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阅读摘要—2011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
阅读摘要—2011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
1、会前综述
由北京图书订货会组委会、百道新出版研究院主办的“2011中国电子书产业峰会”于2011年1月9-10日在北京举行,峰会关注中国电子书市场如何破局等五大焦点。
为期两天的峰会分为四场共四个主题,即中国电子书产业现状与未来,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策略选择,电子书市场分销难题,以及电子书版权纠结等。
1.1 中国电子书市场如何破局?
2010年美国电子书市场已达到10亿美金的规模,已占到其大众图书市场的10%,且五年内将增至50%。而电子阅读器规模占世界第二的中国,却只电子不见书,电子书市场小得可怜,整个电子书产业基本上处在没启动的僵局,问题和症结究竟在哪里?
1.2 电子书分销平台 当当网能成为老大吗?
众所周知,亚马逊是美国最大的电子书销售平台,占电子书市场份额超过70%。中国的电子书平台谁会是老大?
1.3 传统出版如何快速完成数字化转型?
美国电子书快速发展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传统出版商大多已完成数字化转型,能很快跟上电子书市场的快速发展。像兰登等几大出版商今年电子书收入都达到其总产值的10%。中国电子书市场僵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出版社数字化转型严重落后,如何才能加快?
1.4 电子书版权纠结如何破解?
没有一个国家电子书问题比中国更复杂,为什么技术商和平台商花那么多钱却买不到像样的电子书版权?为什么中国的出版商不像国外出版商那样拥有大多数电出版权?为什么引进版中文图书大多没有电子书版权?
1.5 数字阅读市场如何升级?
基于网络和手机的数字阅读是中国数字出版不同于国外的独特风景线,尽管成长迅猛,市场火热,但都不约而同地遭遇一个问题,即成长瓶颈和市场规模天花板,如何升级到更有品质和更有价值规模更大的阅读市场,是他们面临的下一个挑战?
/ 12
2、当当网CEO李国庆—“中国电子书市场 挑战与出路”
这个行业还是要启动,还是那句话,摆摊不怕扎堆,就是需要上中下游各个环节共同努力。
数字权益的交易很复杂,从立法环节到现在作者和出版商的数字传播权都非常混乱,缺乏一个中间环节。互联网在中国10几年的发展,免费是深入人心的,说收费几乎不可能。DRM的技术手段现在还各自为政,一个企业一个标准。
终端还在探索,电脑、手机、平板电脑、阅读器,未来会统一标准。书还有很多不可替代的。
人们阅读时间有限,中国移动付费下载数字排名前三类是青春、玄幻和恋情,正好是纸体书全行业下滑的部分。
印刷书的数字版形式,实际上E出版的情况。如果想编一个北京餐馆指南,其实现在就能做到,编完目录这本书就编完了,因为每一个目录后面就有网站,我说三里屯一条街有一个网站,我直接说三里屯的夜色酒吧,你点夜色酒吧一定有网站,我想等我这个目录编完的时候,我这本书就写完了。所以我想那个E出版应该是依赖于互联网的,整个这场革命,这种交互是未来了。所以我觉得数字化对上游,对出版商带来的挑战是最大的,那是一场重大的革命。
直指百度 MP3频道已经毁掉了中国整个数字音乐市场。网站做数字侵权很容易,利用“避风港原则”,就是指向的链接不负法律责任。
数字版要打击侵权,出版社的决心应该吸取音乐、CD和VCD的教训。6年前我们的音像占销售额的60%,图书占销售额的40%,音像就是6个人,图书是20个人,现在6 年时间过去了,我们图书30亿销售额,音像还是2亿,所以这个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应该吸取这个教训。百度MP3店那些网站的音乐品质都一样,当时感觉5毛钱1块钱收费下载很难,现在认为当时可能想错了,如果我们坚持收,也许就有人愿意付费,但是我们显然没有这么做。
3、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首席顾问程三国—“电子书产业:商业逻辑与现实结构”
电子书定价不是越低销量就会想当然的越高。为什么现在电子书提价销售反而升高?就是因为读者的参照系是纸质书,它比纸质书便宜了我就买了。
音乐在美国的版权保护做得很好的,他们的 DRM做得非常好,他们一开始就跟五大出版商开战,然后推出非常严格的DRM的保护措施,但是最后音乐产业怎么样呢?音乐产业没有被保护住,音乐产业被苹果的iPod的产业逻辑颠覆了,用新的产业逻辑颠覆了旧的产业逻辑,我们不仅关注那些重要的问题,产业逻辑也很重要。我们做这个报告就是想提醒大家引起大家关注的这些产业现象背后的一些产业逻辑。
电子书1.0,印刷数字版,就是纸质书的电子版,就是现在亚马逊网站上大部分的电子书卖钱的,出版社也挣钱的是这一部分电子书。
是电子书2.0,我把它叫原生电子版,就是说先出电子版或者只出电子版的电子书,亚马逊网站上也有,但是不是特别多,最典型的就是盛大文学。
电子书3.0的情况我叫做增强型电子版,其实很多人一说电子书,说就是纸质书转过来,应该加上声光电,加上多媒体、声音、互动和游戏等等,其实这就是3.0,他们有各种叫法,西方最典型的叫是增强型。苹果上的App的应用。
大众出版、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跟我们今天说的1.0、2.0和3.0是一样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背后的商业模式、产业链和产业逻辑其实有非常深层一些结构性的差异,是
/ 12
认识这三个商业世界的线索。比如说从内容特色、出版类型、版权要求、编辑制作、技术条件、阅读终端、创作群体和读者群体上其实都有差别。
用传统纸质书和电子书1.0 来比较,说白了就是书还是那些书,人还是那些人,只是阅读载体变了。美国去年突破了将近10亿美金,最后发现居然只有7%的人买,那7%的人也是传统书的深度阅读者,也是他们构成了现在电子书1.0市场阅读的中坚力量。
这三个市场其实也是不能通吃的,哪怕他是再大的玩家。
当大家说出一本书还是先出纸质书的时候,当纸质书的份额还远远大于电子书的时候,即便美国现在电子书卖得那么多了,其实是1.0时代。什么叫 2.0时代?就是当我们说出一本书的时候,不说是纸质书,就是电子书了,而且电子书的销售额远远超出纸质书的时候,这个时候是2.0时代。我们如果从这个标准来看,其实从目前电子书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也是处在1.0时代。
美国的成功简单来说是电子书1.0的成功,中国的热闹说实在的是电子书2.0的热闹,大头是手机阅读和盛大。像盛大文学已经占了整个原创文学80%的市场。
我总结:他想说的意思可能是出版界要联合起来制定电子书价格、分账规则和版权保护,但还是不能确保实施,仍有可能被新技术所颠覆。
4、焦点论坛《如何启动中国电子书市场》
主持人:凤凰阿歇特总裁王竞,嘉宾:汉王科技副总裁王邦江,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编傅晨舟,盛大文学CEO侯小强,磨铁图书总裁沈浩波,淘花网总经理卢亮,元太科技策略长李道生。
王邦江:内容预装+阅读器暴利,主要为礼品市场,而非社会阅读。汉王股价暴跌,高管集体出逃,已经表明了汉王忽悠了我们,走到了死路上。所以不摘也罢。
傅晨舟:数字阅读的理由:一是有社会需要,因为我们现在整体国家成年人图书阅读率比较低,只有50%,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二是行业需要,传统出版的中间环节比较长,并且成本占35%,另外库存与销售比近1:1,有90%的书稿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出版。三是市场需要,我们调研发现33%的用户,90%的上网用户,接触到数字阅读的用户当中有51%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我们需要创新碎片时间的碎片模式,这里有很多的碎片时间大家可以阅读,我们希望通过建造手机阅读基地,打造一个全新的出版发行渠道。
手机阅读的四层次发展空间:一是浅度阅读用手机进行碎片化阅读;二是深度阅读创新移动电子书,结合无线下载进行深度阅读的内容;三是加强读者和作者的交流沟通,实现按需打印;四是实现行业拓展,通过电子书结合政府、教育和传媒等行业进行定制。
参照模型:实现手机彩铃的音乐基地就有历史上巨大的成功。
侯小强:如果中国整个的电子书,把盛大文学和所有的出版公司都放在一起看的话,我觉得是 0.1的阶段。
盛大产业链通吃,中国现在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存在的问题就是自己一家赚钱。我一直在思考:中国数字版权的秩序到底应该怎么去建设。
沈浩波:跟侯小强一起打击百度文库的盗版。不愿意与百度文库的强盗站在一起演讲。百度的“避风港原则”是在用鼓励和威胁用户的方法让用户上传他的文件,他对于所有的用户,只要你盗版了,传到我的百度上来我就给你奖积分,奖各种名誉称号,你是大侠,你是勇士,你是光荣的战士,有各种各样的奖励,而且还有威胁,你不上传不行,是有手段的,所以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一个盗版团伙,并且要求和胁迫所有的网民成为盗版者,鼓励和威胁所有人犯罪,我觉得百度沦为这样一家企业令我深深的怀念Google,怀念它只收了一个目
/ 12
录给你70美金的Google。
我们大家在这么兴高采烈的,充满憧憬,展望未来的看待数字出版,其实我觉得也挺可笑的,尤其是我坐在这里,因为我转身回家还是会花 99.9%的精力做我的传统出版,因为那是给我来钱的事情,那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商业模式,我们有非常优秀的研发团队,他们在一本本的研发纸质图书。
数字出版是未来,成立了磨铁数盟,但急不得,急也没用。目前不赚钱,就移动一家赚钱。
只要百度文库存在,书城就没有任何的意义。由于没有很好解决版权问题,音乐产业已经完蛋了。数字出版产业同样如此,不解决版权问题,肯定完蛋。其实如果不打击盗版的话,传统纸质书行业应该早就完蛋了。我们要保护数字行业,要保护这个未来,要不然就不要来开这个会了。
卢亮:淘花网是淘宝旗下的网站,我们发现数字内容交易是未来的趋势,所以就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专门做一件事情,如果早知道,我跟沈总请教就不做这个事了,但是没有办法,真的很累,我们淘宝做实物交易很好,我们想做数字内容交易应该不错。当时马云说你来做这个事情,我说看看吧,就跳过来,结果真的很头疼,差一点就放弃了。曾经有一度我也请教沈浩波沈总怎么会这么麻烦,这个事情不好做。今天开会我也意识到,这个事情总要有人做,我感觉我们有时候对于未来的看法,经常是认识的比较短,或者认识的比较小,但是对于未来三年,我们又有过度的预期,我进入这个行业半年多的时间,现在已经决定准备做5年或者10年,这个行业确实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来做。
其实淘花网就是淘宝网旗下的一个垂直频道,我们淘宝过去一直做实物零售,有点像App Store这样的模式,我们做的内容不但是电子书,可能还包括别的方面,有视频和音乐等等,刚才沈浩波提到的音乐我们未来可能也要做,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不能看到音乐就这样死掉了,所以淘花网还是下决心准备今年把音乐也做到给用户的零售,现在我们也在做电子书和视频,最难的几块我们决定一条路走到黑。我进淘宝的时候比较早,淘宝亏损了5年,我们一共亏损了15亿,一般的企业估计熬不住,亏损15年的时候,第7年等于去年1年就赚了二三十亿,所以数字内容的出版我们也不知道到底多少年,但是我们相信10年以后肯定会赚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不坚持下去,早早的如果都像百度一样的,可能整个行业就挂掉了,所以我们觉得应该坚持。
李道生:我觉得从电子书这个产业怎么起飞,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人不太读书,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我们应该解决这个问题,大家一起推动这个问题,对于每一个人都有适当的好处,我觉得每个人都会赢的。我们的总理也说过,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真正推动。这是中国政府单位要带头做的事情。
在根本问题上面另外一个是书价的问题,这就是一个盗版问题。当然大家都想省钱,我们可以理解。
我觉得我们做一个全媒体的发布,不能够滥竽充数,(盛大网络文学)不叫做书,有质量的书才能叫做书,我相信很多出版社会理解,比我能够讲出更多的道理。
创新模式,我们程三国老师讲是产业逻辑,其实就是新的模式。我们需要更多的创新。我想举一个例子,在台湾最近有一个笑话,台湾现在有很多人雇的外佣,叫做外劳,菲劳就是菲律宾来的,泰劳就是泰国来的,最近又加了一个是陆劳,就是大陆来的,人家问什么劳最赚钱?结果是麦当劳最赚钱,这其实是一个笑话而已。麦当劳是一个连锁店的鼻祖,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当初会有这个想法出来?他们走在路上,他们看到一个城市里面一个教堂又一个教堂的开,每个人都是跟人家传教,都是传那个基督教的信息,他想我做一个汉堡,也做一个标志,也是一个店一个店的卖,所以他启发了做连锁的概念。所以我鼓励大家,我们要去创新,我们天天看到的东西是不是可以找出新的思路出来。
/ 12
举例说在SNS虚拟社会里手机号码应该不重要了,关系本身才是重要的。
在这个用户体验里面,我不相信是终端为王,我对这个有意见,我也不相信内容为王,我认为是用户为王,因为老百姓是付钱的人,那个才是真正为王的,因为他不愿意付钱,你再便宜送给他,他都是不要的。
5、总署出版司长吴尚之—“数字化转型推动出版产业做强做大”
第一如何看待传统出版的地位和前景。对于传统出版来说,我认为不仅不会消亡,而且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90年代讨论网络的时候我也很着急,因为我担心我个人无所谓,主要出版社十几万人会失业,好像十年来还没有出现这种状况,所以传统出版我认为不但不会消亡,还有增长的空间。
