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
美文《散步》的多角度解读
美文是新文学领域最亮丽的一方新土地,具有可意会难言说的韵味。它唯美、精致、隽永、智慧,发人深省,感人至深,既充满生活情趣,又不乏理性光芒,尤其受到青少年朋友的喜爱。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散步》(人教版七年级 上册第23课、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2课在入选的所有美文中放射着令人瞩目的光辉,堪称美文中的美文。于是,关于《散步》的解读自然成了此类文本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莫怀戚的《散步》辞文并茂,美不胜收,篇幅极其精巧。全文仅683个字(人 教版683,苏教版698个字),通过“一家人散步”的寻常家事,却表现出亲情、生命、使命的深刻命题。这样回味无穷,感动常在的作品选入新教材,为初中语文增添的不只是美丽。
一篇耐人寻味的极美之作,自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倘若众口一词,抑或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出其全部的“美”,恐怕也算不得美文了。真正的好是说不清好在哪里的好,真正的美是看不透美在何处的美。《散步》就是这样-篇从不同侧而欣赏,从不同角度解读,都能折射出不同美的当之无愧的美文。不必问《散步》一文在歌颂谁,不必求《散步》的主角到底是谁,也不必争《散步》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可以尝试从多角度解读美文,这样才能发掘出《散步》多重的美。
简约曲折的情节——故事美
《散步》讲述了一个平淡无奇却出奇、看似寻常无比实则感动无穷的故事。故事极尽简约,简约到两个字就能概括无遗——“散步”一家四口,二代同行,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故事情节简单,然而故事的发展并没有像我们想象的 那样平顺。先是年迈身体又不好的“母亲”不愿意出来,在“我”的说服下“母亲”才答应和我们一起散步:“我和母亲走在前而,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 而”,“前而也是妈妈和儿子,后而也是妈妈和儿子”祖孙二代互敬互爱,其乐融融,相携走在生命复苏的日野上不想行至半途却“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而在我己经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时,“母亲”又“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于是,一家人“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角塘走去”至此和谐的一家定格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极尽唯美的镜头里。
“文似看山不喜平”。不足700字的故事,却有如此起伏跌宕的曲折之美,我们为莫怀戚先生尺水兴波的功力深深折服。
温暖多重的主题——亲情美、生命美、自然美、社会美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通过仔细研读,我们发现:对一家三代散步整个过程的描述,意在讴歌亲情之美、人性之美、家庭和谐之美,这里有“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的母子情,也有“我”和妻子之间的夫妻情,还有母亲和孙子之间的祖孙情;对南方蓬勃春景的描绘,则意在赞美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社会和谐之美;文章用较多笔墨着力叙述在“去不去散步”、“走哪条路”时“大家”的表现以及“我”的决断,意在
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及作为家庭核心力量的“我”勇于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由此可见,《散步》主题鲜明多重。既是亲情、生命、使命的交响,又是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乐章。尺幅小文,却能兴惊天大波,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莫怀戚先生对人、对生命、对家庭、对社会,甚至对自然风物超敏锐的洞察与体味。
鲜明入心的人物——角色美
一篇精致的叙事性美文首先要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其次便是个性鲜明、到位入心的人物。《散步》人物不多:“我的母亲”、“我”、“我的妻子”和“我的儿子”。显然,“我”是整个家庭的核心,所有人物都与“我”相关。作为中坚力量的“我”是家里的“主心骨”、“顶梁柱”。对“母亲”,我是强壮、孝顺的儿子,对“妻子”,“我”是可以依靠、可以信赖的大山,对“儿子”,“我”是高
大、可敬的父亲。“母亲”善解人意,相信儿子,爱护孙儿,是一个可尊可亲的谦谦长者。文中描写“妻子”和“儿子”的笔墨虽不多,但人物形象清晰可见。“妻子”温柔贤惠,对“儿子”她是慈爱的妈妈,对婆婆她是孝顺的儿媳,对丈夫她是贤妻至宝。“儿子”大真活泼、聪明乖巧,当爸爸做出“走大路”的决定时,他并没有反对,小小年纪也懂得识大体。
文章以其超短篇幅,能做到每个人物都真切鲜明,每个角色都贴切动人,实在难得。作者巧用“亲情”的线将三代人、四个人物串在一起,组成一张温馨和美的“全家福”,全家福里的每个人都闪耀真善美的光辉。
生机盎然的景色——意境美
常言道“好花也要绿叶扶”。莫 怀戚先生把一个动人的故事、四个闪 光的人物形象,放在南国生机盎然的 春色里,营造了一个超美的意境,让 《散步》的所有情节都在优美的环境 中铺JF。文中那洋溢着生命律动的景 物,让人陶醉。笔墨简省,却有传神 之韵。景为情设,情由景生,情景交 融。文中两个写景的段落不能不提: 一是第四自然段对南方初春日野的描 写,“新绿”、“嫩芽”、“冬水”的 水泡分明是春的讯息和不可遏比的新 生的力量,这是对自然的礼赞,是对 春大的礼赞,更是对生命的礼赞。第 七自然段描写母亲目之所及的景象,“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表现母亲对美好 与新生活的憧憬与渴望,这是一种对 生命的眷恋与挚爱。这两处倾情的写 景,为《散步》增添了欣欣向荣的妩 媚之色
