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时间:2019-05-14 09:0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第一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研究

2级电子商务 M01214291 卢江徽

摘要:自20世纪以来,跨国公司为了谋取利润的最大化,凭借自身经营管理!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追求全球生产体系的扩张“然而在扩张中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经济和消费层次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市场的差异性”这就迫使跨国公司在思考和推行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树立新的理念,在充分做好对当地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柔性和弹性,实施本土化战略模式,以此来降低市场进入的壁垒,使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费用,提高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目标市场的需求“而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并经历了从考察试探到扩大试办再到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发展过程”在此过程中,跨国公司为了适应我国经济!投资环境的变化,而不得不逐步采取各种具体的本土化战略来占领我国市场“加入WTO后,我国将在更广泛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开放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迫使跨国公司在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上,向我国输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在华本土化的步伐”这意味着包括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在内的本土化程度远远高于过去,目的是希望进入并占领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外直接投资;中国

第一章 引言

1.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后期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合作得到飞速发展,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随着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效率的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国际活动中已成为最活跃、最重要、最具有影响力的组织形式。为了谋取利润的最大化,跨国公司凭借自身经营管理、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不断追求全球生产体系的扩张。然而,跨国公司在跨国经营中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经济和消费层次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市场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市场、员工、所处的政策、文化和法律环境是本地的;接触的客户、合作伙伴和经营商也是本地的。这就迫使跨国公司在思考和推行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树立新的理念,在充分做好对当地的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利用企业的柔性和弹性来实施本土化战略模式,从而降低市场进入的壁垒,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费用,提高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不同的目标市场的需求。

从1979年,我国正式引进外资开始,跨国公司在我国经历了从考察试探到扩大试办再到规模系统化投资的发展过程。而近10年来,中国己成为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吸引着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纷至沓来“在1999年上海全球财富论坛上,“欲称霸全球,先逐鹿中国”引人注目。先期进入的跨国公司的赢家有一个共同口号:“我们是中国的公司”他们的策略是适应中国转型的市场环境,注重在中国的本土化”加入WTO后,我国将在更广泛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开放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市场上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迫使跨国公司向我国加大投资力度,输出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在华本土化的步伐“因此本土化是任何一家欲在中国市场上有所作为的企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谁实施得早!谁解决得早,谁就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目前,我国己加入WTO并处于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如何使我国一批企业成为强大的、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成为我国政府和企业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之一”同时研究跨国公司在中国实施的本土化战略不仅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具有很大借鉴作用,而且为我国本土企业如何适应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做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关系到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大战略,也是摆在我国政府!企业和科研人员面前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大问题”, 2研究现状

跨国公司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对不同国家实施本土化战略,是为了适应不同国家市场的需求而做出的适应性选择“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进行了探索”20世纪60-一80年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微观跨国公司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市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中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等等,己经隐含了一些关于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安排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对跨国公司发展进行解释的新理论,如价值链理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N#R关系理论等等,也展现了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的一些动因。

我国一些学者对跨国公司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也进行了探讨”万建强(2001)认为跨国公司在推进国际化过程中,自身的管理思想经历了从“以母国为本”的思想转变到“以所在国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以“所在国为本”和“以世界为本”的管理思想的指导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根据东道国的具体情况实施本土化战略。刘东迎(2002)认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经营,面临着在政治、法律、文化或语言等方面有较大差异的环境,这使得跨国公司必须遵守东道国或地区的税收政策、当地的法规制度,了解本地的社会文化背景、风土人情、消费者的偏好等,积极与当地的政策、文化进行协同配合,与当地企业竞争、分工与协作,吸纳当地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为当地提供一定的技术培训或提供一些资金、技术援助,逐步增强其适应性,以使企业植根于当地环境,提高企业的声誉和自身的经济效益。

第二章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

2.1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状况

(1)起步阶段(1984年一1991年)“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模式远未形成,投资环境不理想,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缺乏信心,总共实际利用外资仅221.79亿美元,每年平均为22.18亿美元”在起步阶段,跨国公司虽然对我国整体经济的直接作用十分有限,但其发挥的示范效应十分巨大,为其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一1997年)”2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外资的政策措施,极大提高了外商的投资热情,促使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发展“1992一1997年,总共实际利用外资1967.93亿美元,平均每年327.9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2.7%”(3)调整阶段(1998年一2000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加上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我国的引资政策也从过去重视利用外资的数量转变为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我国引进外资的速度放慢,跨国公司对华投资速度有所降低,这一阶段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现了负增长,1999年和2000年分别比前一年下降了11.30%和10.40%”(4)稳步发展阶段(2001年以后)“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对外资实行国民待遇,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市场准入机会增多,外商在我国的直接投资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最主要的东道国之一。

