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被夸大的历史悲剧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被夸大的历史悲剧
去年12月15日,乌克兰关闭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最后一台机组。在此前后,一些媒体为求轰动效应,片面夸大渲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灾难的后果。为了让读者了解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果的真相,不久前记者采访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能专家。
据核能专家说,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现乌克兰共和国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严重事故,释放出相当数量的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随云一起飘向北欧,一些国家的环境放射性测量结果发现有意外增加,从而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由于这起事故最初是保密的,因此对这起事故的后果说法相当混乱,尤其是对这起事故的放射性后果存在许多误解和担忧。
从1986年到1996年,国际上召开了不少会议,评估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后果。最具权威性的是1996年4月在维也纳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大会”。大会报告认为,这起事故共造成30人死亡,其中28人死于过量的辐射照射,另外2人死于爆炸。其长期的健康效应,根据10年的观察,除儿童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外,迄今尚未观察到可归因于这起事故的其他任何恶性肿瘤发病率的增加和由该事故引起的遗传效应。
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环境后果,大会报告的结论是,这起事故后的头几个星期内,核电站厂址周围10公里内的针叶树和某些小哺乳动物,曾接受到致死的辐射剂量。到1986年秋天,辐射剂量率已降到最初的1%。1989年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恢复。没有观察到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或持久的影响。
去年5月,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在维也纳开会,评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14年来的辐射后果。这次会议专门讨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后果,通过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主席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信,澄清有关事实。
那么引起切尔诺贝利事故的具体技术原因是什么呢?核能专家认为,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核电站所采用的核反应堆(原苏联设计的石墨慢化、轻水冷却、堆内沸腾反应堆,被称为RBMK型反应堆)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运行人员执行的实验程序考虑不周和违反操作规程也是导致这次事故的原因。但追溯其根本原因应归于原苏联核电站主管部门安全意识淡漠,因为这种堆型的上述设计缺陷早已为人所知,但未引起重视。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在核电发展历史上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尽管它的发生有其特殊的原因,但它给核电蒙上的阴影,至今还没有消除。对这起事故的后果进行实事求是的估价,对产生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从中吸取教训,核电将会得到更加稳步的发展。事实上,从1986年以来,国际上加强了核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各国进一步完善核安全法规和标准,改进核电站的设备和系统,完善运行规程和各种运行文件,重视人员培训,加强安全教育,核电站的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各国加强了核安全监管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核安全监督,核电的安全性和良好运行记录必将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
第二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分析
所属频道: 核电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 爆炸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死16.7万人,损失120亿美元,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建于基辅市以北130千米,4台机组,总装机400万千瓦,是原苏联最大核电站。1970年切尔诺贝利开始修建第一座核反应堆,但总工程师只有建设火电站的经验,整个设计由乌拉尔电力公司设计院进行。后来由莫斯科Zukh水电设计院接手该项目的设计,该设计院主要是水电设计。因为物质缺乏,几乎不太可能找到设计人员设计的某些特殊部件,因此设计者真好将就使用他们自己制造的部件。
1977年第一座反应堆投入运行,与原定计划推迟了两年。管理人员和操作工并不知道1 975年在列宁格勒与此相同的反应堆发生了熔化事故。对有关规定也进行了修改,因为它们对实际情况不适合,特别是经常移出比规定多的控制棒。操作工还发现当输出功率很低时反应堆极不稳定。