第二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紧迫性。一是产业转型、生产方式、发展方式转型的紧迫性。二是阅读需求的紧迫性。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价格的问题,同样的内容如果 说买纸介纸和买电子产品以及在网上付款阅读,这个价格确实数字出版的价格要便宜得多,所以也是人们选择的一个重要的理由。三是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第三审视出版的历史,把握出版的本质。我是把出版的转型跟出版的本质联系在一起来讲的。中国古代最早的书籍是写在竹简、木简和帛书上的书籍,春秋战国时期,竹帛就是 成为书籍主要的载体,相对于商代的甲骨文来说,我认为这也是中国出版史上第一次重要的转型。第二次重要的转型我认为是蔡伦发明了纸以后。第三次重要转型就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时期。出版的每次转型变化的是载体,需要转型的是出版物由一个载体向另一个或者多个载体形式转变,以适应一个时代技术发展和阅读需求的变化。
无论载体如何变化,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我们在座关注的,就是出版的内容,出版物的内核。什么叫出版?出版的本质是什么?无论是数字出版、传统出版还是其他方式的出版,我认为都是将文字、声音、图像经过编辑、加工以后,并以相应载体进行复制,传播科学文化和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活动。所以出版的本质是对精神文化成果,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作品进行编辑加工的活动,也就是说对内容的编辑加工活动。它的功能 是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而不仅仅只是技术问题。
第四传统出版转型的优势。一是传统出版积累了大量的出版资源。二是传统出版企业集中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三是我们传统出版单位的编辑人员背后,还聚集了一批长期合作的作者。四是传统出版业在管理和出版物标准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制度。
第五传统出版如何实现有效的转型?一是要实现出版理念的转型。二是要实现出版物内容的转型。三是要实现技术和人才的转型。四是要实现出版经营模式的转型。五是要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型。
6、世纪出版总裁陈昕—“打造优质内容平台 对接电子书内容与终端”
最近10年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全中国出版人的重视,而移动阅读终端则是数字出版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个领域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正在探索当中不断的成熟。比较成功的产品以及相应的商业模式就是以亚马逊网上书店、Kindle阅读器为代表的一个电子书,这个产品和商业模式在我看来至少是有一定时间长度的一个阶段性产品是成立的。
随着技术的升级和竞争的加剧,移动阅读终端的主要用途为阅读和知识搜索,不仅是阅读,更多的是一种知识的搜索这样一个特性决定了电子书产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内容的提供。Kindle在美国成功了,是因为电子书整个完整的产业链在美国建立了。中国今天的电
/ 12
子书产业,在我 看来目前严格来讲还是不成功的。因为它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它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中国电子产业目前需要解决的就是建造图书数字转档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瓶颈。第二建造数字出版版权认证和保护平台,切实保护内容提供者的权益。第三建造网络数字图书集成和交易平台,形成可靠的数字图书商业模式。第四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产业链的顺畅运行。在美国建立了这么一个产业链,也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所以它运行起来了,在我们这里没有,所以这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
中国正处在电子书产业的兴起阶段,阅读器的硬件成本占据了电子书价格的大部分,我们现在在卖阅读器的时候都讲硬件多少钱,主要是在卖硬件,对于读者来讲,买一个手机可以通电话,买一个阅读器他是愿意付钱的,大家在互联网上内容都是不花钱的,所以内容不付费。整个IT厂商在卖电子书的时候,内容的价格被压到了极低的程度,这是所有出版社都不愿意提供优质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内容实在是不值钱的。而且大多数阅读器的内容都是免费赠阅,很多的阅读器这里面装了多少都免费送给你。
我们辞海阅读器换了一个概念,我们在推广的时候讲辞海阅读器是送的,不要钱,辞海阅读器里面放的600种书,目前内置了包括辞海在内600种 书,大概纸质书值2万块钱,现在卖3千块钱,这个内容是卖给你的,阅读器是送给你的,要树立一个内容是值钱的,硬件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值钱的这样一个概念。
当然有另外一个方面的情况,存在着有的作者和出版社对数字版权索要过高收益的状况,今天我们的作家已经不知道他这个电子书值多少钱,作家的心里 没有概念,我们在买版权的时候,作家觉得我这个钱太少了,他不知道值多少钱。他觉得要保证能拿到5万或者10万再卖给你,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存在的,因为我们在买内容,买非排他性的使用权利是买得很艰难的,各方的利益怎么来平衡?它的价值的均衡价格究竟在哪里不知道,没有人尝试过这个事情,这个问题也是要解决的。要不然优质内容的提供就成为了中国电子书产业目前难以迅速发展的瓶颈。这个要和那个区别开来,像网络上的网络文学卖得很便宜,那个东西严格来讲不是我们原来意义上的那种出版物,或者说不是那种优质的出版物,一个人在上面一天一两万字,从文学的价值来讲和10年写出来的小说不太相匹配,那个可能阅读1 千次,悬疑、穿越、盗墓2分钱就够了,十年磨一剑的也这么卖不行,所有的规则都要重新制定。
对于一个新兴的产业来讲,在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上确立合理的制度安排是极其重要的,当然会有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不宜过长,同样在产业的建设上 也不宜出现单个企业通吃全产业的情况。
这个问题非政府出面不可: 一是要踏踏实实的做起,加强产业引导,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等形式来明显全国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战略。
二是组织产业的力量,集中中国有宣传文化单位的内容资源,通过内容资源整合主导整个产业链。
三是加强基础建设,明确和统一标准,为电纸书和内容终端的对接创造整合资源的前提条件。
四是加强政策扶持,对于电子书内容整合平台的建设给予各方面的支持。
五是加强各方协调,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对电子书产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为各方的利益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是对于一些因利益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政府必须出面,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予以解决,促使产业高效、良性发展。
/ 12
7、城邦出版CEO何飞鹏—“城邦出版:数字化转型战略设计与实验” 城邦手上大概有超过20种的杂志,我们每年大概出1千多种的新书,我们是台湾最大的杂志集团和出书集团,总员工数有1500人,营业额是9亿实洋,我们的营业据点包括台湾、香港、马来西亚、中国大陆。
1996年成立了PC Home网站,后来切割出去上市,去年的股票从20元涨到180元。全世界的出版市场都在走下坡,原因很简单,英特网是其中很重要的,因为英特网是让所有人取得知识和取得信息的复杂性变高了。以前书和纸媒介大概是唯一的信息来源和知识的来源,可是自从有了网络世界出现之后,这个事情变得复杂了,所以整个一路往下走。
中国大陆为什么还在增长?其实很简单,套一句三国兄的说法,如果纸媒介是1.0的话,中国大陆让我很羡慕的一个地方就是,如果纸媒介是1.0的话,真正处于纸媒介的只有一少部分的一级市场是1.0,二三四级城市,很多的城市1.0还没到,可能还在0.3、0.6或者0.8,他们会向上增长,他们对于书的接触和阅读的行为刚刚开始,所以基本上我估计中国大陆的市场还在增长,这是中国大陆和海外出版市场不太一样的地方。
2004年城邦做了一件关键性的事情,当年我们发觉内部的出版流程有非常多的漏洞,所以我们就开始做整个内部组织结构的大改造,改造的具体作为我们就做了一件事,那件事情就是我让一个出版社上了所谓的ERP,我们用ERP的上线改造整个内部的出版流程和结构。
那一步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可是这件事情到07年我们就看到成果了,中间会出现的漏洞和有问题的地方全部被堵住,所以我们的营业额这些年来没有变少,但是也没有变多,因为总市场在变小。我们的营业额没有变小,可是出版的书目从2000多种减到现在1500种,大概我们出版的书目减了30%到40%左右。书目减少,下一句话就是获利率会大幅度提升,这是我们04年上了ERP之后 我启动数字探索非常重要的一步。
2007年我们同时做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当我看到全台湾的网络世界这样快速变化之后,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迎头赶上,所以我们当时就做了一件事,买了一家新成立的博客公司,就是现在台湾最好的ESP的网站,博客网站,是痞客帮这件事情也是我们数字化当中非常重要的,我们从07年开始做,一直做到现在是4年,4年来,我让这个痞客帮网站变成了台湾流量的前十名,有非常多的会员,这是我们作为出版人尝试数字变局当中重要信息的来源。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很害怕,在数字的变局过程当中,我们害怕传统的纸媒介走上音乐的路子,今天早上有嘉宾谈到了音乐的路子,当所有的版权保护没有了,整个音乐市场是彻底被毁坏,现在音乐市场只剩下实体 的演唱会,CD是没有人会买的,我们很害怕走这条路,所以我们结合了台湾的内容业者,台湾的硬件业者、软件业者、网络业者、电信运营商,掌握全球的这些人 我们组成了一个台湾数字出版联盟,其实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希望整个台湾的阅读产业或者是繁体中文的阅读产业有一个非常健康的循环系统。
09年我写了文章,我说出版业剩下5年,5年之后,经营纸媒介的范围会变小,当时大陆很多同事说我这是危言耸听,我说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给自己的努力,我给自己做要求,给我的同事,给我的经营团队,告诉他们我们要用剩下5年的态度来做你刚才讲的欲火变身,痛苦转型的事情,这是第一条要走的路。
我们也做了一个类似像起点网原创的网站上线,这是在前年12月的事情。我们接着往下走,今年看到iPad出来之后,在台湾Kindle这个媒介卖得很好,我觉得iPad是有机会的,因为iPad不止是一个阅读器,它还有很多复杂的功能,我们公司有非常多彩色的杂志,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一个解决方 案。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对于iPad的平台,所以如果现在大家可以联网的话,可以上台湾的APP Store下载我们的终端,上我们的网站订阅我们的杂志。我们把
/ 12
所有20几本纸本的杂志全部电子数字化,所以你可以看到原版创先的电子杂志。我们接下来做 的就是三国兄所讲的所谓数字化2.0,不仅是纸本杂志的数字化,还做了其他的功能,这是我们下一步正要做的。
我整个数字痛苦转型的计划我觉得要到2015年,因为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修正我的看法,我说如果2010年是纸媒介的数字化或者数字出版阅读元 年的话,请问纸媒介的半衰期是什么时候?是它的总市场占50%,放射性元素的概念,台湾的纸媒介剩下50%会是什么时候?我们内部的结论是到2015,所以如果2010年是100的话,那么2015年是50%。我作为台湾最大的纸媒介的经营者,我的营业剩下50%了,我的获利可能只剩下20%,甚至我要赔钱,所以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当时在想,我们一定要在2009、2010和2011年完成整个城邦数字化的转型,现在看起来到今年我们做不完,明年我们有机会做完,把城邦从一个传统的纸媒介的公司变成一个数字跟纸媒介双核心的公司。2012年如果完成的话,我们有一个清楚的KPI,就是关键性指标,这个指标就是我们从数字上得到的收益会占到20%,现在1%可能都不到,这方面我们有很多的路要走。这是我把过去15年来我们做的一些事情给大家做的简单的报告。
出版界会不会被出局?我相信如果不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的话一定会被出局的,如果出版社要从这个变局里面存活的话需要几个条件:
一是要有原创能力。二是IT技术。三是流程改造。四是客户管理。
城邦出版集团我们现在纸媒介的图书,自营的通路直接卖到读者手上,不通过第三者占我们营业额的40%,这是我10年来非常努力去做我们自己的自营通路的,包括线上图片、实体的几个书店,加上我们的客户管理,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
没有这四项,我可以告诉你,你的出版社就等着被淘汰吧。那么出版社应该做什么?一是数字版权一定要先签下来,这个事情绝对不要拖了。二是你一定 要拥有数字理解与工作能力,出版社从老板开始到工作团队,一定要有这件事情,你才知道该做什么事情,该加上什么能力,尤其老板更重要,如果老板想不清楚,还是活在纸媒介的世界里面,内部的变革是启动不了的。三是流程改造与工作能力。四是有数字的原创能力,你不是从纸本书生产,而是在数字的原创上就要做到。
五是输血、混血和换血。
