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时间:2019-05-14 08:0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第一篇: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本章学习指导

1.识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属性,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的职业素质。2.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劳动的特点及其对教育工作的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应用: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掌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第一节 学生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校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都在学生身上得到体现。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的最基本要求。

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属性

(一)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从人格的角度来看,学生与任何其他人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有着作为人的尊严与需要。正是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第四款规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2009年8月12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关于“班主任职责与任务”要求班主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对学生往往居高临下、发号施令,甚至对学生冷嘲热讽,混淆了师生之间人格关系与工作关系的区别,把工作关系当作师生关系的全部,因而无法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新时期的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与遵守教育规律,高度重视学生的人格独立,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做好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生是需要教育的人

人是需要教育的。“从一开始就必须把人作为一种可以教育并需要教育的生物来理解”,“人是教育的、受教育的和需要教育的生物,这一点本身就是人的形象的最基本标志之一。”[1]一个人最终要进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就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通过教育促进其社会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积累,一个人步入社会之前的准备时间越来越长。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能够使人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接受人类的基础文化科 [1][德]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李其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5-36 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生产生活能力。正是因为教育的这些特点,才能够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作为未成年人,学生更需要接受教育。学生与其他群体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他们是以受教育作为主要任务的人。

(三)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由于学生是未成年人,其身心发展必然不成熟。这种不成熟往往被看作一种虚弱、无力的表现。然而,换个角度看,这种不成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我们说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现在没有能力,到了后来才会有;我们表示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势力——即发展的能力。”中国的教育家对于学生的发展潜力也有深刻认识。《论语·子罕》中有“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说法。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发展潜力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对所有教师提出了告诫:“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2]

[1]当前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别越来越大,个性特点越来越突出。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永远保持一颗百折不挠的爱心,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与学生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认识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起着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

(一)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教师之所以起主导作用,是因为教师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有教育学生的权利和职责,而且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在成长发育时期,知识和经验都不丰富,智力和体力还不够成熟,还缺乏一定深度的认识辨别能力,他们不可能掌握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中小学生是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和幼稚的儿童,对非常复杂的教学过程作出各种选择和决定,其成败利弊是不言自明的。他们只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育教学实践一再表明,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必须坚持。教育教学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抛弃了这个原则,这目的、计划、组织就无从谈起。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科学也是不负责任的。

(二)学生起着主体作用

相对于教师“教”的过程而言,学生固然是客体,教师必然是主体。但教育过程是由教 [1][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9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70 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因此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客体,而且必然还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这种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的过程中。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学生都不是完全被动的受教育者,他们始终都发挥着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教育效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效的教育。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也可以抵制这种教育。教师的教育和教材对于学生的来说,只是外因,真正获取知识、得到发展还要靠学生的内因起作用。无论教师的知识多么丰富,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不能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其结果都注定要失败。教师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整个教育过程中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整个教育活动的重中之重,也是贯穿教育活动始终的工作。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必然以学生主体作用为前提。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等,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知识与技能。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创造条件。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也必然进入了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角色出现,知识、智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肯定与教师巧妙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分不开。只有辩证统一地看待与处理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才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一)相关法律规定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生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所有中国公民都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方面是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所特有的权利和义务;第三方面是学生作为受教育者所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前两个方面由国家宪法、民法、婚姻法、未成年人法等予以规定和保障,第三个方面由教育法予以规定和保障。这里主要介绍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1995年3月18日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等进行了规定,其中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 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二)依法保障学生权利、引导学生履行义务

权利与义务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不享受权利的片面的义务,也没有不履行义务的绝对的权利。依法保障学生的权利、引导学生履行义务,是依法执教的重要内容,也是树立科学学生观的基础。

就现实情况而言,当前我国的形势不容乐观。就学生权利方面而言,侵犯学生合法权利的情况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特别值得担忧的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侵犯学生的权利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例如,教师没有准时下课,就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教师没收了禁止学生带入学校或教室的物品而没有归还,就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教师课后强制学生留下补课,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等等。就义务方面来看,学生不履行义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例如学生不及时完成学习任务、不尊敬师长、不遵守课堂纪律等等。

要依法保障学生权利、引导学生履行义务,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特别是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依法执教的理念,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履行义务。

第二节 教师

了解学生、树立科学的学生观,是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必须了解自身职业的特点、素质要求、权利和义务以及专业发展。只有掌握这些最基本的理论并付诸实践,才有可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的劳动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脑力劳动。相比其他职业而言,教师的劳动具有其显著特点,只有了解并尊重这些特点,才能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复杂的。劳动的对象 ①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以为下课后继续讲课是对工作负责的表现,因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侵犯了学生的休息权。这种做法还给学生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② 对于屡禁不止的学生,可以在没收物品后保管至学期结束,也可以把没收的物品转交给学生家长或学生监护人。③ 教师如果需要在非教学时间给学生补课,必须征得学生本人和家长或学生监护人同意,并及时与家长或喾监护人取得联系,并确保学生安全。是有自觉意识、情感、理智以及个性的活生生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世界,他们的性格特征、学习基础与方式、兴趣爱好等都不相同。而且学生大多处于身心发展迅速变化的阶段,其稳定性较弱。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教师劳动的复杂程度。第二,教师劳动的内容是复杂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身体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智力;既要使学生能够适应现在社会,又要使他们有长远发展的潜力。这些内容丰富而复杂,使教师的工作远比其他行业艰辛。第三,教师劳动的任务是复杂的。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世上再没有比育人更为艰巨和复杂的事,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更增添了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第四,教师劳动的过程是复杂的。学生的成长过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其中必然包含大量挫折与失败,要走许多弯路。教师劳动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学生成长过程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复杂性。第五,教师劳动能力的需要是复杂的。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具备较为全面的素质。他们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具备超乎常人的毅力与耐心。

