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特色建设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篇一: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前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在这样的校园中学习和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总而言之,加强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实力和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在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因为我们职业类学校的生源特殊化:学生成绩低,缺少自信,行为习惯差,意志力薄弱,思想消极,对前途缺少信心。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如果只凭借老师单调的说教是不会感染学生,改变学生的,还要通过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更是一种成功的教学艺术吧!古有孟母三迁,说明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是不可小觑的。作为学校应充分体现生命的内涵,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的关怀,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各种诱惑接踵而至。学生的意志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欣赏美丑的视角,都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学生认为流行就是美的,很多学生认为享受眼前就是幸福的,他们的价值观在扭曲,鉴赏力在下降。一些老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到身正示范,对自身的责任,越来越淡化,对自身的义务越来越模糊,在教学中难以驯服学生。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隐性的暴力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而忽视了对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等方面的理解。这些“落后文化” 严重影响了新的课程改革。在目前中国社会、中国教育的特殊背景下,科学、经济、知识的价值得到高扬,文明素养则被冷落,出现人文价值的失落。诚然,当今科学、经济、知识的价值得到高扬无可非议,但是人文底蕴的积淀,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希望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学生的生活环境纯净,发现好的事例,先进的典型,在这些正能量的引导下,可以使校园文化更浓厚,可以使学生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选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来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不断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一个自由,轻松、快乐、健康、活力的新潮职业学校。
二研究的目标 构建校园文化,不仅要有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应没有歧视、没有体罚、没有人际间的勾心斗角、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可以在美丽的环境中工作;是学生可以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使师生可以在快乐中共同提高。
构建校园文化,重点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坚韧、拼搏;懂得友爱宽容;懂得感恩、付出。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特色,祖国文化,了解先人在文化上的成就,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感受经典。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三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实施的步骤
1、研究的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唤醒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会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良好的教风。更重要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从一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社会价值观在学校的真实反映,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表现。理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以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去适应时代,顺应发展,学校才可久盛不衰;以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才可以使学生自强自立,可以使他们乐观面对人生。
(2)校风建设。校风应该是一所学校师生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校风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等文化素养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评价一个学校的硬性指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好的校风是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3)制度文化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检查评比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科学的制度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尤其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能起到协调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健全就会有条不紊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a、学生管理 b教师管理制度 c教学管理制度 d后勤管理制度 e检查与评比制度
(4)环境文化:学校的环境可以分为物化环境和精神环境。物化环境的打造,对于形成一种学校文化氛围显得十分重要,如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设施设备等。精神环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精神环境。(5)教学文化:包括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
2、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文化素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2)、调查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分析、了解中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同时重点写好笔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和教育论文,我们将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寻找加强文明素养熏陶的有效途径,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4)、经验总结法:我们将主要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5)、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教师、学生作跟踪研究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3、美学理论依据:
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并以此自觉的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美。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1)构建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打造轻松愉快的学习圣地。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学生就如同栽植庄稼,给它充分的水分、营养、阳光。让他们健康的自由的成长。而不是像工业园生产出一致规格的零件,失去了孩子的个性,一刀切,让孩子失去自由,像笼中之鸟,池中之鱼,没有了快乐。为了给学生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我们一直在尝试: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生驻足最多的地方,良好的班级文化会让学生的心里充满美好。所以我校一直致力于班级的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班级的墙壁,建立起墙壁文化,可以是名人事迹展播,可以是班级的星级评比,可以使才艺展示台,可以是自由畅想平台,在这里可以随意贴出自己的想法。班级要同学们自己栽植自己喜欢的花草,让花草在他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让花儿见证他们的成长足迹。
2.构建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在教授的过程中如果要求他们所有知识要接受快,取得较好成绩是不切实际的,相反同学们会在这种苛刻的要求下会更加厌学,学生心里会产生负担,那又何谈愉快呢?因此在我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尊严的活着是该痛苦的事情。老师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才能开展良好的对话,创建和谐课堂,学生才会无负担的学习。3.选取班歌,使自己的班级特色化。
音乐可以愉悦身心,更可以激起人的斗志,净化人的灵魂。因此我校建立班歌制度,让各班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歌曲,明天第一节课前准备唱起。而且开展班歌对决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快乐。
二.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a、学生管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要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因此构建学生管理制度十分重要。设立学生会,从纪律、卫生、宣传等角度,开展职位竞聘,选取能力强的同学进行管理工作。要学生去管理学生,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引导即可。b教师管理制度 c教学管理制度 d后勤管理制度
e检查与评比制度篇二: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结题报告书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结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研究 立项编号 l092503324 课题主持人李 黎_.主持人单位洛阳市新安县西关小学.主要完成者 曹强、王蕊、朱秋红、陈霞、付会芳、张化玲 成果形式 科技校本课程 研究报告论文 鉴定形式.鉴定日期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室
篇三:《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及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及实践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 《小学校园文化特色创建及实践研究》 研究单位张家口市张北县师范路小学