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希望他们都还在,他们都转型成功,走入这个数字世界,但是我告诉你,真的是不可能的。如果你要传承这了一群纸媒介的工作者转型做数字出版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就像你让一群陆军去打水战,会出什么事情你自己想?晕船就会晕死,打仗就不用谈了,必死无疑。所以一定要尝试引进一批海军进来,我们07年引进一批技术人员,他们 跟我们的工作者开始交流和混血,我们第一个输血,混血之后如果实在有人停在原地不肯往前走的话,我希望大家都在数字的变革里面平坦过渡,在未来世界里面都存活,但是如果你还停留在原地我就没办法,因为组织要往前走,是你要留在原地,我们只好放弃,所以输血、混血和换血这是难免的,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编辑要做什么?你要学习新的东西,包括要了解iPad、iPhone,我们去年员工买iPad和iPhone我们都会补助,如果你不会使用这些 新的设备,你不了解你怎么可能做改造呢?台湾一个iPhone的手机可能两三万,我们可能补助5千块,如果有必要的话会给主管配这些设备。新技术的学习也 很重要,因为流程改造这件事最后一定会走到一个数字混流,你所生产的东西不止是图片和文字,一定还包括声音和影像,以前我们很多的杂志过去只是文字记者,是摄影记者,可能文字记者拿相机,摄影记者拿摄影机,我们想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希望他们都还 在,他们都转型成功,走入这个数字世界,但是我告诉你,真的是不
/ 12
可能的。如果你要传承这了一群纸媒介的工作者转型做数字出版的话,我可以告诉你,就像你让一群陆军去打水战,会出什么事情你自己想?晕船就会晕死,打仗就不用谈了,必死无疑。所以一定要尝试引进一批海军进来,我们07年引进一批技术人员,他们 跟我们的工作者开始交流和混血,我们第一个输血,混血之后如果实在有人停在原地不肯往前走的话,我希望大家都在数字的变革里面平坦过渡,在未来世界里面都存活,但是如果你还停留在原地我就没办法,因为组织要往前走,是你要留在原地,我们只好放弃,所以输血、混血和换血这是难免的,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编辑要做什么?你要学习新的东西,包括要了解iPad、iPhone,我们去年员工买iPad和iPhone我们都会补助,如果你不会使用这些 新的设备,你不了解你怎么可能做改造呢?台湾一个iPhone的手机可能两三万,我们可能补助5千块,如果有必要的话会给主管配这些设备。新技术的学习也 很重要,因为流程改造这件事最后一定会走到一个数字混流,你所生产的东西不止是图片和文字,一定还包括声音和影像,以前我们很多的杂志过去只是文字记者,是摄影记者,可能文字记者拿相机,摄影记者拿摄影机,我们想读者吗?读者在哪里不知道。我们有一些订户,我说如果你们在经 营读者的话,你跟订户有什么关系?基本上每个杂志不一样。人家在网上可以做所有这些事情,所以我们要有经营的能力,我们要有技术的能力。我们要有线上的原 创内容,左边是我们的纸本书,我们也可以把纸本书数字化,中间我们可以把原创书纸本书,也可以把纸本书数字化,我们可以产生各种各样的应用,这就是我们中 间所谓的图文整合的资料库,这个资料库可以让一个有素材积累能力的出版社能够从线上做出自己的所有东西。我们一个旅游的团队,墨客出版有100万张的图片 过去都摆在架子上,请问你要重用怎么办?根本找不到,所以这些东西就是一个复杂浩大的工程,全部要上线,全部都要资料固化。因为资料固化,给它好的链接,你才能重置和重新使用,这是未来城邦的整个架构。
我告诉我所有的同仁,Move or Die?你是迎上前去做到数字还是停留在原地死亡?不过比较不行的就是你Move也可能Die,因为今天早上到现在,已经有非常多的人谈到了这样的问题,就是线上的盗版问题。他们提到要有很好的DRM,我可以告诉你们,再好的DRM都会有人破解,DRM不是解决方案,DRM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障碍而已,如果面对小人他一定会破解你,就是这个意思。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社会对于版权是尊敬的,认为盗版是邪恶的,那样的话盗版行为就是光明世界的黑暗角落,在光明的世界永远有黑暗的角落,那是不可以被容忍的,那是不允许的,那是违法的,做那件事情是会被谴责和处罚的,可是很不幸的,在数字世界充满了这样一件事。有的 在海外,有的在云端,有的在线下,这些事情让我们寝食难安。否则的话我们数字的变身、欲火转型做得再多都没有用。
8、中国科学出版董事长柳建尧—“专业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我相信刚才何先生的判断,Move or Die?真的有这么一天,90年代国企改革的时候也盛行这句话,不改革会死,但是早改革的话,走错了路也许会早死。
第一纸介质出版将和数字出版比翼齐飞、共同增长吗?
我的结论是不会的。应该说社会对好的知识、好的书籍的需求是无限的,但是人们的阅读时间是有限的。那么基于这一 点,此消彼涨,只有这么多的阅读时间,那么如果以数字形式出版的内容再高速增长的话,我相信纸介质出版一定会逐渐衰退,但是它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一点不容置疑,不会衰退到没有。我很想知道我们的古人从竹简、帛向纸转化的时候有没有讨论过竹简和纸寿命的关系。
第二数字化时代的出版机构还有前途吗?
/ 12
当时何总已经做了很好的回答,我就不展开了。变与不变的关系,我想谈一个,变的是介质,不变的是永恒优秀的内容,传统的出版商,包括我们国有的出版商未来是有巨大生存空间和成长的空间的,问题在于你变不变自己?
第三内容和渠道谁为王?
第四从经济学角度再看出版业转型。
人类的所有经济活动都围绕着两个主题和八个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你观察一切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研发和销售都是这八个字。从这个意义上 来看,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我们所谓传统的出版和纸介质出版与数字出版有两点巨大的尴尬:第一个尴尬,在纸介质出版的环境下,出版商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通道,或者一本好书想见到读者,必须经过出版商筛选、加工、整理、发行、销售才能到读者那里。但是在数字化的时代里面,我可以越过你。网络为内容提供了一个平台,作者可以不依赖于出版商和出版机构的加工,可以直接面向读者,大大的提高了知识被发现和被使用的效率。第二个尴尬,传统纸介质出版是依赖工厂化复制 的,我要印一本书,做学术专著,刚才讲的9200种大多数是学术专著,没有500本不能开印,当然POD的情况有所变化,少了500本开印会赔很多钱。当 某一个个体需要一本书的话,对不起,我不能给你提供,降低了知识的传播效率。同时也许某一个使用者,某一个读者只需要一本书里面的一章一页,甚至一个图,甚至是一个概念,对不起,要整本的来买我这本书,我不会把这本书里面撕下来一页卖给你,与数字时代相比这也大大的提高了知识的使用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 看,我觉得出版向数字化转型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第五数字出版的再分析。
数字出版我的理解就是用数字化的技术去加工、生产、使用知识和内容。数字化技术加工在我们传统的出版单位似乎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稿子是用Word文档来的,我们的编辑在计算机上面进行加工,我们只不过是最后一道关口,我 们运动所有的这些数字技术在加工我们的图书,只不过最后我们用纸印出来了,这个过程在我们这里已经完成了。关键是后一步,我们要转型,刚才何总也多次提到 用这些内容去服务,扩大盈利空间。
数字技术已经贯穿了整个内容创作、加工、编辑、整理的整个流程,只不过是我们现在面向读者的服务还在进行过程当中。
中国的传统出版业尚未形成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数字版权收入在总收入中微不足道,我们占了5%,跟兄弟单位一比经常还获得羡慕的目光,我们仍在 处于探索阶段。发达国家出版业已经基本完成产业转型,三国先生给我出的题叫做专业出版,特别是在专业出版领域,国际上的几个大佬他们已经都超过数字收入的 50%以上,我刚才说我们出了9200种书,其中有接近6千种是重印书,每年出新书3500种,只有一个比我们多,我在网上查全世界的出版机构,只有一个比科学出版社多,因为他们不做重印书,他们所有的重印书已经都在网上了,他们的新书也是先卖数字版,攒够了500本以后开印。所以我认为在发达国家,在专 业出版领域,这个转型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我经常跟我同事说,我们很荣幸能看到远方的路,跟我们过去长得很像的艾斯威尔已经那样了,我 们如何看到脚下的路?避免走错了路也会死。
讲到挑战,我刚才很高兴吴司长早走了,因为吴司长跟我用了同样的数据,但是结论可能不太一样。所以如果吴司长还在这儿,这个结论我就不说了。
对于挑战和机遇我也不说了,前面三位谈得非常多,就是我们数字内容开发和销售形式还非常简单,我们只是把它提上去供阅读而已。实际上特别是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以内容为基础的服务将会占领营业收入的大头,换句话说,在教育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里面,你的内容假如卖100块钱的话,那么围绕你内容的服务可能会有3倍到4倍营业收入的增长空间,这在刚才我提到的发达国家的出版业已经变成现实了,艾斯威尔他们都在谈“之路”了,我 10 / 12
们还在谈“思路”。转型 以后他们大概用了10年到15年的时间完成转型,他们转型的感受就是,转过型来以后发现空间比原来还大了,他们已经不叫自己是Press或者是 Publishing了,他们叫自己信息公司,是打入IT业内的新出版了。所以我觉得转过去以后会有大的增长空间,这是没有问题的。再就是创作者和出版 商,他们刚才比我画的还好,特别是陈总那个链条,这个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当下还有点渠道为王的意思,他说多少就是多少,我们出版商只好抱几个胳膊,你 说这个我就不给你,咱们较劲起来看。
9、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一个百年老社的数字化新生”
这几年来关于数字出版的事情轰炸的我脑子都蒙了,尤其是去年年底开始主持商务的工作,我感觉到怎么这么倒霉?100年的企业现在面临着转型,转 型意味着什么?彻底推翻原来的革命,一点都不剩,所以我拒绝用“转型”这个词。100年的企业靠的非常重要的一面就是创新,所以我们在整个百年历史上可以 举出来很多第一,第一意味着就是创新,创新是我们的生存之道,是领先之道。所以想到这一点又感觉到一定会有出路的,因为我们的创新精神还在。
第一变与不变。
数字出版本身造成了两个大大变化:一是生产方式的变化,二是销售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称为革命。在数字出版之前产业的技术革命所造成的一种变化,我自己认为生产方式是渐渐变化的过程,从古埃 及人用纸草开始书写文字,巴比伦人刻在泥板上的文字,我们的老祖宗在乌龟的背上,后来在竹子上刻写的文字,进一步再到了造纸术的发明这样一个巨大的革命,活字印刷又是一场巨大的革命,活字印刷被取代的是我们电脑计算机的应用,就是激光照排。所有这些变化,一个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业务模式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传统的编印发的模式,作者把内容提供给出版社,或者出版社自己原 创的内容进行编辑加工之后,交到印厂、书店和地面店,包括网上书店,这样一种编印发的方式。而数字出版的产品形式发生了变化,仅仅是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的 变化,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所有IT里面的生产商们就像我们现在的印刷厂是一样的角色,只不过是需要不同的格式,甚至是内容都在发生变化,甚至用它强大的 技术动力功能都在发生变化而已,一样要制造出一种产品形式,不管这种产品形式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取代不了内容。所以现在大家讨论最激烈的就是偷,就是著作权的问题,他自己不能创造原创的内容。
第二思考的问题。当所谓的技术商、制造商和数字出版形态下的销售商们可以自己能够制造内容的话,包括我们现在发达的微博、网上随便打上几个字都可以认为是出版,如果当这个要是都可以称作出版的话,那是不是意味着人类从有图书以来的这样一个发展史上,编辑这个职业就要没有了,我在这里拍着胸口说,当编辑这个职业从人类消失的时候,是所有人类的灾难。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可以对公众负责的,我们现在讲出版是讲什么?传播知识和传承文化,首先传播的知识都不能保证是绝对的 科学的,是真实的,是可信的。包括今天作者可以直接越过编辑,直接交给技术商层面和网络商层面去做,我觉得这个事情是有非常大的风险的。所有的知识之所以 科学,是因为有我们这个行业去规范它,它才科学,刚才何先生举过一个例子,秦始皇开始做的度量衡的统一工作,在我们这一代里没有知识,人人都可以创作的时 候,到那个时候没有共同的语言系统,你说的东西和他说的东西根本都搭不上界,这个知识怎么能够科学?我们的产品出来的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是科学的,都应该 是规范的,都应该是经得起推敲的,否则的话知识就没有科学性和可信性。
在这样的认识下,商务印书馆在组织模式和业务模式上都采取了新的调整,首先成立数
/ 12
字出版中心,数字出版中心定位为编辑部,跟其他的编辑部是一样的,是选题策划中心,它所策划的选题是数字产品形式,成为数字产品形式的主要策划源。同时传统的图书编辑部的编辑是另外的数字产品的策划源,但是眼下是以 策划纸介质产品这个产品为主,但是在这个策划纸介质图书的同时要考虑数字产品的形式。所有数字产品和数字出版中心所策划的选题按照传统的编辑、流程一样进 行管理,实行三审制,否则的话这是一块巨大的漏洞。我不知道前面的演讲嘉宾有没有讲过关于数字产品的管理问题,我很担心这个事情,不担心别人,我自己首先 要保证,自己要把它纳入到传统的编辑三审制,选题三审制,审稿三审制一定要纳入这个当中。否则由于管理疏漏和意识淡薄所造成的一系列质量问题,不仅毁了这 个产品,还会毁了百年企业的品牌形象,所以一定要纳入到正规的流程管理当中来。
第三探索与实践。
10、环球出版咨询顾问王霞—“数字出版成功案例和背后的技术方案”
没啥内容,说了转型主要是朝着E-learning方向走下去。
