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经济学论文一一我看现代化农业
我看现代化农业
班级:金融1201 姓名:吴瑞颖 学号:201218020130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贡献的绝对量也将增加。另外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农业的支持,经济的现代化是不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又有其自身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应采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以解决。关键词: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信息
一、现代化农业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具体来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封闭、自给自足的、停滞的农业转变成开放的、市场化的、不断增长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结合亲身的感受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的认识,大概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动态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 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 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 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根据发 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 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二)、区域性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 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 资源条件的。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 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 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
(三)、世界性和时代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 WTO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全面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挑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将区域农业现代化放在国际大舞台之上,依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来判 断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了。
(四)、整体性
有的学者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条 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就要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建设相配套。如果忽视“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将无法顺利实施,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在一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条件和情况各不相同,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最基本的特征方面,应当是共同的,这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三、农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这种基础地位体现在社会分工的演化过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等方面。我们知道农业是人类最先从事的经济活动。只有当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农产品有剩余时,一部分人才有可能从事其他产业和活动。工业化的实现不可能脱离来自农业的要素贡献,也不可能脱离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实现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它同样也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部门。
(二)、农业的重要性不会因其相对比重的下降而下降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会随着工业化的进展逐步下降,但这并不表明农业的重要性也因此下降。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其农业部门的比重越大。另外,随着工业化对农业改造的逐步深入,以及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进而投入到非农产业。
(三)、农业是许多非农产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为非农业提供粮食和原料上。作为生产资料的供应者,农业对工业布局和后续部门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如果后续的加工业遭遇市场需求萎缩,也会殃及农业。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农业的稳步发展必然与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联系起来。
(四)、农业还为工业化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资本积累贡献
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是很低的,不可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大量剩余,仅能维持本部门人口的生存。但是,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的部门,的确为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大量的资本积累。另外,农业还提供了劳动等。通过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向工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农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另外,农业还对外汇和市场有一定的贡献。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外汇来源。由于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大面积生产的国际市场上处于价格劣势,没有竞争力。总之,农产品出口面临各方面的约束,如:技术,规模,管理等。因此,传统的创汇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更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中国的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贫乏。人均耕地不足0.1hm2只相当于美国的12和加拿大的4.3森林面积平均每人0.12hm2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草原平均每人0.375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平均每人仅27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二)、开发利用资源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三)、现代化农业发展与传统农业技术占绝对优势的矛盾
现代农业发展与大机械化相联系但是在中国农村仍然以传统技术来耕作大型机械在农村很难开展主要是土地面积较小不适应大型机械操作。
(四)、人口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目前中国人口已超过12.5亿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安排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同时中国的农业建设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素质较高的农民而中国的现实情况与之很不适应。据统计全国每万名农业人口只有6名农业技术员每666.67hm2耕地不到两名平均每个乡0.6名。目前中国农村文盲占1/4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仅有15。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在农村很难想象农业现代化能建立在这样的文化之上。
