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总结
名词解释
1.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它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
2.避税地公司:成为“纸上公司”或“包皮公司”,指在所谓避税地或避税港注册的公司,即通过操纵公司转移价格,使货物或劳务的法律所有权归之于避税地公司
3.国外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国外创立一个永久性企业的投资行为。
4.国际合资企业:是指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依照当地法律在其境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的企业。
5.非股权经营: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企业中不参于股份,而通过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参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服务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与报酬。
6.契约式合资企业:有跨国公司和东道国投资者根据东道国的有关法律以各自的法人身份共同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在合同中对合作各方的投资条件,经营方式,收益分配,责任风险做出明确的规定。
7.股权式合资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民或企业按照所在国的法律联合起来,由各方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知识,共同经营的以盈利为目的企业。
8.渐退政策:是指东道国准许本国国民或企业与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企业,最重要求外国投资者将其股份转到本国国民或企业手里。
9.投资环境:是指影响资本行使其职能的外部条件。
10.对外直接投资保证制度:是指对投资项目所受损失,进行百分之百的补偿。
11.对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投资项目所受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
12转移价格:也称内部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相互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所规定的价格。
13.内部贸易:是指一家跨国公司内部的产品、原材料、技术与服务在国际间流动,这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国外子公司之间以及国外子公司之间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的交易活动。
14.国际技术转让:指的是将三种技术要素即技能、工艺和知识,从一国到另一国、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的转移。
15.利润分成率:又称为“国际技术贸易的作价原则”,即技术价格是技术使用方使用技术后所得利润的一定份额。公式表示为:利润分成率=(许可方得到的费用/接收方得到的增值利润)*100%技术价格=接收方利润*利润分成率
16.技术收益率:是衡量引进技术的费用是否合理和投资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用公式表示为:技术收益率=引进方的净利润/技术总费用
17.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固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优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潜在的市场容量等,还包括东道国经济制度、政策法规以及投资环境等区位因素
18.所有权特定优势:是指企业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以及拥有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19.内部化特定优势:指企业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能拥有的优势。
基本问题
1跨国公司一体化增长策略包括哪些具体形式,试详细说明。
一体化增长策略的具体形式有:(1)前向一体化策略。获得分销商或零售商的所有权或加强对它们的控制(2)后向一体化策略。公司通过收买或合并原料供应公司,从过去由供应商提供原料改变为自己生产原料,实行供产联合。(3)水平一体化策略。公司通过收买或合并同类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2.跨国公司在企业经营上有什么主要特征?
(1)跨国公司实行战略的全球性和管理的集中性(2)跨国公司利用直接投资争夺世界市场(3)跨国公司以少量的自有资本控制他人的巨额资本(4)跨国公司拥有先进技术,保持竞争优势(5)跨国公司向综合型多种经营发展
3简述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本内容。
该理论是由日本人小岛清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提出的,解释了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问题,其理论核心是: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到国外投资是为了保持比较优势或推迟、延缓比较优势衰退的颓势
4简述内部化理论的基本思想。
(1)市场是不完全的,各种交易障碍和机制的缺陷妨碍了许多交易以及大量贸易利益的取得(2)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交易活动改在其公司所属的企业之间进行,从而形成一个内部市场,部分地取代外部市场,借以克服市场交易障碍和机制障碍,以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
5在跨国经营中采用收购方式兼并当地企业有何利弊?