负责人和攥写人 范 利 军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及品质的养成良好的环境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长期处在优良校园文化中的师生,会形成正确和高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人们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二)新形势下办好学校的主流方向。在中外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中,我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信仰、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年轻一代更崇尚主体精神的塑造,并追求个性发展,再加上当前独生子女居多,学生自私自利严重,甚至受社会环境影响模仿某些不良言行。而校园文化却能发挥强大的教育功能,有助于良好习惯和品行的养成,能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刻下深深的烙印,是成人、成才的基础环境。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建设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校长足发展的实际需求。一是学校校园环境比较优美。学校春风习习,鲜花涌动,绿草如茵,垂柳依依,清新高雅,风格独特。教学楼、活动区、健身区的设计相对独立,各有特色,相互辉映。二是需要融合优良办学传统。我校于2009年新建,是由原张北师范附属小学和东关街小学合并而成,两校办学历史都达50多年,校风淳正、教风严谨、学风勤奋。尤其是张北师范附小教育教学质量较高,在张北县享有盛誉、深入人心。两校合并后,需要互补优劣,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更深层次发展。三是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新组建后学校领导和教师们把“优化育人环境,创设优美、高雅、向上的校园文化”作为当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工作目标,并确立了要建设“人文、生态、活力”的现代化校园,已开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且取得了一些成果,为继续丰富办学内涵,提升办学品味,特提出本课题研究。
(四)我校具备良好的研究基础。一是由于我校是新建校,而且前身(原张北师范附小)在县里就是一所好学校,比较出名,所以上级比较扶持,能争取部分资金,我们一定会用好这些资金,尽最大限度达到研究目的,同时也使我校努力成为全县乃至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二是课题负责人是学校校长,从一线教师出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经验,有着丰富课题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的主任、年级组长和骨干教师,能确保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三是学校教科研制度完善。建有完善的学习、工作和激励机制,能调动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规范教师的科研行为。四是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年轻,无论从教学理念、现代技能掌握都有较好的优势,而且我校具有全县一流的音、体、美老师,这是办好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最有利的基础保障。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校园文化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然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动力,办学成功的标志,在一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产生了一些较好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模式,可仍需要系统的深入发展。然而,对于像张北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发展相对滞后,校园文化建设进度缓慢。
从近几年国内其它学校对校园文化研究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流于表面的主因,一是对校园文化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以为搞个艺术节、文化节便是具有校园文化了;二是由于急功近利,只顾轰动效应,是属于“政绩工程”。这是当今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其中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跟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利益至上、急躁的心理有密切联系)。
(二)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继承性,连贯性。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也应是一个学校的立校之本,这需要一代代师生、一任任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一个学校的立校宗旨、政策和原则应在各个学校的管理者手中代代相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才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基础。因此,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一个长期、持续建设工程。如果一个校长一个文化理念,甚至全盘否定前者,另找途径,只能让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少内涵,时间久了,学校连理念也不清了,更谈不上校园文化的深层次发展。
三、本课题的创新点
(一)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首先要对校园内的教学楼、校内道路、活动场所以及绿化区有统一规划,使其布局合理、规范,给人以整洁、美观之感。校园绿化要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绿化区、绿化带、绿化树划到班级或处室,实行责任管理,并开展评比活动,努力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学校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人文环境,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
(二)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丰富艺体活动,创设各种平台,以国学经典进课堂、二课等多途径加强德育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大力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加强教学改革,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生本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着力增强全校师生职工“以校为荣,为校增光”的强烈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校训、校歌、班歌等校园主体精神文化主线,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三)以正确舆论为导向。加强校园文化阵地管理,坚持健康高雅的文化舆论导向。校内文化阵地,包括黑板报、文化走廊、宣传橱窗、广播站、校报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师生职工服务,为育人服务。要明确领导责任,完善和严格各项制度,分管人员要亲审稿件,严格把关,严禁有政治错误观点的演讲或报告上讲台;严禁低级,不健康的内容在校内宣传、播放或演出,保证校园文化的先进方向。
(四)以健全制度为保证。首先,改善和加强学校行政对校
第二篇: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前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学生在这样的校园中学习和生活,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生活,陶冶自己的情操。总而言之,加强中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学校提高办学实力和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在校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因为我们职业类学校的生源特殊化:学生成绩低,缺少自信,行为习惯差,意志力薄弱,思想消极,对前途缺少信心。面对这些实际问题,如果只凭借老师单调的说教是不会感染学生,改变学生的,还要通过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更是一种成功的教学艺术吧!古有孟母三迁,说明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是不可小觑的。作为学校应充分体现生命的内涵,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要重视对学生人文的关怀,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各种诱惑接踵而至。学生的意志力,辨别是非的能力,欣赏美丑的视角,都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很多学生认为流行就是美的,很多学生认为享受眼前就是幸福的,他们的价值观在扭曲,鉴赏力在下降。一些老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做到身正示范,对自身的责任,越来越淡化,对自身的义务越来越模糊,在教学中难以驯服学生。教师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隐性的暴力和变相体罚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些教师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与讲解,而忽视了对科学知识中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等方面的理解。这些“落后文化” 严重影响了新的课程改革。在目前中国社会、中国教育的特殊背景下,科学、经济、知识的价值得到高扬,文明素养则被冷落,出现人文价值的失落。诚然,当今科学、经济、知识的价值得到高扬无可非议,但是人文底蕴的积淀,人文精神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希望可以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学生的生活环境纯净,发现好的事例,先进的典型,在这些正能量的引导下,可以使校园文化更浓厚,可以使学生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选取“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
践研究”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来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不断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打造一个自由,轻松、快乐、健康、活力的新潮职业学校。
二研究的目标 构建校园文化,不仅要有绿化美化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这里应没有歧视、没有体罚、没有人际间的勾心斗角、没有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可以轻松愉快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可以在美丽的环境中工作;是学生可以在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使师生可以在快乐中共同提高。
构建校园文化,重点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爱;懂得坚韧、拼搏;懂得友爱宽容;懂得感恩、付出。要让学生了解民族特色,祖国文化,了解先人在文化上的成就,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感受经典。提高他们的鉴赏力。
三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实施的步骤
1、研究的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唤醒教育者的责任意识,会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形成良好的教风。更重要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收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从一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社会价值观在学校的真实反映,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表现。理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其内容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增加新的内涵。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是培养人才的关键,以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去适应时代,顺应发展,学校才可久盛不衰;以什么样的办学理念才可以使学生自强自立,可以使他们乐观面对人生。
(2)校风建设。校风应该是一所学校师生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校风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精神风貌、行为习惯等文化素养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评价一个学校的硬性指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有好的校风是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的。
