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19-05-14 09:3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第一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行动研究》

课题实施计划

二0一四——二0一五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市、区、校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努力培养学生 “ 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强 ” 的心理素质,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健康的心灵,并真正成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把心理健康教育贯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二、具体计划:

(一)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需求,实施心理教育内容 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学习的进取态度;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三)提高心理咨询的意识与知识 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与成长,最终影响到教育的成败。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的影响,要比其他因素的影响都来得大。因此普及心理咨询知识,有利于正确认识自己,调控自身情绪,积极对待工作,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我要运用心理学和理论技术,借助语言、文字等媒介,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潜能,有效适应环境的过程。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拓展心理健康范围 第一、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通过班队会、小报、网络等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第二、通过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心理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2.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

3.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 “ 家庭心理指导 ” 的有关内容。4.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要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5.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6.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

7.创编心理剧,并在班级演出,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8.建立心理健康,以最快的时间答复,以便那些不愿和老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悄悄话寻求帮助。

立山区光明小学

谭丽

2015年3月

第二篇: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在中小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共识,尤其在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贯彻文件的精神,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学校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设立了心理辅导或咨询室,举办了家长学校等,这些活动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忽视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突出的普遍性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实施。

一、教师自身要心理健康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这两项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才能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榜样。一个性格开朗、情感健康的教师,往往会以积极的方式对待学生,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因此,要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

二、教师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色彩,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情。教师积极的心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堂上学生的活跃程度和教师的面部表情、声音语调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和颜悦色、笑容可掬,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幸福和友善的情感。教师轻松愉快的情绪、期待信任的眼神、自然亲切的动作还会使学生备受鼓舞,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有助于培养健康的情感。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在不同教师的课堂上表现很大差异的原因。当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课堂教学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课堂效率高,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相互尊重与接纳。

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教育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古人很早就提出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智力、情绪、意志、人格、人际交往能力等的全面把握,了解学生的优势与不足,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化教育。比如,对于性格内向、总喜欢一个人行动,极力避免与他人交往的学生,可以多给他提供一些当众发言的机会,多鼓励他、肯定他,以锻炼他的胆量,增强他的自信心;对于性格外向、热情活泼但做事缺乏耐心的学生,可给他提供一些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以培养其耐心,磨炼其意志。这种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原则上应运用于每个学生,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由于时间、精力、能力等多种原因,至少应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有意识地运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四、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认知的师生心理互动环境,它由教师教的心理环境和学生学的心理环境两部分组成。课堂心理环境表现为融洽或冷漠、活跃或沉闷、和谐或紧张等形式,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五、要转变教学效益观和教学评价方式

目前,在我国的中小学仍普遍以学生知识、智能的获得为标准,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来评价教学效益。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而不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不管学生各方面的实际发展如何,只要考得不好,就认为教学是失败的。但是,丰富多彩的世界,培育了人们多种多样的个性,世界的丰富多彩又需要人们具有多种多样的个性。实际上,国家需要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80%以上将要成为高素质的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劳动者。所以,应以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来衡量和评估教学,综合地评价教学质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使学生健康向上地发展。

总之,要实现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必须改变教学因素和条件,不能简单、机械地把两者相加或者随意组合。否则,收效不大。学科渗透可以促进更多的教师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学生心理辅导单靠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工作,孤掌难鸣,势单力薄,学科渗透是一种全员性策略。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育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学生心理辅导者。

第三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初村小学 刘永强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因此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学科的教学也都负有此项任务。这一过程正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台。现将这一学期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的情况:

1、教师方面,首先教学设计的制定侧重学科渗透。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挖掘教学资源中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根据学科的具体内容寻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渗透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应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从而带动课堂良好活跃的气氛。最后在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评价标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不再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与收获。

2、学生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学习的正确归因。维持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并能激发他们保持高度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缓解学生学习焦虑,帮助他们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关键要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还要帮助他们提高对失败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课题还需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对心理健康要有理性认识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对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又有什么样的特殊内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2、教师自身要心理健康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而且需要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因为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要合格地完成这两项重任,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必要的保证。只有自身心理健康,才有助于促进身体健康,才能够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树立心理健康的榜样。

3、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心理环境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自主地选择,平等地和他人共同活动,才能迸发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火花,更多地意识到人的力量,才会因能作为自己生活的设计师而变得日益自主和有创造性。

4、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适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各科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并把这些因素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总之,经过这一阶段的深入研究,我们深刻的认识到: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要把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地渗透在每堂课中,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每一位任课老师自觉承担的义务,用自己真诚美好的情感去浇灌每一位学,让祖国的花朵争奇斗艳、竞相开放。

第四篇: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2008省级十一五课题

龙井市龙井实验小学 二00八年三月

《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计划

龙井实验小学2008年省级课题

《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计划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以我校确定的吉林省“十一五”科研课题《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实施方案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为重点,进行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

一、研究目标

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使每一位教师能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从事教学活动,能沉着冷静的处理好突发事件。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培养他们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通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渗透能形成鲜明的特色。

二、主要措施

1、加强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理论水平。

2、加大教科研的经费投入,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

3、加强“创新人格”、“自主研究性学习”科研课题的横向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三、主要工作

