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时间:2019-05-14 09:20: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第一篇:浅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内容摘要

城市安全是典型的公共安全,它是以公众的健康、生命和财产免遭损害为目的。本文介绍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内容和方法,通过风险评价,提出了安全风险控制的相关措施,从而为确保城市公共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重大危险源;城市规划;风险评价

I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 综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国内外公共安全规划研究现状.......................................................................................1 1.2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概念和内涵....................................................................................2 1.3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的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城市当中的工业危险源...................................................错误!未定义书签。1.3.2 城市自然灾害...................................................................错误!未定义书签。1.3.3 城市突发公共安全卫生事件...........................................错误!未定义书签。1.3.4 城市社会灾害.................................................................错误!未定义书签。1.4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作用.............................................................................................2 1.4.1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 1.4.2 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行.............................................................................2 1.4.3 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公共安全效益.............................................................3 第二章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方法......................................4 2.1 工业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安全规划分类.....................................................................4 2.2 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的编制原则.........................................................................4 2.3 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前期准备.............................................................................5 2.3.1 城市现状调查.....................................................................................................5 2.3.2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5 2.4 城市工业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评价.............................................................................6 2.4.1 风险理论.............................................................................................................6 2.4.2 风险辨识.............................................................................................................6 2.4.3 制定风险评价标准的原则...............................................................................7 2.4.4 城市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评价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控制措施....................................8 3.1 风险控制的含义.............................................................................................................8 3.2 风险控制措施的方法.....................................................................................................8 3.2.1 风险避免.............................................................................................................8 3.2.2 损失控制.............................................................................................................8 3.3 风险控制措施方案.......................................................................................................9 3.3.1 消除重大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措施.....................................................................9 3.3.2 降低重大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措施.....................................................................9 3.3.3 重大危险源周边规划对象所面临的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标准的风险控制措施.....................................................................................................................................10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11 参考文献...........................................................12

II

绪论

1.1 国内外公共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国外如美国、日本等飓风、地震频繁的国家,城市安全方面的理论研究开始较早,并且都已用于城市管理中,从孤立地建设抗震、防洪、消防等单项系统向综合化发展,从抗灾救灾转向防灾,建立了以“ 防”为主、抗救结合的安全防灾管理体系,并制定了健全的法律法规。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共安全理论较为完善和成 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紧急事态管理的周期理论,该理论也称之为四个阶段理论,它将整个公共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分为减除(mitigation)、准备(preparedness)、应对(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目前,我国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研究从社会学、管理学的角度居多,在城市规划层面尚处在理论探索阶段。受科技部委托,南 开大学等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下,于2 0 0 4年共同完成了“ 十五”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城市公共安 全规划与应急预案编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所编制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指南》,为我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相关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2 0 0 5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 通州新城规划》(2 0 0 5~ 2 0 2 0)首次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理论研究用于城市规划实践中。2 0 0 6年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成都市中心城公共安全规划》,在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方面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中,也已经明确了要将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列入规划研究范畴。2 0 0 6年 4月 1日起施行的《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将城市安全问题列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强调了“综合防灾”的思想 ;2)提出了“公共安全”的概念。2 0 0 8年 1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对城市规划中防灾减灾、公共安全进行了确定和保护。

1.2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概念和内涵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指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城市灾害风险,依据风险理论、灾害学原理等对城市灾害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从而对人类自身活动所作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内涵包括以下方面:

(1)城市公麸安全规划的对象是城市灾害系统。

(2)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任务在于使城市经济发展和防灾减灾并重,维持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以谋求系统最佳发展。

(3)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依据风险理论、系统理论和灾害学原理等。(4)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合理安排人类自身活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5)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是在一定条件下的安全状态的优化,它必须符合一定历史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

1.3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作用 1.3.1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应当注重预防为主,否则后果严重、损失巨大。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重要作用应当是预防或减轻城市灾害,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1.3.2 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行

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制定规划、实施宏观调控仍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必须将城市公共安全工作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案中,进行综合平衡,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就是城市公共安全工作的行动预案,为了便于纳入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目标、指标、项目和资金等方面都要经过科学论证和精心规划。

1.3.3 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公共安全效益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如何用最小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好的防灾减灾效益,显得十分重要。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应运用科学的方法,保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公共安全效益。