(3)制度文化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的发展规划、师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检查评比以及各种奖惩制度等。科学的制度对学校的发展起到规范和导向的作用,尤其是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能起到协调的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健全就会有条不紊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A、学生管理
B教师管理制度
C教学管理制度
D后勤管理制度
E检查与评比制度
(4)环境文化:学校的环境可以分为物化环境和精神环境。物化环境的打造,对于形成一种学校文化氛围显得十分重要,如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设施设备等。精神环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精神环境。
(5)教学文化:包括教学活动和教育活动。
2、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文化素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研究法分析、了解中职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的同时重点写好笔记、教育案例、教育随笔、和教育论文,我们将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寻找加强文明素养熏陶的有效途径,行动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和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4)、经验总结法:我们将主要对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重视资料积累,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5)、个案研究法:对有代表性的教师、学生作跟踪研究并写出个案研究报告。研究的理论依据
1、教育学理论依据: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他认为人的自然本性的发展必然受到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影响,因而教育要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要善于选用生活中的真、善、美,引导人的各种天赋能力的发展。因而,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德育影响,促使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心理学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制约着学生心理发展所能达到的现实水平,对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向上的文化氛围,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手段
3、美学理论依据:
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培养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能力,并以此自觉的维护美、创造美。从而在美的环境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崇高的道德美。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1)构建自然和谐的文化氛围,打造轻松愉快的学习圣地。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 “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学生就如同栽植庄稼,给它充分的水分、营养、阳光。让他们健康的自由的成长。而不是像工业园生产出一致规格的零件,失去了孩子的个性,一刀切,让孩子失去自由,像笼中之鸟,池中之鱼,没有了快乐。为了给学生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我们一直在尝试: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是学生驻足最多的地方,良好的班级文化会让学生的心里充满美好。所以我校一直致力于班级的文化建设。充分利用班级的墙壁,建立起墙壁文化,可以是名人事迹展播,可以是班级的星级评比,可以使才艺展示台,可以是自由畅想平台,在这里可以随意贴出自己的想法。班级要同学们自己栽植自己喜欢的花草,让花草在他们的呵护下健康成长,让花儿见证他们的成长足迹。
2.构建自由轻松的课堂氛围。
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差,在教授的过程中如果要求他们所有知识要接受快,取得较好成绩是不切实际的,相反同学们会在这种苛刻的要求下会更加厌学,学生心里会产生负担,那又何谈愉快呢?因此在我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如果一个人没有尊严的活着是该痛苦的事情。老师尊重学生,教师与学生才能开展良好的对话,创建和谐课堂,学生才会无负担的学习。
3.选取班歌,使自己的班级特色化。
音乐可以愉悦身心,更可以激起人的斗志,净化人的灵魂。因此我校建立班歌制度,让各班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歌曲,明天第一节课前准备唱起。而且开展班歌对决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快乐。
二.构建完整的管理制度。
A、学生管理。
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要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因此构建学生管理制度十分重要。设立学生会,从纪律、卫生、宣传等角度,开展职位竞聘,选取能力强的同学进行管理工作。要学生去管理学生,教师只要适当点拨引导即可。B教师管理制度
C教学管理制度
D后勤管理制度
E检查与评比制度
第三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现阶段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体育课程总体目标的设置,对于具体到每个项目的课程目标设置相对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对足球教学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而关于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未涉及。本研究以“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为目标,研究出适合校园足球活动的课程方案,达到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开展教学课程和有组织的足球训练及比赛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足球运动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足球系列活动。
2.探究校园足球校本化实施策略,形成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及校园足球队训练方案。
3.形成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成为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以足球为主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研究的内容
1.以学生实际的足球运动水平出发,以现有的足球教材为依托,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校园足球活动项目。通过对初中、高中体育足球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内容的在加工,对足球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深度、学习广度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2.研究编写校园足球的校本教材。以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有关地区足球特色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学校实际出发,先形成校园足球运动教材的大体框架,通过实验学校的试点后,在对教材进行筛选、增删、重组、调整,最后形成一套适合我校足球教学的校本教材。
3.研究以校园足球运动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4.把足球作为学生“体艺2+1”体育类技能选测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5.研究校园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主要研究足球队训练计划、目标、内容。成立教练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练组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活动、相互交流、积极完善改进训练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不同方法。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积极改进,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在再用行动研究法时,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实践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对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3.文献资料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国家有关足球改革的文件和领带讲话,系统的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有关专项书籍,搜集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形成适合本校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5.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2月)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收集了大量关于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如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我省某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研究的资料以及足球运动的教材教法等。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后,一致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突破的方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及时的跟进和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积极的开展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1.开展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课题组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开展了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分别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00份,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3.探讨足球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技术水品分层递进教学法 讲解示范教学法 游戏比赛教学法
4.设计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5.制定“体艺2+1”足球技能选测项目考核标准和要求 6.开展校园足球队训练研究
7.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8.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课题专家组钱有力的领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研究思路,精心策划研究过程,及时小结,反思研究过程。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果:
(一)设计开发了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二)设计开发了系列校园足球游戏,并在初中二年级举办了系列足球游戏比赛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超过预期。
