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语意连贯题的解答之道(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9:3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语意连贯题的解答之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语意连贯题的解答之道》。

第一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语意连贯题的解答之道

语意连贯题的解答之道

专家认为,看文章要懂得语意的连贯才能读出内涵,考生们首先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持语意连贯的三个基本条件

所谓语意连贯,就是指语句表达要前后勾连、衔接和呼应恰当。要保持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语段条件:它是指必须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共同的话题使语段中的句子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句子都围绕同一中心进行阐述。如果没有形成统一的话题,必然东拉西扯,语言的连贯性就会遭到破坏。

2.逻辑条件:它是指必须形成合理的句序。合理的句序反映了说话人连贯的思路,反过来说,说话人的思路又成为排列句子顺序的线索。一般来说,人们把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作为基本语序。在实际运用时,几种安排句序的方法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3.语言条件:它是指必须注意语言的照应与衔接。若句子之间缺少必要的过渡、照应、铺垫,跳跃感太大,也会影响到语言的连贯性。

二、保持语意连贯的七大原则

为保持语意连贯,达到语段、逻辑、语言三个必备条件,必然要遵循语法规则和篇章原则,因此解答语意连贯型题目时,要从保持语意连贯的七大原则入手。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语意连贯型题目考查考生对句与句、句与段之间衔接与连贯性的掌握情况,主要分为语句填充、语句排序和推断下文三种题型。

题型一:语句填充。它是已有一个不完整文段,要求选择一个合适的句子填入其中以使之完整。

题型二:语句排序。它是要求对给出的句子根据语意进行正确组合。

题型三:推断下文。它是给出一段文字,要求推测作者接下来将要说明的内容。运用排除法解语意连贯型题目

三、运用排除法解语意连贯型题目

1.排除法在语句填充类题型中的运用

运用排除法解语句填充型题目,基本思路是先比较四个备选项,然后逐个排除。

【例题1】_____巍峨挺秀的秦岭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田堰层叠的南塬,模糊了;美丽如锦的渭河平原也骤然变得丑陋而苍老。

填入划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句是()。

A.天气阴沉了,满天是厚厚的、低低的、灰色的浊云 B.在夕阳的辉映下,满天彩云飘动

C.夜幕下垂,远山渐渐隐没了,田野像死一般寂静 D.北风呼呼地叫着,枯草落叶满天飞扬,树枝都成光胳膊了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解析:本题答案为A。主要看选项之间意境的差别。观察四个选项,B项的“满天彩云”与其他三个选项的意境明显不同。原文由上而下写秦岭、南塬和渭河平原的自然景色,情境是阴沉、凄清的。B项意境明显不符,可首先排除。从视角和色彩两个方面考虑应该选择A。C句的“渐渐隐没”与原文的“没有消灭在浊雾里”相矛盾。D项中的“北风”、“枯草落叶”、“树枝”都是具体细微的景物,与全句宏大的景物不一致,也不是从上到下的顺序。

2.排除法在语句排序类题型中的运用

语句排序类题目比较特殊,选项为数字的排列组合。运用排除法来解这类题目更能提高解题效率,基本思路也是比较四个备选项,可分为两个步骤。

步骤一:首先判断首句、尾句等特殊位置的句子是否恰当以排除部分选项。步骤二:比较剩余选项的差异点,然后进行分析,选定正确答案。【例题2】将以下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①商代以后,随着文字的出现,书写需求增加,周宣王时期“刑夷始制墨”,出现了颗粒状人工墨

②到了以彩陶为典型特征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用来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石研 ③这些长过半米的大石器,是用来加工粮食的

④砚起源于研磨器,目前已知最早的研磨器是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磁山文化时期的石磨盘和石磨棒

⑤此后,用于研墨的石研,就成为早期的砚 A.①③④②⑤ B.④③②⑤① C.①③④⑤② D.④③②①⑤

解析:本题答案为D。步骤一:根据首句来排除部分选项。观察选项可知,要么①为首句,要么④为首句。再看,排在第二句的都是③,由③句的指示词“这些”可知,其前句应是关于“大石器”的表述,而①句论述对象为“人工墨”,由此可知①不应放首句,排除A、C。

步骤二:比较B、D的区别。二者区别在于①、⑤的顺序,①讲的是出现墨,⑤讲的是研墨,应该是先出现后才能研,故①应排在⑤前,D项为正确答案。

3.排除法在推断下文类题型中的运用

运用排除法解推断下文类题型,主要是通过分析文章的行文结构排除不可能出现在下文的信息。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例题3】加拿大科学家在研究“威廉斯综合症”时意外地发现,有着音乐、数学天赋的人,他们的天赋其实是基因排列失常造成的,而且同样的基因失序也可能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大多数一出生就患有“威廉斯综合症”的孩子,他们体内的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在全球每两万人当中,就有一人会出现这种情况。

作者接下来最有可能着重介绍的是()。A.什么是“威廉斯综合症” B.7号染色体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C.“威廉斯综合症”的典型病例 D.基因失序与天才

