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探索

时间:2019-05-14 09:3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探索》。

第一篇: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探索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使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的运用实践,提出了学生工作在院级管理体制下如何运行,分析了院系二级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不足,确立了院级管理应当履行管理、指导、服务三个职能的工作思路,介绍了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院系两级管理

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一)体制改革不到位,职能分工不合理

因为受固有管理模式和所谓稳定需要的影响,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体制上仍然没有摆脱“一刀切”的格局,在学生工作的运行上仍采取学院党委一学生处一系团总支一辅导员一班级这样一个系统,在学生管理职能划分上,既不够清晰也不太合理,限制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二)管理观念陈旧,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当前,许多学生管理工作者还没有完全摆脱原有体制下管理观念的束缚,在教育、管理与服务,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上,仍然还是采取“我管你听”高压式的行政管理模式,即管理者单纯依靠自己的经验,行使校方赋予的权力的以命令型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压制性的管理模式主要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和学生被“驯化”的程度,过分强调行政本位或制度本位,强调权力意识,凸现管理权力、地位的重要性,这样传统的管理方式容易抑制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学校活动中缺乏决定、选择权,不利于学生成长和社会进步。

(三)院系二级的工作职责不够明晰,不适应新形势下对学生工作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由学校学生处统领,导致学生处的职责过多,往往将相当部分的过程管理集中在职能部门,管理重心并末真正下移,以致造成“会议多、下达任务多、学院请示多”的现象。结果是系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不能适应新形势对学生工作的要求。

(四)缺乏规范的学生工作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对职能部门和学院整体工作的考核评估,缺乏对已有目标的考核制度,即使有工作绩效考核体系,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性,普遍存在赏罚不明、责任追究不力的问题,结果是“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现象出现,缺乏激励竞争机制。

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做好学生工作基本原则

(一)确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原则

应辩证地认识和理解“责、权、利”的关系。随着院系二级管理机制的逐步实施和“责、权、利”重新分配,站在学校层面既要规范管理行为,又要进行有效监督,更要进一步明确职能部门、系部的管理及工作职责。作为系部要充分调动本部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自主权,简化工作程序;学院职能部门要切实将日常工作管理重心下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二)明确目标和管理原则

学校职能部门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规章制度、履行服务职责、加强目标检查、监督和调查研究上来,逐步实现学院的管理模式由过程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学生处作为学院学生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在党委的领导下,对系部学生工作实行统筹调度;系部学生工作要根据学生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决定,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具体计划,做好具体工作。

(三)突出绩效考核、强化目标管理的原则

要积极调整高职院校组织机构和运行功能,建立功能完备、运转自如、灵活机动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职能部门应重视规章制度建设,确立年度学生工作总体目标、计划,加强对全局的宏观管理和科学调控。如制定院、系二级管理办法,明确权责范围,确立总体框架,对系部的职能、机构、决策机制和权限、责任予以明确;制定院、系二级学生工作管理办法,并建立起对系部学生工作的监督、制约、保障和奖惩机制及相关体系。

(四)建立配套制度、保证管理到位原则

学生工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要重视改革的配套性和系统性。凡属于学院一级部门的职责不能强加于系部,同时系部的职能也不能随意上推。应全面梳理办事程序,明确工作规程,并落实职责部门责任,负责解释和协调二级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加上制度执行力度和工作督导力度,逐步建立规范、科学的两级管理体系,并使之科学化、制度化。

三、学生工作实行院系二级管理的措施与手段

(一)更新理念,建立全方位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需要重新确立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学生工作的组织机构,形成以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和各系专职辅导员为主体,全校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的“全员化”学生教育管理的新局面,应充分发挥基层学生组织的作用,如学生会、团委会、团总支、学生社团、班级委员会等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力量。这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内外协调一致,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学生工作新机制,对于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的学生工作的有效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明确职责,理顺院系二级管理的关系

作为校级的工作部门,首先要根据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本校特点的学生工作规划、计划和政策;其次要协调好学院与社会、学院与其他兄弟院校、学院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再次要组织好必要的督导和检查工作,同时应根据各系部和广大学生的共同需求建立一系列直接面向学生的服务和指导机构,并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系部则要根据学院的总体要求,结合本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本系部实际的学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院应尊重系部,依靠和相信系部,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充分下放各种审批权和决定权,切不可事无巨细,干预太多,否则既会影响宏观控制,又会影响系部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重视配套改革,强化系部管理职能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面非常宽泛,具体事务繁杂,从招生、奖、贷、助学到就业指导,从日常教育到全面思想工作,从校园文化建设到学风、校风建设,从安全管理、宿舍管理到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处理等等,几乎无不涵盖。在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学院学生工作岗位必然要减少,这样有限的人力和精力不可能涉及所有层面,这就要求在体制改革中,学院要重视改革的配套性和系统性,同时促使系部学生工作能在更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中正常开展。强化系部级学生工作管理重点是强化系部在学生工作开展中的决策作用及其操作功能。