复杂的劳动必然会产生创造的要求,只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复杂的事情做好。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对象的千差万别,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因材施教,这就必然具备高度的创造性。学生虽然有其显著的个别差异,但是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教师需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力争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可以说,每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说都是一项新的挑战,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第二,教育是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的过程。教师每上一堂课,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劳动,一次艺术加工的过程,他需要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第三,教育工作需要教师具有教育机智。教育过程从来都无法完全预设,其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必然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偶发事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和偶发事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机智,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才可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又不可能限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此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教师劳动的众多形式,如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家访、带学生参观等等,就是为了争取教育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的劳动不能机械地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随意中断,因此就没有明显的上下班界限,没有限定的区域范围。班上、班下都是教师工作的时间,校内、校外都是教师的工作地点。课堂上、操场上、在校内、在校外,只要是学生活动的地方,只要是有学生的场所,教师就必须以身作则、履行职责。课程表上规定的课堂授课活动只是教师劳动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教师需要争取一切时间和空间,深入到教育对象所在的各种场所与活动中,时时、处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

(三)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群体性

教师的劳动基本上是以个体形态表现出来的,不能像在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工人那样,被组织在“一条龙”式的机械设备中进行。虽然各级各类学校都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但每个教师在执行和完成各项具体教育教学任务时,都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教师劳动的表现形式是千差万别的,各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教师劳动的这种个体性,是任何人都无法强行限制的。教师在劳动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是教师所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创造能力。教师虽然也有规定的工作时间,上课时间与地点是事先确定的,但是备课的质量、教学的进程、教学的效果等,同样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要求和自我监督。

教师的劳动虽然在形态上是个体性的,但其劳动的成果却是集体性的。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劳动者。这个任务是多侧面、多层次的。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就学校内部来说,不仅需要班主任与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也需要全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因此教师劳动的成果——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主要表现为教师集体劳动的成果,很难说是哪一个教师个人劳动的结果。在现代社会里,教育成果的这种集体性更为突出。现代学校是多学科、多年级、多专业的统一体,只靠少数几个教师的努力是不行的。一个教师的知识再渊博,也只能教一门或几门课,不可能什么课都教。而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多方面的,社会对学生成长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的集体作用同样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受到许多教师的教育和影响。每个教师的劳动也只能是整个教师集体劳动中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发展、品德形成方面的情况,不是哪一位教师单独劳动的结果,而是以教师为主的集体劳动的结果。

(四)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示范性

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这是因为:第一,教师的劳动产品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是全面发展的人。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的周期相对较长,无法一蹴而就,教师的劳动因而必然具备长期性的特征。第二,从教师劳动的具体过程来看,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心理的健康还是体质的增强,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第三,教师劳动的效益影响是长期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学生在校期间,而且可以延长到学生离开教师,甚至可以持续学生的一生。教师劳动长期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淡泊名利,不急于求成,始终以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为目标,耐心细致地开展各项工作。

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这是因为:第一,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学生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学习、模仿成年人是他们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接触的群体之一,而且相对具有较高权威,因而容易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第二,教师所承担的教育使命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是由国家或社会规定、承担教书育人使命的群体。成为学生的榜样,是他们使命的内容之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正是人们对教师的普遍期待。教师劳动示范性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劳动,它要求教师具备十分全面而相对完善的素质。一般把教师的职业素质概括为道德、知识、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基本品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教师职业素质的灵魂,它对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般而言,我们把教师的职业道德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1.对待事业——热爱忠诚、敬业乐业

这是社会和人民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思想基础。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在工作中才能有热情,才能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事业是培养人、造就人的事业,它关系到国家强弱、民族兴衰,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教师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若没有教师职业,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将因失去传递者而中断,人类社会的文明将无法继承。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身职业的内在价值与伟大意义,意识到教育事业是值得为之付出毕业精力的事业,从而激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为投身于这样的事业而感到光荣和骄傲,热爱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乐业。

2.对待学生——热爱关心、诲人不倦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界的共识。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是否热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就要看他是否热爱关心学生。热爱关心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更是教师教育力量最重要的源泉。一个成功的教师必然是真正关爱学生、能让学生体会到并反馈这种关爱的人。教师要做到真正关爱学生,就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以学生为本,时时处处以学生的发展成长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应该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安全与欣赏,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或分数。教师热爱学生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依靠其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国素,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教师热爱学生还具体表现在平等对待学生,不偏爱某个或某些学生,对全体同学负责,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3.对待集体——团结合作、协调一致 教师的劳动具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特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既是教师个体劳动的成果,更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只有教师之间团结合作、协调一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师集体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该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教师之间的竞争,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之间的合作同样是为了这一个目标。竞争能促进每一个人进步,合作能促进大家共同进步。教师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统一体。为此,教师既要重视竞争,更需要注意团结合作、协调一致。

4.对待家长——尊重指导、廉洁从教

家长与教师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共同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家长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与教师有着平等的关系。家长是学校教育的支持者,也是学生法律上的监护人。因此,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事关重大。一个道德素质高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会认为家长如果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会更出色。把家长视为自己的伙伴和合作对象。为维护这种健康的伙伴关系,要通过许多方式与家长沟通并争取他们的合作,对家庭信息保密,与家长沟通学生的情况,听取家长对教师和学校工作的意见,经常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定期向家长传达。作为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不能对家长不尊重、埋怨家长、向家长告状等,绝对不能利用职务关系向学生家长谋取私利。

5.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不仅要注重外在仪表,更需要注重内在素质的不断提高。身为教师,必须严谨治学、勤于进取,切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教师必须坚持锻炼、强健体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注重心理健康,为学生树立热爱生活、奋发进取的榜样。

(二)知识素质

知识是重要的教育内容,知识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础。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都是教师必备的知识素质。

1.精深的专业知识

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犹如“疱丁解牛、游刃有余”,才能够透彻理解教材,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用知识本身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与幸福。

2.广博的文化修养

当前世界正处于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信息来源远比过去丰富,他们了解世界的愿望也更为强烈。学生正处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的年龄阶段,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渴望教师能够解决他们心中的诸多疑问。现代科学知识出现了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学生 的提问不再局限于教材或某一学科。教师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解决认识世界过程中的疑问。这既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扩展自己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掌握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与自己的发展。

