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经济学论文2
农业经济学论文
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设想
众所周知的,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土地改革时期,农业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化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四个阶段。当前,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新农村产业结构,强化乡村产业支撑,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和国家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并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同时明确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这充分表明了中央对农村社会发展重要性和现实状况的重视。
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发展水平不一,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找出一些共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路和办法,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紧要的战略任务,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主要措施。
(三)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和社会更快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关键靠科技。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须与农村经济发展手段的调整相结合,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
(四)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我国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避免了这一点就会有更加多的收益。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乡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
(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保障是健全的市场体系。政府要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制定和实施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把农业标准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创名牌,打品牌,以质量取胜,提升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八)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投入力度。国家各项农业建设资金,要调整建设重点和投向,积极扶持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加快农业利用外资的步伐。
(九)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因此,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农村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就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的有效启动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
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除了重点要把握的工作以外,还要有一些具体的措施。
首先,合理的产业结构直接依赖于劳动者接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内容的变革。因此应把科技教育摆在突出地位,高度重视培养、吸引、使用人才,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兴建特色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其次,农业政策牵动农民的心,也直接体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一系列有效的健全的政策如果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和落实,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的农业生产必须要体现国家的政策效应和宏观调控的目标。
再次,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并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第一产业是要做到粮食生产调整“稳中有进”。经济作物生产要贯彻调优、创新和提高的方针。经济作物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一个方面,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促进粮食转化增值,推动种植业和加工业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是目前重要的目标。
第四,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因地制宜,与本地生产环境相配套;要以市场为导向,能适应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要有开发潜力,能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的新趋势;要符合生态环境和经济运行规律,能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凡是农业能办的,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解决的,政府就不包揽。政府要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提供战略规划,实施分类指导,集聚优势产业,培育经济增长点。
第六,实施技术创新,发展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主导作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必须重点从科技创新抓起。要多渠道吸收资金,建立科研风险补偿基金和重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奖励基金,以灵活多样、务求实效的方式推动科技创新,用新技术新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产业升级。
第七,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施生态建设,促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该抓住问题的重点,实施具体的政策。第一,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的同时,质量仍需不断提高。第二,农业效益仍然偏低。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从这个角度上讲,农民增收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第三,农业基础建设薄弱,抗灾能力仍然较弱。第四,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品种更新和科技的应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移。对此问题,劳动者素质是最大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该做到:在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把大力发展效益农业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考虑效益农业发展的思路时,要从统筹城乡的全局出发,考虑质量和产量的统一、速度和结构的均衡,依靠科技进步,实施产业化经营,建设品牌农业、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在新形势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以下一些方面也是应该引起重视与关注。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环节,就把握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做好了这项工作,就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在效益农业的发展中,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有了一些发展。但农民在交易中仍存在比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利益流失,农民组织还需进一步壮大。
三、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根据农民的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资金,进行分类指导,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领导,加强协调,加大投入,进一步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方法,扎实推进专业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四、抓好风险补偿机制政策出台和落实。重点农产品风险包括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促进重点农产品健康发展,就要解决降低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稳定等问题。
五、做好服务大文章。(1)要加强市场分析和预测。应该对市场上的农产品供求状况和将来的发展态势深入研究。更要把握好市场导向,解决农民“种什么、怎么种”的难题,引进更多、更优良、更有效益的农产品种子,进行培育生产。继续引进和发展一批新的农业专业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特色经济。(2)加强研究。给农民及时的指导和示范,开展先进实用技术成果的示范和应用,健全病虫测报网络建设,组织实施主要病虫害可视测报工作(即病虫电视预报)。(3)要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发布制度,以农技为基础,加快乡镇信息网络和队伍建设,建立信息点,实现农业资源共享。同时,要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机构,深入发动,形成合力,树立典型,做到榜样带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做到持之以恒。既要预备走艰苦的路,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又要敢于迎难而上,更要看到前途的光明,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经济效益良好,市场前景广阔,开发潜力巨大,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审视农业产业发展,认真学习先进经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业产业调整,加快发展。
