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大全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Post-Wa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
3、课程学时:总学时32
4、学 分:2
5、先修课程:
6、适用专业:本校所有专业
7、大纲执笔:李廷
8、大纲审批:人文社科学院学术委员会
9、制定(修订)时间:2009年1月
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为西南石油大学全校学生的公选课。
该课程重点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基本线索、主要矛盾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关系基本史实及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和基本史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国际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研究国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概述及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讲授内容是:
1、美苏对抗及两极格局的形成、演变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2、战后民族解放运动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3、西欧、日本战后的恢复、发展及其对外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对外关心的发展;
5、战后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
本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
1、系统掌握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脉络、主要矛盾的演变过程、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大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2、了解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现状和动态,掌握有关重大问题、热点问题的争论焦点和不同观点;
3、初步掌握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国际问题,结合历史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研究国际关系的能力。本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教师的讲授侧重于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基本线索、重大事件以及难点问题,布置思考题,解惑答疑、组织课堂讨论、期末考试。学生自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阅读教材及参考书相关章节,循序渐进,认真钻研,力求全面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相关教学环节如下:
1、课堂提问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2、期末实行开卷考试。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
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2学时)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
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 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2学时)
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
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思考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2学时)
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
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2学时)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 思考题:
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
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
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2学时)
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
第二节 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2学时)
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
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
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思考题:
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
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2学时)
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2学时)
1、美苏戴维营会谈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
3、第二次柏林危机
4、古巴导弹危机 思考题:
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
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第五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2学时)
1、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的召开
3、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
第二节
世界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高涨(2学时)
1、非洲独立运动概况、原因、特点
2、苏伊士运河事件
3、印支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思考题:
1、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
5、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 第六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分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2学时)
1、苏东关系:从波匈事件到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中苏关系:从同盟关系到全面对抗
第二节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2学时)
1、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欧共体的建立及其发展 思考题:
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
2、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及与美国的关系。
第七章
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与多极化的发展(七十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2学时)
1、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与尼克松主义的出笼
2、苏联实力的增强及其全球攻势战略
第二节
东西方缓和与苏联在缓和下的扩张(2学时)
1、东西方缓和2、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对外扩张
3、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与“卡特主义”
第三节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1学时)
1、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欧洲共同体联合趋势的发展
3、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思考题: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2、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
3、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4、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
5、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与南北关系6、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8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1学时)
1、里根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实施
第二节
西欧、日本的发展(1学时)
1、西欧联合步伐的加快
2、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1学时)
1、东欧剧变
2、德国的统一
3、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思考题:
1、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实施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5、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6、德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7、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教训。【指定教材】:
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基本参考书目】:
[1]《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历史研究》,阿诺德·汤因比,上海世纪出版社 [3] 《大外交》,亨利·基辛格,海南出版社,1997年
【扩展参考文献】:
一、资料、概览
《世界知识年鉴》,世界知识出版社。《国际条约集》,世界知识出版社。
王绳祖(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下册,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卞连庆(等):《现代国际关系史资料选辑》,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战后国际关系史料》,1—5册,1983年版。卫林(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大事记》(1945—197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版。
陈有进:《当代世界大事纵览》,改革出版社 1991年版。刘志功:《战后国际关系手册》,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谢朝晖、罗庆旺:《战后世界重大军事事件始末》(1945—1990),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任正德、吴建新:《国际战争风云录—-二战后170次局部战争大观》,新华出版社 1993年版。
王克勤等:《世界知识大辞典》,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版。靳文翰等:《世界知识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年版。
二.战后国际关系史、地区史、外交史
皇家国际事务协会:《国际事务概览》,上海译文出版社。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7、8、9、10卷,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年版。方连庆(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俞正梁(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年版。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下册,法律出版社 1986年版。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上、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版。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陈乐民(主编):《西方外交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战后世界历史长编编委会:《战后世界历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8年版。朱明权(主编):《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册,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
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年),上、下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顾关福:《战后国际关系》,时事出版社 1998年版。
宫少明等:《冷战后国际关系》,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9年版。颜声毅:《当代国际关系》,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潘琪昌:《欧洲国际关系》,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张蕴岭:《欧洲剧变与世界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年版。杨灏城等:《民族冲突和宗教争端——当代中东热点问题的历史探索》,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肖宪:《世纪之交看中东》,时事出版社 1998年版。王士录:《从东盟到大东盟》,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年版。徐士澄:《美国和拉丁美洲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版。陆忠伟:《新旧交替的东亚格局》,时事出版社 1993年版。
吴秉真、高晋元:《非洲民族独立简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陈乐民:《东欧剧变与欧洲重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年版。潘振强:《国际裁军与军备控制》,国防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李铁城:《联合国的历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年版。谢启美等:《走向21世纪的联合国》,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6年版。资中筠:《战后美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陈东民:《战后英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年版。
张锡昌、周剑卿:《战后法国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3年版。宋成有等:《战后日本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5年版。丁建弘:《战后德国的分裂和统一》,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石志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一)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1)。《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二)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4)。《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上、下)
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6)。《战后国际关系论丛》,上海市国际关系史学会编(1984)。
三、理论、研究方法
詹姆斯•多尔蒂:《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年版。布鲁西•拉西特(等):《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 2001年版。
威廉•奥尔森(等):《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肯尼思•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汉斯•J•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肯尼思•沃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卡尔•多伊奇:《国际关系分析》,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求实出版社1988年版。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迈克尔•H•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杰罗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山本吉宣:《国际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田中明彦:《世界系统》,经济时报出版社1990年版。
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张季良:《国际关系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年版。8
第二篇: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 校内精品课 > 国际关系史 >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
战后国际关系史教学大纲第一章:美苏从合作走向对峙 第一节:美苏的崛起及其对外战略(3学时)
1、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及其全球战略
2、苏联的崛起及其战后初期对外政策
第二节:以欧洲为重点的美苏对峙(3学时)
1、遏制理论与富尔敦演说
2、杜鲁门主义与美苏冷战的爆发
3、第一次柏林危机与德国的分裂 思考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2、试析战后初期苏联对外政策。
3、“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
4、杜鲁门主义的出笼与美苏冷战的爆发。第二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3学时)
1、战后西欧的困境及其对策
2、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3、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4、北约的建立与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苏东关系(3学时)
1、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2、苏东关系的加强与社会主义阵营的诞生 思考题:
1、美国大西洋联盟政策
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与实施
3、北约的成立及其战略演变
4、战后初期苏东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的发展
5、社会主义阵营诞生的深运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
第一节 民族解放运动的新形势(3学时)
1、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2、殖民主义国家的对策
第二节 战后初期亚洲国际关系(3学时)
