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 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

时间:2019-05-14 08:44: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 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 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

第一篇: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 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

提升美术教育品质 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

21世纪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使美育越来越成为教育进步的重要性标志,并成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素质、造就创新人才、推进先进文化、发展社会文明的一个根本因素。

然而在我们现在的学生中,一些同学对自己喜爱的歌手顶礼膜拜却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对交响乐只知道那是高雅艺术,却不懂怎样欣赏评价。许多中外名画,如 《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等,许多学生也不知其所以,更不用说什么审美感受或是体验了,而且因为缺少审美教育,所以更容易良莠不分,把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带进自己的生活,侵蚀身心。这与现代社会所需的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要求是极不和契合的。实际上这也是当下,我们全社会提倡重视素质教育的原因。

以往的课程内容又深又专,不适合面向全体,新课改之后,美术课专业性受到削弱,但是知识的内容及其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学科间的界限被打破,教材中添加了一些新鲜、有趣的课题,如:《美术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造型载体》,《艺术多元化》、《艺术与科学》,《人文奥运》等,从而将美术学科作为学生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美术课的作用及地位得到了肯定,美术的内容知识,也因为融入了社会科学人文等知识,拥有无限的广度。

美术属于视觉艺术,它的特点是直观的和形象的。要在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首先要使所选择的美术作品能形象地吸引学生,并在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保证课程目标达成的前提下,花些小心思,使些小手段,弄些小花样,在我的美术课堂上,有时候夸夸其谈,天马行空,好像和课程毫无联系,实际上关系厉害。学生们总是充满好奇,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欣喜,所以满怀期待。

例如《敦煌》一课中,由于学生年龄的特点,学习时会有一定难度。对于敦煌石窟艺术,他们可能会感觉离自己较为遥远,对石窟中的造型感觉不是很好理解,对其所传达出的审美情感感悟不到。要使学生对享誉世界的敦煌艺术产生敬仰,热爱,对其伟大成就有充分的认识,就要通过多样的教学形式的改变与知识内容的拓宽,使学生能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敦煌,作为佛教圣地,课堂上,我先精要的介绍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耳熟能详的佛教术语的含义,像 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佛教认为,众生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中像车轮一样回旋不停,这种轮回有六条路:天、人、魔鬼、畜生、饿鬼、地狱。一个人只要今生按佛教的“真理”去做,行善积德,下世便可升到天界;如果违背佛法,下辈子便要变成魔鬼、畜生、饿鬼、甚至下地狱,入油锅。)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在佛 1 教盛行的年代里,由于人们的生活动荡、困苦,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信仰佛教,希望通过虔心敬佛,修得公德圆满以至死后能够飞升极乐。佛教在当时更多的是被人们当成一种精神寄托。这也都是封建统治者们所乐见的。再加上佛教以像传教的特点,所以长久以来,官方,民间大兴土木,石窟,寺庙广立。这也是敦煌莫高窟曾经兴盛的重要原因。宗教的神秘性在这里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这样的关于佛教知识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敦煌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内在动因。

敦煌艺术中最生动的成就便是他的壁画,只是因为时代的久远,毕竟几百上千年的历史鸿沟,再加上绘画风格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趣的影响,想让学生们接受并喜欢实在不易,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根据对学生们喜好地了解,我将一些壁画中的故事当成诱饵,像动画片九色鹿、春节晚会上美轮美奂的牵手观音、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等这些学生们熟悉,并感兴趣的内容,在敦煌文化中都能够找到其原型,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在学习中使同学们发现,这地方不仅具有极高的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研究价值,还是名副其实的佛的世界,神话的海洋,同时课件上展示的是敦煌壁画中的经典故事(课件演示---尸比王割肉救鸽,萨缍那太子舍身饲养虎,千手观音,四大天王)其中,对天龙八部学生之前只知道金庸作品中的南乔峰,北慕容,却不知道金庸的灵感也来自佛教文化,真正的天龙八部实际上是佛祖的八支护法军团,其首领分别是---天王,龙王、夜叉王、阿修罗王、紧那罗王、乾达婆王,迦楼罗王、摩侯罗迦王—敦煌壁画中著名的飞天,便是其中专伺歌舞的紧那罗一部)在学生们兴趣盎然的聆听过程中,他们同时也在这些壁画上找寻故事中的形象,注意到不同时期绘画上表现样式的不同。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敦煌艺术的浩瀚博大。

