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而教师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在农村顺利实施和全面推进,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持久的影响(D.N.Kagan,1992;V.Richardson & P.Placier,2001)。教师的工作都是在一定的教学信念、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的影响、指导、支配下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这就要求教师也要了解、熟悉、掌握这些教育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是干什么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教师的教色和作用是什么?学生是什么?课程、教学、评价的功能与作用是什么?知识、能力、个性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体察等都对教师的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自我认识是否明确、是否先进,是否持久,对于教育教学效果、教师专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至关重要。是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2.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行为。关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学者们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也提出了许多令人激动的观点。比如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父母的形象,课堂纪律的管理员、学生的榜样,朋友与知己,心里治疗家、替罪羊、人迹关系的艺术家等等(邵瑞珍,1988;N.Menldeson &W.F.Kron ,2003).。可见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教师的任务是多重的,教师的作用是多元的,教师决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即使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是多元的,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支持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咨询者、服务者和评价者。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李建平,2002)。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李建平,2002)。
3.教师要有明确的课程意识和一定的课程开发能力。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权力相对集中,地方、学校和教师很少有课程的决策权力,也不参与课程改革(崔永漷,2001;崔永漷、沈兰,2000),因而大多数教师都缺乏课程意识,教学就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各学校在课程与教学上千篇一律,教师很少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创造(王嘉毅,2003)。所以往往是差异很大的地区、条件不同的学校,程度不同的学生,但教学的内容、要求、进度,甚至评价的标准等都是一样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重新进行了定位,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在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使得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不是课程的照搬者,教材不是教学的“圣经”,(郭晓明,200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创造者的作用,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情景、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李建平,2002)。教师还要积极参与校本课程、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开展课程的整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教育部,2001)。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T.R.Clift, L.Mullen, J.Levin ,A.Larson ,2000)。
4.教师要有科学的评价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育部,2001,朱慕菊,2002)。要求学校、教师以及社会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特别提出要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教育部,2001,朱慕菊,2002)。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了解教育评价的功能,正确使用评价手段。特别是,新课程要求教师一定要树立发展性评价观,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要能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需要以及不同的发展速度,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5.教师要有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不断提高(A.F.Korthagen,.2004;E.Munthe,2003;.H.Niemi,2002.)。教师要引领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学生和社会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因而,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及时更新知识(M.Ben-Peretz;N.Menldeson & W.F.Kron,2003;M.Phelan,2001;A.Clarke,2001.);要有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适应变化了的世界(M.Ben-Peretz;N.Menldeson & W.F.Kron,2003;M.Phelan,2001;A.Clarke,2001.)。特别是,新课程倡导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强调课程之间的整合,主张创造性地实施课程等,而这些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勇于实践,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学革新或行动研究,大胆创新才能实现上述目标。
6.教师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咨询和辅导能力。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塑造生命的过程(叶澜,1998),课堂则是一个复杂的组织(L.W.Anderson & R.B.Burns,1989)。新课程对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不单单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多的是组织者、协调者(李建平,2002)。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社区服务;无论是学科课程还是研究性学习,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教师与教师之间,都要通过组织协调进行,而不再是强迫、命令。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师的组织协调是关键因素。教师除了要有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外,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探究成为有效的探究。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事,学生遇到问题也是十分正常的,教师要具备处理个体差异的能力(黄显华,1997),要能够妥善处理学生的问题,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学生或学生的特殊行为,教师也要能够给予关注、关心和正确的引导、指导以及妥善解决。青少年正处在发育、发展的关键期,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其他方面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怎样引导、怎样解决。进一步说在于学生遇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因此教师除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以外,组织协调能力,咨询辅导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篇: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的要求,这样的新理论对新时代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善于吸收——做学习型的教师。
1.学科综合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程提倡各科知识的互相渗透,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要不断开发课程资源。
