“英语歌曲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作用”;可以研究中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学生的交往等等。如“白塔中学学生与父母交流情感的调查”“如何看待高中生之间的友谊问题”。

四、课题选择时出现的问题

在开始选择课题的时候,常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选择的课题题目过大、选题所涉及的研究的内容过于抽象;不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对课题中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

1、选择的课题题目过大

选择的课题题目过大,这是学生在选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他们不知道选择的题目和他的能力、现有的研究条件之间的关系,只是雄心勃勃、跃跃欲试,提出的题目只求一鸣惊人,不考虑其它。如“中西方婚丧嫁娶习俗的比较”,这一课题存在的问题是研究范围太大,显然大大超出学生的能力所能驾驭的范围。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们根本无法胜任的。一般遇到学生选择的题目过大时,教师可以在和学生共同研讨的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地域和时期等方面对课题进行修改和限定,这样就可以使研究的问题更加集中和清晰。如,在给学生做指导时,建议他研究“解放后四川结婚习俗的演变过程”。

2、选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抽象

学生选题中出现的另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内容过于抽象。如“关于我校高中生道德水平的调查”“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高中生消费观的调查”等。无论“道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消费观”等,都很难把握,用单纯的调查方法更是无法测定。在指导学生时,建议课题改为“关于我校高中生对中国传统道德认同态度的调查”。因为高中生都出生在当代中国,受环境的影响,他们会潜移默化地接受某些传统的道德,但也会用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来排斥其中的部分内容。通过这样的课题研究,可以帮助当代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道德,同时对“中国传统道德”学术界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态度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这样研究起来就比较容易入手。

3、不考虑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这里所说的“可行性”,主要是指学校或学校周围是否能提供学生课题实施的必需条件。具体条件有:信息资料、实验设备、药品试剂、时间、精力和财力等。譬如,“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心理剖析及预防措施”、“国内旅游指南”、“计算机硬件的测试”、“城市流动人口的调查与思考”和“贷款购房的研究”“家装室内甲醛的污染与治理”等课题,学生要研究的话,就缺乏完成此类课题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建议学生对条件问题予以特别的注意。不解决条件问题,课题就不能确立。如“火箭的制作”,需要燃料,还要其它材料。没有他人的帮助,一般的学生无法完成此实验,象这类课题只能放弃。

4、对课题中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

对课题中要研究的问题不明确。如:“足球”、“桥”、“电影”和“高中阅读课”等。研究研究课题,应当用简洁明了的词语来陈述。例如:有一个学生想研究高中生开设的阅读课对阅读成绩的影响,他把题目定为“高中阅读课”,这种宽泛的不包含任何问题的陈述显然不合要求,可以改成“高中生开设阅读课程对提高阅读成绩的影响”,这样就比较具体,也包含了问题在其中。因此教师在指导选题时,首先要让学生发散性思维,畅谈在这个题目下有哪些可以研究的方面并一一列出,然后引导学生把每个研究的方面转化为问题,从中抽取出对学生最有教育作用的题目,作为学生研究的内容予以限定。这样,在学生进入研究前他对自己要研究什么就比较清楚了。

5、教师加强对选题的辅导

教师在选题阶段是最忙碌的。其共和大约有这样几方面:发动学生、根据学校统一布置组织学生参与课题选择;提供本学科知识背景,打开学生的思路;进行科研方法辅导;指导学生选题。其中指导学生选题,建议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介绍各种信息,让学生通过发散性思维,互相启发,逐步集中他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学生将感兴趣的内容概括成问题;组织学生从多种渠道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反复论证,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组织学生讨信纸明确自己所要解决的课题,哪些资料、数据、信息是必需的、最重要的,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得;指导学生设计研究方案;主持学生课题的开题评审。在课题选择阶段,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选题的辅导。

总之,在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时,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选择、确定贴近社会生活实践的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关心社会进步、祖国前途和人类命运,达到精神境界的升华。

第二篇: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学生以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兴趣