20世纪80年代初,另外两个反应堆投入运行。1982年第三座核反应堆活性区发生爆炸并将放射性物质释放到核电站区域,因为对这次事故保密,其他反应堆的操作人员并不知道此次事故的发生。这期间在整个前苏联的ЯBMK型反应堆还发生了几起类似的事故。1980年在Kursk发生的事故引起了原子能委员会的注意:因为停电导致无动力驱动控制棒和水泵,40秒后才启动备用电源,在此次事故中因:为冷却水的自然循环量较大才避免了严重破坏。
1983年末,估计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关闭后透平机还能为反应堆水泵提供一定时间的应急电源,曾建议对该系统进行测试,但因为装置到1983年底前未获授权,因此对该系统的测试延期进行。在负责ЯBMK型反应堆的部长处还有其他的事故记录——设计的控制棒因为有裂纹当插入反应堆时引起输出功率剧烈波动,但在操作工的操作记录上没有记录。1984年3月27日,4号反应堆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1985年报纸上出现了对核电站的批评,能源部命令总工程师替换易燃的遮蔽材料和电缆。但是因为无不易燃的材料供应,这项计划被搁置。高层管理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应付商业压力,而让总工程师负责装置的操作。
1986年4月,4号反应堆停车检修,并且安排了一系列的测试计划,包括应急电源延迟测试。但仍然不知道当透平的动量下降后是否能产生足够的电能驱动水泵达40秒。测试由装置的制造者进行,他们的测试计划与3号和4号反应堆的总工程师讨论了15分钟后即获同意,并没有征求安全检查员的意见,负责反应堆的总工程师也没有到场,正式的批准文件也没有征求核专家的意见。
13时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减为一半,两台发电机一台停车。14时对另一台发电机的测试准备就绪。为了避免被联锁,紧急反应堆活性区冷却系统断开。开始准备测试时,Kiev的电力调度员请求供电到23时。23时重新开始根据拟定的计划对透平机的作用进行测试。控制棒的自动控制系统被断开,输出功率降低,下降到30MW。到这一步就没有按照测试的标准规程进行(按标准规程应该放弃试验>,工程师就下一步如何进行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继续移出控制棒,4月26日1时输出功率稳定在200MW,但这仍然低于推荐的最小功率水平,但是被认为可以继续进行测试。
1时过后,另一台冷却泵很快加入该系统,这就需要移出更多的控制棒。大量的水进入反应堆引起蒸汽压力降低。为了避免因为蒸汽压力低导致反应堆关闭,操作人员切断了联锁信号。1时22分,实验刚刚开始,计算机打印结果表明反应性只有最小保留值的一半。1时23分透平发电机的紧急调节阀门关闭,透平机无蒸汽,计算机显示反应器功率急剧上升,副控手按下紧急停车按钮试图将所有控制棒放入反应堆活性区,此时控制棒无法全部下降。爆炸发生了,爆炸掀翻了1000t反应堆外壳,反应堆直接向大气敞开。
工程师没有意识到反应堆已发生了爆炸,还试图用大量的水来控制反应堆,但是所有的泵都无法工作。发电机房着火,消防队也赶来,关键人物也来到现场。核电厂厂长被告知反应堆未破坏,只是需要他对产生的放射程度进行分析调查,但据说莫斯科官方拒绝授权。
4月26日下午,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其他的反应堆也已关闭。成千上万吨含有硼、铅等的沙石飞向建筑物。对相邻城镇Pripyat的调查于4月27日展开。
事故根本原因分析
表7-3和表7-4是事故发生的详细过程和根本原因。
事故后果
事故发生后,反应堆熔化燃烧,引起爆炸,冲破保护壳,厂房起火,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用水和化学剂灭火,瞬间即被蒸发,消防员的靴子陷没在熔化的沥青中。1、2、3号机组暂停运转,电站周围30公里宣布为危险区,撤走居民。事故发生时当场死2人,遭辐射受伤204人。5月8日,反应堆停止燃烧,温度仍达300℃。当地辐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o.2毫伦琴,而正常值允许量是o.01毫伦琴。瑞典检测到放射性尘埃,超过正常数的100倍。西方各国赶忙从基辅地区撤出各自的侨民和游客,拒绝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进口食品。原苏联官方4个月后公布,共死亡31人,主要是抢险人员,其中包括一名少将;得放射病的203人;从危险区撤出13.5万人。1996年乌克兰官方公布,10年来已有16.7万人死于本事故的核污染,320万人受到辐射伤害。
灾后两年之中,26万人参加了事故处理,为4号核反应堆浇了一层层混凝土,当为“棺材”埋葬起来。清洗了2100万平方米的受污染设备,消除600个村庄的污染物,掩埋50万立方米“脏土”,为核电站职工另建了斯拉乌捷奇新城,为撤离的居民另建2.1万幢住宅。这一切,包括发电减少的损失,共达80亿卢布(约合120亿美元)。乌克兰政府已作出永远关闭该电站的决定。白俄罗斯共和国损失了20%的农业用地,220万人居住的土地遭到污染,成百个村镇人去屋空。乌克兰被遗弃的禁区成了盗贼的乐园和野马的天堂,所有珍贵物品均被盗走,因此将污染扩散到区外。近核电站7千米内的松树、云杉凋萎,1000公顷森林逐渐死亡。30千米以外的“安全区”也不安全,癌症患者、儿童甲状腺患者和畸形家畜急剧增加;即使80千米外的集体农庄,20%的小猪生下来也发现眼睛不正常。上述怪症都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症”。
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称,要消除事故造成的污染,至少需100年。
第三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启示
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启示
我们都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让我们永远的不能忘记,不但要记住它本身给我们的启示,同时,我们要应该以此为戒,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尽心尽力,从此事件中得到启示。
该事件的具体过程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首都基辅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苏联时期在乌克兰境内修建的第一座核电站。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是苏联人民的骄傲,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但1986年4月26日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