解析:首句由研究“威廉斯综合症”入手,提出基因失序可能导致天才或精神病,然后介绍了基因失序的表现—— 7号染色体错排了20个基因。由此可知文段的中心话题是基因失序,只有D项是围绕基因失序展开的。A项属于前文信息,应排除。由“科学家在研究‘威廉斯综合症’时意外地发现”可知,按照行文顺序,对于“威廉斯综合症”这一概念的解释,应在前文而非本文出现。

专家建议考生们在备考中将以上方法做更多的练习,争取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

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第二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代入排除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代入排除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当中,一百多道题目,其实考察的不是考生会不会做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多的分数。当考试结束,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题目都不是问题,那到底怎么样我们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的答案。

在此专家就给大家介绍一种行测考试中比较好用的一种思想—代入排除思想

所谓代入排除,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1.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所以只要有一项满足题目的所有条件,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2.一个选项只要不满足题目中的其中一个条件,它就不是答案。

3.代入排除的时候,最好是先用其他方法如整除思想排除,然后带入。这样的话,在第一时间将明显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排除掉,既节省了时间,也能提高我们做题的正确率。

下面我们就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一些真题来体会这一思想的妙处。例1.一个五位数,左边三位数是右边两位数的五倍,如果把右边的两位数移到前面,那么所得新的五位数要比原来五位数的2倍还多75,则原来的五位数是()[2006年44题] A12525 B13527 C17535 D22545 答案:A 解析:从选项开始带入,发现第一个选项中125正好是25的5倍,同时,25125等于原来数12525两倍再加上75,满足题目的两个条件,就是答案。选A 例2.某城市共有A、B、C、D、E五个区,A区人口是全市人口的5/17,B区人口是A区人口的2/5,C区人口是D区E区人口总数的5/8,A区比C区多3万人,全市共有人口多少万人?()[2011年80题] A20.4 B30.6 C34.5 D44.2 答案D 解析:首先,由已知条件A区是总人口的5/17,而答案给出的均为有限的小数,则说明总人口乘以5/17一定也是有限的小数,则总人口能够被17除尽,排除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C。接下来带入选项,发现只有D选项满足题目所有条件。答案D 例3.三位专家为10副作品投票,每位专家分别都投出了5票,并且每副作品都有专家投票。如果三位专家都投票的作品列为A等,两位专家投票的列为B等,仅有一位专家投票的作品记为C等。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2012年73题] A.A等和B等的作品共6幅 B.B等和C等的作品共7幅 C.A等最多有5幅 D.A等比C等少5幅 答案D 解析:选项A,如果A成立的话,则A等和B等至少有12张选票,则最多只剩下3张票,还有4幅作品,不满足每张作品都有一票。排除A。B更不满足,如果满足,则B等和C等至少7票,其余3幅A等画共8票,错误。对于C,A如果有5幅,则已经有15张票了,其余作品就没有选票,所以A等作品达不到 5,C也排除。答案只有D。

以上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当中体现的一些可以用代入排除思想直接快速解决题目的例子,其实这样的方法有时候也是可以和其他的一些思想结合起来,方便我们解题的,可见它的重要性。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第三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百日复习计划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百日复习计划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悄然逼近,根据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的形势,今年的竞争可能更为激烈,广大考生要未雨绸缪,扎实做好复习准备。那么在仅有的百天时间内,如何能完美备战,达到最佳效果,关键还在于时间与计划的完美结合。合理地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认真地执行计划才不枉计划的制定。很多考生是第一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对公务员考试形式与内容都有很多的疑惑和迷茫,如何备考,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一直是广大考生的困扰所在。为此,为广大考生打造了一份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间表,供大家参考。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

一、准备阶段:熟悉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定计划

首先:熟悉国家公务员考试。搜集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与考试大纲,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条件、报名流程、考试内容、考试规则等信息。

其次:购买辅导教材。购买最新的、权威的、有专业研发团队培训机构出版的教材,至少要准备一本行测教材。同时,根据自身特点与喜好,购买相应的辅导教材,包括专项训练、真题、预测题、模拟题等。

最后:制定备考计划。根据自身基础条件与优劣势,制定出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合理的完美备考计划。

☞提醒:1.辅导教材最好一脉相承,切忌杂七杂八

2.要严格执行自己的计划进行,力争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杜绝拖延现象

二、夯实基础阶段:打牢基础,查漏补遗

第一轮:精读教材,全面打基础。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仔细按照教材复习行测与申论,将基础知识打牢,要全面、深入地掌握广阔的知识。

第二轮复习:系统复习,查漏补遗。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比如专项训练练习题等,查找自己的弱点,专攻死穴,达到优点更优,漏洞补上,齐头并进。

☞提醒:在此期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开始,考生在备考之余,一定要抽空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动态。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大纲、职位信息的发布。

2.搜索权威机构的公告解读、大纲解读、职位解读,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今年的政策,以免有什么新政策遗漏。