1、美国单独占领日本与旧金山和约
2、美国对亚洲的政策
3、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4、巴勒斯坦问题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思考题:
1、战后初期民族解放运动的有利条件及其特点。
2、旧金山和约的签订及其影响。
3、印巴分治的原因与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4、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第四章 美苏关系的演变(50-6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
1、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2、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
第二节 美苏关系的缓和与危机(3学时)
1、美苏戴维营会谈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维也纳会谈
3、第二次柏林危机
4、古巴导弹危机 思考题:
1、美国大规模报复战略。
2、肯尼迪和平战略与灵活反应战略。
3、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
4、第二次柏林危机与“柏林墙”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第五章 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第三世界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3学时)
1、第三世界的基本特征、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的召开
3、不结盟运动和“77国集团”
第二节 世界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高涨(3学时)
1、非洲独立运动概况、原因、特点
2、苏伊士运河事件
3、印支人民抗美救国战争 思考题:
1、第三世界崛起的原因、地位与作用
2、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成果及其历史意义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非洲独立运动的原因、特点及发展阶段
5、苏伊士运河事件及其对中东地区战略格局的影响 第六章 两大对立阵营的分化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的动荡(3学时)
1、苏东关系:从波匈事件到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2、中苏关系:从同盟关系到全面对抗
第二节 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3学时)
1、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欧共体的建立及其发展 思考题:
1、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其影响。
2、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实施。
3、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发展及与美国的关系。
第七章 美苏在缓和中的争夺与多极化的发展(七十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战略的调整(3学时)
1、美国国际地位的下降与尼克松主义的出笼
2、苏联实力的增强及其全球攻势战略
第二节 东西方缓和与苏联在缓和下的扩张(3学时)
1、东西方缓和2、7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对外扩张
3、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与“卡特主义”
第三节 国际关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3学时)
1、第三世界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2、欧洲共同体联合趋势的发展
3、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与对外政策的调整 思考题:
1、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2、勃列日涅夫的全球战略
3、东西方缓和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4、卡特政府的人权外交及其运用
5、发展中国家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与南北关系6、70年代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
第八章 美苏争夺的新态势与两极格局的瓦解(80年代)
第一节 美苏对外政策的调整(3学时)
1、里根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及其实施
第二节 西欧、日本的发展(3学时)
1、西欧联合步伐的加快
2、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第三节 两极格局的瓦解与冷战的结束(3学时)
1、东欧剧变
2、德国的统一
3、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 思考题:
1、里根时期美国对外政策。
2、布什“超越遏制”战略。
3、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产生的背景,实施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欧洲一体化进程。
5、日本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
6、德国统一的背景、进程及影响。
7、苏联解体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教训。上一篇:战后国际关系史指定教材与参考文献
下一篇:战后国际关系史课程简介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国际关系学院-精品课程 设计制作:国际关系学院教育技术中心
第三篇:二战后国际关系史问答题
二战后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它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主要的影响是使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
1、首先,它造就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登上了世界资本主义霸主的宝座。由于战争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美国不仅没受到多大的损失,还利用出售军火发了战争财,经济力量空前发展。战争还刺激美国军事力量的膨胀。大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拥有军事基地,还垄断着原子弹。
2、其它帝国主义国家降为资本主义二流国家。德意日作为战败国,经济、政治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英法受法西斯侵略影响,国力大大削弱。经济上依赖美国,使美国乘虚而入,逐渐开始了对西欧的控制。
3、苏联作为政治、军事强国崛起,两极格局形成,美苏由战时合作迅速转为冷战。大战给苏联造成了严重损失,经济损失达4850亿美元,人口死亡2000万。苏联对二战胜利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扩大了社会主义的影响。随着二战胜利结束,东欧和亚洲先后出现了一些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
4、给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陷于战争,大大削弱,各被占领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许多国家相继独立。
5、一方面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另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二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军事需要促进了科技发展,如原子弹的研制成功。40年代末起,美国便发生了技术革命。这也使得科技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空前明显。
二、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对外政策
苏联在二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成为政治和军事大国,为恢复战时严重受损的经济,保障自身安全,苏联采取了安全保障战略。总体上对美英不干涉美英事务;在苏联控制的东欧不准美英干涉,杜鲁门上台后,苏联采取妥协的态度避免矛盾尖锐。
1、强调维持大国合作,主张把战时同盟维持到战后,以苏美英三大国合作为基础,赞成建立联合国。主张联合国必须有力;必须坚持大国一致原则。
2、重视在东欧建立保卫苏联安全的屏障。二战期间斯大林就想把历来对苏联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东欧变为自己的控制范围。雅尔塔体制便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战后,苏联帮助东欧国家加速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东欧诞生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受历史传统影响,翻了一些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的错误。在东欧国家强制推行苏联模式拖累了各国的经济。
3、严惩法西斯侵略国家使之不能东山再起。主张根除法西斯势力,促进民主与和平,防止新战争的产生。
4、在远东地区重新安排。收回页库岛,占领日本北方四道,加强在远东的纵深防御。
这些政策旨在巩固胜利成果,维持和平环境和雅尔塔体制,保住东欧,顶住美国;对西欧和亚洲各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则只在不导致美苏军事冲突的限度内予以一定的支持。
随着美国逐渐挑起了冷战,苏联采取相应的积极防御方针,立足于准备一场新的战争的到来。1947年后成立了情报局;在德国问题上,与美国爆发了第一次柏林危机;在经济上针对马歇尔计划,实行莫洛托夫计划;在军事上扩大军队编制,并加紧研制核武器,55年建立华约组织,与美国开始了针锋相对的较量。美苏争霸成了国际关系的主流。
三、美国遏制理论的提出