另外,在这次事故中,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前苏联的西部地区、东欧地区、北欧的斯堪地维亚半岛。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受污染最为严重,由于风向的关系,据估计约有60%的放射性物质落在白俄罗斯的土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苏联瓦解后独立的国家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等每年仍然投入经费与人力致力于灾难的善后以及居民健康保健。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2005年一份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认为直到当时有56人丧生—47名核电站工人及9名儿童患上甲状腺癌——并估计大约4000人最终将会因这次意外所带来的疾病而死亡。绿色和平组织及其他人都对研究结果作出争论。
这次事件虽然发生在20多年前,二十年虽然不算短,但我们不能忘记,因为这次事件都我们人类伤害太大了,不用说二十年,就是一百年,这次事件对我们人类和自然的影响依然会有,所以,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20多年后的今天,这段黑色的记忆,除了带给我们悲痛与警醒之余,我们还要记住什么?
第一,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地惊醒监督。当我们再次翻开这段黑色回忆时,我们会发现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监督机构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督促,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前违反核电站安全准则的行动,本应由前苏联国家原子能监督局的代表出来干预并制止类似行动,然而在这一天没有一个该组织的工作成员。即使该组织领导人去了,也来不及发现4号机组上发生的事和要做什么工作。监督员都奉命在上班时间到医务室去了,他们整天在那里参加医务会议,这样4号机组处于没有国家原子能监督员保护状态下。所以,应该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此进行监督,并应该提高监督人员素质,监督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堆物理知识和一定的电学知识,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很快进入情况,在人员时间安排上应该能够满足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需要。工作职责、工作技能与工作时间均应制定合理的实施规范和细则。
第二,还应建立技术指导小组,以保证各种操作的安全可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事故以后电站的人员没有能够准确的客观的估计所发生的事情,所有人对消除这样大的事故后果,从职业上和心理上都没有准备,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区域及其邻近地区的最初辐射水平采用计量仪表进行最初的测量,由于这些仪表本身测量量程窄,没有能给出真实的辐射水平的数据。在发生核电站事故的情况下,除了普遍测量还应进行个别测量。个人剂量笔这种简单的直读式个人剂量仪应该对救援工作的每一个人进行分发与使用,但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却将这些剂量仪给锁起来,没有做使用他们的准备。二核电站专门的咨询组是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几个小时才从莫斯科乘专机赶来,因此有必要在核电站建立自己的技术指导小组,平时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培训,能够对仪器仪表使用有充分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放射性物质的特性有充分了解,在专家咨询组成员没有到达现场时能够对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出有力的技术指导。
第三,还应该让新闻媒体来监督,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新闻发布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成立专门的新闻机构和社会社团组织进行核事故信息的发布,既要保证核电站周围居民的知情权,又要考虑严重核事故条件下撤离人员的秩序问题,禁止任何非官方授权的组织和个人发表内任何与核事故有关的言论,并且应该根据事故的情况进行连续追踪报道,使居民对事故的发展及救援情况有所了解,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和失实新闻的流传。
第四,建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核电站不同工种的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考试,使工作人员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能够以渊博的知识为建设服务。从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原因来看,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核电站整体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以及管理混乱造成的。把控制反应堆进行实验委托给对工作没有受过充分训练的人员,在一个对核电站反应堆知识缺乏的人领导下进行试验,以及电站相关工作人员的违反操作规程反映出核电站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是造成事故的隐患。