3.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书育人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教育理论反映了人们对这些规律认识与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按规律办事,任何时间不按规律办事就必然受到惩罚,只有根据规律办事才能把事情办好。不掌握教育理论知识,势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消耗、低效率。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来进行教育教学。纵观中外,凡是在教育活动中取得成就的教师,都是掌握丰富教育理论知识、并根据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增强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并按教育规律开展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取得成功,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三)教师的能力素质

教师要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各种能力,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简单地说,教师的能力素质就是教育教学能力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由于多种能力组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驾驭教材的能力

对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等的了解、掌握、加工、处理的能力,就是驾驭教材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还包括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打破时空局限,获取无限量信息资源的能力。通过对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有目的的整合,结合学生实际,将最新知识融于教材中,科学组织教材体系,设计教学方法,使教学能深入浅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他不仅要与学生交往,而且还要与同事、领导、家长等各种人进行交往。因此,交往沟通能力成为教师非常重要的能力之一。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此,教师必须善于捕捉学生的真实思想,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养成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习惯,逐步形成了解学生的能力。

3.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三个部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体态语言。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做到语音准确、节奏适中,抑扬顿挫、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等。书面语言表达能力涉及板书、作业评语、多媒体课件等,书写内容应该清楚明白、结构合理、美观大方。体态语言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是否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体态语言,是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应该充分使用体态语言,例如丰富的 表情、适宜的手势、“会说话的”眼神等。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的合理搭配,对于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有重要作用。

4.组织管理能力

开展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首先都需要把学生组织好。没有良好的秩序,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能力,教师要有制订教学工作计划、编写教案的能力等;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师要创设安全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管理班级,组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开展教育。

5.教育科研能力

只有尊重教育规律、按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取得教书育人活动的成功。教育规律需要学习,更需要不断探索与发现。当前世界正处于激剧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与教育活动本身随着世界变化在不断地变化。许多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拿到现在经常不管用。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教师必须进行教育科研,通过科研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6.自修能力

自修能力是指教师自我提高的能力,包括终身学习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等等。宋代大儒朱熹曾经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才能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

除了应具有以上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之外,教师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相对完备的法律素质等。

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相关法律规定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等作出了规定,其中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 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第三十七条规定了教师的法律责任:“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二)依法执教、保障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合法权益 1.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尊重与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法律意识淡薄、教育观念落后,没有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例如,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师者,父母心”、“严师出高徒”、“恨铁不成钢”等传统观念,在“爱”的口号下,教学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经常出现讽刺、挖苦、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结果造成师生对立、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过失犯罪的现象,给学生和家长也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造成终生遗憾。因此,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切实依法执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利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地关爱每一位学生。

2.运用合理的手段与方式,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法制尚不健全,侵犯教师权利、损害教师合法利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保持理智,运用法律规定的手段与方式,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寻求补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自己受的侵害转嫁到学生身上。例如,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单方面罢课,因为这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法律条文对教师的职业性质作出诠释,即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近些年我国对教师专业化的研究比较多,也比较深入。如果需要对此进行深入了解和学习,必须参考相关研究与著作。这里仅仅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些最基本问题作简单介绍。

(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 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

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的召开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的说明,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30年后,这一原则在同名文件中再一次得到重申。1989至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以“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师范教育国际研讨会”明确“当前师范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问题。”

日本在1971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文件《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和加强教师的专业化。1997年,日本再次强调对教师职业专业化的认识。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教育与就业部颁发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美国在1986年,卡内基小组、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强调以确立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卡内基基金组织的“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还专门编制了明确界定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文件《教师专业标准大纲》。香港和台湾分别从20世纪80年代末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改革。

我国有关法律已经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2000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 [1]万勇译.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J].外国教育资料,1984(4)[1]“专业技术人员”一类。2001年4月1日,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三)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与策略

根据前面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定义,我们知道教师专业化涉及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这里仅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与策略作一简单介绍。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化就是要通过岗前学习与培训、在岗期间的反思与终身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过程。

1.岗前学习与培训

根据我国现行的教师资格制度与实际情况,未来教师基本上都是高校毕业生。他们既有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有非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其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对于每位有志于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高校在校生来说,努力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能力,是其主要任务,也是他们未来走上社会的必备条件。高校毕业后,如果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就必须认真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教师岗前培训,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使命感与责任感,强化教育教学能力。

2.反思经验

“反思经验是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基础。”从经验中学习,是新教师迅速掌握基本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新工作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经验中存在大量、未经检验的、潜在的理论假设,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传统经验的同时,经常进行反思,努力克服经验中的不足,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最终成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教师。

3.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化的生长基础”。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周期的缩短,新知识和技术层出不穷,任何一个人都无法像过去那样受教一时、受用一世。教师需要不断面对新生代学生,没有不断的知识更新就几乎不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不可能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也就不可能成长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适应终身教育的世界潮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1]

第三节 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概述

(一)师生关系的概念

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通过直接交往和联系而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一般认为,师生关系 [1][2]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52、262 包括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和心理关系三个层面。

(二)师生关系的作用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是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维系下进行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产生效能的关键

师生关系与教育效能关系密切。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种经历:学生极容易因为喜爱某位教师而喜爱这位教师任教的学科,即使他们本来并不喜欢这门学科;反过来,如果学生讨厌某位教师,他们很可能讨厌这位教师任教的学科,即使他们本来很喜欢这门学科。学生年龄越小,这种现象越明显。良好的师生关系,犹如教育教学活动的润滑剂,既能为教师带来工作上的成就感,使教师越来越喜爱自己的工作,也能给学生的学校生活带来满足感,让学生在放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班级和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家园,教育效能也因而自然地得到提高。

2.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

教师的威信是在师生不断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保持与学生良好的交往和沟通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有效途径。一个有威信的教师,一定是与学生保持有良好交往的教师。如果教师疏远学生,故意“摆架子”,与学生少有往来,很少与学生沟通,那么学生就无法了解和理解教师,教师的威信也就无从谈起。反之,如果教师态度随和、平易近人,能够经常与学生接触,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了解教师,最终消除因年龄不同造成的心理距离,并逐渐对教师产生钦佩,教师的权威也就水到渠成。

