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管理学原理重点

时间:2019-05-14 08:10: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一管理学原理重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一管理学原理重点》。

第一篇:大一管理学原理重点

123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管理的职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管理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3.管理者的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发言人角色)、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干扰应对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谈判者角色)。4.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最重要)、人际技能(对各种层次管理都重要)、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最重要)。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泰罗。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变革。3.泰罗提出的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是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4.泰罗代表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

5.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法约尔加以补充的。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代表作是1925年出版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

6.法约尔认为要改善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经营、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7.法约尔认为管理人员应遵循的十四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统一领导、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人员的报酬要公平、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8.马斯洛将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9.威廉.大内的Z理论。

第六章、决策

1.决策的类型(1)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2)战略决策(最重要)、战术决策(管理决策)与业务决策(行性决策)(3)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2.决策的特点:目的性、可行性、选择性、满意性、过程性、动态性。3.决策的过程(程序):(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2)识别目标(3)拟定备选方案(4)评估备选方案(5)作出决定(6)选择实施战略(7)监督与评估 4.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其目的在于创造一种畅所欲言、自由思考的氛围,诱发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产生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法的时间安排应在1~2小时,参加者以5~6人为宜。5.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的步骤:(1)把企业分成不同的经营单位(2)计算各个经营单位的市场占有率和业务增长率(3)根据其在企业中占有资产的比例来衡量各个经营单位的相对规模(4)绘制企业的经营单位组合图(5)根据每个经营单位在图中的位置确定应选择的活动方向。6.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1)确定型决策方法:线性规划、量本利分析法(重点)(2)风险型决策法:决策树(重点)(3)非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

第八章、计划的实施

1. 目标管理基本思想及其优缺点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1).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对于那些在技术上具有可分性的工作,由于责任、任务明确目标管理常常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对于技术不可分的团队工作则难以实施目标管理。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由于组织目标的成果和责任力图划归一个职位或部门,容易发现授权不足与职责不清等缺陷。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将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因而提高了士气。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2).目标管理的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目标管理也存在许多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

①目标难以制定。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许多团队工作在技术上不可解;组织环境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组织的内部活动日益复杂,使组织活动的不确性越来越大。这些都使得组织的许多活动制订数量化目标是很困难的。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Y理论对于人类的动机作了过分乐观的假设,实际中的人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因此许多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自治气氛难以形成。

③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目标商定要上下沟通、统一思想是很费时间的;每个单位、个人都关注自身目标的完成,很可能忽略了相互协作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临时观点和急功近利倾向。

④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鉴于上述分析,在实际中推行目标管理时,除了掌握具体的方法以外,还要特别注意把握工作的性质,分析其分解和量化的可能;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培养合作精神,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注意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使目标管理的推行建立在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上;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从而使目标管理发挥预期的作用。

第九章、组织设计 1. 组织设计的原则:①因事设职与因人设职相结合的原则 ②权责对等的原则 ③命令统一的原则

2. 部门化:职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区域部门化

3. 产品部门化的优势:①能使企业将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结合起来。②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生产方向。③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内部竞争。④有利于高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缺点:①需要较多像总经理那样能力的人去管路各个产品部。②各个部门的主管也可能过分强调本单位利益,从而影响企业的统一指挥。③产品部门某些职能管理机构与企业总部的重叠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提高了成本,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4. 集权与分权的相对性:集权式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的中的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的程度上分散。5. 制度分权与授权的区别:

①制度分权是在详细分析、认真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工作中的授权则往往与管理者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拥有的下属的特长、业务发展情况相联系,因此具有很大的随机性。

②制度分权是将权力分配给某个职位,因此,权力的性质、应用范围和程度的确定,需根据整个组织构造的要求;而授权是将权力委任给某个下属,因此,委任何种权力、委任后应作何种控制,不仅要考虑工作的要求、而且要依据下属的工作能力。

③分配给某个管理职位的权力,如果调整的话,不仅影响该职位或部门,而且会影响与组织其他部门的关系。因此,制度分权是相对稳定的。除非整个组织结构重新调整,否则制度分权不会收回。相反,由于授权是某个主管将自己担任的职务所拥有的权限因某项具体工作的需要而委任给某个下属,这种委任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长期的授权虽然可能制度化,在组织结构调整时成为制度分权,但由于授权不意味着放弃权力,在组织再设计之前,不管是长期或是临时授权的权力,授权者都可以重新收回,使之重新集中在自己手中。

④制度分权主要是一条组织工作的原则,以及在此原则指导下的组织设计中的纵向分工;而授权则主要是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的一种领导艺术,一种调动下属积极性、充分发挥下属作用的方法。

另外,有必要指出,作为分权的两种途径,制度分权与授权是互相补充的:组织设计中难以详细规定每项职权的运用,难以预料每个管理岗位上工作人员的能力,同时也难以预测每个管理部门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因此,需要各层次领导者在工作中的授权来补充。不通过授权,组织的规模就不可能超过单个个体所能承担的业务量。事实上,它是有效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

第十章、人员配备

1. 人员配备的原则:因事择人的原则、因才器使得原则、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2.管理人员的来源:

(一)外部招聘:优点:①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②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③能够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缺点:①不熟悉内部情况,缺乏人事基础。②组织对应聘者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③对内部员工的打击较大。

(二)内部提升:优点:①有利于鼓舞士气,提高工作热情,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②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③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④有利于被选聘这迅速展开工作。缺点:①引起同事不满。②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3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传递信息、改变态度、更新知识、发展能力

第十三章、领导与领导者

1. 管理方格论:

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自下而上,关心的程度由低到高;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自左而右,关心的程度由低到高。图中共有81个小方格,代表81种“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的比例相结合的领导方式。比较典型的有:

1.1--贫乏型管理。对必须的工作付出最少的努力以维持恰当的组织成员关系。这种管理对人、对生产都不关心。

9.1--任务型管理。由于工作条件的安排达到高效率的运作,使人的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种管理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

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对员工的需要关怀备至,创造了一种舒适、友好氛围和工作基调。这种管理只关心人,不关心生产。

