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第一章 导论
1.本书叙述角度:兼容并蓄的,开放的,非简化论的 方法论:兼容并蓄的立场+现实主义认识论 克服 二元论 非线性(结构因果论):不可解(难以预测)例如蝴蝶效应。分析单元:过程
2.传播政治经济学三个起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社会变迁普遍存在)临近学科:政策研究,文化研究
第二章 一. 概念
起源:家务管理和政治经营
研究对象: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 是对社会生活中控制月生存进行的研究 二. 特征
社会变迁与历史
社会整体性
道德哲学
实践 三. 古典学派典范
两大支柱:笛卡尔理性论
培根经验论
是自由市场经济论公然的源头,使研究中心由金银转移到生产劳动 四. 批判
激进派
A.空想社会主义
认为(自由市场)剥削深化,攻击私有财产,主张以计划的、公有的社会取代无政府状态的市场
B.马克思
支持平等、公有、唯物主义分析
将资本主义置于历史辩证发展中考察
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概念
保守主义者
A.社会是脆弱的有机体
B.政治经济学不能改善人们的物质或精神生活
C.反对经济的发展源于自理的个体理性的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 D.保守主义的极端——维护性别、阶级、种族的等级制度和地位差别
五. 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
A.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经济学是数学化的,简化的科学,不考虑政治、道德哲
学、社会实践。政治经济学则需要考虑这些方面,还有社会制度,心理力量,文化价值等。
B.从政治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
——奥地利学派:不放弃历史和道德关怀,追求纯粹的市场经济 ——剑桥学派:主张调整机制、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六. 各种流派
A.新保守主义 B.制度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女权主义政治经济学 E.生态政治经济学 F.社会主义生态学
第三章
本章首先从界定传播的含义出发,进而探讨传播政治经济学崛起的社会背景及知识学术背景。
1传播
概念:媒介非中心化 P71最后一段
传播的含义;一种交换的社会过程,其产品或是社会关系的标志,或是它的具体表现。
政治经济和传播互相作用,自社会与文化实践中建构产生,两者都是交换过程,存有差异但都由共享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决定。2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概念:后福特主义
影响政治经济学取向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报业、电子媒介及电信业从朴实的家族企业向20世纪产业界的主要产业的转变。
国家的影响 P74最后一段~76(媒介帝国主义议题)
文化研究 P79第三段
3北美
达拉斯·斯密塞 赫伯特·席勒
产权集中化P88(整合与分裂); 了解国家或政府与传播业的关系 国家与资本的整合发展
国家与企业置于国际舞台下思考 P92 性别 种族
4英国与欧洲 詹姆斯·哈洛伦 格拉默·默多克
批判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不同的读解方式去了解传播、大众媒介及文化实践。
媒介集中化趋势;英国媒介的国际化;对娱乐与信息的限制性选择。三种生产方式:P107 二段 第三世界
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P116
对巴西和日本的研究
6综述
这门学科涵盖了不同的立场、兴趣、侧重点、对立关系。马克思学说及制度研究取向的政治经济学传统所产生的实际研究成果远超出社会体制给予的支持。大多数工作都是独立完成。但仍基本确立了研究方向。7 个人理解
本章即是把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有关传播的一些内容拿了过来,很少有学者是专门研究传播。
他们都是独立研究,也就表示观点很不同,未达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所以这到底是要说啥。。
第四章
在对传播政治学的概念进行界定以后,在下编中,文森特·莫斯科主要介绍了传播政治经济学所遇到的挑战。
在下编前言中,作者先区分了反思、修正与否定的区别,修正主义者的观点提供的是较小的改善;否定则抛弃了本取向的基本假设。反思则介于修正与否定之间,承认这一取向的核心原则及多元诠释。反思需要该取向具有必要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反省能力,能够检查自身的根本的认识论和概念基础。
作者认为,在政治经济学阵营,重向外,轻向内。恪守实践目标,却很少向内检视。反思意味着仔细审视既有成就,同时要批判地反省这些成就与本取向的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反思同时意味着直接的对话,目的是使人明白什么是这一取向的根本基础。
之后,作者阐述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本体论。
这里采用的取向以现实主义的认识论作为开始,认为现实是由感官观察和解释行为共同构成的。另外,这个认识论观点采纳了兼容并蓄和非简化论的取向。我们的目的是要使认识论航向保持在相对论与本质论之间。
认识论更进一步被确定为批判的,因为知识的产生必须通过比较的过程,包括在可供选择的理论构想中比较,在一整套特定的理论构想的下一级构成之间比较,在相互构成知识实践的成分中比较。
本体论实际上是找出政治经济学的实质理论,是一种向内的过程。与认识论相结合的本体论强调社会变迁、社会过程和社会关系,关注结构和制度。
遵循这一原则,我提出了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框架,并找出三种进入过程。作为起步的过程是商品化,即将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然后,分析进入空间化,即空间与时间的转化,或者说制度的延伸过程;最后进入结构化,即社会能动力量形成结构的过程。
第4章 商品化
商品化是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注意:这是本章的重点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讨论的商品和商品化过程,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配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为了纠正传播研究中的一个倾向,这种倾向过分关注分析内容和理解内容的不同方式,而不去分析产生产业结构的原因。
马克思的观点:使用价值不仅限于维持生计的需要,还延伸到社会建构的范畴。政治经济学认为使用价值的疆界会受到商品结构属性的制约或限制,使用价值从这些结构属性中获得存在的性质。
商品化和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遍的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
商品包含了双重的神秘化。首先,它把资本家与劳动者的关系自然化。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电脑,不是生产线上展开的抗争。第二,商品被具体化了,它有了自己的生命,能够对抗社会的王国并加以控制。第一点将商品视为生产过程的自然产物,而不是社会斗争后的社会产物;第二点完全切断了商品与生产过程的关系,把它置于自己的王国里来控制社会生活。
作者再次强调,如果不诉诸简化论和整体化的分析,我们就不可能采取这样的立场,保留商品化的最初意义。如果放弃了商品化的原始意义,我们也就无法辨别市场与非市场机制和过程的差异。
内容的商品化:资本控制了生产工具 剩余价值实现的程度取决于劳动者、消费者、资本市场等众多因素。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相对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这种策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劳动者的反抗能力(阶级斗争)
传播除了能生产剩余价值外,还制造了符号和形象,其意义能够塑造人们的意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媒介主要是通过生产反映资本家利益的讯息,通过不断支持整个资本或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来扩展商品生产的过程。