1946年2月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给国务院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全面分析了战后苏联的理论、意图、政策和做法,并提出了相应对策。1947年7月,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分析了苏联行为根源和对外政策目标,进一步公开阐述了八千字电报的内容和观点,从而提出了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
凯南遏制理论有两个要点:一是“重点防御”。主张对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区分主次/对主要地区死守不放,如大西洋共同体的国家和地区;地中海和中东各国等。而对此要地区在迫不得已时应准备放弃,提出要避免“把手伸得太长”,以免美国自己无力承受。二是认为苏联并不想对西欧、日本等国军事出击,威胁只是政治和心理上的。因此,主张从经济援助下手,以美之长攻苏之短,进行和平演变,分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他特别主张:马歇尔计划应由欧洲主动提出,包括复兴德国;对苏联和东欧也要提供经济援助;改变对日政策。
凯南的遏制理论是从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的实际能力出发的,适应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的需要。杜鲁门政府实际上采纳了遏制政策。遏制理论对战后初期美国对苏战略和政策的确立和执行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杜鲁门主义提供了理论基础。
四、印巴独立与克什米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革命风暴席卷整个亚洲。印度也掀起了要求推翻英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的新高潮。英国为维持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竭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挑拨离间,制造分裂,引起印度国内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仇恨不断激化,伊斯兰教徒和印度教徒冲突不断。
1947年6月,英政府宣布了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割为巴基斯坦国、印度联邦和王公土邦三部分。同年8月,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式分治。之后,大多数土邦并入印度。
导致印巴分治的原因有很多:
1、是印度人民直接、长期反对英殖民主义的结果。印度历史上爆发过数次大规模的反英斗争。
2、是英殖民者在印度地区长期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结果。
3、也是历史上印度地区民族冲突和教派冲突的结果。
4、经济因素是导致分裂的根本原因。
印巴分治使英国在印度的经济利益基本上未受削弱,却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形成了一些争端,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原是印度北部的王公土邦,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根据蒙巴顿方案,土邦可自由决定加入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或是保持独立。印度利用印度教王公所控制的克什米尔议会宣布并入印度。但这违背了蒙巴顿方案中大多数人口为穆斯林的地区应划归巴基斯坦的原则。因此,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印巴两国为争夺克什米尔的主权,在1947、1965年爆发了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经过几次战争后,巴基斯坦实际控制了克什米尔约2/5的地区,约100万人口;印度控制3/5地区,人口约400万。
五、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与第一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问题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世界的热点一直至今中东地区也因此成了世界上多年动荡不安的地区。
巴勒斯坦原先的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犹太人的祖先是希伯来人,由阿拉伯半岛的南部迁至巴勒斯坦地区,并建立国家。后来罗马帝国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迫害政策,迫使犹太人流亡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政府巴勒斯坦,逐步完成了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
19世纪以来,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运动的影响下,流亡在世界各地饱受其时的犹太人发起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鼓励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重建国家。一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破坏阿拉伯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就支持犹太复国主义,挑起宗教和民族矛盾。二战期间,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也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美国不断排挤并逐渐取代了衰落的英国的地位,支持犹太人大搞反英排阿运动。英国将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联合国通过分治方案,决定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由于在土地面积分配不公,引起阿拉伯各国的强烈反对。英国支持阿拉伯国家联盟反对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委任统治,以色列国当天下午宣告成立。美苏立即予以承认。阿盟各国出兵反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的压力,英国停止支援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很快掌握了战场上的优势,并向阿拉伯国家大举进攻,迫使各国签订停战协定。通过战争,以色列不仅没少领土,反而侵占了两万多平方公里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五分之四,致使大批巴勒斯坦难民流落在各阿拉伯国家。联大决议中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没有建立。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不多县嘎拉博国家侵犯,阿拉伯各国不断反抗,中东陷入长期的动荡和冲突。第一次中东战争使巴勒斯坦问题更加复杂,民族、宗教、历史问题纠缠在一起。直至今日,巴勒斯坦问题仍看不到解决的迹象。
六、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万隆会议,即第一次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开幕共有来自亚洲和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召开的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遭到严重削弱,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2、亚非许多国家仍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状态,他们面临着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的共同任务。
3、中国、朝鲜在朝鲜战争中取得胜利,印度支那人民抗法战争的的胜利,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气焰。亚非国家以独立的姿态走向国际舞台。
过程:
1、首先是一般性发言阶段,大多数国家表达了反帝反殖的共同愿望。表示希望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但伊拉克、土耳其等国手美国挑拨,把矛头指向中国和共产主义。对此,周恩来总理重新准备了发言稿,提出了著名的“求同存异”原则,阐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2然后是分组讨论阶段,各国代表分成经济、文化、政治委员会三个小组进行主体讨论,虽然争论很激烈,但在求同存异的原则指引下,最终达成了协议。
3、1955年4月24日,会议通过最后公报,是会议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总结。影响:
1、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的讨论自己的命运和问题的会议,这本身就反映了亚非国家发生的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2、开创了亚非国家友好合作、共同奋斗的局面,增进了各国的了解,推动了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3、万隆精神,即亚非国家为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建立和发展友好团结合作关系,维护世界和平而求同存异,共同斗争的精神成为指引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奋斗的指针。
七、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外政策调整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美苏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赫鲁晓夫上台后,面对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冷战气氛浓厚,美国广泛建立军事包围圈,德国和柏林问题亟待解决,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赫鲁晓夫不仅对国内政策进行了许多调整,对外政策方面也有很大变化。
他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提出了“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三个口号,并作了解释:和平共处是苏联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能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体系的竞赛,社会主义体系必将取胜;和平过渡,指社会革命的形式有多种,暴力和内战不是改造社会的唯一途径。