第一章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方法

事故分为天灾和人祸,天灾我们无法避免和控制,为了减少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本文将从城市里容易引发事故的工业重大危险源进行分析和评价。

重大危险源的公共安全规划是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其内容也涉及到重大危险源公共安全规划目标、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的风险控制与减缓等。本章对规划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1.1 工业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和安全规划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重大危险源及规划对象的治理及城市用地方面的安全规划两个方面的内容。城市重大危险源及规划对象的治理主要是针对城市中达不到规划安全目标的重大危险源及规划对象提出风险控制措施方案,以达到提升城市综合安全水平的目的。城市用地安全规划是涉及建设项目土地使用时制定的综合选址政策,规定计划建造的重大危险源与工作区或居民区以及公共设施之间要适当分隔,并规定对现有的重大危险

源要采取适当控制措施的具体规划。城市用地安全规划的范围如下:(1)包含重大危险源的新设施的选址;(2)现有重大危险源的改变;

(3)现有重大危险源附近的土地开发,例如公众聚集场所和住宅区,其选址或开发会增大重大事故的风险或后果。

1.2 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的编制原则 在制定规划时,应强调“城市”这一概念,即:

(1)以城市整体为考虑对象

(2)以消除或降低重大危险源在城市布局中可能构成的危险为出发点(3)以可能对城市造成的近期和中期危害和影响为规划目标(4)以城市经济 社会 安全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5)有利于城市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不断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6)有利于发挥各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7)有利于提高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水平

1.3 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前期准备

运用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前要做以下的准备工作 1.3.1 城市现状调查

城市现状调查是进行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重大事故的统计分析和城市基础资料调查等工作。

重大事故的统计分析:通过对城市中重大事故的调查、统计分析,按事故主要原因、发生地点、事故及灾害发生的主要形式、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等。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现存的主要问题。

城市基础资料调查,包括城市气象、水文资料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城市规划发展用地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城市人口资料等城市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调查。

1.3.2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其近期或未来对公共安全问题的需求,是制定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前提和依据。在进行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前,应获得城市近期编制完成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总体规划的总体布局图(包括城市功能区划图)。

1.4 城市工业重大危险源事故风险评价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方法是以风险理论为指导,以风险评价为基础,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提出风险减缓的措施和技术方法。1.4.1 风险理论

风险通用而严格的定义为: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后果C的乘积,风险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概率和后果。城市系统面临着各种灾害风险,它们只是发生的概率不同、后果不同而已。风险理论的核心是风险评价。灾害风险评价,简而言之,就是评价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1.4.2 风险辨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

灾害风险辨识必须依靠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通常有三种方法:筛选、监控和诊断。灾害风险的筛选是应用标准化程序对灾害进行寻找、分析并按其危险概率及强度加以排列的过程。经典的筛选办法是列出危险清单,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分析,从而按风险大小排出某一地区或某一场所可能面临的灾害序列,最后筛选出风险最显著的灾害作为评价的重点。风险的筛选需应用聚类分析、参数相关分析等数学手段,使筛选过程定量化和规范化。灾害风险的监控是对灾害风险的调查、监测、记录和分析的循环过程,特别是对那些可疑灾害风险的核查和解译更需长期的监测和追踪分析。监控的目的旨在监测某些灾害临界指示体的变化、灾害条件的积累及防灾系统的易损程度。灾害风险的诊断类似于医生看病的过程,是对灾害与前兆的相互关系及灾害的可能后果的分析和判断。诊断手段如根据调查的情况编制事故树,将风险因素及其引起一系列致损事件的逻辑关系形象地表示在树状图上,通过事故树识别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灾害辩识的上述三种方法都包涵三个过程:推测原因、鉴别因素和仔细检查。三者之间可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循环系列,在实际工作中,上述各种方法可同时应用,相互取长补短,力求全面和合乎实际。

1.4.3 制定风险评价标准的原则

风险是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后果(环境或健康)的乘积。由于死亡风险比较直接和容易定义,也由于容易与生活中的其它风险相比较,因此,人们习惯上把重大事故和死亡相联系。在大多数风险评价中通常都采用死亡的概率作为风险的度量。30英国健康和安全执行委员会(HSE)提出了基于伤害的风险度量方法:

1)几乎使每个人都非常难受; 2)相当大一部分人需要医疗护理

3)有些人严重受伤,需要长时间的医疗护理: 4)任何身体非常虚弱的人都有可能死亡

满足上述条件的风险度量称作危险剂量,因为其可以导致死亡,所要评价的风险是暴露在危险剂量下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风险评价标准或比较重大危害的风险水平时,应当注意保证风险度量的一致性,只有在风险度量一致时进行比较才有意义。

制定定量风险评价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重大危害对个人或公众成员造成的风险不应显著高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其它风险

2)只要合理可行,任何重大危害的风险都应努力降低

3)在有重大危害风险的地方,具有危害性的开发项目不应对现有的风险造成显著的增加。

4)如果一个事件可能造成较严重的后果,那么应努力降低此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就是降低社会风险。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值得注意的是,LEC风险评价法对危险等级的划分,一定程度上凭经验判断,应用时需要考虑其局限性,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

(2)JHA:指工作危害分析。具体是事先或定期对某项工作任务进行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大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目的的方法。

第二章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2.1 风险控制的含义

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之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这些风险,以达到减少事故发

生的概率和降低损失程度的目的。

2.2 风险控制措施的方法

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两类:风险避免(Avoidance)和损失控制(Loss Control)。其中损失控制又分为损失预防(Loss Prevention)和损失抑制(Loss Reduction)两类。2.2.1 风险避免

风险避免是以放弃或拒绝承担风险作为控制方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风险避免是风险控制措施中最简单也最消极的一种。如化工厂不使用某种危险物质,可以完全避免因此种危险物质引发事故造成损失的风险。由于这一方法以完全回避危险源为前提,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大的局限性。2.2.2 损失控制

损失控制依目的不同可分为损失预防和损失抑制,前者以降低事故概率为目 的,后者以缩小损失程度为目的。损失预防是指在事故发生前为了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也就是消除或减少危险源,以便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损失抑制是指在事故发生后,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发生范围或损失程度的行为。

两者的区别在于:损失预防的重点在于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损失抑制的重点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程度。总之,风险控制措施实质上是一种行动或安全设备装置,在事故发生前将引发事故的因素或环境隔离。

2.3 风险控制措施方案

风险控制措施规划方案的合理与否主要取决于风险控制的技术路线,错误的技术路线不可能得出正确的风险控制措施规划方案。

对于城市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方案主要针对重大危险源、规划对象采取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符合规划目标的目的。可选的风险控制措施有以下几种类型: 2.3.1 消除重大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措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 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重大危险源。如:

(1)搬迁重大危险源 以达到消除重大危险源的目的;(2)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危险有害物质等。2.3.2 降低重大危险源风险的控制措施

当消除重大危险源有困难时 可采取重大危险源控制技术措施。如:(1)减少危险有害物质的使用储存量;

(2)生产中以低危险有害物质代替高危险有害物质;(3)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以降低事故概率;(4)采用隔离措施降低事故后果等。

2.3.3 重大危险源周边规划对象所面临的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标准的风险控

制措施

(1)规划对象停止使用;

(2)将规划对象搬迁至低于可接受风险标准的地方;(3)改变规划对象所在地的土地使用性质等。

结论与建议

本文围绕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概念和现状分析,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内容、作用以及意义,针对其中重要的研究部分——工业重大危险源,给出了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的一般性方法和技术要点,利用风险评价理论得到具体的针对重大危险源风险控制对策措施,使针对城市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有一定的理论和研究方向性。

由于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的研究在我国还刚开始起步,因此,在具体的技术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牛晓霞.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4.[2] 李冬梅.城市公共安全规划概述[J].山西建筑,2011,37(30).[3] 魏利军,多英全,吴宗之.城市重大危险源安全规划方法及程序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1).[4] 寇丽平.浅谈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现状及可行性方案[J].城市规划,2006,30(10).[5] 吴景泰,祝红路,吴穹.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减灾应急能力[J].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08.