3.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和学生生活中最常处的一个地方就是学校和班级,学校生活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师生身心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校生活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每天都能心情愉悦地面对学生和自己的工作,学生能够放心地面对教师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如果师生关系紧张,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面对自己不愿意面对的人,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之中,根本没有快乐而言,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都会不堪重负,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二、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尊师就是学生尊重教师,包括尊重教师的人格、教师的劳动等等;爱生就是教师关爱学生,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需要注意的是,“尊师爱生”这样的说法是一种习惯表达,在新时期它有更多的内涵。它既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也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它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关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尊师爱生”应该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爱。尊重与关爱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为整个良好师生关系奠定了坚实的 感情基础。

2.民主平等

民主平等既是教师工作方式的特征,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特点。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民主化进程,师生关系发展到今天,民主平等是其内在要求。在整个社会越来越民主的背景下,师生关系必然朝着民主平等的方向前进、发展。民主平等,也是“尊师爱生”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尊重、关爱的一个前提与原则就是民主平等,没有民主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尊重与关爱。新时期的教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时,要注意工作方式与态度的民主、人格上的平等。

3.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意识到师生相互学习的必要性,并采取师生问答等方式来进行实践。例如孔子曾经受过学生子夏的启发,“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2]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固然应该虚心向教师学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保持谦虚好学、务实求真的态度,能够向包括学生在内的一切人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获取知识,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充实自己。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明白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一般而言,我们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分为初步建立、逐渐深化和巩固发展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教师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在建立和发展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注意处理好两个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威信。

(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等

从宏观层面来看,一定时期的师生关系总是与相应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紧密相连。在专制政治文化的社会背景之下,无论中外,师生关系都一度极其专制,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尊重,这就不可能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人平等、相互尊重创设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而也有利于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21世纪的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彻底抛弃陈旧过时的师生观,牢固树立平等的观念。

社会政治、文化传统等宏观因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虽然是根本的,但也是间接的,它必须通过对教师、家长、学生等直接因素产生作用。

2.教师

教师是师生关系中最直接相关因素。无数理论与实践都表明,教师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1]《礼记·学记》 [2]《论语·八佾》 [1]的最关键因素。具体而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人格魅力等都会深深地影响师生关系的好坏。先进教育理论(特别是能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高超的教育教学能力是学生尊重与信服教师的前提,而尊重与信服恰恰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所有。

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与思考,特别要通过阅读经典教育名著、观摩名师课堂等方式,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从提升自身素质入手构建与改善师生关系。

3.学生

与教师一样,学生是师生关系的最直接相关因素。学生的年龄差异是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年龄越小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直接的、外在的关爱,例如问好、笑脸等对小学生都非常重要。而年龄稍大的学生,往往更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由于学生总体上处于身心发展极不成熟的阶段,所以他们容易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对待教师,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处理师生关系。此外,学生的性格、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都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构建。

4.家长

就师生关系而言,家长的态度极为重要。家长对教师的态度极容易传导给孩子,如果家长在言行中对教师表示出足够的尊重,孩子往往也容易尊重教师;如果家长在言语中表示出轻视教师的态度,孩子往往难以尊重教师。在孩子与教师之间产生矛盾时,家长如果能够做到理智、客观、公正,就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构建。此外,家长对教师工作是否支持、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也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构建。

5.学校

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活动总是在具体的学校环境中开展,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人际关系、校风校貌等都会影响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进而会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构建。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盛行广大中小学校,对师生关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过分强调竞争的管理制度容易导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高度强调合作的管理制度更利于人际关系的程度。学校教师之间关系和睦,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校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能够较好地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影响师生关系的诸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网络。在不同时期与阶段,其中某一因素可能会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无疑是教师。无论学校环境如何、家长的素质与态度如何、学生年龄与性别等差异多大,那些真正关爱学生、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普遍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二)构建师生关系的三个阶段

1.初步建立阶段:为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由不了解到相互了解、不熟悉到相互熟悉,在整个师生关系中 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实践表明,在这一阶段,师生都希望给对方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都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能吸引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能为今后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给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往往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更加主动亲近学生。为此,师生双方都应该在衣着、仪表、语言等方面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印象虽然重要,但由于师生交往持续时间长,师生双方都不必刻意去追求第一印象,而应该始终保持真诚的态度,特别要注意表里如

一、前后一致,这样才更有利于师生关系的长期发展。

2.逐渐深化阶段: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第一阶段,师生之间关注的主要是对方的外在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师生双方的内在素质在师生关系中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师生关系开始发展到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是强化良好第一印象、改变不良第一印象的重要阶段,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阶段。教师的知识、能力、态度、道德、性格、爱好、特长等内在因素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氛围等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要关注学生的爱好兴趣、困难与挫折,对学生有积极正确的期待,真正地关爱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知识能力水平。

3.巩固发展阶段:巩固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无法一劳永逸。教师要继续加强同学生的交往,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并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以不断地保持、巩固和强化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一阶段,教师除了要保持第二阶段的成功做法,还要经受特殊事件的考验。一般而言,学校生活是平凡而普通的,教师并不需要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在学生的生命和财产受到外来侵害的情况下,教师能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直接决定了师生关系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较多。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给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来影响。此外,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之功。“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是要付出巨大劳动,花费许多精力的。„„建立跟儿童的友谊,这是要用我们的力量、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明智、我们的信念和我们的情操去鼓舞儿童的思想和情感的事。为了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必须具有巨大的丰富的精神财富。缺乏这种精神丰富性,友谊就会变成一种庸俗的亲呢关系,而这对于教育是一种危险的现象。”在这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中,师生关系随时都可能出现反复。身为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构建师生关系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又要坚定信念、相信自己在所有影响因素中的关键地 [1](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17-318

[1]位。

面对学生或家长的不信任、不理解甚至对抗时,如果教师消极工作,期待学生或家长先改变、然后再改变自己,就是无视教育规律、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尤其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始终要相信,只要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本、真正提高了自身素质,就一定能改变学生,就一定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即使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甚至误解,仍然对学生充满爱心,抱着“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念头积极地开展工作,先改变自己,然后期待学生的改变。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构建师生关系。