在“三河”路线指引下,1、苏联开始解冻同西方国家的关系。解冻的重要标志是1955年7月,苏美英法四国首脑的日内瓦会晤,以及东西放在战争遗留问题上一系列协议的大成。同年9月同联邦德国建交;12月,苏联从奥地利撤军,承认奥地利的中立地位。
2、调整了同东欧国家的关系,纠正了斯大林的一些错误。主要体现在改善苏南关系的事件上。1955、56年双方相继发表《贝尔格莱德宣言》和《莫斯科宣言》,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
3、开始向第三世界大力渗透。56年进入埃及,60年渗入古巴,60年代又向非洲南部渗透,想通过经济、军事援助扩大苏联的影响。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调整是从实力地位角度出发继续同美国抗衡。在此前提下表现出一种灵活性,向西方发起了所谓的和平攻势,顺应历史的潮流,有一定的正确性。但对其它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进行了许多干涉,大国沙文主义依然存在。
八、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过程、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战后中苏关系史上最不友好的时期,双方由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发展到两国关系的恶化又到全面的对立和对抗,甚至发生了边界冲突。
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
1、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引起中国方面的异议。②关于战争问题,中国坚持帝国主义就是战争的原则,苏联认为在核时代,战争是可以避免的。③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过渡”问题,中国坚持通过暴力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观点。
2、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①赫鲁晓夫试图把中国纳入苏联的战略轨道。②苏联要求中国的对外政策服从于苏联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反击印度在中国边境上的入侵表示不满。③苏联在边境和领土问题上挑起争端和冲突,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过程:1958年苏联无理要求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企图从军事上控制中国。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损害,因此遭到中国坚决拒绝。1959年6月,苏联撕毁协定,拒绝供给中国原子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同年9月,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问题上,公开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将中苏关系破裂公诸于全世界。1960年开始,中苏关系进入全面恶化时期,苏联单方面撕毁经济合同,撤走了全部专家,给中国的建设造成严重困难。在意识形态方面极力攻击中国。在国际上竭尽全力孤立中国。1962年,在新疆地区进行大规模颠覆活动。1965年,苏共在莫斯科召开19国共产党分裂会议,中朝等7国拒绝参加,中苏关系全面破裂。1969年3月,两次入侵珍宝岛地区,挑起边界武装冲突。
影响:
1、公开分裂了社会主义阵营,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可乘之机。
2、使双方付出了沉重代价,为准备军事对抗花费大量资金。
3、使中国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推进了中美在这一时期建交。
4、暴露了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使其在对外关系中处于被动。
九、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外部原因有:二战使殖民主义大国普遍衰落,为非洲独立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亚非会议1955年的巨大成功,加强了非洲各国的团结;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鼓舞了斗志,战后出现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同情非洲。内因有: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战争教育了人民,培养了革命力量。非洲人民提高了民族觉悟;出现了民族主义的政党;泛非主义,也就是非洲黑人的民族主义的发展。
其发展过程大体分为3个阶段。其中1958至60年代末是独立运动空前高涨时期。1960年,17个国家独立,当年被陈为非洲独立年,此后许多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1963年非洲统一组织的建立,是非洲各国人民反帝反殖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1963年5月,31个非洲国家首脑举行会议。5月20日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非洲统一组织宣告成立。根据宪章规定,非洲统一组织的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统一与团结,协调非洲国家在政治、外交、经济方面的合作,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解放尚未独立的非洲领土。阿尔及利亚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和刚果民族独立运动都是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历史上的光辉篇章,沉重打击了殖民主义。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增至41个。直到1990年,非洲国家全部独立,宣告了殖民统治在非洲的结束。
60年代非洲独立运动发展的特点有:
1、为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由分散走向联合。
2、泛非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为非洲独立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
3、虽然政治上摆脱了宗主国的控制,但是经济上还受殖民主义者的控制。
4、属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性质,具有反帝特点,但并不彻底的反封建。
十、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959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戴高乐任第五共和国第一任总统。他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其核心是在维护民族独立、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使法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政策提出的背景:
1、战后法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法国在经济、政治上受到美国的限制,希望能有同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
2、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美苏冷战使法国感受到安全的威胁。
3、戴高乐个人同美国关系不好。美国二战期间没有支持戴高乐,使其怀恨。其政策基本内容有:1促进法国外交上独立自主。①反对美国的霸权,维护民族的独立,谋求法国的大国地位。主要反对美国大西洋联盟的霸主地位。②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戴高乐认为美国灵活反映战略是与欧洲盟国脱钩,对美国保卫欧洲的能力表示怀疑。认为法国在北约中有损法国的国家利益。③主张建立三位一体的核力量。1960年试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
2、加强法德合作,推动两欧的联合。戴高乐认为德国的分裂及美苏对峙对德的控制使德国不能成为法国的威胁,而且欧洲联盟的建立也不能缺少法德。1963年法德签订《法德合作条约》,实现历史上的和解,推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
3、调整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①1964年中法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②对苏联既保持警惕,又希望建立缓和谅解的合作关系,扩大法苏经贸合作,通过向苏联靠拢摆脱美国的控制。
4、非殖民化的问题,使法国赢得有利的国际地位。
戴高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维护法国的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提高国际地位,推动两欧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政策雄心很大,经济不足是其弱点,不可能使法国从根本上改变其国际地位。
十一、尼克松主义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施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战后美国历届政府所实行的一套全球战略已无法照旧执行下去。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他为保住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了一整套新的对外战略,即所谓的“尼克松主义”„
背景:
1、美国实力地位的下降。经过五、六十年代的朝鲜、越南战争,美国元气大伤。由于美国长期巨额的军费开支,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国内还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爆发了大规模群众性反对越战运动和黑人民权运动;美国工业总产值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于战后初期相比大大下降。而苏联实力地位有所增强。
2、两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的崛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打乱了美国的全球部署。