《散步》之所以感人、之所以美 丽,景物的烘托、意境的营造功不可 没。否则《散步》便不会J「始在充满 希望的J「始,也不会有向更加充满希
望的所在走去的浪漫了。
朴素优美的表达——语言美
《散步》的语言风格也跟“散 步”一样的潇洒尽情,时而家长里 短,娓娓道来,极尽朴素,“母亲本 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 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 此,才应该多走走”时而郑重其事,妙语连珠,第四段景物描写最后有句 点睛之笔“这一切都使人想起一样东 西——生命。”,还有文章最后那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更是情理交融,意 味深长。此外,《散步》用语还有骄 散结合的特点。文中不少语句大致对 称,具有一种和谐的对称美:如“母 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 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 老了,她早己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 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 高大的父亲”“到了一处,我蹲下 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 起了儿子”这些句子形式整齐匀称,读来流畅悦耳。也有一些语句又构成 不对称的美:“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 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 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
来,就是整个世界”显然最后一句 句式有了变化。假如作者采用一贯到 底的相同句式来表达(p}C像有些语文 同仁主张的那徉,那只是寻常笔法,甚至有些欠妥。一是形式上显得单 调,自然也就没有了可贵的不对称 美;_是前而两句整齐的铺垫后作者 最想表达的那句极富哲理的内容也就 得不到突出了。这样行文看似不经 意,实则匠心独运。正是这种变幻的 节奏才更加形象地体现出“我”和 “妻子”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散步》语言朴素优美,内涵丰 富。一词一语都像是从作家心里流淌 出来的甘泉,吸引我们由外而内地去 品尝它所有的美
有人说《散步》像一首动人心弦 的诗,有人说《散步》是一支感人肺 腑的歌,我说《散步》是一杯用平常 心酿造的生活的美酒。《散步》的故 事美、主题美、人物美、景色美,语 言也美。其实《散步》的美远不比这 些。回望《散步》的行文,表而看由 “事”(一家人散脚贯穿,实际上 则是由“情”(亲青统领,表而写 景实则为人,表而叙事实则抒情寓 理。《散步》的事感人,《散步》的 情醉人,《散步》的理更加地动人 《散步》集自然美、人情美、理性美
于一身,是一幅极美的生活画卷虑 李清瑛,广西贺州学院中文系副教
第二篇: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文本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凭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然是一个载体,老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文本,真正走进文本,深入解读文本,在阅读中感悟体验,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所谓的文本解读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凭借感受力和想象力而披文入情、动情关照的独特的精神活动。文本解读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会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
一、把文章还原到历史中,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
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要想成功解读文本,追溯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应该首当其中。因为作家要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一定要有一个空间。作者所选取的自然的、生活的图景,经过思想的渗透、情感的倾注,就不再是原先的个别的生活图像的复现,而形成了有情有境、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一种典型生活空间,一种艺术境界。当教师通过语言和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让学生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阅读文本,学生便会产生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相似的或者相一致的情感体验。如在讲《背影》一文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次分别发生在1917年的南京浦口车站,“当时祖母刚刚去世,父亲又失业了,家中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境十分惨淡”。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才有可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验作者的感受:分别那一刻,社会的动荡、家境的惨淡、前途的渺茫、生存的无助,这一切都如同千斤重担压在父亲的心头。就在这种处境之下,父亲事事以儿子为中心,处处为儿子做考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护儿子,安慰儿子。这样,学生才可以理解父亲那深刻的爱。