1、心理辅导活动课

(1)上好心理辅导活动课

在心理辅导活动课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使学生生活能自理、情绪能自制、学习能自主。进一步探讨、研究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基本模式。尝试心理辅导情境剧在课堂中的运用。在游戏活动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挑战精神;在主题讨论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求异思维能力。

(2)灵活使用上级的心理辅导活动教材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以预防为主,活动内容来源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教材内容需不断补充,更新观念。

2、学科渗透

学习新课之前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上课时要时刻注意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学会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善于积极的思考问题,有条例的完整地回答问题。能按时有效的完成课内外作业,鼓励学生阅读有意义的书籍。

(2)营造课堂创新氛围

营造愉悦环境,灵活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灵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质疑,敢于提出与同学、老师不同的意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评价,千方百计让每一个学生品尝成功。

(3)开放教学内容

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必须打破教师教学用书和学生教材的局限,无论是课程改革的教材还是原来的教材,都把教材内容延伸到与之相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

3、心理咨询

(1)利用好心理辅导室,帮助个别学生克服较严重的心理障碍,使之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

(2)教师做好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要有计划,有辅导记录。

4、家校结合(1)继续发放家长学习材料,办好学校每月一期的《家教导报》,提倡家庭读书活动,提高现代家庭教育质量,在家庭教育中渗透心理辅导。

(2)关注单无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针对问题家庭开展心理咨询。充分发挥校报的作用,推广家庭教育成果。

(3)组织家长开放日,召开家长座谈会,做好家长的培训工作。

5、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

(1)创造性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

(2)让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建议,学会表扬别人,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

(3)引导小干部自觉在同学们当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6、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

(1)有计划、有步骤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培训教师的综合素质,帮助教师做好心理调试工作,使每一位教师具有自尊、自信、自强和较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2)培养教师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帮助教师处理好与学生、家长、同事之间的关系。

(3)引导教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五、行事安排

3月

1、制定本课题研究计划。

2、课题组成员会议。

4月

1、组织学生问卷调查。

2、发放家长学习材料。

3、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

5月

1、征集教师心理辅导学生个案辅导案例。

2、组织教师参加省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评选。6月

1、“单无亲学生”座谈会。

2、心理辅导学生调查问卷。

9月

1、课题组成员会议研究课题进展情况汇报。

2、发放家长学习材料

3、新生一年级心理问卷调查。

10月

1、准备心理辅导活动研讨课。

2、教师成长设计检查总评。

3、教师心理教育故事经验交流会。11月

1、心理辅导家长调查问卷。

2、实验教师撰写阶段性总结。

12月

1、撰写课题阶段性研究总结。

2、课题材料收集

第五篇:实验小学课题报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

实验小学课题报告〈〈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

发布者:蔡新生 来源:

时间:2006-11-1 9:23:25

http://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研究〉〉”主体报告

2004年,我校确定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以体现发展性辅导的“尊重、信任”理念为核心,构建完整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科研项目。以期推动学校走向学习型组织的整体改革,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几年来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校的发展也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以“尊重.信任”理念为核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是有效、高效推动教师成长的平台;第二,“以‘尊重.信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系统模式是:以体现尊重信任态度和行为的“心育课”为核心,以心育的学科渗透为主阵地,以个别心理辅导为辅助,以家长心理辅导为家校协同支持的力量,全方位多渠道开展的心理教育。

本报告将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理论基础、研究的过程回顾、研究的结果等三方面对本课题作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人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多得到满足,而心理问题却越来越突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公布的警示表明: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是心理疾病。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在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紧张,环境的刺激,竞争的压力等,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这无疑也影响到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从而造成心理健康问题。据我国教育部调查统计,中小学生中有73.3%的学生有健康问题,其中90%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就我校情况来看,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富家子女的消费欲,破碎家庭子女的失落感等,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带来负面的影响。特别是有些教师、家长对下一代的教育方法简单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使他们感觉到自己得不到尊重和信任,因而造成自卑、失落,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阻碍了他们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我校决定以“尊重.信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研究课题,旨在通过“尊重.信任”的补救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谓“尊重”,就是接纳、认同、重视每个人的独特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人的个性、情感、意识和人格。每个人都渴望受到尊重,尊重人性能助人向善、尊重差异能培养人的创造性、尊重能鼓舞人尊重自己和他人。总之,尊重能带来巨大的心理推动力,使学生在内心触动、感受、体验过程中,将道德品行内化为个人成长的需要,外化为正确的言论、行为,并由此形成现代健康的人格。而“信任”,是毫无怀疑,认为可靠的意思,它与“尊重” 相辅相成,是“尊重”的重要表现,一个人如果得到信任,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会迸发出无比的热情和更大的积极性,并自觉树立起“自尊自爱”的意识,从而达到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是我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以这种思想来看,过去的教育多年不把学生当“人”看待,而是当作工具来塑造,不尊重儿童的人格,导致不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抑制人的主体性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追求得到尊重和信任、追求自身价值的体现,这