2.2在华跨国公司供应链上本土化战略

供应链是一个企业的物流体系,涉及到计划!采购!运输以及销售等众多部门。跨国公司最初在华的动机是实现自身的产品出口,占领市场。随着销售进一步扩大,在加工制造行业出于选择廉价劳动力以及绕开贸易壁垒等方面的考虑,跨国公司来到我国投资设厂,利用当地生产要素或进入当地市场。而今跨国公司不仅仅以避税和占领市场为目的把几道组装工序象征性的放到中国,而是将相关零部件!原材料尽量本土化”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己经转型,正把中国看作重要的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由过去零散的!试探性的获取原材料和加工劳动力的投资,逐渐转变为系统化投资“ 2.2.1采购本土化战略

目前,在华跨国公司的不同产品!不同行业,其采购的本土化程度不一”如初级产品!原材料的获取最容易,本土化程度也最高“如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就有11家工厂为其提供糖!塑料瓶!易拉罐!纸杯!保温箱等配套产品”但技术要求含量高的产业,如通信!电子!计算机!汽车等,由于其对零部件!元器件的技术!质量标准要求甚严,并且受我国国内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企业无法达到其完全配套,这些行业的跨国公司本土化采购程度相对较小“跨国公司要想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在华企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在华跨国公司实施采购本土化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种:(1)设立采购中心,直接从我国购买原材料、零部件,对于初级产品类。简单加工类!技术含量要求低的产品,跨国公司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直接从 我国购买”如家乐福不仅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中心,而且2002年内建立10个区

域性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己成为家乐福在亚洲最大的采购基地;麦德龙把上海和

天津作为中国南北区域采购供应的枢纽。(2)鼓励国际供货商前来我国建立合资企业,就近供应“一般大型的跨国公司都有其长期的、稳定的供应商”当一家跨国公司进入我国时,担心我国的零部件和设备供应商不能符合其质量标准时,同时出于长期形成的合作关系的考虑“跨国公司会鼓励其国际供货方在我国建立合资企业,以便就近供货,来达到其采购本土化的目的”如雪铁龙公司与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在武汉成立合资企业时,认为中国的零部件和设备供应方不能符合雪铁龙的质量标准,便鼓励国际供应商生产输油管的英国邦迪国际和提供挡风玻璃的英国皮尔金顿以及生产油封的法国和记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前来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3)跨国公司在我国再投资建立零配件公司”跨国公司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需要,将其在母国的生产配套厂逐步转移到我国境内,来实现当地供货。汽车行业的日本五十铃公司在中国合资成立了多家子公司时,由于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水平较低,配套产品无法达到其要求,使五十铃公司的大部分配件需从国外进口,如重庆庆铃有35%!江西江铃有25%须从日本进口。因此五十铃公司便在重庆再投资成立三家合资公司,生产片缸顶!汽缸座!曲轴!凸轮轴和模具等汽车配件,以供应其汽车制造商的需要。

(4)帮助我国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以达到质量技术标准“跨国公司为了避免供货商的配件不稳定而影响其产品的质量和损坏其品牌名誉,出于公司的长期利益出发,同时为了建立可靠而稳定的供应商链,跨国公司利用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派出部分技术人员到供应厂商提供技术援助和咨询,逐步帮助我国企业达到自己的技术要求。

2.2.2生产加工本土化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中国生产成本低廉,许多外国厂商相继将生产基也移往中国,制造业成为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重点”建立生产加工中心一直是跨国公司在华实施本土化战略最直接的体现“如2001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上}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生产基地集中到了上海。8月,东芝公司宣布仁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显像管,把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

2.2.3市场本土化战略

不少跨国公司自进入中国以来,十分注意适应中国独有的国情,运用或己经意识到应该运用不同于母国的营销策略,以确保使企业真正融入市场,达到长期获利的目的:主动根据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习惯和支付能力等因素,为产品准确定位,不遗余力地在产品生产!包装设计!商标名称!广告宣传等各个环节增加品牌的文化投入,从而创造出本地化的品牌”并且跨国公司积极利用当地的媒体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这种广告开支:甘销售额的高比例造就了跨国公司的营销优势,影响和引导着当地消费者的消费。

(1)产品当地化。跨国公司为了迎合我国消费者的需求与偏好,根据产品的差异化实施产品本土化战略。

(2)广告的本土化。由于广告受我国环境、文化、风俗习惯的影响,跨国公司从广告用语、符号意义、文化象征、诉求主题、形象组合到广告经营策略、人才一组合培训、管理模式、公共关系构建都与我国社会相适应。但跨国公司为了协调投资于其他国家的产品和体现国际化品牌的需要,在全球营销战略的统一指导下,在中国投放了具有全球统一性和我国市场具体要求的全球策略,本土表现的广告。

(3)价格本土化“跨国公司根据我国目标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如我国消费者水平),或出于某种战略上的考虑(如抢占我国市场,排挤竞争者),而实施价格本土化战略。