(三)撰写了校园足球教学设计,并在高二年级实施了教学,学生很乐意学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编写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五)撰写校园足球教学论文
(六)撰写了部分校园足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和计划。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方式手段比较单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够强。
2.课题研究活动还趋于形式,研究不够深入,为了课题而搞活动的现象明显,不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
3.课题研究的进程比较缓慢,主要是研究时间不足,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研究的思路不够缜密。
4.课题研究的目标大程度不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笔提高。
(二)改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2.积极围绕研究目标设计和开展有关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及时小结。
4.加强与其他课题组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5 [2]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2015 [3] 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2015 [4]河南省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小学足球课程建设的研究,2014 [5]谢珂.校园足球运动的校本化实施研究,2014 [6]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严大方.足球教学与科学训练[J].虹口教育
[8]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2016 [9] 教育部.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2016
第四篇: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人员:李静 柯姝 蔡媛
单位:城北小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
趣味性 有效性 特色作业 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要: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使学生觉得作业单调乏味,从而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
一、课题背景
“减负增效”要求已经深化课程改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在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不愿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虽然国内外有很多人都对作业进行了研究,历史尽管久远,但只是局部、零散的研究,只单方面地研究作业,没有把它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研究,研究也只停留在作业的形式、题型的变化、作业的趣味性上,尚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尤其在作业的内涵上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作业设计得再好,教师花的功夫再多,如果学生不愿做,不去做,不会做,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样只注重单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对于减负增效的探索,只能是“盲人摸象”。这些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提供了研究该课题的锲机。
作为一个国家,她的基础教育目标不是去鉴别、发现、寻找、筛选一小批“优秀儿童”,不是在这目标下去建设与之相适合的重点学校,而是面向全体普通儿童,衡量教育改革的唯一标准:教育是否能保证群体普通儿童都能够理想发展,即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解决面向全体儿童的高质量、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从而解决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我们城北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中流动人口子女约占70%,家长大多数是外来工,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去辅导学生,而且对于英语作业家长也无从下手,他们英语作业的质量不高。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选择了我们学校,信任我们学校,我们就应该为他们的终生学习考虑、服务,以弥补他们在流动中没有很好地享受优质教育,面向全体的全面、均衡发展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口号或教育理想,更可能成为一种教育现实!本课题开展的“小学生完成英语特色作业”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
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使学生觉得作业单调乏味,从而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在学生眼中英语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他们认为作业是老师要他们做的,是老师、家长要他们完成的任务,他们不得不完成,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导致英语作业质量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还不愿完成、不能完成作业。而有些教师还把作业当做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学生犯错时,罚他抄书多做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作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学生成了 “被作业”、“ 被学习”一族。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造成了在大多数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不愿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国内外有很多人对作业都进行了研究,但仅仅停留在设计的形式上,题型的变化,作业的趣味性上,但未触及作业的本质,作业设计得再好,教师花的功夫再多,学生不愿做,不去做,还是前功尽弃。原因恐怕就在于教师、学生对作业的内涵没有真正理解,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作业观把作业与教学分开来研究,作业归作业,教学归教学,作业仅仅成为学生的作业,一项任务。所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教学是双边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
英语特色作业的研究就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原因,而且我们英语组是一个勤奋、刻苦钻研、充满活力的团体,虽然只有三个人却担负着一千多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对作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指的是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完成英语特色作业》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学生英语作业现状,让学生重新认识作业的内涵,知道作业是一种学习形式,是思维与能力的表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减轻英语课堂作业负担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喜欢英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转变以往外在被动、从属型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二、课题界定
特色作业:所谓特色作业,就是区别于一般传统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
英语特色作业: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完成作业,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英语特色作业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特色作业在设计上应力求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如:画一画,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算一算,问一问,做一做等等。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的实践研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作业,它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另外我们需要对课外作业进行改革,摆脱单词的重复抄写,增强能体现学生主动性的课外作业。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要,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步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教学效果与提升的深化过程。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指导意义: a.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使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得到开发。b.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
c.作业设计应该涉及到所有的智能领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d.作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e.作业设计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具有实践性。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重视学习者的情感教学,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的机会。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启示:
a.作业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b.作业设计应当是开放式的。
c.作业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情感因素。
d.作业设计应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教育应充分尊重并遵循儿童的经验与思维方式的独特性,采取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此外,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儿童作用于外界环境的主体活动,皮亚杰强调智慧活动是在儿童内部形成的,因此,儿童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育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必须致力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的呈现。
5、孔子教育思想: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坚持差异理论,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学习的机会,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提高作业的质量。
四、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特色作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的研究
(1)我们课题研究的作业不是单方面研究作业而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表现。特色作业的设计应该与教学目标一致,只有二者一致了,学生才愿做、会做作业,这样的特色作业才会有效。因为特色作业的目的就是学会、会学、爱学、乐学。