本身是精神文明的一种高层次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现代社会,转变育人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平等相处,民主和谐,使每个人的动机、情感、个性以至人格都受到重视,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2、人本主义心理学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视研究个人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把尊重作为人的一种重要需要,把人的尊严和价值的提高作为其研究的主要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是“自我实现论”。该理论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与结果。个体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有生命意义,就是为了自我实现。人类同其他任何生命有机体一样都具有求生、发展和增强自身的天赋需要,有一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各种潜能的倾向,就是“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是人类唯一的天生的动机,使人不仅能克服重重困难,求得生存,并不断成熟发展。人无论生活道路多么艰难,生命的这种内在的倾向决不会改变。只有我们认识到学生身上的这种潜能,尊重和信任他们发展的主动性,他们这种发展的潜能就能充分发挥出来。

3、素质教育的理论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重点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得到尊重和信任,以及懂得尊重、信任别人,他们就会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能独立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见解以及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操作程序。开展以“尊重.信任” 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增强自立,自主、自强意识,促进他们自主发展,并在发展中萌生创新意念,进而形成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实施以“尊重.信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必然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辅相成,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实施

课题主要围绕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渗透心育”“个别心理辅导”三方面开展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的实施,构建一个适合本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具体来说包括:

低年级:培养学生对新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帮助学生发展校园的学习和生活适应力。克服常见的不合群、依赖、恐惧等心理障碍。

中年级:增强主体意识,培养主动好学精神。克服“厌学”、“自卑”等心理行为。

高年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成功喜悦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克服学习焦虑、过度逆反、交往过密等心理问题。

1、学习专业知识

2004年3月,我们的心育课题组成立了。我们课题组成员没有一个是心理专业教师,大家对心理理论知识掌握不多,只是在读书的时候接触过心理学,参加工作后再没有作更深入的学习。要开展好这个课题的研究,必然会遇到困难重重。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究竟是怎么上的?学科如何渗透心理健康?如何从学生的行为表现去分析他们的心理,又如何对这些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等等?因此,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是开展课题研究的第一步。

为了课题研究能顺利进行,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重点在于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理论,工作方法。如每月的第一个星期的周五召开一次例会,学习外地经验。又如大家边学边做、在做中学。课题组成员经常一起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工作进展情况。平时,我们只要在报刊杂志上发现有介绍别人的经验好的文章,就互相传阅或印发给大家供学习、参考。课题组的老师为了尽快掌握健康教育的本领,大家积极到郑州购书中心选购相关的书籍,订阅相关的杂志等,汲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

因为这项实验还牵扯到各个学科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故我校还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请心理教育专家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观看优质课教学录像《做情绪的主

人》、《健康人有新标准》、《自我意识要正常》,还派刘艳华老师、赵绘红老师、高春玲老师等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听课。

2、优化心理教育的显性课程

在开发心育课方面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学习找感觉

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是我们开展“尊重信任型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才听到的新鲜事,当时,课题组成员都充满了好奇,“心育课”的教材是怎样的?用什么方法去上呢?我们没有教材怎样上“心育课”呢?经过我们收集和研读了各地的优秀教材,以及观摩了示范课,我们打开了视野。开始了“心育课”的尝试。起初大家都找不到感觉,产生许多问题:“心育课和思品课有什么区别?”“怎么心育课与学科活动课有点相似?” “怎样从课中去体现我们尊重、信任” 等等。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渐渐找到感觉了。第二阶段:根据问题定内容

心育课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心理方面存在的困惑,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因此从课程内容设计上,我们注意根据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确定内容。如刘老师针对学生普遍地夸大个人的作用,而忽视集体的力量的心理,设计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心育课,先通过“心心相印”的游戏进行比赛,再引导同学谈谈胜败的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配合默契、互帮互助,才能合作成功,把事情做得更好。然后联系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事情时需要团结一致才能获得成功的实例,从而增强了要合作心理。

由于心育课形成活泼、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尽情倾诉,充分体验,从中感受,领悟及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以下是三年级学生张楠同学的“一节心育课的收获”:

今天,下午第二节又上我们喜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了,这一节课是“多称赞别人”上课时,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被人称赞过吗?有的请举手。”我们纷纷地举起手来。老师又问:“谁能把别人称赞你的那件事告诉大家。”同学们又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取发言机会。老师请了很多位同学讲自己被人称赞的开心事。有的说“我考试得了一百分,老师称赞我”、有的说:“我帮助家里打扫除,奶奶称赞我”……,老师笑着说:“啊,原来我们班有这么多同学曾经被人称赞过。”老师又问:“那你称赞过别人吗?有的请举手。”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没有人举手回答,老师把问题重复了一遍,才只有八九个同学举起了手。老师叫了一位同学回答,他说:“那次我去滑冰,看见五年三班的一位大哥哥,他当时不会滑冰,我教了他,他一下子就学会了。我就称赞他:大哥哥你真棒,一下子就学会了。大哥哥听了我的称赞开心地笑了。”老师说:“刚才我看见有三位同学认为自己没有被人称赞过的,现在我请他们站到前面来。”三位同学走上了讲台后,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会称赞他们吗?”同学们有的说:“张鑫浩,你是大力士!”有的说:“高天庥,你的字写得真美!”有的说:“秦路,你写的文章真好!”我发现被别人称赞的和称赞别人的同学都很开心。后来老师请我们写一句称赞别人的话送给自己要称赞的朋友。我看到全班同学都开心地笑了。在这节课里,我知道了原来被别人称赞是很开心的,称赞别人也是很开心的,今后,我要学会多称赞别人。第三阶段:实际出发建队伍

