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时间:2019-05-14 09:2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篇:论文: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中文摘要

自1969年第一次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每一年度的评奖结果都备受经济学界的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不仅仅是对获奖者所取得的成就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反映出现代经济学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先总述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趋势,然后为大家简单介绍从诺贝尔经济学奖中体现出的现代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经济学;发展趋势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Abstract

Since the first Nobel economic prize from 1969,the Nobel Economic Prize has beenmore than thirty years.During this period, the prize of per year will be strongly focused on by the economists, because Nobel Economic Prize is not only the approve of the award-winners, but also can reflect on the economics’ development.This passage will first summarize the trend of Nobel Economic Prize, and then introduce the economics’ development to you.Key Words:Nobel Economic Prize;Economics;Development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一、引言

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授奖43次。从专业背景来看,有93%的获奖者拥有经济学方面的教育背景和学位,有52.6%的获奖者拥有经济学以外的教育背景,26.3%的获奖者拥有数学专业学位。虽然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设立时间不长,但是它折射了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轮廓和演进趋势。分析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学术成就,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问题和方法”经历了哪些演进阶段,对于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特点,把握西方经济学演进的趋势大有裨益。

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整体趋势

从经济学奖得主的国籍分布来看,美国40人获奖,英国6人,挪威3人,瑞典和加拿大各有2人,前苏联、德国、法国、印度各有1人。

从英美两国获奖者所在大学来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大都出身名校,其中芝加哥大学获奖人数雄踞榜首,可见,芝加哥大学对当今经济学的发展贡献之巨。从获奖者的年龄分布来看,年龄最小的51岁,年龄最大的在80岁以上,而其获奖时间一般要比获奖者实际研究成果问世晚10-20年,有的甚至更长,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慎重性以及现实的可靠性。

三、诺贝尔经济学奖凸显的经济学发展趋势

(一)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授奖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主要方面。从微观经济理论到宏观经济理论,从数量经济方法到一般均衡理论,从投入产出到经济计量模型,从经济史研究到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国际贸易、福利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等方面都有开创性的重要研究成果。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研究范围的扩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学理论发展日新月异,不断产生新的经济学流派,如1995年获奖者罗伯特·卢卡斯是理性预期学派的杰出代表;第二,经济学各分支学科间交叉渗透,出现了大量局部性改进成果,使得经济学研究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如2000年获奖的两位经济学家在微观计量经济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三,经济学与其他学科日益融合,不断开拓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赫伯特·西蒙的科学成就远远超过他担任教授的学科—政治科学、行政、心理学、和信息科学的范围。他在科学理论、应用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1986年获奖的詹姆斯·布坎南教授,把个人之见相互交换的利益概念转移到政治决策中,发展了政治与经济决策理论中的契约关系和法律基础,形成了公共部门决策理论的综合体系。新产生的产权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法与经济学、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等与罗纳德·科斯提出的“社会成本理论”这一基础性贡献是分不开的。加里·贝克尔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的人类行为和强有力的统一的分析工具,并由此创立了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如时间经济学、犯罪经济学、家庭经济学等。1998年获奖者阿玛蒂亚·森的“社会选择理论,以人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将经济学与哲学结合起来,把经济学研究拓展至道德范畴及社会进步。

(二)数学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运用

数学方法的引进时当代西方经济学最为深刻和巨大的变革。在众多获奖者中,有近乎一半是因为提出和运用了一种数学方法于经济分析中而得奖,其他人则部分的运用了数学方法来表述、证明自己的理论,纯粹只用文字分析的几乎没有。