2.教师的威信

在构建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和对待教师威信。许多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往往误以为教师的威信来自于严厉的态度。更有甚者,一些老教师对新教师传授经验,“别对学生太好了、别给学生太多笑脸”等等。这些教师以为,只要自己严厉就会产生威信。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教师的威信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制度规定的权威,另一个方面是通过自己的素质树立起的威信。

所谓制度规定的权威,是指根据教育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社会习俗认可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地规定的教师拥有的权力和威信。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遵守课堂纪律等等。一般而言,制度规定的权威是教师开展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如果不承认这种权威,教师与学生就根本不可能开展任何教育活动。

所谓自己树立起来的威信,是指教师在科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切切实实地关爱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尊重,从而拥有的威信。这种威信因为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因而是最有力、最真实的威信,也是最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威信。

这两种权威的获得途径不同,因而其效果与持续性必然不同。制度规定的权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学生对其接受程度因年龄、性格、班风等而不同,其有效性、持续性都较差。相比之下,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容易接受这种权威,年龄越大的学生越反感这种权威。而且,如果教师不能在一定时间周期内树立自己的真正威信,制度规定的权威也可能随之丧失。如果教师能够树立起自己的真正威信,那么制度规定的权威有效性也随之增强。

在构建师生关系的过程中,最大的误区就在于,相当一部分教师急于求成,没有注意慢慢树立自己的真正威信,而是过度使用制度规定的权威,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树立真正的威信、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使得制度规定的权威也丧失了,给学生留下专制与粗暴的印象,师生关系日益紧张。为了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慎用制度规定的权威,而尽量树立和使用自己的真正威信。

由于师生在年龄、阅历、认知、情感等上存在着差距,容易成为师生交往的屏障。对此师生双方应采取宽容、理解的态度,努力缩小心理的差距,特别是教师要多方面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要和他们交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样,教师的威信便容易在学生心中扎下根。

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

A.主体 B.客体 C.既是主体也是客体 D.以上都不是 2.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进行思想教育 B.教书育人 C.发展学生智力 D.传授知识示范性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反映出教师劳动的()特点。

A.创造性 B.能动性 C.长期性 D.示范性 4.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起()作用。

A.主导 B.决定 C.不主导 D.基础

5.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属于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最主要的品质的是()。A.忠诚热爱教育事业 B.尊重热爱学生 C.师生之间的团结协作 D.依法执教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反映教师劳动的()特点。A.能动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7.教育机智反映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特点。

A.能动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8.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具备()。

A.思想政治素养 B.学科专业知识 C.文化基础知识 D.教育科学知识

二、简述题

1.试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2.简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属性。3.简述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作用。4.简述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5.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素质? 2.如何构建的良好师生关系?

第二篇:教师、学生请假条

教职工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天,从年月日(上午、下午)至年月日(上午、下午)。望批准。

请假人:年月日

领导签字:年月日

教职工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天,从年月日(上午、下午)至年月日(上午、下午)。望批准。

请假人:年月日

领导签字:年月日

教职工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天,从年月日(上午、下午)至年月日(上午、下午)。望批准。

请假人:年月日

领导签字:年月日

教职工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天,从年月日(上午、下午)至。望批准。

请假人:年月日

领导签字:年月日

学生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年日(上午、下午)至年月日(上午、下午)。望批准。

请假人:联系电话年月日 班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请假及离校方式):

1、家长致电

2、学生请假,家长带离

3、学生请假,他生互送

4、学生请假,自己离校

5、教师回访

学生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年日(上午、下午)至年月日(上午、下午)。望批准。

请假人:联系电话年月日 班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请假及离校方式):

1、家长致电

2、学生请假,家长带离

3、学生请假,他生互送

4、学生请假,自己离校

5、教师回访

学生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年日(上午、下午)至年月日(上午、下午)。望批准。

请假人:联系电话年月日 班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请假及离校方式):

1、家长致电

2、学生请假,家长带离

3、学生请假,他生互送

4、学生请假,自己离校

5、教师回访

学生请假条

我因需请假天,从年月日(上午、下午)至。望批准。

请假人:联系电话年月 班主任签字:年月日 备注(请假及离校方式):

1、家长致电

2、学生请假,家长带离

3、学生请假,他生互送

4、学生请假,自己离校

5、教师回访

第三篇:学生教师管理制度

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勤奋工作,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爱护公物。热爱本教学辅导中心,乐于奉献于本辅导中心,无损于本辅导中心声誉。

2 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师着装端庄得体,女教师化淡妆(严禁染指甲、带大耳环、穿短漏服装和拖鞋上班),严禁在楼道说笑,以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3、教书育人,对学生负责。不歧视、不嘲笑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如有违反教育原则的行为,书面检查,在校内批评并根据情节扣除结构工资,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4、教师要尊重家长,建立平等关系,不得训斥和抱怨。与家长谈话时注意用礼貌用语,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5、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力争做到百问不烦,百教不厌。凡学生在校期间发生意外伤害时要及时给与治疗并与家长取得联系,根据学生受害程度和情节,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

6、工作时间不干私事,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在上课时提前十分钟到校,课后十分钟方可离校。正常上课期间如有学生请假须及时与家长联系,确保学生人安全。

7、同时之间要以诚相待,团结协作,凡搬弄是非、公开冲突造成严重后果者除批评教育外扣发当月结构工资。

8、各任课教师严格遵守请假制度,履行岗位责任制,不迟到、不早退,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临时假自己如实登记。

9、对本辅导中心的一切教务活动要积极配合,做好学生考勤工作,爱好本辅导中心的一切教学用具,无损害行为。

10、对本辅导中心的教学计划、教学事物不得擅自改动,如有变动须报告相关负责人。2009年4月2日 学校学生管理条例

1、各补课学生需端正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禁止在课堂抽烟、吵闹及乱吃东西。

2、在校期间必须保持教室及周围环境干净、整洁,杜绝乱扔果皮、纸屑等垃圾。

3、正常上课期间无迟到早退现象,如有事须事先向任课老师请假,经准方可离校。

4、对教室各教学用具无恶意破坏行为,如有破坏按原价赔偿。

5、上课期间不能接、打电话,必须将手机调为静音或震动。

6、课件休息期间不得大声喧哗,保持楼道安静,以保证其他班级正常上课。

7、来校不能携带危险品。

8、在校期间无打架斗殴、酗酒,无故旷课等不良行为。学校档案管理条例

1、建有档案资料存放处(档案以文本资料和电子档案两种)