有利:(1)可以迅速取得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权,推行其跨国经营的意图。(2)可以直接接管和利用当地现有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人才资源。(3)可以迅速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济效益。(4)可以吸收当地的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5)可以利用当地现有企业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有弊:(1)投资者难以正确估计并购活动的实际利益。(2)并购业务中的实际支出往往超过原始支出,并购后需要大量后期投资,以补充前期费用(3)投资者究竟是以高价并购经营状况良好的“有希望”的企业,还是以低价购买倒闭企业,潜伏着并购决策的风险。
(4)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并购活动有种种限制,如反托拉斯法,外资比例,被并购企业的行业限制等。
6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1)内部贸易是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的结果(2)贸易内部化可以防止技术优势的扩散(3)贸易内部化是跨国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要求(4)内部贸易可降低外部市场造成的经营不确定风险(5)内部贸易可以充分利用转移定价攫取高额利润
7简述国际投资环境评估中拉格曼成本分析法主要内容
(1)成本比较法是英国经济学家拉格曼在1981年提出的,它将投资环境的因素都折合为数字作为成本的构成,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然后作出投资决策。(2)拉格曼在其方法中用C表示投资国国内生产正常成本;C﹡表示东道国生产正常成本;M﹡表示出口销售成本(含运输、保险和关税等);A﹡表示国外经营的附加成本;D﹡表示各种风险成本。(3)拉格曼成本分析公式,将各种投资环境因素作为成本代入,出现三类情况,其中第二类为最佳投资决策。
8在国外收购当地企业应具备什么条件,请予详细说明。
(1)考察收购当地企业的活动情况,企业外部条件包括:①企业竞争规律表明,许多部门的企业均难逃此消彼长、生死未卜的竞争法则;②国际收购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③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国政府普遍实行优惠的外资政策,客观上对国际收购浪潮推波助澜;(2)实施国际收购必须具备的企业内部实力:①按国家而论,通常中等发达国家,就具备资本输出的条件,可以进行国际收购业务;②收购企业的融资能力。收购资金可由两条具体途径获取:一是公开收购;二是杠杆收购; ③收购企业的综合实力;
9简述跨国公司国际技术转让特点。
(1)技术转让的先进程度与股权投资成正比,技术使用的限制性条款与股权投资成反比(2)
采用特殊的技术策略,加强企业内部技术转让的控制(3)严格控制技术转让条件
(4)各种技术保护主义的因素制约着技术转让
10简述国际技术许可协议的授权范围。
(1)独占许可(2)排他许可(3)普通许可(4)可分割许可(5)交叉许可 11技术价格有何特点?
(1)技术价格即技术的使用费是采用一种以技术接受方所能得到的经济效益作为函数的变量计算的(2)技术的需求和适用对价格有很大的影响(3)技术贸易的竞争影响着技术的定价
12什么是技术价格的作价原则?详述内容。
(1)国际技术贸易的作价原则为LSLP原则,即技术价格是技术使用方使用技术后所得利润的一定份额。(2)主要内容:技术接收方将使用引进技术做增值的部分利润分给技术许可方。技术价格的上限按技术的价值或按东道国政府规定的界限确定,技术价格的下限由转让的成本确定。同时,技术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技术接收方准备支付多少”,而不是“技术许可方提供的技术值多少”。只有当技术许可方得到适度的报酬,而技术接受方愿意支付时,双方才会成交。13非股权经营有哪些主要形式?
(1)许可证贸易(2)合同安排(3)技术咨询(4)特许经营
14简述合资经营方式对跨国企业和东道国企业双方的好处。
(1)通过向合资企业提供机器设备,原材料,零部件等,跨国公司可实现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的目的;利用向合资企业提供技术专利,技术诀窍,管理技能等,跨国公司可带动技术知识的出口;由于企业是内外经营,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东道国政府没收或政策变化的风险;可以利用当地合伙者熟悉东道国市场情况和政策法律的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2)引进外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投资的结构性空缺,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对企业来说,可以借用外部生产投入要素,引进技术设备,填补自身的技术空白,促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可以利用外国公司的销售体制,将合资企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实现企业外汇平衡和对外资本金及利息的外汇支付;可以通过吸收外籍人员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可以给当地人才市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改善原材料供应,配套协调企业的发展和增加税收等社会效益。
15国际技术使用费有哪些主要支付方式,予以说明。
(1)总付方式,总付即在许可协议中规定技术转让的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应付的使用费总金额,由接受方在约定的时间一次付清。(2)提成费方式,这是指接受方使用转让技术进行生产后或技术项目交付使用在经济上取得效益后,在一定时期内用连续支付方式,每年支付使用费,作为给技术许可方的一种报酬。(3)入门费加提成费支付方式,入门费指许可方为约束接受方严格履行合同收取的定金,也是对许可方提供资料、披露机技术机密、传授技术的报酬。16跨国公司使用转移价格手段具有什么效能?
(1)减轻税负 ①逃避所得税 ②逃避关税(2)资金配置 ①由各子公司分担集中开发的费用 ②转移资金以求厚利 ③避免东道国家对资金的限制(3)利润调节 ①以低价向子公司出售商品、劳务和技术,以高价由子公司买进 ②以低价进高价出的定价原则,实现利润的转移(4)逃避东道国的价格管制(5)避免外汇汇率变动风险和东道国的外汇管制 ①采用转移价格规避汇率风险 ②采用转移价格规避外汇风险
17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具有哪些特点?试详细说明。
(1)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行转移价格,平衡公司各部门的利益(2)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不存在贸易标的所有权的外向转移(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行公司计划管理(4)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与公司的技术水平有关
18什么是渐退政策,试述主要内容。
是指东道国准许本国国民或企业与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共同经营企业,最重要求外国投资者将其股份转到本国国民或企业手里。其基本要求是:当东道国合伙者已经有能力进行有效经营时,外国投资者拥有的或联合拥有的企业股权应逐步转归东道国合伙者所有,由其独立经营。
19各国对国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哪些鼓励策略?