二、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读出个性化的见解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教师高屋建瓴,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章。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深入思考,能找到打动自己的点,能读出文章的文眼,能思考出自己教学的文眼,读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解读
文本读出自己的感受。
如在讲《背影》时,我抓住一个“攀”字,引导学生体会父亲攀爬月台的艰难与努力,想象那一瞬间父亲的面部表情,从而挖掘出父亲背影中蕴含着对儿子多少的爱;在讲《幽径悲剧》时,我抓住“微笑”一词,我引导学生想象:茂盛的紫藤萝下半部分已经被砍断了,失去了生存的机会,上面的花儿却不知道,依然在向世人绽放着最灿烂的微笑,学生可以想象出在以后几天里,鲜艳的花朵是怎样一点一点地枯萎,一点一点地失去生命。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深爱着紫藤萝的作者,把它当作精神支柱的作者,看到这一幕,是多么地痛心!在想象的画面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紫藤萝的不幸。
三、在有层次的教学设计中解读文本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个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经验是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这就决定着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展应该是简约的,是在教师的适度引领下进行的,这样,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才可能更加深刻,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才可能更高。因此,教师要在自己个性化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层次、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静下心来,细细的品读文本,咀嚼语言,体验作者的经历与感受,从而收获自己的人生感悟。如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设计了四个层次的问题:找到“伟大”,说说鲁迅对藤野先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切入文章;探究“伟大”,说说我们眼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品读文章,说说自己对藤野先生的评价与感受;深化“伟大”,说说鲁迅心中的藤野先生,引导学生联系鲁迅出国的目的、当时的背景,从而站在鲁迅的视角来看藤野先生;提升“伟大”,说说我们心中的鲁迅,引导学生联系鲁迅的为人、读过的鲁迅的作品,来认识站在作品背后的鲁迅的伟大人格魅力。这样有层次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一点一点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的解读,读懂了藤野先生,读懂了鲁迅,也读出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再如教《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我设计了与紫藤萝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
对话几个环节,效果也很好。
四、在生成中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我们的课堂因为有预设内的生成而逻辑有序,更因为有预设外的生成而精彩诱人。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情感、态度和认识的差异。于是,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教师想不到的“意外”,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善待生成,适时地进行调控、筛选、升华生成,使这些新生成的课堂资源能够更加有效的引发学生的思考,深入探究,把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如在讲《安塞腰鼓》一文时,有学生问,文章结尾处的“她”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她”而非“它”?这个问题是我没有预设的,但细细地引导学生思考,就不难读出作者对黄土高原的热爱,读出作者的黄土高原情结,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作者前面对安塞腰鼓的描绘。再如讲《伟大的悲剧》一文时,学生提出“英国国王为什么下跪”的问题,这更是一个很精彩的生成机会,经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明白了这一“跪”,恰好表现出了英国人民对英雄们的尊敬与热爱,他们“跪”的就是他们身上伟大的精神,从
而更理解作者为什么用“伟大的悲剧”做题目了。
第三篇:散步的情感美文
散步的去处不一定要是山明水秀之区,如果风景宜人,固然觉得心旷神怡,就是荒村陋巷,也自有他的情趣。一切只要随缘。我从前沿着淡水河边,走到桥,现在顺着一条马路,走上土桥,天天如是,仍然去,觉得目不暇给。朝露未干时,有蚯蚓,大蜗牛,在路边挪动,没有人杀害他们,在这时候这些小的生物可以和我们和平共处。也常见有被辗毙的田鸡野鼠横尸路上,令人怵目惊心,想到生死无常。河边蹲锯着三三两两浣女,态度并不轻闲,他们上午背上兜着垂头瞌睡的小孩子。田洼见肃立着几个庄稼汉,大概是刚拔完萝卜摘过菜。是农家苦,还是农民乐,不大好说。就是从巷弄里面穿行,无意中听到人家里的絮语,有时也能令人忍俊不禁。
散步时总得携带一根手杖,否则好象是摆不稳当似的。王维诗:“策杖村西日斜”,村东日出时也是一样的需要策杖。一杖在手,因为在地面摩擦的原故,已较当初短了寸余。手杖有时亦可作为武器,聊备不时之需,因为在街上散步者不仅是人,还有狗。不是夹着尾巴的丧家之狗,也不是循循然汪汪叫的土生土长的狗,而是那种雄赳赳的横眉竖眼张口伸舌的巨獒,气咻咻的迎面而来,后面还跟着骑脚踏车的扈从,这时节我只得退避三舍,一面加力握紧我手里的竹杖。那狗挂着牌子当然是纳过税的,还可能是系出名门,自然也有权利出来散步,还好,此外尚未遇见过别的什么猛兽。我只有自惭定力不够。