受众商品:一种观点认为受众是大众媒介的主要商品,媒介公司生产受众,然后将他们移交给广告商的过程。还有一种观点,把受众称作媒介产品的共同创造者。
控制论的商品:内在的商品化:收视率才是商品。意义在于超越媒介来寻找商品。控制论的商品:延伸的商品化:拥有市场权力的利益集团开始控制一切。国家与强权延伸商品化的过程。
政治经济学的两个基本点:一是人类的需要;二是制度体系。
劳动商品化:第一,传播系统和传播技术的应用扩展了所有的劳动商品化的过程,其中包括传播产业的劳动商品化;第二,劳动是在生产货物商品和劳务商品的过程中被商品化。
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过程:把公共的内涵界定为实行民主的一系列社会过程,也就是促进整个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决策过程中的平等和最大可能的参与。
第五章
本章将空间化作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切入点,空间化来自社会理论学家亨利勒菲佛,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
空间化对于政治经济学家有特殊意义,原因一,传播过程和传播技术在空间化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贯穿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景,二,出于同样的原因,空间化在传播产业中尤其重要。
马克思认为资本消灭了空间,而最近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资本还变了空间,重新构建了人、货币和讯息之间的空间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变革了自己。
空间是一种权力几何体
传播政治经济学所述的空间化特别研究了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
媒介集中,集中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集中形式就是一家公司购买另一家公司的控股权,纵向则是相同的产业生产线上多家公司的集中。
多层经营与多国经营
媒介集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所有权,所有权的集中—— 董事会成员与共同信托责任之间的联系,一种是直接,一种是间接,媒介责任通过在相同的市场竞争中分担了相同的责任而得以延伸。
集中有了一种霸权性质,运用这种权力的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拥有这个权力。2 企业伙伴关系或策略联盟。
集中化越来越普遍是因为空间化的过程使公司在一个特定时期能够重新构建内部操作和外部关系,从而不会犹豫组织上的原因导致协议中断。
联盟可以转化为新的公司,企业集团重新建构
当前重新构建浪潮中,资本主义的动态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都在加速进行。2空间集结面对的限制少了很多 3 国家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国家选择而逐渐转变。
产业活动的空间类型的变化,电信发展促进商务活动集中,联络范围扩大促使商业集中化。空间聚合和所有权聚合都是商务集中的重要形式。
国家
空间化和民族构建都是政治经济过程。
空间化过程的不稳定关系中运作的力量不只有民族的单位。民族主义的共同点在于以本土对抗空间化逻辑。
可以从描述它的四个过程着手分析,第一个是商业化,也就是国家的规范形式取消了公共利益、公共服务及相关标准,而采取市场标准,建立市场规范。
第二是自由化,指国家介入来增加市场参与者数量的过程,典型的做法是引进竞争。第三是私有化是国家介入而卖掉国有企业的过程。
第四是国际化,国家本身也在创造自己的团队协定或策略联盟。
全球化
全球化值得是资本的空间狙击,由跨国产业与国家主导,转换了资源与商品的流动空间。目前通行的全球化过程指的是空间变迁的当前类型。
民族主义、地方主义和社会主义 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民族建构,民族建构可能受到商品化和空间化的深刻影响 社会主义批评民族主义忽略了资本主义、阶级和性别,民族主义是一种区域对抗的形式,它强调建筑在空间认同上的抵抗,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这种全球化是空间的差异日趋理性化和同质化,因此破坏了民族主义的空间认同基础。
第六章 结构化
1.含义 P206 二元性(强制规则+能动资源)
结构化所描述的是一个过程,结构在这一过程中由人类能动行为来组建,而它又提供了组建所需的“媒介”本身。社会生活由结构与能动力量共同构成。2.特色:强调社会变革P206 结构提供了能动力量运作所需的媒介。结构化的微观性——个体化 P208 P235 3.考察角度——社会阶级、性别、种族、基于公共议题的社会运动 ①社会阶级 P210--分类观(传播政治经济学推崇)、联系观、形成观--阶级分化反映于媒介的分享与使用--对自由多元论批判 P220 ②性别 P223 ③种族 P227 ④社会运动 P230 ⑤霸权 P234 P209 霸权的基础是同意而非压制,因此比意识形态更有力,可以自己生长。4.结论 P237 第七章 挑战边界:文化研究与政策研究 1.引言:界限 P240 2.他山之石:文化研究 P243 3.他山之石:政策研究 P246 4.政治经济学的回应 P249 5.结论:重返阶级权力 P262
第二篇: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传播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沟通、传播的价值不在于贡献出问题的答案,而在于不时展现人类意识格外锐利的一面。(Williams,1976:21)——我认为此句的含义是指出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沟通传播学科的不确定性和广博性。其不象自然科学那样的精确和结果的唯一性。同时,沟通、传播需要人类思维的活跃性和包容。
2.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主要方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在被公认为传播研究的奠基人中: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费尔德和施拉姆中,前三位研究角度基本上都是“政治传播”或“军事战争传播”和“社会传播”等,在这方面研究的比较深厚。
3.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变迁普遍存在,并可理解为三个动态过程:商品化、空间化和结构化。——因为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的研究提供了环境?
4.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基础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兼容并蓄的和批判的理论的理论。(整合认识论:描述性的、有条件的和综合性的认识论。——Shimony,1933)。现实是有我们所见及我们对自身所见的解释两部分构成。——他的这一说法就像李普曼在《舆论学》里对“客观”的解释一样:一种是这个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一种存在,是任何事物都不能改变的,本身就具有的;而另一种就是经过媒介的传播而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一种对事物的所谓的“客观”。理论和事实之间的关系:理论不只是对经验材料进行概括条目的整理,它帮助我们构建描述性和解释性的材料。理论指出这些材料的内部元素的联系,以及这些元素与某些过程和实践的联系,这些过程和实践为经验性的描述和解释提供了基础(Resnick#Wolff,1987)。实证主义者所说的“事实”具有特殊的本质,不受任何概念的污染,这样的事实绝不可能解决各种理论上的争端因为他们不存在。概念和思想总会延伸到行为和经验事实之中。另一方面,理论是没有生命的,欠缺经验的或解释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实可以超越理论,表现为使实用哲学家所说的“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迫使概念体系返躬自省,从而要求人们或者为某一概念提供依据证明其合理,或者修改这个概念。然而这个世界没有纯粹的理论或纯粹的事实——两者互相渗透。理论上的实践和经验性的/解释性的实践彼此影响,并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实践大环境的制约,所以,本书认为理论和经验性/解释性实践的关系是多重决定和互相建构的。——没有纯粹的理论也没有独立的事实,就想鸡和蛋的关系一样??