经济学的数量化具体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将经济理论和数学结合的数理经济学。这主要是运用微积分、线性代数、集合论、拓扑学等数学工具来表述经济理论并进行推理、证明。萨缪尔森1970年获奖就是因为“发展了静态和动态经济理论,提高了经济科学分析水平”。他的《经济分析的基础》一书被认为是现代数理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该书研究了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均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作了精辟的阐述;运用联立方程及其求解来进行比较静态均衡(均衡的转移)分析;用积分来进行动态均衡(均衡在时间上的稳定性)分析。萨缪尔森的贡献使经济分析方法发生了一次飞跃。第二,将经济理论、数学和统计学相结合的计量经济学。它是根据经济理论关于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用联立方程构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建数学模型,再根据实际经济统计资料,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价,最后反过来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以及进行经济预测。1973年获奖的里昂惕夫开创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是计量经济学最富有成果的一个应用,他根据一般均衡理论原理建造了各部门间投入和和产出相互联系的投入产出表,并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对投入产出系数进行估计,最后依此进行经济预测和经济计划。第三,纯经验分析。这是通过大量的经验统计资料的分析而归纳出某些经济规律。库兹涅茨1971年获奖就是因为“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他通过经验分析得出了著名的有关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的长期趋势,及平均为20年的各国经济增长的长周期。他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核算及统计的系统研究,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核算体系奠定了基础。

(三)经济理论解释经济及社会现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近三四十年来,现代经济学发展很快,其理论和方法都得到了新的改造,并奠定了进一步前进的坚实基础。这种发展和创新集中表现在博弈论、理性预期论、交易成本论、有限理性说、社会选择理论、机制设计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几个方面。传统经济学将人描述为具有理性行为及相应的利润最大化行为。

而赫伯特·西蒙则代之以“有限理性”及“满意原则”,并将它应用到对公司组织结构及决策过程的研究中去。西蒙的上述突破所隐含的理论含义显而易见:人们并非总是寻求最优的可能解,而是谋求一个“满意结果”。这在微观经济学中引发了一场革命,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完全竞争及市场自动恢复均衡的范式的缺陷。他们对市场参与者的战略行为及非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市场失灵给予更多的关注。罗纳德·科斯发现和澄清了交易费用和产权对经济的制度结构和通行的意义,对一直宣扬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万岁的传统经济理论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从而极大地开阔了经济学家的视野,使他们的注意力从价格制度转向非价格制度,随后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学理论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明显增强。

机制设计理论可看做是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的综合运用,约翰·纳什、约翰·海萨尼及莱恩哈特·泽尔腾和阿马蒂亚·森的获奖表明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征服了主流经济学界。“纳什均衡”已成为经济学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专业术语。博弈论,不仅可以分析完全信息博弈,而且可以分析动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从而得以在经济分析中广泛运用,有经济学家甚至称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1995年年罗伯特·卢卡斯获奖被人们认为是1994年的“余音”,理性预期理论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实际市场交易情况完全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理论所分析的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均衡,从而帕累托效率也就难以达到,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通过引入“激励相容”等概念,把不对称信息问题转化为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问题,从而给这一问题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分析途径。由于他们开创性的工作,使得信息经济学研究成为目前十分前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宏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讲演集(上、中、下)[M].6

北京:中国社会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科学出版社,1993(中译本)

[2]林毅夫.1999年中国经济学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2000,11:65—75

第二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内涵及现状

随着全球及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环境保护就是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宣传教育和法律等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适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环境保护的内容大体可分两方面:一是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包括保护城乡环境,保持乡土景观,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环境的调节净化能力,确保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库的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即防治在生产建设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污染物质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三、环境问题的复杂性:技术与制度谁更重要

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中曾有过争论:技术与制度哪个更重要。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但由于收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企业治理污染缺乏激励及监管不力,所以这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低效率。

本文的分析侧重从制度层面研究环境保护问题,政府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发挥作用的领域就是制订有效的制度,并确保制度得到执行,而技术层面的问题则是市场经济主体在既定的制度条件下自主选择的结果,无需政府的干预,因此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问题关键在于制度设计。

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从相克到相生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发展必然要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克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在经济增长成为各国重要宏观经济目标的条件下,这种观点一度成为破坏环境的正当理由。许多国家,尤其是部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几乎都采取了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方法。但这并不能作为后起国家借鉴的样板。发达国家当时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状况与现在是无法比较的,当时各发达国家是在资源禀赋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发展及人口扩张对环境的压力相对较小,环境威胁是潜在的。但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增大了。人类经济发展所能够消耗的资源在减少,环境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因此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传统观点是假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相克的,在此前提下研究环境保护问题。但如果抛开这一假定,还会有另外一种思路,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可以协调发展。可以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体系之内,将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当然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对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因素,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国家应该走先保护好环境和自然资源,在发展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的本质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品,在生存坏境都遭到破坏,空气质量糟糕的环境中,经济发展再快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先保护环境在发展经济的道路。

