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学 案例 2
党代会变成常任制后
党代会常任制赋予党代表们更多的责任。与一般5年才参加一次党代会不同,大余的党代表实行常任制,党代会改为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的身份没有变,职责却大大增强,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年前,大余县党代表龚俊贵带着《关于加快樟斗至左拔公路建设的提案》赶到县委会议室,并以党代表身份,参加中共大余县第十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自2004年12月在全省率先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以来,大余县的党代表就忙起来了,除了参加党代会年会外,还要对县委、县纪委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对拟任县级领导和科级干部进行推荐和信任度测评,组织党代表议党议政,开展党代表视察活动、联系党员活动等。而这些,在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以前,是党代表们想象不到的。
“一字之差”,意义深远
2003年3月,大余县被省委确定为赣州市党代会常任制工作试点县。
2003年8月,大余县组织专题组就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开展调研,最终确定了党代表大会会议、党代表实行常任制、扩大民主范围等三项主要内容,此外,将党代会改“次”为“届”。党代表的身份没有变,职责却大大增强了。
新城镇社会理事会党支部书记邹昌瑞当过两届党代表,以前都是5年才开一次党代会。参加今年的年会后,他感慨万千:“以前,我作为党代表只是在党的代表大会期间举举手、投投票、划划圈,会议结束了,使命也随之结束。”
现在,邹昌瑞不仅每年都参加全县的党代会,平时,他还要参加各处视察调研、学习培训、测评评议等活动,收集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建议意见并向上反映,供县委参考。邹昌瑞感觉到,党代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党代会常任制明确了全委会在县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是同级党组织的领导机关,实行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制度。党代表除享有选举县委委员和纪委委员权利外,还有权参与重大问题的讨论和决策。
仅2005年上半年,大余县就召开了4次全委会,对本县党的自身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其他涉及全面性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民主决策,形成了党委内部有效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三大亮点,凸显创新
“常任制实现了„三个改变‟。”县委书记刘建平结合两年来的探索,归纳出常任制带来的变化。“一是根本改变了党代会的代表只能在有限的几天内发挥作用的状况;二是根本改变了目前两届党代表大会之间相隔时间太长,应由代表大会讨论的一些重大问题难以及时开会讨论的不足;三是根本改变了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委员会,无法向选举它的本届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的不足现象。县委在总揽全局的同时,统筹协调好党委、人大、政府等方面的工作,做到总揽而不包揽,协调而不取代,强化了党的领导这个核心地位,有力地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大余县开展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中,在扩大党内民主、提供代表议党议政有效平台和构建党群联系的网络和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
该县全面实行了领导干部任用票决制。全委会对乡镇党政正职,县直一级单位行政正职和县处级后备干部的推荐人选的确定进行票决;常委会对县委管理的其他科级干部的任用进行票决。2005年,全委会对正科级领导干部任用票决3批21人次,常委会对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用票决3批37人次。通过推行票决制,党员干部普遍感觉到,该县形成了“择优汰劣、正常更替、能者上、庸者下、廉者上、贪者下”的正确用人导向。票决制的实施和完善,进一步扩大了县委在选人用人问题上的民主,带病上岗的现象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基本上得到了杜绝。
如今,大余县决策者思考更多的,还是如何继续推进常任制试点,突破诸多“瓶颈”。
比如,党代会年年召开,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如何划分全委会、常委会以及书记办公会之间的职权定位。事实上,党代会常任制试点要解决的问题远不止这一个。如何从源头上保障党代表的素质和能力;处理好党代会与人大会、政协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闭会期间党代表请辞和增补制等,都是需要逐步摸索的课题。
第二篇:政治学案例材料
·管理能力和执法力量的提升 对交通违法“超常规”整治的措施
据了解,“超常规”整治的总体目标指向“确保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取得全新面貌”。在这一总体目标之下,确立了四个分目标:突出违法行为显著减少;道路交通秩序和通行能力显著改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显著优化;道路交通参与者尊法守法意识显著提升。上海将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全警动、全市动、全民动,通过集中整治与常态长效建设相结合,狠抓严管重罚、宣传发动、共建共治、常态长效等关键环节,全面遏制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据悉,此次整治重点区域包括全市79条主干道、各区县自行划定的160条路段,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重点区域周边道路和轨道交通站点、公共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火车站、机场、码头、大型市场、大型居民区、大型绿地公园、旅游景点等区域相关道路。