第3章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经济效应分析

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经济效应,对于有效利用外资,调整外资政策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效应既有直接效应又有间接效应,既有现实影响又有中长期影响,既有积极作用又有负面作用,需要评价的内容繁多,以及数据的获取也有很大的难度,对此进行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存在一定困难“因而本文试图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出发,集中在区域经济、就业、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以及市场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3.1资本形成效应分析 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生产的本土化和投资研发的本土化,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从而有利于我国资本的形成”由于在我国引进的直接投资中,主要是跨国公司的投资,在此用我国引进的FDI代替跨国公司的投资来分析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对资本形成效应“下面用两个重要经济指标来说明FDI对我国资本形成效应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与国内固定投资的比率。外国直接投资存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从我国三大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情况看,我国FDI的区域分布特征一FDI在中

国的资本形成空间极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开放基本遵循了一个从经济特区一东部沿海地区一内地的渐进过程,这造成了外商直接投资大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经济特区,而拥有18个省,市,自治区的中西部地区吸收利用的外资却相当有限(FDI占进入中国的FDI不到20%,超过80%的FDI进入东部地区)“从中可知,我国吸收利用外资在区域结构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而这种不合理性随着外商投资的大幅度增加而迅速扩大,加上FDI的进入一般都存在后续性追加投资,以及母国资金的配套投入,这样大量资金投入到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在增长能力0的差距,使得我国FDI利用的区域结构失衡明显。这不利于缩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社会的稳定。因此,FDI资本促进效应对我国的影响仅局限在部分地区。

3.2增加我国就业数量和提高就业质量

跨国公司对在华实施生产的本土化和投资研发的本土化时,采取了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和管理的本土化,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包括相当多的管理和技术职位”,随着投资的总量和广度的加大,必然也会增加我国劳动力需求的要求“到2000年底在外资企业就业人数为2000万人,我国全国劳动人口的近10%”如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雇佣员工人数不断增加,从1992年的290人逐步增加到1997年的9000多人“通用电气公司从1984年成立才有几十名员工,到现在拥有8000多名员工”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提供直接就业机会的同时,还通过在采购的本土化提供了大量间接就业机会。如可口可乐公司的投资带动了一批原材料供应商的发展,事实上就间接地促进了当地的就业。

跨国公司在华采取人员使用匕的本土化,为员工提供比我国国内企业更好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险福利,而且通常为雇员提供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机会“因此,我国的雇员可以从跨国公司就业技能的提高中获益,在跨国公司在华机构的正式就业,在职和非在职培训中获得新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促进了我国就业结构的改善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3.3技术扩散效应分析

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本土化战略特别是研发的本土化战略过程中,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从而使我国企业通过示范效应!竟争效应和关联效应来提高自身的水平。通过转移和学习等过程使技术应用范!图在我国扩广”但在获得技术效应收益的时候,我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参考文献

阿兰鲁格曼著.全球化的终结.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珊美 保罗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何自力等.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 罗进.跨国公司在华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 金培.产业组织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王志乐著.跨国公司在华发展新趋势.新华出版社 吴易风等.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盛斌.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孟宪昌.企业扩张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符定伟等.国公司中国攻略.机械工业出版社, 潘轶严.从跨国公司本土化中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企业管理, 方英 跨国公司经营的本土化趋势及其启示.经济问题探索

第二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

当前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经济学院2007级国贸2班 张特 20074068 【摘要】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对世界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应该在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国跨国公司,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与利益分配。

【Abstraction】The phenomenons of the development across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merged substancially these years,caus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with a great vicissidutes.Our nation should use every tactics to attract Superior enterprises all around the world and exert efforts on nurturing our own giant in commercial field,to make a nutritional ambience for propelling them to the classic level 【关键词】跨国公司 新形势 世界市场 经济一体化 【Emphasized vocabulary】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New circumstance International marke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当前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对世界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应该在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国跨国公司,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与利益分配。

跨国公司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二战后,跨国公司依靠自身的积累和收购、兼并等,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也急剧增强,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许多跨国公司本身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的经济实力,理查德-伯内特和罗纳德-E-穆勒在《全球通达:跨国公司的权势》中分析指出:“假如我们将1973年跨国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和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就会发现,通用汽车公司比瑞士、巴基斯坦和南非大;皇家荷兰壳牌公司比伊朗、委内瑞拉和土耳其大;固特异轮胎公司比沙特阿拉伯大。”2000年仅全球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占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随着世界市场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发展,其势力扩展到了世界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必然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由化、信息化成为全球性特征,资本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跨国公司作为资本国际化的载体也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主要表现在:

1.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和比重明显增长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施行者,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2%。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8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594亿美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占92%,200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160亿美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可见,跨国公司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

2.数目急增但分布不平衡

1990年,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超过3.5万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15万多家。到了2002年,全世界约有6.4万家跨国公司,在海外拥有87万多家分支机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共雇佣了大约5300万员工。