9.9--团队型管理。工作的完成来自奉献,由于组织目标的“共同利益”关系而形成了相互依赖,创造了信任和管理的关系。这种管理对人、对生产的关心都达到最高点,是理想的管理。

5.5--中庸之道型管理。通过保持必须完成的工作和维持令人满意的士气之间的平衡,使组织的绩效有实现的可能。这种管理既不偏重对人的关心,也不偏重对生产的关心,任务完成过得去,但不突出,人际关系不特别好,也不特别差,领导者安于现状,不求进取。

第十五章、沟通

1克服沟通中的障碍:①明了沟通的重要性,正确对待沟通。②要学会“听”。③创造一个相互信任,有利于沟通的小环境。④缩短信息传递链,拓宽沟通渠道,保证信息的畅通无阻和完整性。⑤职工代表大会⑥工作组。⑦加强平行沟通,促进横向交流。⑧利用互联网进行沟通。

第十七章、控制与控制过程

1. 控制过程;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

第十九章、管理的创新职能

1.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一):目标创新

企业每一个具体的经营目标需要适时地根据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地特点,及变化地趋势加以整合,每一次调整都是一次创新

(二):技术创新主要内容:1:要素创新与要素组合创新。包括材料创新和设备创新;要素组合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地时空组织方面。2:产品创新:品种创新、产品结构创新

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要求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地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地开发出用户欢迎地适销的产品。

产品结构创新:不断地改变原有品种地基本性能,对现在生产地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从而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产品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

(三):制度创新——需要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产权制度、经营制度、管理制度。企业制度的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目的在于更合理地组织管理人员的努力,提高管理劳动的效率

(五):环境创新——不是指企业为适应外界变化而调整内部结构或活动,而是指通过企业积极的创新活动去改造环境,导环境朝着有利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发展。

第二篇:管理学原理重点知识范文

管理学原理期末复习重点

(A)管理学名词解释

1、决策:是组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目的或企图,在众多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或策略,并加以实施的过程。P2042、环境: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

3、虚拟组织:是一个只有很小规模的核心组织,以合同为基础,依靠其他商业职能组织进行制造、分销、营销或其他关键业务活动的结构。P2754、预算:是一种计划技术,是未来某个时期具体的、数字化的计划,他把计划分解成以货币或其他数量单位的预算指标,要求各个部门的运作和开支在预算范围内。P4905、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之间从发送者到接收者进行传递,并获取理解的过程。P4106、目标管理:MBO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将组织的整体目标转换为组织单位或成员的目标,通过层层落实和采取保证措施,有效而又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P1667、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即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P4388、计划:对未来的预想及使其变为现实的有效方法的设计。

(B)管理学知识要点

1、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P4

5泰罗四条科学管理原则:

(1)、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方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

(3)、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4)、均分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中的权力和职责,并最终形成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P462、管理理论丛林:P47-

48、P75第七点

11个学派——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者工作学派和管理过程学派

2、管理环境:P108

一般环境:经济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

具体环境(微观环境):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公众,政府 中观环境:产业环境,区域环境

3、霍桑试验P56

结论:(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纪人

(2)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型领导方式通过增加员工满意度来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4、法约尔P49

法约尔指出,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活动,这种活动对应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共五种职能。

计划:对有关事件的预测,并且以预测的结果为根据,拟定出一项工作方案。组织:为组织中各项劳动、材料、人员等资源提供一种结构。

指挥:有关促使组织为达成目标而行动的领导艺术。

协调:为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维持必要的统一的工作。

控制:保证各项工作按既定计划进行的活动。

5、道德观P136

道德指某决定和行为正确与否的价值判断,以及某决定和行为是否被大众所接受的标准。管理者制定的许多决策要求他们考虑谁会在结果和手段方面受到影响。

对管理道德的判断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1)显要义务理论(2)相称理论(3)社会公正理论(4)道德形式主义理论(5)功利观点(6)道义观

6、企业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P13

4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对社会造成影响的责任,另一类是企业对社会问题的责任。根据这两类不同的社会责任,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

企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必须负起责任,具体可以采取三种方法:

1)通过消除产生不利影响的活动来承担社会责任

2)把这些社会影响转化成企业的发展机会

3)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来限制企业对社会的影响

7.群体决策P209

对现代的一些决策问题,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大科学、大工程、大企业的决策问题,不能依靠个人决策,而需要采用群体决策。决策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从事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归纳与综合工作。同时,群团中海需要有富于决策经验的密切合作的领导者和各方面的专家,由这些人组成决策机构智囊团,并发挥整体功能作用,以制定决策方案,合理而又及时地做出决策。决策群团中的每一个成员对决策问题享有平等的决策权,每个人都可自由地、充分地、无拘无束地发表意见,整个群团不受某一成员的领导和控制。群团决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严格实行科学决策程序;(2)依靠专家运用科学的决策技术;(3)群体成员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判断。

8.组织文化的类型:(1)硬汉式组织文化(2)“拼命干、尽情玩”文化(3)攻坚文化(4)过程文化

9、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中的区别是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应如何对待和利用非正式组织?P273-27

4区别:突出表现在是否程序化上:是否程序化设立、是否程序化解散、是否程序化运作等等方面。

我们认为,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对非正式组织更多的是应该采取在坚持一定原则的基础上容忍并支持其存在和发展,这样将更大可能地提高正式组织运作的绩效和确保正式组织目标的实现。

10.合核心能力的竞争(3)核心产品的份额竞争

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A)他将组织文化区分为三个层次:(1)人造品(2)

价值(3)基本的潜在假设(B)组织文化的细分:(1)自然与人的关系(2)现实与真实的本质(3)人性的本质(4)活动的本质(5)人际关系的本质

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A)学习型组织具有下面的几个特征:(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远景(2)组织由多个创造性个体组成(3)善于不断学习(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5)自主管理(6)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8)领导者的新角色(B)七大危及企业的组织障碍:(1)局限思考(2)归罪于外(3)缺乏整体思考的主动积极性(4)专注于个别事件

(5)习而不察(6)经验学习的错觉(7)团体的迷失

六西格玛理论:其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是DMAIC,即Define(界定问题)—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进)—Control(控制)。