5.女权主义者认为,二元论的观点“与我们的社会对性别的根本区分有关,与分配给两性的不同特征有关,与两性之间的权利关系有关”(Massey,1992:72)。尽管典型的二分法以差别或客体关系为基础来实现形式上的平等,然而事实上,存在与不存在,“A或非A”却暗示了一种偏好。二元论不仅鼓励了这样这样的思维方式,还拒绝考虑第三种可能性,即存在于二元论的选择。如此一来,二元之外的唯一属性就是混沌,这实际上距一元论更接近。
6.威廉斯提出决定意味着设定界限和施加压力。用阿哈麦德的话说,决定的作用不是“人前掘井”,而是要“指出个体做出选择、进行生活、创造历史的环境”。本书采取明显的非简化论的、泛化决定或多重决定的研究取向。同时本书拒绝将一个人、一种关系、一次历史事件所具有的明显复杂性简化成一个核心本质或核心概括。采用泛化决定(多重决定)的视角可以避免将孤立的行为当成是完全独立的事物,同时还能强调行为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作用力。
7.因果论的含义是:事物的属性由其概念进行提炼,它总能影响其他与之具有相近属性的事物。相互建构不再暗示事物(尤指完全成形的结构)会对其他完全成形的结构产生影响。相反,主要的分析单元应该是过程,如商品化。它们为建构分析框架提供了起点或切入点,并与其他影响他的过程(如创建公共领域)发生辨证联系。
8.界定相互建构的困难之一在于,它既存在线性模式又存在非线性模式。线性关系很容易理解:它们可以用一条直线表示出来;她们可以拆解也可以重新组合;非线性系统常被虐称为“蝴蝶效应”:一只蝴蝶今天在北京扇动翅膀,就会改变纽约下个月的天气。现在所说的混沌理论或复合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最终结果敏感的依赖初始条件,因而总是难以预测的。
本书将非线性科学的发展纳入其中,因为他指出了传统政治经济学思维方式的诸多缺陷。本书一如既往地强调社会变迁的普遍性、多重决定、相互建构和非简化论,并以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切入点和我们建构传播这一概念的过程为例,说明非线性科学的含义。马特拉夫妇曾论及从非线性角度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必要性。——这些新范式打破了线性思维在原因与结果、来源与受者、中心与边缘之间建立的单向关系,并向带有确定的历史与进步概念的排他的决定论挑战。此外,沃勒斯坦举例说明如何用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思维分析全球经济——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是一个历史体系,因此也有其历史寿命:它有一个起源;它有一套独特的循环节奏和一个长期存在的趋势;它有诸多的内部矛盾,最终将导致它的灭亡。这里要提出的观点是:短期性矛盾导致中期性解决方案,中期性解决方案又会转变为长期性线性曲线,向渐近线逼近。在曲线向渐近线靠近的过程中,回复均衡的压力逐渐减小,造成更大的振荡和分叉。不是大幅度偶发性的波动导致曲线的细小变化,而是细小的波动导致曲线的大幅度变化。
9.活跃在批判舞台的传播学研究主要有两大学派:一个是文化批判学派;另一个是政治经济学派。他们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密切的联系
10.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
11.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传统上主要有三大分支:自由主义(现在的新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
12.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的集大成者是英国的亚当·斯密,传播政治经济学尊崇的最重要理论权威却是马克思。
13.理论主要是大脑思辩性逻辑推理活动的产物。理论大致可分为标准化的和解释性的两种,标准化的理论提出理想的目标。亦即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解释性的理论则是对既有现象的认识,亦即回答“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
14.莫斯考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4大特点:历史分析;广泛的社会整体理解;道德哲学(价值观,社会良好秩序);社会干预(即实践)。(Mosco,p.17)15.
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媒介不是惟一的关注对象,而只是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媒介与教育、家庭、宗教等制度体系一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能动的作用,学者追踪它的变化。以道德的眼光审视它的影响,这是一种复调式的、多声部的“交响乐”是一种综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既要回答“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也要回答“应该怎样”、“怎么做”的问题。传播政治经济学与认识(规律)和决定(政策)等传播领域的各种问题都有关系。
16.传播政治经济学具有“经济的”和“政治的”的双重特点。只有在北美(更准确说,是美国),从一开始,媒介及其传播便径直坦露出其经济本性(叫作商业化)。⑩从而被学者提出,并深入分析。对中国传播学者而言,媒介“政治”、“宣传”等等不是陌生的思路,而对传播经济实质的洞察,却是新的尝试。因为,自1949年以后,甚至在之前,中国的经济便不是相对独立的自治领域;中国当代的市场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决策所规定和左右的。而且,中国与韩国等东方国家有一种相同的现象,按照韩国学者的说法,就是“非正式的决策支配正式的决策”。⑾如果说,北美批判学派的重大贡献是从“经济”中发现了“政治”的话,中国的传播学者却要反其道而之,从“政治”、“宣传”、“文化”、“精神”的外衣下辨认出“经济”的实质。我想,这是中国与西方的媒介研究应该不同的理由及有所不同的地方。
17.政治经济学主要有三个大的分支:自由主义(现在也被称为新经济学派)、马克思主义、制度学派。
自由主义即新旧古典(或称经典,classical)政治经济学。最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除了亚当·斯密之外,还有一位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他们各自侧重一个方面。亚当·斯密主张“自爱”即“爱人”,利己同时利人。他在发表于1759的《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中批评了商人的为富不仁,并对工人的困境表示同情。其后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包括马尔萨斯,却由斯密的立场而倒退了。他们是站在有产者一边的。例如马尔萨斯,他反对拯救贫困的社会计划、反对医疗保险与和平,因为战争、饥荒、疾病和瘟疫都是阻止人口增长的“自然”手段。他还为允许街道上污水横流的做法辩护,说这是控制人口,使适者生存的手段。根据马尔萨斯的观点,政府不应该控制疾病的蔓延,这种控制只会带来长期的更大的痛苦,因为无限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会使社会变得更弱。一些为资本辩护的经济学者说:“商业有一个、也只有一个社会责任——使用它的资源和活动创造利润,只要它遵守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在无欺骗和无假造的公开、自由的竞争限度内行动”,否则才是破坏性的。(转引自Babe,1995, pp.91~94)
马克思主义认为,希望通过积极的竞争达到公平,纯粹是幻想。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围绕工业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条件等制度因素进行。现代马克思主义者不再将生产模式具体化。例如阿多诺(Theodor
Adorno)转向了对“文化产业”的分析。他认为,文化产业是霸权集团教导劳动大众“有用”价值观及引导其思维和感觉的手段。在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大众传播被视为霸权教化和宣传的工具,而新经济学被视为服务于霸权利益的学术意识形态。⑿
制度学派将制度(而非个人)置于分析的焦点。按照韦伯伦的定义。制度是广泛流传的社会习俗或者思想习惯,或称思维习惯(habit of
thought)。“思维习惯”是习惯化的预存倾向和思想模式,它组成了各种文化的前提、背景和基础,认识和解释也由此形成。制度经济学认为,只有制度才能解释社会的变化或者改良。积累的变化使得文化、社会和经济转型。制度学派批评自由主义的市场和谐论,认为制度才是中心,而制度是冲突的和变化的,以此区别于古典主义试图建立永恒不变的普遍法则的努力。制度学派也责备马克思主义简单的阶级分析,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区别是,认为阶级内部的斗争更甚于阶级之间的斗争(所谓制度冲突)。
18.商品化
将商品化作为政治经济学对传播以及媒体考察的起点是理所应当,而且师出有名的。马克思本人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也正是从商品这个基本元素开始的。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正是通过庞大的商品堆积,资本主义才得以表现其自身。莫斯可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确讲座了商品与商品化的过程,然而它有一个偏向,即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配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
他认为政治经济学者之所以如此为之,是因为其他的传播学研究中过分关注分析内容和理解内容的不同方式,而不去思考产生传播产业结构的原因。莫斯可认为商品化与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通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
总的来说,对传播商品化的考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媒体内容的商品化、受众的商品化和传播劳动的商品化。虽然不同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有着各自的阐释,但是他们大都倾向于强调企业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因此政治经济学分析商品时,重在对作为商品的媒体内容,然后是媒体的受众,而对传播的劳动过程的分析并不多见。如果套用经典的马克思式的政治经济学对媒体及其工业进行考察,那么媒体内容的商品化过程是这样的:撰稿人作为赚取工资的被雇佣者,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也就是他们的撰稿能力)。资本控制了印刷机、办公室之类的生产工具,将他们的劳动力转化成为新闻稿和其他文章、节目,最后他们被组合成一整套的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销售成功后,资本家得到利润,并将部分利润用于支付工资,扩大再生产。最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保持工资不变的方式可以获得绝对剩余价值;或是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在另一方面,资本同时也力图采取系列手段控制消费者,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手段既包括市场垄断地位,也包括采用广告,增加产品种类来应对市场。
无论对于劳动者,还是对于消费者,资本能否获得最大的剩余价值都与他们的抵制能力相关。劳动者的反抗与抵制取决于劳动者的组织力和诸如新技术和新的劳动力替换可能。消费者的反抗则受制于他们的消费者的组织以及替代服务替代产品等等。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除了加汉姆与斯密塞以外的绝大多数学者都将传播当作一种特殊而强大的商品,它不仅生产剩余价值,也制造符号与形象,并通过它们影响人们的意识。特别是赫尔曼、乔姆斯基与席勒等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媒体主要通过生产反映资本家利益的信息,通过不断支持整个资本或特定集团的利益来扩展商品生产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充满了矛盾、抗争。一般来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倾向认为意识形态是整合在生产过程之中,当然也有学者持类似后阿尔杜塞式的观点将生产过程当作为意识形态分离的,也有学者较靠近法兰克福的立场,将生产过程完全视为意识形态工具。
斯密塞以其“受众商品论”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另具一格。1951年,他是在瓦萨(Vassar)学院消费者联盟研究所的一次会议发言中提出这一理论,此后他将这一理论称为马克思主义盲点的受众商品论。在他晚年的集大成之作《依附之路》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他以为受众才是大众媒体的主要商品。媒体公司生产受众,并将他们卖给了广告商。斯密塞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将这种情况比作提供免费午餐的小酒店,大众媒体就像免费午餐一样,最后还是会算到顾客的头上。因此斯密塞将受众劳动或受众劳动力作为大众媒体的主要商品。对于斯密塞提出的这一事实,英国传播学者加汉姆也有过类似的分析,只是两者着眼角度不同,导致了对于商品化的不同认知。相对斯密塞的观点,加汉姆略显折衷,他将商品化认作两个方向:其一是直接生产的媒体产品,其二是通过广告完成。而且加汉姆强调媒体产品乃至文化商品的特殊性(如不会在使用中被损坏,可以廉价地进行复制等等)。对于受众商品的争论被英国默多克和戈尔丁归因到欧美媒体业的体制结构不同上。他们认为斯密塞的主张更加适用于北美的土壤,欧洲的媒体产业中公营部门占有相当的比例,而北美的广告商媒体的支配能力明显强于他们在欧洲的同行。这场“马克思主义盲点”的论争,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渐渐趋向缓和。这主要因为所谓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区分不再那么明显,同时全球化的浪潮也使美国式广告业发展的特例几乎成为全世界的共同榜样。