上海在此次整治中拟定了4方面13条措施,主要包括:
———全面强化严格执法严管重罚措施。市公安局将就十大类突出违法行为向全市发布通告,以公安民警为主力,整合公安、交通、工商、城管等基层专业行政执法力量和“平安马甲”、交通文明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集中投入大整治行动,对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和多次违法行为未处理的重点人员开展上门教育,督促接受处罚。
———全力加强社会面全覆盖宣传发动。除动员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参与宣传之外,将在重点时段向手机全网用户发送提示短信。居民小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种组织都将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公交、出租、长途客运、旅游客运、危险品运输、寄递物流企业和其他专业运输单位,将建立从业人员交通违法行为内部叠加处罚机制。
———全力推进各方协同共建共治。各区县是此次大整治的责任主体。社区、沿街单位也要“看好自己的们,管好自己的人”。同时,加强非法客运重点区域“最后一公里”的公交建设覆盖,消除重点区域非法客运生存空间。
———全面推进常态长效建设。除固化各种整治措施外,还将强化基层网格化执法力量和派出所警力联勤联动,推进全覆盖非现场执法网络建设和执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单向交通体系建设、停车设施综合供给和停车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机构内部临时停车资源开放共享,推进拥堵结点滚动排摸和工程性“小改小革”综合治理等等。
此次“大整治”是以坚决的态度、超常的措施和过硬的担当,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动员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并在此基础上集全市之力持续开展常态长效治理,确保全市道路交通秩序取得全新面貌。
依法管理 严格执法
上海对外地临牌车辆的最新限行政策于4月10日实施。上海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白少康于4月6日赴普陀、静安、徐汇、黄浦区重点区域路段、路口调研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工作,召开现场会研究部署下阶段推进工作。
白少康强调,大整治以依法管理、严格执法为核心,决不是搞一阵风式的短期秩序整治,要始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管重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通过严格的执法管理“立法律的规矩,正尊法的风气”,努力实现“警不在现场,法自在人心”的社会效果。要着力在共建共治上求突破,充分发挥成员单位、行业部门和基层组织的作用,强化内部教育管理和“门前清”措施,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营造自觉尊法守法的浓厚氛围。
3月24日开始,上海以超常规的力度、超常规的措施,全警动员、全员投入、强力推进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长效治理相结合,严管重罚机动车乱停车、乱占道、乱鸣号、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等10类突出违法行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3月10日以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已有325人因交通违法行为被处行政拘留,197人涉嫌犯罪被刑拘,警方查处10类突出违法行为64万余起,其中违法停车49万余起,纠处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7.6万余起,查处外环线内机动车鸣号1900余起。
“大整治”成效初显
上海市公安局于五月中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截至目前,上海处罚十大类违法行为260万余起,同比增加了2.6倍以上。而从5月1日至10日的十天,十大类交通违法行为日均查处量达到10.2万余起。在整治交通违法的同时,警方还严厉打击交通违法背后的违法犯罪案件,严肃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嫌疑人。
机动车驾驶员守法意识在增强
交通大整治新闻发言人韦恺人在会上表示,随着大整治的深入,机动车驾驶人的守法意识在增强,但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仍比较突出,下一阶段警方将进行重点整治。此外,上周推出视频举报交通违法措施以后,得到了全社会积极响应,截至5月10日,已收到视频举报1000余条,查证处罚的100余起。主要是高架上的实线变道和占用公交车道的违法行为。
在严处交通违法的同时,警方还在不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市标志标线的完善和更新工作。据发言人介绍,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20%,复画了各类交通标志标线63万平方米。同时对一些不合理容易引发拥堵和违法的路口路段进行小改小革。
道路交通违法背后的违法犯罪案件
市公安局在发布会上还通报了两起道路交通违法背后的违法犯罪案件。一起是涉牌涉证违法犯罪案件。4月28日,松江警方破获一制作克隆出租车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当场缴获6辆克隆出租车和大量被盗车牌、计价器、发票等物品。
第二起则是买卖交通违法记分的案件。5月5日,浦东公安和网安支队联手捣毁了5个“买分卖分”的窝点,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涉案电脑6台、手机10部、交易账本若干。这些窝点通过淘宝、58同城、qq以及微信等线上以及线下渠道发布各类广告,招揽生意。其中5名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被刑事拘留。
党政机关开放停车位错峰停放
此外,对市民比较关心的治理乱停车问题,警方除了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也注重疏堵结合。记者从市公安部门获悉,目前奉贤区已在双休日向市民免费开放区政府、区委党校、区会议中心等政府以及机关大院车位300余个;青浦区则组织18家机关单位提供了600余个车位供社会车辆错时停放;浦东新区新场镇则从有关单位腾出300余个车位设立“潮汐式停车点”进行试点,缓解新场古镇风景区的停车供需矛盾。