(四)建立评价体系,提高学生工作的有效性

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学合理的学生工作评价机制,是在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提高学生工作效率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院系二级管理成效的重要指标。学生工作进行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实际上是对学院年度学生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判断和认识,是评定优劣并以此作为奖惩的必要手段和依据。

在对系部学生工作进行绩效评价之后,还应采取有力的奖罚等激励措施,运用精神和物质的奖励手段,如设立“优秀学生管理团队”、“优秀辅导员”、“学生管理先进工作者”等若干奖项,对于学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达到鼓励、调动系部学生工作管理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钱正明.浅议高职院系二级管理下的系部管理[J].才智.2008(11)

[2]王玉宝.高职院校建立院、系二级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3)

[3]曾益坤,李峰.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实行二级管理的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4]邹娅玲,王艳,王星,杨功楠.对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探索与思考[J].经济师.2011(02)

[5]杨萍,王海峰.高职院校二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第二篇: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探索

张钦军(1975-),男,汉,山东省寿光市,东营职业学院(邮编:257091地址:山东省东营市黄河路569号东营职业学院),高校讲师,硕士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探索

摘要:高职教育逐渐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大家庭的重要一员,高职学生教育、培养关系到地方经济的技能型人才需求,而高职学生教育管理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单一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素质的自然养成,笔者仅从宿舍文化建设的角度,阐述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现状和探索,以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对宿舍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探索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大学生宿舍这一特定的环境里宿舍全体成员依据宿舍的客观条件,在从事各种可能的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包括宿舍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宿舍成员的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随着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的逐年降低,宿舍管理成了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利用宿舍平台逐步提高高职学生的文明修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等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问题,越来越引起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是高职学生教育的重要途径,作为高职院校的一名辅导员,我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对宿舍文化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取得较好教育、管理效果。

1一、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阅读都离不开宿舍。在宿舍朝夕相处,长期共同生活,宿舍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很多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个人的独立生活能力,纪律观念,集体生活适应性等较差,造成宿舍管理中很多不和谐的音符,这些现象的产生与存在,仅靠规章制度很难让学生走向良性的成长轨道,不断加强和创新宿舍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文化育人更能对高职学生在心理健康、谈吐交往、穿着打扮、目标确立等方面提供帮助,因此,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成才影响深远并逐渐被更多的学生工作者所认可。

二、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

多数高职院校在平时的学生工作中,惯性的把宿舍安全、宿舍纪律、宿舍卫生作为宿舍管理的主要内容,而忽视了宿舍文化建设,主要问题有:

1、对宿舍文化建设认识不够

确保学生管理不出问题就是成绩,这已经成了多数管理者的共识,不断加强学生常规管理固然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素质提高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们更应当认识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宿舍就是我们最小的育人场所,而通过加强宿舍文化的建设,能够实现不断提高学生的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帮助养成包容互助的优良品质,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何乐而不为呢?

2、宿舍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

制度是保障、制度是前提,没有制度的支持很难开展好一项工作,任何一所高职院校翻开学校的制度汇编,有关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很少或者没有,使得宿舍文化建设无章可循,建设难度大,因此,尽快制定宿舍文化建设规章制度,形成院校独具特色的宿舍文化建设体系,并不断完善,将充分发挥宿舍文化建设对学生的熏陶功能。

3、舍文化建设资金匮乏

多数高职院校领导注重学校的基础建设、实验实训建设,很容易 忽略宿舍文化建设,造成资金支持不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出现“有想法而不能实施”现象。有的院校象征性的给一点资金,用来购买几块展板、相框等,却没有专项资金,没有确定建设项目和方向,没有考虑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设想,造成“动静大,效果差”的局面。

4、宿舍文化活动开展少

在重视宿舍文化硬件建设的同时,应当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宿舍间的交流学习,而不至于宿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养成一种小集体的保护圈;容易形成防备、排斥外界的心理,在与其它同学交往中,总是跳不出宿舍的小圈子;“画地为牢”,把自己的交往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无论是参加班、系、学校活动,还是上自习、娱乐,甚至吃饭,都是本宿舍的成员经常在一起。这样,宿舍小群体就成了封闭的群体,久而久之,导致交往面狭窄,缺乏与其他同学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宿舍文化建设的尝试与探索