(五)、资金短缺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资需求的矛盾 中国的工业基础差,目前还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国家,经济实力弱不可能给农业以大量的投资。
(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目前中国2.5亿农户平均经营耕地只有0.48公顷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种小规模经营状态将在长期内存在。这种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必须注重各种形式的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通过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克服小生产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七)、规模经营与分散经营的矛盾
规模经营有低成本的优势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但是中国农村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经营成本较高。在进行竞争是往往处于劣势。
(八)、农村经济体制的不适应
中国农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这些调整和创新对中国农村的进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农产品供给走出短缺局面都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农村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逐步深化和完善,农业由资源约束转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农业国际化趋势,即将来临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农村经济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过去改革的不彻底、或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率已趋于零而逐步成为了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五、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些举措 农业自身三大难问题:农业利润太低、农民负担沉重以及农村人口难减。在这样一些多层次、多方向的困难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总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较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大部分还不具备。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克服内在瓶颈和外在约束后才能够实现。首先得从包括技术、资本、制度、教育等在内的多方面改进。以下提出了一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措施方法。
(一)、进行激励性体制
建立适合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土地机制,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国家可以专项拨款引入一些高科技和机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外,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产量和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达到使农民更新和投资新要素。
(二)、建立非营利性研究机构
例如建立一些地方实验站,农业推广站等。农业想要持续发展需要有连续不断的农业技术发明与创造,而技术的创新源泉则来自于农业科学研究。我国的农业又非常分散,所以需要建立分散的研究体系,这需要大量的研究资源的投入。因此就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
(三)、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制
现在大多数农民种了瓜果蔬菜没地方销售与加工,有些是交通工具不行,导致大量的农产品积累浪费,水利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农业采用浇灌、喷灌的灌溉技术浪费了大量的水,而在以色列美国等国家采用了地灌节约了大量的水,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建立一些农业生产服务体制,如新投入品的销售、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信贷的扩张和其他调动农业资本资源的手段、交通运输工具、道路水利建设和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五)、提高农民的素质、人力资本的水平
农业发展所需的一切投入品,都需要人来生产、使用和管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会大大改善这些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效率,但人力素质的提高却是教育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在职培训,教育等提高农民的素质。
(六)、增加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
现在是信息时代,可是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除了电视别无其他。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途径少,能力也差,我们需要一个乡建立一个农民服务站,让农业都加入类似于校信通的功能,给农民一些实际的指导等,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参考文献: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
《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叶普万
《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万宝瑞
《中国农业经济管理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林伟
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经济学思考及兰州学刊-----高布权
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态势及延安大学学报-----陈友福
第二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管111班 王梦 201102143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还是“三农”问题。我们所说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该问题的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如果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转移; 问题; 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然面对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是否可以非常顺利地解决这一挑战性的难题,是关系到我国进行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所面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是十分巨大,有关人士依据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我国2000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了3.17亿。并又进一步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进行全面调查得出,从1998到2004年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多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4%;到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计可达10824万人,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将近564万人,同比增长率为5.5%。200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所占比重为50.8%;而农村从业人员有47852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左右;局调查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也有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居多数,所占份额约64%。