/ 12
第二篇:国家秸秆产业联盟成功举办2018中国秸秆产业峰会
国家秸秆产业联盟成功举办2018中国秸秆产业峰会
承继辉煌辞旧岁,加快发展谱新篇!由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 2018中国秸秆产业峰会,于1月6日在北京新疆大厦盛大召开。作为秸秆产业转型升级的行业盛会,国家相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和秸秆主产区政府领导、资深媒体记者等600余人集聚一堂,共议秸秆产业战略升级和结构优化后的崭新格局。本届峰会立足秸秆产业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研讨主题聚焦如何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深度解读国家政策,有效促进秸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秸秆产业与畜禽粪污处理及种养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加快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本届峰会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行业搭建“务实创新、产业升级、互补共享、跨界融合”的平台,促进行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力求在2018年实现秸秆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产业发展由粗放型、传统型向高、精、新、尖和集约型转变,由资源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努力把秸秆产业打造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本届峰会由著名主持人王逸、紫檀,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孙伟联袂主持。砥砺前行再出发,协力奋进谱新篇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尹成杰,国务院参事室原副主任蒋明麟,财政部原副部长张弘力,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务院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徐锭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主席助理姚重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潘永刚,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徐子凌,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董志玲,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何心刚,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国际秸秆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飞,长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谭景坤,松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琳,密山市委副书记彭朝阳,安阳市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侯合柱,榆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洪洲,黑龙江省富锦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源波,伊通满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周志远,怀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郭孟良,湖北省孝昌县委副书记夏齐勇,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常务副县长吴寒,黑龙江省通河县副县长张昕明,山东省阳信县副县长张新国等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和专家莅临参加了本届峰会,将从科技、政策、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全面深入权威解读秸秆产业发展前景。国家秸秆产业联盟理事长彭飞做工作报告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蒋明麟致辞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蒋明麟致辞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致辞国家粮食储备局原局长高铁生致辞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致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永刚致辞北京三聚环保董事长刘雷致辞 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国际秸秆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飞在会上作了《砥砺前行,迎接秸秆产业发展新阶段》主题报告,对联盟工作做了回顾和展望,对我国秸秆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了秸秆产业新的发展趋势。彭飞理事长为与会代表和嘉宾总结了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2017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7年,在上海举办了“第三届中国秸秆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了“百家秸秆企业与政府投资融洽会”,在合肥与安徽省政府联合举办了2017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在哈尔滨举办了“中国国际秸秆生物质能源发展高峰论坛暨秸秆产业园区投融资洽谈会”,在长春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秸秆产业(长春)博览会”等面向全国的百余场大型展会和论坛、技术研讨会等,聚焦行业难点、热点问题,实现行业发展的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6大创新突破;联盟与20多个粮食大省和秸秆主产区的地市级政府达成秸秆产业园区合作意向,引入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闭环,催生龙头企业,发展十大产业;在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景区规划、建设以秸秆十大产业为主导的秸秆特色小镇,实现秸秆与生活的完美融合;重磅推出秸秆养殖蚯蚓循环农业项目,建立“吉林大晋华盛伊通秸秆养殖蚯蚓示范基地”,帮助项目所在地解决秸秆收储运、禽畜粪污综合治理、劳动力就业等一系列环境和社会问题,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亲临基地调研并对项目给予充分肯定;联盟打造全国首家汇聚百家企业两百多种产品的秸秆制造绿色环保体验店,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尹成杰、国家环保部原总工程师杨朝飞、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张凤昌、吉林省贸促会党组书记冯庆忠,吉林省环保厅厅长常晓春及30多位地市级领导莅临考察展厅;建立全国首家秸秆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秸秆产业商城,目前已有两百多家企业通过商城实现秸秆制品、机械设备网上交易;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国内唯一的秸秆产业巨献《中国秸秆产业蓝皮书2017版》,总结产业创新经验,研究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联盟组织专家、技术团队考察吉林长春、四平、白城、公主岭、伊通,黑龙江佳木斯、河北怀来、固安等地考察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形成“全国秸秆产业一盘棋”新局面;联盟接待了安徽省环保厅、吉林省工商联、黑龙江省委统战部,齐齐哈尔市、通辽市、黑河市、辽源市、四平市、安阳市、桦川县、伊通县、孝昌市、东丰县等100多位地市县政府领导;联盟以吉林省为样板,在全国30多个城市和地区成立市县秘书处,深入地方建立分支机构,成功召开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为会员单位优化服务,实现共赢。国家秸秆产业联盟彭飞理事长接受媒体采访 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2018年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将继续集合优势资源,深化会员服务,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高效发展,启动秸秆产业团体标准制定工作,与农科院、北大、清华等科研机构联合加速秸秆创新技术研发,加快十大产业项目有效对接,加强各地市县秘书处建设,完善秸秆产业商城产业互联网平台,大力推进秸秆产业示范园区的全国布局,打造风格多样的秸秆特色小镇,继续办好“中国国际秸秆产业博览会”,打造“秸博会”金字招牌,向会员单位推广一批思路清晰、模式成熟的农业循环项目。彭飞理事长的工作报告博得现场阵阵掌声,大家一致认为彭飞理事长的报告内容丰富、高瞻远瞩,对于提振行业信心,促进行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创新驱动谋发展,秸秆产业“加速跑” 本次峰会邀请了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组组长、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利群,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农业部首批绿色能源专家吴幼青,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秸秆建材与集成房屋专家申士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研究员,秸秆炭基肥专家刘振刚,中国农机院呼和浩特分院副院长张俊国等专家围绕秸秆资源化利用前沿技术创新、行业政策发展、秸秆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前景等作主题演讲,面对行业发展中核心技术薄弱、扶持政策不足、收储运体系不完善、销售渠道单
一、龙头企业培育不足等瓶颈展开研讨,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建言献策,代表了秸秆产业行业最高技术水准。兼容并蓄揽英才,集聚合力促发展。国家秸秆产业联盟大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的氛围环境,加快引进吸收急需紧缺产业精英,在本届峰会上增补国家农业重点科技项目组组长、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利群任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本届峰会完成了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副秘书长的增补,新增石家庄、齐齐哈尔、兴安盟、周口秘书处,并颁发了牌匾和证书。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国际秸秆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席、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飞表示,本次增补工作充分发挥了上述企业和行业精英在行业发展、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技术研发、政策研究的带头、示范作用。未来联盟将和他们一道精准发力,科学布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核心竞争力,争取在全国产业竞争中赢得主动,更好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本届峰会上向山东托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授予“秸秆燃料化设备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石家庄多康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授予“秸秆燃料与炉具设备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青岛一宇集团授予“秸秆模压托盘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江苏锦禾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授予“秸秆高分子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授予“秸秆炭基肥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任丘市创新采暖设备有限公司授予“秸秆生物质锅炉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四方格林兰中国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授予“秸秆大型沼气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吉林大晋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授予“秸秆养殖蚯蚓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河北天太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秸秆压块设备产业示范基地”牌匾,向四平市冠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秆收储运设备产业示范基地”牌匾。