内容:提出“伙伴关系”、“势力”和“谈判”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根支柱。其涵义是,美国继续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平等地位,即“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同时利用中国同苏联的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
在战略方面提出了“现实威慑战略”。①在核武器上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②把“两个半战争”变为“一个半战争”。③分担负担的防御方针。
实施:
1、军事方面:①开始削减军费。②开始削减军队。③对海外驻军削减。
2、在外交方面:①结束越南战争。在战场上,美国连遭失败,损失严重,在1973年3月29日从越南撤走了所有的部队,实现了从越南脱身。②主动打开同中国的关系。在中苏关系恶化的情况下,1972年2月,尼克松访问了中国,发表了上海公报,打破了中美关系的坚冰。③调整同西欧、日本的关系。与它们建立“伙伴关系”,寻求共同发展。④缓和同苏联的关系。从1972至1974年,美苏首脑频频互访,签订了许多限制核武器、促进经济技术合作的协定。这样,美苏关系在70年代进入了缓和时期。
第四篇: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史专题
国际关系主要指主权国家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当人类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生产力有了巨大的发展,世界越来越联系为一体的情况下,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才开始出现。近现代史上的国际关系有三种基本类型:1.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矛盾与斗争。2.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对抗。3资本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侵略与反侵略、奴役与反奴役的矛盾与斗争。从国际关系演变的过程来看,世界格局的演变是其核心内容。本专题包括1、2两种类型。第3种类型另外组成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一、近现代各时期国际关系的发展史
1.16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
为夺取世界殖民霸权,英国先后同西班牙、荷兰、法国多次交战,最终确立了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
主要内容有:
(1)早期殖民斗争:主要表现为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在早期殖民扩张中的矛盾和冲突,主要目的是争夺殖民霸权。
(2)法国与其他欧洲列强的关系:时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主要表现为反法同盟与法国的战争及欧洲大陆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主要目的是争夺欧洲霸权以及恢复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3)主要是克里米亚战争及德国统一中与邻国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是英法与俄国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殖民战争;普法战争以色当战役为界,之前法国是非正义的侵略性战争,普是为完成统一的正义战争,之后性质变化。(全面把握普法战争的影响)在欧洲以外,欧美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又勾结起来,英、法联合出兵,充当元凶,俄、美充当帮凶,共同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美洲,在拉美独立战争基本胜利后,欧洲列强想乘机填补西、葡留下的殖民空缺,俄国还加紧向阿拉斯加扩张。美国竭力阻止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包含着“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原则的“门罗主义”在这一背景下出台,排斥欧洲列强向美洲扩张。美国甚至还从欧洲列强手中攫取其在美洲的殖民地:1846年从英国手中得到俄勒冈,1867年从俄手中廉价购得阿拉斯加。
2.19世纪晚期至一战
列强的关系即斗争又勾结,以斗争为主。
主要内容: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之间围绕着重新瓜分世界,进行了愈演愈烈的斗争,列强之间形成三对主要矛盾,并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终于导致了一战的爆发。除此之外,还有因争夺我国东北领土而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第一场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美西战争、为争夺我国东北的日俄战争。另外:帝国主义国家的勾结协调有:同盟国和协约国集团的形成,以美国“门户开放”为基础的共同宰割中国同盟形成、三国干涉还辽。他们的勾结恰恰反映矛盾尖锐。
3、两次大战期间
主要内容:(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由协约国干涉苏俄到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世界基本上是和平共处。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利益关系,世界局势趋向平稳。
(3)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使30年代主要矛盾演变为法西斯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但由于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和苏联从自己的安全出发,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最终未能遏制战争爆发。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不同制度的国家形成合作)
4、二战后至今
主要内容: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和主要国际形势。
二、主要认识
1、国际关系是人类历史最为复杂的一页,整个国际关系史实际上是一部冲突、合作并存与交替、相互促进与转换的历史。其主线包括三个方面──大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对外政策)、国际格局的演变、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2、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变换多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两个方面:(1)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总是放在第一位的,它决定着外交的方向。(2)实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根源,实力是外交的后盾,国际关系大多情况下体现的是强权政治。
三、专题梳理
1、各时期国际关系总体特征、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简表
时期 总体特征 主要矛盾变化
16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在欧洲;
西欧国家争夺欧洲霸权和殖民霸权。从英西、英荷矛盾──英法矛盾
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中期 国际关系的中心仍在欧洲;
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 从英法矛盾──英俄矛盾
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 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1919-1945 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它的两侧转移。
先是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从英美矛盾──法西斯与反法西斯之间的矛盾。
1945-从两个阵营到三个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国际形势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 从美苏矛盾到南北矛盾
2、世界格局的变化
维也纳体系(略)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背景: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新秩序。(分赃、反苏)
(2)实质: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3)内容:
(4)维护机构:国际联盟(宗旨、实质、地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的成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5)瓦解:
凯末尔土耳其革命最早冲击凡尔赛体系,废除《色佛尔条约》签订《洛桑和约》,在凡尔赛体系打开一个缺口。
1935年德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大量扩军,1936年德军开进莱非军事区,进一步撕毁凡尔赛和约。
1939年德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的“九一八”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华盛顿体系的束缚。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雅尔塔体系:
形成背景:西欧普遍衰落;美国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内容:(1)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东山再起
(2)重新确定欧亚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占领区的疆界
(3)建立联合国
评价:积极: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消极:实质是美苏根据自己战略需要的两分天下 演变:(1)50年代中期形成两极格局
(2)5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形成美苏争霸(形成、三个阶段、对中国的态度)