对于斯密塞观点的批评也不乏其人,其一是他避开了媒体内容,将受众劳动作为惟一的媒体产品。其二是斯密塞出的受众劳动概念所指的劳动是否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也值得推敲。不过众多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也公认斯密塞的观点为思考商品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解。斯密塞将媒体、受众和广告视为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媒体是用来建构受众,广告向媒体支付金钱而获得受众。对这个过程的分析无疑将商品化从媒体公司的制作过程,扩展到广告商和资本的介入。
商品化的过程使得媒体产业从头到尾都被纳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对商品化的认知从媒体产品生产意识形态产品,到认识媒体产业为广告商生产了符合广告商需要的特定的受众,使得商品化的分析足以跳出法兰克福学派的阴影,受众商品也因而成为传播政治经济学里一个核心而且长盛不衰的探讨主题。
另一种对商品化的考察被称为控制论(cybernetic)的商品化。这种由米汉提出的观点,相对于受众商品的讨论并不是研究的热门。不过近年来也有部分学者特别是加拿大学者莫斯可对此评价很高。米汉认为在商品化过程中,“交换的不是信息,也不是受众,而是收视率”。他指出,广播电视生产的商品,并不是实际的受众(所谓受众的人头数),而只是关于受众的信息(观众的多少、类别的构成、使用媒介的形态)。媒介与广告客户之间的交易,是通过收听收视率行业进行的商品交换,而由这种交换过程产生的商品,是收听收视率这种信息性、资料性商品,而不是有形的商品。收听收视率调查公司从事的,是这种信息的检测过程。
传播劳动的商品化是一个较少为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谈论的话题。在最近出版的传媒政治经济学专著中,莫斯可提醒学者注意另一种传播商品化的趋势,即传播劳动商品化的趋势。这种传播劳动的商品化,传播者的专业创作转化为规范化生产的过程,由于传播新科技的发展,这一过程在近年变得特别突出。米格曾划分甲乙丙三种类型的传媒产品:无需创造性的劳动的硬件,属甲型产品;制作投人大,由劳方控制的软件是乙类;丙型产品介乎两者之间,既需创意,又易复制。
空间化
传播政治经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空间化。这是因为“传播过程和传播技术在空间化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贯穿了广阔的政治经济背空间化传播产业中尤其重要。”
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甚至马克思那里其实就可以找到类似空间化的概念,譬如马克思本人就曾提到以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是时间消灭空间。此外社会学家们对此也曾作出不少论述,比如吉登斯提出过时间空间延伸,哈维提出过时间空间压缩。以研究城市、网络著称的社会学家卡斯特尔也提过流动的空间。传播学者英尼斯以及麦克卢汉也对这一概念有过研究。不过与探讨组织活动地理延伸和制度延伸的空间化研究不同,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讨论重点落在了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企业规模与企业集中是现当代媒体行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通常来说,集中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所谓横向是指一家媒体公司购买另一家媒体公司的主要股份,后者可能并不直接与前者的行业相关,或者其主要资金来源根本与媒体不相干。这其中既有传统媒体行业购买新媒体,也包括媒体企业涉足非媒体行业。纵向集中则是指相同产业生产线上的多家公司的集中,集中后的公司得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二次大战后,跨国经营企业是另一种新型的集中形式。这些被传播政治经济学者称为“巨子”的媒体公司通过控制生产、发行与放映来完成纵向融合;它的横向整合跨越了一系列的媒体产品,包括硬件与软件。它们还通过国际分工,能够灵活、符合成本效益地使用劳动力、资本、研究与发展成果,进行全球融合。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对集中的各种形式都进行了思考,而其中最引起他们兴趣的则是所有权。对于媒体而言,所有权的集中限制了生产者和发行者的多样性,因而会限制传播和信息的流通。
政治经济学对国家的角色也给予了当代国家机器对企业与产业结构的变。莫斯可就认为,商业化、自由化、私有化“说明了国家的构成角色。更重要的是它们显示了政治经济学取向的价值,国为它的起点就是产业界与国家共同建构了调节与规范的形式。”所谓商业化是指,国家的开式取消了公共利益、公共服务以及相关标准,而采取市场标准,建立市场规范。自由化是指国家介入来增加市场参者数量的过程
。私有化是指国家介入而出售国有企业。国际化是指国家本身创造
自己的团队协定与策略联盟进入国际市场。此外,全球化也是空间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自然也是当前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关注的重要话题。
结构化
莫斯可认为结构化是一个可以提升传播政治学内涵的重要学术课题。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分析一向重于结构,特别是在商业企业与国家之间结构与作用。传播政治经济学对社会结构、社会实践的考察,倾向于将焦点庆在社会阶级之上。阶级结构化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解社会生活的核心起点,此外性别、种族等学术思路的引进,使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结构化研究得以拓展。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阶级观主要从分类的角度出发,揭示阶级权力的意义。也就是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所研究的是所谓社会精英对传播控制权的创造与再造,他们的阶级成以及他的分化。这方面代表性的作品是戈尔丁对收入与传播硬件的拥有状况的研究。此外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对阶级权力的研究还放在传播业的工作场合。不少学者认为,在这一领域,阶级权力是通过对体力劳动和瓦解和对工作者的监控来实现的。由于传播政治经济学十分重
视阶级分类,因而资源对阶级的意义在这里格外受到强调。上层阶级拥有资源,因而拥有了权力。就传播而言,没有传播工具,对大众媒体与电信的享用机会也会受到影响。
相对阶级的课题,对性别、种族等方面的研究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中要薄弱得多。通常来说,从阶级开始考察性别与权力关系。按照莫斯可的观念,传播政治经济学派重在分类观,即对某一类人群进进行界定,进而判断其社会地位。此外,使用联系观与形成观的思考方式,将会对传播政治经济学带来些新的研究理念与思路
19.在采取政治经济取向的传播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具备于经济学背景,因此可以说,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同时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大多是马克思主义者或者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因此,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源头也就上溯自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而以马克思作为主要的理论来源。在方法论上,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反对以多学科整合的知识背景为起点,反对传统传播学引以为天条的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反对将以实证调查为主的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尽管在反对行为主义的论争中,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如今成为国际显学的文化研究并肩作战。特别是在英国,如默多克等知名的传播学者甚至还参与了早期文化研究的一系列重要活动。
此后,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同样反对行为主义研究的文化研究学者分道扬镳,后者指责传播政治经济学是唯经济论,是对《资本论》在传播领域的翻版。进入九十年代后,部分传播政治经济学者也致力于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整合。
第三篇: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The Polo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传播政治经济学
1996 By Vincent Mosco
【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 著
【本书研究问题】
描述并批判政治经济学曾扮演的社会分析通用方法的角色,进而把传播放入了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和解读。
【主要结构】
第一章 导论
沟通、传播的价值不在于贡献出问题的答案,而在于不时展现人类意识格外锐利的一面。
(Williams,1976:21)
理论的理论:现实主义的、兼容并蓄的、批判的认识论
现实主义的出发点:这个世界没有纯粹的理论或纯粹的事实——两者互相渗透。理论上的实践和经验性的解释性的实践彼此影响,并受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实践大环境的制约,所以,本书认为理论和经验性解释性实践的关系是多重决定和互相建构的。没有纯粹的理论也没有独立的事实。
兼容并蓄的立场:一方面,不是各种观点的概述,也不为某一特定的观点辩护,而是努力领会以上两者的价值;另一方面,用比较和批判的角度进行描述。
非简化论的、泛化决定/多重决定的研究取向:本书拒绝将一个人、一种关系、一次历史事件所具有的明显复杂性简化成一个核心本质或核心概括。采用泛化决定的视角可以避免将孤立的行为当成是完全独立的事物,同时还能强调行为的相对独立性和相互作用力。
传播政治经济学:三个起点
本体论的立场,社会变迁普遍存在。本书的目的:了解这些使传播政治经济学具体化的过程。传播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传播过程的切入点,传播过程构成了社会领域。
完成目的的方法:将关注焦点集中于三个具体的切入点:商品化、空间化、结构化
变化中的全球政治经济形势 写作背景:共产主义在苏联和东欧地区的受挫,资本主义的停滞和转型,第三世界分化的进一步加深,以及突破传统阶级划分的社会运动的高涨。这些动荡向政治经济分析提出了挑战,也使它的任务更为迫切。传播在这些动荡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扮演了核心角色,我们更有必要将此分析持续而系统的运用到传播政治经济学之中。
第2章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的定义:
本书将政治经济学中的研究对象视为:各种社会关系,特别是权力关系,正是它们共同构建了资源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更概括和更具雄心的定义:对社会生活中控制与生存进行的研究。
核心特征:社会变迁和历史、社会整体性、道德哲学、实践
政治经济学各主要思想流派的发展
初期:
古典学派或自由主义
VS
有机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亚当·斯密、马尔萨斯)19世纪后半叶:
新古典经济学
VS
异端学派
(放弃了政治学兼收并蓄的特点,(新保守主义、制度学派、马克思主义,对 而代之以功利主义原则和实证方法)
新古典主义取向的正统学说批判,但阵营
松散,内部充满争论)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概括了政治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主要批判,还介绍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关于方法论的讨论引导我们进入了传播研究领域。信息—传播辩证关系指出了政治经济学的新方向。这个方法将信息处理模式的分析基础和传播交流的修辞基础或者对话基础结合在一起。
第3章 传播政治经济学
莫斯可定义传播:“传播的含义应该是一种交换的社会过程,其产品或是社会关系的标志,或是它的具体表现。”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共识:
政治经济学是传播研究的一种思路,是将传播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这种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媒介及其传播行为的。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学科的母体或者方法论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
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具有四大特点:
1、历史分析:强调分析必须采用历史的与同期的方法;
2、广泛的社会整体理解:需要将传播放到广大的社会整体中思考;
3、道德哲学:将道德立场纳入研究分析之中;
4、实践意识:将研究视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工具和方式
第4章 商品化
商品化指的是将使用价值转换为交换价值的过程,即决定产品价值的标准由产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求的能力转变为产品能通过市场带来些什么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多种方式延伸到传播产品、受众及劳动等社会领域;
莫斯可认为“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确讲了商品与商品化的过程,然而它有一个偏向,即把大量注意力放在生产和分配商品的商业制度和商业结构以及规范这个过程的政府机关上。”