有关学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两种走向:第一类主要是向与自己省份临近的省份进行转移;第二类主要是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向一些发达的沿海省份进行大规模的转移。还有一些统计指出,四川、河南、甘肃、安徽、湖南、广西、河北是我国最主要的几个农村劳动力流出省份,这些省份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并且比较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并且而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少。其中据统计得出四川、河南、甘肃、湖南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量分别达到了180万、200万、120万和90万。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根据对有关材料的调查指出,针对进入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中,大多数都相对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并且这些行业的工作技术含量都很低,人力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不能很快的从传统观念向现代新观念迈进,不能够接受新时代潮流;法律意识缺乏,很少关注法律方面的知识,从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最主要的是小农意识却比较强烈,喜欢长久居住在生我养我的土地家园上,对搬迁制度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对于一点小小的财富就很容易满足,不思进取,传统形式的守财奴,最主要的是缺乏风险意识和财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都持着这样一种观念,普遍把土地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他们的那一片土地,然而他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都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还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资源。农民的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严重的制约。但是实践可以证明,农民思想观念是否改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了直接制约和深远的影响。
2、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普遍比较低。2008年通过对我乡农村劳动力素质抽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居然占到了90.50%,然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才区区仅占到6.96%左右。农民主体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转移的程度和步伐,具体表现为一下两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对非农产业的要求不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最近几年里,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而质量要求却呈现递增趋势,并且越来越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要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变得也越来越困难。
(2)农村劳动力素质非常低,对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妨碍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的只能是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一些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外出流动就业中所占比重在增加,但对于那些已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不敢完全摆脱农业,和放弃他们的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空余时间来经营他们的农业。对于那些已转移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属于亦工亦农型,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岗位不稳定。针对这种不稳定的转移,很容易受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且,一旦受其影响就很容易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
3、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空间范围很窄。随着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迈进,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产生大为减弱的影响,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这种替代作用的累积,一旦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排斥作用,这将导致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出现,是很不容乐观的。
4、非农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最近一些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变得很缓慢,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从而劳动就业成本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又由于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都相对薄弱,经济效益又不佳,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并且土地权益也不明晰。又加上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一些权利义务之间的不明确关系,这也引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不断的产生纠纷,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由于农民土地不愿退出,使得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也就说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转移问题。
6、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能保障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的进本生活问题。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的数年间,农民也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他们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并且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然而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又加上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也就不享有参加工会的权利,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没有享有最基本的劳动福利保障。
7、劳动力市场开启缓慢,中介组织发展迟缓。在目前来看,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几乎绝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缺乏调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也缺乏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
1、农村教育思想从保守化要转变为现实化。很多农民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仅仅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又是不可取的,因此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对农民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好处。最近两年来,我们镇上各村的信息公告栏也已经开始使用,并且信息丰富多彩,受到农民热切的关注。这也更能让广大农民看到教育所带来的“效益”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乐观的收入和较好的生活水平待遇,及有一技之长的技工等人才的生活的大大的改善等,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更能对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鼓励作用。