课题研究初期,只是课题组的几个成员上心育课,后来大家认为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该人人参与,班主任就更是义不容辞了,于是学校就决定由班主任兼任心育课。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不容置疑,但实施起来又碰到了问题:学校没有心理专业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是由每位班主任担任,涉及面广;由于专业陌生、忙、学习和观摩不足、指导没有照顾到每位老师等原因,出现有一部分老师上心育课找不到感觉、上不出质量、达不到目的的现象。所以一些老师要求由专职老师来任教的建议。针对这一问题,在05年3月底,课题组成员、范校长、王校长和齐主任在校长办公室进行一次研讨活动。老师建议;每个班

主任除了上语文课外,其他的课可以分工负责。如一个年级由一位心育老师负责全年级的《心育》课,由另一位老师上全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以此类推。这办法的好处是,我们可以把一门课备好,而且备好的课可以重复上,有机会调整和改进,有利于积累经验和出精品课。我们现在只上本班的心育课,上完后评课完了又没机会及时重复开课,不利于提高。而且有一支支分学科的小分队可以在集体备课、说课、观摩、试讲中有更高的效率,还可以满足有兴趣上心育课的老师的需要。我们在行动中遇到问题,就尝试调整我们的行动。在这种行动研究中建立和发展我们的师资队伍。

3、加强心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校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措施。心育在学科教学的渗透主要从三点考虑:

一是营造好氛围。课堂上良好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影响源。心育的渗透首先是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建立合作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例如教师以自身的言行示范着对同事、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让学生在这种身教中学会尊重和信任他人;教师学会用眼睛、微笑组织教学;以真诚理解的态度营造一个和谐、温暖、安全的课堂氛围。二是寻找结合点。结合点包括从内容上的和活动上寻找。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之前从没接触过的新做法,由于经验不足,有的老师不知如何开展,有的教师认为语文课容易渗透,但数学、美、音、体要渗透就比较困难,还有的教师为了履行渗透心育要求,贴膏药式地设计渗透。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分科组、分年级地学习教材,结合各科教材,先找准学科教材与心育的结合点。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诚实的孩子》的诚实守信,《爱迪生》的爱科学、耐挫折、坚持信念。在具体教材中找出体现心育的切入点。如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通过图形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并通过灵活多样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如利用活动法有意识地将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心理承受能力的训练等内容渗透到学科活动中,使其有机结合起来。如让胆小的学生参与活动,训练胆量;对自卑、抑郁的学生多提供成功表现的机会以助其树立信心。还可利用游戏法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我们还多次进行学科渗透的研讨课,新郑市教科室的老师来我校听了美术老师的渗透课,认为该课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带给学生轻松愉快和美好的享受。

三是开辟沟通道。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的沟通过程,有效的沟通又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前提。从课堂语言方面,老师注意使用鼓励、尊重、商讨的话语方式,并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从课后方面,通过指导学生以作文、写日记等方式,反映自己的看法,发泄心理困惑,搭建师生沟通的桥梁。五年级学生牛童曾经为妈妈不尊重自己的隐私翻看自己的日记而感到苦恼,后来她通过日记的形式给妈妈提意见:

“我的妈妈有时会很疼我,有时候却令我很讨厌。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为期两天的夏令营活动,当我回家后,我已经发现我的抽屉、柜子、连日记也给人翻查过。我实在很生气,我知道一定是妈妈干的‘好事’,这些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知道妈妈关心我,害怕我会学坏,但这也不应该翻我的东西呀。妈妈,我想对您说:‘我需要空间,我要有私隐。我不想您这样偷偷摸摸看我的东西。有事可以心诚布公地对我说。’妈妈,希望您听听我的意见,做一个我心中的好妈妈。”

我们的老师意识到这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好机会,就在日记下面回应道:“你真聪明,想到用这个方法来向你的妈妈表白自己的心,我相信你妈妈看后一定会尊重你的。请记住,要懂得应用学过的心理知识来调节情绪,让自己的心情每天每时都是阳光灿烂的,快快乐乐地度过每一天。”

4、拓宽心理教育的时空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方位的工作,因此我们还注重拓展课堂教学之外的心理教育空间,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创造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学校环境对学生的心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我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课程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校园心理环境是学校群体认同的心理趋向,是群体意识的反映。我们以优化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为基础,努力形成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营造出良好的校园心理氛围。其次师生共同努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园内经常开展的小型体育比赛、歌咏比赛、劳动竞赛,国旗下的诗歌朗诵、黑板报、小板报、小美展比赛等趣味活动,既能调节学生紧张的心理,又能在活动中激发热情,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长学生的才干。人的情绪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所感染。我校注重营造浓厚的心理教育氛围,注意给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调适自己心情。如我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心健教师赠言栏、校红领巾广播站心健教育专题广播和“心语”信箱。这些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我们还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时间,由课题组成员选择一个带普遍性的教育话题进行十分钟的辅导讲座,也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教育话题有“家长不同意看课外书怎么办”、“受到家长不明真相的批评怎么办”、“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怎么办”、“考试前很紧张,总怕考不好,怎么办”、“被老师误解了,怎么办?”、“我特别不喜欢某一个老师怎么办?”、“该如何摆脱厌烦感”、“怎样才能摆脱孤独,把悲观的感觉从心里赶走,学会保持最佳心境?”等,心理辅导员通过故事给学生带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信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能力。这些话题针对性强,再加上辅导员的亲切话语,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也滋润学生的心灵,很受学生欢迎。