莫斯可认为商品化与传播的关系具有两个普通意义:“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科技对经济学中的商品化的一般过程起了推动作用。第二,整个社会的商品化过程渗透到传播过程与传播制度中,使这个过程中所出现的深化和矛盾也对传播这种社会实践产生了影响。
传播的商品形式
内容的商品化:撰稿人作为赚取工资的被雇佣者,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也就是他们的撰稿能力)。资本控制了印刷机、办公室之类的生产工具,将他们的劳动力转化成为新闻稿和其他文章、节目,最后他们被组合成一整套的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销售成功后,资本家得到利润,并将部分利润用于支付工资,扩大再生产。最后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保持工资不变的方式可以获得绝对剩余价值;或是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在另一方面,资本同时也力图采取系列手段控制消费者,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些手段既包括市场垄断地位,也包括采用广告,增加产品种类来应对市场。
受众商品化:斯宾塞提出。他以为受众才是大众媒体的主要商品。媒体公司生产受众,并将他们卖给了广告商。斯密塞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将这种情况比作提供免费午餐的小酒店,大众媒体就像免费午餐一样,最后还是会算到顾客的头上。因此斯密塞将受众劳动或受众劳动力作为大众媒体的主要商品。
控制论的商品化:米汉认为在商品化过程中,“交换的不是信息,也不是受众,而是收视率”。收视率是商品。媒介与广告客户之间的交易,是通过收听收视率行业进行的商品交换,而由这种交换过程产生的商品,是收听收视率这种信息性、资料性商品,而不是有形的商品。收听收视率调查公司从事的,是这种信息的检测过程。
传播劳动的商品化:传播系统和传播技术的应用扩展了劳动商品化的过程。米埃格指出,媒介产品的类型、企业控制的结构和劳动过程的性质之间存在联系,他曾划分甲乙丙三种类型的传媒产品:无需创造性的劳动的硬件,属甲型产品;制作投人大,由劳方控制的软件是乙类;丙型产品介乎两者之间,既需创意,又易复制。
第五章 空间化
空间化这个词来自社会理论家亨利•勒菲弗,指的是克服社会生活中空间和时间限制的过程。对于传播政治经济学家来说,空间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主要是因为:第一,传播过程和传播技术在空间化过程中占据了核心地位,贯穿了广阔的政治经济学背景。第二,空间化在传播产业中尤其重要。
传播与集中:空间作为制度的延伸
一般说来,空间化研究探讨的是组织活动的地理延伸和制度延伸,而传播政治经济学所论述的空间化特别研究了传播业中企业权力的制度延伸。这个延伸主要表现在媒介公司规模的增长上,无论是从财产、营业收入、利润雇员人数还是从股票价值上计算都如此。政治经济学还特别考察了不同形式的企业集中。
通常来说,集中可以分为横向与纵向。横向集中:是指一家媒体公司购买另一家媒体公司的主要股份,后者可能并不直接与前者的行业相关,或者其主要资金来源根本与媒体不相干。纵向集中:指相同产业生产线上的多家公司的集中,集中后的公司得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
第六章 结构化
结构化所描述的是一个过程,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有人类能动行为来组建,而它又提供了组建所需要的“媒介”本身。
结构化理论让我们用另外的一种视野来审视我们的传媒,考虑阶级、性别、种族等因素在媒介传播中的不同表现,同时要关注在传播过程中霸权的因素。
社会阶级: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阶级观主要从分类的角度出发,揭示阶级权力的意义。也就是说,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所研究的是所谓社会精英对传播控制权的创造与再造,他们的阶级成以及他的分化。还讨论阶级结构中传播资源享用权的分配问题。在政治经济学强调分类观,就是凸显资源对于阶级的重要意义。上层阶级拥有资源,也就拥有了阶级权力;而这恰恰是底层阶级所缺乏的。
性别:关注的是性别在传播活动中的产生过程。
种族:探讨种族分化在传播业中造成的享用权的不平等:传播公司的产权和控制权、媒介、信息传播科技业中的任职权、传播手段和信息工具的使用权、以及对少数民族的各种看法的媒介表达权。
社会运动:社会运动影响到传播的手段和内容。所有社会运动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如何组织对内和对外传播的问题,并因此发展自己的传播战略和传播政策。最突出的议题包括:民主化如何才能成为组织内部传播的准则;社会运动对外传播采取的主流形式的范围;一项运动采用媒介行动的特殊化与专业化程度。
第七章
挑战边界:文化研究和政策研究
他山之石: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提醒了政治经济学关于研究实质的问题。普通人追求着生活的意义,即使他们面对的制度化和象征化的世界完全不是他们所创造的,而是更多地展现了非他们所能控制的异化的力量,他们也仍在努力追求。这种追求的需要、目标、抗争、失败与成功,正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实质所在,也是传播分析的根基所在。
文化研究的另一个贡献是扩展了批判工作,使它超越了阶级分析,包括了女权主义和那些新型社会运动(例如和平运动和环保运动)所激发的研究。它还提醒政治经济学,虽然社会阶级是核心的分化界限或者从本书的观点来看是一个起点,但是,构筑了结构化进程的是各种互相重叠的层次体系。
他山之石: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从几个方面对传播政治经济学有所教益。它汲取了传统多元政治科学的成果,它在具体应用时的理论出发点是:有各种各样相对平等的参与者直接介人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只有在讨论了每一种参与者的特定利益和特定行为之后,才有可能勾勒出政策成形的全貌。它反对把资本逻辑等单一因素作为政策成形的惟一驱动力,认为这会使特定利益和行为化简到资本逻辑清晰表达的最低程度。
第四篇: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国富论 有关摘要: 我们需要的各种好东西,大部分是由契约、由交换、由购买得到的。同样,原来被分工引起的,亦是这种互相交换的倾向。
人们天资禀赋的差异,实际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大。分工之起,由于交换力、分工的范围,亦往往受限制于交换的范围,换言之,常为市场范围所局限。市场过小难与人以终生专务一业的刺激。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他不能用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的剩余生产物,随意换得自己需要别人劳动的剩余生产物。分工的局面,一经完全确立,一己劳动的生产物只能满足自身欲望的极小部分。他有大部分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所生产的剩余物品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相当限度内,一切人都成了商人,同时,社会本身亦就成了所谓商业社会。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区别,在订定永续地租或订结长期租地合约时还有人用到;但在日常生活比较普通的买卖关系上,却很少有人用到。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切物品的真实价格与名义价格,是正相关比例的。也许有人说,资本的利润,不外是特种劳动得的报酬。换言之,不外是监督指挥的报酬,不外是工资的别名。但工资和利润截然不同,它们受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原则支配。而且这种所谓劳动的报酬,毫无关于其劳动数量难度与技巧,那完全受支配于所投下的资本价值,利润的多少与资本的大小,恰成比例。商品的市场价格实际上受支配于这商品的供求比例。市场上有多少存货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者,换言之,愿支付商品上市所必须支给的地租、劳动、利润之全价值者,又需要多少这种货物呢?愿支付商品自然价格的人,可称为有效需要者;他们的需要,可以称为有效需要。劳动生产物构成劳动的自然报仇或自然工资。
但在普通的争议情形下,要预知当事双方,谁占有利地位,谁能使对方屈服于自己提出的条件,绝非难事。大多数的人,对于自己的才能,往往过于自负。这是历来哲学家。道德家所指称的人类通病。但世人对于自己的幸运,往往发生不合理的妄想,却不大为识者所注意。实际上,对于幸运发生妄想的人,比较对于才能过于自负的人,恐怕还更多数。身体精神还相当健旺的人,对自己的幸运总不免抱有几分自信。他们把利得的机会,评价过高;同时又把损失的机会,评价过低。至少,一个人在身体精神相当健旺的状态下,绝不会把损失的机会,过于重视。9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
核心提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矛盾。
a.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庸俗经济学逐渐取代古典政治经济学而居于统治地位;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无产阶级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诞生。
理论来源: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空想社会主义。
2、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科学上的两个伟大发现: a.创立了唯物史观; b.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
3、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重大贡献 列宁:建立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纲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变化规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看作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是:
①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其中: ①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起决定作用;
②分配、交换、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包括:
①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
②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生产力-生产物质内容
m 生产关系-生产的社会形式 g 社会的生产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但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紧密地联系生产力来考察生产关系。这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4、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新增)
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要遵循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生产的社会条件包括多方面内容,有政治的、法律的、文化的,但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是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建立符合社会生产为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时地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和改革,以更好地符合和推动拉力的发展。
5、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新增)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作用的发挥有两个层次:
①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
我们在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的条件下,必须对其具体形式(经济体制),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进行调整、改革、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所以,重视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
a.以客观经济条件为基础,随客观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b.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不能任意创造、消灭和改造规律; c.对人们的经济活动的支配和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相比又有自身特点:
a.经济规律-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客观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
自然规律-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需要很长的时间。b.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
自然规律-可以不依赖于人的社会经济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c.经济规律-带有阶级背景,即与一定的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自然规律-无阶级背景。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二因素: ①使用价值;②价值。