其次,象有些抽象的绘画作品,画面内容不好理解,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作品展示出来,学生并不十分感兴趣。教师如果这时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是不太愿听的。每件作品总有它自己的故事,教师应从其创作背后的故事及作者生平等一些奇闻趣事入手,情节过程会引起他们的关注,被情节中的冲突所吸引,并占有整个心灵,情节外的思维活动便同是被抑制了。

我上过一节课,内容是讲解西方现代绘画之父,毕加索,和他的立体主义代表作《亚威农少女》,应该说,非常得不好讲!刚开始时,无论我怎么使劲,学生就是不买账,面对着画家笔下这些面容扭曲,身材怪异,线条僵直的人物形象,学生们像是受到嘲弄一样,嘘声四起,有的甚至说:就这我用脚画得都比他好。总之很是不喜欢。索性,我还是先明知故问,这件作品好不好,学生这边炸做一团,那么丑不丑呢?我又问,这回倒是应声一片。接着我说,既然大家都不喜欢,那老师也不护着他了,咱们一起看看,说说到底他那些地方画得不好,大家给这幅作品挑挑毛病。听说可以批评大师的作品,他们可来劲儿了,从线条,到颜色,到人物造型组织,一顿突突。观察的倒是相当仔细,表述得也很到位,教学成果初见成效,这之后我让大家结合之前调查的毕加索生平的一些资料,分析讨论像这样一位伟大的绘画大师,尤其他的写实绘画功力相当深厚,(与此 同时,我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毕加索早期的写实主义作品,)可见毕加索不是画不好,却为什么冒天下之大不韪,丑化形象的同时也颠覆着人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和标准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最后,为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我给学生们准备了两句毕加索的名言,“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力图使自己画得像个孩子。” “绘画是一种自由的行为,就像跳绳,有可能跳到错误的一边。不过,如果你不敢冒灭顶之灾的风险,又会有什么收益呢?不冒险,你就永远无法腾飞”。

学生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得出结论,真正的绘画艺术不以迎合他人或是装饰房间为目的,他们其中有些可能算不上赏心悦目,甚至在常人眼中丑陋非常,但这才是绘画的真谛,它是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现代艺术大师们的真实的灵魂写照,是画家摒弃一切谙熟的技巧用最质朴的绘画语言儿童般的对这个世界重新描绘。这种前所未有的勇气,将一切所谓传统,所谓经典,一律打破,然后按作者的想法建构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这才是毕加索留给后人最最宝贵的东西。最终,当正常的教学思路实在难以实现时,此时批判法在这里也不失为一支奇兵,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能够收获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来得那么自然,并没有因为是大师作品,是天价名画,而带有评价上的一丝虚假。

新课程改革使教师在教学舞台上扮演着一个新的角色,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以往的课堂生活情境,教师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寻找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一道打破课堂的宁静,走下讲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审美经验,与学生共同观察、讨论、感受和体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信息及时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互动共生的师生关系。

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这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或学生在每个方面平均发展,而是要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依据,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我们的美术课程中,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美术,保持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来,然后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美国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适时的,适度的,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点冲动,让他们去寻求;给学生一点失败,让他们去承受。这里,美术教师更像是传教士,他们是美得布道者,他们对自己的事业热爱,执著,在他人眼中特立独行,又充满神秘,他们让人们拥有审美之眼,爱美之心。人们说教师是阳光下最荣耀的职业,而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更是感到无比的自豪。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激发美术兴趣

李小霞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美术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通过艺术实践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创造精神,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关键词:实践

兴趣

自主学习

观察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实践”在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平时说理论联系实际,即我们要接受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仅凭口头说教是不行的,必须得通过实践。对于美术的学习也是这样,即通过美术的学习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通过学习个体即学生本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来体验美术活动和乐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艺术实践的能力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一、学校外部因素,家庭的误导:在孩子入学前,多数家长以孩子能画画而给予鼓励和夸奖,入学后则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家庭构成社会,于是就形成了这样的社会环境: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是重要的。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文化课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学习尚不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学校内部因素:在前几年应试教育的约束下,学校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美术设备不齐,教师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