11.权变理论的主要观点P399

没有一种“最好”的领导行为。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权变理论的实质。研究权变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菲德勒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路径——目标理论、领导者参与模型。

菲德勒定义的环境包括以下三项内容:(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2)工作任务结构(3)职位权力

12.定量决策技术的类型:(1)确定型决策(2)不确定型决策(3)风险型决策

13.预算的种类:(1)收支预算(2)实物预算(3)投资预算(4)现金预算(5)综合预算

14.预算的可能危害:(1)让预算目标取代组织目标(2)预算过于详细(3)预算导致心理低下(4)预算缺乏灵活性

15.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它具有四个特征:(1)全过程的质量管理(2)全企业的质量管理(3)全员的质量管理(4)全面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一切按“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办事。ISO9000系列标准包括两个“指南”和三个“质量保证模式”。

16.库存控制: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是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不断趋近“零废品,零库存,零准备时间”这一目标。

17.沟通的作用:(1)收集信息(2)改善人际关系(3)改善行为(4)创新(5)调动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决策

18.沟通渠道:(1)正式沟通渠道(2)非正式沟通渠道

19.沟通方式:(1)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2)浅层沟通和深层沟通(3)

20.对沟通过程发生影响的背景因素:(1)心理背景(2)物理背景(3)社会背景(4)文化背景

21.有效沟通的障碍来自以下几方面:(1)语言表达能力差(2)发送者的信誉(3)知识经验的差距(4)渠道不畅通(5)心理上的障碍(6)沟通时机不当

22.沟通障碍的解决方法:(1)运用反馈手段(2)提高表达能力(3)积极倾听

(4)注重非言语提示(5)沟通要因人制宜(6)组织沟通检查

23.激励方式:(1)目标激励(2)参与激励(3)领导者激励(4)关心激励(5)公平激励(6)认同激励(7)奖励激励(8)惩罚奖励

24.激励原则:(1)物质利益原则(2)公平原则(3)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

25.激励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X理论·Y理论·超Y理论与Z理论(3)激励—保健因素理论(4)期望理论(5)公平理论(6)强化理论(7)激励需要理论(8)ERG理论(9)不成熟—成熟理论(10)挫折理论

26.激励的作用:(1)吸引优秀的人才到企业来(2)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促进

在职员工充分发挥其才能和智慧(3)留住优秀的人才(4)造就良性的竞争环境

27.领导方式理论:

(1)勒温领导方式理论:关于领导方式的研究最早开始于勒温,他将领导方式分为三种类型:(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2)利克特的领导方式:(a)以工作导向的领导方式(b)以职工为导向的领导方式(3)领导行为四分图:以亨普希尔为首的一批学者最后归纳为“抓组织”和“关心人”两大类(4)布莱克和莫顿教授的管理方格理论

28.领导艺术:(1)有效统筹时间:(a)做时间的主人(b)关注重要事务(c)提高会议效率(d)正确把握时机(5)营造良好氛围(2)充分合理授权:授权要则(a)明确职责(b)因事择人(c)授权要留责(d)分权而不放任(e)授权要适度

29.环境的不确定性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来衡量:(1)环境的复杂性(2)环境的多变性

30.培养组织文化包括以下六个环节:(1)分析与诊断(2)条理化(3)自我设计(4)倡导与强化(5)实践与提高(6)适时发展

31.影响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的因素:(1)传统导向和管理价值体系(2)特殊需要群体(3)紧张的生活气氛

32.全球化的两个层面:(1)公司经济一体化(2)区域经济一体化

33.目标的确定:(A)确定目标的原则:(1)统一性(2)系统性(3)预见性(4)科学性(5)应变性(B)确定目标应注意的问题:(1)目标的确定(2)目标的衡量标准(3)目标的约束条件(4)多目标问题的处理(5)目标的冲突问题目标的管理(MBO)的特点:(1)明确目标(2)参与决策(3)规定时限(4)评价绩效(5)目标管理的过程与步骤(1.建立目标体系2.明确责任3.组织实施

4.考评和反馈)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A)目标管理的优点:1.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2.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3.目标管理有利于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B)目标管理的缺点:1.偏重操作而忽视原理2.制定缺乏统一指导3.制定目标的困难4.过多强调短期目标5.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6.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7.缺乏灵活性8.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34.计划工作的性质: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和创造性。

计划的类型:1.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2.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3.指导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

计划工作的原则:限制因素原则,许诺原则,投入原则,灵活性原则,导向变化原则。

(C)论述题

例如:

1.解决沟通障碍的方法P427-430

2.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如何对待和利用非正式组织P273-274

(D)计算题

一.决策推论

1.确定型决策:(1)价值分析法能用最少的耗费使决策得到最大满足的方案就是最优方案。

单一目标决策:V=F/C(V表示价值系数·F表示功能·C表示费用或成本)多目标决策:F=F1a1+F2a2+F3a3+F4a4+„„„+Fnan即F=Fiai V=F/C

i1n

V=Fiai/C

i1n

式中: ai为权数,且 ai<1ai1i=1,2,3,4,„„;n为功能数目;Fi为子功能(可用货币单位,实物单位计量);C为总费用或总成本。

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综合价值,来决定方案的优劣

(2)线性规划

2.不确定型决策:(1)大中取大法(乐观决策法)(2)小中取大法(悲观决策法)

(3)最小后悔值法(机会损失最小值法)

3.风险性决策:(1)期望收益决策法(2)树状决策法

能力实在有限啊!肯

定有很多知识点都没有找出来,其它的重点只有你们自己去发觉并记住咯!有什么其它的资料需要帮忙整合的,打电话给我。加油啊!