核电站应结合国际上惯用做法和我国国情,对核电站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与培训,必将为预防核事故打下良好基础,为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出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经远去20多个年头,它引起世界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引起了世界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思考,这次事故的事故的过程、原因、后果、应急措施、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剂量估算对后人都是一个借鉴,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一定的规程来做,并且,在一定的监督机制下,我们人类一定能够和平的安全的利用核能,核能也一定能够为人来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感想
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事故感想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此次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酿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一大灾难。为发生爆炸的4号反应堆建起了钢筋水泥“石棺”,离核电站30公里以内的地区还被辟为隔离区,很多人称这一区域为“死亡区”。
观看这个视频给我的感想颇多,核能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新能源,能为人类造福,缓解现代社会的电力慌,从哲学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两面性的,科学一直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也可能会伴随来无穷的灾难。像百年前有机磷农药出现时,大量应用于农业杀虫,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食品的满足,使人类彻底摆脱了饥饿的状态,但又有谁能想到仅过七十年人们开始谈有机磷农药色变。商业用途的核电站虽然和传统的煤炭、天然气发电相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或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且非常高效。但是核电站会产生放射性废料,而且排放大量废热,一旦发生事故就是毁灭性的、世界性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核电站为当地人创造了清洁能源,但是由于工人在操作的途中不小心和当初电站的设计不适当,进而导致引发巨大的灾害,不能怪人的不小心,也不能怪核能太可怕,只能怪人类在获取新能源的途中的贪婪与粗心。
其次我们在利用科学的时候,既要让他为人类造福,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他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像这次日本福岛核电站的问题再一次使人类的神经蹦的直直的,引发了我们国家出现了抢盐的**等等,同时国务院也开始检查或暂停有关核电站的建设等等,难道这是怕了吗?不是,这是一种战略,我们在利用的同时,要想好他可能会带来的后果,以及我们以该怎样更合理的利用,不能因为一次的事故而否定一切,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不能因噎废食,同时我们也要抓住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协调还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他更好的为人类造福而不成为灾难。在设计电站的同时,一定要想好可能事故发生后的相应措施,因为核辐射,就像白雪公主那个可恶的后妈,给这里所有的苹果都下了毒。如果谁把这里的苹果咬上一口,就会比白雪公主睡得更久,可能3万年也醒不过来。在视频中也看到,人们在封闭电站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参与此次行动的相关人员遭受核辐射的后果极其严重,都患各种不同的怪病,最终死去,而后出生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缺胳膊少腿,且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试想在以电站为中心的方圆三十公里为隔离区,是什么概验?事故发生后,在核辐射下的所有蔬菜、衣服、牲畜、直接死亡的人等都进行了密封深埋,防止二次辐射污染,而核辐射的衰退半周期是极其漫长的,都长达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现在为了加固石棺设施以避免再次核辐射,乌克兰与世界各国所作的努力和付出的代价太大,加固费用高达几亿美元啊,没法,为了安全,在大的牺牲也是值得的,核辐射,后果真的很严重。
最后,最为相关负责人,一定要准确、及时、全面的向上级政府报告情况,最为政府,不能像前苏联一样,当核电站出现了问题了,还迟迟不做出反应,要知道人民的财产安全是在第一位的,一定要及时的向外界公布信息,做到预防于蔚蓝。同时,世界上一切有核武器的国家,一定不能乱使用核武器,因为它会让这个世界的一切在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同时也要保护好核武器,不能让他落入流氓国家与恐怖分子手中,也要保护好核电站被袭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五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启示
时间: 2006-04-25 字体:大 中 小
张海红 曹剑锋 史丽生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十四队、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二系)