2008年下半年,为深入探索宿舍文化建设,我在学生管理中做了一定尝试和探索,主要是:

1、加强宿舍的“专业文化”建设

我在新生入学后的宿舍安排中,刻意的按专业进行了宿舍分配,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我们在宿舍楼梯口、楼梯墙壁制作了专业介绍、专业课程设臵、专业实训中心设臵、专业岗位要求、专业教师风采等的大型喷绘作品,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宿舍就可以对自己的专业有了一定的了解。

2、加强门厅和走廊的“警示文化”建设

宿舍文化是多方面的,在门厅和走廊悬挂名人图像、名人名言、优秀毕业生事迹简介等相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在“警示文化”建设中,我还把学生军训、入学教育时的图片进行装煌悬挂,让他们时刻不忘自己入学时的理想和决心,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3、加强“舍内文化”建设

只有把宿舍内文化充实起来,才能更容易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制作宿舍门牌和宿舍雅号,每一成员的头像、专业班级都印至在宿舍门牌上,以提高大家的主人翁意识,更加热爱自己的“小家”,同时,由宿舍同学共同制定的宿舍雅号也很好的反映了大家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宿舍内的墙壁也悬挂了学生个人设计的专业作品、个人座右铭等风格迥异的作品,通过“舍内文化”建设,既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也提高了同学们“家”的责任意识。

4、举办“宿舍文化节”活动

宿舍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书法比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DV制作也有宿舍篮球友谊赛、宿舍拔河比赛等集体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真正的让宿舍文化建设不再单调乏味。

四、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建设展望

宿舍文化建设成为“校园文明、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对宿舍文化建设的新认识,不断创新宿舍文化建设的内容,成立宿舍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宿舍文化建设方案,制定有效可行的实施计划,定期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定期开展宿舍文化优秀评比等,真正让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阵地成为学生教育的最佳场所。

第三篇: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

摘要 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特点,提出了建立院校级信息化领导机构、确定数据标准、建立门户网站、长远规划校园网络、实时收集信息提高信息利用率、建设课程资源、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校园网络;网络课程资源;数据中心;门户网站;信息化人才队伍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适应高职院校其他各建设的发展形势才能使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其强大的作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管理、社会服务等诸多方面。

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高职院校比起本科院校来说一般规模较小,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有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还在初步阶段,这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带来了长远规划与建设的有利一面,同时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的困境,短时间内多数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不会达到充足的水平。但是,增长与发展是两个概念,“发展不是人们拥有多少东西,而是使用自己拥有的东西能发挥到何种程度。”[1]也就是把现有的东西的功能发挥到尽致就是发展,高职院校在现有的信息化硬件条件下充分发挥其功能,也可以大有作为的。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类型倾向于形象化学习的类型,这一点对实际操作和演示的需求比其他类型的高校大的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校园网上要有很多的影像学习资料。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终身学习,高职信息化建设应该给毕业生的终身提供有力支撑。由于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有以上鲜明特点,根据其特点,本人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建立院校级信息化建设领导机构

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涉及到院校的方方面面,如果没有一个高级别的领导机构,各部门各自用自己用惯的信息系统,不愿意更换信息系统,部门之间形成壁垒,产生一个个信息“孤岛”,信息互通不畅,信息共享困难,作成不应有的浪费。所以,一定要建立院校级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领导和协调涉及院校各方面的有关信息化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事务,使信息化建设在院校信息化建设业务部门的具体实施下顺利推进。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涉及到工作流程优化,必然会导致责权的重新组合、利益的重新分配,这就意味着革新,这是是信息化革命,既然是革命,“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2],所以要痛下决心,不惜代价执行下去,否则浪费更大,效率更低、开销也会不断增加,越往后越糟糕。因此,院校级信息化领导机构必须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才能把院校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二、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

在校级信息化领导机构的推进下,学校要建立统一符合国家、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标准的基础数据库,才能保证数据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完整性,这样这个才能应用到学校各部门,可以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在学校层面上制定数据库规范制度,数据库标准的制定要遵循有国家标准的用国家标准,有省(市、自治区)内标准的用省内标准,没有国家和省(市、自治区)标准的由学校统一制定,数据库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数据资源分级别共享。

三、建立统一门户网站

从校园网上不论是学生、教职工、校友还是社会人员都能够按用户级别得到有关该学校的信息并能互动。比如学生可以在网上注册入学、选课、缴费、成绩查询、看或下载网络课程资源、办离校手续等,教工在网上可以查看人事信息、资产信息、财务信息、图书信息、教务信息等,教工以自己的工作岗位、职务等得到不同权限的操作和查看权。