2、对农民素质进行逐步提高。制约农民工转移数量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较低。针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1)给农民提供素质教育的保障。大力推广国家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能够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正常进入学校进行学习,为自己以后的就业道路做好铺垫。(2)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点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从而来不断地提高他们关于科学种田方面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对户籍制度加快改革力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并使农民就业政策公平化、合理化,进一步保证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除此之外,必须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加大改革,让那些离开土地转移入城市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保障体系所带来的好处。
4、农村土地政策要按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方向实施。在农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就是土地资源了,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看如何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这也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效的基本标准。对于土地股份改革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切实的规划,对土地也要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
5、有关政府职能要大力发挥,对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也要增加。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对有关市场用工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搜集,这样可以为外出务工农民有一定的帮助;
(2)对农民进行劳务输出进行大力的宣传,高效的组织与领导;
(3)对外出打工农民,政府应该提供权益方面的保护和跟踪方面的服务;(4)也要对农民对开展知识培训讲座;
(5)市场中介组织要鼓励开展,这也是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一种有效的平台;(6)对中介组织行为要依法规范,并且对劳动力市场也要进行依法整顿。
我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并且对这一问题有待解决,这一问题解决的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不仅仅只依靠政策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它还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辅助。由于受我国的当前这一国情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进一步完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相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完善的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刘传岩.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价格月刊, 2007(2)[2]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课题组.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J].管理世界双月刊,1993(2)[3]郑家喜.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7(12)[4]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5]赵武,蔡宏波.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J].国民经济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7]刘小容,王海涛.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8]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第三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
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
112班
姓名:张娜 学号:120113902033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班级:金融112班,姓名:张娜)
摘要: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发展农业保险是防范自然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制约严重,许多自然因素人们还不能有效控制。农业保险的开办,对于管理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作用。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如何运用农业保险手段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央很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全面起步,但总体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产值的3.2‰,覆盖面积仅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发展模式还不成熟,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农业经济现实的软弱性和广泛存在的小规模农户经营,使得农业客观上存在多种自然风险和政策、制度等社会风险,以及市场、价格等经济风险。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保险公司;缓慢发展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灾害种类多,受灾面积广,成灾比例高。中国现行的社会救济制度还不能对农业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给予足够的补偿。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政府财政补贴压力很大,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农业风险分散、损失补偿制度。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特性,因此,农业生产经营者承受着自然和市场风险。发展农业保险,是防范市场风险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客观需要。我国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极度的不确定状态,客观需要能够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管理机制。从2004年起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在全国全面启动以来发展不尽如人意。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农业保险要长远发展,增加有效需求是关键。农业保险作为对农业风险损失事后补偿的一种手段,对稳定和保障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农民、保险政策、外部效应和保险公司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正文:
(一)农民方面的原因
1、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
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缺乏参保主动性。中国农民长期处于分散封闭的小生产状态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未来各种风险缺乏周全的考虑,并时常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受灾时感到保险重要,无灾时则缺少防范,以为参加保险后如无发生灾害,则只交保费而没有收益,经济上要吃亏,以为保费是一种额外负担。一些风险不大的农业保险种类,农民根本不愿意参加,一些风险大的农业保险种类,保险公司又很难支付高赔率。
2、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农民收入水平低,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保费,在一定程度上讲,保险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奢饰品,保险作为一种满足安全层面的商品,只有农民在满足了生活需求之后才会产生对保险的需求。与中国农民低收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农业保险的高保费。中国农民在较低收入水平的情况下,每个农户扣除必须的生活开支后,真正可以支配的收入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要在这些剩余收入中,再分出一部分来购买农业保险,对大多数农民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3、农户经营规模狭小