(3)解体: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
多极化格局:
形成原因:根源于经济多极化趋势;直接因素在于苏联解体。
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
(1)在和平条件下发生的,格局交替的过程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
(2)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斗争的焦点: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3)当今世界格局表现为支配力量是一超多强(五个国家),多极化是趋势。
(4)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三个体系比较:
背景:①这三个体系都在战争之后建立起来。维也纳体系在拿破仑帝国战争失败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②都是战胜国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形成。维也纳体系通过维也纳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雅尔塔体系通过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
目的:都是战胜国中的大国、强国寻求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和平。
内容:①从体系的建立者来看。维也纳体系的建立者除英国外,都是封建国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者是帝国主义列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者是社会主义的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英。②从具体条款看,都反映了大国的利益。维也纳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俄、普、奥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英、法、美等国,雅尔塔体系的获益者主要是美、苏等。③都有维护体系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体系是“神圣同盟”“四国同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国际联盟;雅尔塔体系是联合国。④从格局看,前两个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的两极格局。⑤从范围看,维也纳体系主要限于欧洲,后两者带有全球性。
瓦解的原因: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矛盾,激化可了大小国之间的民族矛盾,在一系列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下瓦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激化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之间、大小国家之间的矛盾,德、意、日都对这一体系不满,随着德国重新的崛起,三国联合起来打破了这一体系。雅尔塔体系使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处于“冷战”对峙状态,由于苏联的瓦解而结束了两极格局的雅尔塔体系。
评价:(1)三者都具有进步性,但大小不一。维也纳体系下各国常通过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客观上促进了近代国际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出现了20年代的相对稳定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初步克服了世界的无政府状态,为联合国的工作提供了一些经验教训,在~定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雅尔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和平与民主的原则,表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只要相互尊重,愿意合作,可以和平共处,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向和平构转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出现。
(2)都有负面甚至反动作用。维也纳体系维护封建统治,任意践踏弱小民族利益,是一种
历史的反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掠夺分赃,激化了各种矛盾,很快导致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此体系下的和平只是20年的休战。雅尔塔体系造成了北约、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紧张局势和大战危险的根源,这一体系下美、苏凭实力重划势力范围,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规律性认识:
首先:国际政治格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增长以及对比的变化。
其次: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直接动因是主角对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第三,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都和主要国家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和改变相联系。
3、主要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对外政策
(1)国际组织
军事组织:反法同盟、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北约和华约(双重性)
政治组织:国联、联合国、欧盟(双重性)
经济组织:欧共体、亚太经合组织、欧佩克、WTO
(2)国际会议
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
反法西斯会议:共产国际七大、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东京审判、纽沦堡审判。
反霸权主义:亚非会议
(3)对外政策
英国的“势力均衡”政策:
指英国为维护霸主地位,凭借自己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的关系,防止他国称霸欧洲的外交政策。为此,英国在很长时间内不与欧洲大陆的国家结盟,所谓“光荣孤立”。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由于英德矛盾尖锐,英国放弃“孤立”,转而与法国。俄国结成三国协约,共同对付德国,以维持“势力均衡”。
美国的霸权政策:
(1)19世纪直至一战前,扩张的重点在拉丁美洲,先后推行门罗主义、泛美主义、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2)一战后开始向世界各地扩张势力,先后推行金元外交,中立政策(不同时期政策演变)等。
(3)20世纪前期,把向中国扩张作为重点,先后推行门户开放,扶蒋反共等政策。
(4)二战以后确立了全球战略,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先后出笼了冷战政策、尼克松主义、里根主义等战略。
日本的“大陆政策”:
明治年间确立下来,以“征韩侵华”为核心,逐步由日本列岛向亚洲大陆发展势力,进而征服世界的政策。为实施此政策,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侵略中国山东并签定二十一条;后来1927年“田中奏折”,明确提出占领中国东北,九一八事件后达到目的;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制定“国策基准”,它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而称霸亚太地区的侵略方案,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具体实施,1941年日本法西斯进一步向东南亚扩张,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使美日矛盾激化;二战中,日本法西斯战败,大陆政策破灭。
绥靖政策
含义:绥靖政策是二战前30年代英、法、美等国推行的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
原因:有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根源
(1)英法虽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不敢同德、意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2)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极力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论调。
(3)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的政局动荡,不得脱身。
(4)英法对弱小国家存有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本能的仇视希特勒的宣传造成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绥靖政策对于英国来说是“势力均衡”政策的特殊体现。对美国来说,中立法实质上是美国式的绥靖政策。
总之,牺牲弱小国家维护自身利益是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实质:避战求和,牺牲弱小甚至盟国利益、纵容侵略、祸水东引。
主要推行者:英、法、美
主要形式: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及国联名不副实的制裁等。
主要表现: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国联未制裁日本,主张把中国东北变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未对意禁运石油等重要物资,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大利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向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内战双方购买的武器过境,但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美国继续实行中立法;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企图祸水东引,绥靖政策达到顶点;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危害: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使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受挫,暴露了西方大国的软弱,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因素