(2)我们研究的特色作业不能仅仅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手段,更不能把特色作业作为甄别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把特色作业作为教师自身了解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重要依据,从而调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进程和方法。
2、学生英语作业现状的研究
(1)对学生英语作业情况的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对3-6年级共40名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分析了学生作业现状。再通过访谈深入了解。了解学生作业负担状况、作业量和时间。课内外作业,特色作业各占作业总量的比例。
(2)研究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感受,喜欢程度等。研究分析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其他原因。
(3)通过教师座谈也就是头脑风暴,探讨目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进。
3、特色作业内容形式的研究
特色作业内容形式不仅仅是包括单词、句型、语法、语音、语篇和交际。特色作业内容是与课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特色作业的研究与教学要连在一起,它们是一个整体。一堂课的教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从教学开始到作业结束。
4、特色作业时间的研究
特色作业时间的安排与分配,课内外作业量的比例,各自完成的时间。哪些作业在课内完成,哪些作业可作为课外作业。
5、根据特色作业内涵研究设计作业流程图,确定研究方向。
6、减轻学生负担的策略研究
通过对我校学生英语作业布置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对学生作业布置的量、作业的内容、批改方式、批语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学生有效英语特色作业的体系。
通过对3—6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针对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探索适合各年级学生的英语特色作业的改进策略。通过研究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措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特色作业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五、研究对象
城北小学校3——6年级的小学生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
1、小学英语特色作业内涵的重新定位;
2、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职责;
3、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习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4、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学期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4年 4月---2014年5月)
1、课题组成员对各年级学生的英语特色作业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总结。
2、课题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学习相关资料,交流各年级特色作业完成情况,做好分析、总结工作;
3、每学期期末进行阶段性小结,整理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2014年6月)
1、汇总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组织成果展示活动,接受课题结题验收;
八、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相关“作业改革”的理论文献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业改革的历史和研究现状,从而为我们确定英语课题提供参考。
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态度与兴趣以及英语作业对学生的难易程度,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课堂观察、当堂检测、默写、表演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总结。
七、课题实施的做法
(一)实践性作业的实施:
小学英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1.口头作业: a 模仿录音、创编表演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而语音语调的培养是从不断的朗读中潜移默化而来的,更少不了反复地听录音。所以我们布置了以下作业:①录音作业——模仿课文录音中的人物,朗读课文内容。②对话表演作业——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创编并表演对话。③学说chant——在家听说练习,到校表演。b口语交流、运用语言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学习了新的语言知识后,布置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英语和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交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自愿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对学过的课文或对话内容进行扩充、改编并表演。开始时,有的学生不够大胆,说的英语断断续续,这时教师可以反复鼓励他们要勇敢地说下去。几个星期下来,学生谈话的内容渐渐丰富了,过去那种在讲台上紧张、胆小的现象也会变得少见。相反,他们还期望着自己能够多上几次台,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
此外,我们还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学习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饶有兴趣地充当Little teacher的角色,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课堂的小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体会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3)调查采访、总结归纳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
如:学习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等。我们布置了让学生课后调查的作业,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过几天汇报调查结果。然后在黑板上设计一个大调查表,通过问答形式,要求学生用英语汇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本班的调查结果。其中某些话题,如“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调查面扩大到家庭中,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家庭成员或好朋友的家庭成员喜爱的季节,了解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水平等更深层面的生活知识。这类型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促进了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而且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很有帮助。
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型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和整理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视听作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听”又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要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光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布置适量的英语听力作业来予以加强。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可以布置一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视听作业。比如让学生在家收听少儿英语广播、收看少儿英语节目或英语教学片,尤其是小学生喜欢的英语动画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多者并用,使学生们既快乐地欣赏了画面,又学到了新的英语知识,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听觉感知能力。
同时,在布置听力作业时,将听力作业与口语作业结合起来,采取“小小模仿秀”等方式, 让学生将看到的或者听到的英语小故事、英语歌曲、英语歌谣等模仿并表演出来,进行一些竞赛活动或者直接与学生的英语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3.书面作业
在布置英语书面作业时,除了布置一些必要的机械性抄写作业外,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 “英语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设计书面作业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语言。英语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英语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平时书面作业与学校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校实践生活中巩固英语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a 寻找身边的英语
为了使英语作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了“找一找”的作业,即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平时可经常布置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英语知识,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如摘抄生活中所见到的英文等。b 动手制作作业
制作类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a.制作单词卡片
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每一个模块完成后,让学生制作单词卡片。这种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淡化了作业的痕迹,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也间接地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如,在学习食品类和动物类单词时,让学生通过制作单词卡片来提前介入新课的学习,用彩色的卡纸画上图画,在画上四线三格,把单词规范的写在卡纸上,上课老师教授新词时,让学生四人一组拿出词卡来操练。既形象又生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制作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b.制作英语警示牌。
学习完祈使句后,可以要求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于是,校园的绿树上、红花旁有了“Don’t climb the trees!/Don’t pick the flowers!”的警示牌,垃圾筒旁有了“Put the rubbish in the bin!”的警示牌,……;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贺卡,写上真诚的祝福,送给自己喜欢的人。有时候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图片作为教具。
c.制作英语mini book
到了高年级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格式,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我们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mini book 编写作业,制作season book、calendar等等,让学生从学习者便成小作者,从自己的一本本mini book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性作业