2、建立辅导班教学、教师业务、学生学籍、人事、荣誉实物等各类档案。

3、对所有任课老师建有简历及其他档案

4、对所有学生建有学籍档案。

5、所有人员的所有档案信息若有变化须及时更新 一.工资制度

1.每月以15节为标准,初中、小学每节按18元计算,高中按20元计算。

2.按月发工资,满一月推后10日发工资,并扣除初中、小学老师30元,高中老师50元作为保证金。

二.奖励制度

1重担奖:每月以15节为标准,15—20节,多一节加10元;21节以上,多一节加8元。

2.加班奖:因临时原因需加班的,加一班按正常课时费的一半算,初中、小学老师9元,高中10元

3.进步奖:班级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者,每门奖励20元。

三.惩罚制度

1.迟到早退5分钟者,不签到者,给予口头批评,月内累计出现2次者,罚8元,连续出现3次者,按旷课一节课算。

2.迟到早退20分钟者,给予严重警告,发现一次扣10元,月内累计出现2次者,罚18元,连续出现2次者,按旷课2节计算,属于严重教学事故。

3.旷课一节,工资加薪扣除,扣完为止。旷课连续2天者,工资扣除50%,造成重大教学事故的,辞退,工资扣50%。

4.每位老师须有自己的教案,给学生安排作业和课堂笔记,随时抽查,发现一次不合格者,扣除工资的20%。

5.例会无故缺勤者,一次扣除8元,两次扣15元,予以严重警告处分,迟到者一次扣5元,两次扣12元。

6.发现一次,扣除工资5元。

7.辅导课按节计算,给予补贴,每节10元。

8.拒补服从调派者,根据情节,给予相应处理。

9.无故补参加培训者,没有工作总结者,按旷课算。

10.一学期未满者,按零工资算。

11.辞职须在2周前打报告,私自离职按零工资算。

12.原则上鼓励学生上辅导班,严禁老师在外单独辅导,若有例外由学校派遣专门老师进行辅导。

1、由我校根据生源情况和教师需求数量,公布招聘信息及其条件。

2、个人报名:报名时需提供申请书、简历各一份。

3、资格审核:需带身份证或学生证及近期免冠照片一张,主要审核身体状况、以往学习成绩和在校具体表现等情况,经审查合格填写《晨光家教辅导学校教师招聘报名表》。

4、面试

(1)自我介绍:包括个人信条等。

(2)讲课30分钟:内容为预带科目教材内容,面试方式为班级授课制。

(3)面试时有3-5名评委,根据应聘者言谈举止及具体表现,给出综合成绩并提出意见。

5、上报招聘名单,并在面试后3日内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通知应聘者面试结果。在同一职位参加面试的应聘者中,按面试综合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选聘。

5、签订《兼职协议书》

6、办理入编手续 *注 应聘条件:

1、性格开朗,责任心强。

2、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3、五官端正、普通话标准、板书整洁大方。

4、在其所在班级综合考评前十名。

5、学生会和班委会成员优先。

晨光家教辅导学校教务处

2009年6月1日

第四篇:教师与学生

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尊师和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这种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

2、民主平等

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同的地位,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双方有着共同的目标和利益,相互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有赖于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的成效有赖于学生的积极配合。作为教师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交知心朋友。

3、教学相长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促使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虚心的教师也会从学生那里学到不少东西,从而不断充实自己。

4、心理相容

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协调一致,表现于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所学各门课是有不同感情的,它影响着学生注意力和时间的分配,导致学生各门课程学习的不平衡,这都可以从师生心理关系、情感等因素上找到原因。

教学中会出现师生心理障碍,要消除这种心理障碍,增强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性,提高教学效果,应着重在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第二,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第三,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第一、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三个方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第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教师既要把学生

当做教育的对象,又要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人,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各项指导工作,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第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

第四、发扬教育民主 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以“权威”自居

第五、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是难免的。教师要善于驾

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要能与学生心理互换,设身处

地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帮助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启发学生自省改错。

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潜能,追求独特,这是因为:

从师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健康发展。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轰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职业角色具有多样性,1 学者和学习者 2 知识传授者 3 示范者 4管理者 5 朋友 61

研究者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突出重点,深入讲解,同时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要求,《学记》中又提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思想,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学生。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不是强制别人接受,而是采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是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对于学习动机的认识越明确,学习兴趣就越高,注意力就越集中,学习效果就好教师的讲授应抓重难点和关键点。教师应精讲,少讲,抓住重难点,把握关键点,这样,可以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形成氛围,使学生积极思维。构建这样的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教师爱学生,是毫无异议的,但是也要掌握一个度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母亲的温存、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向结合的爱。这是需要弄清楚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也不是宠爱,不是爱学生身上的一切东西,而要在向学生倾注爱的同时又必须严字当头,做到宽严有度。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是绝对不能姑息迁就的,该批评就要批评,该处理就要处理。民主型是师生关系的理想类型,要建立这种领导方式,需要以教师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味放任或者与学生成为同伴式朋友。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较强的能力,树立较高的威信,班级管理就无从谈起,正常的教学次序就无法维持。

如何促进新教师的成长

1进行职前培训

2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以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一般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如组织听课,也可以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像。3 开展微格教学

如果有条件,可以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通常是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它的特点是训练单元小进行专门训练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也可以通过专门的教学能力训练来实现,研究表明,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是可以教给新教师的,新教师在掌握这些知识后,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教学。5 多开公开课

开公开课是教师成长最迅速的一个方法。进行教学反思

有句话说,写三年反思录就会成为优秀的教师。教师可以写反思日记,可以和同行一起交流讨论,检讨我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在观念、方法、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偏见。勤学苦练是我国教育孩子学习的传统方法,但若不讲究学习方法,一味强调死读书,读