第二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指的是城市政府部门与社会其他机构为了防范与控制多种重大灾难事件、危机事故的发生或者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尽量减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与经济损失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多种管理策略。我国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实践与深入研究是在2003年非典病毒危机过去后的2011年2月,胡锦涛在“省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与创新专题研讨会”上指出,我国城市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然而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虽然近十年间中央到地方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国公共安全管理实践依然集中在普通事件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层面,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其全方位安全管理的战略部署依然考虑不完善,政府部门并没有将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摆在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由于现代化城市的公共安全是一个繁冗复杂的网络系统,与地区城市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紧密联系,在类型众多的事故灾难面前,如何分析研究威胁城市安全的原因,需要政府部门具有统筹兼顾的公共安全管理思维,整体协调地区公共安全管理与市场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城市公共安全策略进行整体布局。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界定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最开始源于西方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开始出现,随后经过发展,在20世纪60到70年代逐渐形成了体系。我国对于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实践与研究工作是从2003年非典之后开始的。公共安全管理是政府部门与其他公共组织为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国家主权不受侵犯,运用军队、政治、法律、经济等管理方式,及时发现、制止多种公共安全隐患,提高社会安全管理水平与危机处理能力,有组织地学习、制定与实施一系列合理管制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部门的划分,城市公共安全事件被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城市公共卫生事件与城市安全事件等四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五次安全事故频发的高峰阶段,平均每年国家直接损失超过1000亿元,加上间接损失,国家财产损失总额超过2000亿元,此外,多种灾难事故使得我国平均每天死亡人数为300人。纵观这些伤亡与损失状况,主要集中于城市地区,因此可以看到我国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严峻形势。但是我国多数城市地区的公共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显得脆弱不堪,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面临的现状与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策略,健全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

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由于影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社会各界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关注度逐渐提高,加强与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根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我国平均每年因公共安全事故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3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250万人,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笔者根据对资料的归纳总结,认为城市安全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由于公共安全涉及到多数群众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是每个国家与社会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因此应当设置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实行最严格的管理,尤其是要建立健全地区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因为多数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普遍发生在基层,地区基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范围较广,甚至一些城市边缘地区还存在交通不便利等困难,并且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相对不完善,编制人员较少,缺乏专业型技术人员,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差,这些状况会导致基层地区的安全监管

工作不到位,出现“盲区”现象。在2011年12月20日的“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中国食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提出,全中国有130个县没有设置独立的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而是与地区卫生部门一个机构,两种牌子。在中国将近一百个县中,几乎每个县只有不超过两名的食品药品监管人员,可以说这种人员配置状况是难以胜任当前繁重的监管任务。正是由于组织机构不完善、缺少资金投入、工作人员不足、交通不便利等原因,阻碍了我国基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发挥。城市化进程过快带来的安全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诸多城市成为群众人口密集、经济集中、基础设施发达密集的地区经济中心。多种电器线路与易燃品大量使用、基础建筑设施年久失修、人为损害等隐患普遍存在,使我们不得不高度警惕科学技术发展在为个人与社会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所带来的危机因素。加上许多灾害具有突发性、频繁性、复杂性、衍生性等特征,一旦城市发生重大灾难,造成的连锁反应与放大反应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政治机构与群众忧患意识缺乏,安全教育不够。培养群众“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并且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公共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2004年发生在俄罗斯地铁中的爆炸事件,司机与乘客听从政府指挥,忙而不乱,处理突然灾难紧张有序,这直接反映出俄罗斯政府与公民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共安全素养与应急事件指挥处理能力。但是反观我国政府部门与群众,从上到下缺少忧患意识,这是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由于现代公共安全管理工作具有涉及范围广、事件难预料与效果不能立刻显示等特征,使得许多地区领导并没有将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到城市自身发展战略规划中来,不愿意花费过多经费用在危机事件预防上,对城市公共安全一直持侥幸心理,得过且过。根据2003年以来我国城市重大灾难事件统计数据显示,有80%以上的灾难事故是人为导致的,并且在这些重大事故中,遇难的市民多数为女性、老人与儿童。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居民的个人习惯、生活规律、自救能力与防灾要求相差太多,缺少必要的防范意识与逃生能力。