(1)避免采取简单的国有化手段(2)提供必要的财政和税收优惠(3)适当放宽外汇管制(4)鼓励利润再投资(5)给予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原则
20简述国际市场营销的竞争策略。
(1)市场领袖策略。(2)市场挑战者策略(3)市场追随者策略(4)集中目标,“定时出击”策略
21跨国公司市场定价有哪几种基本方法?简述其主要含义。
(1)成本导向定价法。是指跨国公司定价时虽然也考虑其它因素,如企业目标、政府法令、需求状况、竞争格局等,但主要的依据还是产品成本,根据企业具体成本制定价格。具体又分为成本加成定价法和边际成本加成定价法。(2)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跨国公司主要考虑国外市场的供求关系,根据市场需求强度即客户能够接受的水平制定价格。(3)竞争导向定价法。是指跨国公司在考虑产品成本和需求的同时,主要依据同一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对手来确定自己产品的价格。
22对跨国公司的转移价格策略各国实行哪些反制措施?
(1)母国政府:母国政府规定以独立,公平交易的价格为标准,要求跨国公司内部交易按“独立竞争交易原则”办理(2)东道国政府:以“正常价格"为基础,实行“比较定价法”;对外资企业实行新的征税方法(降低外资企业纳税标准,通常低于跨国公司母国税率;实行税收待遇一体化;公式分配法税收)(3)加强海关对外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监管作用(4)建立和健全审计制度,严格审议外资企业财务账目。
23.简述国际投资决策中“与国家有关的变量”和“与产品有关变量”的主要内容。
与国家有关的变量包括市场大小,投资气候,当地技术水平和与投资国之间的距离;
与产品有关的变量包括生产某产品“规模经济”的大小,消费者需求性质和运输费用
第二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
1.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在两个或多个国家间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实体。
2.特许经营:特许专营是一种专业化的许可协议。它是指已经取得经营成功的企业,将其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诀窍和管理的方法或经营转让给另一家企业,后者——通常称为特许专营接受人,有权使用前者——通常称为特许专营授权人的商标、商号名称、专利、诀窍及管理经验。但需要支付一定的特许费。
3.许可协议:是许可人将无形资产使用的权利授予被许可人,并允许被许可人根据协议使用特定的一段时间(5~7年),作为回报,被许可人以经济史的使用效果(通常按销售额)作为提成基数,以一定的比例(通常为2%~5%)按期连续相许客人支付特权使用费。
4.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是指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通过系统评估自身实力,确定基本任务和目标,并根据变动的国际环境拟定必要的行动方针,力求得企业在国际环境中长期生存和发展所做的长远总体谋划。
5.企业经营战略是指导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根本大计和方针。它规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与业务范围,确定了企业的性质和形象,它还规定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提出了达到经营目标的战略方针、战略途径和战略重点。
6.价值链将一个企业行为分解为许多战略性相关的活动。企业正式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的。一定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生产营销、服务)和辅助活动(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7.国际市场营销:对商品和劳务流入到一个以上国家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8.标准化战略 9.本土化战略
10.经验曲线:指某种产品的寿命周期中生产成本的有规律的下降。主要原因是学习效力和规模经济。
11.国际企业的战略类型:国际战略、多国战略、全球战略、跨国战略 12.财务管理 13.人力资源管理
14.跨国公司的发展阶段(简答)15.跨国公司经营的影响
16.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17.战略联盟:企业间进行长期合作,超过了正常的市场交易,但未达到合并的程度,联盟的方式包括技术许可生产联盟,合资研究开发联盟,多边贸易协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了达到共同的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合作、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联合行动。
18.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以上的经济实体为了实现特定的战略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的同时,建立起低于拥有正式所有权或兼并的合作企业的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或协议。
19.蜂群管理:战略层次的管理:关于联盟的愿景或目标管理。
蜂群管理模式:是基于对自然界社会昆虫的习性的观察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1)其理论依据是古代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天人合一”。(2)特征:
灵活性是蜂群管理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灵活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自组织机制是其另一重要特征: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来实现伙伴间的自组织,从而实现蜂群管理
波特的竞争优势的思想: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通过贸易可综合利用海外资源,并有选择地进行国际生产。并提出了成本领先、标岐立异和目标集聚等竞争战略 20.转移定价:是指跨国公司内部,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销代产品,提供商务、转让技术和资金借贷等活动所确定的企业集团内部价格。这种价格不由交易双方按国际市场上供需关系所决定,而是由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决定的。