第三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发展经济学论文

题目:企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电子商务11级2班姓名:薛园园学号:20111859指导老师:曹艳乔

2014年4月14日星期一

企业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

[摘要] 经济学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将企业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管理学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又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对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如何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企业通过激励资源的优化组合能激发员工提升个体人力资本存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企业总的人力资本存量,并能促进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潜能,为企业创造财富。

[关键词] 企业;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激励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农业经济时代,农民或农民阶层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土地则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工业经济时代,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变成了工人或工人阶层,货币资本上升为第一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或者说智力资本成为第一资本以及重要的生产要素。与传统有形的物质资本相比,知 识资本这种无形的资本可以被反复使用,不断增值,具有连续增长、报酬递增的特征。据苏联学者的统计,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条件下,体力和脑力劳动消耗的比例大约为9∶1;在中等程度的机械化条件下,比例约为6∶4;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与知识的结合达到新的水平,体力与脑力耗费的比例将变为1∶9。但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财富的创造和增长以至于企业之间的竞争状态并不是取决于知识本身,而是取决于掌握知识、应用科技的人,即人力资本。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他的《国富论》(1776年)中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思想,后来经济学家欧·费雪(Irving Fisher)在《资本的性质和收入》(1906年)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并将其纳入经济分析的框架。但由于那时物质资本仍是生产中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人力资本理论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后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与传统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背道而驰的现象:美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不属于资本密集型而是劳动密集型;产出的增长率远远超出了生产要素投入的增长率;工人的劳动时间在减少,但收入却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中出现了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即用生产要素的增长解释经济的实际增长)无法解释的“余数”。为了寻找这个“余数”的解,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z)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无疑是最具震撼力的。他的题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讲(1960年)和其他一系列文章(20世纪50年代未至60年代初)都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和性质、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与途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等思想,这些都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后来,美国的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Denlson)通过实证计量方法,说明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他通过精细的分解,得出美国1929年至1957年期间的经济增长有23%归功于教育的发展,即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积累这一结论。在另一个领域,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Jacob Mincer)在他的博士论文《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1957年)和《在职培训:成本、收益与某些含义》一文中建立了个人收入分析与其接受的培训量之间关系的经济学模型,提出了收益函数的概念,并用收益函数揭示了劳动者收入和个人收入差距缩小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而人力资本理论具备完整理论体系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他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问题,对人力资本的性质、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理论解释。

从认识到知识作为投资的结果到确认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再到通过实证研究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具体贡献和受教育或受培训对个人收益等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可概括为三方面的内容:1.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2.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和健康等形式支出所形成的,其中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部分;3.人力资本投资像其他一切资本一样,可以获得回报,而且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大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它可以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4.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经济价值就是对人力资本的贡献。所以,政府应增加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资。

二、传统人力资本理论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困境

现在,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已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对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来说,人力资本的存量毫无疑问是构成其核心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即是说,人力资本投资理应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投资,也是最具增值回报的投资。但经济学角度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并没有将企业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管理学视角的人力资本理论研究又主要侧重于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对企业如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或者说如何有效并持续地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企业一般来说并不是教育投资的主体,所以,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要么通过录用人力资本含量高的人才,要么投资于雇员的培训。直接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和录用人力资本含量高的人才无疑是迅速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最有效、理论上成本也最低的方法,问题是并非总能如愿。那么,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本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但培训也并非为灵丹妙药。首先,既然是投资,就意味着需要成本,并不是企业愿意投入就能投入,更不是企业想投入多少就能够投入多少。其次,既然是投资,就要有回报和收益,学习本身甚至学到的东西都不代表组织投入的产出,员工的学习行为本身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虽然有许多诱人的计算培训投资回报率的方法和公