中国农村的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基本上是按户均分承包,且划分零散。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往年未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136.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上述四项加起来,2006年全国共减少耕地550.8万亩。2009年二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8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比上一减少29万亩。全国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小。这种过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格局,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农户自给性需要和种植的多样化,以及经营土地空间布局的分散化,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在某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灾害损失经济影响的降低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二)保险政策方面的原因
1、农业保险监管滞后
第一,农业保险监督成本高,有效性差,中国的保险监管起步晚,技术和经验缺乏,监管的重点仍在条款及费率的审批,手续费标准管理等方面,监管的科学性、前瞻性不够,既带来了繁重的监管任务和监管成本,又不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1980年以前,中国保险机构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农业保险是其开办的一个商业险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两者之间是上下级垂直领导关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管。从1980年起,具体执行保险监管职能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司的保险处。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保险司,专门负责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保险监管。现在的保险监管机构是1998年11月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二,缺乏专门针对政策性业务的监管,对不同性质的保险业务,实施不同的监管规则,这是国际惯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经营模式还是将业务委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来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运作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对比较粗放。
2、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
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组织推动方式、准备金积累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尽管中国农业法、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省级人民保险公司设有农业保险处,有的省则连农业保险处也没有,而只是在财产保险处指定专人负责农业保险业务;在县级人民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没有专门的经办农业保险的机构。保险公司的这种机构设置,难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保险存在很大的真空地带。中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应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管理和经营,建立政府主导和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例如,全国范围内对小麦、水稻、棉花、生猪、奶牛等战略性农产品资源进行统保,各级地方政府可在烤烟、林木、茶叶、蔬菜、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上开展统保试点。
(三)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效应区分为正的外部效应与负的外部效应。微观经济学关于产品定价和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是假定消费和生产无外部经济效果,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经济主体活动总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由于这种影响没有在商品价格中正确计入,故会造成市场扭曲。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引进农业保险,保险人不一定得益,而广大消费者才是农业保险的得益者。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因其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它的生产和销售会呈现不足状态。农业保险的需求和供给不足正好印证了这一原理。
(四)保险公司方面的原因
1、农业保险自身的技术难题
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有:(1)农业保险厘定费率难度大。农业保险费率不易厘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力的农作物和动物,且以露天作业为主,因而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侵害。二是农业保险标的分布地域辽阔,各地方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发生频率及周期都难以估计。同其他险种一样,农业保险的保费率是由损失发生概率和附加费率组成,而上述特点说明了要准确统计出农业风险的损失发生概率和附加费率是很难的。(2)查灾、定损技术落后。农业保险的查灾和定损需要专业人员,且查灾和定损手段科技含量高,而先进查灾和定损工具的购置与专业人员的聘用,无疑会大大增加农业保险的运营成本,抬高保费,这既不符合保险公司的商业行为,也会减少农户对保险的需求。(3)道德风险不易防范。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有效监督机制缺失,保险标的不可控性,信息不对称时有发生,导致农业保险标的在发生损失或即将发生损失情况下,仅仅通过一般的保险技术难以控制其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2、农业保险利益不明显
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大数法则,即承保面大,才能分散风险。目前由于农业保险的面窄量小,承保比例很低,加上灾害发生频繁,使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1985年至2003年,农业保费累计收入77.35亿元,农业保险赔款累计67.2亿元,赔付率高达86.89%。在这19年中,赔付率达到或超过100%的7年,最高赔付率为136.34%,最低为63.94%。如果再加上农业保险经营费用,则农业保险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农业保险在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中所占比重极低,又不是未来保险公司具有发展前途的经营项目,在商业保险公司当前的经营体制下,压缩农业保险业务成了必然选择。
3、农业保险的高风险
农业保险的对象是具有生命力的动植物,特别是种植业要受气候、土壤、雨量等自然因素影响,这就决定了农业运行风险要高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尤其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灾害具有危害面广,成灾率高的特点,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保险经营本身风险过高,从而造成“保得多也就赔得多”的恶性循环。同时因为没有大量的农业经营者来参加农业保险,无法形成大数法则效应,从而造成保费过高。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自然灾害分布不均,结果是只有那些对自身农业经营情况非常了解,且预见损失概率最高的农业经营者参保,其他人不参保,最后导致保险公司入不敷出。
4、保险公司运营资产渠道窄
实践表明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费用要高于其他险种,这会对农业保费收入的保值、增值提出更高要求。而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国保险公司运营资产的渠道很窄,国内对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禁令颇多,这样资产运营的收益无法抵冲农业保险运营的高成本,再加上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最终导致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只赔不赚。当前中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城市市场的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在加大创新力度的同时,发现新的市场是每个公司面临的课题,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农村保险消费能力正在逐步得到培育和壮大,因此,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和投入,在当前情势下双方都出于主动的地位,积极性高,才能促进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