21.再开票中心:再开票中心是公司的一个资金经营子公司。在各子公司之间进行商品交换式,生产型子公司把货物卖给再开票中心,后者再转售(一般以稍高的价格)给销售子公司。再开票中心处理的是文件而不是实际货物。再开票中心通常设立在税率较低的国家,比如瑞士、巴拿马等,在避税港设立再开票中心可是跨国公司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税后利润。22.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23.钻石模型(政府的作用):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情况以及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是决定一个国家某一行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这四个因素构成了一个钻石,公司最有可能在钻石条件最为有利的行业取得成功。
单个企业的战略行动可能会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政策可以对砖石的四个组成要素施加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政府补贴、政府对资本资本市场的政策和教育政策等可以影响要素禀赋;政府可以通过各种规定来影响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规则、税收政策和饭垄断法等影响公司之间的竞争。政府为企业提供支持可以弥补最初的损失,政府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企业免受外来冲击,同时还能帮助国内企业开拓市场,这可以增强某些产品进行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24.战略选择:价值链、营销管理、经营模式
25.经济全球化: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各国经济相互融合的过程。本质是资本经济制度的全球扩展和全球统治。26.新建投资(绿地投资):企业通过在东道国新建厂房、设备的方式建立外资企业。27.跨国并购:母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额支付手段将东道国某企业的全部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部分资产收买下来的投资方式。
28.企业兼并:两家或两家以上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以及一家企业,通常情况下是由一家占优势的企业吸收一家或更多的企业。
29.企业收购:一家公司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或资产以获得对该公司的本身或实际控制权的行为。
30.跨国并购:一国的某个企业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通过购买另一国某个企业股份或者资产的途径以取代后者或取得后者的控制权的行为。
31.跨国兼并:外国企业与境内企业合并,即兼并方取得被兼并方的全部资产,继承其全部的债权和债务。
32.跨国收购:收购境内企业的股权达10%以上,使境内企业的资产和经营的控制权转移到外国企业。
33.经济一体化:客观的经济联系和结合的关系或进程,主观的经济联合和调节的机构或行为。
34.外汇:以本国货币兑换成外国货币并转移到国外的活动。35.直接标价法:本币表示外币。36.间接标价法:外币表示本币。
37.买入汇率:银行从同业或客户那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38.卖出汇率: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39.即期汇率(现汇汇率):买卖外汇在成交的当天或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的汇率。40.远期汇率(期汇汇率):买卖外汇时先签订合约,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办理交割的汇率。
41.升水:外币在远期市场上比即期市场上价值高。42.贴水:外币在远期市场上比即期市场上价值低。
43.即期交易:在外汇买卖成交后的两个交易日内办理货币收付的外汇业务。
44.远期交易:买卖双方先签订合同,规定买卖外汇金额、将来汇率和支付时间,到规定时间再按合同办理交收的外汇业务。45.掉期交易:即期交易和远期交易的结合。
46.外汇市场:以外汇银行为中心,由外汇需求者好外汇供给着组成的买卖外汇的场所或交易网络。
47.狭义:特指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交易市场;广义:还包括银行同一般客户之间的外汇交易市场。48.外汇经纪人:在外汇市场上从事介绍外汇买卖成交中间人,为客户的买卖接洽撮合,从中赚取佣金。
49.经验曲线:某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生产成本的有规律的下降。
50.交钥匙工程:承包人承揽外国客户的工程项目并负责项目的一切细节,包括操作人员的培训。
51.外包:依据双方议定的标准、成本和条件的合约将原先由内部人员提供的生产或服务转移给外部组织承担,以实现其组织自身持续性发展的一种利益互动、分工协作的经营模式。
52.许可经营:根据许可证协议,被许可方付出议定代价,获得许可方无形资产的使用权。
53.特许专营:授权方把经营的基本资产(通常是商标)提供给特许专营接受人使用,而且还要被许可方遵守严格的经营规则。
54.国际市场营销: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一遍获取利润的活动。
55.外汇风险:不同货币之间相互兑换和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动,只是有关国际金融主体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从而猛兽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56.交易风险:汇率变动对将来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而引起外汇损失的可能性。
57.折算风险: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一外币表示的而财务报表用母公司本国的货币来换算,并进行合并报表时,因汇率在记账期间发生变动而致使跨国公司蒙受账面资产损失的可能性。
58.经济风险:外汇汇率变动造成公司价值的下降程度。
59.货币保值措施:买卖双方在交易谈判时,经协商,自交易合同中订立适当的保值条款,以防止外汇变化的风险。
60.黄金保值条款:订立贸易合同是,按当时的黄金市场价格将应支付货币的金额折合成若干黄金,到实际支付日,如果黄金价格变动,则支付的价格也相应增加或减少。61.硬货币保值条款:在交易合同中订明以硬货币计价,以软货币支付并标明两种货币当时的汇率。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如果支付货币下浮,则合同金额要等比例地进行调整,按照支付的汇率计算,使实收的计价货币价值与签订交易合同时相同。62.一篮子货币保值条款:交易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用支付货币与多种货币组成的一篮子货币的综合价值挂钩的保值条款,即订立合同时确定支付货币与一篮子货币中各种货币的汇率,并规定汇率变化的调整幅度,如到期支付时汇率变动超过规定的幅度,则按支付当时的汇率调整。