更好地完善产业链条,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秸秆”品牌在全国品牌培育调研推广活动中,符合《跨世纪-中国产品与品牌》的入选标准,被获选为中国著名品牌、重点推广品牌,未来将获重点培育和推广。全面推进项目落地,精准对接硕果累累 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北省怀来县人民政府签署秸秆产业园区合作协议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伊通县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签署秸秆产业园区合作协议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民政府签署秸秆产业园区合作协议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孝昌县人民政府签署秸秆产业园区合作协议本次峰会除了研讨、交流外,还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为更好的加快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全国布局,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通产业融资渠道,培育催生龙头企业,搭建秸秆产业产学研用高效化平台。其中: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河北省怀来县人民政府、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黑龙江省通河县人民政府、湖北省孝昌县人民政府签署“秸秆产业示范园区”合作协议;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饲料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签署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协议;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赛伯乐绿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发行100亿秸秆产业基金协议、与北京千佳圆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20亿秸秆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协议;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与北京千奥云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市盈和瑞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农业界的黄埔军校”、“中国农业教育培训第一平台”——北京紫荆创新农业研究院签署资源共享战略合作协议。本届峰会同期发布了一批行业领先、技术先进、切实可行的重点项目。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丹、国家秸秆产业联盟技术开发中心主任杨阳博士就发展秸秆控股集团秸秆十大产业、秸秆制造绿色环保产品展示、规划建设秸秆产业示范园区中的战略布局进行了全面推介。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火尔赤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安徽牧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黑龙江农垦畜牧工程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沧州盛承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分别作项目推介,他们所展示的项目代表了各自领域的技术水平,引发参会代表的高度关注。本届峰会围绕秸秆产业的政策导向、行业趋势、企业规划与布局、产业配套、产融结合等业内关注的焦点话题展开深度讨论,以多元化的视角、前瞻性的思维共同研讨秸秆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此次峰会,为2018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和秸秆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快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及原料化应用,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厅、农业部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响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的十九大报告精神,通过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产业发展,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共同奋斗。本届峰会由国家秸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华环保联合会、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秸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秸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商资本管理集团承办,吉林大晋华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平市冠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北京千奥云灿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火尔赤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协办。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中国经济导报、人民政协报、中国产经新闻、中国农机化导报、北京商报、中国企业报、中华建筑报、中国农资报、消费时报,和新浪网、搜狐网、网易网、凤凰网、今日头条、央广网、中国网、光明网、中国能源网、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农机服务网、吉林新闻网,及优酷、搜狐、爱奇艺、腾讯、乐视等共计百余家媒体对本届峰会高度关注。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摘要
【摘要】文化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的反映,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命脉。在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伦理道德,重视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而这些文化对当今的人际交往具有双重的作用与影响,而对其分析与研究无疑对当今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人际交往
利与弊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各个方面影响着人际关系。在我国的人际交往中,这种影响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的“亚圣”孟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使用了“交际”一词,当有人向他请教待人处事的准则、态度时,他认为“应当恭敬谦虚一点”。这种伦理思想,至今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仍有很强的规范性。然而传统文化中的旧观念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社会,人为的压抑,主要是统治阶级的压迫,使人际关系受到相当的扭曲。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我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公众的联系被限制在最低的程度。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于是,人们被禁锢在非常狭小的圈子里,助长了保守、自足的封闭意识,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压抑和限制,一直在人们的观念里延续至今,对当今的人际交往也同样产生了许多方面的不良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人际交往中所蕴含的精华
首先,中国传统的人际道德重视家庭关系,讲究以恩报德。家庭关系是以血缘亲情关系为纽带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人我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父子关系、兄弟长幼关系和夫妻关系。中国的传统道德认为,人之初,都为人子,我为人子,受父母的生养之恩。因此,对父母尽孝道,既是子女应尽的角色义务,更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兄弟关系则要求为人之兄,行友之义,为人之弟,行悌之义,从而达到兄弟长幼的相和。夫妇关系被看作人伦的肇始,夫妻之间要有温亲之情而不失伦理正义。讲求夫妻之间恩爱温情、主次有错、从一而终,使得家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可见所有家庭关系的联结都是在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情”维系,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其和谐性、稳定性确实奠定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注重朋友情谊。
在儒家伦理所揭示的五伦关系中,朋友关系是亲情关系、宗法关系之外的、唯一的以人的内在精神需要为依据的关系。因此,这种关系尤其强调朋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和相互关怀。这种关系尚义不尚利,鄙视以名利为目的的交结,故有“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之说;这种关系强调荣辱与共,患难相扶,鄙视那种“忘恩负义”,“落井投石”的人情叛逆者。《白虎通义?谏净》总结朋友之道有四:“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
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注重高网络沟通。
中国传统社会以他人取向为导,因为人际互动的目的不在于如何迅速达成结果,而是在享受沟通过程中的满足。满足是体现在“试探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给予他人留情面(或面子)、注意沟通过程中关系的和谐”,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便告诉我们“话不说三分满”、“要给别人留余地”,这便是提醒我们沟通时不需要在言谈中完整且明显的将直接目的说出来,为了维护每一个人的面子,就让听者自己慢慢去体会吧。这种话不说满的沟通特质,便是高网络特征了。所谓高网络特征,是指信息不被强加于信息中,听者必须从外在情境和内在经验去思考对方言谈的意义,投射出中国人“玄”的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际交往的弊端
从总的方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情性在我国古往今来的人际关系和交往中,确实具有给人以亲切、关怀的感受的优点,尤其在不发达的农业社会中,对形成一种古朴的民风起了很好的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人情性同时也蕴涵着不可回避的缺点: 首先,在人际交往中缺乏基本的社会公正。