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性器官与性机能迅速发育、性心理剧烈动荡阶段,而他们又缺乏必要的性知识来认识自身的变化,性生理成熟的前提与性心理成熟的滞后,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了惊奇和困惑。课题组成员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年龄特点进行性心理辅导。进行了“迎接青春期——你准备好了吗?”专题教育,上了青春期的卫生教育课,还播放了青春期健康教育的VCD,还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正确面对异性,正确处理与异性之间的交往,增强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心理品质。

(2)开展家长心理辅导。让心理辅导走进家长之中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从找心理辅导员倾诉的和我们跟踪辅导的个案不难看出:不少有问题的孩子多与他的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孩子遇到问题时首先会向父母求解,希望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因此,指导家长学习一些心理知识,掌握辅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方法,也是学校的教育任务之一,课题组成员也义不容辞的挑起了这个责任。每次开家长会,课题组成员总会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向级长推进相关的文章,让老师们在家长会上作辅导材料。如:一年级新生入学前的家长会上,赵绘红老师就向全体一年级新生家长做了《让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生活》建议,对孩子抓好入学心理辅导,要使孩子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不再是幼儿园里不懂事的小朋友。要向孩子介绍学校的简史、现状、纪律、课程安排,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明白到学校来不是为了玩,而是要担负一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的纪律。同时,在将来的学习中会遇上困难,作为小学生要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让孩子尽量缩短心理适应过程,使学校的教育在孩子身上尽早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我们还注意家校的沟通。组织关于心健话题“孩子应该有隐私”、“孩子不应该有隐私”的辩论赛,开办“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出一份家长心理问卷调查,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促进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孩子在家的表现,帮助家长正确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指引孩子获得必需的知识和能力。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日由一个校长和一个课题组的老师为家长

解答教育孩子的困惑,这种做法深受家长的欢迎。

另外,课题组成员在辅导学生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家长的辅导。如:

许宁曾经是个非常棒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全园56名老师没有人不知道他的大名,因为他聪明、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可是一进入小学,不知怎么回事,他变得不乖了,课堂上小动作多,成绩不理想,到三年级的时候居然发展到连课堂做都敢经常不交。为什么昔日的好孩子如今不乖了?父母十分担忧和不解,找刘老师咨询。经过接触,陈老师终于打开了这个“谜”,原来逆反心理在作怪。许宁随着学习环境的转变和小学与幼儿园要求的改变,他过去的那些优点被过多的缺点所掩盖,过去的一片赞扬现在变成了满耳的批评和说教,在加上对故事书的迷恋,他逐渐对学习丧失了兴趣,而家长对他则是一味地批评和打骂。老师和家长的所作所为换来的却是他更多的敌对心理,这使许宁产生行为与心理发生脱节的现象,于是产生了逆反心理,久而久之转移到学习、生活上来。表现出孤独和抵触等心理状态。刘老师认为造成这个结果很大程度与家庭教育有关,她首先耐心地作好家长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充分地认识到:孩子也有自尊,当他处于学习的转段期时,家长要给孩子适当的引导,要耐心地对待孩子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错误,如果只是一味地斥责和打骂,那么孩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倾向,甚至小小年纪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许宁的父母明白了,并迅速转变了教育方法,许宁也“药到病除”,与学习成绩也在逐步提高。

通过开展对家长的心理辅导,家长的家庭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有了明显提高。请听家长是这样说的:

李卓宇家长说:“听了《要做个合格的家长》的讲座,使我懂得:爱孩子,但并不是盲目溺爱;做孩子的榜样,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及工作态度影响孩子,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与孩子平等相处,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做到民主、开明、宽容,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谢谢老师,我会努力,做个好家长” 石硕家长说:“参加了的家长会,我懂得了要尊重孩子,不过多干涉孩子的生活,多抽点时间陪孩子聊天,耐心听他的倾诉。现在,每当他兴高采烈叙述事情时,我会放下手中的活儿,与他分享,表示对他的重视。在家讲民主,以理服人。如果我做错了,敢于向孩子认错,做孩子的榜样。同时我也积极支持孩子工作,现在我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了,谢谢老师。” 陈啸家长说:“这次的来访使我懂得:对孩子娇而不纵。做孩子良师益友。尊重孩子的选择并正确引导,多启发,少责难。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以自身的优良品质影响孩子。今后我会努力去尝试。”