各级党政组织也要充分认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意义,坚决贯彻国家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到资金投入到位,农民培训到位,技术扶持到位,管护责任到位,监督检查到位,切实提高农业质量。各级领导干部还应该切实转变作风,自觉深入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线,研究具体问题,解决具体困难,逐项逐条抓落实,真心实意地助农增收,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最终要实现合理化的标准。即能充分合理的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能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和具体的措施,经过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我国最终一定会实现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辉煌的成绩。
第二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管111班 王梦 201102143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还是“三农”问题。我们所说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该问题的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如果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转移; 问题; 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然面对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是否可以非常顺利地解决这一挑战性的难题,是关系到我国进行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所面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是十分巨大,有关人士依据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我国2000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了3.17亿。并又进一步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进行全面调查得出,从1998到2004年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多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4%;到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计可达10824万人,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将近564万人,同比增长率为5.5%。200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所占比重为50.8%;而农村从业人员有47852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左右;局调查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也有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居多数,所占份额约64%。
有关学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两种走向:第一类主要是向与自己省份临近的省份进行转移;第二类主要是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向一些发达的沿海省份进行大规模的转移。还有一些统计指出,四川、河南、甘肃、安徽、湖南、广西、河北是我国最主要的几个农村劳动力流出省份,这些省份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并且比较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并且而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少。其中据统计得出四川、河南、甘肃、湖南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量分别达到了180万、200万、120万和90万。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根据对有关材料的调查指出,针对进入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中,大多数都相对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并且这些行业的工作技术含量都很低,人力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不能很快的从传统观念向现代新观念迈进,不能够接受新时代潮流;法律意识缺乏,很少关注法律方面的知识,从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最主要的是小农意识却比较强烈,喜欢长久居住在生我养我的土地家园上,对搬迁制度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对于一点小小的财富就很容易满足,不思进取,传统形式的守财奴,最主要的是缺乏风险意识和财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都持着这样一种观念,普遍把土地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他们的那一片土地,然而他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都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还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资源。农民的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严重的制约。但是实践可以证明,农民思想观念是否改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了直接制约和深远的影响。
2、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普遍比较低。2008年通过对我乡农村劳动力素质抽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居然占到了90.50%,然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才区区仅占到6.96%左右。农民主体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转移的程度和步伐,具体表现为一下两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对非农产业的要求不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最近几年里,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而质量要求却呈现递增趋势,并且越来越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要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变得也越来越困难。
(2)农村劳动力素质非常低,对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妨碍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的只能是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一些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外出流动就业中所占比重在增加,但对于那些已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不敢完全摆脱农业,和放弃他们的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空余时间来经营他们的农业。对于那些已转移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属于亦工亦农型,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岗位不稳定。针对这种不稳定的转移,很容易受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且,一旦受其影响就很容易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
3、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空间范围很窄。随着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迈进,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产生大为减弱的影响,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这种替代作用的累积,一旦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排斥作用,这将导致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出现,是很不容乐观的。
4、非农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最近一些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变得很缓慢,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从而劳动就业成本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又由于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都相对薄弱,经济效益又不佳,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并且土地权益也不明晰。又加上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一些权利义务之间的不明确关系,这也引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不断的产生纠纷,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由于农民土地不愿退出,使得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也就说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转移问题。
6、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能保障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的进本生活问题。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的数年间,农民也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他们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并且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然而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又加上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也就不享有参加工会的权利,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没有享有最基本的劳动福利保障。
7、劳动力市场开启缓慢,中介组织发展迟缓。在目前来看,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几乎绝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缺乏调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也缺乏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