2.课堂的即时生成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具有民主化、开放化,学生可畅所欲言,很多问题是无法预见的,这可能会让我们教师防不胜防。只有不断学习,教师在课堂上才会上得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样的课堂自然会精彩纷呈。
3.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我们教师还抱着当初在学校学的那一点点知识来应付教学,自然会捉襟见肘,陷入困境。所以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
二.长于研究——做反思型教师。
上完一节课,我们总有些感受,要么感觉神清气爽,要么感觉心烦气躁,在这种情绪的波动中,我们完全可以反思自己的成功之处、得意之处是什么,或者自己的失败之处是什么,憋气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如何改进等等。如果上完课后感觉木然,无喜也无忧,那就值得警惕,这种职业的麻木感很可怕,它能消磨掉人的意志和激情,让人在懈怠总一天天地重复着单调的日子,以至毫无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这就更要反思,最简单的反思就是想想这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收获了多少?课程的哪个环节处理得最好?哪个环节还有待提高?这样回忆教学流程、检点教学得失,既有利于自己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人往往是在反思中走向进步的。
三.乐于合作——做合作型教师。
合作学习能改善教学系统中的社会心理气氛;促进人们非认知品质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提升教育教学的效能。
1.与同行合作。新课程提倡 之间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如其中综合课程和研究性课程,仅靠教师个人现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时间及能力去独立解决和完成是不可能的。同时教师之间的合作,能实现跨学科、跨年级、跨区域的学习,实现资源共享。
2.与学生合作。师生互动,有利于构建新的知识,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课程观下,教学过程从被动接受式的认知活动走向交往、对话、合作,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3.与家长合作。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对传统的突破和创新,需要家长的理解、广泛支持与合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就像一对翅膀,缺少一个方面都将是孤掌难鸣。
总之,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新要求有助于我们尽快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同时有助于我们努力地把教育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养成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养成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安源区第一中学彭勇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养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与核心.养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又要注重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本领.最终“升华”为创新能力.那么作为养成教育的中间力量和实践主体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当如何面对这一新的教育观念?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长期以来,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轻视实践和应用;只注重统一的要求,而轻视个性的发展;只注重求同存异,而轻视求异创新.同时也就造成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为“灌输式”,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一言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层次和素质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那种学校培育出什么人才社会就得接受什么人才的局面将不再存在,当今的社会需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度的责任感;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身体健康并善于与人合作.为实现这个目的,我们就必须彻底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养成教育的教育观.使我们的教育做到根据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和引导学生先天的、内在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把知识与能力、素质与发展结合起来.把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和养成教育为中心.使学生在学校得到的最重要的不仅是知识,还应当有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训练以及掌握和消化知识、创造性应用和发展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的人格力量在养成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人格力量表现为健康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学识.在学生的眼里,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是可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对学生的各方面产生影响.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教师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严以律己,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做到:
1.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要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做到政治立场鲜明,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给学生以榜样的示范作用.
2.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世界上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不容易的,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工作精神.而这一切都需要在学生时期就加以培养,教师则担负着启蒙和奠基的神圣工作.因此,我们认真准备的每一节课、精心上好的每一节课、耐心而准确解答的每一个问题、平等而善意的每一次谈话都会在学生心灵上留下痕迹,都可能成为学生今后严谨科学工作态度形成的基石.
3.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加深和拓展知识面学生的能力培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不但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还要求善于不断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当首先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积极参与各种层次的教学研讨和继续教育,努力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主动探讨既符合学科特点又可以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教学模式,加强信息交流.教自然科学学科的教师要增强人文科学修养,教人文学科的教师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对自然科学的了解——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4.教师要善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爱学”、“学会”、“会学”上.但知识、技能的接受与掌握则取决于学,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说,教育活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协调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教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教育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状况──当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信任并以期望时,他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并取得效果;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则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形成抵制或拒绝.
5.教师要有一颗爱心