五、构建健壮的校园网络体系

校园网络物理中心要早规划早确定,做好全校性的弱电规划,避免搬迁带来的浪费和不便。网络物理中心到各楼宇用光纤有足够带宽,楼内应有足够的信息点,校园内阅览室、实验室、食堂、花园等地覆盖校内无线网络信号。负载均衡,构架专门的视频服务器、点播服务器;以解决外网大量下载造成的网络拥堵现象。

六、建立自动实时收集信息的系统

建立教工、学生等用户的行为信息及时自动汇集到数据中心的实时收集系统,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从数据挖掘中提供决策、管理和时空的信息。比如,学生在食堂刷卡消费信息当中了解学生的经济情况,给有关部门提供助学金的依据等。

七、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

高职生的学习类型、思维形式侧重于形象思维,有足够的视频学习资料给高职生的提供比较大的帮助。建设课程资源网站,使学生在校园网很方便的内看到或听到足够的学习资源。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队伍

要使校园网有效的运行,必须要有一支相对稳定,水平稳步提高的校园网管理、运行建设的专业化队伍。要从学习培训、参与学术研讨、职称职务晋级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方便,使他们安心从事本职工作,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服务能力。

结束语,根据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扬长避短,建立院系级领导信息化建设机构,确定数据标准,建立门户网站,构建健壮的校园网络体系,自动收集实时信息,及时调整工作部署,提高管理水平,建设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在校生和继续教育服务,加强信息化建设队伍的建设。这样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拉塞尔·L·阿克夫,丹尼尔·格林伯格,杨彩霞,译,21世纪学习的革命,P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11。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第一卷P17,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二版。

[3]罗冬梅,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7(27)。

[4]田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分析与探讨,科技资讯,2012(10)。

第四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探索

[摘要]教育教学质量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近年来,高职院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以优秀的职业素质要求教师,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系部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任务导向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源泉,高校教育质量是造就社会精英的有效平台,是输送数以万计合格劳动者的有效载体。近年来,高职院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任务,结合高职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遵循高职教育教学的新特点新规律,探索高职教育的新思路新机制新途径,统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学院坚持“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科研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以内涵建设为引领,以工学结合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围绕师资队伍建设这一主题,以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建设为保障,以教学稳定为基础,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着力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全力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奋力推进教学建设与改革,教育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教育质量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模式改革取得新进展,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以系部建设为载体,教师队伍建设新进展。

(一)加快专业带头人培养。一是严格选拔标准。制定选拔与管理考核专业带头人的相关制度,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和有利于专业带头人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二是严格培养标准。坚持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要求教师,高规格、高起点、高质量培育教师,重点选拔具有良好教学业绩的中青年“双师型”教师承担教研课题、业务进修、企业锻炼、主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工作与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各种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等。

(二)加快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设立骨干教师培养专项经费,用于骨干教师业务培训、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考核奖励等。二是组建骨干教师培训班,采用“导师引领,集中研训、小组研讨、自我修炼”的培养方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三是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四是加强考核,对骨干教师考核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制,对不合格者予以淘汰。

(三)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人才优势资源,实行开放式教师选用模式,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参与专业课教学、聘请企业技术与管理人员参与顶岗实习指导、聘用能工巧匠参与操作技能指导,形成行业技术与管理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人才培养的机制。二是充分利用周遍地区人才优势资源,主动推进省校际间教师资源共享,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高校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二、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师资队伍建设新突破。

专业建设是高校办学思想和办学思路的具体落实,专业建设水平是学院办学水平、师资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专业建设水平取决于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推进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

(一)坚持以护理等重点专业建设为主体,培育优秀师资。大量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着力优化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结构,形成由教学名师领衔专业群,由“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共同领衔核心专业的新体制;形成由专业群领军人物、校企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双师”素质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1

(二)坚持以临床医学等优势专业建设为主体,培养专业带头人。做到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要求教师,高规格、高起点、高质量培育教师,重点选拔具有良好教学业绩的中青年“双师型”教师承担教研课题、业务进修、企业锻炼、主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工作与技术服务项目开发、参加各种有利于交流与合作等。