3.根据自己的条件认真核对职位信息表,确定自己的报考方向。

4.关注每日报考形势,多去权威公考培训机构查阅报考信息。

三、巩固提高阶段:题海战术,学思结合此阶段其实是对前两个复习阶段的总结巩固阶段,要配合以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真题等,总结经验,归纳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梳理知识。做到学与思的结合。

四、冲刺应考阶段:模拟实训,调节心态

复习方式:以模拟训练为主。最后15天,是全力冲刺阶段,考生在保证做一定量的全真预测题的基础上对之前的复习加以巩固。通过做题,进一步查漏补缺。考生须按照国家公务员考试考试的时间进行全真实战演练,锻炼自己的考试能力,让自己适应考试环境。

状态调整:了解考前必做七件事。第一件事是调整心态,临近考试,考生会出现紧张情绪。此时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是考前调整状态的有效手段。另外,通过参加一定的娱乐活动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也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第二件事:合理休息。考前三天,一定要休息好,不能熬夜。研究证明,考前三天休息好,在考试时精神集中,就能保证临场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第三件:合理膳食。考前几天,学生在饮食安排方面要做到均衡、适宜和卫生。注重合理的食物搭配和均衡饮食。

第四件:备齐两证。身份证、准考证。两类证件缺一不可,一定要带齐。第五件:勘察考场。提前勘察考场,可避免考试当天匆忙寻找耽误时间。首先要根据自己居住地到考场距离来决定交通方式。

第六件:准备考试工具。首先,必备的铅笔、橡皮、黑色的钢笔(或签字笔、圆珠笔)一定要多带。需要注意的是,铅笔要求的是2B铅笔。其次,辅助工具如手表、直尺、量角器一定要带全。

考生在这一百天里加足马力奋力拼搏,一定可以博得精彩人生!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第四篇: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201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考法律术语汇总

公务员考试中与法律相关的选词填空材料,常以法律专业术语的固定搭配为考查重点,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平时应注意此类词语的积累。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以例题为据:

【例题】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_____。对此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_____;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议 诉讼 裁决 B.复议 控告 判决

C.仲裁 复议 仲裁 D.仲裁 诉讼 复议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第一空中申请的对象为“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故不适用“仲裁”,排除C、D两项。“控告”一般针对的是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第二空应选“诉讼”。第三空中,“判决”是法院作出的,对于国务院一般要用“裁决”。

公务员考试中与法律相关的选词填空材料,常以法律专业术语的固定搭配为考查重点,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平时应注意此类词语的积累。法律专业术语是专门用来表示法律领域特有的事物、现象的专业用语,具有规范、严谨的特点。以例题为据:

【例题】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_____。对此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_____;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议 诉讼 裁决 B.复议 控告 判决

C.仲裁 复议 仲裁 D.仲裁 诉讼 复议

中公解析:本题答案为A。“仲裁”一般是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第一空中申请的对象为“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故不适用“仲裁”,排除C、D两项。“控告”一般针对的是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时,可以启动行政诉讼程序,第二空应选“诉讼”。第三空中,“判决”是法院作出的,对于国务院一般要用“裁决”。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可以将此类词语进行专门记忆,对于考生来说,博闻强记最为重要。【相关推荐】 临沂人事考试信息网:linyi.offcn.com

第五篇: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多次稀释溶液题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巧解多次稀释溶液题

行测答题技巧:

在国考行测科目的数量关系部分,浓度问题“出场率”较高,考生需引起高度重视,一般类型的题目采用方程法、十字交叉法能较快得出答案。然而,溶度问题中的溶液多次稀释问题难度较大,综合考查考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采用传统方法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因此,为帮助考生在考场上快速解决这一类问题,专家为广大考生总结了两类溶液多次稀释问题的两个重要公式,考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

溶液多次稀释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

(1)原有浓度为 溶液质量为M克,每次倒出N克的溶液,再添水加满,重复操作n次;

(2)原有浓度为 溶液质量为M克,每次倒入N克的清水,再倒出N克的溶液,重复操作n次。

例题1: 从装满1000克浓度为50%的酒精瓶中倒出200克酒精,再倒入蒸馏水将瓶加满。这样反复三次后,瓶中的酒精浓度是多少?

A.22.5% B.24.4% C.25.6% D.27.5% 解析:此题答案为C。依题意,每次操作后溶质变为原来的(1000-200)÷1000=0.8,由于溶液质量不变,则每次操作后浓度也变为原来的0.8,故反复三次后浓度变为50%×0.8×0.8×0.8=25.6%。

例题2: 杯中原有浓度为18%的盐水溶液100ml,重复以下操作2次:加入100ml水,充分配合后,倒出100ml溶液。问杯中盐水溶液的浓度变成了多少?(假设盐水溶液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A.9% B.7.5% C.4.5% D.3.6%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例题3: 杯里全是水,倒出 装入纯酒精,又倒出 装入纯酒精,再倒出 装入纯酒精,问现在酒精浓度是多少?

A.50% B.60% C.70% D.80%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惠新西街学习中心

行测答题技巧http://bj.offcn.com/html/guojia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

下载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语意连贯题的解答之道(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语意连贯题的解答之道(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