但是,跨国公司分布的地区与经营的行业分布并不平衡,以海外资产衡量的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有90家的总部设在美国、欧盟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与地区,这些公司一半以上的经营主要集中在电气和电子设备、汽车以及石油勘探与分销行业。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拥有十家以上企业的国家和地区共有十个,而这十个国家便拥有了全球500强企业中的440家,占总数的88%,其总的营业额占全球500家企业总的营业额的89.35%,利润额的85.97%。这十个国家中,除了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外,其余均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发达国家——美国,一国便拥有500强企业的189家,占企业总数的37.8%,占总营业额39.3%,利润额的52.5%。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在全世界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这也是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及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经济根源所在。

3.投资领域发生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各国纷纷调整本国的发展战略,进行产业重组及转移。跨国公司则在国际产业转移中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其投资领域也随之发生了转移。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跨国公司大都自己开展主要业务,只是转移一些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而自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不但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延伸到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以增强核心竞争力。

如今,跨国公司慢慢减少了对制造业的投资,将生产环节分包甚至完全退出生产,服务业也出现外包现象,承接最多的是亚洲,约占全球外包业务的45%。跨国公司则将主要精力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及信息产业的研发及应用上,并且多把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留在母国,以保持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4.研发费用增长迅速

研发活动既是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基础,又是跨国公司自身经营战略的需要,自1982年~1992年间,美国跨国公司的研发经费由382亿美元增长到911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2005年美国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咨询公司对世界1000家大跨国公司研发资金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这些公司2004年的研发经费均有大幅度增加,共达3840亿美元。调查还显示,各大公司的研发经费自1999年以来以每年平均6.5%的速度增长,而在过去两年内更是达到了11%的高速增长。

5.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初步成长,但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实力较弱

二战后,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率先进行了海外直接投资,组建起了自己的跨国公司。经过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获得长足发展。1990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只有19家出自发展中国家,2005年则增加到47家。2005年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实现营业额1.9万亿美元,雇用员工近600万。在能源和金属材料领域,许多新兴国家的跨国公司正与发达国家大公司展开直接竞争。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总体实力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距离,其中最大的仅与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中最小公司的规模相当。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在地区与行业分布上较为集中,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基本上来自于大约13个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和地区以及南非,它们主要集中在建筑、食品与饮料以及多样化经营的行业,这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主要集中于服务业及制造业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仍处于初步成长的阶段。虽然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并且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各种经济活动,打破了以往在国际投资领域由发达国家一统世界市场的局面,给世界资本市场注入新的血液,但我们从以上的数字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创业阶段,规模小,资金少,其组建的跨国公司也以中小型居多,国际化程度较低,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较为薄弱。

二、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新发展改变了世界市场的格局,势必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

1.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了世界市场,并最终成为世界市场上交换的主体

跨国公司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它们通过国际投资建立了庞大的一体化国际生产网络,把一个国家的生产与众多国家的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也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及其他领域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并购浪潮大大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其全球战略联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科技的研究与发展。跨国公司势力的扩大在更大范围内、更大限度地扩展了世界市场。当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时,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也日渐增强,它们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贸易方式,如部门间的贸易、部门内部的贸易等等,或者控制国内私人市场,或者通过与其他企业不对称的经济关系实现对世界市场的控制,从而使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例如在世界市场上,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就约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因此,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最终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国际交换主体代替之前主要以民族国家为国际交换主体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也势必会对世界市场上的贸易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残酷激烈

跨国公司使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残酷激烈,跨国公司垄断世界市场的主要方式就是跨国并购,1990年全球跨国并购额为1510亿美元,2005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610亿美元,是1990年的5倍,占2005年FDI总量的80%以上。2005年全球共有141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总共涉及金额为454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并购总价值的63%。2006年上半年跨国并购比2005年同期又增长了39%,尤其是大宗跨国并购案数额急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上本国政府通过支持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支持科技政策等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必将导致更多的潜在摩擦点,使世界市场上纷争不断。因此,虽然各国经济互相依靠的程度日益加深,但各国之间互相合作的基础仍是十分脆弱和短暂,一旦世界经济的天平出现偏差,以跨国公司为交换主体的世界市场上将又是一番“刀光剑影”的残酷厮杀。

3.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开拓世界市场的工具,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世界市场的整合与发展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世界市场上资本主义国家的跨国公司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不可否认,以西方为主导的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整体的影响多是积极方面,它们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其拥有的雄厚资本、先进技术、治理手段、丰富的从事国际商务的经验、优秀且练习有素的专业人员及完备广泛的全球营销网络对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是一笔丰厚的可利用的资源,但是,由于跨国公司形成之初的动机是资本扩张的本性、资本家转嫁本国经济危机的需要等等原因,因此,从本质上看: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仍然是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其基本矛盾而努力开拓、争夺世界市场的一种工具而已,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另外一种调整,是资本主义不甘于被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所代替的一种挣扎。