三、课题研究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在探索中建构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即以心育课为核心、以学科渗透心育为主阵地、以心理辅导为辅助、以家长心理辅导为家校协同支持的力量,全方位开展心理教育。此外,研究还发现,以“尊重.信任”的态度和行为的形成为核心理念的校本科研探索,既体现了心理教育的最根本最精髓的实质、又是为老师们乐意接受和易于把握切入口,所以本研究的另一显著成效是成长了一批体现先进教育辅导观念的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老师。具体汇报如下:

1、形成了高素质的心育师资队伍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专家专题讲座,各课题组的集中学习和讨论,以及教师个人的自主学习,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认识到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和信任,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学生,以平等的、民主的、朋友态度与学生相处,善于听取学生的心声,多和他们交流思想、交流感情,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建立起心理教育的良好感情基础。

五年级的刘老师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一个学生没有交作业,她知道了很生气,硬要见家长,那个学生死活不肯,哀求老师给他一次机会。当时老师哪里听得进去,结果家长见

到了,回家后,他妈妈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顿,这一打,是打去了他的懒惰,他再也没有不交作业,但也打去了老师和他近一年来建立的感情。刘老师后悔极了,她想如果当时自己能冷静下来,信任该学生,给他一个机会,相信会有更好的效果。从此,刘红让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特别喜欢她,也喜欢她教的学科。

在学习与实践中,课题组成员学会读懂学生这本书,在接受个案的时候,我们首先是要了解当事人的有关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急于做出判断,避免先入为主,克服思维定势。辅导教师学会尊重、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相信每个孩子是可以变化发展的,相信每个孩子有各自的特长和才能。也初步掌握了小学阶段学生可能出现什么的心理问题,如何透过学生的行为分析他们的心理,针对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障碍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技巧。

2、探索多样化的心育课辅导方法

(1)活动、体验辅导法。活动、体验辅导法是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游戏和其他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例如赵老师的《学习真快乐》,以尊重和信任学生为辅导的准则,通过猜字谜、解密码、填字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是一件乐事,也从中悟出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的力量,不放弃、肯努力,才能成功的心理。

(2)讨论、明理辅导法。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还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讨论中明辨道理。如《寻找快乐》,让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事让你感到快乐?把它写在快乐清单上并和小组的同学一起分享的活动,接着让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快乐,以及遇上不快乐的事情,怎样保持快乐的心情。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生活中到处有快乐,只要我们善于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愉悦的心情去发现,用心地去寻找。从而培养积极、快乐人生。

(3)反思、求新知辅导法。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步步的解决。

(4)在生活实例中明理。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四年级《尊重他人》的教学中运用了这种方法。同学们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品表演总结出了一条条评价他人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原谅别人;宽容大度,从别人的失败中看到成绩;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使人悔悟自己的过错;用赞美的评价去改变有缺点的人。我们还探索出心育课堂教学的原则:(1)师生平等原则;(2)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原则;(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原则;(4)注重情感体验原则;(5)自由开放原则。

3、学科渗透心育中构建流动着情感和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

要保证心理教育的成效,需要各科教学这一主阵地的协调推进。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学科的教学既科学高质量,其本身又体现真正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即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同时,也是心理教育的过程。我们不少老师是心育课的教师,同时更是一位学科老师,他们自然和自觉地把在心育课中形成的体现尊重信任精神的态度和行为迁移到学科教学中去,其他的学科老师也尝试在课堂心理氛围、师生关系建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体现学科心育。使课堂充满感受和体验,教学过程流动着情感和充满活力。(1)形成尊重信任、轻松和谐、安全健康的课堂心理氛围。

经过长期的摸索,我校不少各学科的老师都能有意识地注重教学过程良好心理氛围的建设。

让学生在受尊重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在受鼓励的课堂上积极思考和展开思维的碰撞;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促使我校学生在积极主动、活泼开朗方面有明显的发展。

如:语文课《找春天》教师以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老师引导说:春天在哪里呢?其实春姑娘已经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只有仔细观察的小朋友才能找到它。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吧!在音乐声中,教师和学生翩翩起舞,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提供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又如:语文课《两只鸟蛋》,老师问:谁愿意把这首诗歌朗读给同学听?如果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朗读好的,或者有进步的,就用你们的掌声为他加油,好吗?这样把阅读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其自由选择喜爱的部分反复阅读,使学生不受束缚,主动地去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悟出诗歌意境美。这部分的朗读把生生之间的评价穿插在其中,学生们利用掌声对朗读的学生作出即时的评价,掌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时非常大的,朗读的学生因获得同学的掌声心情愉悦,激发学习的动力,其他学生也因渴望这一份的赞赏,投入更大的热情去争取机会,带动课堂气氛。

(2)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进行心育。

如何使学科教学和心育真正融会贯通,自然而不着痕迹地进行,避免牵强附会,为体现心育而进行心育。这是一个难度颇大的问题。需要老师的挖掘和探索以及多种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理论的基础。在这方面我们还处于探索之中。