中学生要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自然与社会,对身边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简单的操作实践,品尝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激发对自然与社会问题探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当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包括:针对特定情境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设备,采集基本的信息、数据,运用信息和数据对问题作出简单但合理的解释或回答;用明白的话语与同伴交流观察、思考、探究的过程与心得,展示成果。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中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乐于与伙伴互相帮助,既分工又合作;克服依赖心理或骄傲心理,养成认真完成任务的自觉性;形成人际沟通的初步能力;热爱集体,乐于与同伴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努力钻研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耍初步形成尊重客观规律的意识、养成凡事认真思考的习惯,既敢于大胆想象,又能够认真实践、尝试、探究;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放弃探究;能进行初步的反思和自我评价;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等。

5、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中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初步形成的社会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初步形成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注意个人的行为对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后果,初步形成关注社会进步的意识,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1、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主要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过程中获得。

2、在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是随着研究发展的需要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3、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和体验,这是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主体,只能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感悟获得。以上三个层面的内容通过研究的课题作为内容的载体,通过课题的选择与组织调节学生获得研究方法、能力与态度的提升以及各种体验,课题的选择与组织就成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

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系统与职责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组织实施涉及从学校到学生五个层面。

1、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韩惯生

副组长:刘武生

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和规章制度,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保证。

2、教导处、教研组、团支部。

以教导处、教研组为主,负责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开展教师培训,检查课程实施情况,为教师、学生提供科研方法的咨询、指导。

团支部与教导处密切配合负责对学生在研究活动中的组织与管理,与社区的联系与协调。

3、班主任和指导教师。

具体负责对学生活动的组织管理和课题指导工作,随时了解课题的进展情况,包括选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报告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态度和表现,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通报情况。

4、学生课题组长。

负责组织本组的同学参加课题研究活动,安排小组人员分工,真实记录每次活动情况,主持小组活动和组内评价,及时向老师反映出现的问题。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细则

1、教师培训

①对全体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动员与培训。

②对全体学生的动员与培训。

③有关研究性学习材料的准备和组织学习。

2、时间安排(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生的教育和培训:采用讲座形式。

第一讲:研究性学习的动员和教育。

第二讲:研究性学习课题指南发布,指导选题和分组。

第三讲: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案的指导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第四讲:开题报告与结题报告的撰写。

第二阶段:学生分组(组织落实)、调研(课题和研究方案落实)。

①学生选题,上交名单;由教务处和年级组公布小组名单,落实指导教师。②集中讲座:研究性学习研究方案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③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和调研计划。

④分组调研。

第三阶段:材料汇总,撰写研究报告。

①小组汇总材料,进行小结。

②指导教师指导研究报告的撰写。

③学生撰写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研究成果的交流展示与总结评价。

①学生成果展示。

②学生分小组进行总结、互评,指导教师进行成绩评定。

3、研究性学习的操作程序

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学校发布课题指南→学生选题和分组→选择、指定指导教师→课题立项、申报、论证、审定→确定研究方案→学生实话计划进行调研→形成成果、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成果交流与展示→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

五、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和评价

切实加强实施过程的管理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并注意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在管理和评价上开拓创新。

(一)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

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学习评定和统筹协调等方面,加强对研究性学习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全过程管理。

1、成立研究性学习指导、管理小组:

组长:韩惯生

副组长:刘武生

成员:李丽君 牛琴琴高娟全体班主任

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承担校内外指导力量的组织协调,统筹安排好设备利用、研究性学习活动落实、实施情况检查等项工作。要发挥年级组在组织、统筹、协调上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经验分享,以保证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

2、教师要承担起指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职责。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

3、学生要做好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对研究情况和体验及时记载,这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通过交流研讨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还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与同学们分享成果。每个学期按研究计划完成研究任务。

(二)学校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要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掌握知识的数量;要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而非一般地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要重在全员参与,而非只关注少数尖子学生竞赛得奖;是形成性评价而非总结性评价。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评价内容多样化,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评价等级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终级评价结果为学生此门课程的学期成绩。

王狮中学

2010-3-8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第三篇:展板内容及格式要求(研究性学习展板)

研究性学习展板内容及格式要求

内容:

一.标题

二.年级/班级 + 课题成员姓名 + 指导老师

三.展板主要内容及顺序

1.课题研究目的或意义

2.课题研究计划安排或小组分工

3.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4.课题研究成果

5.研究性学习实验后的收获或心得体会.(备注:展板内容顺序,可以根据具体课题作出细微的调动)

格式及要求:

1.使用5号字,字体为宋体.为了避免展板喷绘出来字体过小或过密,文档内容尽量控制在3页.2.建议多插入探究过程中的图片或图表, 并在图片中配以相应的解说文字.此外, 为了使图片更美观和节省空间 , 可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参考案例展板)

3.要求展板内容精练, 层次清晰, 无错别字.