交通整治不设“截止日期”严格执法严管重罚
有市民担心,这次的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会不会和以前一样“一阵风”,熬过三个月就行了?上海市公安部门明确表态:对违法行为的查处没有时间界限,对违法行为要一抓到底,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使上海交通秩序好转。整治将在申城全覆盖,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没有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区别。只要是违法行为,都要依法整治,依法查处。
·政府部门间协调
连日来的上海交通违法大整治,除了打击包括非法客运在内的10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外,对于其它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交通违法行为,以及违法犯罪人员也一样严格查处。
申城道路交通大整治行动,有效遏止10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对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市民无不为之拍手称快!同时,城管部门也被希望加入整治行动,形成合力促进上海长治久安。
因为如按往年惯例,在申城郊区一些地方,有关单位举办新品展销,无形中给小摊贩带来商机,这本无可非议。然而,凡事都要有度,不能得寸进尺。诸如:在展销中心入口处路边占道摆摊,占用了道路三个车道中的两个。这不仅阻碍了公交车辆通行,而且扰乱了公共社会秩序。
诚然,市郊一些流动摊贩占道的乱象,在国内其他城市也并不鲜见。摊贩和城管打“游击”也好,“猫和老鼠”捉迷藏也罢,是都市发展进程中待解的难题。因此,在舆论曝光和社会压力面前,我们既不能惊慌失措,又不能熟视无睹;既不能“速战速决”,又不能优柔寡断;既不能赶尽杀绝,又不能放任自流,而应汇集新思维、推出新举措、形成新合力,合情、合理、合法地因势利导,严格执法,综合整治。
破解占道摆摊难题,首先要分析产生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化被动为主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效机制,按路段实现目标责任制,谁辖区谁主管、谁经营谁负责,谁占道谁认罚。同时加大监督和制约力度,有关执法部门应协同作战,对流动占道摊贩实行劝告、取缔和罚款三结合,起到教育与震慑的作用,形成常态化管理。
两点建议:一是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进行有效的依法治理。城管与公安应联手出击,严厉整治占道经营的电动拼改装车,给予拍照车号扣分罚款的处分。采取“错时制”监管,抓住“早、中、晚”乱设摊易反弹的时间段,增派流动巡检车辆,加大巡查力度,对少数屡教不改者,予以公开新闻曝光。
二是开辟合适疏导区域,实施规范有序管理。本着“堵疏结合”的原则,在不影响交通、市容、市民生活秩序和治安的前提下,开辟和改造临时市场,多谋一些“疏导途径”。采取一些扶助、帮助、优惠等性质的廉价便民集市,建立一条街早市,引导个体户逐步规范化经营,使路段的乱设摊得到有力的疏导,从而减轻流动摊贩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样既为群众办实事,又提高行政效率。
建议:乘申城交通大整治的东风,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应当与时俱进,是否可以考虑设立城市管理特勤支队?以此配合、协助、完善城市管理执法。因为城管公安的出现,不仅能有效减少暴力抗法,而且城管执法人员在暴力抗法中被动挨打的尴尬局面,也可以得到根本解决。
职能部门全力配合(以上海闵行区为例)
为配合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莘庄镇各职能部门积极出台配套方案,与交警等形成整治合力,确保各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
莘庄镇城管中队落实专人参与行动,协助执法,不间断开展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切实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同时聚焦市、区级重点整治区域,严厉查处路面各类非法客运行为,重点打击从事非法客运的网络专车。
镇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对镇域范围内停车集中、存在机动车乱停放现象频发的路段,增设人行道隔离墩和相关交通禁令、警示标志;对地铁站、大型超市、医院等非机动车密集停放区域设立规定停放区域和路段,并设立明确的停放区域指示牌和相关标志、标线。
镇安监所加强对镇属渣土运输企业、环卫行业、出租汽车行业、客运单位、校车单位及专业运输企业等重点车辆单位的监管检查工作,配合辖区中队分管民警实施上门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当场开具整改建议书,要求被查单位及时整改,并实行复查工作。
第三篇:政治学原理案例5
案例一从“瓮安事件”看政府对群体性事件的应急管理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学员通过瓮安事件了解我国政府开展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帮助学员通过瓮安事件了解我国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诱因之一:政府合法性流失。
3.启发学员深入思考我国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可行性策略。
二、案例内容
引言:一些人因对瓮安县公安局对该县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不满,聚集到县政府和县公安局。一些人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冲击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大楼,结果酿成了震惊中外的群体性事件。对于公安局鉴定结果,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一人之死为什么会牵连很多无直接利益者都卷入打砸烧抢的不法行为呢?这种突发性事件如何产生,政府又该如何予以防控,如何展开应急管理呢?