在语文课《争吵》的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资源,“我”为什么想报复克莱谛?“我”想报复克莱谛的想法,可以看出“我”怎样?教师利用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我”的心理。(表面上好像不是因为他得了奖,我嫉妒他;事实上,“我”把他本子弄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嫉妒他得了奖。课文开始表现了“我”不想承认自己有嫉妒心理。)当“我”故意把克莱谛的本子弄脏后,他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这样?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教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克莱谛”的心理。(他的表现是“脸都红了,举起手又缩回去”。“脸红”说明他生气。“举起手又缩回去”,说明克莱谛不想把事情闹大,老师知道后,“我”会受到批评。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宽容待人。)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的调节。郭老师上音乐课《渴望春天》问:如果让你来表现春天,你会采用哪些艺术表现形式?学生踊跃回答,活跃课堂气氛。通过音乐实践,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应用题教学例题以花、草为例子,老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懂得花草能使人心旷神怡,美化环境,我们要爱护一草一本,爱护大自然。对学生进行美的渗透。(3)灵活运用体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方面,老师们做了大量尝试。通过协作学习、互动学习、反思性学习、自学、开放式学习等方式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老师们欣喜地发现,这种探索与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完全一致。以下是一些老师的实践心得。语文课《自己去吧》,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当妈妈要小鸭自己去时,它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学会游泳的?它学会后会怎么想等等问题,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果。学生在读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勇于尝试,不要依赖他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数学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看、想、动手操作,从三张纸板中选择合适的一张纸围一个长方体纸盒,然后说出是用几号纸板围成的。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认识,通过动手操作由自己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美术课指导学生欣赏各种陶瓷的制造方法,然后小组合作制造陶瓷,有的搓泥条,有的造制板,制造完毕,分组进行评比。学生提高了对陶瓷的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语文课《小鹿的玫瑰花》的自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

开展识字和读课文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读得通顺。这样,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小组竞赛中,以赛促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4)教学过程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适度渗透原则;(2)针对性原则;(3)体现兴趣原则;(4)民主自治原则;(5)体现成功原则。

4、心理辅导走向专业化,在照顾特殊需要的学生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个别心理辅导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对辅导老师的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高,对环境也有特殊的要求。几年来我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追求,在帮助学生解决个别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和有效的尝试,同时也锻炼了从事个别辅导的老师,使他们不断走向专业化。

(1)“爱心+耐心”的家庭问题学生辅导

对家庭有问题学生辅导,特别是对单亲家庭学生心理辅导,核心是关爱。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种种不幸,造成心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他们更渴望爱来抚平创伤的心灵。

高老师“关注、倾听、爱心、耐心”的辅导模式,使学生在感受到爱的过程中实现了转化: “我观察到靳亚杰平时的情绪十分不稳定,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却常常做出伤害同学的行为,性格也比较反叛,通过了解,知道亚杰来自一个特殊的家庭。她自小因爷爷奶奶不喜欢她是个女孩子而无人照看,爸爸妈妈更是经常因为爷爷奶奶对她的态度而争吵不休,对她关心不到位,再加上他们喜欢打麻将,家中十分嘈杂。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使她变得性格冲动,情绪激动。

“爱”的缺乏是亚杰存在诸种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我想办法在这片荒漠中种草种花。我首先将她的座位从最后一排调换到我的眼前来,让她在我的目光下学习。她开始发现自己成为了别人关注的对象。她慢慢习惯抬头来看我,于是我就用眼光来告诉她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她在我的“关注”下,开始去“关注”别人。有了“关注”,为她去感受“爱”做了铺垫。

平时,我常常找亚杰谈话,在每次的聊天式的谈话中,我都告诉她,老师喜欢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老师的孩子,老师像妈妈一样爱他们,并细心地询问她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小事情、小问题。一发现问题,我就采取有针对性的手段和措施帮助她。

要使亚杰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我首先去改变她过于敏感的心理,教她用“爱”去处理人际关系。我教她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培养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情感,养成谦让、合作的习惯。同时教给她一些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法。使她身上的暴力事件渐渐减少。此外,在多次家访中,我与亚杰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和他们讲了亚杰的情况。通过反复细致的交谈,他们终于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把打牌的时间用到了女儿的学习和交流上,现在的亚杰几乎从未与小伙伴发生过暴力事件,教室内外也常常传来她开心的笑声。……”(2)“诊断分析、查漏补缺、鼓励欣赏”辅导学习落后学生

辅导学习落后学生,首先要分析他是因基础影响成绩,还是因态度、方法影响成绩。有的学生由于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一年级二班的胡轶龙学习成绩差是因为缺乏学前教育和自信,做事速度太慢导致的。针对他具体情况,辅导老师赵绘红制定专门训练计划,首先抓紧他的汉语拼音、生字、字形结构、写字笔顺、二十以内的加减口算等基础知识的过关,使他能与同学们站在同一的起跑线上。改变他的学习方法,激发起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提高他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难题的学习技能。要求家长戒掉“蠢猪”、“笨孩子”这样的口头禅,每天讲几句以上赞扬他的话,帮助他建立自信心。课堂上,遇上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如读读生字、说说字形结构、数数字的笔画数、念念简单的句子等等,都尽量给他露一手,创造机会让他多表现自己。让他多有机会表现自己和因多次得到肯定,让他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多欣赏他的学习、工作的过程,少把他与别