布置英语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应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平时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1.自主选择作业内容,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选择作业。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作业,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英语程度挑选难易不同的作业。
2.自主选择作业完成方式。作业完成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父母的合作下完成、同学之间合作完成、独立完成等。和父母一起查找英文资料,分板块习作,一起做一张英语小卡片;和同学一起自编、自导、自演英语短剧等。
(三)把设计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
设计作业是老师的事,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把作业的设计和选择权交给学生,不禁锢学生的思维,不设置统一的答案,却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提高学生的自主互助能力。对学生来说,每一次作业设计都是一种创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根据自主选择的不同作业完成方式,自主设计作业既可以自己设计作业自己做,也可以是和同学交换做,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设计,大家一起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参与作业的设计了解教学重、难点,体验作业的重要性,巩固复习学过的内容,检查学习的效果,获得全新的自主学习的体验。
八、课题取得的成效
通过“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学生学习英语更加主动积极,也越来越喜欢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英语课外作业策略的运用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变化。
1.形式多变的实践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形式多变的实践作业,现状每次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就会猜测今天老师将布置什么作业,而且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他们更喜欢、更新颖的作业形式。而且,这些作业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又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学生完成得很高兴、很轻松。课外作业质量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特色作业的实施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转变了一部分对作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促使他们在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在实施特色作业后。喜欢作业的学生数猛增,不喜欢作业的人数骤减。特色作业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大有裨益。
2.自主选择性作业,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通过自主选择实践性作业,学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主动的权利,作业给他们增添了快乐。在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下,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就感,形成学生勇于实践、不怕犯错、充满自信的积极情绪。同时,促进了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间的学习能力、信息资源存在差异性,他们在课外的个人学习探索中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通过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资源共享,扩大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如在制作手抄报和单词卡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实践性作业的完成,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在实践作业设计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实践性的活动环境,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气氛中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自己决定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特别是一些探究作业必须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得出,学生也学会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4.自主设计作业,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
作业设计向来都是由教师完成的,而自主设计型作业则是由学生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并设计出具有实践性、符合学生心理的作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特色作业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习兴趣提高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便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乐学乐记,教师寓教于乐,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减轻了作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成绩过去作业比较注重量,通过“多抄多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布置作业时,首先考虑学生的量力性,即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考虑到作业差异性也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善于记录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对研究对象前后表现的比较分析。
2.课题研究的设计的形式还不够大胆,创新力度不够。
3.设计要深浅不一,选择性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要求的作业。4.让全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作业的质量。参考文献
1、安凤歧,梁承锋主编,2004,《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淑琴,2005,《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
3.黄宛辉,2005,《任务型教学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 4.王蕴芬《如何设计开放性的英语作业》[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05(23).附件
1、课题研究申报表
2、课题研究方案
3、课题研究问卷调查报告
4、课题研究图像资料册
5、课题研究学生特色作业汇编
第五篇: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研究结题报告
《农村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有效评价的研究》结题报告
研究人员:蒋诗丰 姜晓燕
单位:铜钹山小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
趣味性 有效性 优化作业 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要: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使学生觉得作业单调乏味,从而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
一、课题背景
“减负增效”要求已经深化课程改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在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不愿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虽然国内外有很多人都对作业进行了研究,历史尽管久远,但只是局部、零散的研究,只单方面地研究作业,没有把它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研究,研究也只停留在作业的形式、题型的变化、作业的趣味性上,尚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尤其在作业的内涵上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作业设计得再好,教师花的功夫再多,如果学生不愿做,不去做,不会做,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样只注重单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对于减负增效的探索,只能是“盲人摸象”。这些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提供了研究该课题的锲机。
作为一个国家,她的基础教育目标不是去鉴别、发现、寻找、筛选一小批“优秀儿童”,不是在这目标下去建设与之相适合的重点学校,而是面向全体普通儿童,衡量教育改革的唯一标准:教育是否能保证群体普通儿童都能够理想发展,即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解决面向全体儿童的高质量、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从而解决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我们铜钹山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中流动人口子女约占70%,家长大多数是外来工,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去辅导学生,而且对于英语作业家长也无从下手,他们英语作业的质量不高。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选择了我们学校,信任我们学校,我们就应该为他们的终生学习考虑、服务,以弥补他们在流动中没有很好地享受优质教育,面向全体的全面、均衡发展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口号或教育理想,更可能成为一种教育现实!本课题开展的“小学生完成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
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使学生觉得作业单调乏味,从而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在学生眼中英语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他们认为作业是老师要他们做的,是老师、家长要他们完成的任务,他们不得不完成,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导致英语作业质量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还不愿完成、不能完成作业。而有些教师还把作业当做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学生犯错时,罚他抄书多做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作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学生成了 “被作业”、“ 被学习”一族。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造成了在大多数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不愿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国内外有很多人对作业都进行了研究,但仅仅停留在设计的形式上,题型的变化,作业的趣味性上,但未触及作业的本质,作业设计得再好,教师花的功夫再多,学生不愿做,不去做,还是前功尽弃。原因恐怕就在于教师、学生对作业的内涵没有真
正理解,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作业观把作业与教学分开来研究,作业归作业,教学归教学,作业仅仅成为学生的作业,一项任务。所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教学是双边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