2008年6月21日20点,李树芬与女友王某一起出去玩,同李树芬的男友陈某及陈的朋友刘某等吃过晚饭后,步行到西门河边大堰桥处闲谈。李突然说:“跳河死了算了,如果死不成就好好活下去。” 刘见状急忙拉住李树芬,制止其跳河行为。约十分钟后,陈某提出要先离开,当陈走后,刘见李树芬心情平静下来,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刘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李树芬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刘见状立即跳下河去救李树芬。王某急忙打电话给陈某,并大声呼叫救人。陈立即返回河边,跳下河中帮忙施救,陈见刘已体力不支,便用力先将刘拉回岸上。王某、刘某随即报警,并打电话通知了李树芬的哥哥。
次日,法医初步鉴定后,其家属被告知死因因为“自杀溺水身亡”。她的家人并没有更多的质疑。同一天上午,三名事发时在场的当事人因被警方认为没有作案嫌疑而被释放。当李的家属去派出所找当事人时,发现都已经不在派出所。几乎同时,这三个人开始出现在传言中,“元凶是县委书记的亲侄女,另两个男生和派出所所长有亲戚关系,死者是被奸杀”。李树芬的家人开始认为有冤情存在,他们在6月23日提出再度尸检。越来越变形的传言,流传在瓮安的大街小巷。“瓮安副县长的儿子伙同另一个社会青年把瓮安县三中一女生淫秽强奸并残忍杀害丢入瓮安县西门河„„”这个逼仄的地方,成为了一个舞台。从早到晚,闻讯而来的人群络绎不绝。人们带着自己生活中的不满来看这个死因不明的女孩。
6月25日,发生了新的意外。在公安局,李树芬的幺叔李秀忠和民警张明发生冲突。接着,李秀忠被主管单位县教育局叫去问话。随之在瓮安保险公司附近,李秀忠又遭到飞来横祸:他被几个身着便装的人暴打一顿。6月28日上午,瓮安县公安局向李树芬家属发送了《尸体处理催办通知书》, 限李家于6月28日14时前将李树芬尸体领回安葬,“否则,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
这激起了围观者的不满。到这天下午3点左右,两名高举“为人民群众伸冤”的白色横幅的中学生走在前面,数十人跟随,他们打算为李树芬游行请愿。这些人当中,没有一个是李树芬的亲属。当游行队伍离开北东路,来到文峰中路时,人群已经从最开始的数十人,聚集成了千人之众。
警察在门前拉起了警戒线,让两位学生进办公楼大堂沟通。“他们一把扯过了条幅,学生不允,伸手夺回了条幅,双方发生了冲突,学生和警察之间,发生了扭打。这时候,全副武装的防暴队员出现在视野中,他们的警棍伸向人群。人群哄然,见到学生被打而愤怒的人群已然失去了理智,局面再也无法控制了。瓮安事件爆发。“6.28”事件,共造成县委县政府大楼104间办公室被烧毁,县公安局47间办公室被烧毁,户政中心档案材料全部被毁,42台交通工具被毁等。瓮安事件震惊中外。
结束语:一名学生非正常死亡,从社会角度而言,是件小事。但如此小事,竟发展成惊天动地的瓮安事件,这和当地政府合法性流失,部分官员行政不作为,利益协调、平衡和畅通等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社会积怨过多有着深层联系;同时,面对群体性事件,这也和当地
有关部门获取信息不畅,信息公开不及时,执法水平落后,滥用警力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这种群体性事件,政府必须予以应急管理,不仅解决“表”的问题,也要解决“本”的问题。
三、思考题
1.瓮安事件说明了什么?
2.分析瓮安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3.如何有效开展应急管理?
4.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领导,遇到群体性事件理应如何处理?