死书,就会压制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泯灭学生的创造力。高考是获得知识和能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手段,但是也不能把人逼上片面追求狭隘的仕途的道路。受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将孩子从应试教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来体味生活的多彩,增长多方面的人生智慧,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熔铸自己的个性特长。

依法执教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

教师的违法(侵权)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A侵犯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权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指公民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不因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或者差别而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B 侵犯学生的入学权

C侵犯学生参加考试的权利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时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D随意开除学生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侵犯学生的人身权

A侵犯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在学校教育中,这类侵害主要是由体罚或变相体罚

B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

C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3侵犯学生的财产权侵犯学生的著作权

一个人有才有德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废品。作为一个教师不管他有多么坚实宽厚的业务知识,有多么高超的教学技能,如果政治不合格,师德低下,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就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园丁,这种种比喻都形象地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深刻地揭示出教师人格的高尚,也道出了人类社会对教师角色所形成的共识和对教师道德品质的期待。

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递着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由教育关系的独奏者转变为伴奏者,由教育活动的领导者、控制着、权威者转变为服务者、管理者、指导者。然而,在这种角色转变的过程中,有一点没有变,即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人格的楷模,心灵的镜子,也就是说教师的“榜样”角色没有变。

教师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第五篇:最美教师、学生材料

韩贵琴材料

简要事迹:

我是保德县实验小学的一位普通体育教师。从教以来,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我坚持学习,努力跟踪现代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多表扬、少批评,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教育理念:

“育人先育己”是我的教育理念,“干一行,爱一行”是我的工作写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我的人生宗旨。人生追求:

一如既往、开拓创新、努力工作,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基层的教育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杨瑞卿先进事迹:

任教二十七年来,在做好学生管理的同时,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和业务水平更是刻苦钻研,努力提高并大胆尝试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至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四年来我一直坚持认真课研,每年积极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了适应时代,虽然年龄大了,但仍然参加培训多媒体和白板的应用。率先在电教化上做尝试,发现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被紧紧吸引,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虽说艰辛,但苦中有乐。做为老师,美在爱心,这种爱就是把学生放在心里,虽自己疾病缠身,但至善大爱,洒满孩子心间。

2007年,荣获县级“百佳教师”2007年荣获省级优秀班主任奖、骨干教师,优秀教案。2008与2012年两度荣获“百佳教师”奖。教育理念:

我们要努力深耕、勤耘,付出爱心、耐心与信心,让花朵开得更灿烂而美丽。

人生追求: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教育事业是常青的。用我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祖国的振兴!康培林: 教学理念:以人为本,自主、合作、探究、创新。人生追求: 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简要事迹:1989年参加工作,从教以来一直担任乡中心校校长,2006年调到实验小学,任副校长,分管过教研、政教工作,现在负责教学工作。

工作中爱岗敬业,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时间观念强,以校为家,工作效率高。识大体顾大局,服从领导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人为善,热心助人,常帮助同事、学生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领导、学生心目中的主心骨与贴心人。

陈爱枝

人生追求: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教学理念:深研精教,激发潜能,促进成长

韩琳

韩琳

一二班班主任

本科学历

1998参加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确立“以学生为主题”,“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努力钻研,任劳任怨,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最美教师”作为人生追求,行着高尚的师德足迹,追求最美的教育人生。

薛凤华

教育理念:要仰视学生,他们的智慧不低于你、我,他们的知识要超你、我,我们要作好他们的垫脚石。

人生追求: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画上完美的句号。简要事迹:

从教三十几年,由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教学工作,改行成为现任的数学教师。没有闪光的业绩,只有平凡、肯干、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足迹。虽老不落后,网上学习积极参加,培训任务独立完成。白板培训搭上休息日,考试达合格。在教研教改的大潮中,勇当弄潮儿。

杨艳青

先进事迹:杨艳青老师出生于1983年12月,本科学历,现小学一级英语教师,任职于实验小学。2002年7月,五寨师范毕业参加教育工作。作为年轻的教师,她一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热诚教学,热心教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她觉得一个人,要想做好一份工作,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安心。只有安心于本职工作,才会有好的心态,有好心情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所以11年来,她一直安心地从事着教育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教育理念:小学生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所以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人生追求:提升个人修养,做有品味的教师。做一名“善于反思,勤于积累”的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的失败与成功注重积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做一名业务上、教学上都过硬的教师,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吴俊兰,二、五班班主任,语文教师。

任教十四年来,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教学工作上,树立“以人为本,以能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起了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班内的学习成绩提升很快,受到所有老师的认同与肯定;在教学教研中,不仅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在课下还多请教老教师,多学别人的长处,力能所及的多做,自己所带班级得到领导及同事一致好评;十几年来,自己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家,误过一节课,默默无闻的工作,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自己本着以“人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为人生追求。愿把自己的心血献给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刘桂萍,女,现年48岁,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30多年来,兢兢业业,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从没有因为自家的事而耽误过工作。

刘桂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全力以赴、任劳任怨。对自己的学生,无论尖子生,还是中等生、学困生,她都一视同仁,关爱有加。她为教育事业的倾心付出,得到了师生以及家长的广泛认可。教学理念:

蹲下身子看学生,只有“蹲下”才能和孩子的视线保持同一水平,才能看到孩子看到的一切,才能从孩子的位置出发去理解世界。人生追求: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王丽丽

教学理念: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要对学生予以“一锤定音”式的裁决,而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人生追求:愿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来妆点每一个童真的梦,指导学生不断前行。

事迹:我是一名参加工作20多年的老教师,期间一直担任班主任。在工作上勤勤恳恳,所带班级连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所带学科语文成绩均为同年级之首,是学校的模范教师,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教师,是学生、家长心目中好的教师。

本人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能力、赤诚的爱心、更具备不计个人得失,甘为教育事业奉献终生的无私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再接再厉,以一颗热忱的心,为教育事业