完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措施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拓展监管覆盖面。当前体制下,我国公共安全监管部门通常只设置到县级一层,并且工作人员较少,监管能力较低。为了消除地区基层公共安全工作的死角,实现安全监管工作的“纵向发展”,必须要努力完善基层公共安全管理机构。地区政府要在各地区建立食品药品监管站,设置相关的管理员,将其监管工作纳入年底考核成绩。另一方面,完善安全监管网络建设,解决地区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将公共安全监管触角延伸到城市每个社区,县镇,真正建立起“纵向发展”的公共安全监管网络。强化风险意识是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基础。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两千美元,已跨入“风险社会”行列,并凸显出矛盾,公共危机一触即发。这就要求政府不但需要有计划地对各阶层党政干部进行必要的危机意识灌输与管理培训工作,切实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科学防范与处置公共危机事件的观念与能力,并且要对社会群众开展预防危机的宣传教育活动与自救能力培训。许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最大程度减少突发公共安全危机的有效途径,例如日本就在注重强化政府部门干部危机管理观念过程中,不惜斥巨资对本国民众进行危机意识的普及与自救能力的培训,使得日本国民面对灾难事件中可以沉着应对,从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因此我们要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强化政府与民众风险防范意识,注重危机教育与救助培训,最大程度上减少与避免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加强城市应急制度建设。主要措施如下: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预警机制,充分借助城市应急信息平台等先进的科学安全技术,可以实现准确预警,协助相关部门作好应对准备;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信息传递机制,时刻保持信息通道畅通;完善社会其他机构沟通与动员制度,以城市主要媒介为依托,最快速度发布权威有效的公共安全信息;健全城市公共安全监督制度与协调机制等。落实问责制度,优化公共安

全治理结构。地区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工作中负有一系列的责任,例如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法律责任等。所以要推行“公务人员问责制度”,实现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即相关人员在应对危机事件中如果出现渎职、失职等现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政府要严格执行问责制度,绝对不能以政治责任替代其法律责任,务必要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保证达到权责一致的效果。

结语

总之,加强与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有效预防与处理公共安全危机,不但是对我国政府部门正确履行社会管理工作与公共服务职能的检验,更是对我党新时期执政能力的考验。我们需要客观合理判断、掌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扭转公共管理理念,创新公共管理制度,有效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管理者综合管理能力与水平,进而维护与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floor and flute.MCU development [M].Beijing: People's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ress,1994

[2] Fu Jiacai.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drxfda.com/ttyulecheng control technology [M].engineering practice of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3.[3] Li Guangcai [M].MCU design.Beijing: Beihang University press

第三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浅析城市公共安全事件

学号:2011011580 姓名:甄心晨

摘要:

城市是人口、产业、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区域。随着经济和社区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重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城市所面临的安全方面的挑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的城市发展,本文就现阶段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内涵,根据社会社会现实发生的公共事件归纳总结出造成这些事件其频频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公共安全事件 城市 原因 正文:

公共安全事件是指发生在一定区域内的危害公众的共同利益、涉及或危害人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主要分类三类:一类是对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自然灾害;第二类是指事故灾难,包括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第三类是社会安全事件。在城市和社会发展迅速的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事件频频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和人民都带来危害,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公共事件做分析,从中找原因。

2014年3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起暴力恐怖案,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事件。该团伙共8人,现场被公安机关击毙4人,抓获一名,落网3名。该暴力恐怖案造成31人死亡,141人受伤,其中40人重伤,多户家庭支离破碎。事件的发生,立即一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怒与哀伤。2014年3月,陕西、吉林、湖北等地被曝出幼儿园给幼儿服用处方药“病毒灵”,造成上百的幼儿同学不仅是身体上还有心理上的伤害。同年发生的安全事件还有很多,如上海福喜涉嫌使用过期原料加工食品、昆山工厂车间爆炸致70与人死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这些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城市,也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然而,为何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主要有以下的原因。(1)城市化进程加快,容易引发公共安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多数城市高速发展,由此导致不论是硬件的基础设施还是软件的城市管理工作,都越来越超出城市原有系统的负荷能力,致使中国城市对公共安全的保障力量不足,因此,各种公共安全风险以更大的速率、深度和广度想城市聚集。城市人口结构日益复杂、人口规模高度集中、人员流动性加快、人群分类管理难度高,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管理问题的积累。使得城市的不安全因素增加,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也持续增多,有时还呈现出连锁反应等特点。(2)城市的快速发展容易诱发公共安全问题。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环境的种种变化,无论是单项因素还是综合作用,都对城市的公共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成为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直接诱因。(3)城市的安全管理薄弱难以有效防控公共安全问题。在中国,很多城市中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符合“市情”的城市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从而对城市公共安全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处理以及事后重建,都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的城市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城市安全防范能力落后,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发展,也就不可避免的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城市公共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城市安全问题,无论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都是很重要的,只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城市发展环境,城市才能更好的发展,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就有充实。

参考文献:

[1]彭和平、侯书森等:《城市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2]张建华、夏明强:《城市公共安全事故的人为因素及其防范》.人民论坛.2013-12-12 [3]李彤.论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03:65-72+179.