63.硬货币:货币汇率比较稳定,并且有上升趋势的货币。64.软货币:货币汇率不稳定,且有下浮趋势的货币。65.人力资源管理:组织为有效利用其人力资源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募、绩效管理、培训与开发、薪酬计划与福利、劳资关系等。
66.跨国公司战略管理:在全球竞争分析(包括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确认跨国公司的战略模式、战略目标与经营方向,进行战略规划,并组织实施与控制的全过程。
67.垄断优势理论:一国和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导致了跨国企业获得垄断优势,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利用自身的垄断优势。68.核心资产论:知识的转移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关键。
69.产品特异论:拥有时产品发生差别的能力是跨国公司所拥有的重要优势。
70.寡占反应论: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两大类:进攻性投资和防御性投资。进攻性投资是指在国外建立第一家子公司的寡头公司所进行的投资;防御型投资是指同一个行业的其他寡头公司追随进攻投资,在同一个地点所进行的投资。7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崭新”阶段、“成熟”阶段、“标准化”阶段。
72.内部化理论: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竞争,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73.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一次进行。
74.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条件。
75.投资发展水平理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成正比。
76.投资诱发要素组合:间接诱发要素在当今国际直接投资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应该建立在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基础之上。77.战略管理理论:国际竞争环境与跨国公司竞争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动态调整及相互适应的过程。
78.价值链:跨国企业组织和管理其国际一体化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值行为的方法。79.小规模技术理论:小规模制造,以当地原料作为替代和其他类似技术。
80.技术地方化理论:发展中国家企业不仅能简单模仿先进技术,同时也能对外国技术的局部环节进行大幅度调整,这种技术地方化的过程,使其具有竞争优势。
81.雁行理论:一国某一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进口、当地生产、开拓出口、出口增长几个阶段,某一产业随着进口的不断增加,国内生产和出口的出现,其图形就如高飞的雁群。
82.增长阶段模式:跨国公司可以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一开始就在国外投资生产。
83.国际借贷说:汇率的变动由外汇供求变化引起,而外汇供求变化又源于国际借贷。84.汇兑心理说:人们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只是由于特定的支付需要,因而外国货币只有相对价格的基础,外币相对价格的决定取决于各个人对外币的主观评价。85.购买力平价说:同物同价法则。
86.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某一时点上的均衡汇率就是两国物价水平之商。87.——汉堡包购买力平价理论
88.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本国与外国的通货膨胀之差应该等于汇率的相对变化。
89.利率平价理论:货币持有者将其货币用于资产投资,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将本国货币投放国内银行
90.细分与定位理论:由于各国法律规定、自然条件、传统文化、经济水平、消费者行为等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全球市场是异质化的,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使市场变得更加细化,消费者要求有更多的选择。
91.理论基础摩擦理论:虽然标准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会使成本降低,但是在总部和分支机构或分销机构之间会因为摩擦而产生隐蔽的成本,这种摩擦使得营销组合的执行打了折扣从而增加经营的成本。
92.文化差异五维度模式: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不确定性规避、长期取向/短期取向。
第三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复习目录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1.跨国公司的特征(P3):1。统一的中央决策 2.对外投资是最主要的活动形式。3.灵活多
样的经营策略。4.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5.具有较大的经营风险。
2.早起跨国公司形成的原因和特点(P9-10)
3.全球战略的特征(P39)
4.跨国战略联盟成功的条件(P41)
5.跨国公司经营方式 和 股权经营方式(P47)
6.合资经营方式(P48)
7.并购(P49-50)
8.非股权经营方式与股权经营方式相比的几个特点(P53)
9.制造合同、工程项目合同、交钥匙合同项目(P55)
10.管理合同、国际分包合同、劳务输出合同、技术质询、工程质询(P56)
11.人口状况。有关人口状况需要考虑的指标有:(P64)1.人口总数。2.人口增长率。3.人口
结构4.人口分布。
12.技术转让(P75)
13.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特点(P76-77)
14.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方式选择(P77-80)1.许可交易2..特许专营3.技术协助4.交钥匙项目
5.合作研究与开发6.对外直接投资7.补偿贸易
15.技术转让中的成本与费用(P82)
16.技术定价的特点(P83)
17.组织结构设置的一般原则(P88)
18.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过程(P89-90)1.出口部阶段2.母子结构阶段3.国际部阶段4.全球性结构阶段。
19.影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P100-101)1.跨国经营战略2.跨国经营程度3.国际市
场与技术环境。
20.虚拟企业构造(P103)
21.跨国公司的金融方式可分为长期金融、中期金融和短期融资。跨国公司长期融资的方式