散步不需要伴侣,东望西望没人管,快步慢步由己定,这不但是自由,而且只有在这时候才特别容易领悟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种“分段苦”的味道。天覆地载,孑然一身。事实上街道也不是绝对的空无一人,策杖而行的不只我一个人,而且经常的有很熟的面孔准时准地的出现,还有三五成群的小姑娘,老远的就送来木屐声。天长日久,面孔都熟了。但是谁也不理谁。在外国的小都市,你清早出门,一路上打扫台阶的老太婆总要对你说话,要是在郊外山上,任何人都要彼此脱帽招呼。他们不嫌多事。我有时候()发现,一个形容枯槁的老者忽然不见他在街道散步了,第二天也不见,第三天也不见,我真不敢猜想他是到那里去了。
太阳一出山把人影照得好长,这时候就该往回走,在晚点便要看到穿蓝条睡衣睡裤的女人们在街上或者是在河谷里倒垃圾,或者是捧出红泥小火炉在路边呼呼的扇起来,弄得烟气腾腾,尤其是风驰电掣的现代交通工具,也要象是猛虎出柙一般的露面了,行人总要回避为宜。所以,散步一定要在清晨,白居易诗:“晚来天气好,散步中门前。”要知道白居易住的地方是伊阙,是香山,和我们住的地方不一样。
第四篇:美文推荐:莫怀戚 散步
我推荐的美文:莫怀戚的《散步》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和儿。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一个酷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刹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曲儿子了,因为我同他的时日还长,我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推荐理由:
来到这个世上的那一刻,是谁在用母乳喂养你,是谁在给你换洗尿布,是谁在照顾你的点点滴滴,是谁在怕你发热着凉,是谁在你夜晚的床前久久不肯离去,是谁在你生病时抱着你寻医问药,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牵扯着一个人的心灵,那就是我们的母亲。他们的爱不能用金钱衡量,不能以东西换取,也不能让人糟践,也不能任人剥夺。这种给予是无私的,这种无私的给予让你的心灵有了永存的归属。这篇美文让人在轻松中又感到母爱的伟大。
教学反思:
教了一个月的四品有了很多感受,《思品》课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情境丰富,为学生的自学理解提供了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空洞的说教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且也不符合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而且在课前为学生预设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走进生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第一节课,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同学,让学生写自己的介绍卡,然后接龙念介绍卡,同学们在游戏中得到了乐趣又认识了同学,帮助他们尽快的融入集体中。
第五篇:《诗经》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多角度解读
《诗经》中学语文教材选文的多角度解读
摘要:《诗经》从编著之初就具有教化作用,在历朝历代的教学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诗经》作为教本,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时至今日,《诗经》选文在当下各个版本语文教材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出现于初高中各个年级。本文分析当下各个版本语文教材《诗经》选文,并就《蒹葭》、《关雎》两篇为例,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以求对于当下《诗经》篇目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诗经》;语文教材;多角度解读
在当下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在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教材对于《诗经》选文数量并不相同,纵览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粤教版、语文版、北师大版六个版本的教材,《诗经》选文累积起来仅仅只有8篇,且出现次数并不相同,具体如下图排列(按初高中出现顺序):
选文篇目《关雎》《蒹葭》《静女》《氓》《采薇》《伐檀》《无衣》《鹿鸣》
选取次数34233111
从上表不难发现,《蒹葭》篇目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无论是初中教材还是高中教材都有其身影。《关雎》、《氓》出现三次,不过《关雎》无论在何版教材中都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而《氓》均出现在高中阶段,由此可见这两篇选文在内容和赏析上具有难易之分。《静女》、《采薇》都作为高中选文出现。《伐檀》、《无衣》、《鹿鸣》只出现在语文版高中教材中。
对于《诗经》,闻一多先生提出“《诗经》中的诗,却是‘可求甚解’的。” 可字句的阐释来推测出古意,也可从先人的解读给我们以启迪。这给我们就多策略解读《诗经》选文指明了一条方向。依重要程度,下面以《蒹葭》、《关雎》两篇文章为例,进行多策略解读,并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引导,从而得出多种结论,让学生对《诗经》选文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蒹葭》选文内容分析
苏教版的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版的九年级下册,和沪教版高一都收录《蒹葭》为教材课文,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对于《蒹葭》的重视程度。苏教版的定位在于诵读,这主要体现在音乐性方面。人教版、语文版主要从诗句如何体现情感、重章叠句的引入、重点实词的考察这三方面。而沪教版则更为深入,介绍了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材中给出了三个角度,分别是:思念情人、招贤诗与理想境界说。