摘 要 1986年4月26日,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核事故,造成的后果远比三哩岛核事故严重得多,广泛得多,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对有关这次事故的过程、原因、后果、应急措施、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剂量估算等进了大量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我们得到很多关于此次核事故的信息,尤其是此次核事故反应出来的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更对我国的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核事故应急 核电站 救援
核电作为一项环保能源,已实实在在地为国人所知道所享用。建设核电站,无疑能够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基本以火电为主(火电几乎占到了80%以上)严重失衡的电源结构,减轻煤运输和环境污染等巨大压力。但是核电站可能存在的危险事故隐忧,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尽管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但是人们至今还是记忆犹新,不敢忘记。
1986年4月26日,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莫斯科时间大约是1时23分(北京时间6时23分)4号机组的反应堆装置活性区及部分厂房遭到破坏,使一部分集存在活性区的放射性产物排放入大气。世界核电站历史中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发生了。
反应堆发生的是热爆炸,由于一系列原因,反应堆中形成蒸汽,然后产生了热导出危机,烧热了燃料,使燃料毁坏,载热剂激烈的沸腾,在载热剂中进入了被毁坏燃料的颗粒,工艺孔道中的压力急剧上升,这就导致了热爆炸和反应堆的破坏。反应堆上部的金属构件移了位,全部高压管道破裂,一些控制棒和燃烧着的石墨块被抛了出来,反应堆卸料的一边和补给水房部分厂房被破坏了。活性区和蒸发器的管道的碎片落在反应堆和汽轮机厂房的顶上,打穿和破坏了电站二期的汽轮机大厅的房顶。这样的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环境影响。
为预防核事故与实施核事故应急救援,针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及其救援中发生的几点问题,为加强和改进我国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有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核电站运行及试验规划。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由于进行了一场本不应该进行的试验造成的,而试验本身就违反了操作规程,在严重违背操作规程的条件下,4号机组进行了一系列违反操作规程的试验,粗劣的试验大纲,无效的监督和不按程序审批的试验计划是造成事故的管理因素。在1986年4月25日、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值班操纵员粗暴的违反核电站应该实施的规程主要有六点:
第一,减少了规定的后备反应性,即把反应堆活性区中吸收剂—控制棒的数量降到了允许值以下。
第二,突然降低反应堆的功率,然后使反应堆运行在低于实验计划中所规定的热功率水平。
第三,把全部8台循环泵与反应堆连接,超过了操作规程所规定的单线程流量。这一错误在实验计划中已经存在了。
第四,切除了两台汽轮发电机蒸汽信号的反应堆保护装置。
第五,切除了在汽鼓汽水分离器中的水位和蒸汽压力的反应堆保护装置。
第六,切除了产生最大设计事故时规定要求用的反应堆事故冷却系统。
电站的总工程师H.M.福明对没有充分考虑好的、没有按正常手续取得同意的关于汽轮发电机带负荷惰转实验计划做了批准之后,应由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第二期运行的副总工程师佳特洛夫负责实验,而值夜班进行实验的主任是阿基莫夫,控制反应堆的主任工程师汤图诺夫,两人都缺乏熟练的试验技能和实验经验。领导和组织进行这次试验的是“顿河电力公司”的电气工程师莫特连科,但是他并不了解反应堆的特性。
在准备和进行汽轮发电机组自身用电负荷的惰转实验过程中,电站的值班操纵员切断了一系列的技术保护设施并违反了安全工艺过程安全方面很多重要操作规程的规定。值班员的主要动机是力图较快做完实验,在准备和进行实验时违反了规定的程序,违反了实验计划,粗心大意的操纵反应堆装置。这些都说明值班操纵员不大懂得核反应堆工艺过程的特性并丧失了安全感。其结果是由于值班操纵员把反应堆置于不符合操作规程的状态,这实际上加剧了正反应性系数对功率上升的影响,所以造成了严重的核事故。
因此,在我国核电站的运行管理上,首先要根据核电站的核岛与常规岛的不同特性,制定出符合科学要求的运行管理程序,为核电站的管理工作提供出合适的管理规范,对反应堆的运行要进行全面可靠的纪录,并有相应管理人员对反应堆是否正常运行做出判断,对反应堆进行的科学研究工作应该进行系统的审查,要从理论上对实验计划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还要有经验丰富的专家在场指导实验进行。
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构
监督机构应独立于核电站之外的独立组织,有权利对核电站进行各方面安全的检查,并把监督程序法制化。对监督人员制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为规范。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监督机构不能有效进行监督。对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前违反核电站安全准则的行动,本应由前苏联国家原子能监督局的代表出来干预并制止类似行动,然而在这一天没有一个该组织的工作成员。即使该组织领导人去了,也来不及发现4号机组上发生的事和要做什么工作。监督员都奉命在上班时间到医务室去了,他们整天在那里参加医务会议,这样4号机组处于没有国家原子能监督员保护状态下。