国际关系的特点受各国对外政策的制约,各国制定和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是由国际国内的各方面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主要有:
(1)各国的历史传统。各国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使得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自己的特色。近代中期,俄国、日本、德国的积极扩张政策与他们的军国主义、封建主义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2)各国的国家实力。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必然引起各国国家利益的变化,为此,必然调整外交政策。19世纪末德国的扩张政策、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都是他们国家势力膨胀的结果。
(3)各国的国家利益。谋求国家利益是对外交往的根本目的。国家利益的有无、得失、大小,决定着外交政策的走向。
(4)各国的意思形态。一国的意识形态反映这个国家的社会需求,影响到其外交政策的制定。极端的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是负面的,正常的则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5)各国的国内斗争。在近代民主制度下,使得对外政策的制定带有党派斗争的色彩。
4、大国双边及多边关系
在近现代国际关系中,始终围绕大国关系的演变而变化,竞争、冲突、勾结、合作构成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内容。
①英法关系。18世纪,英法既在欧洲争霸,又在印度和北美争夺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最后打败了法国。19世纪中期,英法联合在克里木战争中打败俄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缔结协约,共同对德。一战后,英法在西线对德作战。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极力主张削弱德国,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英法操纵国联排斥美国插
手欧洲事务。20年代,在赔款和安全问题上,英国采取了一些不利于法国而有利于德国的行动。30年代,英、法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都采取了绥靖政策。二战中,英、法联合对德作战,并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二战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60年代以后,两国先后成为欧共体成员,经济利益趋向一致,90年代共建欧盟。
②法德关系。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普、奥积极组织反法同盟。1870年爆发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被迫向德国割地赔款。19世纪晚期,法德矛盾十分尖锐。助世纪初,法国同德国均加强了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法英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后,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巴黎和会后,法国成为严格限制德国的凡尔赛和约的维护派。30年代,法国纵容了德国的侵略。二战初期,法国沦亡。后来法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1945年二战结束时,法国同美英分区占领西部德国,并加入北约组织。1967年,法国与联邦德国共建欧共体,在经济上建立伙伴关系。90年代共建欧盟。
③英德关系。从法国大革命到拿破仑帝国时期,英国始终联合普奥反法。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0世纪初,英国同德国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一战爆发后,英法在西线联合对德作战。巴黎和会上,英国反对过分削弱德国。30年代,英国对法西斯德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二战爆发后,英军在亚、非、欧同德国作战。60年代中期,与西德共同加入欧共体。
④英美关系。1783年,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1823年,美国提出“门罗主义”,引起英国不满。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一战后期,美国参战企图同英、法等国争夺战利品。一战后,英美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取得了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英美在武装干涉苏俄、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等方面态度相近。二战爆发后,英美协调行动。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排斥英国势力,并形成了事实上的主从关系。
⑤美日关系。1853年美国打开了日本大门。20世纪初,在侵略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比较突出。一战期间,日美在侵略中国问题上一度达到妥协。一战后初期,美国加紧在东亚和太平洋的争夺,美日矛盾尖锐起来。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美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二战后,美国独占日本,后又极力扶植日本。在日本经济重新崛起后,要求摆脱美国控制的趋势增强,建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⑥美苏关系。十月革命后,美国武装干涉苏俄。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表示援助苏联,美苏走上战时合作道路。二战后期,苏、美首脑讨论协同打败法西斯和战后合作问题。战后初期,美苏同盟破裂。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苏联则以华约组织相对抗。50年代中后期,出现苏美争霸。70年代,美国转入战略防御,尼克松强调以谈判代替对抗。80年代,美国对苏联重新采取强硬政策。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和苏美争霸的局面结束。
5、近现代国际关系的中国
自从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开闭关锁国的门户后,中国便被动地进入近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但是,直到20世纪初期,作为落后国家,一直是列强瓜分、掠夺、欺凌对象,毫无国际地位可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取得了战胜国地位,但是由于是弱国,根本无法保障自己的国际权益。即使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列强放弃在中国特权后,中国的主权仍然受到侵犯。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开始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强大的影响。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国际会议、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等都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0世纪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五篇:《国际关系史》参考书目
阅读书目
[1].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0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
[2].(英)巴里·布赞.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北京:求实出版社,1998
[4].(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尤来寅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信强、何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1].刘金质.冷战史(上、中、下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2].(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约翰·伊肯伯里主编.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美)罗伯特·吉尔平.杨宇光等译.全球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美)托马斯·弗里德曼.黄其祥等译.直面全球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版
[16].(美)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全三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人民出版社,1972年
[19].列宁.列宁选集(1-2).人民出版社,1972年
[20].胡莹.地理空间与全球霸权.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22].(加)卡列维·霍尔斯蒂.和平与战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阅读期刊
《历史研究》、《世界历史》、《世界经济与政治》,《美国研究》、《欧洲研究》、《日本学刊》、《德国研究》、《现代国际关系》、《国际问题研究》 学习网站
http://.cn/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