主要有发行股票、发行公司债券和长期借款.(P108-110)
22.交易风险P114
23.跨国公司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P119-122)
24.驻外管理人员的选择与培训(P122)驻外管理人员的选着(P122-123)
25.全球中心政策(P127)然而,这种人事政策的实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P127)
26.产品市场生命周期(P139)
27.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产生的原因(P146-147)
28.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征(P147-148)
29.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特点(P177-179)
30.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P179-180)
31.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P181-183)
32.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劣势(P183-185)
第四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明显,跨国公司也显得愈发活跃。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跨国公司仍有一个巨大的问题要去面对,文化差异。分析文化差异对跨国经营管理的影响,识别文化差异,促进文化融合是跨国公司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跨国公司
文化差异
跨文化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发展愈发迅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各类资源,不仅跨越了国界,同时也跨越了文化。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语言,习惯和信仰等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会导致摩擦不断甚至冲突,使跨国公司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的应对文化差异,适应跨文化管理新趋势,促进文化融合便是企业所需考虑的重要问题。
1、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根据调查显示,从管理心理学角度将文化定义成在一个环境中人的“共同的心理程序”。他认为,文化不是一个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地域或国家的程序互有差异,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教育下形成的,具有不同的思维。可见,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价值观念、信念、态度、行为准则、风俗习惯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另一个群体的显著特征。由于国际公众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相互沟通上的困难,一般称之为“跨文化差异”,即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距离。有调查显示,约82%的跨国公司的失败是因为跨文化管理失败而导致的。跨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1、企业经营理念
跨国公司内部存在着至少两种以上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在如何权衡经济效益与社会福利,短期获利与长远发展等问题的时候,会表现出很大差异。比如,美国、德国等国的管理者,他们的经营观念都是围绕市场需求而形成的,重视生产更重视营销,给予员工充分发展的空间,重视横向信息交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而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管理者大部分还是停留在注重生产而忽视营销,经营趋于保守,缺乏创新。
1.2、决策原则
由于文化差异产生信息不对称,经常导致沟通和交流的失误和误解。为保证组织的决策能体现全体员工的希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重要一环,往往在决定之前要征求和听取员工们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而缘于文化差异的交流失误使得这一点做不到。同时决策方案的实施和统一行动也较为困难。比如美国人强调自我,注重思维清楚明白的文化传统和直率的表达方式。他们强调时间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征求大家意见以求得共识的决策方式是低效率的。而中国公司有明显的集体主义倾向,存在对上级的崇拜合服从同时又强调达成共识,决策过程时间冗长。
1.3、管理模式风格
因文化背景不同引起管理方式差异,也是影响跨国公司有效管理的重要因素。西方管理者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和控制手段,由于崇尚自我,强调独立,西方的管理体制是强有力的。许多企业往往依靠严密的组织机构,健全的控制手段实施管理。日本公司管理模式的特点是终身雇佣制,提倡公司精神,定期进行工作轮换,发扬团队精神,实行民主方式。
1.4、人力资源
现在很多公司都把人力资源看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文化差异造成选择雇员,社会化,管理和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不同实施原则。①如微软公司的招募原则是,需要人力时立即到市场上去找现成的,最短时间就能担当某个最具体的工作,培训5%的人员,另外95%靠自学和在职学习,公司业务成长而员工没有能跟着成长,就会被淘汰。所以当吴士宏主动帮助员工跟着企业成长,在中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策略时,由于不能适应文化差异而辞职。跨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此,它还体现在公司目标、管理费用、规模等方面。
