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山中学学生学科成绩评价方案
青山中学学生学科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1、学业测试评价委员会领导组
组 长:刘友明 副组长:曾迪如、段斌
成 员: 班主任(每年级一人)3人 家长代表(每年级一人)共3人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 贺建刚 副主任:魏志岗、杨青
成 员:谢利云、娄志凡、黄容黛、杨俊
2、测评组:
组别 组长 组员 学生代表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
3、终结性评价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
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1、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2、主要学业成绩考察(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3、非考试科目(音乐、体能体质、美术、书法等)
4、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口语、义务劳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品德与素养、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进行非统考科目评价以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各方面情况。
(一)日常行为习惯
包括勤奋进取、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3.评价结果呈现
等级与分数
(二)实践能力
1、实验操作考查
(1)考查内容
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理化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初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2)考查方法
学校统一命题,由各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有各理化组负责,由代课教师具体执行。
(3)考查结果呈现
实验操作考查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考查结果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2、信息技术测试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1)考试内容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科目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规定各个等级考试的内容,公布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库。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四类。考试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3、研究性学习
(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写出调查报告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D四个等级。
4、口语测试
(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进行日常对话与交流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分数评比,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三)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1、音乐
(1)考试内容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操作能力的考察。(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评价人为班主任、音乐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组。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与分数,分为A、B、C、三个等级,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2、体育
(1)考试内容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能的测试,包括初中生身体健康标准要求的所有内容,在测试时选取其中的三项。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组成,采用量化考核,标准执行国家统一标准。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与分数,分为A、B、C、三个等级,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3、美术与书法(1)考试内容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欣赏美的能力、美术实践能力及书法进行书面考察。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美术教师、书法教师负责考核。采用量化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与分数,分为A、B、C、三个等级,并给出相应的分数。
(四)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统考科目按照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结果为分数。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最后,按照领导小组和测评组共同商定的意见,对所有赋分按一定的比例得出学生的最终成绩,得出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是学生综合学业水平的具体反映,学校要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及家长;日常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价学生与表彰奖励的最终依据。
第二篇:2017-2018学年中学美术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2017-2018学年下期美术学科学生学业水
平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落实课程评价标准,全面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充分发挥评价在美术教学中的正确导向和激励作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美术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根据学校的要求特制定《美术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期末美术评价时,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相集合的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比分安排:
1、平时作业占30%。
2、期末考查占60%。
3、课堂常规占10%。
4、特长展示加分
二、评价领域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像力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并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3.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2.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3.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了解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差异与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并以各种形式发表。
2.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3.开阔视野,拓展想像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
三、评价标准:分为优(80分以上)、良(70分)、中(60分)、差(不及格)四个档次
1、造型表现:主题突出、画面饱满、色彩和谐为优。
2、设计应用:主题突出、形象生动、造型完整为优。
3、欣赏评述:能欣赏大自然的美,了解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为优。
4、综合探索:能够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美术学科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四、特长展示提供一学期自己画的最漂亮的一幅画或是做的最出色的一件工艺品。如在美术考级中获得过优秀成绩、在美术比赛中获过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的学生直接加分。
郑州市第十三中学
韩 猛
第三篇: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康县三河坝乡九年制学校 中小学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
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1、学业测试评价领导小组
组
长:杨金成 副组长:马玉林、张辉
成员:张志国、王雪娇、王进辉、黄亚飞
2、测评组:
各班班主任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
班评。
将学生一学期的表现依据上级有关精神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分数或等级呈现。
四、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1、学习态度与能力(课堂提问、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课堂纪律)、2、交流与合作(作业质量、课堂练习、参与活动、小组合作)、3、创新与实践(勤奋努力、积极健康、思维活跃、大胆自信)、4、测试(中期测试、期末测试)四个方面,最终以这四个方面的总和为学生一学期的总评成绩。
(一)学习态度与能力(总分20分)
包括课堂提问、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课堂纪律各5分。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二)交流与合作(共20分)
包括作业质量、课堂练习、参与活动、小组合作各5分。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
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三)创新与实践(总分20分)
包括勤奋努力、积极健康、思维活跃、大胆自信各5分。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四)测试(总分40分)
包括中期测试16分、期末测试24分。
评价方法
依据全县或学校统一命题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测试量化考核,中期占16分,期末占24分。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五)学期总评成绩呈现
以分数或等级呈现,分为不合格(60分以下)、合格(60---69分)、良好(70---79分)、优秀(80---100分);或A、B、C、D四个等级,其中不合格和D要慎用。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结果是学生综合学业水平的具体反映,学校要将评
价结果通知学生及家长,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也是学校评价学生与表彰奖励的最终依据。
此《方案》解释权归学校,自2016年2月26日实施。
第四篇: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中学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四)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五)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
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1、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2、主要学业成绩考察(全县统一组织的统考科目的考试成绩)、3、非统考科目(音乐、体能体质、美术、书法等)
4、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口语、义务劳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品德与素养、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进行非统考科目评价以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各方面情况。
(一)日常行为习惯(总分200分)
包括勤奋进取、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评价方法
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3.评价结果呈现
等级与分数
(二)实践能力(共150分)
1、实验操作考查(50分)
(1)考查内容
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理化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初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见附件2),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2)考查方法
学校统一命题,由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有各理化组负责,由代课教师具体执行。
第五篇:学生成绩奖励方案
延吉市第三高级中学 《学生成绩奖励方案》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每学期分期中奖励和期末奖励两次对学生成绩进行奖励,特制定此奖励方案:
一、成绩采集
1.期中奖励:取月考成绩的20%+期中考成绩的80%对班级和学生进行奖励。2.期末奖励:取月考成绩的20%+期末考成绩的80%对班级和学生进行奖励。
二、奖项设置
1.集体奖:班级学习优胜奖每年级8名
文理科各取班级总分平均分和总及格率排名前2名。2.个人奖(1)总分等次奖
文理科各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2)单科状元奖(文理科分别计算)
凡考试单科成绩在同级同科中获第1名者获单科状元奖。(3)学习名次进步奖
考试总分50%及以上且总分排名较上次考试进步20名及以上的前10名同学获此奖项。
二、奖励方式:集体奖颁发奖状,个人奖颁发证书和奖品。考试有违纪的学生不在获奖之列。此方案的解释权归学校教务处。
延吉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5-3
延吉市第三高级中学
《学生成绩奖励方案》
条幅内容:2014-2015学第二学期期中学段成绩表彰大会 奖项归类
一、集体奖(奖状20个)
1.总分平均分第一名:文理各1名;总分平均分第二名:文理各1名 2.总平均分第一名:文理各1名;总平均分第二名:文理各1名
表彰文字:※年※班 在2014-2015学第二学期高※年级期中段考试中获得总分平均分第※名,特发此状,在资鼓励。
二、个人优胜奖
1.一等奖:每年级文理各2名 2.二等奖:每年级文理各3名 3.三等奖:每年级文理各5名
三、单科状元奖 每年级文理各6名
四、个人进步奖 每年级文理各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