社会公正是指在平等的基础上,对人的权利与义务、作用与地位、行为和报应等关系作出合乎规律性的评价。实际上对公正的理解有着具体的历史性,受到支配它的人所生活的那个社会性质的局限,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它能够突破这些领域,引导社会的有序发展和良性循环,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如果群众的道德意识宣布某一经济事实是不公正的,这就证明这一经济事实本身已经过时。”在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交往具有极为复杂的背景、条件和目的等,人在感情上的深浅亲疏既是自然的,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如果人际交往缺乏基本的社会公正作为前提,依赖于“人情”的维系,以其主观的好恶倾向、私人交情深浅作为判断的标准,就可能发生特权强暴、金钱强暴的结果。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单位、部门、每个人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作用与地位、行为与报应没有明确的认识,即没有相对明确的社会公正观念,那么社会就会出现系统性的无序状态。
其二,片面强调“私德”而“公德”不彰。
显然传统的人际交往道德最集中地体现在君臣、父子、长幼、夫妇、朋友五伦的关系上,而这些关系的一个共同点就在于它们都局限于个人生活、个人交往的私德的范围,局限在氏族宗法关系中。因此这种人际道德的“人情性”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于亲人、熟人讲“人情”,对于非亲非故者则不讲“人情”,以至连起码的道德约束都没有,这种片面性确实与我国农业自然经济从奴隶社会到近代始终占统治地位的历史状况具有深厚的联系。由于生产方式的简单化,生活方式的稳定与单调,人们的交往往往是以家族为核心的一对一的关系,对父母要孝,对国君要忠,夫妇要相敬,对朋友要守信。那么对父母、国君、夫妇、朋友、亲人、熟人关系以外的人应该怎样呢?因此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深刻地指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什么标准来。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促使我国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传统人际道德人情性的狭隘、偏私性遇到了时代的挑战,个人与社会整体、与陌生社会大众的关系即公德问题成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予以正确回答的基本问题。传统人际道德的人情性必须要以社会公正为前提,私德的张扬必须要依附在公德的基础上,只有把对亲人、熟人的“人情性”扩展到整个社会和所有的人,才能创造一个真正的“人情”的社会,否则狭隘、偏私的“人情”只会给更多的人带来最没“人情”的结果。
所以,对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我们这个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度里,发展人际关系更应当对传统文化采取批判、扬弃的态度。从而结合实际,切实的采取合理的交往方式与手段,实现科学、有效地人际交往与沟通。
在法治社会中学点国学的精华是利多于弊的
悦 野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大半辈子“以权代法”的年代,“无法之苦”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感受特别深刻。
在无法可依的岁月中,有多少人为之付出的不仅是前途和青春,甚至还有不少人遭到了家破人亡丢失了生命的厄运。象遇罗克、张志新这些人,他们如果是生活在今天那样的法制社会里,他们能遭到如此悲惨的结局吗?当时,张志新是一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遇罗克还只是一个19岁的青年。他们犯了什么罪?只不过是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一些做法,说了几句正义的话,写了几篇抒发自己观点的诗文而已,就这样被当时的掌权者判处了极刑。正如黄文锡先生1979年发表在《人民文学》第八期上那篇《血的漫笔》上写的那样:“张志新原不该死啊!这不是旧中国!刑车所过之处,满目红旗、绿荫――这是她生死热恋着的社会主义祖国!每寸土地,浸透着她挚爱的深情;她热爱人民热爱党;她把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然而,正是这样一个忠诚的公民,被制定为‘反革命’;这样一个纯正的共产党员,被号称“共产党人”的枪弹,射杀在新中**亲的怀抱。这是怎样的人间惨剧,怎样的千古奇冤!”。这就是新中国历史上“以权代法”人们所记取的惨痛教训。
庆幸的是我们终于看到了中国如今社会也跨入了法治时代,所以人们对这来之不易的社会制度感到特别的珍重。故而在讨论如何进一步来巩固和完全这一制度时,热情都特别的高。
最近在网上看了新华网评论员那篇《法治即和谐》的文章,颇有感慨。此文虽然标题武断了些,但内容说得到还在理。特别是提到:当前的法治尚不完全,权势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法治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这些话是较中肯与实在的。在读这篇文章后,让我首先联想到的是,改革开放后所以能在中国这样快建设起法治社会,归根到底还是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中国人中,没有那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有仁义道德之心的人,能这么快就建设起法治社会吗?所以说,我们中国要推进和完全法制建设,靠的也只能是有良好道德教养的中国人。因此,我不能认同“‘人’是靠不住的,”那种说法。
我认为,要学到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全我国的民主法治制度,把社会推向进步与和谐,这一切,都是需要靠我们中国人自己去实施的。所以我们中国人的自强精神和良好素质是决定任何一件事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实现民主与法治也是如此。
本人在今年四月一篇《纪律与自由的思考》的文章里,曾阐述过纪律与自由的相对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提到要使纪律与自由达到统一与和谐,关键还在于管理社会和制订法律者良好的道德素能和立场理念。我想,要完全和推进法治的社会制度更是如此。可以想像,如果没有一群有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与素质的人来立法、执法和掌管社会,忠诚地为广大民众谋福利的立场和理念,那末制订出来的法律和制度,会有可能为广大人民众群带来福祉吗?那也就谈不上“法治即和谐”了。
我这样说,只是为阐明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大与进步,提高人的教养与素质之重要。为此,应该承认,人是推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富强的最主要的动力,也是最靠得住的力量,关键是如何来提高现有中国人的素能。
我以为当前最迫切的是应该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我们的精华,要古为今用,洋为我用。把古今中外最优秀的精华汇集起来,作为我们推进社会进步,和“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借鉴。在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方面,不妨也可学习一点国学中那些已被历史证实、也被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在吸纳、传承和学习运用的精华。我们国学的精华外国人也都在学习和运用,为什么我们有的国人却非要将它全都当作垃圾,如此绝对地一概进行排斥和否认呢?
我以为,看世上的事物都应“一分为二”,国学固然有其封建落后的糟粕,但也不能否认在延续几千年的实践中,也有它闪光的精华部分。如博爱、诚信、忠恕、仁厚、孝义、友情、勤俭、自律、修身、等等。这些不也是我们当前在建设法治社会中人们所很需要的吗?所以说,根据各人的自身条件,学一些国学中的精华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应该想信现代人在学习国学过程中有辨别糟粕和精华的能力,所以大可不必去为之担心和菲薄。
如果能做到以法治国,以德育人,这不是能更好吗?因为治国、齐家、平天下,都是要人去做的。人的品德修养不好,再好的方法到了这些没有道德和情操的人手里,也是会变质和变味的。中国历史上不泛也有过法治的朝代,结果怎么样?不也都是毁在有些人的身上吗?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官员腐败累禁不绝,不能说我们惩治腐败不力,我以为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某些官员自身道德素养的缺失上,缺少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素养。所以,我认为在以法治国中,不妨也学一点国学中的精华,来提高一点人的道德素养,这也许是很有好处的。
第四篇:中国近代史摘要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841年5月 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 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 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 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 北京政变 1861年 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 1905年8月,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资产阶级政
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在同盟会的领导下,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以推翻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武装起义,1911年4月爆发的黄花岗起义就是其中的一次。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其中72人的遗骸由潘达微等出面收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潘达微并把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这些起义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1911年 保路运动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
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3年 二次革命 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於1913年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一场战争﹐又称“讨袁之役”、“癸丑之役”﹑“赣宁之役”。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护国战争(1915年—1916年)是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内战,起因是袁世凯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出兵讨袁。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之后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在内外压迫后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新文化运动为
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两个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1840年到1949年统称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中1840年到1919年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此间,所有的革命不是小资产阶级领导,就是资产阶级领导。1919年到1949年,此间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可见,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最根本标志是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既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那么是在这个革命应该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呢?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说它是新
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张勋复辟,是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
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入京后,张勋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同月30日,他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并于7月1日撵走黎元洪,把12岁的溥仪抬出来宣布复辟,改称此年为‘宣统九年’,通电全国改挂龙旗,自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康有为被封为‘弼德院’副院长。这就是史家称的‘张勋复辟’或‘丁巳复辟’。结果复辟仅12天破产。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护法运动是指1917年7月-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又称护法战争。所谓“护法”指的是护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打倒北洋军阀专政的虚假共和,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