第四篇: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摘要:随着城市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安全规划与应急管理的孤立研究已渐露弊端.探讨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应急管理的融合模式,剖析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空间范围与应变管理空间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整合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以空间观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服务范围和资源量,提出了城市各类防救灾设施的规划标准与建构模式,以建立城市救灾单元区域.关键词: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灾害;应急平台

城市是人类文明与创新的核心载体,安全是现代化城市的第一要素,城市安全是城市可持续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外城市发展历史,安全保障一直是城市建设的首位要求。我国 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一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这是城市安全备受重视的更直接原因。当前世界的城市化平均水平已经超过50%世界已经进入城市社会时代。我国也已进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5%,城市集中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成果。城市公共安全保障已经受到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关注。

1.城市公共安全典型案例的启示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更多安全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常常面临灾难与危机侵袭的可能。城市复杂系统的藕合作用、连锁效应和放大效应往往使灾害后果更趋严重。

1995年日本的阪神大地震,使大阪、神户等城市遭受重大损失、死亡6433人、受伤43782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总损失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1.5%。地震导致道路、地铁、上下水、电力、天然气、通信等设施被彻底破坏,上水道经10周后才恢复使用,新干线重新开通历时3个月,而阪神高速公路的全面恢复经过了1年8个月。可见,灾害对城市的冲击不仅仅表现在灾害来临所带来的破坏,还由于城市对各种功能系统的依赖导致灾害后果的长期持续。阪神大地震使人们反思城市建设环境和城市规划设计的不合理,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的存在。城市防灾减灾机制的不健全,科技支撑不足,导致震害预测能力薄弱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5年7月7日,由4名自杀式袭击者针对伦敦地铁和公交车发起的重大

恐怖袭击,造成52人死亡、700多人受伤。爆炸发生后,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马上反应,内阁组转入掩体开会,数分钟启动了代号为“竞争”的反恐预案。警察、消防、医院立即转入重大事件运行模式。警车奔赴各个爆炸现场,200名消防员和40辆消防车奔赴现场,深入地铁隧道救援,伦敦急救派出100多辆救护车运送伤员。通讯系统受到密切监控,一旦认为恐怖分子使用电话引爆爆炸装置,马上启动关闭通讯系统应急方案。爆炸专家小组应召待命。在几小时的全面封闭后,当天地铁实现部分运营,次日除爆炸现场封锁清理,其余地方都已正常运营。这次爆炸事件的侦破中,伦敦市的图像采集和识别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伦敦火车站有工800 个摄像头,地铁系统有6000个,部分公交车上也有监控装置,每人每天要被摄像机捕捉到300次。事发后,1000多名警察对与爆炸现场有关的8万份电视监控录像进行分析识别。5日后,警方宣布,掌握了四名嫌疑人的电视录像。在伦敦地铁爆炸事件的应对中,城市规划良好的监控系统的支持和高效有序的应对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1月10日到2月2日,中国南方地区先后出现四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造成多种灾害并发,交通运输严重受阻,电煤供应告急,农业林业遭受重创,工业企业大面积停产。雨雪冰冻灾害引发了关于城市灾害防御的深入思考;重要基础设施抗灾能力不足,我国电力、公路、铁路等重要基础设施设计和建设缺乏防灾备灾的合理考虑;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设计未充分考虑抗灾需要,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能力不足;抢险救灾必要装备匾乏,抢险救灾技术力量不足;需加强重特大灾害的综合风险预警能力,对极端灾害性天气可能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预评估和相应的准备不充分、不到位;突发事件应急的“一案三制”——预案、体制、机制、法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2.城市公共安全与应息管理的思考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随时都面临着灾难与危机侵袭的可能。一方面,各种极端灾害多发。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灾害频发区,城市面临各种灾害事件的巨大威胁。各种极端灾害往往不是单一灾害作用而是伴随着多种灾害的次生或藕合,导致灾害损失剧增,灾害应对难度增大。2008年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就是灾害次生衍生与摆合的典型案例。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使城市面临与高风险科技系统长期共存的窘境,加速了新安全问题的产生。如各种电器和易燃物品的大量使用,各种危险化学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使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多发。城市大型交通枢纽和道路、桥梁的使用期长,环境侵蚀、材料老化使其抵抗突发事件的能力下降,对灾害作用的承灾能力难以估计。城市各类生命线管网数量多月布局复杂,管线事故极易以各种破坏形式作用于其他管网,使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叠加,甚至引发重大灾害事故。此外,经济发展迅速和不平衡使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人为破坏风险增大。