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组建跨国公司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相对于某一‘群组’或某一‘网络’的生产活动和贸易往来而言,跨国公司现在越来越像是乐队指挥,指挥着公司内部和外部的跨国关系。不管这种跨国关系是否含有某种资本投资,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它们的全球利益。”为维护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利益分配和格局,巩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和权力,资本主义国家必然利用其手中的跨国公司通过跨国并购兼并等各种方式,控制世界市场,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立足与发展设置障碍,因此,从这方面来讲,跨国公司的发展又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充分拓展及多元化,阻碍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整合和发展。

针对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对世界市场产生的上述影响,我国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学习其先进的企业竞争理念与国际化的操作方式与治理经验;同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鼓励本国企业做大做强,组建本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跨国公司,走出国门,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与利益分配,在竞争中不断完善自己,以壮大我国的经济实力。

参考文献:

《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在哪》[Z].“中国经济网”,2006~6~23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 《世界1000家大跨国公司研发经费过去两年增11%》.2005~10~13 《2005年外国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9%英美中位列三甲》.“中国经济网”,《资本全球化》【M】.中心编译出版社,2001.

第三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1

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当前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新现象,对世界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应该在引进外国跨国公司的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国跨国公司,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与利益分配。

跨国公司最早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二战后,跨国公司依靠自身的积累和收购、兼并等,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也急剧增强,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许多跨国公司本身的经济实力甚至超过了一些中等国家的经济实力,理查德-伯内特和罗纳德-E-穆勒在《全球通达:跨国公司的权势》中分析指出:“假如我们将1973年跨国公司的年销售收入和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比就会发现,通用汽车公司比瑞士、巴基斯坦和南非大;皇家荷兰壳牌公司比伊朗、委内瑞拉和土耳其大;固特异轮胎公司比沙特阿拉伯大。”2000年仅全球最大的300家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就占整个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三。随着世界市场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获得了空前发展,其势力扩展到了世界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必然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1.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自由化、信息化成为全球性特征,资本国际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跨国公司作为资本国际化的载体也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施行者,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度增长,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6.2%。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也逐年上升,1998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594亿美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占92%,2005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为9160亿美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可见,跨国公司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军。2.跨国公司的新发展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1)跨国公司的新发展改变了世界市场的格局,势必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为追逐利润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它们通过国际投资建立了庞大的一体化国际生产网络,把一个国家的生产与众多国家的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也带动了贸易、资本、科技及其他领域的国际化。跨国公司在全球的并购浪潮大大加速了国际资本的流动,其全球战略联盟有力地推动了国际科技的研究与发展。跨国公司势力的扩大在更大范围内、更大限度地扩展了世界市场。当跨国公司逐渐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时,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的作用也日渐增强,它们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贸易方式,如部门间的贸易、部门内部的贸易等等,或者控制国内私人市场,或者通过与其他企业不对称的经济关系实现对世界市场的控制,从而使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统治地位。例如在世界市场上,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就约占全球贸易的三分之一。因此,跨国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扩展了世界市场的同时也最终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国际交换主体代替之前主要以民族国家为国际交换主体的新局面。这种新局面也势必会对世界市场上的贸易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残酷激烈

跨国公司使世界市场的竞争更加残酷激烈,跨国公司垄断世界市场的主要方式就是跨国并购,1990年全球跨国并购额为1510亿美元,2005年全球跨国并购总金额为7610亿美元,是1990年的5倍,占2005年FDI总量的80%以上。2005年全球共有141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总共涉及金额为454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并购总价值的63%。2006年上半年跨国并购比2005年同期又增长了39%,尤其是大宗跨国并购案数额急剧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加上本国政府通过支持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支持科技政策等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这必将导致更多的潜在摩擦点,使世界市场上纷争不断。因此,虽然各国经济互相依靠的程度日益加深,但各国之间互相合作的基础仍是十分脆弱和短暂,一旦世界经济的天平出现偏差,以跨国公司为交换主体的世界市场上将又是一番“刀光剑影”的残酷厮杀。

第四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论文

论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工商管理 贾茜 M01114205

摘 要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小企业的成长不断地接受国际竞争的考验。本文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机遇和优势,然后分析了跨国经营管理中的战略选择问题、组织结构问题、冲突管理问题、管理文化问题、发展路径等问题。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跨国经营 管理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机遇和优势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主体,不仅在创造就业和吸纳科技成果方面如此,而且在国际合作方面潜力巨大。新世纪初始,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开展跨国投资合作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在发生剧烈变化,经济全球化、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因素将为我国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创造机遇。

经济全球化往往与跨国公司联系在一起,无论在跨国直接投资还是在国际贸易领域,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是随着中小企业在各国经济生活中作用的增强,中小企业的国际投资与合作日益兴盛,而且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无论在大型跨国公司云集的欧美,还是在亚非拉,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既成为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又是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政策促进目标。社会化大生产使得任何一个企业无论其规模大小,都不可能完全自己生产某个产品的所有零部件。而在国际分工体系日益深化的今天,没有众多的国际中小企业的配合,跨国公司更是寸步难行。[1] 所以,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大型跨国公司的舞台,而且为中小企业不断创造新的进入国际市场的机遇。