1919年5月4日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 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1月12日,在第三次向
资方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被无理拒绝后,香港中国海员在海员工会联合总会的组织领导下,举行了香港海员大罢工。短短一个星期内,罢工规模迅速扩大,海员纷纷从香港返回广州。从2月初起,罢工从要求增加工资的经济斗争,发展成为反抗帝国主义压迫的政治斗争。3月8日,历时56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宣告胜利结束。
1922年7月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这次大
会的中心议题是进一步讨论和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问题。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7日在吴佩孚的命令下湖北督军肖耀南借口调解工潮,诱骗工会代表到江岸工会会所“谈判”,工会代表在去工会办事处途中,遭到反动军队的枪击,赤手空拳的工人纠察队当场被打死30多人、打伤200多人。反动军队还闯进工人宿舍,大肆搜捕,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它进一步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罢工虽然失败了,但是工人的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中国人民的敌人
1924年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总结了过去革命斗争的经验,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立宪派、联省自治派、和平会议派以及商人政府派等各种错误的、反动的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口号,规定了民主革命的基本纲领以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为目标。从而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为革命的新“三民主义”。
1924年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 孙中山逝世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五卅惨案(也称为五卅血案,或写作五·卅惨案)因发生于1925年5月30日而得名,是反帝爱国运动五卅运动的导火线。5月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散发传单,发表演说,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顾正红,声援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被英国巡捕逮捕一百余人。下午万余群众聚集在英租界南京路老闸巡捕房门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竟开枪射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
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造成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奉吉黑三省由北洋政府五色旗改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改保安委员会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即东北易帜,至此北伐成功。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1927年4月12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
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共产党的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四一二”政变。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
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在一个月内,开第四次中央全体会议,讨论决定分共的问题。在未开会以前,裁制共产党人违反本党主义政策之言论行动”。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随后不久,汪精卫集团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展开了疯狂的大屠杀。汪精卫集团举行反共政变,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国民党完全抛弃。至此,国民革命遭到失败 1927年7月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4月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中华民国国民政
府,简称国府(1925年7月1日—1948年5月20日),是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的中央政府机构与最高行政机关。由海陆军大元帅大本营改组,1925年至1928年与北洋政府相互对峙。北伐成功之后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至1948年改组成中华民国政府为止)。1937年起带领中国进行抗日战争,1948年5月20日蒋中正依《中华民国宪法》就任行宪后首任中华民国总统,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政府主席改中华民国总统,进入宪政时期。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常简称南昌起义或者八一起义,国民党称南昌暴动、南昌兵变,指1927年8月1日,中国江西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贺龙在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当中还有第20军的苏联军事顾问库马宁。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
1927年8月7日 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把领导农民进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任务,从而使全党没有在白色恐怖面前惊慌失措,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特别是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1927年8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边界领导发动的农民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受中共中央的委派,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前往长沙,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8月
18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在长沙市郊的沈家大屋召开会议,讨论制定秋收起义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会议决定要与国民党彻底划清界限,旗帜鲜明地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号召群众,并确定集中力量在湘东赣西发动以长沙为中心的武装起义。
1927年8月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7年底 广州起义 中共党人发动的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部分。
1928年4月 井冈山会师 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
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
1928年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将军
当天向全世界通电,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在东北将原北京政府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改为南京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宣布拥护国民政府的政治行动,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东北易帜”。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931年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的中央政权机关,即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下设组织、军事、外交、劳动、财政、土地、教育、内务、司法、检察、政治保卫局等人民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各根据地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
1932年 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视线,并压迫南京国民政府屈服,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初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1月28日晚,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1932年 伪满洲国成立 伪满洲国(Manchukuo)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利用前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在东北建立的一个傀儡政权。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了亡国奴的痛苦滋味。此傀儡政权“领土”包括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全境、以及内蒙古东部与河北省承德市(原热河省)。当时中国南京国民政府不承认这一政权。当时国际上以日本为首的法西斯等国家或政府承认“伪满洲国”,国际联盟主张中国东北地区仍是中国的一部份,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这一分裂中国领土的傀儡政权。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
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
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1935年 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红军在长征
途中,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共中央在莫斯科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著名的《八一宣言》。八一宣言是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文件,意味着中共关门主义的结束,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开始。
1935年10月 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1935年 一二.九运动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
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1936年10月 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当
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当时任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导致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7年 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事变,又称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抗日战争初期继 ”七·七“ 事变以后,1937 年 8 月 13 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壮烈战斗,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侵华战争在中国上海制造的事变,1937年8月13日爆发,即第二次上海事变。