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就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原因,而且我们英语组是一个勤奋、刻苦钻研、充满活力的团体,虽然只有三个人却担负着一千多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对作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指的是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完成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学生英语作业现状,让学生重新认识作业的内涵,知道作业是一种学习形式,是思维与能力的表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减轻英语课堂作业负担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喜欢英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转变以往外在被动、从属型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二、课题界定
优化作业:所谓优化作业,就是区别于一般传统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
英语优化作业: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完成作业,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优化作业在设计上应力求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如:画一画,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算一算,问一问,做一做等等。
小学英语优化作业的实践研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作业,它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另外我们需要对课外作业进行改革,摆脱单词的重复抄写,增强能体现学生主动性的课外作业。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要,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步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教学效果与提升的深化过程。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指导意义: a.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使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得到开发。
b.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
c.作业设计应该涉及到所有的智能领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d.作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e.作业设计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具有实践性。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重视学习者的情感教学,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的机会。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启示:
a.作业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b.作业设计应当是开放式的。
c.作业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情感因素。
d.作业设计应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教育应充分尊重并遵循儿童的经验与思维方式的独特性,采取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此外,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儿童作用于外界环境的主体活动,皮亚杰强调智慧活动是在儿童内部形成的,因此,儿童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育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必须致力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的呈现。
5、孔子教育思想: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坚持差异理论,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学习的机会,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提高作业的质量。
四、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优化作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的研究
(1)我们课题研究的作业不是单方面研究作业而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表现。优化作业的设计应该与教学目标一致,只有二者一致了,学生才愿做、会做作业,这样的优化作业才会有效。因为优化作业的目的就是学会、会学、爱学、乐学。
(2)我们研究的优化作业不能仅仅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手段,更不能把优化作业作为甄别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把优化作业作为教师自身了解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重要依据,从而调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进程和方法。
2、学生英语作业现状的研究
(1)对学生英语作业情况的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对3-6年级共40名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分析了学生作业现状。再通过访谈深入了解。了解学生作业负担状况、作业量和时间。课内外作业,优化作业各占作业总量的比例。
(2)研究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感受,喜欢程度等。研究分析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其他原因。
(3)通过教师座谈也就是头脑风暴,探讨目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进。
3、优化作业内容形式的研究
优化作业内容形式不仅仅是包括单词、句型、语法、语音、语篇和交际。优化作业内容是与课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优化作业的研究与教学要连在一起,它们是一个整体。一堂课的教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从教学开始到作业结束。
4、优化作业时间的研究
优化作业时间的安排与分配,课内外作业量的比例,各自完成的时间。哪些作业在课内完成,哪些作业可作为课外作业。
5、根据优化作业内涵研究设计作业流程图,确定研究方向。
6、减轻学生负担的策略研究
通过对我校学生英语作业布置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对学生作业布置的量、作业的内容、批改方式、批语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学生有效英语优化作业的体系。
通过对3—6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针对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探索适合各年级学生的英语优化作业的改进策略。通过研究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措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作业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五、研究对象
铜钹山小学3——6年级的小学生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3月)
1、小学英语优化作业内涵的重新定位;
2、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职责;
3、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习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4、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学期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5年 4月---2015年5月)
1、课题组成员对各年级学生的英语优化作业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总结。
2、课题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学习相关资料,交流各年级优化作业完成情况,做好分析、总结工作;
3、每学期期末进行阶段性小结,整理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2015年6月)
1、汇总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组织成果展示活动,接受课题结题验收;
八、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相关“作业改革”的理论文献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业改革的历史和研究现状,从而为我们确定英语课题提供参考。
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态度与兴趣以及英语作业对学生的难易程度,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课堂观察、当堂检测、默写、表演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总结。
七、课题实施的做法
(一)实践性作业的实施:
小学英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1.口头作业:
a 模仿录音、创编表演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而语音语调的培养是从不断的朗读中潜移默化而来的,更少不了反复地听录音。所以我们布置了以下
作业:①录音作业——模仿课文录音中的人物,朗读课文内容。②对话表演作业——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创编并表演对话。③学说chant——在家听说练习,到校表演。
b口语交流、运用语言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学习了新的语言知识后,布置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英语和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交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自愿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对学过的课文或对话内容进行扩充、改编并表演。开始时,有的学生不够大胆,说的英语断断续续,这时教师可以反复鼓励他们要勇敢地说下去。几个星期下来,学生谈话的内容渐渐丰富了,过去那种在讲台上紧张、胆小的现象也会变得少见。相反,他们还期望着自己能够多上几次台,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
此外,我们还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学习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饶有兴趣地充当Little teacher的角色,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课堂的小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体会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调查采访、总结归纳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
如:学习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等。我们布置了让学生课后调查的作业,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过几天汇报调查结果。然后在黑板上设计一个大调查表,通过问答形式,要求学生用英语汇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本班的调查结果。其中某些话题,如“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调查面扩大到家庭中,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家庭成员或好朋友的家庭成员喜爱的季节,了解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水平等更深层面的生活知识。这类型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促进了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而且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很有帮助。