四、案例附录
1.齐鲁晚报《公布瓮安事件打砸抢烧事件调查情况》(《贵州都市报》供稿)2008年7月2日
2.南方都市报《瓮安溯源》2008年7月10日
五、案例《教学手册》
1.案例摘要
一名女学生非正常死亡,就在社会矛盾积怨相当严重的瓮安。关于死因,说法不一,一时谣言四起。政府没有及时公开信息,以至于谣言煽动了社会一些人的不满情绪,人们自发组织的游行情愿开始。在处理这种事情时,政府相当被动,没有紧急预案可用,加上滥用警力,矛盾激化,瓮安事件爆发。
2.课前准备
帮助学员选定教学案例,提出思考题,指定参考资料。3.适用对象 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有关人员与一般读者
4.课堂安排
第一教学单元:指导学员阅读瓮安事件案例,并提出分析要求。教师应将事先准备好的案例提前分发下去,并指定参考文献和阅读书目。巡回指导学员的阅读活动。(20分钟)
第二教学单元:采用先讲授理论后进行集体讨论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师先把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特点、现状、解决方式以简短的语言介绍,之后,在头脑风暴法的操作模式下探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可行之策。为了保证案例教学正常进行,应注意以下2点: 1.分组规模应当适当,以3-5人/组为宜,围绕案例所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2.进行班级讨论时,要紧紧围绕文案事件揭示的“应急管理”这一主题。(20分钟)
第三教学单元:自荐与指定发言相结合,进行大课堂讨论。教师应积极营造班级民主讨论氛围,启发学员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引导,使该案例的讨论始终围绕“应急管理”这个中心展开。(30分钟)
第四教学单元:教师对瓮安事件反映的应急管理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员消化提升。采用的手段可以分为两步走:
一、从理论和经验角度出发,从实践的角度切入,找出解决方案的具体措施;
二、让学员下课之后把个人心得或解决群体性事件的建议以书面作业的形式交上。(50分钟)
案例二石首事件始末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特征
2.掌握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措施
二、案例正文
2009年6月17日20时36分,石首市公安局笔架山派出所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
警台指令:市笔架山街道办事处东岳山路“永隆大酒店”门前发现一具坠楼男尸。接警后,该所民警迅速赶往现场调查处理。经初查,死者涂远高,男,24岁,该市高基庙镇长河村人,生前为该酒店厨师。民警对死者所住房间进行了检查,发现了死者所留一份遗书,遗书的大致内容为自己悲观厌世而轻生,警方排除他杀,初步认定为自杀,但家属对警方鉴定表示质疑。因死因不明,家属把尸体停放在酒店大厅,要求揭露真相,找个说法。
谣言四起。事情刚一发生,当地乃至网上对于这一案件的传闻、传言骤然四起,文字图片,泥沙俱下,真假难辨。在这段时间里,,网站上的传言对矛盾激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仅一网站的贴吧中就出现了近500个相关主帖,在一些播客(视频分享)网站,出现了不止一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一些“外围信息”被传来传去,如据说该酒店有当地领导参股,该酒店涉嫌有贩毒、吸毒现象,还说该酒店此前曾发生类似的非正常死亡事件,还有人猜测死者涂远高可能是发现该店吸毒贩毒而被杀人灭口。些许说法就像瘟疫一样迅速传播,相对而言,在发现死者后的80小时之内,表达政府立场的新闻稿仅仅三篇,而且文字简短,语焉不详。谣言占了舆论的上风,引来数千人围观,这也坚定了死者家属探寻真相的决心,他们表示不解决问题绝不运走尸体。
为了防止尸体腐烂,6月18号下午,应家属要求,笔架山派出所从殡仪馆送来了一具冰棺。6月19日凌晨1点左右,警车和殡仪馆车辆到达酒店现场,想把尸体运走,被连夜守在那里的现场2000多名民众阻止。酒店门口,有围观的群众悬挂上了大字条幅,要求调查死亡真相。由于政府反映滞后,谣言风起云涌,大家以讹传讹,面对各种信息,人们难辨真伪,只是本着为冤死之人伸冤的想法,19日当晚,上万名石首市民连夜上街,将永隆大酒店门口围住,防止警方和殡仪馆抢尸。据目击者称,大约4万名市民聚集在街头,人数达到最高点。
群众的情绪开始释放。当晚,有人点燃了酒店的二楼和三楼。消防车到来时,已经无法靠近。围观者将消防车拦住并且捣毁;6月20日傍晚,从荆州等地调来的武警赶到,但被民众逼退。许多公安、武警车辆被民众砸毁。
此事震动高层。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明确批示对处理事件的要求,迅速成立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一方面,全力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保护家属安全,通过多种途径迅速向社会公布事件真相;另一方面,加强对事发地段的警戒,防止事态扩大,疏散围观群众,维护现场秩序。经多次协商,死者家属同意将尸体运往殡仪馆,将进行尸检。6月21日凌晨,停放在湖北石首永隆大酒店内的男尸被抬上殡仪车,送往殡仪馆,围观的群众全部散去,一起因该酒店厨师非正常死亡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得到处置。
鉴于石首“6.17”事件因一起非正常死亡案件演变成重大的群体性事件,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关部门启动行政问责,对“6.17”事件发生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并报告情况,错过了事件处置的最佳时机,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市委书记钟鸣同志和负直接领导责任的公安局长唐敦武同志以免职处分,以儆效尤。
——资料来源:1.人民日报2009年6月24日作者陆侠
2.荆楚网7月23日、25日报道
3.南方网6月26日南都周刊记者·杨猛
三、思考题
1.石首事件说明了什么?