第三篇:大一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如果生产专用性高,企业既难以(用现有资产转向其他产品生产),也难以(通过资产转让收回投资)。

2.量本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3.经营计划的重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是(产供销过程的平衡),范围是(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4.组织机构设计是在管理分工的基础上,设计出(组织所需的管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5.不论哪一个层次的领导都应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它们是人际关系技能、(沟通技能)、(综合技能)和技术技能。

6.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A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2.美国学者肯尼迪和迪尔认为,企业文化除了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网络因素外,还包括C

A.组织结构 B.领导方式 C.礼仪和庆典 D.企业行为

3.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B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4.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C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5.群体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明显的阶段,它们是

A.初创、动荡、有序、衰亡

的 B.形成、动荡、规范、表现 C.形成、有序、规范、成熟 D.形成、动荡、规范、成熟 6.所谓的“火炉法则”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警告、即时处理、违者必究、普适执行 B.预先警告、即时处理、相同后果、普适执行 C.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相同后果 D.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普适执行

7.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8.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9.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10.所谓授权,是指

A.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委派给某些下属 D.委托代理关系

11.()假设事物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状况对未来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A.简单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因果关系分析法

12.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13.霍桑试验表明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14.()面对未能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

A.确定型决策法

B.风险型决策法

C.非确定型决策法

D.追踪决策法

15.菲德勒权变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工作只能用一种方式来完成,这件工作就叫做

A.单一任务结构

B.标准任务结构

C.高任务结构 D.低任务结构

16.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

17.初级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力比非初级群体的影响力

A.大 B.小

C.试具体条件而定

D.无法确定

18.管理学者研究表明,因主管人员引导能力而激发出来的职工的才能可达

A.80% B.60% C.40% D.20%

19.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的方法,除了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外,还有

A.手段标准 B.进度标准

C.目标 D.以上都是

20.()是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A.从强调直觉到重视理性

B.从小公司到集团化(从分散到集中)C.从软管理到硬管理

D.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管理者对员工行为偏差采取直接控制手段可由于某因素而减少,它们包括

A.企业文化 B.奖励 C.培训 D.参与管理

2.管理控制必要性的原因,除了环境变化以外,还有

A.管理权力的分散 B.组织分工

C.利益的差别 D.工作能力的差异

3.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CD

A.满意因素 B.不满意因素

C.保健因素 D.激励因素

4.在布莱克管理方格理论中,确定管理风格的两因素是CD

A.正式结构 B.体谅

C.对工作的关心 D.对人的关心

5.在条件领导理论中,影响领导行为的两个方面是CD

A.放任行为 B.民主行为

C.关系行为 D.任务行为

6.在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中,条件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任务结构和AC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权力类型

C.领导者的职务权力

D.领导风格

7.职能部门化的局限性表现在: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BD)。

A.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

B.不利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

C.会出现多头领导

D.部门之间活动不协调

8.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BC

A.必要的权威 B.共同的目标

C.信息沟通 D.足够的诱因

9.管理原则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则,这些原则主要有效益原则AB

A.适度原则 B.人本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满意原则

10.组织中不利于分权的因素有CD

A.组织规模

B.活动的分散性

C.政策的统一性

D.缺乏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

11.(AD)是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A.职工是社会人

B.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导向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C.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D.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程度

12.根据双因素理论,(AC)往往与职工的不满意关系密切。

A.企业政策 B.工作的成就感

C.工资水平D.责任感

13.在领导方式四分图理论中BD

A.正式结构指衡量着眼于与下属的相互信任,双向沟通,尊重下属思想感情的领导行为的尺度

B.正式结构指衡量着眼于达到组织目的的领导行为的尺度

C.正式结构型领导注重对下属的心理支持和对组织成员的关心

D.正式结构型领导喜欢编制工作进度,并评价下属的工作表现

14.过分集权的弊端,除了会降低决策的质量外,还会造成BC

A.降低决策的执行速度

B.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

C.降低成员的工作热情

D.影响政策的统一性

15.管理的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要进行AB

A.适情管理 B.适时管理

C.适才管理

D.按满意原则而不是按最优原则进行管理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美国学者波特认为,除了现有厂商和潜在竞争者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到竞争结构,比如ABD

A.替代品生产者 B.零售网络

C.用户 D.供应商

E.政府政策

2.网络图的构成要素包括ACE

A.工序 B.工程 C.事项

D.时间 E.路线

3.强化的方法按强化的手段来划分有ABCD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零强化 D.惩罚 E.学习

4.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工作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ACE

A.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

B.影响命令的畅通

C.束缚成员个人的发展

D.影响信息传递速度

E.由于目标冲突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5.信息收集与加工的要求有ABDE

A.准确性 B.完整性

C.经济性 D.及时性

E.适用性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滚动方式计划:zhidingzuzhizaiyigeshiqidxingdongjihuahou,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定期加以修改,使计划期不断延伸,流动向前

2.部门化:是根据不同标准,将管理劳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告系统:只按既定程序和规则提供标准化的各类报告的系统,报告系统是解决企业内部程序性决策的系统。

4.激励:是指那些导致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自觉行动的发起,发展和坚持的心理过程。

5.职能权力:直线主管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指挥和命令直线下属的某些权利授给有关参谋部门或者参谋人员行使,即在某种职能范围内具有一定决策监督和控制权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根据M·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合法权力有哪几种类型? 传统型权利,个人魅力性权利,法理型权利 2.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哪些? 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获利能力

3.如何防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失调?(1)高层领导应成为充分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榜样 1分

(2)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性质 1分

(3)必须让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参与系统的建设 1分

(4)保留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情味

1分

(5)定期检查,不断完善。1分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系统论观点对企业管理有何指导意义?

2.论述委员会工作的优劣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途径?