1937年9月 凇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起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又称作“八·一三淞沪战役”,这场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重要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2个旅团3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75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1937年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指八路军115师3个团于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伏击日本第5师团21旅团辎重队,歼其1000余人的战斗。他是中国开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平型关大捷不是也不能等同于平型关战役,第二战区组织的平型关战役基本是失败的,不能称为大捷,而八路军的伏击战
是成功的,才可以称为大捷,两者不可混用。
1937年秋 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
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
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而日本学者则众说纷纭,但有部分人却试图抹杀事实。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
和血战台儿庄。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
1938年 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
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寄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抗日战争的发展前途究竟如何?一时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1938年5月,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1940年3月 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1940年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的支队9000多人由云岭出发北移;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时,遭到国民党军8万多人的伏击;新四军奋战七昼夜,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突围外,大部分被俘或牺牲;叶挺与国民党军队谈判时被扣押,项英、周子昆被叛徒杀害;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
1942年 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宣布投降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囯共产党同国民党政府在重庆进行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整个事件过程从1945年8月29日开始,至10月10日结束,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
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1945年 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1946年6月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9月 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 淮海战役开始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毛泽东在报告中指
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
1949年4月21日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3日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0年 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长期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领主
专政制度,其代表人物是**喇嘛等宗教上层人士。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许多斗争和工作,挫败了美英等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并于5月23日签署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共17条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是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是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中心的,是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而制定的,也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1953年 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4月至7月 日内瓦会议 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苏、美、英、法、中5国外交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国联大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7月21日,与会各国签署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的协定》,会议最后发表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
1955年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是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反对殖民主义,推动亚非各国民族独立的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会议广泛讨论了民族主权和反对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及与各国经济文化合作等问题。会议一致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和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等部分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确定了指导国际关系的10项原则。这10项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会议号召亚
非各国团结一致、和平相处、友好合作、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被称为万隆精神
1954年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6年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三大改造,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
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1958年 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61年春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恢复发展生产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1月 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69年11月12日 刘少奇逝世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1年7月 基辛格访华
1972年 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6年10月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华国锋主席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思想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核心:实事求是)。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并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978年底、1979年初 安徽、四川部分农民试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0年 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1980年8月12日 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9月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年底 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 1990年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第五篇:茶叶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摘要
安徽省“十二五”茶叶产业技术发展规划摘要
茶叶产业技术体系
(2010年12月)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茶叶产业是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茶园面积、茶叶产量与出口量分别位居全国第6位、第7位和第3位。近年来,我省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茶园种植水平较低;二是茶叶加工技术和装备落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有待加强,茶叶产品深度开发不够;三是茶叶产业经济研究滞后。
二、“十二五”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将重点解决我省茶园种植水平偏低、茶叶加工技术水平不高和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研发与示范。筛选并推广适合我省种植的茶树品(良)种10-15个;研究提出以建设标准茶园和提供优质、安全鲜叶原料为目标的茶园土壤培育技术、高效施肥技术、生态复合茶园建设模式和病虫害无公害化防治技术;建立若干套适合我省不同区域茶叶生产的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建立示范茶园5000亩。
2、特色名优绿茶、祁红加工关键设备和清洁化生产线研建与示范。集成推广绿茶清洁化生产技术的最新成果,开展典型外形名优绿茶的连续化生产线的研制,研建祁门红茶清洁化加工示范生产线。
3、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基于近红外-1-
检测技术的茶鲜叶质量分析技术,开发出经济适用的快速检测装备,并推广应用;研究茶叶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检测技术,完善推广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4、对茶叶主产区农技人员、专业大户和合作社茶农进行技术培训。
三、主要措施
1、在安徽省茶产业技术体系的框架下,吸收省内外茶叶龙头企业、创新团队和创新基地等优势创新要素,组建技术创新团队和示范推广团队,与体系外的相关专家以及农技人员广泛协作,高效整合人才、技术、平台和资金项目,形成“茶产业联合、产学研联动”的技术创新格局。
2、以解决我省茶产业面临的共性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知识产权为纽带,按照“统一部署、分工协作、集成优势、联合攻关、分片示范”的原则,面向全省茶区,开展茶叶技术创新和示范辐射。
3、围绕我省正在实施的“安徽省茶产业振兴工程”和“安徽省茶叶产业技术发展任务规划”的总体目标,与国家相关科技计划中有关研究任务有效衔接,集成国内外最新技术成果,突出我省名优绿茶和工夫红茶产品特色和优势产区的研究基础,开展技术创新和集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