5、农业险种核算管理办法不合理
由于目前农业保险经营附属在财产保险中,与其他保险一样实行“单独核算,一年一算,盈余上交”的核算管理办法,无法积累农业保险基金。而农业风险年际差异很大,发生地区集中,不能积累农业保险基金的核算管理办法,显然不适合农业保险自身经营的特点。况且以利润为考核指标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压缩了农业保险的生存空间。
综述:从以上分析可知,导致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全面解决困扰农业保险发展的这些问题,中国农业保险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于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要全面解决这个问题紧靠一方面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社会各方面一同努力,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扩大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支出;政府应促进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增加对农业风险的认识程度,从主观上认识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政府还应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和了解农业保险。中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管理和经营,建立政府主导和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保险公司要建立起规范、合理的理赔程序和标准。发生赔案后,要及时足额的赔付给投保农户。此外保险公司还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理赔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农民应增强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程度,如果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够,不知道农业保险的作用,必然会减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M],2001:21 [2]陈盛伟.保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M],2004 [3] 我国县域金融结构的缺陷与优化-金融教育研究-2013年 第1期(6)[4]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 [5]农业保险需要建立大灾风险管理制度-上海保险-2013年 第1期(4)[6]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第四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的不平等交易2011年夏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超市的大蒜、生姜和绿豆价格都达到历史新高,在民间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的顺口溜。媒体广泛议论价格暴涨可能来自中间商的“炒作”。近年来,“中间商”“盘剥”小农户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面对城市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乡村收入仍然远远滞后于城镇,一般市民都比较倾向于接受媒体的“中间商炒价和盘剥”的观点。本文要问的问题是:实际情况如何?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说,我们该怎样理解这样的现象?
一、实际情况简述
呈现暴涨暴跌的“恶性怪圈”。2006、2007年达到2.8元I市斤的高峰,后来跌到2008年的低谷,最低到4分I市斤;去年则达到历史最高点6元I市斤,2011年则再次跌到不足1元I市斤。2011年6月,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基地(山东省金乡县,仅该县便有数十万蒜农〕的批发市场,居然出现了数百辆农用三轮车、小卡车以及上千名销售贩子排队三到五天而卖不出其大蒜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外地的大批发商居然串通好不出手收购,借此把价钱压低到1.25元I市斤。排队的贩子们从农户收购时所出的价钱是1.35元I市斤;按照这个市价卖给批发商,他们只能亏本.< 部分原因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价格高的后一年便会有 许多农户一窝蜂地把麦田改作蒜田,扩大生产,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因此下跌>。
但是,仅凭这样的供求市场关系,不会产生如此大幅度的波动。不正常的是,有的大批发商居然联合起来“炒价”。当地的小中间商反映,去年有十几二十多个大批发商联合大量收购囤积,造成短缺假象,借此抬高价格。小中间商们也因此得利,有的津津乐道,去年以几毛钱买进,二三元卖出,由此获得暴利。即便是在历史最高的6元I市斤价格下,其实农户出售价从来没有超过1.8元I市斤,而当时在金乡市场的交易价高达4元丨市斤,在超市则达到8元I市斤。价格急剧波动现象并不只限于大蒜,在生姜、土豆、蔬菜等市场上也很普遍。
作为大资本公司的经纪人,这些大商业资本对分散的小农户享有垄断或近乎垄断性的权力。对方基本不具备任何讨价还价的实力和条件,收购价格因此基本上由他们说了算。为此,他们从这个中间领域所获得的收益不仅是“管理费”或“手续费”,更多来自压低收购价格,从自己的收购价和转交给大公司的价格间的差价获利。生产小户如果依赖来村收购的(小)中间商的话,其所得价格比较低。农户自己组织运输,即便如此,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仍然要面对批发市场欠缺储存设备以及低效率等问题。政府所建立的批发市场一般只起到比较有限的作用,基本只提供一个集散空间,并不具备储存设备和信息服务,也不介入批发商与小农户I中间商之间的交易,没有起到促使权力不均衡的双方在交易中的规范化、均衡 化。
现今的批发市场,是由众多不同的政府部门和机关所设置的,上至国营粮食部门和果品蔬菜公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省市政府,下至乡镇政府、甚至村庄集体。如此的批发市场多缺乏现代化设备,基本只提供交易的露地或棚盖空间。创建单位一般要承受建设用地高昂价格的压力。它们几乎全都以营利企业模式运作,从税收、出租摊位、管理费用等获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批发市场普遍缺乏公益服务意识,不会为购销者提供信息和储存服务。这也是物流和交易过程中损失高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个常见的、多被流通领域研究者所引用的数字是,中国生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率约在25%~30^的幅度,而发达国家则在5%以下,主要是因为中国缺乏 先进的储存、冷藏条件。而掌控这些条件的中间 商,对小生产户会拥有强大的 权力。可以见得,对生产户的低收入来说,政府 也负有一定责任。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开始讨论该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点在“生产〔阶级)关系”中的“剩余价值榨取(剥削〕”。在理论上,一切价值源自生产者的劳动。剩余价值的剥削从封建生产方式转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经典观点。
但是,必须指出,这一切是以一定的财产关系为前提的。唯有在土地私有前提下,才可能有地租剥削的生产关系;也唯有在土地和资本私有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农业雇佣关系。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理论上属于集体,国家保留征用权〕,因此,遏制了农村租佃关系的扩展(除了亲邻朋友间的流转之外,只有少量的城郊客耕佃农,以及少量的企业公司租赁小农的承包地〕。同时,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均分土地使用权,不允许土地买卖,遏制了大资本主义农场的扩展。根据2006年的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农业(全年〕雇工的劳动投人只占全部农业劳动投入的3%,在如此的客观情况下,农村其实几乎没有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租佃和雇佣“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基本没有马克思所说的,通过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生 产关系而“剥削”的“剩余价值”。