式,但是实际上,通过以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成果的回报率来计算培训投资的收益往往属于自我安慰。因为培训投入的产出一般并不是可以量化的经济指标,培训与组织的经营业绩或经营成果之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的过程相当复杂,而且企业的经营业绩或经营成果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经济环境、政治风云的变化、国家的相关政策、行业竞争状况、企业的相关政策、消费者观念的变化,等等,培训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一般认为,构成人力资本的是劳动者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况,但“劳动者的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和健康状况”并不能等同于“人力资本”,正如“货币”也不能等同于“资本”是一样的道理。他们要成为资本,就必须投入到生产中并带来增值。换言之,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只表明其主体具有将这些知识、技能和能力运用于为企业或社会创造财富的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发挥还要取决于许多主客观的因素。主观上,具有这种潜能的个体有没有尽其所能地运用其潜能为社会或者说为企业服务的意愿和行动;客观上,环境(包括社会大环境,但主要是个体所在组织的小环境)是否鼓励、支持以及奖赏这种潜能的运用和发挥。因此,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是要尽可能吸收、招聘、录用优秀的人才,也不仅是要尽可能加大员工培训的力度,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要创造条件和营造氛围改变人力资本的构成和激发人力资本的运用和发挥,包括制度、政策、环境、文化和氛围等,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属于“激励”的范畴。管理能够出效益甚至能够创造奇迹,主要就是因为有效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能够激发组织成员主动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并积极甚至超常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

三、通过激励的优化组合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

激励是主体为了特定目的,对客体的内在需要进行满足、激发、强化或疏导,从而使客体的需要、动机甚至行为符合主体的利益和需要的行为过程。激励理论的百花齐放至少说明了一点,作为社会人,人的最大特点就是需要而且能够被激励。对激励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从人的需要或行为动机角度进行研究,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奥德弗尔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三种需要理论和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这些理论主要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是人的需要,而且这些理论普遍认为需要的激励力有强弱的区别,主要取决于需要本身引起紧张的强弱和他对满足这种需要可能性的估计,需要越强烈,引起的紧张也越强烈,这种需要的激励力也越强。另一个研究方向是从人对行为结果的主观感知的角度进行研究,包括公平理论、归因理论和强化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人对行为结果的主观感知(公平与否、原因是什么、是否得到肯定和奖赏)会影响人的行为意愿和实际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从另一个视角研究了行为的动因,这个理论认为意愿(intention)是行为最近的前因变量(immediate antecedent),而意愿是对结果信念、规范信念和控制信念的感知和综合考虑的结果。结果信念是对某种行为的可能性后果以及这种后果对个人影响的主观估计和评价,它将决定个体对特定行为的好恶以及好恶的程度;规范信念是对行为的社会规范性期望(如社会的评价、父母的意见、朋友及周围人的看法等)的理解,它的结果是个体对社会压力或主观规范的认知;控制信念是对行为的自我控制水平的认知,是对行为过程的难易程度(或者说是对有可能促进或妨碍行为绩效的因素)的主观感知。尽管人们的这些信念不一定有充分的依据或充分的理由甚至可能是有偏见的,但人们是理智地或理性地追随自己的这些信念,并产生相应的行为意愿,而行为意愿往往会导致与信念相一致的行为。

从激发人的行为的角度来看,激励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可谓是异曲同工。他们都肯定了人的行为是理智选择的后果,是经过对结果(是否属于自己所需及对自己的吸引力)、对社会规范(从他人的角度来看这应不应该、值不值得)、对可能性(能否达到以及成本与代价的比较)的考量之后的选择;如果要激发某种行为,就要从行为结果、社会规范和可能性方面施加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包括招聘高素质人才和加强员工培训,而且要通过激励资源的优化组合、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文化,把员工的目标、激情、希望和努力引向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使所有置身于这种企业文化的员工都能够根据组织和群体的目标、行为准则调整个人的行为和目标,产生或强化组织所期望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并将它们运用于为企业创造财富。

首先,激励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个体获取和提升人力资源的意愿。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人力资本的获取和提升的主动性都掌握在个体手里。首先取决于个体有没有获取和提升人力资本的需要,或者说有没有这种意愿。因为对个体而言,获取和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实际上也是需要成本的,是对未来发展可能性和潜力的投资(下称自我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初衷和目的毫无疑问也是投资回报和收益,这种回报和收益是人力资本(知识、技能、能力等)的获得和提升得到认可和赏识,有用武之地,取得相应的回报。自我人力资本投资就取决于他对这些回报和收益的大小、可能性、可信性和吸引力的认知和评估。所以,企业可以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励手段、激励措施和激励方法让员工建立起自我人力资本投资与投资回报和收益之间确定的联系以及正面的心理预期,将人力资本的获取和提升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激发个体获取和提升人力资本的意愿、主动性和积极性。