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型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和整理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视听作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听”又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要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光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布置适量的英语听力作业来予以加强。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可以布置一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视听作业。比如让学生在家收听少儿英语广播、收看少儿英语节目或英语教学片,尤其是小学生喜欢的英语动画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多者并用,使学生们既快乐地欣赏了画面,又学到了新的英语知识,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听觉感知能力。
同时,在布置听力作业时,将听力作业与口语作业结合起来,采取“小小模仿秀”等方式, 让学生将看到的或者听到的英语小故事、英语歌曲、英语歌谣等模仿并表演出来,进行一些竞赛活动或者直接与学生的英语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3.书面作业
在布置英语书面作业时,除了布置一些必要的机械性抄写作业外,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 “英语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设计书面作业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语言。英语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英语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平时书面作业与学校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校实践生活中巩固英语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a 寻找身边的英语
为了使英语作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了“找一找”的作业,即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平时可经常布置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英语知识,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如摘抄生活中所见到的英文等。b 动手制作作业
制作类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a.制作单词卡片
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每一个模块完成后,让学生制作单词卡片。这种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淡化了作业的痕迹,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也间接地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如,在学习食品类和动物类单词时,让学生通过制作单词卡片来提前介入新课的学习,用彩色的卡纸画上图画,在画上四线三格,把单词规范的写在卡纸上,上课老师教授新词时,让学生四人一组拿出词卡来操练。既形象又生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制作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b.制作英语警示牌。
学习完祈使句后,可以要求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于是,校园的绿树上、红花旁有了“Don’t climb the trees!/Don’t pick the flowers!”的警示牌,垃圾筒旁有了“Put the rubbish in the bin!”的警示牌,……;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贺卡,写上真诚的祝福,送给自己喜欢的人。有时候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图片作为教具。c.制作英语mini book
到了高年级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格式,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我们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mini book 编写作业,制作season book、calendar等等,让学生从学习者便成小作者,从自己的一本本mini book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性作业
布置英语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应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平时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1.自主选择作业内容,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选择作业。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作业,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英语程度挑选难易不同的作业。
2.自主选择作业完成方式。作业完成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父母的合作下完成、同学之间合作完成、独立完成等。和父母一起查找英文资料,分板块习作,一起做一张英语小卡片;和同学一起自编、自导、自演英语短剧等。
(三)把设计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
设计作业是老师的事,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把作业的设计和选择权交给学生,不禁锢学生的思维,不设置统一的答案,却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提高学生的自主互助能力。对学生来说,每一次作业设计都是一种创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根据自主选择的不同作业完成方式,自主设计作业既可以自己设计作业自己做,也可以是和同学交换做,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设计,大家一起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参与作业的设计了解教学重、难点,体验作业的重要性,巩固复习学过的内容,检查学习的效果,获得全新的自主学习的体验。
八、课题取得的成效
通过“小学英语优化作业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学生学习英语更加主动积极,也越来越喜欢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英语课外作业策略的运用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变化。1.形式多变的实践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形式多变的实践作业,现状每次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就会猜测今天老师将布置什么作业,而且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他们更喜欢、更新颖的作业形式。而且,这些作业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又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学生完成得很高兴、很轻松。课外作业质量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优化作业的实施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转变了一部分对作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促使他们在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在实施优化作业后。喜欢作业的学生数猛增,不喜欢作业的人数骤减。优化作业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大有裨益。2.自主选择性作业,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通过自主选择实践性作业,学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主动的权利,作业给他们增添了快乐。在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下,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就感,形成学生勇于实践、不怕犯错、充满自信的积极情绪。同时,促进了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间的学习能力、信息资源存在差异性,他们在课外的个人学习探索中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通过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资源共享,扩大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如在制作手抄报和单词卡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实践性作业的完成,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在实践作业设计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实践性的活动环境,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气氛中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自己决定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特别是一些探究作业必须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得出,学生也学会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4.自主设计作业,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
作业设计向来都是由教师完成的,而自主设计型作业则是由学生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并设计出具有实践性、符合学生心理的作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优化作业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习兴趣提高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便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乐学乐记,教师寓教于乐,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减轻了作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成绩过去作业比较注重量,通过“多抄多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布置作业时,首先考虑学生的量力性,即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考虑到作业差异性也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善于记录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对研究对象前后表现的比较分析。2.课题研究的设计的形式还不够大胆,创新力度不够。
3.设计要深浅不一,选择性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要求的作业。
4.让全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作业的质量。参考文献
1、安凤歧,梁承锋主编,2004,《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傅淑琴,2005,《小学英语课外活动的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3 3.黄宛辉,2005,《任务型教学与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1 4.王蕴芬《如何设计开放性的英语作业》[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