2、如何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的研究重点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其目的在于如何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最合理地配置资源,特别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企业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最大化地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②西方国家十分重视跨文化管理的研究,并在实施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加拿大管理学家南希·爱德勒提出跨文化管理的三个战略:(1)凌驾。组织内的一种文化凌驾于其他文化而成为统治文化,按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工作模式来运行公司的日常业务。当一种文化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时可以采用这种战略,其优势是可以在短期内形成统一的文化并纳入正常的经营和管理轨道。(2)折中。即不同的文化采取妥协与退让的方式,有意忽略回避文化差异,从而实现组织内的和谐与稳定。这种策略可以避免文化的直接冲突。(3)融合。即不同文化在承认、重视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相互尊重、补充、协调,从而形成一种合二为一,全新的组织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且极具杂交的跨文化优势。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通过融合的方法吸收异质文化中的精华,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是适应跨文化,降低文化障碍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佳选择。跨国公司可根据本公司目前所处的国际化发展阶段,与东道国当地文化的差异程度以及企业综合实力等具体情况选择具体的战略。但是无论采取哪种战略,都必须辅之以具体有效的措施。如何有效地实施跨文化管理有以下几方面: 1.1、识别文化差异
只有先正确识别各种文化差异,才能从中寻求共同发展的共同点。③一位跨国公司的美国经理说得直截了当: “你不得不把自己的文化弃之一边,时刻准备接受你将面对的另一种观念。”这就是不同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比如,美国公司重视“法”,中国是以“人情”为特质管理哲理。文化差异可以分为三种:基本价值观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技术知识差异。人们基本价值观念的差异往往难改变;生活习惯和风俗不同造成的差异可以通过文化交流解决,但需要较长的时间;由管理风格、方法或技能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可以通过相互传授和学习来克服,较容易改变。因此,只有首先识别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1.2、强化跨文化理解
理解是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前提条件。跨文化理解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要理解他文化,首先要理解自己的文化。对自己的文化模式,包括优缺点的演变的理解,能够促使文化关联态度的形成,这种文化的自我意识,使管理者在跨文化交往中能够识别自己和有关他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上的类同和差异的参照系。二是善于文化移情,理解他文化。文化移情要求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自身的本土文化,克服心理投射的认知类同,摆脱原来自身的文化约束,从另一个参照系反观原来的文化,同时又能够对他文化采取一种较为超然的立场,而不是盲目的落到另一种文化俗套中。
1.3、锻造跨文化沟通能力
国际企业经营的经验证明,一个跨国公司的成功取决于该公司的“集体技能”,即公司基于跨文化理解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体系条件下产生的“核心技能”,而跨文化沟通正使促成此核心技能的中介。跨文化沟通能力,简单地讲,就是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交往的能力。跨国公司必须又意识地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着力培养有较强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例如,日本富士通公司为了开拓国际市场,早在1975年就在美国檀香山设立培训中心,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培养国际人才。
1.4、进行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④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与冲突的处理能力培训;地区环境模拟等。一项对跨文化培训的全面调查显示,培训促进了跨文化沟通技能的提高,改进了管理人员与当地员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还明显降低了与外国合作伙伴、客户和竞争对手进行谈判时失败的比率,使管理者更快地适应新文化新环境。⑤许多公司将经理人派到海外工作或学习,使其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冲击,或者让他留在国内,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如宝洁,英特尔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都份份建立了跨文化培训机构,将不同企业文化背景下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结合在一起进行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培训。从而加强每个员工对新文化的适应性。
1.5、利用文化差异,施行多样化战略
一个真正的跨国公司能够利用并且明确估计出多样性的价值公司,而不仅仅是包容这种多样性。利用文化差异的战略能够产生竞争优势。公司应重视并利用员工多样化以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适应性和接受差异的水平,并把差异资本化,使之成为促进公司效益提高的主要手段。例如惠普公司认为多样化是其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大多数国家员工队伍多样化,并通过强力的多样化企业政策,鼓励跨文化理解和对文化差异的积极态度。
1.6、建立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经过识别文化差异和跨文化培训,公司员工提高了对不同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应建立起与公司总体跨国经营战略一致的文化。这种文化把每个员工的行动和企业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加强国外子公司和母公司的联系,增强了企业在不同国家文化环境中的适应能力。这种公司文化的建立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这就需要不同文化的员工的积极参与和与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等外部环境保持长期的、良好的沟通关系。只有形成集体的力量,建立共同价值观,才能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① 蔡雯