2.分析石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3.在处置突发性事件过程中,如何防范并控制谣言的传播
4.在处置突发性事件过程中,如何贯彻快速反应的原则?
第四篇:政治学课程案例分析范文
《政治学原理》案例分析
一、从孙志刚案看政治参与的功能
27岁大学生毕业生孙志刚,2003年受聘到广州达奇服装有限公司工作。3月18日,孙因未带身份证外出,被广州警方作为“三无人员”送往收容遣送站,其后在站内遭毒打致死。4月25日,《南方都市报》以《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为题,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次日,全国各大媒体和网站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网络上更是掀起一股追究案件根源的热潮,在网民的强烈议论和关注下,此案引起全国民众的极大关切,并得到了中央和相关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案件得以迅速侦破,相关罪责人员都受到相应惩处。不仅如此,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又顺应民意废止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并颁布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改变了长期以来对待城市外来人员的不公正政策。
请运用政治参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二、从“华南虎照片”案看政治参与的途径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为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2007年10月3日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但这一轰动性的消息随即引来广大网友质疑,指可能是纸老虎造假。11月16日,一网友称“华老虎”的原型实为自家墙上年画。同时,义乌年画厂证实确曾生产过老虎年画。11月26日,网易公布周正龙拍摄的全套40张原始“野生华南虎”数码照片。12月3日,来自六个方面的鉴定报告和专家意见汇总认为虎照为假。2008年2月4日,陕西省林业厅就“草率发布发现华南虎的重大信息”发出《向社会公众的致歉信》。6月29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省政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监察厅的负责人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华南虎照片事件”调查处理情况,正式承认照片系伪造,“照片事件”涉及的13名相关人员受到处理。2008年9月27日陕西省旬阳县人民法院对华南虎照周正龙确定犯诈骗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6个月。
请运用政治参与途径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三、网络政治参与的效果
2002年11月,一位自称“我为伊狂”的网民,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发表了题为《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该文章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7月,温家宝就任国务院总理后首次来到深圳视察,便注意到了由网文引发的深圳人对于未来发展前景的忧虑情绪,他派出了国务院调研组到深圳调研,该网文作者呙中校以民间代表的身份应邀参加了座谈;之后,网文《深圳,谁抛弃了你》重新整理正式出版,部分内容被写成内参送交北京高层。此后,总理一再强调,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在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变。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还要办得更好。
请运用政治参与的途径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 1 0分)
四、从“倒扁”运动看台湾的政治文化类型及特点
2006年8月12日,台湾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因不满陈水扁领导的台政坛诸多贪腐弊案,在台湾“二·二八”和平纪念碑前发起“百万人民倒扁运动”,并制定了《百万人民倒扁运动行动纲领》,同时,向台北市政府提出府前静坐活动和大规模游行的申请。从8月12日开始,到10月10日发起“天下围攻”,倒扁运动的声浪此起彼伏。此次倒扁运动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少有的,不仅重挫了陈水扁的锐气,一定程度地重新找回了台湾的核心价值,而且对任何一个贪腐的政府都是有警示作用。
请结合此事件并运用政治学相关原理分析台湾地区的政治文化类型及特点。(不少于300字。共10分)
五、从2008年美国大选看美国的政治文化
2008年11月4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获得了至少364张选举人票,远远超过当选总统需要的270张选举人票而击败共和党对手约翰·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与美国历届总统大选相比,这次大选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候选人“非常人”:除奥巴马当选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外,大选过程还先后出现了两位女性:民主党准候选人希拉里和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说明这次大选极大地打破了种族、性别的界限。二是选民热情高涨:2008年美国大选投票人数达到1.35亿,选民投票率接近65%,从而达到196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尤其是18-28岁的年青选民比重大大超过往届。三是竞选手段新颖:这一次各主要竞选参与方都大量运用网络媒体来进行形象宣传、资金募集,网络媒体在竞选中发挥了空前重要的作用。
请运用政治文化相关原理对2008年美国大选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六、从2005年德国大选看德国的政治制度
2005年9月,德国总理格哈特·施罗德针对联邦议院(下议院)对其提出的“不信任案”而请求总统克勒解散议会、提前一年举行联邦议院大选。大选结果,获得议院席位最多的基民盟(35%)与社民党(34%)达成协议组成大联合政府,由基民盟主席安格拉·默克尔出任政府总理,两大党在政府中各占8个部长席位。11月22日,联邦议院议长拉默特宣布,在议院的不记名投票表决中,在总共611张有效选票中,默克尔获得了397张赞成票,超过了需要的法定多数票,从而当选为新一届政府总理。默克尔随后将前往柏林夏洛滕堡宫,接受总统克勒颁发的委任书,然后在联邦议院宣誓就职,并组建新的内阁。
请根据此例分析德国的政治制度。1、德国属于哪种政体?