真心的爱每一个学生,这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教师的爱心,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健康的成长,特别是能使有缺陷或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倍增信心,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精神世界,这样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在学生的眼里,“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学生依赖教师的基础.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用自己的信任与关心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三、教师要努力研究,探索符合养成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通过教育教学过程来开展的,而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强调教学的严格计划和统一标准;注入式教学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以统一标准的笔试
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方式.然而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不同类别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很少考虑传授的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能起到什么作用以及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如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改变提出课题、讲解概念、推导公式、讲例题或做练习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应当以知识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转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如自学式、讨论式、小组实验式等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教学模式上应当形成学科特色.比如理科教学的综合性启发式模式;文科的问题解决的模式:实验学科的问题提出──构思──实验──归纳结论的模式等等,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养成教育的主渠道.从而培养出一批批、一代代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四、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自制、自控、自育
(1)重视课堂内外的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自制、自控能力。
有这么一句古话:“幸福的人并不是能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能随意支配自己的人。”亚历山大征服了全世界,但不能节制自己,因而夭折了。因此,培养学生自制、自控的习惯,这也是使他们将来幸福的保证。
为了磨砺出学生的自制、自控能力,首先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从点滴的、不起眼的小事抓起,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针对班上学生实际,注重细节的培养。例如:学生每节课提前三分钟到学习地点,准备好书、资料、笔记。要求学生看书、写字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并结合学校日常工作,对“两操”、校卡、考勤、卫生有明确的规定和具体干部负责。在每周常规中首要强调周一的升国旗仪式,要求学生统一校服,严肃认真,加强学生爱国、爱校、爱班意识。在文明习惯中,要求学生做到“一开口”、“一举手”、“一抬足”受人青睐。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协作的过程中,做到“一分钟站好队”、“一分钟交齐作业”、“一分钟入室就座”。虽然这是一些小事,但它塑造着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能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2)建立全班学生分级管理制度,培养学生自控、自育能力。
在集体中怎么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才能呢?那就必须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他的地位和作用,使他感到他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是一个生命力的活细胞。因此,教师就应培养、诱导学生参与集体的相互管理和个体的自我管理,使集体和个体成为管理的主体。发挥集体和个体的相互教育和相互管理的作用。在这种管理中,采取全班学生分级管理的制度,改变了过去班主任一人抓一人管的局面。这样做班风有新会貌,但可能有些班少数差的同学没有被调动起来,总是被人管。那么这些班也要把这些差生也纳入管理之列。这样不仅提高了
他们的积极性,又让他们明白如何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成为一名好学生,进而还锻炼了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差生得到教师提拔之后,再由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集体讨论班规班纪。师生真情坦露的主题班会,形成人人觉得在这个集体中受到了尊重和爱护,人人都愿为这个集体健康成长作贡献、尽义务的氛围。各班要有自己的班务日誌上,记满了每一天的学习内容、清洁、纪律、出勤等情况,班上的好人好事,值日生要记录在案,并粘上一面小红旗。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都有一个量化评分,并以小组为单位计入总分,每周评出一个红旗小组。这样的常规训练,加强了学生对生活、学习、行为、礼仪、卫生、安全等习惯养成,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增强了学生的自强、自立、自理、自制、自控、自育能力,也营造了一个勤奋进取的班风,团结友爱的集体。
四、注重良好的习惯养成后的巩固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自己成长起来,自己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最后不用你去指点,他就已经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抵抗侵蚀的能力和自我完成的能力。因此,要反对那种把学生管得太死,不注意启发学生的自尊心、责任心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就可以不管了呢?我认为,也不是,还是要管。学生的思想成长中,由于根扎得还不牢,树梢老动,树根就会动摇了,由于学生具有可塑性一面,所以,学生有了自我教育能力后,还经常进行疏导。这种反复抓,抓反复,及时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辛勤劳动总会硕果累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我们肩负的重任,必须共同努力,切实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同学们既感到快乐、幸福,又能自由地、健康地发展,成为对21世纪有用的人才。
第四篇:五中全会对宏观调控提出哪些新要求
五中全会对宏观调控提出哪些新要求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个建议勾勒出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并将深刻影响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发展。
尽管从表面看,五中全会公报对金融业自身发展直接着墨不多,但在这一事关全局发展的关键性会议精神中,却处处体现着对金融业发展的新要求。这些新精神与新要求,无疑将对“十三五”时期金融业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显然,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好金融的核心作用。其中,宏观调控的动向、取向更加受到市场各方关注。
那么,五中全会对下一步宏观调控又提出怎样的新要求?通读全会公报全文,不难发现,至少有三句话,直接影响未来宏观调控政策基调。
第一句话是,“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五中全会在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明确指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指导思想在继续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的中心是“提高质量和效益”。从宏观调控角度看,就需要在稳定发展的同时,保持好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条件。
这一指导思想,正是从新常态的现实情况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的任务依然紧迫。另一方面,我国长期依赖高投资的增长模式,加之此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刺激政策,导致当前整体杠杆率较高,继续靠加杠杆来刺激经济的空间已经不大,且面临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的艰难调整。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落实好“十三五”规划,坚持好科学发展,宏观调控需要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关系。货币政策要进一步补充完善调控方式和政策工具,保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政策取向,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进行总量调控的同时,发挥一定的促进结构调整作用。