其次,激励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个体人力资本的构成。

自我人力资本投资的具体内容,即获取或提升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也是个体对投资回报和收益的评估和预期的结果。如果企业将薪酬和福利待遇与学历挂钩,高学历就会成为员工个人的渴望和追求;如果企业肯定和奖赏技术创

新能力,员工就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培训是企业为了实现组织的战略和目标,为了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工作绩效或者更新知识、技能和改进工作方法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和训练行为。我们可以将培训看作企业对员工人力资本构成主动的干预。因此,企业如果希望通过员工培训改变员工人力资本的构成,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就必须在组织中营造鼓励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增加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紧迫感和压力,建立受训结果与回报(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之间的心理预期,提供运用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和支持,加强培训的目的性、实用性和培训过程的管理,提高员工受训和受训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再次,激励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个体人力资本潜能的发挥。

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由企业员工个体的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能、能力、观念、精神状态、健康等方面)集合而成,但存量不会自动转化为企业的财富。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储存于每个个体身上,只有当这些个体将自身的人力资本用于实现组织的目标,才能真正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本。而且储存于个体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具有“内隐”的性质,是一种潜能,很难从外部准确地评估和衡量,即我们无法判断个体究竟有多大的能量,除非这些能量被发挥出来。这些能量能发挥到什么程度,主观上取决于个体,但客观上却是取决于企业。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等所构成的外部环境能够深刻地影响员工自身能量的发挥。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激励的手段、措施和方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努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凝聚力,使员工的人力资本潜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明杰,郑一山.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6,(8).[2]孟丽菊,王续琨.“人力资本理论”非经济学贡献解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莫寰,张延平,王满四.人力资源管理——原理、技巧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Ajzen,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50).[5]Hrubes,D.,Ajzen,I.,& Daigle,J.Predicting hunt-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r: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Leisure Sciences,2001,(23).(发布时间:2009-10-12)

第四篇:发展经济学论文

在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重要

国贸三班张瑜2009101219

摘要: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认为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更为重要。下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对观点进行论述

① 从马克思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论证

② 海尔集团和三星电子的实例从事实上认同了此关系

关键词:生产力生产关系银色变频冰箱TRIZ技术 正文:

所谓制度创新是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下,通过创设新的有效地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而技术创新是指改进现有的或创造新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从马克思的角度看,二者是相互辩证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一方面技术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生产工具的发明和创造,劳动对象的革新和利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极其发展变化。另一发面也承认生产关系对生产了的反作用。当一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时,它会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不错。从以上关系看,在经济长期发展中,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互互补的关系,然而我认为二者只有总有孰轻孰重,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更重要。对于冰箱制造厂商来说,冬季无疑是一个销售淡季。而海尔集团就是通过技术创新推出银色变频冰箱创造了一个淡季的销售奇迹。它针对消费者对于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引进国际先进数字变频技术,使得冰箱的日耗电量较低,只有0.48度,并且采用独有的无级变速全自动功能,让冰箱从手动时代进入了自动时代。因此这样一个汇集了节能、降低噪音、银色外观设计的技术创新产物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使得海尔集团的销售业绩直线上升,成为同业者羡慕的对象,这是仅靠制度创新所不能实现的。

韩国电子业巨头三星集团同样如此。他1988年引进TRIZ,并且聘请俄国专家顾问到公司进行指导,成立了TRIZ发展协会。运用TRIZ突破DVD技术瓶颈,抢得了领先地位和专利。2003年,他在美国申请了1600多项专利,排名第五,而2007年,专利申请量已经排在了世界第二。TRIZ这项创新技术让三星电子从逆境中一步一步走向今天这个骄人的地位。

从这两个实例不难看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海尔集团不率先进行技术创新,而仅靠制度创新来优化企业内部,那他就只会跟着同行业者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会率先起跑,更不会成为同行业者争相模仿的对象。如果三星电子不引进TRIZ进行技术创新,而仅仅寄期望与制度创新发展企业,那么1997年三星电子就可能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再看印度、巴西,他们是制度十分健全的国家,但是不注重发展技术,导致贫富分化十分明显。综上所述,在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比制度创新重要。