二者的关系:
①二者统一,缺少任何一个都将不能成为商品 ②二者矛盾:
a..同一商品的生产消费者,二者不可兼得;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的范畴。c.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 103f 与人的关系,是历史的范畴。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
①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有: 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②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 ③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 ④生产管理的效能; ⑤生产的适度规模; ⑥自然资源的丰度。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商品经济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
②是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为主; ③是资本家(企业)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即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东路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使资本价值不断增殖的需要。
二、货币
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个阶段:
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③一般价值形式; ④货币形式。
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决 | 定 |====>职能:
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 ④世界货币;⑤世界体货币
3、货币的流通规律
货币的流通规律--在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的 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 =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间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
4、纸币和信用货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信用货币(存款货币):可用于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如:银行券、支票、汇票、期票等。
5、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现象。
通货紧缩:与前者相反。
它们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价值规律
1、价值与价格,供求关系与价格
基 础
影响 价值<===> 价格 <---供求关系
货币表现形式
2、价值规律是商品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作用及其实现
表现形式:在商品交换中,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会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主要作用:
①自发调节社会经济资源;
②刺激技术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优胜劣汰。
4、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具有客观性、有效性,但也有局限性(调节自发性、盲目性、时间滞后性),从而造成资源使用的浪费,必须将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新增)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性
a.科学的理论在本质上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斯大林都根据他们所处历史时期的特点、任务,建立和运用、发展劳动价值论,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
c.今天我们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同样要结合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现象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新任务,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又是时代发展、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的要求。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 a.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
①“总体工人”创造价值。②“总体工人”的范围不断扩大,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等要求我们对劳动的种类的认识不断拓展。不能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局限在直接生产劳动上面。
b.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
创造精神财物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要向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
3、正确认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前 提 价值创造 <--- 财富生产 / 生产活动的结果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又不完全等同:
1、①财富(使用价值)-生产物质内容(人类劳动和自然物质);②价值-人类劳动的结晶(不饱含任何自然物质)
2、二者并不是同比例增长的:①财富的增长与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成正比;②价值的增长不一定与财富的增长成正比。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的总公式
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一般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的区别 ①流通形式不同 W-商品
;G-货币 商品流通形式:W-G-W 资本流通形式:G-W-G ②流通目的不同
商品流通的目的:为买而卖 资本流通的目的:为卖而买 ③流通内容不同 商品流通中:交换 103f 的是等价的使用价值
资本流通中:起点与终点的货币量不等,终点大于起点。
G-W-G+Δg 资本总公式:G-W-G'(G+Δg)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矛盾:根据价值规律,商品交换按等价原则进行,在流通领域价值不能增殖;但是资本经过这个流通过程,却产生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
原因: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①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②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才能生存。
4、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价值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出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另外,还包含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
特点: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能为他的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
①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 ②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重要特点:
①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已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 ②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
2、剩余价值的本质和来源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个部分: ①必要劳动时间; ②剩余劳动时间。
3、资本的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意义
不变资本: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C 可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V 意义:
①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源泉-可变资本; 为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③为理解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等奠定了基础。
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土地没有价值,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是劳动产品,有价值。它们与劳动力结合将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所以生产资料的价值和价的保存或转移,都是劳动的结果。
6、剩余价值率
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例:m'=m/v
7、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它们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它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
两种方法常常是被同时被用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
是指个别资本家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产品的个别价值低 于社会价值而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也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具有暂时性。
9、劳动力和劳动的科学区分
劳动力: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劳动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商品。劳动:劳动力的使用,必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不能成为商品。
1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1、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
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加强对雇佣者劳动的剥削。
原因:①它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②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③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全过程。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1、再生产既是产品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任何社会再生产都饱含两方面内容: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分为:
①简单再生产-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②扩大再生产-将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和劳动力。其特征是扩大再生产。
2、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3、资本有机构成
物质形式-资本的技术构成:生产资料/劳动力 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可变资本
4、资本的积聚和集中
资本积聚和集中是单个资本总额增大的两条途径和形式。
资本积聚:单个资本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集中: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区别:
①资本积聚-会使社会资本总额增大;
资本集中-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只是改变社会资本总额在资本家之间的分配。