虽然如此,我们知道,农民一般只获得其产品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的价格的相对低比例,相当部分的可能利润被别人所占有。而所谓的“别人”既非地主也非产业资本家,并不涉及传统意义的“生产关系”,他们主要是大“中间商”。后者依赖掌控商业资本的强势以及农户的弱势,从流通中的物流、加工和交易环节中获得利益。众所周知,农产品生产后,需要通过产地中间商(的运输和连接,部分产品更需要加工和冷冻储存〕才能进入(遍布全国的4000多个)批发市场。这里,有大规模的批发商和公司,但也有许多小中间商,包括个体农户(贩子〕进行收购。经过他们之后,又要通过市场中间商才能进入到零售商或超市,之后才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上。其流通模式是:生产农户一产地中间商一市场批发商一市场 中间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
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大商业资本举足轻重。大商业资本如果是以“龙头企业”的面貌出现并直接与小农户打交道,那就比较简单地体现本文主题的大商业资本与小农户间的关系。如果是以大批发商的身份出现,通过小商小贩与农户打交道,大商业资本的强势则更多地展示于与小商小贩的关系中(例如上述排队三五天还不能销售大蒜的上千贩子〕。如果是通过经纪商与小农户 打交道的话,其经纪商很可能会对小农户占据垄 断的强势。
我们如果简单用“剩余价值”的概念来理解商业资本与小农户间的关系,也许可以说今天的“剩余价值榨取”形式主要是商业资本通过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大收购与销售价格间的差额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古典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或“剥削”所指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关系,而不是流通领域中的关系。“商业资本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而只通过流通领域获得产业资本在生产领域中所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简单把商业资本视作与产业资本同样性质的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会混淆产业和商业资本,引起众多误解。另外,正如有的反驳意见所指出的,“中间商”不仅是大规模的批发商和公司,也包括众多为薄利而疲于奔命的农民工小中 介、贩子。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政府建设的批 发市场欠缺服务和公益观念的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流通是由成规模的产业资本和成规模的商业资本所组成的,区别于“前资本主义”的“小商品生产”。后者要么由小生产者直接销售,要么由(较小规模的〕“商人资本”所销售。马克思所没有想象到的是中国今天的悖论现实,即由小农户和大商业资本,而不是小农和小商人,也不是大农场和大商业资本,所组成的流通。这是中国今天的农业经济的悖论特点。
由此可见,简单援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其连带的“剩余价值剥削”概念来理解农户与中间商的关系是不可取的。马克思分析框架的重点是生产环节中的产业资本下的“生产关系”,以及由规模化产业资本和规模化商业资本所组成的流通。但今天的中国小农所面对的既不是马克思所分析的产业资本中的“生产关系”,也不是其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流通”。它主要是马克思所没有想象到的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间的关系。因此,使用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中国今天的农业经济,难 免“牛头不对马嘴”。
不平等交易的成本与收益
我们仍然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当前的实际是,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大中间商I企业)之间权力极端不平等的交易。对农民来说,这种交易带有高昂的(可以称作广不平等交易的成本”。中国今天的(国内外)公司十农户的“订单”和“契约”农业,同样美其名曰〔自由平等的)“契约”I“合同”农业,但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垄断,或近乎垄断对弱势的关系。而对掌握商业资本的(大)中间商和公司来讲,它们获得的是(诸如通过压价的〕不平等交易的“交易收益”。
中国今天的农业生产主体仍然是分散的、人均才两三亩承包地的“小农”,但其市场流通领域中的主体则不简单是小贩子和小中介,而越来越主要是举足轻重的大批发商和大“龙头企业”。这个小农户和大商业资本的悖论共存与结合,可以说是今天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我们与其从不符实际的理论虚构出发,再试图把实际硬塞入其中,不如从实际出发,然后由此得出交易双方间权力悬殊的“不平等交易”的基本事实和概念,由此看到小农户因此而必须付出高昂代价的现实,以及大中间商和大企业公司因此而能够 获得超额收益I利润的现实。这就是当前农户和 商业资本在流通关系中所呈现的基本“规律”或 “逻辑”。目前,我们虽然缺乏系统的统计数据,但如果我们以上的分析一在日益全面、深入的市场化大趋势下,对今天中国大多数的农户来说,最关键的“关系”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他们在流通领域中与大批发商、大中间商以及大流通公司间的不平等“流通关系”
我们也可以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理解当今的小生产现实。
在商业公司^小农户的模式下,资本逐利的行为主要呈现为对农业 生产户压低收购价和对消费者提高销售价。其惯用方法是,试图把收购价压低到接近生产户盈亏平衡点,把出售价提高到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最高度,借以达到最大的商业资本利润。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此的商业资本也会组织生产,借以更好、更完全地掌控收购和销售额,但其基本经营模式和经济逻辑是商业资本性而不是产业资本性。作为商业资本,它们更倾向于玩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压低收购价,并借同样的手段来提高出售价。他们促使交易成本最低化的手段不是高效率的生产和高效率的合同签订与执行,而是垄断性的价格控制,甚或对小农户的欺压。
第五篇: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化农业,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体措施有如下几点: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首先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国家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其次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国家科技投入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第三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第四要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二、在农村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促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鼓励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2006年要完善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
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考试,大收集整理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种粮收益,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适度利用国际市场,积极保持供求平衡。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粮食产业
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单产、品质和生产效益。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持合理的粮价水平,加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调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园艺、畜牧、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出口,加强农产品对外贸易磋商,提高我国农业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能力。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各级财政要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并可通过龙头企业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
五、加快发展循环农业。要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培育生物质产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的节约型农业,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电、节油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加大力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