一、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从兴趣入手,重视学生艺术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导地位。能够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这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而学生自身的顽皮性和依赖性以及意识形态的不成熟性,成为他们自主学习中的最大障碍,长期以来被动的接受,不动脑思考,老师布置点我完成点的思想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根本不会去挖掘教材之外的东西,也根本不会顾及课程的延伸与关联。因此,要彻底地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力军,能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美术教育,这个学期我很荣幸的带了初一(1)、(2)两个实验班,我希望这两个班的学生不仅在学习成绩上出色,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被动地学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变换方式,通过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因为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三、在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为重要的前提下,学生艺术实践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一堂写生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四组,让他们统一到操场上,然后分散,每个同学自己去找写生对象。安排好任务后,我说三十分钟后检查,然后看了看表,再看同学们,他们也是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用嘴咬画纸咬钻笔,我说开始呀,他们仍无动于衷,一个大胆的学生突然说:老师,操场上空荡荡的,画什么呀?我说:同学们,仔细看看,咱们操场上有什么呀?同学们都说,蓝球架,单杠。我说,再往四周看看。“有树,房子。”同学们都异口同声,我因势利导,:“第一组画蓝球架,第二组画树,第三组画房子,第四组画自行车。”同学们都找到写生对象了。于是便分散开来,针对自己的写生对象开始观察了。通过这次课堂写生实践,我发觉到了老师指导作用的重要性。我们一方面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对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正确引导,组织也不容忽视,因为我们必定受过专业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也相对形成,所以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必须从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角色。

美术课是门技能,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审美能力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形成,重要通过学生的艺术实践来亲身体验,因此,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并能配合好其他各科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搞好课程资源的整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创造力.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用[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如何搞好高效课堂教学---赵永霞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那么面对新课堂模式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教学模式,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 “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点评精讲”、“练习巩固,补救达标”等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这样的方式掌握的知识比老师讲的记得更牢固,同时“兵练兵”的过程将一个课堂一个

老师变成了一个课堂几十个老师,很多时候还能有一题多解的效果,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利用“提问展示、点评精讲”,这一环节是课堂最活跃、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此环节不仅能解决在上一环节小组之间交流中遇到的难点,还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

利用“练习巩固、补救达标”,通过练习检测,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整体上基本达到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从而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新课堂模式背景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第四篇:小学教育教学论文-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提升阅读教学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呢?不少专家、学者和教师提出了必须立足文本的观点。笔者则认为,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在立足文本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抓好课外阅读的必要性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学生广阔的阅读视野的基础上的。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因为应试教育的桎梏,教师常常特别强调对课本上少量精品文章的精读精讲,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变得非常狭窄,更加可悲的是学生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这种短视的功利主义阅读也与现代语文的教学特点极不一致。当今,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报刊和因特网上每天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然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一个很

二、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措施

1.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驱力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教师要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入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时可以采用“四步四方法”。第一步为“设臵悬念法”,即每天在课前利用五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设臵悬念。如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十五万大军上演“空城计”,学生听到精彩处,急于要知道结果,我却设臵悬念,不告诉学生,而是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去看书,下节课告诉老师结果。无形中学生中了教师的“圈套”,主动去找书看,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故事情节,慢慢对读名着产生了兴趣。