2.入世加速企业间的合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从法律上为中国商品和企业进入WTO 的成员国家和地区市场获得了保证。中小企业在为来华投资的外企进行配套生产、加工贸易、直接经营进出口贸易、海外投资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3.国家优惠政策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政府在产业导向、地区政策、外汇政策、金融政策方面,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政策,将对缺乏跨国投资经验和资金实力的中小企业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正在逐步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包括支持中小企业进行市场考察、出国参展、进行质量认证、注册商标和专利、人才培训等。同时,我国政府还在促进外经贸业务发展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实现系统化和普遍化,国内所有企业都可以获得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

二、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国际企业的战略类型主要有:多角化经营战略、联合战略、集中化经营战略、特色经营战略、内部发展战略、撤退战略等。国际化战略无非是产品、资本怎么走出去的问题,它贯穿的主要原则是比较优势。由于多角化经营战略、内部发展战略和撤退战略一般适用于大型跨国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就应当采取联合战略为主,集中化经营战略和特色经营战略为补充的战略选择。

1.企业联合战略是企业为了在规模和销售上获得增长或增加规模经济分担风险,与其他企业实行某种形式的联合。以加强或保护企业的基本业务,防止竞争对手进入企业的经营领域,改变企业的经营组合。主要类型有:纵向联合(与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横向联合(与同一领域的企业联合);同心型联合(分处不同行业的两个企业在共同经营主线支配下的联合);非相关多种经营式联合。我国中小企业采取联合战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弥补单个企业的劣势,通过优势互补来增强竞争能力。这就可以运用中小企业集群跨国经营理论,由全国性或地区性行业协会组成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组织业务关联的中小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2.集中化经营战略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和产品销售的市场比较集中,绝大多数销售额来自同一种类的产品或技术上有密切联系的产品。它的最大优点在于保证它在同行业中处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我国中小企业采取集中化经营战略,能够更好地集中企业的各种资源,特别是技术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获得超额利润,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3.特色经营战略是指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以特色取胜。这种特色可以表现在产品设计、技术性能、质量、企业文化、销售方式、用户服务等其中某一方面。实行特色经营战略,往往需要增加研究开发和设计费用,采用高档原材料和高级技工,提高产品成本。

由于产品售价较高,一般不可能有较大的销售量,必须谨慎地选择目标市场和消费者层次。我国中小企业采取特色经营战略可以充分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占领世界市场。

以上三种战略选择分别适合不同的中小企业,而战略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对企业资源和外部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形成一种战略管理的制度。也就是用制度的形式把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思维固化于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固化于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之中,形成共同的愿景。并且要经常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环境的变化,随时进行检查回顾和绩效考评,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进行调整,并使这种行为制度化。只有这样,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才能持续收到良好效果。[2]

三、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组织结构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目前比较适宜的方式就是采取母子公司结构,在充分考虑国外子公司特殊情况的基础上,重塑母子公司关系。这意味着两件相互联系的工作:一是赋予子公司不同的职能和责任;二是合理配置子公司资源。这正是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组织形式提出的基本要求。[3]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动态多样化的网络模型,使子公司在企业集团的多国网络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母公司和每一个子公司的关系也随之差异化,这与上面提到的基于资源的战略思想是一致的。管理这种动态的内部多样化网络,不但有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问题,而且必须考虑在内部网络中利用和配置资源,以及建立正确的转移机制将资源转移到合适的地方的问题。

四、中小企业国际化中的冲突管理

国际企业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无论对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各国的国际收支、就业、纳税、市场等方面发生正负效应,所以投资国及东道国政府,分别为国际企业的对外投资与外来投资制定鼓励的法规或采取限制性的措施。在与政府、社区、投资者、协作者、竞争者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冲突和矛盾,妥善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对于国际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中小国际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准确的把握东道国的国家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职业和组织文化的特点,通过及时的跨文化沟通来防止和减少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冲突。当冲突不可避免地发生以后,中小国际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把握好国际企业对待冲突的行为方式,妥善地加以处理。处理好国际企业的冲突,可以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其一是合作性,即国际企业在冲突中满足对方要求的程度;其二是坚定性,即国际企业对有利于自己的冲突解决方式的坚定性和自信心。[4]因此,必须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掌握好国际企业冲突解决的要点: 合理利用冲突,有效的激发建设性冲突;分析冲突结局对企业全球战略的重要性;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有连带的结果、是否经过保险、是否存在可替代的机会、时间的紧迫性;还要考虑实力对比与以往的关系。

五、中小企业国际化中的管理文化

不同管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决定跨国经营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跨国经营管理中如何对待和处理不同管理文化的差异,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提示我们:

1、树立信心。要相信“不同文化之间的同质性,远远多于差异性。”管理具有两重性,企业管理中涉及生产力合理组织的部分,科学性和普遍性比较显著,一些管理理论所反映的客观规律对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涉及到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文化层面时,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属性,才显出地域、民族和文化差异来。因此我们的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并不是从零开始,一般说来,在国内取得成功的管理办法和经验在国外都是有用的或者可借鉴的。

2、正确认识和对待文化差异。国际型的经营者应是跨越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传播本国文化和汲取外国文化的代表,通过彼此的尊重和有效的沟通,在跨国的资源整合和跨文化的科学管理上取得实效。

3、有序推进本土化。品牌是管理文化的一种象征。通过本土化用人,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万向人才资源结构的国际化。

六、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从企业自身看,公有制经济正在转型,非公经济正在成长,像发达国家那样拥有绝对优势后跨国的企业数量有限,就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只能是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去获取、积聚并赢得优势;从企业的外部条件来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逐步推进的,加入WTO后是逐步过渡的,企业对外的经营自主权是逐步放开并逐步到位的,政策变化与企业跨国经营密切相关,上述两方面因素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必然经历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一般地描述为:首先是观念的国际化,要有全球视野,把自己置身于全球的框架中去观察和思考问题;通过贸易将目光瞄向广阔的世界市场,按国际市场需求调整结构,在国际分工产业链上找准自己的位置并努力向高端进发;通过收购、交换、融通、联盟等手段在国际范围内实现有效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国际化人才吸纳和不同管理文化的融合站稳脚跟;瞄准整合国际核心资源,形成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比较优势的产业化基地和面向全球市场份额的跨国公司。

参考文献: [1]邢厚媛: 《中小企业 “跨国” 新机遇》,中小企业网,2002.6 [2]魏

杰: 《中国人世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两种趋向》,《经济日报》,2001.12 [3]汪秀英: 《中小企业内向型国际化》,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 年第 4 期 [4]尤安山: 《中小企业国际合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10

第五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也显得愈发活跃。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跨国公司仍有一个巨大的问题要去面对,文化差异。分析文化差异对跨国经营管理的影响,识别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是跨国公司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

文化差异

跨文化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发展愈发迅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各类资源,不仅跨越了国界,同时也跨越了文化。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语言,习惯和信仰等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会导致摩擦不断甚至冲突,使跨国公司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的应对文化差异,适应跨文化管理新趋势,促进文化融合便是企业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1、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根据调查显示,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将文化定义成在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他认为,文化不是一个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地域或国家的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思维。可见,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价值观念、信念、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个群体的显著特征。由于国际公众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相互沟通上的困难,一般称之为“跨文化差异”,即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有调查显示,约82%的跨国公司的失败是因为跨文化管理失败而导致的。跨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1、企业经营理念

跨国公司内部存在着至少两种以上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在如何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福利,短期获利与长远发展等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出很大差异。比如,美国、德国等国的管理者,他们的经营观念都是围绕市场需求而形成的,重视生产更重视营销,给予员工充分发展的空间,重视横向信息交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而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管理者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注重生产而忽视营销,经营趋于保守,缺乏创新。

1.2、决策原则

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信息不对称,经常导致沟通和交流的失误和误解。为保证组织的决策能体现全体员工的希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重要一环,往往在决定之前要征求和听取员工们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而缘于文化差异的交流失误使得这一点做不到。同时决策方案的实施和统一行动也较为困难。比如美国人强调自我,注重思维清楚明白的文化传统和直率的表达方式。他们强调时间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征求大家意见以求得共识的决策方式是低效率的。而中国公司有明显的集体主义倾向,存在对上级的崇拜合服从同时又强调达成共识,决策过程时间冗长。

1.3、管理模式风格

因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管理方式差异,也是影响跨国公司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西方管理者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由于崇尚自我,强调独立,西方的管理体制是强有力的。许多企业往往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控制手段实施管理。日本公司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终身雇佣制,提倡公司精神,定期进行工作轮换,发扬团队精神,实行民主方式。

1.4、人力资源

现在很多公司都把人力资源看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差异造成选择雇员,社会化,管理和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不同实施原则。①如微软公司的招募原则是,需要人力时立即到市场上去找现成的,最短时间就能担当某个最具体的工作,培训5%的人员,另外95%靠自学和在职学习,公司业务成长而员工没有能跟着成长,就会被淘汰。所以当吴士宏主动帮助员工跟着企业成长,在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策略时,由于不能适应文化差异而辞职。跨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此,它还体现在公司目标、管理费用、规模等方面。