(1)优点:①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②加强部门间合作

③参与管理 3分

(2)缺点:①时间上的延误

②决策的折衷性

③权责分离 3分

(3)提高效率途径:

①审慎使用

②选择合格委员

③确定适当规模

④发挥主席作用 4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用现有资产转向其他产品生产,通过资产转让收回投资。

3.产供销过程的平衡、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4.组织所需的管理职能、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5.沟通技能、综合技能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1)2.(3)3.(2)4.(3)

5.(2)6.(2)7.(3)8.(2)

9.(2)10.(3)11.(1)12.(3)

13.(4)14.(2)15.(3)

16.(1)17.(1)18.(3)

19.(3)20.(4)

三、双项选择题(15分)

1.(1、3)2.(1、4)3.(3、4)

4.(3、4)5.(3、4)6.(1、3)

7.(2、4)8.(2、3)9.(1、2)

10.(3、4)11.(1、4)

12.(1、3)13.(2、4)

14.(2、3)15.(1、2)

四、多项选择题(5分)

1.(1)(2)(4)2.(1)(3)(5)

3.(1)(2)(3)(4)4.(1)(3)(5)

5.(1)(2)(4)(5)

五、名词解释(15分)

1.制订组织在一个时期的行动计划后(1分),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定期加以修改(1分),使计划期不断延伸,流动向前(1分)。

2.是根据不同标准,将管理劳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1.5分)。

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1.5分)。

3.指按既定程序和规则提供标准化的各类报告的系统(2分),报告系统是解决企业内部程序性决策的系统

(1分)。

4.是指那些导致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1分)的自觉行动(1分)的发起、发展和坚持的心理过程

(1分)。

5.直线主管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指挥和命令直线下属的某些权力授给有关参谋部门或参谋人员行使(1分),即在某种职能范围内具有一定决策监督和控制权(2分)。

六、简述题(15分)

1.(1)传统型权力 1.5分

(2)个人魅力型权力1.5分

(3)法理型权力 2分

2.(1)销售增长率 1.5分

(2)市场占有率 1.5分

(3)产品的获利能力(销售利

润率)2分

3.(1)高层领导应成为充分支

持管理信息系统的榜样 1分

(2)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认

识到他们的工作性质 1分

(3)必须让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

参与系统的建设 1分

(4)保留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情味

1分

(5)定期检查,不断完善。1分

七、论述题:(20分)

1.(1)系统论的概念及主要类型。2分

(2)系统论的主要特征:整体性、2分

(3)启发:

①整体观点 2分

②层次观点 2分

③开发观点 2分

2.(1)优点:①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②加强部门间合作

③参与管理 3分

(2)缺点:①时间上的延误

②决策的折衷性

③权责分离 3分

(3)提高效率途径:

①审慎使用

②选择合格委员

③确定适当规模

④发挥主席作用 4分

相关性、有序性、交互作用

第四篇:大一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如果生产专用性高,企业既难以(用现有资产转向其他产品生产),也难以(通过资产转让收回投资)。

2.量本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3.经营计划的重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是(产供销过程的平衡),范围是(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4.组织机构设计是在管理分工的基础上,设计出(组织所需的管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5.不论哪一个层次的领导都应具备四方面的能力,它们是人际关系技能、(沟通技能)、(综合技能)和技术技能。

6.激励的“公平理论”中“贡献律”的公式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A

/ 19

A.要保持法的稳定性

B.要制定统一的法律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要使法律固定不变

2.美国学者肯尼迪和迪尔认为,企业文化除了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网络因素外,还包括C

A.组织结构 B.领导方式 C.礼仪和庆典 D.企业行为

3.在管理学中,定义为“影响力”的权力除“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外,还包括B

A.随机处置权 B.制度权

C.奖惩权 D.任免权

4.持续控制的方法包括有自我控制、集体控制和C

A.管理信息系统 B.预算控制

C.政策程序控制 D.个人观察

5.群体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明显的阶段,它们是

A.初创、动荡、有序、衰亡

/ 19

B.形成、动荡、规范、表现

C.形成、有序、规范、成熟

D.形成、动荡、规范、成熟

6.所谓的“火炉法则”包括以下步骤

A.预先警告、即时处理、违者必究、普适执行

B.预先警告、即时处理、相同后果、普适执行

C.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相同后果

D.预先警告、身为表率、即时处理、普适执行

7.环境研究对组织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可以提高组织决策的

A.有效性、及时性、稳定性

B.前瞻性、有效性、稳定性

C.正确性、及时性、稳定性

D.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

8.从组织外部招聘管理人员可以带来“外来优势”是指被聘干部

A.没有历史包袱

/ 19

B.能为组织带来新鲜空气

C.可以迅速开展工作

D.具有广告效应

9.人员配备的工作包括

A.制定工作规范,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B.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C.确定人员结构、选配、培训组织成员

D.确定人员需用量、选配、考核、晋升组织成员

10.所谓授权,是指

A.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领导者将部分处理问题的权委派给某些下属

D.委托代理关系

11.()假设事物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状况对未来的影响程度是相同的。

A.简单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指数平滑法

D.因果关

/ 19

系分析法

12.按控制的时机分类,可把控制方法分为

A.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现场控制

B.预先控制、持续控制、结果控制

C.预先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D.持续控制、现场控制、结果控制

13.霍桑试验表明

A.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害的 B.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C.企业应采取一切措施来取缔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该正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14.()面对未能可能呈现的多种状态,决策者虽无法事先确定究竟呈现何种状态,但可判断各种状态出现的概率。

A.确定型决策法

B.风险型决策法

C.非确定型决策法

D.追踪决策法

/ 19

15.菲德勒权变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工作只能用一种方式来完成,这件工作就叫做

A.单一任务结构

B.标准任务结构

C.高任务结构 D.低任务结构

16.中层管理者比低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

A.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

B.个人权力与技术技能

C.人际关系技能与技术技能

D.沟通技能与人际关系技能

17.初级群体对成员行为的影响力比非初级群体的影响力

A.大 B.小

C.试具体条件而定

D.无法确定

18.管理学者研究表明,因主管人员引导能力而激发出来的职工的才能可达

A.80% B.60% C.40% D.20%

/ 19

19.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的方法,除了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外,还有

A.手段标准 B.进度标准

C.目标 D.以上都是

20.()是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A.从强调直觉到重视理性

B.从小公司到集团化(从分散到集中)

C.从软管理到硬管理

D.从外延式管理到内涵式管理

三、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管理者对员工行为偏差采取直接控制手段可由于某因素而减少,它们包括