第二句话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这是本次五中全会公报对宏观调控作出的最为直接的部署和要求。新常态下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对宏观调控提出了很多挑战和考验,比如把握总量和结构的关系,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等。
这就需要货币政策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一是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创新”是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新的思路和方式来进行总量调节和结构优化:“完善”是要健全已有的调控思路和方式,对现有调控框架作出改进与优化组合。二是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针对经济形势变化,进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是过去以及未来一段时期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其中,强调加大定向调控力度,是对精准发力、提高政策有效性,进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三是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从金融角度看,也就是进一步加大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力度,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健全央行利率调控框架,推动宏观调控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变。
第三句话是,“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随着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创新的推进,金融业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特征。尤其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金融市场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混业经营成为趋势。这都对金融监管、金融安全、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改革并完善金融监管框架,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在本次全会公报中被特别提出,意味着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一项重要的金融工作。
具体而言,一方面,要在当前“一行三会一局”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发挥好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保障金融业稳健运行。特别是在金融业混业发展的大趋势下,要通过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处理好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的协调,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等。另一方面,随着地方金融的快速发展,地方金融监管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处理好中央监管和地方管理的关系,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健康发展。
总体来看,“十三五”规划对宏观调控的新要求显然远不止于上述几条。未来五年,随着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发生新变化,宏观调控面临的挑战还会增多,宏观调控的任务确实不轻。
第五篇:新形势对工会工作提出新要求
新形势对工会工作提出新要求
新形势对工会组织提出新要求
——关于对我市工会组织建设工作的调查报告
全总十四届三次执委会提出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思路,并把今年定为“工会组织建设年”。为贯彻全总这一工作思想,全面加强我市各级工会组织建设,市总工会以召开——市工会第——次代表大会为契机,近期,对全市县、区工会,委、局、联合会工会,大企业工会以及部分直属工会、改制企业进行了调研,初步掌握了当前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工会组织建设的主要情况
多年来,市总工会一直把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先后开展了基层工会组织整顿、新建企业工会组建等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也把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作为推进工会重点工作落实有效载体,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工会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工会基层组织和会员队伍迅速发展。目前,我市共有县、区、委、局、公司、联合会,市直机关、大企业等系统工会家,邮政、电信、银行、党校、报社等直属工会组织家,基层工会组织——家,共有职工——万人,会员——万人,职工入会,工会组织数和会员数分别比年前增长了——家和——万人,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建会——家,发展会员——万人,分别是年前的——倍和——倍。
二是工会组织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多年来,市委对工会工作一直十分关心和重视,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把工会工作纳入市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召开——市工会工作会议(年月),——市工青妇工作会议(年月),出台了《中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的意见》(发号)和《中共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工青妇工作的意见》发号),在××年全市机构改革中,市委制定下发了办发号文件,明确了设立党委的市直部门工会机构、编制、工会主席职数问题,进一步加强了我市系统工会建设,两年来,我市新增加系统工会三家,除区县、大企业、工商、供电外,设立党委的市直部门系统工会家,已有家工会主席按同级副职进行了配备,并进入同级党委。新增加了——日报社、市委党校两家直属工会,配备了同级副职的工会主席。
三是工会组织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工会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县、区建立了以乡镇(街道)为重点的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并将工会组织向全村、社区延伸。目前,全市个乡镇,个街道建立了工会组织,配备了专兼职工会干部。
二、工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原因
⒈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织巩固、规范任务艰巨。一是工作基础薄弱。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会时间短,近五年建会数量大,工会工作基础比较薄弱,边建边倒、有名无实的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干部队伍薄弱。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主席多数是“农民成分”的工人,文化素质较低,工人阶级和工会意识较差,不懂工会业务,特别是他们受雇、受制于企业老板,存在后顾之忧,开展工会工作难度大,依法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难度更大。
⒉工会组织自身建设仍需加强。一是我市部分工会组织存在着不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工会主席不依法履行民主程序等违背法律和工会章程的问题。二是有的工会不能坚持民主制度,不能按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依靠会员办工会的观念淡薄,三是非公有制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其近亲属担任工会主席,随意指定工会主席,只有工会牌子没有工会会员,工会长期不开展活动等问题比较严重。
⒊工会组建和会员发展任务十分繁重。随着企业改制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私营企业后,改制后工会组织恢复重建工作相对滞后。目前,市开发区工会尚未建立,区内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也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企业改制也使得企业职工和会员人数减少,“、”职工退休,职工身份置换成为“社会人”,原来数百人、上千人的企业现在只有几十人,这种情况在商、粮、供、物资、农委系统表现的尤为突出。再加上经贸委系统的轻工、机电等企业破产,造成了职工和会员人数锐减。我市进城务工人员主要集中在煤炭、建筑行业,尤其是建筑人员由于流动频繁,入会率较低,因此,新建企业工会组建,改制企业工会组织整顿与恢复以及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迫在眉睫。
⒋国有企业工会组织在改革中受到冲击。一是部分基层工会与上级工会失去联系。部分中小企业改制成民营企业后,工会组织虽然存在,但已与系统工会脱离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在地方工会(区工会)人手少,工作范围大,难以在短时间内顾及过来,工会组织出现断层。二是基层工会组织受到削弱。企业改制后,部分企业随意合并或撤销工会工作机构,工会主席职级待遇有的打了折扣,有的兼职做其他工作,没有精力和时间顾及工会工作;有的改制企业工会主席退休后,不能及时安排新的工会主席人选,工会干部出现断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