《蒹葭》之所以被如此之多教材所接受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在语言上通俗易懂,并没有太晦涩的字眼,另一方面,《蒹葭》一诗所塑造的浓郁的抒情韵味,创造了“求而不得”的企慕情境一再被后人所推崇。
1.刺襄公诗。“刺襄公诗”说源自于《毛诗正义》。《毛传》本着《诗序》提出的“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原则,认为其主旨是“刺襄公也。”完全是将《蒹葭》当成一首比喻象征诗。这种解读影响了两千多年,许多研究《诗经》的名家如马瑞辰等人都对其亦步亦趋,将之奉为圭臬。
从这个角度进行解读,则得出的结论,无非是让学生对汉代的礼教制度有大概了解,进而看《诗经》产生初始,人们是如何对它进行解读。
2.求贤诗。关于“求贤诗”苏辙言道:“不以其道求之也,则道阻且长,不可得而见矣。如以其道求之,则宛在水中耳。”认为诗中所言“伊人”求贤者,乃襄公求贤。清代姚际恒也认为如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在水之湄’,此一句已了,重加‘溯徊’、‘溯游’两番摹拟,所以写其深企愿见之状。”
若从这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则是为了让学生拓宽思维,不局限于一家之说,借助先贤所言,进行自己的独立判断。
3.怀人诗。朱熹对《蒹葭》的诠释则转变为“怀人诗”。认为《蒹葭》说的是“秋水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朱熹虽然也强调礼教,但却撼动了汉人的学说,让《蒹葭》更回归于文本,认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赋的手法,如实地描写景物而已。
4.爱情诗。“五四运动”后,大陆学者颠覆旧经学体系,对《蒹葭》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是一首“爱情诗”。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则说:“这是一首描写思慕、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诗人在这时候、这地方寻找那心中难向人说的‘伊人’。伊人彷佛在那流水环绕的洲岛上,他左右上下求索,终于是可望而不可得。
这种角度更符合近代学说,学生更加易于接受,从《蒹葭》所描绘的画面感而发,让学生由文到情做出自己的判断感受。
二、《关雎》选文内容分析
人教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均录有《关雎》,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也有收录,不过仅仅作为诵读篇目。可以看出,《关雎》在语文教材的定位,仅仅在与义务教育阶段之末,说明其内容并不是太深奥,语言也较为易懂。在课后习题中,人教版引导学生自主赏析,并介绍了重章叠句的艺术手法;语文版则是作者通过哪些语言表达了爱慕之情,并对重点实词“寤寐”做了考察。
1.“后妃之德”说。《毛诗序》言此诗主旨在于以后妃之德风化天下。《关雎》篇序有言:“《关雎》 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朱熹也将《关雎》之旨落实为对于文王、大姒的赞美,并进一步谓诗中的“淑女”盖指文王妃大姒为处子时。“君子”,指文王。
2.男女情爱说。近代学者多认为《关雎》诗歌的本意,在于对爱情的诉求。学者们或谓“这首诗歌唱一个贵族爱上一个美丽的姑娘,最后和她结了婚”,或谓“这是一个青年热恋采集荇菜女子的诗”。专家的认识趋于一致者在于断定诗中的“君子”、“ 淑女”皆为贵族中人,而此诗则表现了男女表达爱慕的场面。
从这个角度进行切入,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可以开放型让学生自主体会其情感,从何句子体现出来。
3.婚礼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关雎》表现的并不仅仅是爱情,而是为贵族的婚礼赞歌,琴瑟、钟鼓本就不是寻常人家所有之物,及时贵族也很少会拿出来肆意使用,只有在十分盛大的节日时,才会拿出,作为一种礼器出现。
从此角度切入,可以让学生对于《关雎》一篇能有更加全面的体会,一方面不仅仅是颂德,其中也有爱情存在;另一方面,更有古代典礼的盛大场面。
三、小结
由前文可见,《蒹葭》至少可从四方面进行解读,即:刺襄公诗”、“求贤诗”、“怀人诗”与“爱情诗”由不同的角度解读,也可得出相应的不同结论。也可加入沪教版《蒹葭》“思考与练习”中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诗歌所体现出对理想的无尽追求。对于《关雎》在内容上进行多策略解读,一方面通过“后妃之德”,可以让学生形成《诗经》的整体化概念,对《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乃至社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另一方面,通过男女情爱的角度,让学生通过诗文体会情感,最后通过“婚礼说”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辨别,自主发现作品情感的能力。(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诗经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2]王国维:《人间词话新注》,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27页。
[3]《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4]苏辙:《诗集传?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册》台湾上午印书馆1986年版,第523页。
[5]邵禹铭:《<诗经?秦风?蒹葭>研究》,山西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届。
[6]朱熹:《诗集传》,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43、3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