A.企业文化 B.奖励 C.培训 D.参与管理

2.管理控制必要性的原因,除了环境变化以外,还有

A.管理权力的分散 B.组织分工

C.利益的差别 D.工 7 / 19

作能力的差异

3.赫茨伯格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CD

A.满意因素 B.不满意因素

C.保健因素 D.激励因素

4.在布莱克管理方格理论中,确定管理风格的两因素是CD

A.正式结构 B.体谅

C.对工作的关心 D.对人的关心

5.在条件领导理论中,影响领导行为的两个方面是CD

A.放任行为 B.民主行为

C.关系行为 D.任务行为

6.在菲德勒的权变领导理论中,条件评价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任务结构和AC

A.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B.权力类型

C.领导者的职务权力

D.领导风格

7.职能部门化的局限性表现在:不利于产品结构的调整、(BD)。

/ 19

A.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

B.不利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培养

C.会出现多头领导

D.部门之间活动不协调

8.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协作的意愿BC

A.必要的权威 B.共同的目标

C.信息沟通 D.足够的诱因

9.管理原则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依循的基本规则,这些原则主要有效益原则AB

A.适度原则 B.人本原则

C.最优化原则 D.满意原则

10.组织中不利于分权的因素有CD

A.组织规模

B.活动的分散性

C.政策的统一性

D.缺乏良好训练的管理人员

11.(AD)是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

A.职工是社会人

/ 19

B.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导向的,而动机则是由需要引起的 C.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D.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意程度

12.根据双因素理论,(AC)往往与职工的不满意关系密切。

A.企业政策 B.工作的成就感

C.工资水平D.责任感

13.在领导方式四分图理论中BD

A.正式结构指衡量着眼于与下属的相互信任,双向沟通,尊重下属思想感情的领导行为的尺度

B.正式结构指衡量着眼于达到组织目的的领导行为的尺度

C.正式结构型领导注重对下属的心理支持和对组织成员的关心

D.正式结构型领导喜欢编制工作进度,并评价下属的工作表现

14.过分集权的弊端,除了会降低决策的质量外,还会造成BC

A.降低决策的执行速度

B.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

C.降低成员的工作热情

D.影响政策的统一性

/ 19

15.管理的适度原则要求管理要进行AB

A.适情管理 B.适时管理

C.适才管理

D.按满意原则而不是按最优原则进行管理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美国学者波特认为,除了现有厂商和潜在竞争者外,还有一些因素影响到竞争结构,比如ABD

A.替代品生产者 B.零售网络

C.用户 D.供应商

E.政府政策

2.网络图的构成要素包括ACE

A.工序 B.工程 C.事项

D.时间 E.路线

3.强化的方法按强化的手段来划分有ABCD

A.正强化 B.负强化

C.零强化 D.惩罚 E.学习

/ 19

4.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工作可能造成的危害包括ACE

A.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

B.影响命令的畅通

C.束缚成员个人的发展

D.影响信息传递速度

E.由于目标冲突而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5.信息收集与加工的要求有ABDE

A.准确性 B.完整性

C.经济性 D.及时性

E.适用性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滚动方式计划:zhidingzuzhizaiyigeshiqidxingdongjihuahou,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定期加以修改,使计划期不断延伸,流动向前

2.部门化:是根据不同标准,将管理劳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报告系统:只按既定程序和规则提供标准化的各类报告的系统,报告系统是解决企业内部程序性决策的系统。

/ 19

4.激励:是指那些导致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自觉行动的发起,发展和坚持的心理过程。

5.职能权力:直线主管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指挥和命令直线下属的某些权利授给有关参谋部门或者参谋人员行使,即在某种职能范围内具有一定决策监督和控制权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根据M·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合法权力有哪几种类型? 传统型权利,个人魅力性权利,法理型权利

2.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有哪些? 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获利能力

3.如何防止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失调?(1)高层领导应成为充分支持管理信息系统的榜样 1分

(2)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认识到他们的工作性质 1分

(3)必须让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参与系统的建设 1分

(4)保留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情味

1分

/ 19

(5)定期检查,不断完善。1分

七、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系统论观点对企业管理有何指导意义?

2.论述委员会工作的优劣和提高其工作效率的途径?

(1)优点:①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②加强部门间合作

③参与管理 3分

(2)缺点:①时间上的延误

②决策的折衷性

③权责分离 3分

(3)提高效率途径:

①审慎使用

②选择合格委员

③确定适当规模

④发挥主席作用 4分

/ 19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0分)

1.用现有资产转向其他产品生产,通过资产转让收回投资。

3.产供销过程的平衡、企业经营的全过程

4.组织所需的管理职能、管理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5.沟通技能、综合技能

二、单项选择题(20分)

1.(1)2.(3)3.(2)4.(3)

5.(2)6.(2)7.(3)8.(2)

9.(2)10.(3)11.(1)12.(3)

13.(4)14.(2)15.(3)

16.(1)17.(1)18.(3)

19.(3)20.(4)

三、双项选择题(15分)

1.(1、3)2.(1、4)3.(3、4)

4.(3、4)5.(3、4)6.(1、3)

7.(2、15 / 19

4)8.(2、3)9.(1、2)

10.(3、4)11.(1、4)

12.(1、3)13.(2、4)

14.(2、3)15.(1、2)

四、多项选择题(5分)1.(1)(2)(4)

2.(1)(3)(5)

3.(1)(2)(3)(4)

4.(1)(3)(5)

5.(1)(2)(4)(5)

五、名词解释(15分)

1.制订组织在一个时期的行动计划后(1分),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内外条件的变化定期加以修改(1分),使计划期不断延伸,流动向前(1分)。

2.是根据不同标准,将管理劳动分解成不同岗位和部门的任务(1.5分)。

横向分工的结果是部门的设置,或组织的部门化(1.5分)。

3.指按既定程序和规则提供标准化的各类报告的系统(2分),报告系统是解决企业内部程序性决策的系统

/ 19

(1分)。

4.是指那些导致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1分)的自觉行动(1分)的发起、发展和坚持的心理过程

(1分)。

5.直线主管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指挥和命令直线下属的某些权力授给有关参谋部门或参谋人员行使(1分),即在某种职能范围内具有一定决策监督和控制权(2分)。

六、简述题(15分)