(三)坚持以学前教育等特色专业为主体,培育骨干教师。定期开展骨干教师培训,采用送出去(组织新教师到四川省高师培训中心参加岗前培训,选送英语专业骨干教师到财经出版社参加在职培训、选派机械类、机电类、经济管理类、建筑类骨干教师数名到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对口交流)、请进来(高薪聘请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优秀专家、学者来我院授课、开设专题讲座)、传帮带(选派经验足、素质好、水平高的老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等形式对骨干教师进行培养。开展学术研究,通过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等途径,提升其科技研发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化工、建筑管理等新办专业为主体,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周遍地区人才优势资源,主动推进校际间教师资源共享,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三、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师资结构新改善。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之基,是教学基本建设之源,是教学质量之本,是办学水平之纲。学院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重点课程建设为支撑,特色课程建设为关键,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不断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学院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以质量求生存。学院紧紧围绕“立足达州、面向川渝、拓展秦巴、辐射全国”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本院实际,发挥优势,强化质量,倾力打造内科学、手工制作等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为龙头,集中力量,采取措施,壮大力量,扩大影响,推动学院办学水平发生质的飞跃。

(二)以重点课程建设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高职院校的生命力依赖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对人才和技术的迫切需求,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学院紧紧依托区域经济,以服务中国西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主要任务,培育了无机化学、化工工艺学、仪器分析等重点课程,努力培养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实用技术人才,努力开发和传播实用工业技术,把学院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学科建设融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地方生产力水平的过程中。

(三)以骨干课程建设为核心,以能力谋发展。课程建设的核心是骨干教师的培育,特别是课程负责人的选拔和培养,没有高水平的课程负责人和课程教师骨干,专业建设水平就难以提高。我院充分发挥课程负责人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一是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综合性大学、国内专业培训基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进修、深造、学习,通过参观访问、培训学习、专题研讨、学术交流和学术考察等方式,提高教师水平;二是切实加强课程骨干力量培养,着重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发挥他们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重点培养后备力量,全面训练,从严要求,放在教学、科研、生产第一线进行锻炼,使其能力和水平迅速提高。

四、以任务导向为载体,教师团队建设新进展。

(一)以教学研究为主线,加强专业教研团队建设。教研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学院把教学研究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教学质量建设的根基,自始自终抓教研,始终不渝促教研。一是抓教研组建设。在备课、修改教案、试教、评课、再改教案、再试教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龙头作用、中年教师的核心作用和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使传帮带成为老教师发挥余热的阵地、中年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和青年教师成长舞台的纽带,一支激情昂扬、活力四射、奋发有为的教研团队在实践中形成。二是抓教学示范课。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交

流教育教学经验,我院定期开展了教学示范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活动。以活动为载体,采取示范课观摩教学与评教分析会相结合的形式,组织观摩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示范课”,促进交流,谋划发展。以活动为平台,扎实开展“领导评教、督导评教、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和自我评教”等“五评教”活动,有力推进了教学质量体系建设,达到了“强化教学训练,展示教学成果,提炼教学经验,增强教学实效”的效果。

(二)以教学质量为主线,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学院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依托,以精品课程建设、课题研究为载体,倾力打造数量适度、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坚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道路,创新教师培养、使用和激励机制,依托四川华迪集团有限公司、达州钢铁集团、达州市中心医院等知名企业,通过兼职、引进、送培等途径,着力优化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质量和结构,形成由教学名师领衔专业群,由“双师”素质教师和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共同领衔核心专业的新体制,形成由专业群领军人物、校企结合专业带头人和高水平“双师”素质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梯队。

(三)以校企合作为主线,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一是大量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三是大力推进“三个一”工程,即每一位双师素质教师联系一个企业,解决一个课题,带好一批学生,努力构筑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

(四)以科学研究为主线,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以服务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科学研究为主导,以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骨干教师为主体,以课题、专著等物质形式为载体,以科研成果转化为依托,切实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增强技术服务能力,为把达州市打造成“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贡献力量。

第五篇: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索 作者:朱宏文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02期

下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二级管理机制的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机制探索论文

    摘 要: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本文试图以沈阳药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工作为基础,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机制。高职院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教育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石邮院通过立足行业优势、适应企业需求、注重产学合作三种途径,拓展市场,建立机制,打造出一条行业办学、服务企业、互利双赢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之路。关键词:......

    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探索范文合集

    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专业分工越细,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高。高等职业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探索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探索 寇向英 (西安科技商贸职业学院 陕西户县 710300) 【摘要】: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师资。基于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普遍存在教师结构......

    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力之方式探索

    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就业力之方式探索 2012-11-01 摘要:为帮助高职学生在人才竞争中占据其应有的位置,高职院校必须通过科学的方式创新,把“就业指导”贯穿于高职教学的全过程,文章......

    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创新

    论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创新 摘 要: 本文总结了高职院校开展顶岗实习的工作现状,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开展顶岗实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顶岗实习的制度建设、顶岗实习的平台......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海波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9期摘 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高......

    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杨晓光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6期[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