②资本积聚-其增长要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数额的限制从而增大比较缓慢; 资本集中-不存在这种限制,从而在短时间内集中大量资本。
联系:
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竞争实力增强,从而会加速? 103f 时炯械慕梗? ②资本集中使个别资本总额增大,个别资本总额越大,越有条件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大资本的积聚。
5、资本积累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及其对工人就业的影响
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必然要改进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资本技术构成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可变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据点比重缩小-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或绝对减少。-造成大量工人失业,形成相对人口过剩。这不仅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四章 资本循环的周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一、资本循环和周转
1、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顺次地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货币资本-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通过商品的出售,收回预付的资本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执行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2、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①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②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
3、资本的周转
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资本循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揭示价值增殖;
资本周转-从资本周转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速对剩余价值的影响。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以厂房建筑、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以原料、燃料和辅助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区别:
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②周转速度不同:固-慢;流-快;
③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固-分批;流-一次全部回收; ④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短期内不需更新;流-不断更新。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同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之间的关系 ①划分依据不同:
不变可变-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固定流动-依据资本不同部分在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②划分目的不同: 不变可变-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固定流动-揭示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
5、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固定资本按其磨损原因不同分为:
①有形磨损(物质磨损):使用时间、自然力作用引起; ②无形磨损(精神磨损):生产率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
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累积补偿的办法。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叫折旧费。
6、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周转时间:是产业资本从预付一定形式的资本开始,经过资本的循环运动,实现价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来的资本形式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构成。
周转次数: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
7、制约资本运动速度的因素
①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或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 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8、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①加快资本周转可节省预付资本;
②加快资本周转可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
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大再生产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
2、社会总资本运动
单个资本运动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点: ①运动内容相同:包括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消费; ②运动形式相同: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③运动过程相同:三个阶段; ④运动目的相同:为了价值的增殖。区别:
①单个资本运动只包含生产消费,而不包含个人消费;
总资本运动二者都包含。
②单个资本运动只包含资本流通,而不包含一般商品的流通;
总资本运动二者都包含。
3、社会总产品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4、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替换)问题。
5、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①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
I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II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
②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 不变资本的价值(c)+可变资本的价值(v)+剩余价值(m)构成。
6、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I(v+m)=IIc ②I(c+v+m)=Ic+IIc ③II(c+v+m)=I(v+m)+II(v+m)
7、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①外延扩大再生产:增加生产要素数量,扩大生产场所;
②内涵扩大再生产: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及生产要素质量。
8、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 前提条件:
①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②第II部类一年中所生产折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定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I? 103f 坷嘣械目杀渥时炯壑担由献芳拥目杀渥时炯壑担偌颖静坷嘧时炯矣糜诟鋈讼训氖S嗉壑担咧陀Φ扔诘贗I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9、资本运动和再生产包含着适用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撇开资本主义形式,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是适用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
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剩余价值转化为平均利润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由此,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利润。
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润率
利润率=剩余价值:全部预付资本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①剩余价值率;
②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成反比 ③资本周转速度;与利润率成正比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
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其形成的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
其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各部门利润率水平;
②利润率不同的部门的资本量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的大小。
4、生产价格
生产价格=商品的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它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规律也发生作用。
5、平均利润学说的意义 ①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②解决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上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形式上的矛盾;
③从整体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无产阶级要解放必须联合起来反对整个资产阶级的统治。
6、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
其实质是这些生产要素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二、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商业资本及其职能
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
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职能: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2、商业利润
商业利润:是资本家通过购销差价,按平均利润的要求,从产业资本家剥削来的剩余价值所瓜分到的那部分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并剥削包括商业职工在内的雇佣工人的关系。
3、资本主义的商业形式 ①批发商业; ②期货市场; ③零售商业; ④消费信贷;
另外还有服务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三、借贷资本和利息
1、借贷资本
是为了获得利息而暂时转让给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商业资本)使用的货币资本。
特征:
①它是一种作为商品的资本,即商品资本; ②它是一种所有权资本;
③它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
2、利息和利息率
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借贷资本家通过借贷关系从职能资本家那里瓜分到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利息量取决于借贷资本的大小和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一般情况下: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
3、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
银行职能:①借贷中介②支付中介
银行资本的构成:①银行家自有资本②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
银行利润=由贷款利息(高)-存款利息(低)-银行业务费用;来自于职能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所以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4、股分资本和股息 股分资本: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雉起来的企业资本,其组织形式是股份公司。股息:股票持有者按股票数额从企业盈利分配中获得的收入,它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四、土地所有权和地租