在机制上应该保证国家原子能监督局或者职能类似的机构清楚核电站的运行及实验状况,并应该提高监督人员素质,监督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堆物理知识和一定的电学知识,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很快进入情况,在人员时间安排上应该能够满足核电站安全运行的需要。工作职责、工作技能与工作时间均应制定合理的实施规范和细则。
三、管理体系中除设立专家咨询组之外,还应建立技术指导小组
专家咨询小组的组成是由于一些知名科学家组成,其工作单位比较分散,工作地点不集中,这将给相应的核电站核事故应急人员培训造成困难,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根据“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开展工作。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事故以后 电站的人员没有能够准确的客观的估计所发生的事情,所有人对消除这样大的事故后果,从职业上和心理上都没有准备,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区域及其邻近地区的最初辐射水平采用计量仪表进行最初的测量,由于这些仪表本身测量量程窄,没有能给出真实的辐射水平的数据。在发生核电站事故的情况下,除了普遍测量还应进行个别测量。个人剂量笔这种简单的直读式个人剂量仪应该对救援工作的每一个人进行分发与使用,但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却将这些剂量仪给锁起来,没有做使用他们的准备。二核电站专门的咨询组是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几个小时才从莫斯科乘专机赶来,因此有必要在核电站建立自己的技术指导小组,平时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培训,能够对仪器仪表使用有充分的熟练程度以及对放射性物质的特性有充分了解,在专家咨询组成员没有到达现场时能够对工作人员和救援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出有力的技术指导。
救援工作中救援人员在平时应在技术培训中清楚明白核电站构造以及辐射防护的有关知识,熟练使用有关剂量检测仪表,为最大限度减小救援工作的损失起到积极作用。
专家咨询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救援中的技术问题得到充分解决。专业技术小组的职能作用对于一个核电站来说是只管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小组应在专家咨询组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为核事故应急救援的工作提供协调统一的技术指导工作。
四、建立专门的考核小组,对核电站不同工种的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考试,使工作人员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能够以渊博的知识为建设服务。
从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原因来看,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核电站整体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以及管理混乱造成的。把控制反应堆进行实验委托给对工作没有受过充分训练的人员,在一个对核电站反应堆知识缺乏的人领导下进行试验,以及电站相关工作人员的违反操作规程反映出核电站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是造成事故的隐患。核电站违反核安全要求,在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的情况下,从1986年1月17日到发生事故时,4号机组已经6次离开反应堆保护系统进行了运行。从1980年至1986年对设备运行中的27次故障情况都没有进行研究并做相应的评价。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教学中心与有效的专业技术培训系统,其后果已经由4月26日的事故所证实。在发生事故的时候,4号机组有不少“多余”的人。除了直接从事实验的人员之外,还有电站的其他人员,这些非实验人员留下来想学会怎样进行停堆实验,并且该核电站没有相应的人员培训设施。在核动力工程中专业技术的考核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这些考核不是经常由非常权威的委员会进行负责的,技术考核比较混乱。因此建立相应的工作人员认证制度,进行专业考试,考试合格者发给相应岗位证书。考试内容应该宽泛,不应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是所有工作人员对于核电站管理章程和核电站安全准则均有宏观理解,在发生核事故的条件下应该能够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自行救援。对设备管理设立专门的应急装备处,由专业人士对仪器性能进行定期的检测。并选择合适的适用于应急状态下的宽量程仪器。根据核电站的最新发展提供出合适的仪器检修及更换措施。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中,剂量监测员不能找到量程足够大的仪器进行放射性水平的测量,而这对事故救援级别的划定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确定了事故的级别,才能对救援行动的规模与方式起到恰当的指导作用。
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核电站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工作人员为核电站的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仅仅关系到经济利益,在非常时期的军事意义更加明显。在战时是防止敌军进行攻击和进行有效的救援提供强大的后备基础。