2、德国是什么类型政党制度? 3、德国议会是几院制?
4、德国行政首脑是什么职位?如何产生? 5、德国国家元首是什么职位?什么性质?
七、从泰国骚乱看政治参与的功能 2006年以来,泰国前总理他信实行的经济改革政策惠及基层的草根农民但是损及了中上层的利益,所以导致中上层联合起来反对他信。2006年他信政府被反对派“民盟”(黄衫军)的示威游行及军事政变推翻。2007年底泰国大选,亲他信的势力再次上台执政,“民盟”(黄衫军)组织在2008年5月再次掀起了新的反政府行动,示威者占领了国家电视台和财政部,包围了总理府等政府机关,并阻断了通向首都曼谷的主要道路,极大影响了泰国的旅游经济。通过3个多月的示威抗议,最终把反对派阿披实政府推上台。但是,2009年4月,亲他信的政治势力组织“红衫军”进行大规模的街头行动以抗议阿披实政府行动,强行冲入东盟系列峰会新闻中心,并与军警发生冲突,形成骚乱,导致东盟与对话国系列峰会被迫取消。
请运用政治参与功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八、从美国攻打伊拉克看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消除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进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民主为名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以暴力推翻了萨达姆·侯赛因领导的复兴党政权,打碎了伊拉克旧的国家机器,独裁者萨达姆也被新的伊拉克政府处以死刑。
美国占领伊拉克之后,帮助伊拉克建立了所谓的民主选举,形成了什叶派、库尔德人、逊尼派“三分天下”的格局,形成了一种“教派分权”与“种族分权”重合的“多重分权”政治模式,严重削弱了原本就不牢固的伊拉克民族国家认同。美国占领伊拉克七年之后的今天,伊拉克国内局势仍然动荡不堪,陷入经济贫困、治安混乱、暴力冲突不断的困境。而美军也陷入驻守伊拉克的泥潭而不能自拔。2010年8月31日,美国宣布结束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结束了这场战争。
美国“解放”伊拉克人民,并将西方的民主制度移植给了伊拉克,这种“帮助”发展中国家政治进步的做法是否合理?请运用政治发展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九、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看国家职能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地震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巨大的损失。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立刻组织全国军民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生命。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继续争分夺秒地搜救被困群众。抗震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抢救人民群众生命是首要任务。”国务院总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总指挥温家宝同志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线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体现了政府对人民应尽的责任。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中国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奥运火炬中国境内传递活动暂停三天。这种维护人民的生命及尊严的表现,正是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职能的体现。
请运用国家职能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10分)
十、从布什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议案的通过看国家机构的关系
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金融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为防止金融市场崩溃以及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重现,美国政府必须及时采取行动,大规模的财政救市方案势在必行。9月29日,美国布什政府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却在美国国会众议院的投票中以228票反对、205票赞成被否决,使得这宗自1929-1933年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政府干预行动受挫。事实上,由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的7000亿美元救市方案已经几经修改,并原则上获得 两党国会领导人的同意。但是,还是有很多国会议员对救市方案的效果及其长远影响心存疑虑,既担心金融机构部分或完全国有化,扩大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也对于救市方案的道德风险问题不能释怀——该方案涉及用纳税人的钱为私人金融机构的富豪们买单的问题,也涉及加重财政负担的问题。
此后,经过政府与国会的多次磋商,10月2日,重新修改的方案于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再度提出讨论,参议院提出新的修定方案,最终以74票支持、25票反对的大比数通过。10月3日,救市方案终于在美国众议院以263票支持171票反对获得通过,随后由布什总统签署生效。
由此可见,美国总统、行政部门与参议院、众议院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那么,他们相互之间的分权与制衡关系是否真的有必要?