第五篇:发展经济学论文一一我看现代化农业

我看现代化农业

班级:金融1201 姓名:吴瑞颖 学号:201218020130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业贡献的绝对量也将增加。另外工业化过程中需要农业的支持,经济的现代化是不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的。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又有其自身基本特征。因此,我们应采取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以解决。关键词: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经济、信息

一、现代化农业的概念

农业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具体来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为农业生产的技术手段和物质手段,用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提供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手段,把封闭、自给自足的、停滞的农业转变成开放的、市场化的、不断增长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结合亲身的感受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点的认识,大概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一)、动态性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 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 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 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根据发 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 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一个国家、地区 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二)、区域性

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 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 资源条件的。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 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 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

(三)、世界性和时代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 WTO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全面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挑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来分析农业现代化,将区域农业现代化放在国际大舞台之上,依据国际公认的标准来判 断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了。

(四)、整体性

有的学者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条 件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包括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安排。因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就要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软件”建设,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建设相配套。如果忽视“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将无法顺利实施,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我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本质上是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在一些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总体和平均水平上大体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虽然各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条件和情况各不相同,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是,在最基本的特征方面,应当是共同的,这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概括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的过程。

三、农业现代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这种基础地位体现在社会分工的演化过程、工业化的实现过程,以及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等方面。我们知道农业是人类最先从事的经济活动。只有当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农产品有剩余时,一部分人才有可能从事其他产业和活动。工业化的实现不可能脱离来自农业的要素贡献,也不可能脱离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的发展是工业化实现的基础和保障。

农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它同样也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并不是一个孤立的部门。

(二)、农业的重要性不会因其相对比重的下降而下降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比重,会随着工业化的进展逐步下降,但这并不表明农业的重要性也因此下降。经济发展程度越低,其农业部门的比重越大。另外,随着工业化对农业改造的逐步深入,以及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进而投入到非农产业。

(三)、农业是许多非农产业的重要原料来源

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为非农业提供粮食和原料上。作为生产资料的供应者,农业对工业布局和后续部门的生产成本和价格,有很大的影响力。此外,如果后续的加工业遭遇市场需求萎缩,也会殃及农业。农业生产和非农业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农业的稳步发展必然与国民经济的平稳增长联系起来。

(四)、农业还为工业化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资本积累贡献

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是很低的,不可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大量剩余,仅能维持本部门人口的生存。但是,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的部门,的确为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大量的资本积累。另外,农业还提供了劳动等。通过劳动力和人口从农业向工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农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另外,农业还对外汇和市场有一定的贡献。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农业是一个重要的外汇来源。由于技术水平和规模效益的限制,发展中国家大面积生产的国际市场上处于价格劣势,没有竞争力。总之,农产品出口面临各方面的约束,如:技术,规模,管理等。因此,传统的创汇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更需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中国的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相对贫乏。人均耕地不足0.1hm2只相当于美国的12和加拿大的4.3森林面积平均每人0.12hm2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草原平均每人0.375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水资源平均每人仅2700m3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由于人口仍在继续增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将日益突出。

(二)、开发利用资源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粮食生产,结构单一,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地力下降、植被破坏、草原退化、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旱涝灾害频繁、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三)、现代化农业发展与传统农业技术占绝对优势的矛盾

现代农业发展与大机械化相联系但是在中国农村仍然以传统技术来耕作大型机械在农村很难开展主要是土地面积较小不适应大型机械操作。

(四)、人口数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目前中国人口已超过12.5亿其中农业人口9亿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安排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同时中国的农业建设需要大批专门人才和素质较高的农民而中国的现实情况与之很不适应。据统计全国每万名农业人口只有6名农业技术员每666.67hm2耕地不到两名平均每个乡0.6名。目前中国农村文盲占1/4具有初高中文化的仅有15。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在农村很难想象农业现代化能建立在这样的文化之上。

(五)、资金短缺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资需求的矛盾 中国的工业基础差,目前还处在工业化过程中国家,经济实力弱不可能给农业以大量的投资。