1、农村教育思想从保守化要转变为现实化。很多农民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仅仅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又是不可取的,因此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对农民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好处。最近两年来,我们镇上各村的信息公告栏也已经开始使用,并且信息丰富多彩,受到农民热切的关注。这也更能让广大农民看到教育所带来的“效益”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乐观的收入和较好的生活水平待遇,及有一技之长的技工等人才的生活的大大的改善等,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更能对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鼓励作用。
2、对农民素质进行逐步提高。制约农民工转移数量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较低。针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1)给农民提供素质教育的保障。大力推广国家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能够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正常进入学校进行学习,为自己以后的就业道路做好铺垫。(2)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点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从而来不断地提高他们关于科学种田方面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对户籍制度加快改革力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并使农民就业政策公平化、合理化,进一步保证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除此之外,必须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加大改革,让那些离开土地转移入城市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保障体系所带来的好处。
4、农村土地政策要按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方向实施。在农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就是土地资源了,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看如何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这也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效的基本标准。对于土地股份改革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切实的规划,对土地也要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
5、有关政府职能要大力发挥,对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也要增加。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对有关市场用工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搜集,这样可以为外出务工农民有一定的帮助;
(2)对农民进行劳务输出进行大力的宣传,高效的组织与领导;
(3)对外出打工农民,政府应该提供权益方面的保护和跟踪方面的服务;(4)也要对农民对开展知识培训讲座;
(5)市场中介组织要鼓励开展,这也是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一种有效的平台;(6)对中介组织行为要依法规范,并且对劳动力市场也要进行依法整顿。
我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并且对这一问题有待解决,这一问题解决的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不仅仅只依靠政策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它还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辅助。由于受我国的当前这一国情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进一步完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相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完善的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刘传岩.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价格月刊, 2007(2)[2]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课题组.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J].管理世界双月刊,1993(2)[3]郑家喜.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7(12)[4]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5]赵武,蔡宏波.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J].国民经济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7]刘小容,王海涛.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8]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第三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
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
112班
姓名:张娜 学号:120113902033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班级:金融112班,姓名:张娜)
摘要: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发展农业保险是防范自然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制约严重,许多自然因素人们还不能有效控制。农业保险的开办,对于管理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作用。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如何运用农业保险手段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央很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全面起步,但总体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产值的3.2‰,覆盖面积仅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发展模式还不成熟,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农业经济现实的软弱性和广泛存在的小规模农户经营,使得农业客观上存在多种自然风险和政策、制度等社会风险,以及市场、价格等经济风险。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保险公司;缓慢发展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灾害种类多,受灾面积广,成灾比例高。中国现行的社会救济制度还不能对农业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给予足够的补偿。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政府财政补贴压力很大,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农业风险分散、损失补偿制度。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特性,因此,农业生产经营者承受着自然和市场风险。发展农业保险,是防范市场风险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客观需要。我国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极度的不确定状态,客观需要能够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管理机制。从2004年起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在全国全面启动以来发展不尽如人意。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农业保险要长远发展,增加有效需求是关键。农业保险作为对农业风险损失事后补偿的一种手段,对稳定和保障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农民、保险政策、外部效应和保险公司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正文:
(一)农民方面的原因
1、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
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缺乏参保主动性。中国农民长期处于分散封闭的小生产状态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未来各种风险缺乏周全的考虑,并时常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受灾时感到保险重要,无灾时则缺少防范,以为参加保险后如无发生灾害,则只交保费而没有收益,经济上要吃亏,以为保费是一种额外负担。一些风险不大的农业保险种类,农民根本不愿意参加,一些风险大的农业保险种类,保险公司又很难支付高赔率。
2、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农民收入水平低,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保费,在一定程度上讲,保险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奢饰品,保险作为一种满足安全层面的商品,只有农民在满足了生活需求之后才会产生对保险的需求。与中国农民低收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农业保险的高保费。中国农民在较低收入水平的情况下,每个农户扣除必须的生活开支后,真正可以支配的收入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要在这些剩余收入中,再分出一部分来购买农业保险,对大多数农民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3、农户经营规模狭小
中国农村的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基本上是按户均分承包,且划分零散。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往年未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136.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上述四项加起来,2006年全国共减少耕地550.8万亩。2009年二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8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比上一减少29万亩。全国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小。这种过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格局,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农户自给性需要和种植的多样化,以及经营土地空间布局的分散化,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在某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灾害损失经济影响的降低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二)保险政策方面的原因
1、农业保险监管滞后