请运用政治参与途径的相关理论对此事件发表评论。(不少于300字。共10分)
第五篇:政治学原理案例4
案例一我国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
一、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基本情况。
2.探讨乡镇机构改革的途径。
二、案例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前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意味着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经过5年多的试点探索,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目前正向全国范围内推开。
五年来,我国乡镇机构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乡镇干部和农民群众还有哪些期盼和要求?如何巩固已有成果,实现乡镇机构改革的宏伟蓝图?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
2004年3月,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率先在黑龙江、吉林、安徽、湖北四省“破冰试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严格控制乡镇人员编制,二是鼓励地方积极试点,探索积累改革经验。之后,各地相继开展试点,并加大工作力度,探索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乡镇机构改革在探索中积极推进,不断深化。
截至2008年底,全国试点乡镇总数约1.8万个,占全国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安徽、湖北、黑龙江、吉林、河南、内蒙古、浙江、重庆8个省份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试点。四川、青海和江西的试点乡镇已经达到乡镇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乡镇机构改革,时机已经成熟。
中央编办会同地方和有关部门通过开座谈会、专题调研、挂职蹲点、典型解剖、调查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试点情况,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意见》在试点中探索,在实践中总结,在执行中完善,数易其稿,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集思广益,先后共征求了地方5500多名各级领导干部(省级240名、市级260名、县级1600名、乡级3400名)的意见。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乡镇一级差异性很大,《意见》既着眼于乡镇当前面临的共性问题,对改革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又为地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留有空间,明确充分尊重各地实际,主要依靠地方和基层来推进这项改革,并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社会稳定。同时,《意见》还对推进职能转变、严格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创新事业站所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工作提出了要求。
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 乡镇机构改革成效明显
2005年9月14日,江西省瑞金市黄柏乡“和谐110”接到瑞兰村村民钟经和的电话,称其邻居钟明原在叶坪乡松树园松源砖厂打工,因身体不适,辞工回家看病,但仍有1个半月的工资未付,问了几次砖厂老板,工资都未拿到手,请求乡政府帮忙。
黄柏乡“和谐110”接到情况后,立即与叶坪乡“和谐110”取得联系,并很快得到反馈。而后,在叶坪乡的精心安排下,综治办干部与他们一起到砖厂,收讨工资,终于砖厂欠钟明的1个半月工资如数付清,钟经和感慨地说:“‘和谐110’,真是农民的贴心人。”据了解,黄柏乡曾是瑞金市有名的“老大难”乡,上访总量居高不下。自从建立“和谐110”联动服务体系后,在短期内扭转了“落后乡”面貌,一些信访老户问题得到解决,矛盾纠纷逐年减少,信访和治安案件大幅下降,乡党委、政府的威信也重新树立起来。“和谐110服务热线”、“群众事情代办制”、“一站式服务”„„近年来,乡镇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有的地方创新工作方式,提高为农服务质量,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了步伐。
与此同时,各地按照中央精神,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过程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设立“12310”电话受理举报等制度和办法,制止了乡镇长期以
来乱进人现象,乡镇人员编制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
改革过程中,乡镇干部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管理农民”逐步向“服务农民”转变,群众对干部和基层组织也产生了极大信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也得到了加强。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乡一名村干部说:“过去干部躲着群众走,有了事时,干部急出汗,群众冷眼看。现在干部替群众跑腿儿,群众支持干部干事儿,有了群众支持,俺越干越有劲儿。”
以农民利益为根本点 乡镇机构改革任重道远
“尽管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面临很多问题。”中央编办副主任吴知论坦言。首先,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乡镇机构改革发展还不平衡,有的省份已经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改革试点,有的省份只是选择了少数乡镇在试点探索。一些地方还有畏难思想,改革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各地对乡镇评比考核可以说名目繁多,几乎县里所有科局对乡镇都有评比考核项目。有信访稳定方面的,有经济发展方面的,有农林生产方面的,有组织建设方面的,具体项目多达数十种,一些项目还实行“一票否决”。一些乡镇干部坦言,现在乡镇财力比较弱,但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总之一句话,权力越来越小,责任越来越大。《意见》清晰地表述了乡镇的四项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一些乡镇干部反映,现在“干什么”已经明确了,但是“如何干”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乡镇到底该干哪些具体事,各方面认识不一致、不明确,比较茫然。尤其是县级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依旧,乡镇整天围绕上面的“指挥棒”转,难以有精力和时间干好应该干的事情。“下改上不改,改了也白改”。有些乡镇领导还反映,现在“有钱有权”的部门和单位都上收了,肢解了基层政府的职能,权力与责任不对等。
针对目前乡镇机构改革面临的问题,中央编办负责人表示,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将注意与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的有效衔接,将《意见》精神落到实处。特别是要突出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推动乡镇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探索为农服务的有效形式,改革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和水平,使乡镇职能转变取得实效。
同时,为给乡镇转变职能创造宽松的环境,今年,中央编办将会同中央组织部、监察部等部门对清理规范涉及乡镇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和“一票否决”事项以及对乡镇的考核由县级党委、政府统一组织等情况进行专项督察,同时抽查各地乡镇机构编制严控情况。(记者卫敏丽、李兴文)
——资料来源:
三、思考题
1.试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的背景及原因。
2.探讨省直管县改革的途径
3.谈谈省直管县改革的影响
四、课堂安排
1.分组讨论案例正文,结合思考题进行
2.小组发言
3.讲述要点,点评发言,提问及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