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下为学生资料

张晓春,实验小学六(5)班学生。入学以来一直担任班长。作为班干部,她积极主动做好学校和班级的工作。她待人真诚守信,拾金不昧。2013年5月的一天,张晓春同学在学校操场上捡到一百元钱,虽无人知晓,但她毅然把钱交回学校。后来得知,这钱就是一位同学丢失的校服钱。张晓春同学品学兼优,乐于助人,多次受到学校的表彰。

王楠,实验小学六(5)班学生。我勤奋学习,礼貌待人,助人为乐,阳光自信。我的兴趣广泛,跳舞、画画、书法我都喜欢。

我上课专心听讲,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成绩名列前茅。我还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们的好朋友。我曾多次获得“学习之星”“艺术之星”“守纪之星”“优秀班干部”等称号。我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爱看书、爱运动、善动脑、敢发言。我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我叫陈冠西,是城关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的学生。

在我十七个月大的时候,由于年迈奶奶的疏忽,导致我全身大面积烧伤,虽然经过良好的治疗,但是留下了遗憾。于是在2011-2013年爸妈带我去北京进行手术治疗,期间我做了四次全身麻醉大手术,每次进手术室看到那么多的医护人员,起初我有点胆怯、害怕,可是一想到手术可以改变我,在护士阿姨的悉心照料下,和爸爸妈妈的细心呵护下,我一次次的勇敢完成了手术。

经过这些,我逐渐的成长起来。忍着术后的剧痛,我开始在家学习,不能写我就多读、多听、多认,从开始的半小时,慢慢的增加学习时间,把落下的功课一点一点地补齐。回到学校后,在老师的鼓励和同学们的帮助下,成长为一个自强、自立、团结同学的好女孩。

我叫张文亮,是实验小学三年级5班的一名学生。一年级的时候,我从农村转来这学习,刚进入这个班级就注意到了我们班的翟浩宇同学。他的双腿残疾,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的,看起来走得很费劲,同学老师们都照顾他,不让他上课间操。一次课间的时候,我看到他一个人很艰难的上厕所,于是我便搀扶着他去。此后,我一直帮助他上厕所,两年来风雨无阻,我和他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在班级里我经常主动打扫卫生,或者帮助其他值日生倒垃圾,课间的时候我也会主动去擦黑板,清理讲桌,整理教具。在学校开展文明校园活动中,我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从不随手扔垃圾,总是主动倒垃圾,打扫校园。我在数学方面有优势,经常帮助数学较差的同学,使他们有很大的进步。在我的带领下,我们班形成了热爱校园,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我是一个来自于农村的孩子,父母都是进城务工人员,总是很忙,我从小就很懂事,能体谅父母的艰辛,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总之,在别人眼里,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其实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罢了。

我是实验小学二五班的康鲢弋。今年8岁。我品学兼优,是一个活泼快乐的小女孩。

在家中我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从小爸爸妈妈就教育我们“百善孝为先”。每逢时节,我就早早安排写完作业,去看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我还力所能及地帮妈妈做一些家务活,妈妈的肩膀老是困,我就在睡前帮妈妈按按,她总说舒服多了。吃饭时我帮妈妈拿碗,拿筷子,擦桌子……亲戚朋友都说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在学校我尊敬老师,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难题请教老师直到弄懂为止。我是班里的副班长,同学们如果有不会做的题我就给他们耐心的讲解,因些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我二年来三次被评为校《学习之星》。我从学前班开始坚持每天读一个故事,去年参加了学校的讲故事比赛获得了一等奖。我喜欢唱歌,在今年的“六一卡拉OK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和老师的谆谆教悔下,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种子,相信我会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我是六(2)班的韩卓枚,我有一颗善良,懂得感恩的心。在家里,孝顺长辈,乖巧懂事,主动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帮助照顾年老、多病的外祖母,给她倒水、端饭、剪指甲、洗脸、洗脚、聊天……我是个让家长引以为荣的孩子;对待邻居我文明礼貌、与人为善,常常帮助邻居小朋友,深受邻居的喜爱。在学校里,我勤学善思,喜欢广泛地阅读书籍,培养了高尚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作为班干部,我是老师的小助手,处处以身作则,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并且尽心地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同学;认真完成老师,学校交给我的任务奉献出自己的热情。正是这些良好的美德,我才能够深受老师的信任,同学的拥护,长辈的喜爱!同学们,当我们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我们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我们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过去的我并不能证明我是十全十美,我要走的路很长。我要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使自己做的更好,我会用自己的诚实、勇敢、勤奋、善良、自信等优良美德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下载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教师决心书(合集)

    尊敬的学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下午好!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 中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最后冲刺的时刻已到。作为一名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我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同样也看......

    教师如何爱学生

    教师如何爱学生 教师如何爱学生?我想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好“爱”的艺术,用好自己神圣的爱。 第一,爱应该是公正的,要做到不偏不袒的爱。人都偏向于完美,有些时候自己会很情不自禁的......

    教师学生(演讲稿)

    ●演讲稿● 教师·学生 龙溪小学梁仕平 人,大概只能在外在和内在的局限中,做些有缺憾的事情。我曾想,凭我满腔的热情,加上合理的制度和分明的奖惩,完全可以把学校朝着即定的目标......

    教师及学生管理条例

    《教师及学生管理条例》 1.对所有参加本中心的学生,对学习的任何问题,只要在上班的时间本中心老师无条件的进行解答。 2.每个班均设有班主任,定期与家长反应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每......

    教师赠言学生

    教师赠言学生 教师赠言学生1 愿你像那小小的溪流,将那高高的山峰作为生命的出发点,一路跳跃,一路奔腾,勇敢地勇敢地奔向生活的大海……愿我的临别赠言是一把伞,能为你遮挡征途上......

    教师和学生读书目录

    附件: 教师读书工程参考书目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学生申诉制度

    学生申诉制度(参考) 为体现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学校教育理念,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端正师德师风,针对学校和教师不当的教育、管理、侵权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

    教师学生读后感(合集五篇)

    《爱的教育》 ——洗涤我心灵的良药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确实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它以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很多与孩子有关的故事,说来惭愧,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