城市的特点和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往往使突发事件的后果更趋严重。城市是所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建筑物密度高,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发达且密集。城市突发事件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城市人流量大、交通和信息技术发达、媒体传播迅速的特点使突发事件极易演变为社会危机并迅速扩散。如果应对不当,危机极有可能变成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社会危机。城市具有典型的复杂系统特征,城市设施、生命线系统、人群行为等构成复杂的多子系统、多功能体系,由于各子系统间的复杂性、密切相关性与依赖性,灾害事件一旦发生,往往在多个子系统间造成藕合作用、连锁效应和放大效应,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3.城市应急管理

应急平台是以公共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城市应急平台是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的重要节点,应急平台体系的研发是国家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面向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和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及风险能力的重大需求,基于公共安全科技和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我国科技工作者已经提出并构建了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的应急平台体系的整体框架、技术要求及其综合解决方案;以事件链、预案链及其相互关联为主线,凝练提取了构建应急平台及其体系的关键功能要素、主要节点的特性与共性技术,以及节

点间的逻辑与协同关系。提出了应急平台及其体系的综合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总体架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研发出千余个组件化、流程化的软件功能模块,并通过集成创新,开发出实用化的综合应用系统软件;针对四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各子类事件,建立了基于事件影响区域内触发要素分析,能给出可能发生次数、衍生事件链逻辑判断模型,建立了能集成事件链判断和多种单事件预测的多事件次数、衍、祸合的综合预测模型, 建立了能综合现场及相关层级信息、相关数据库和专家建议的综合研判和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创建了能体现应急平台体系在应急管理的全流程、在固定和移动应急平台全系统、在不同层级平台构成的全体系中实现互联互通的技术原型系统;研发出能对应急平台体系软硬件系统运行状态、执行效率和资源占用率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评测的集成测试技术,为应急平台体系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4.结束语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城市公共安全受到高度关注。安全发展与节约发展、清洁发展一样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内涵,安全与节能减排要统筹兼顾。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的理念应具体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综合风险评估、城市安全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是保障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科技是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安全保障水平与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支撑。具有安全保障和科技支撑的城市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高庆华,马宗晋,李志强建立社会安全保护体系,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论文]-自然灾害学报2002(03)

徐志胜,冯凯,白国强关于城市公共安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初步研究 [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01)

王绍玉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期刊论文]-城市与减灾2003(03)

李彪城市安全规划的可视化技术研究 [期刊论文]-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1)

第五篇:工程项目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

摘要:在现代工程管理学科中,工程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在大中型工程项目中,工程项目管理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管理、合理配置,从而实现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并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本文具体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工程项目管理的管理过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要对工程中的质量、进度和安全、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高效、顺利的进行。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推动企业和工程项目的发展,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还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使企业和国家都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相关政策

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定义、涉及范围、职责等还不够明确,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工程管理时,只能根据经验操作。虽然我国建设部2004年颁发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但是并没有出台相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和法规,所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也无法真正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完全实现。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的资质、标准、职责,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工程项目管理单位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各项工作都没有依据,对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发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1.2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大部分来自于传统建设管理体系,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也比较丰富,但在协调能力和综合管理方面水平较低,所掌握的知识较少,严重缺乏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就导致他们无法创新工程项目管理,不能跟上国际的脚步,管理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除此以外,由于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规则不够熟悉,在进行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咨询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无法很好的遵守工程项目管理规则。另外专业培训的缺乏也导致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完全使用工程项目管理业务。