1.(1)传统型权力 1.5分

(2)个人魅力型权力1.5分

(3)法理型权力 2分

2.(1)销售增长率 1.5分

(2)市场占有率 1.5分

(3)产品的获利能力(销售利

润率)2分

/ 19

3.(1)高层领导应成为充分支

持管理信息系统的榜样 1分

(2)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应认

识到他们的工作性质 1分

(3)必须让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者

参与系统的建设 1分

(4)保留管理信息系统的人情味

1分

(5)定期检查,不断完善。1分

七、论述题:(20分)

1.(1)系统论的概念及主要类型。2分

(2)系统论的主要特征:整体性、交互作用 2分

(3)启发:

①整体观点 2分

②层次观点 2分

③开发观点 2分

2.(1)优点:①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②加强部门间合作

③参与管理 3分

/ 19

相关性、有序性、(2)缺点:①时间上的延误

②决策的折衷性

③权责分离 3分

(3)提高效率途径:

①审慎使用

②选择合格委员

③确定适当规模

④发挥主席作用 4分

/ 19

第五篇:管理学原理重点总结1

一. 管理的实质是什么?

答: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全过程。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

二. 南辕北辙的故事给你什么管理学启示?

决策方向错误,偏离目标过多,目标无法实现,且离目标越来越远。效率只能在程度上决定事件发展的程度,效果却决定着是事件发展的最终结果,决策是管理的重要职能,战略性决策是有关组织活动的长期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战略性决策应当科学正确,如果错误,就会发生类似“南辕北辙”的错误和悲剧!

因此,在管理中,先要确定正确的战略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谈如何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才是有意思的 三,解释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 所谓计划,就是依据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权衡主观与客观可能,通过科学地预测与决策等,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所要达到的任务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途径和程序。

组织:组织有两层含义,作为一个名词,组织泛指各种各样的社团或单位。如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作为一个动词,系指一种活动,是管理的一个基本职能,在管理上组织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和要求,为了完成一定的目标和任务,把企业资源加以划分和配备,以组成一种有序的权责结构。

领导:领导活动既包括领导者个人的表率示范作用,也包括对下属的指导、激励作用。

简单来说领导就是领导者运用自己的权力与地位对组织成员施加影响,以引导和促使成员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过程。

控制:控制,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是指主管人员对下属的工作活动进行测量、衡量和评价,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的管理活动。

四. 你认为给你们上“管理学”课程的大学老师是在从事管理工作吗?

我认为管理学老师是从事管理工作,管理的定义;

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激励、控制和领导这五项基本活动。并用此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更加富有成效,这也是管理的根本目的。首先:老师要完成知识传递这一目标,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控制课堂气氛,组织同学们按照制定的教学计划来学习知识,激励并带领这学生完成知识传递这一目标。

五. 《孙子兵法》中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体现什么管理学含义?

孙子说的是开战前就计划能够取胜,是因为计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计计不能取胜,不胜是因为计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计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这说明了在任何组织中计划的重要性,计划是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策划与安排。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大计,只有事先进行正确的计划,成功的可能性才高。

六. 使命和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联系:企业使命阐述了企业的任务是什么,这些任务因何而存在,以及企业所能做出的独特贡献,为企业战略目标的确定与战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战略目标是企业战略构成的基本内容,它所表明的是企业在实现其使命、追求其愿景过程中要达到的长期结果

区别:企业的使命一般没有具体的数量特征及时间限定,而战略目标则不同,它是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需完成的各项活动进行数量评价。战略目标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在企业使命和愿景的基础上,企业战略目标可以按四大内容展开:市场目标、创新目标、盈利目标和社会目标。

七. 指向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的关系

指向性计划也可称为指导性计划,指向性计划和具体计划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得,没有指向型计划,具体计划就无法制定与实施,因为有了指向性计划在目标,方向,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的指导,才使的具体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才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计划使指向性计划的实施过程,没有具体计划,指向性计划也是去了意义,八.制定目标的smart原则指什么?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

SMART原则:是好的目标的原则。

S:specific:明确的,具体的——把什么当作目标。

M:measurable:可评估的课测量的一种可供比较判断的标准。(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细化)

A:achievable:具有挑战性的,是指我们设计的目标实现起来要有一定的困难,不是轻而易举达到的,也不是不能达到的。

R:realistic:切实可行的——努力可以实现!太高的目标——立即放弃!

T:time&resources constrained:受时间和资源限制

九. 你能举出企业中违背统一指挥原则的案例吗?

统一指挥原则:组织中每个下属应当而且只能向一个上级主管直接汇报工作。

统一指挥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原则,按照这个原则的要求,一个下级人员只能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如果两个领导人同时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行使他们的权力,就会出现混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适应双重指挥的社会组织。十.贡献相似性原则和关系相似性原则具体在企业中如何应用?

十一.职务设计的专业化、扩大化、丰富化指什么?

十二.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如何计算?(选择题)

十三。集权与分权之间的关系

集权和分权作为一对矛盾,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但绝对的集权制与分权制是根本不存在的,它们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具有统一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集权和分权是企业经营管理权限的分配方式。集权是把企业经营管理权限较多集中在企业上层的一种组织形式。分权是把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适当的分散在企业中下层的一种组织形式。十四。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关系

正式组织是组织设计工作的结果,是经由管理者通过正式的筹划,并借助组织图和职务说明书等文件予以明确规定的。它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主要表现在指挥链、职权与责任的关系以及功能作用。所谓非正式组织,就是未经正式筹划而由人们在交往中自发形成的一种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网络。正式组织的特征:目的性 正规性 稳定性,非正式组特点。内聚性 不稳定性 十五。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①管理侧重于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详细的步骤或时间表,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而确保目标的达成。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领导者开发未来前景,发展出达到前景的变化战略,并与员工进行有效地沟通,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②管理的计划与预算强调微观方面,覆盖的时间范围约为几个月到几年,希望降低甚至排除风险,追求合理性。领导注重宏观方面,着重于更长的时间范围,不排斥带有一定风险性的战略。③管理行为的从业人员强调专业化,领导行为的从业人员注重于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

④领导与管理的根本区别体现在他们的功用上,管理行为通常具有很强的可预测性,以有效地维持秩序为目标;领导行为则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能带来有益的变革。

领导者

群体--追随者,自发形成,威信--个人素质,指导、协调、激励,带领--在群众前面

管理者

组织--下属,依法任命,职权--管理岗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鞭策--在群众后面 十六。领导者的工作构成包括哪些?