第二步为“扩展阅读法”,即分阶段、有步骤地指导学生由阅读节选向阅读原着,或由阅读课文向阅读相关篇目扩展。例如,学了鲁迅的《风筝》,可以让学生读他的《朝花夕拾》;学了泰戈尔的《金色花》,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新月集》《飞鸟集》;学了冰心的《纸船》,可以推荐学生读《繁星〃春水》;学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可以推荐学生读他的《骆驼祥子》等。阅读长篇文学名着可以“不求甚解”,随着年龄和知识阅历的增长,到了适当的时候学生就会豁然开朗,它对学生人文素养、生活情趣、思想品德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第三步为“情境设臵法”。在学生阅读了一定量的文学作品后,采用情境设臵法,通过请学生上讲台讲精彩故事、评文学人物、演精彩片段等方式,再创情境,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读完《唐雎不辱使命》这个故事后,我让学生把这个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分角色扮演唐雎和秦王,从情境表演中让学生感受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情境设臵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第四步为“合作探究法”,在引导学生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注意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小组讨论读书心得、分析人物形象、赏析精彩片段等,要求小组成员合作、创新,用喜欢的方式展示阅读成果。我惊喜地发现有的小组用读书笔记来展示成果,有的小组用读书卡片,还有的小组用读书手抄报。学生们通过合作、交流,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完成了一本本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的读书手抄报作品,设计了一张张富有个性的读书卡片,甚至有的小组设计了期刊来展示本小组的阅读成果,学生们由衷地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将阅读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陶冶学生情操 现在市场上书籍良莠不齐,一些书籍充斥着暴力、色情、凶杀等思想,教师要定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给学生,既尊重学生的阅读喜好,又帮助他们把握好阅读的方向,使他们免受不良书籍的影响。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兴趣、爱好来推荐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初一学生可推荐《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等,初二学生可推荐《爱的教育》《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初三学生可推荐《名人传》《水浒传》《简〃爱》《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能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起重要的作用。如冰心的《繁星〃春水》歌颂母爱、童心、自然,能净化学生的心灵,让他们体会到母爱的伟大、童心的纯洁、自然的美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坚强不屈的意志、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可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乐观积极,不向困难言败;《简〃爱》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说话”,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汲取的不仅是知识的养料,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只有把这股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的思维保持一种鲜活灵动的状态,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效率,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3.指导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新课程教学法中明确指出,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默读、诵读、精读、略读、猜读、探究性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会自主阅读,以阅读为纽带,把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与提高独立阅读能力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提倡合作探究性阅读,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在每个星期的阅读课上,我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每月阅读一本好书,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评论,对学生进行仿写创作训练,让学生从仿写开始,逐渐过渡到创新写作。将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长期坚持,学生的综合素质会有明显的提高。学生只要学会挖掘、利用好文学作品,就不愁心中没有一汪清澈的泉眼,手下的妙笔自能生花。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些,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为实现语文教学神圣的终极目标——培养一个文化人而共同努力。

陈 静

第五篇: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高中物理教学艺术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例如: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讲单摆时,我让学生找来细线和小球,每人自制一个单摆观察它的运动。在自制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课后做些小实验。如讲“受迫振动”时,我用“米花的舞姿”小实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做法是:把六个涂成不同颜色的米花用线穿起,挂在衣架的横梁上。六根细线每两根等长,最短的挂在中间,最长两根分别挂在最外面。将一根橡皮筋拉长,从米花构成的弧下方穿过,并与米花悬线面垂直,用手指拨动皮筋,米花应声起舞。有条件的还可以将米花放在用布包紧的大口径低音喇叭上,当喇叭传出音乐声时,不同位置的米花以不同高度在上面跳跃。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巩固公式S=1/2gt的平方,我在课堂上组织了“手握落尺测反应速度”实验。同学两人一组,从尺落下的长度知道位移,利用公式计算出从尺开始下落到另一人握住尺的时间,也就是握尺人的反应时间。这个小实验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既动手又动脑,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从生活中和教学实验中搜集了许多对联、谜语应用到物理课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他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没动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横批:说清有奖于是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这一现象。

还有如:

未受外力运动状态永不变

没有摩擦机械能量总守恒

横批:注意条件

这副对联是描述惯性定律和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朗朗上口,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下面这一对联:

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

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

横批:学史奇观

上联是描述比萨斜塔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下联是描述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副小小的对联将物理学史上两大实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物理学中物理量数不胜数,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我采用谜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如屡教不改——惯性;一对红——赫(赫兹);异口同声——共鸣;闹矛盾——摩擦;景德镇的作坊——磁抄„这些丰富多彩的对联和谜语,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至影响教学。

2.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物理教学的热爱和对知识精辟的,见解,才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教学语言语速快慢、声音高低应恰到好处。语速太快,学生反应不过来;语速太慢,学生又提不起精神。声音太高,神经容易疲劳:声音太低,学生注意力难以保持。因此,课堂教学中语言应快慢适中,高低适宜。

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应当从教学实际出发,取得最佳效果。对于物理来说:教学语言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总之,教学艺术、教学风格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高度的责任心,依赖于教师雄厚的知识基储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个人性格情操的陶冶等等。这是一个还有等于深入探索的课题。

下载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 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教学论文《提升美术教育品质 用情节叩开艺术殿堂之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