(六)、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目前中国2.5亿农户平均经营耕地只有0.48公顷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种小规模经营状态将在长期内存在。这种特点决定了中国农业生产必须注重各种形式的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通过产业化和区域专业化克服小生产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

(七)、规模经营与分散经营的矛盾

规模经营有低成本的优势容易达到规模经济。但是中国农村基本上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经营成本较高。在进行竞争是往往处于劣势。

(八)、农村经济体制的不适应

中国农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许多制度都围绕市场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这些调整和创新对中国农村的进步、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农产品供给走出短缺局面都功不可没。但是随着农村制度环境的变化、市场体制逐步深化和完善,农业由资源约束转向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重新定位和农业国际化趋势,即将来临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的农村经济制度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自身的缺陷、或过去改革的不彻底、或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率已趋于零而逐步成为了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五、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些举措 农业自身三大难问题:农业利润太低、农民负担沉重以及农村人口难减。在这样一些多层次、多方向的困难的影响下中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总之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件艰巨的任务,需要较多的条件,而这些条件大部分还不具备。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克服内在瓶颈和外在约束后才能够实现。首先得从包括技术、资本、制度、教育等在内的多方面改进。以下提出了一些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措施方法。

(一)、进行激励性体制

建立适合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土地机制,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国家可以专项拨款引入一些高科技和机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另外,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产量和价格变动来刺激农民,达到使农民更新和投资新要素。

(二)、建立非营利性研究机构

例如建立一些地方实验站,农业推广站等。农业想要持续发展需要有连续不断的农业技术发明与创造,而技术的创新源泉则来自于农业科学研究。我国的农业又非常分散,所以需要建立分散的研究体系,这需要大量的研究资源的投入。因此就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

(三)、建立农业生产服务体制

现在大多数农民种了瓜果蔬菜没地方销售与加工,有些是交通工具不行,导致大量的农产品积累浪费,水利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农业采用浇灌、喷灌的灌溉技术浪费了大量的水,而在以色列美国等国家采用了地灌节约了大量的水,也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所以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建立一些农业生产服务体制,如新投入品的销售、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信贷的扩张和其他调动农业资本资源的手段、交通运输工具、道路水利建设和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五)、提高农民的素质、人力资本的水平

农业发展所需的一切投入品,都需要人来生产、使用和管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会大大改善这些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效率,但人力素质的提高却是教育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在职培训,教育等提高农民的素质。

(六)、增加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

现在是信息时代,可是农民获得信息的途径有限,除了电视别无其他。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获取信息途径少,能力也差,我们需要一个乡建立一个农民服务站,让农业都加入类似于校信通的功能,给农民一些实际的指导等,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参考文献:

《发展经济学》-----张培刚

《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叶普万

《21世纪的中国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万宝瑞

《中国农业经济管理与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 林伟

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经济学思考及兰州学刊-----高布权

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态势及延安大学学报-----陈友福

下载论文: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经济学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雕塑看佛教发展 论文1.0

    从雕塑看佛教发展 佛教最初起源于印度,但却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流传于亚洲。佛教在中国传教的期间,不仅为我们带来了玄妙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带来了光辉灿烂的......

    从中庸思想看现代管理

    从中庸思想看现代管理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的现代管理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丰富的资源。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管理理念对于现代管理的价值,......

    发展经济学论文 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关分析 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经济学小论文!!!

    《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评述简介:本文是对速水佑次郎和神门善久的《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一书的评述。关键词:发展中国家 脱贫 技术进步 制度机制一、 主要内容......

    关于发展经济学的论文

    关于发展经济学的论文 ——发展中国家与经济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没有从经济全球化中......

    发展经济学论文题目

    发展经济学论文题目 研究背景:核心期刊的研究,原本是信息学、图书馆学的一个研究方向,主要是用来指导情报部门及图书馆订刊的选刊工作。然而,最近几年,核心期刊研究在我国,已经不......

    从经济学及侵权角度看知识产权

    从经济学及侵权角度看知识产权 笔者从事知识产权代理工作多年,对知识产权对企业的作用多少有一些认识,以下对一些企业经营者及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者对知识产权之于企业作用的困......

    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看中药现代发展

    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看中药现代发展 摘要:屠呦呦因发现新型抗疟疾药物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我们中药现代发展一些启示:中药现代发展需与人民健康需求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