略伦企业跨国经营中的文化管理问题
经济与管理,2002 ② 杨泉
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 ③ 苏勇,罗殿军
管理沟通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④ 韩经纶,崔立新
论企业全球化引起的沟通障碍
南开管理评论
1999 ⑤ 张怡梅
企业文化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商业研究
2006
第五篇: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资本国际化是指资本越出民族国家的界限,子啊国际范围内不断的运动的过程。
2、股权式合资企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国民或企业按照所在国的法律联合起来,由各方提供资金、设备、技术知识、共同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
3、技术咨询是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企业存在的技术问题或者技术论证方案提供咨询和论证等技术性服务
4、公司的外汇风险是表示汇率变动造成公司价值的变动性,也可以说货币变动改变公司未来现金流量预期数字的可能性。
5、交叉许可指交易双方将各自拥有的专利,专有技术的使用权相互许可使用,6、出口信贷
是由出口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发放的贷款。
7、买方信贷
出口国银行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国银行提供贷款并要求此项贷款只能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
8、卖方信贷
指出口国银行提供给出口商的信贷。
9、国有化
10、许可证贸易
是指快过公司在获得一定的收益的情况下,授权东道国企业使用某种工业产权或者技术
11、转移价格
是指跨国公司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项目约定的出口和采购商品、劳务和技术时所规定的价格。
12、知识产权
13、非股权经营
是指跨国公司在东道国企业中不参与股份,而通过向东道国企业提供技术、管理、销售渠道等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各项服务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与报酬。
14、合同安排
是指跨国公司以承包商、代理商、销售商和经营管理者的身份,通过承包工程、经营管理等方式参与东道国企业的经营活动,获取一定的报酬的经营方式。
15、对外证券投资分析
是指投资者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企业和政府的中长期债券,或者在股票市场上购买上市的外国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
二、简答题
1、采取收购方式的有利之处有哪些?
(1)、可以迅速取得对国外企业的控制权,推行其跨国经营的意图。(2)、可以直接接管和利用当地现有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人才资源。(3)、可以迅速扩大经营范围,提高经济效应(4)、可以吸收当地的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5)、可以利用当地现有企业的销售渠道,扩大产品的销售。
2、公司规划全球战略的内容只要有哪些?190
(1)、确定全球战略规划的时间跨度
(2)、对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内部因素的分析
(3)、对公司实现战略目标外部环境分析(4)、制定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5)、拟定公司的发展战略(6)、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
3、跨国公司在制定全球经营战略的通常依据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89
⑴、公司战略目标应有实现性和长远性
(2)、公司战略目标应系统化和合理化
(3)、公司战略目标必须数量化和指标化
(4)、公司战略目标必须包含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4、对于跨国公司而言采用与当地合资经营的方式有哪些?
(1)、股权式合资企业
(2)、非股权经营
5、跨国规划全球战略的内容只要有哪些?
6、投资者设立国外独资企业的优势有哪些?82(1)、投资者拥有完全的自主权和经营决策权,可以对企业进行严密的控制。(2)、投资者对专利、专有技术、特许权和企业的管理实施严格的保密和垄断,可以减少因扩散而带来的损失。(3)、投资者独享经营成果,免除共同投资者由于企业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而引起的摩擦和冲突。
7、设立独资企业在东道国独营中存在的不利因素有哪些?83
(1)、独资公司在东道国具有当地国籍和法人资格,但仍被当地人视为来自外国的异己力量,在投资方向和经营范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2)、东道国对设立独资公司条件苛刻,审批严格,尤其是发展中的东道国要求他们投入高新技术,承担出口义务以及逐渐转让股权。
(3)、独资企业要求一切业务自行办理,对资本的要求高,业务经营的外部环境生疏,企业经营风险大。
三、论述题
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是指关于大公司依仗其特定的垄断优势扩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跨国公司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
1、市场的不完全性;
2、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企业自身必须拥有竞争优势,以抵挡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的不利因素;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使企业始终拥有和保持这种优势。
3、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西方学者在海默-金德尔伯格的垄断优势论下的框架下又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了垄断优势论。
2、国际生产折衷原理312
通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够利用的是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趋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