1、资本主义地租形式及其本质 形式:
①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 ②绝对地租
本质:体现了大土地所有者和农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关系。
2、垄断地租、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 同农业地租
3、土地价格
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实质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其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①地租量大小; ②存款利息率的高低。
五、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1、国民收入
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总和。
2、决定国民收入量及其增长因素
主要有:①社会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量;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资料的消耗情况。
3、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在与社会生产过程直接相关的各个阶级之间进行的分配。再分配:通过国家财政和收付服务费的方式进行。来源于税收和发行政府债券,用于军事、行政、公共工程、社会福利、及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开支。
第六章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①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②垄断资本主义
2、生产集中和私人垄断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 -> 生产集中
->垄断
3、二战后生产集中、垄断程度提高
二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由生产集中 ->跨部门集中。从生产集中看:
①兼并的对象:从大企业兼并中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甚至中国兼并;
②兼并的方式:从横向、纵向->混合兼并。
4、垄断和竞争并存
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5、垄断条件下的竞争
在内容、形式、目的、手段上都有新的特点。
6、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公凭借其在生 103f 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走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来源:
①垄断企业内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②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7、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分为:①垄断高价②垄断低价
垄断价格的形成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只是进一步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8、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
根据列宁的分析,作为帝国主义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经济特征: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产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私人垄断资本同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它的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①1914-一战前:形成时期;
②一战-二战结束初期:不稳定发展期;
③二战后-现在:获得广泛而迅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表现:
①科技革命推动生产迅速扩大与消费需要相对狭小的矛盾; ②部门间相互依赖加深与私人资本相互竞争加剧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固定资本投资的巨大需求与私人垄断酱积累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④高科技的研究开发、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之间矛盾;
⑤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为争夺国际市场、加强国际竞争实力的问题更加突出等。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方式 内容:
①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 ②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 ③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臵和充分利用; 方式:
①国家财政政策的调节; ②国家货币政策的调节; ③计划调节; ④社会福利政策; ⑤立法、行政措施。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双重作用
实质:从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借助国家政权力量直接参与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双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其局限性。
促进:
①促进经济发展;②缓和经济危机;③推动科技进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④协调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矛盾;⑤通过社会福利和收入政策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历史局限性:
①国家干预不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群众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②国家调节不能克服无政府状态、不能消除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破坏和经济结构的失衡;③国家干预经济不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的问题,不能消除大量贫困问题,不能消除阶级对立;④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第七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
1、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
国际分工: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二战后,国际分工达到新阶段。
生产国际化: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它是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发展的表现。国际分工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又推动着国际分工不断深入。
2、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动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则是资本国际化的条件。
3、资本国际化的形态 三种:
①商业资本国际化;②借贷资本国际化;③产业资本国际化。
4、跨国公司的发展和作用
形成于19世纪未20世纪初,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它的数量、规模都有很大变化,在全球经济生活中具有巨大影响。
作用:①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臵;②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③推动了国际技术交流;④扩大了国际贸易;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相关国家金融市场的冲击,操纵国际市场价格造成市场垄断,加剧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扭曲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等。
5、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
①世界经济的信息化;②形成世界经济体系;③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④跨国公司日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6、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 ①加强了各国协调合作机制的发展;
②为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导致南北差距、贫富扩大等。
7、经济全球化要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本质 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矛盾 贸易:顺差->减少矛盾;逆差->激化矛盾。
投资:发达国家对外资输入既鼓励又限制限制、既利用又排斥。使之在国际投资领域的矛盾和磨擦更加复杂。
金融: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巩固或加强各处货币地位而展开斗争;②围绕不同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动而纠纷不断。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 6de 玫鹘? 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国际协调为本国私人垄断资本对外进行经济扩张服务。
形式有:
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特征和实质 实质: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
特征: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然受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控制。
2、发展中国家力争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八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主要表现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主要表现:
①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 ③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实质与根源
表现: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被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企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产一片混乱。
实质: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根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3、危机的周期性
周期性一: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
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紧密联系,一般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繁荣)四个阶段。
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①资本主义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准备了物质条件,即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
②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发展,产生和锻炼了完成消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复杂性、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加深和激化,在现实运动的形式是复杂的,时而激化,时而缓和,起伏交错。运动中有多种因素作用,科技革命、资本占有形式的调整、政策变化、革命条件成熟状况等都使基本矛盾运动呈现复杂性和曲折性。从而使得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并具有长期性。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