权力和影响力的形成和运用(指挥,引导)

激励(被领导者的愿望)

沟通(下属的准确理解和贯彻,下属的需求)

营造组织气氛,建设组织文化。(广义的领导职能通过三个方面,达到一个目的)十七。领导者有哪些权力

权力:一个人主动影响他人行为的潜在能力。

法定权力:固有的合法、正式权力

奖赏权力:奖金、提薪、升职、赞扬

强制权力:扣发工资奖金、降职、批评、开除

专家权力:由个人的特殊技能或某些专业知识 而产生的权力

感召和参考权力:与个人的品质、魅力、经历、背景相关 十八。领导特质理论的优缺点

基本观点:关注领导者个人特性(人格、进取心、领导意愿、正直与诚实、自信、体质、智慧、专业知识、自我监控等),并试图确定能够造就伟大管理者的共同特性。

优点:

缺点:

一是对有效领导者所应具备特质的内容及相对重要性的认识很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

二是认为领导者是先天的,这有片面性;

三是忽视了被领导者及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十九。在领导方格图中,9.1、1.9、1.1、5.5、9.9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1.1方式为贫乏型(放任型)管理,对职工和生产任务都不太关心,领导者对职工漠不关心,领导本人也只以最低限度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

1.9方式为俱乐部型管理,领导者非常关注职工的情况,支持、关心和体谅职工,但对任务的完成则很少关心(不重视指挥、监督、规章制度)。

9.1方式为权威型(任务型)管理,领导者只注重任务的完成,但不注重人的因素,对下属的士气和发展很少注意(重任务轻人)。

9.9方式为团队型管理,对职工和生产都极为关心,努力使个人需要和组织目标最为有效的结合.5.5方式为中间型管理,领导对人的关心度和对生产的关心度能够保持平衡,追求正常的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缺乏革新精神,员工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取胜)。二十。领导者在对待不成熟的下属和成熟的下属,具体做法有什么区别? 二一。雪恩的人性假设给我们什么启示?

1.经济人假设;

职工都是受经济性刺激激励的;

(1)职工基本上都是被动的;

(2)感情因素是非理性的,应当加以防范;

(3)组织能够而且必须按照能控制人的感情的方式设计工作;

因此管理中要用经济性报酬对职工进行激励;工作管理的重点在提高效率和工作效益上;解决职工情绪低落的方法是检查奖惩制度。

2.社会人假设;

(1)社交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基本的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则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2)工业化使工作的内在意义丧失,而这只能从社交中寻找回来;

(3)职工更倾向于同事之间的社交关系;

(4)职工对管理部门的反应应该看管理部门对职工需要的满足程度。

管理中管理者更应关注到人的需要;不能仅仅局限于任务的完成;要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管理者要充当联络者的角色。

3. 自我实现人假设;

(1)当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2)个人总是在追求工作中的逐渐成熟;

(3)人是自控的;

(4)自我实现能使组织绩效更好。

管理中,管理者要考虑如何使工作更有内在意义;管理职能要转变,成为媒介者;奖励的方式要改变,管理方式要改变

4.复杂人假设

(1)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很多种,而且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2)需要与动机互相作用,构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3)职工可以在组织中获得新的动机;

(4)每个人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组织的部门中可以有不同动机;

(5)人们可能受到不同动机的共同激励。

管理中,管理者要有全面观点;根据不同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不能过于简单化,单一化。

二二。以某一种激励理论为基础,谈谈你的认识?

内容型激励理论分为以下三种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但是各个阶层对这五种需求又是不一样的。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阶梯式逐级上升。需要的存在是促使人产生 某种行为的基础。当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以后,这种需要也就失去了对行为的唤起作用。

成就激励论

人在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1权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愿望。2成就,对成就的强烈愿望和对成功及目标实现的执著。3归属,被他人喜欢和接受的愿望。

双因素理论

影响人的工作动机的因素分为两类

能够使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叫激励因素;

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二三。无论在学校读书,还是在企业工作,你都不难发现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存在。对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你是怎样看的?

控制是指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 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所有的管理者都应该承担控制职责。在所有组织中,各种规章制度都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它们控制着组织的各项行动完成的方向,使之朝着达到组织目标的方向进行,因为规章制度的完善的控制系统,使得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目标越容易。

交织地联系在一起的吗? 二五。举例说明反馈、前馈和现场控制原理各有什么样的适用性

下载大一管理学原理重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一管理学原理重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原理》重点与难点

    《管理学原理》重点与难点 一、判断 1. 一般认为,秘书不是管理者。 2. 企业也要学雷锋。 3. 企业并不是以盈利为唯一目的。 4. 现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法约尔。 5. 泰罗被......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重点分析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重点分析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3简答) 重点知识点:1.管理的二重性及应用(04简答题) 2.管理科学性与艺术性(05简答题)3、企业管理与公共管理的区别(09简答) 第二......

    管理学原理复习重点——山大专用(最终定稿)

    管理学原理重 点 知 识 总 徐向艺 主编 山东人民出版社 结 第四章 企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一、 管理道德:狭义的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管理者在社会......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习重点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复习重点 1、 什么是管理P11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本质是协调。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

    公共管理学原理重点(精选多篇)

    公共事务含义:是指一定时期与一定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相关的事物,体现为一定共同体成员普遍需求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1.阶段性;2.公共性;3.多样性;4.阶级性) 公共问题含义:社会成......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 第一章 管理的历史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生活或者说集体生活,就有了管理的时间和经验总结。管理经验、管理思想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如果生产专用性高,企业既难以(),也难以()。2.量本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3.经营计划的重点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是(),范围是()。4......

    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一)选择题1、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2、管理者的责任是:管理一个组织,管理管理者,管理工作和员工。3、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4、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