第一,农业保险监督成本高,有效性差,中国的保险监管起步晚,技术和经验缺乏,监管的重点仍在条款及费率的审批,手续费标准管理等方面,监管的科学性、前瞻性不够,既带来了繁重的监管任务和监管成本,又不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1980年以前,中国保险机构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农业保险是其开办的一个商业险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两者之间是上下级垂直领导关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管。从1980年起,具体执行保险监管职能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司的保险处。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保险司,专门负责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保险监管。现在的保险监管机构是1998年11月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二,缺乏专门针对政策性业务的监管,对不同性质的保险业务,实施不同的监管规则,这是国际惯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经营模式还是将业务委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来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运作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对比较粗放。
2、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
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组织推动方式、准备金积累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尽管中国农业法、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省级人民保险公司设有农业保险处,有的省则连农业保险处也没有,而只是在财产保险处指定专人负责农业保险业务;在县级人民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没有专门的经办农业保险的机构。保险公司的这种机构设置,难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保险存在很大的真空地带。中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应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管理和经营,建立政府主导和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例如,全国范围内对小麦、水稻、棉花、生猪、奶牛等战略性农产品资源进行统保,各级地方政府可在烤烟、林木、茶叶、蔬菜、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上开展统保试点。
(三)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效应区分为正的外部效应与负的外部效应。微观经济学关于产品定价和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是假定消费和生产无外部经济效果,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经济主体活动总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由于这种影响没有在商品价格中正确计入,故会造成市场扭曲。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引进农业保险,保险人不一定得益,而广大消费者才是农业保险的得益者。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因其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它的生产和销售会呈现不足状态。农业保险的需求和供给不足正好印证了这一原理。
(四)保险公司方面的原因
1、农业保险自身的技术难题
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有:(1)农业保险厘定费率难度大。农业保险费率不易厘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力的农作物和动物,且以露天作业为主,因而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侵害。二是农业保险标的分布地域辽阔,各地方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发生频率及周期都难以估计。同其他险种一样,农业保险的保费率是由损失发生概率和附加费率组成,而上述特点说明了要准确统计出农业风险的损失发生概率和附加费率是很难的。(2)查灾、定损技术落后。农业保险的查灾和定损需要专业人员,且查灾和定损手段科技含量高,而先进查灾和定损工具的购置与专业人员的聘用,无疑会大大增加农业保险的运营成本,抬高保费,这既不符合保险公司的商业行为,也会减少农户对保险的需求。(3)道德风险不易防范。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有效监督机制缺失,保险标的不可控性,信息不对称时有发生,导致农业保险标的在发生损失或即将发生损失情况下,仅仅通过一般的保险技术难以控制其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2、农业保险利益不明显
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大数法则,即承保面大,才能分散风险。目前由于农业保险的面窄量小,承保比例很低,加上灾害发生频繁,使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1985年至2003年,农业保费累计收入77.35亿元,农业保险赔款累计67.2亿元,赔付率高达86.89%。在这19年中,赔付率达到或超过100%的7年,最高赔付率为136.34%,最低为63.94%。如果再加上农业保险经营费用,则农业保险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农业保险在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中所占比重极低,又不是未来保险公司具有发展前途的经营项目,在商业保险公司当前的经营体制下,压缩农业保险业务成了必然选择。
3、农业保险的高风险
农业保险的对象是具有生命力的动植物,特别是种植业要受气候、土壤、雨量等自然因素影响,这就决定了农业运行风险要高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尤其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灾害具有危害面广,成灾率高的特点,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保险经营本身风险过高,从而造成“保得多也就赔得多”的恶性循环。同时因为没有大量的农业经营者来参加农业保险,无法形成大数法则效应,从而造成保费过高。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自然灾害分布不均,结果是只有那些对自身农业经营情况非常了解,且预见损失概率最高的农业经营者参保,其他人不参保,最后导致保险公司入不敷出。
4、保险公司运营资产渠道窄
实践表明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费用要高于其他险种,这会对农业保费收入的保值、增值提出更高要求。而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国保险公司运营资产的渠道很窄,国内对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禁令颇多,这样资产运营的收益无法抵冲农业保险运营的高成本,再加上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最终导致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只赔不赚。当前中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城市市场的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在加大创新力度的同时,发现新的市场是每个公司面临的课题,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农村保险消费能力正在逐步得到培育和壮大,因此,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和投入,在当前情势下双方都出于主动的地位,积极性高,才能促进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
5、农业险种核算管理办法不合理
由于目前农业保险经营附属在财产保险中,与其他保险一样实行“单独核算,一年一算,盈余上交”的核算管理办法,无法积累农业保险基金。而农业风险年际差异很大,发生地区集中,不能积累农业保险基金的核算管理办法,显然不适合农业保险自身经营的特点。况且以利润为考核指标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压缩了农业保险的生存空间。
综述:从以上分析可知,导致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全面解决困扰农业保险发展的这些问题,中国农业保险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于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要全面解决这个问题紧靠一方面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社会各方面一同努力,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扩大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支出;政府应促进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增加对农业风险的认识程度,从主观上认识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政府还应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和了解农业保险。中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管理和经营,建立政府主导和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保险公司要建立起规范、合理的理赔程序和标准。发生赔案后,要及时足额的赔付给投保农户。此外保险公司还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理赔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农民应增强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程度,如果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够,不知道农业保险的作用,必然会减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M],2001:21 [2]陈盛伟.保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M],2004 [3] 我国县域金融结构的缺陷与优化-金融教育研究-2013年 第1期(6)[4]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 [5]农业保险需要建立大灾风险管理制度-上海保险-2013年 第1期(4)[6]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第四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的不平等交易2011年夏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超市的大蒜、生姜和绿豆价格都达到历史新高,在民间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的顺口溜。媒体广泛议论价格暴涨可能来自中间商的“炒作”。近年来,“中间商”“盘剥”小农户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面对城市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乡村收入仍然远远滞后于城镇,一般市民都比较倾向于接受媒体的“中间商炒价和盘剥”的观点。本文要问的问题是:实际情况如何?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说,我们该怎样理解这样的现象?