核电站应结合国际上惯用做法和我国国情,对核电站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考核与培训,必将为预防核事故打下良好基础,为可能发生的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出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新闻管制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事故后出现了一种称为“放射性恐惧症”的新病,众所周知,我们的感觉器官没有记录辐射存在、辐射的条件和它的危害大小的“装置”。辐射的复杂性造成了掌握辐射作用基本的放射性生物规律性知识的困难。核电站周围的广大民众,包括核电站周围30公里以内的居民缺乏足够的辐射特性以及它的生物学作用方面的知识,引起了人们在核电站事故后心理上的紧张。甚至一部分人感到恐惧,甚至畏惧,这就是所谓的“放射性恐惧症”。导致人们这种状态的原因,这里起很大作用的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之后,居民没有听到客观易懂的报告,而且报道是片面的。放射性恐惧症严格说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人民对正式来源失去信心,而更多的相信传闻的一种状态。
不同放射性核素会维持不同时间的放射性影响。在两种情况下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一是短期强烈辐射,二是小剂量长期照射。一个国家存在有关负责居民辐射安全的庞大体系,这是一大批在放射医学领域积极工作的著名学者、各方面的专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周围居民疏散时就是通过政府的统筹安排进行的,过程有条不紊,这同核事故进展情况的准确发布是相关的,并且设立居民地址查询处,短期内就向26500人提供了有关居民所在地点方面的咨询。
因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新闻发布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成立专门的新闻机构和社会社团组织进行核事故信息的发布,既要保证核电站周围居民的知情权,又要考虑严重核事故条件下撤离人员的秩序问题,禁止任何非官方授权的组织和个人发表内任何与核事故有关的言论,并且应该根据事故的情况进行连续追踪报道,使居民对事故的发展及救援情况有所了解,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和失实新闻的流传。
六、军队参加核事故应急救援的作用应该得到重视。
莫斯科时间大约是1时23分发生的核事故,在1时28分,以内勤中尉为首的内勤中尉普拉维克为首的14人组成护卫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军事化消防队执勤人员来到事故地点,年轻的军官迅速准确的估计了事故的情况后,派手下的人首先扑灭汽轮机大厅屋顶上的火,以便切断威胁着其余动力机组的火焰。1时35分,内勤中尉基宾科为首的10人组成的护卫普里维亚特城的综合军事消防队的内勤警卫来到火灾现场。基宾科带领防毒气小组侦查与遭到破坏的反应堆性邻近的反应堆厂房的一些房间的火情,这样做可以选择递送水龙带的正确位置。同时电站的值班人员也都来了。1时40分,正在休闲的内勤少校捷连科尼科夫来到事故现场,担任起灭火总指挥,2时10分,由于消防队员的高超本领和奋不顾身的精神扑灭了汽轮机大厅屋顶上的火。后续有相应的救援部队到达现场并由相应的指挥官担任总指挥,在已经确定4号机组及其附近地域超过了允许水平后,消防队员在距离事故地点5公里的地方集合,并按规定时间派遣消防队员进入危险区。
4月27日,空军对切尔诺贝利厂区和周围进行了详细的勘测后绘制出了像反应堆投掷废弃物覆盖物的示意图。4月27日,45架直升机向核电站4号机组投放了65吨覆盖材料,但是还不能完成覆盖反应堆的目的。一开始反应堆的封填工作时直升机飞临反应堆上空,机组人员靠目测向反应堆投掷覆盖物。为了使飞行员工作更加有效,基辅、切尔诺贝利、切尔尼戈夫的一些企业制作了用于向反应堆投放废弃物的集装箱以及悬挂设备。飞行员们紧张作业,直升机不分昼夜的在反应堆上空飞行投掷装填物,飞行员还担任消除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行为,参加抢险的全体飞行员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有鉴于此,军队参加核事故应急救援任务时的作用十分强大,行动迅速有利,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有必要针对我国的核电站进行核事故应急救援演习,特别是部队参加核事故应急救援演习,是确保把核电站事故灾难减小到最低的有效途径,因此有必要拉动担负核事故应急救援任务的部队进行定期的演习。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经远去20个春秋。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对有关这次事故的过程、原因、后果、应急措施、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剂量估算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我们得到很多关于此次核事故的信息,尤其是此次核事故反应出来的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问题更对我国的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提供了有益经验和教训。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科学体系,只有这个体系运转正常了,才能保证我国核电站的安全运行以及发生核事故后进行相应的救援工作顺利进行,本文结合历史上发生核事故的经验教训,提出应急管理体系中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带来有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沃兹尼亚克等,伍仁毅、杜凡等译,《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与教训》,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董滨江等,《核事故应急概论》,1991年11月。施中齐,《我国核应急管理体系》(应急响应专业知识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