2、如何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重点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最合理地配置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②西方国家十分重视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并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拿大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提出跨文化管理的三个战略:(1)凌驾。组织内的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而成为统治文化,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来运行公司的日常业务。当一种文化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时可以采用这种战略,其优势是可以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文化并纳入正常的经营和管理轨道。(2)折中。即不同的文化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文化的直接冲突。(3)融合。即不同文化在承认、重视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补充、协调,从而形成一种合二为一,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的跨文化优势。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通过融合的方法吸收异质文化中的精华,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是适应跨文化,降低文化障碍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跨国公司可根据本公司目前所处的国际化发展阶段,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的差异程度以及企业综合实力等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战略。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战略,都必须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如何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有以下几方面: 1.1、识别文化差异

只有先正确识别各种文化差异,才能从中寻求共同发展的共同点。③一位跨国公司的美国经理说得直截了当: “你不得不把自己的文化弃之一边,时刻准备接受你将面对的另一种观念。”这就是不同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比如,美国公司重视“法”,中国是以“人情”为特质管理哲理。文化差异可以分为三种:基本价值观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技术知识差异。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难改变;生活习惯和风俗不同造成的差异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但需要较长的时间;由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可以通过相互传授和学习来克服,较容易改变。因此,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2、强化跨文化理解

理解是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前提条件。跨文化理解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要理解他文化,首先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模式,包括优缺点的演变的理解,能够促使文化关联态度的形成,这种文化的自我意识,使管理者在跨文化交往中能够识别自己和有关他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上的类同和差异的参照系。二是善于文化移情,理解他文化。文化移情要求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自身的本土文化,克服心理投射的认知类同,摆脱原来自身的文化约束,从另一个参照系反观原来的文化,同时又能够对他文化采取一种较为超然的立场,而不是盲目的落到另一种文化俗套中。

1.3、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

国际企业经营的经验证明,一个跨国公司的成功取决于该公司的“集体技能”,即公司基于跨文化理解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条件下产生的“核心技能”,而跨文化沟通正使促成此核心技能的中介。跨文化沟通能力,简单地讲,就是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跨国公司必须又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着力培养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例如,日本富士通公司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早在1975年就在美国檀香山设立培训中心,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培养国际人才。

1.4、进行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与冲突的处理能力培训;地区环境模拟等。一项对跨文化培训的全面调查显示,培训促进了跨文化沟通技能的提高,改进了管理人员与当地员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明显降低了与外国合作伙伴、客户和竞争对手进行谈判时失败的比率,使管理者更快地适应新文化新环境。⑤许多公司将经理人派到海外工作或学习,使其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冲击,或者让他留在国内,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宝洁,英特尔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都份份建立了跨文化培训机构,将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结合在一起进行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从而加强每个员工对新文化的适应性。

1.5、利用文化差异,施行多样化战略

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并且明确估计出多样性的价值公司,而不仅仅是包容这种多样性。利用文化差异的战略能够产生竞争优势。公司应重视并利用员工多样化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适应性和接受差异的水平,并把差异资本化,使之成为促进公司效益提高的主要手段。例如惠普公司认为多样化是其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大多数国家员工队伍多样化,并通过强力的多样化企业政策,鼓励跨文化理解和对文化差异的积极态度。

1.6、建立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经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应建立起与公司总体跨国经营战略一致的文化。这种文化把每个员工的行动和企业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加强国外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联系,增强了企业在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这种公司文化的建立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不同文化的员工的积极参与和与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等外部环境保持长期的、良好的沟通关系。只有形成集体的力量,建立共同价值观,才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 蔡雯

略伦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管理问题

经济与管理,2002 ② 杨泉

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 ③ 苏勇,罗殿军

管理沟通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④ 韩经纶,崔立新

论企业全球化引起的沟通障碍

南开管理评论

1999 ⑤ 张怡梅

企业文化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商业研究

2006

下载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一、 名词解释 1、 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越出民族国家的界限,子啊国际范围内不断的运动的过程。 2、 股权式合资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民或企业......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资料DOC

    一、单选题 第1题 二战之后兴起的国际分工新形式是 A、垂直型国际分工 B、水平型国际分工 C、混合型国际分工 D、产业间国际分工 答案:D 第2题 垄断优势理论是谁提出的......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题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题 1、 国际经营的含义及形式 国际经营:企业从事超越国界的所有商务活动,它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产品、服务、技术和资本等国际转移及其......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笔记)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跨国公司是指由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有、私有或混合所有制企业,而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 二.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试题

    课程:《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2015-2016学年考试试卷 宝洁公司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其品牌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市场中占有很高的份额。2012财年,宝洁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考点(推荐5篇)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题型设计:名词解释4*5 多选10*2 简答2*10 论述3*6 案例 22 一、名词解释 1.本土化经营战略: 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活动中,为迅速适......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1.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在两个或多个国家间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实体。 2. 特许经营:特许专营是一种专业化的许可协......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参考答案答案

    参考答案 1、跨国公司对世界、对母国、对东道国的影响? 1.对整个世界的影响 (1) 跨国公司推动资本、技术、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提高了资源 配置的效率; (2) 跨国公司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