人比效果。做作业慢,除了因为他写字认真,每个字都一笔一画的写得工工整整外,更主要的是他在做作业时东张西望,从他做作业的速度入手。每次做作业前,现提醒他要专心致志,减少东张西望的次数,速度比原先提前了一名。还不时地给鼓励他,帮助他改掉不良习惯。(3)“建立关系,矫正认知,强化行为”辅导行为问题学生

小学生的行为问题大多是成长中伴随其不成熟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打架、不守纪律、迟到、偷东西等等。虽然不能轻易确定为品德问题,但也需要及时辅导。

基于行为问题辅导的复杂性,我们的做法首先是建立好辅导关系。接纳、理解的关系是辅导过程的动力和基础。良好关系本身就在起辅导作用。当当事人没有感受到辅导老师的真诚尊重和信任时,老师纵然有再多的技能技巧,也难有奏效。在充分接纳和关注的关系建立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在行为矫正的同时,还需要配合认知层面的调节。在情、理、意行的整合辅导中转化学生行为。

对刘逸飞小朋友的辅导就体现了我们这一辅导取向:

一年级二班的刘逸飞同学由于性格冲动,常伤人毁物,辱骂小伙伴,同学们都讨厌他,不与他玩。赵老师分析了这个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刘逸飞同学不善于与别人交往,是典型的独生子女通病。他凡事都要别人迁就自己,当他感到自己的需要没有满足或感觉被忽略的时候,就会做一些恶作剧来引起别人的注意,稍有不顺心的时候,就迁怒于人。他的嫉妒心强,那可能是因为他邻居有一女孩子与他同班,那孩子各方面表现不错。他妈妈经常拿那个孩子与他比较,使他觉得表现好的同学对自己是—种威胁,因而触发嫉妒心理,甚至在课堂上悄悄将那个女孩子的小辫给剪了一截儿。他容易冲动,逆反心理强,除了生理上的一些问题外,也与小时候家庭的教育有关。他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比较严,而且多少有点“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思想,上小学以后,教育方法上虽有所改变,由于心理辅导工作没有及时跟上,这也是造成容易冲动,逆反心强的原因。赵老师首先和他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了。接着,扎赵老师针对刘逸飞比同龄人成熟的特点,采取“说理教育法”提高他的认知水平,并用“抓住时机,引起内心振动”法帮助他。有一次,赵柯小朋友不小心踩了他的脚,刘逸飞劈头盖脸就是一顿猛烈的攻击,结果把赵柯给推倒字地,鼻子也撞伤了。赵老师知道此时他的情绪较为激动、亢奋,什么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因此没有马上指责他,只是请他帮忙扶赵柯去卫生室。事后,赵老师让他自己评论这件事情,帮助他认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自始至终生活在群体中,所以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大家和睦相处。待人友善,有容人之量,可以增进感情,化解矛盾,避免冲突。以后的日子,刘逸飞心境在变,欺负同学的毛病在改。绿色在春风中萌芽。当然也经常出现“倒春寒”的日子,因此,赵老师进一步与他制订计划、约法三章。并在他做好事时及时表扬,强化其积极行为。还发动班上其他同学肯定表扬他。渐渐地,班上好些同学都亲切称他为刘逸飞哥哥,相信那不只是因为他长的高大的缘故。(4)辅导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的老师还灵活结合自己的学科和能力优势,探索和实践各种辅导方法。如:

阅读辅导:阅读并不仅仅是对文字符号的理解,而是心理体验的过程。它能够产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情感、意志、兴趣共鸣等心理现象。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我们会介绍一些有哲理性的心理故事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与作品的感情内涵进行交流,并产生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从中或产生美的享受,或激起某种崇高的感情,涵养情操,改进处世态度,疏导不良情绪,发挥书的摄人灵魂的魔力和魅力。叙事辅导:生活中充满了故事,人的每一经历就是一个故事,人生就是故事发展的过程。“我们每个人也有一部个人的历史,我们自己生活的叙事。这些故事使我们能够解释我们是什么,以及我们被引向何方”。当学生遇到困惑或有情绪障碍时,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

写作辅导:是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的优势,通过班主任在评语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自信自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探索出进行个别辅导的原则:尊重信任是我们辅导中坚持的基本态度和原则,此外,我们遵循的基本原则还有:(1)真诚平等性原则;(2)保密性原则;(3)和谐性原则;(4)跟踪辅导原则等。

反思过去,我们在行动中研究,有辛苦,有喜悦;审视现在,我们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展望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在“一切为了学生,师生共享成长”的追求中深入开展“以‘尊重.信任’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专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学校成为绿色心灵成长乐园。

下载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政治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高州市第三中学 何基海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政治学科教学除了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如何做人之外,还要教会他们怎样去面对将来可能出现......

    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 德育研训室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研究最终的衡量标准就是“学......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课题阶段性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渗透》课题阶段性总结 加区四中课题组 2007.12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得到重视,在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需要。随着课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5篇可选)

    和平南路小学小学 2014年4月《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计划《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计划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范文五篇)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很......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个人学习计划平塘县通州小学 李海霞 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小学生......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模版)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计划 雍熙二小谭勇 我们学校在校学生是青少年的主流,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

    浅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浅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