1.3缺乏管理经验

相对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经验仍然处在较低水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在工程项目中完全实现项目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专业化较弱。据调查发现,我国已有上百万人在从事项目管理,大部分人都属于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他们的实践几乎很少,几乎没有经验可积累,导致他们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无法提高[1]。而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中,中、高层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越来越强,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行业。他们必须要通过培训获得专业资质证书,还要参加行业学会或者协会。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但目前仍然有很多人无法适应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一直在使用传统老套的工作方法,导致项目管理无法真正实现。

1.4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随着建设工程项目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它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国际化和大型化,其中的信息交流也越来越多。传统的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目前的建设工程项目,必须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真正满足目前建设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和政府部门,都极其重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投入也越来越多,我国近几年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因此越来越高。但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企业都只开发单机版的应用软件,没有将网络很好的利用,信息也没有得到自动传送和共享。而且只有实力较强、对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方法比较重视的设计企业才会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工程项目的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面较小[2]。

2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对策

2.1成本管理对策

若想加强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首先要强化预算管理。只有预算管理得到较好的控制和落实,企业对资金的分配才能更加合理化,并符合企业的经营目标。预算管理是集项目预算、现金流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为一体的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这个体系能够详细分析企业的经营计划,使成本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企业进行全面预算时,要组织专业人员考核和监督执行情况,利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成本的控制,企业也要加以重视。要对外部造价咨询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对工程项目动态进行成本监控时,可以使用台帐月报和信息化系统。对于工程项目所用的设备和材料,也要做好相关的核价工作,在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上要加以重视,工程的预结算管理要落实好。若是工程项目中出现纠纷事故等,要处理妥当。同时还要定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总结,施工现场的管理上,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相关记录要定期汇总。

2.2合同管理对策

企业要保证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确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最大程度的防止纠纷的产生。由于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是由合同内容的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决定的,所以应当要按照工程自身的特点来决定合同中的价款调整条件。在拟定合同时,要严格详细的对验收标准、双方权责、违约处理方式等内容进行文字表达,必须能够准确表达合同签订双方的意愿,防止合同内容上的模糊和漏洞。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也要安排专人定期监督和检查合同管理和执行的情况,若是出现了与合同规定和先关规范要求不符、违法的操作,一定要立即制止。除此以外,还要对设备材料的差价调整加以重视,要严格的执行结算支付程序,以此来保证工程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2.3质量管理对策

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工程的整体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才能真正实现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为了使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作能够贯彻落实好,应当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建立质量保证系统时,企业要对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一定的考虑。为了更好的落实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编写质量控制手册,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顺利运用。工程项目中的技术控制力度必须得到加强,可以采用预先控制和技术措施先行的质量管理方法。集中工程项目中的重难点技术问题,对于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预先控制方案。在工程中的工艺和技术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以此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另外,工程人员的素质对于整个工程项目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加强对所有工程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程人员的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从而使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水平得到提高[3]。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人才机制,吸引综合素质较强有责任心的人才加入企业的管理队伍当中,为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3结语

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涉及了多方面的专业内容,它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目前建筑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只有提高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得到提升。只有对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才能真正提高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松杰.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4(23).[2]赵隆峰.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门窗,2014(11).[3]李九春.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1)

下载浅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当前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以北京社区类型为例,从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现实背景和意义,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浅谈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现状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筑垃圾产生也随之不断增加。建筑垃圾乱拉乱倒,运输撒漏污染路面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亟待解决的突......

    当前农村和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当前农村和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 现状及对策 农村和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部分,也是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党和政府在......

    浅析我国当前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完善对策(5篇模版)

    目 录 目录......................................................................1 摘 要......................................................................2......

    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和对策

    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的金融市场作为全球金融市场重要的一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同时我国金融市场所面临的环境日益复杂。在享受权力......

    我国城市垃圾及其处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垃圾产生和处理的现状,探讨了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及其特点,指出了当前城市垃圾处理中存在的体制、资金和技术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城......

    [论文]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大型活动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娱、体育、经贸等大型群体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急剧增......

    3.论文汕头市管理现状与对策

    试析汕头市城区城管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空摘要】 【关键字】 城市管理是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的聚焦点,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