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是对近40年来改革发展成果的历史回应;也是对五年来我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我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对我国发展全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必须加以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
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历史逻辑。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要矛盾。从我们党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来看,对社会矛盾做出正确判断共有三次:一是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二是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三是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重大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见,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不以人主观意志为转移。这就需要我们对阶段性的社会主要矛盾做出及时准确、科学理性的判断,认识超前或滞后都会干扰社会发展进步,甚至会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现实逻辑。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都发生了变化。首先,社会生产力有了历史性飞跃,我国社会生产今非昔比,在很多领域,如高铁、航天、钢铁、道路、桥梁、计算机、通信、天文观测等,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产了丰富多彩的商品,基本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需要。因此,“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不符合实际。同时,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更加广泛,呈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特点。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硬需要”的全部内容,还包括其衍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尊严、权利等具有主观色彩的“软需要”。原有的“硬需要”呈现升级态势,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新生的“软需要”呈现急需态势,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求日益迫切,对实现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都提出了相应要求。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发生了新变化,就需要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和表述,并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找准现阶段影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和需要的主要因素。十九大报告认为,影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盼和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既有城乡、区域、领域、行业等硬指标的不平衡,又有观念、机制、状态等软行为的不平衡。比如,同样处于改革大潮中,有的人能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有的人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机制建设的完善程度不一样,发挥作用的效率也不一样;人的状态存在差距,有的人不用扬鞭自奋蹄,勇作改革弄潮儿,有的人却在等靠要、消极懈怠、不思进取。软行为的不平衡,是更深层的不平衡,将极大影响城乡、区域、领域、行业不平衡,拖延不平衡问题解决的进程。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发展总量还不够多、发展程度还不够高、发展动力和活力还不够足、发展保障还不够全、发展韧劲还不够强等等。不平衡和不充分相互关联,不充分是不平衡产生的客观基础,经济社会已经发展起来了,但发展又不够充分,在不科学的发展理念、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驱使下,就会产生发展不平衡、加剧发展不平衡。不平衡会反过来加剧不充分。由于发展不平衡,处于发展强势一端的社会主体会过多占用发展资源,从而加剧处于发展弱势一端的社会主体发展不充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发展中做好“如何做大蛋糕”和“如何分好蛋糕”这篇大文章,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全局的高度思考发展、筹划发展,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深刻认识“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此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加以重申。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可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与发达国家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时期呈现的发展阶段性特征,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的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而不是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一方面顺应“变”,促进“变”,对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安排适时进行调整变革,以“变”应“变”;另一方面,立足“不变”,坚守“不变”,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继续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经济基础。
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是管全局管长远的思维逻辑。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不是纯概念的改变,也不是短期判断,而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党和国家制定各项重大方针政策、推动各项事业开展的重要依据。是以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时间为节点,要管相当长历史时期的一个重大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不仅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工作导向,还有很强的历史适应性和时间张力。
面对新时代新矛盾新要求,我们应及时调整工作着力点,顺势而为,聚焦发力,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作者为黑河市委党校副教授)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更多
第二篇:深刻认识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10-29 14:00
分享
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四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科学判明发展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重要经验。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据此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践深刻昭示,只有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制定正确政策,采取正确行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正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继续奋斗。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推动生活前进”。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认识新矛盾、顺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动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主义文
化繁荣兴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人民新期待,更好满足人民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将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答卷。(新华社评论员)
第三篇: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科学判明发展形势、正确制定大政方针的重要前提,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新要求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践遵循。
正确判断和处理社会主要矛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重要经验。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据此制定正确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实践深刻昭示,只有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才能制定正确政策,采取正确行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深刻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正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事物的运动发展是变与不变的统一。必须清醒看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把握“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继续奋斗。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推动生活前进”。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认识新矛盾、顺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紧紧围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动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顺应人民新期待,更好满足人民各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将书写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答卷。
第四篇:我国公安执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公安执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及时、理性地予以研判。
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快进行,群众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明显增强,政治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更加强烈,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更加迫切,对公安执法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期待。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整个社会环境日益开放、高度透明,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力度明显加大,公安执法活动时刻处在公众的视野里,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
具体而言,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在深刻调整,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多样高发,不少以案件、事件的形式进入到公安执法环节。公安执法活动的敏感性增强,人民群众不仅要求实体公正,而且要求程序公正;不仅要求依法办事,而且要求合乎情理;不仅要求严格公正执法,而且要求理性、平和、文明、规范。一旦公安执法活动出现瑕疵,很可能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舆论炒作的热点,引发社会情绪一系列不理智、不必要的连锁反应。这种社会情绪被插手利用也不无可能。
一个常见的现象是:当一些案件、事件尚未完全查实并公布真相之前,互联网上往往已出现不信任公安执法的一边倒声音,其中有理性的质疑,也不乏情绪化的指责。出现这种给警察、公务员等群体“贴标签”,导致“怎么做都是错”的趋势,是对执法公信力的最大伤害。
面对日趋复杂的执法环境,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执法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全国公安机关为此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自2008年9月至今,历时已有三年。
一些具体成果显现:许多基层公安机关的办案场所和一线执法执勤民警开始配备现场执法录音录像设备;县级公安机关的执法勤务机构和派出所配备专兼职法制员,对案件进行法律审核把关;各地公安机关对执法办案场所进行规范化改造,办案区与其他功能区实行物理隔离并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从公安部的部署看,执法规范化建设就是要以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为出发点,以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为目标,以大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执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
而最为核心的仍是严格执法。唯有将执法者的一切行为严格限制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建立“法”在执法人心中神圣的地位,才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应对执法环境变化的根本路径
第五篇: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深入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进程得出的历史性判断,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之后,1956年党的八大曾经判定“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初期,我们认识到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则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今天,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得到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们必须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力争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起点。目前,我国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减贫数量占全球的70%以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后,我们的生产不再以数量为主要目标,而是以质量为主要追求;不仅要在物质生产上有平衡充分的发展,而且要在文化、艺术和教育领域有更高水平的供给;不仅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要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总之,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