第四篇: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汪娟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进行了多次以历史活动课为出发点的研究性学习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历史活动课的具体操作过程:

1.组织形式:个人学习(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提出问题并准备论证材料)——全班活动(展示、交流成果)

2.学习途径:阅读有关书籍、音像报刊资料、访问因特网、参观关于辛亥革命的博物馆、考察地方史迹等。

3.学习步骤:

第一阶段:个人学习阶段,学生带着自己活动小组布置的任务,搜集和整理资料。教师进行提示、指导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要求学生在整的资料下注明出处,如书名、作者、出版社、网站及作者等。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辛亥革命这段历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产生了一定的探究愿望,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查阅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第二阶段:小组合作学习阶段,小组长组织本活动小组成员进行资料筛选、提取、策划等分工合作工作,小组根据自己本组实际和优势进行创作,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自己的特长能力出发,自由选择各种活动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通过这一阶段,学生对问题开始实质性的探究活动,产生了不同观点的碰撞,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的探索、求知精神。

第三阶段:全班活动阶段,各小组展示本小组活动成果,形式多样,如资料汇编、历史文物仿制、历史剧编演、历史人物评析、历史幻灯片制作、历史小报编辑等。这些活动反映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自主选择与主动投入,着意于自我宣示聪明才智,焕发创造的光彩,体现了初中学生好动、好模仿、好表演等心理特点。学生从中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培养群体合作精神,并提高讲演、表演等艺术水平。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广东是中国近代史的发源地,激发同学们关心家乡,爱护家乡的高涨热情。

第五篇: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为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可能偏重于实践方面,也可能偏重于理论研究方法。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宜由教师指定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记忆,而应引导、归纳、呈现一些需要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展示一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一种情景引出,也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己得出结论。

(三)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践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一、选题

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是选题。从众多未被认识和需要研究的问题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就叫选题。选题也是一个学习、思考、创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目的是要回答“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及“有无研究可能”等问题。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处理信息、明确研究方向、界定研究内容等环节。概括起来说,这些环节要围绕两项任务展开,那就是提出问题和确立课题。

研究兴趣、基础知识、合作伙伴、指导教师、研究时间

二、设计

经过选题阶段,明确了“研究什么”和“为什么研究”,接下来就是通过研究方案的设计回答“怎样研究”的问题。是对研究内容的推敲和界定;是对研究过程的分析和设计;是对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的预测和防范。确定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调查法、试验法、观察法、资料研究等等)。明确任务分工和活动步骤

三、过程

注意事项:

避免两个错误倾向。一是先验论,头脑里先有一个铁定的结论,调查知识为了搜集符合结论的材料。另一种倾向是指罗列现象,写了一大堆庞杂的材料,但没有分析归纳,这样的报告毫无意义。收集材料要实事求是,力求全面、充分。

四、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是多样的,成果是多样的,所以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也就是多种多样的了。可以是宣读论文、展示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展示发明、课本剧等。

多用数字图表,少用模糊语言。能量化的量化,尽量用图表显示,给人清晰、明确的印象。

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的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重点的指导,如着重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或指导设计解决总是的方案,或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等等。

下载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及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主题:化学与生活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自2008年8月,本届学生从高一年级全面进入新课改实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福州四十中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思想 为了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认真落实《普通高......

    小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研究性。教育家彼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

    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要求

    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名称 未来的地铁 所在单位 香江一小课题组长 杨硕小组成员 无指导教师 王老师- 12......

    研究性学习报告的形式及格式要求

    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的要求及格式 为了进一步规范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的编写,现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编写的要求及格式。 1、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应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⑴调查报......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 2

    “研究性学习”具体实施过程和要求: 1、课题小组结题后,应提高下列材料:开题报告、活动过程记录、活动中收集的相关材料(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模型、音像资料、网上资料记录......

    研究性学习报告格式要求范文

    文字报告以文字说明为主,包括封面、摘要、正文和附件。基本要求如下: 1.封面标明:课题名称、研究时间、学校、班级、指导老师、组长、第一执笔人和小组成员。作者署名人数在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