一、实际情况简述
呈现暴涨暴跌的“恶性怪圈”。2006、2007年达到2.8元I市斤的高峰,后来跌到2008年的低谷,最低到4分I市斤;去年则达到历史最高点6元I市斤,2011年则再次跌到不足1元I市斤。2011年6月,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基地(山东省金乡县,仅该县便有数十万蒜农〕的批发市场,居然出现了数百辆农用三轮车、小卡车以及上千名销售贩子排队三到五天而卖不出其大蒜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外地的大批发商居然串通好不出手收购,借此把价钱压低到1.25元I市斤。排队的贩子们从农户收购时所出的价钱是1.35元I市斤;按照这个市价卖给批发商,他们只能亏本.< 部分原因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价格高的后一年便会有 许多农户一窝蜂地把麦田改作蒜田,扩大生产,导致供过于求的局面,价格因此下跌>。
但是,仅凭这样的供求市场关系,不会产生如此大幅度的波动。不正常的是,有的大批发商居然联合起来“炒价”。当地的小中间商反映,去年有十几二十多个大批发商联合大量收购囤积,造成短缺假象,借此抬高价格。小中间商们也因此得利,有的津津乐道,去年以几毛钱买进,二三元卖出,由此获得暴利。即便是在历史最高的6元I市斤价格下,其实农户出售价从来没有超过1.8元I市斤,而当时在金乡市场的交易价高达4元丨市斤,在超市则达到8元I市斤。价格急剧波动现象并不只限于大蒜,在生姜、土豆、蔬菜等市场上也很普遍。
作为大资本公司的经纪人,这些大商业资本对分散的小农户享有垄断或近乎垄断性的权力。对方基本不具备任何讨价还价的实力和条件,收购价格因此基本上由他们说了算。为此,他们从这个中间领域所获得的收益不仅是“管理费”或“手续费”,更多来自压低收购价格,从自己的收购价和转交给大公司的价格间的差价获利。生产小户如果依赖来村收购的(小)中间商的话,其所得价格比较低。农户自己组织运输,即便如此,他们在销售过程中仍然要面对批发市场欠缺储存设备以及低效率等问题。政府所建立的批发市场一般只起到比较有限的作用,基本只提供一个集散空间,并不具备储存设备和信息服务,也不介入批发商与小农户I中间商之间的交易,没有起到促使权力不均衡的双方在交易中的规范化、均衡 化。
现今的批发市场,是由众多不同的政府部门和机关所设置的,上至国营粮食部门和果品蔬菜公司、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级省市政府,下至乡镇政府、甚至村庄集体。如此的批发市场多缺乏现代化设备,基本只提供交易的露地或棚盖空间。创建单位一般要承受建设用地高昂价格的压力。它们几乎全都以营利企业模式运作,从税收、出租摊位、管理费用等获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批发市场普遍缺乏公益服务意识,不会为购销者提供信息和储存服务。这也是物流和交易过程中损失高的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一个常见的、多被流通领域研究者所引用的数字是,中国生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率约在25%~30^的幅度,而发达国家则在5%以下,主要是因为中国缺乏 先进的储存、冷藏条件。而掌控这些条件的中间 商,对小生产户会拥有强大的 权力。可以见得,对生产户的低收入来说,政府 也负有一定责任。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开始讨论该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点在“生产〔阶级)关系”中的“剩余价值榨取(剥削〕”。在理论上,一切价值源自生产者的劳动。剩余价值的剥削从封建生产方式转为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经典观点。
但是,必须指出,这一切是以一定的财产关系为前提的。唯有在土地私有前提下,才可能有地租剥削的生产关系;也唯有在土地和资本私有的前提下,才可能有农业雇佣关系。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理论上属于集体,国家保留征用权〕,因此,遏制了农村租佃关系的扩展(除了亲邻朋友间的流转之外,只有少量的城郊客耕佃农,以及少量的企业公司租赁小农的承包地〕。同时,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下,均分土地使用权,不允许土地买卖,遏制了大资本主义农场的扩展。根据2006年的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农业(全年〕雇工的劳动投人只占全部农业劳动投入的3%,在如此的客观情况下,农村其实几乎没有古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租佃和雇佣“生产关系”。也就是说,基本没有马克思所说的,通过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生 产关系而“剥削”的“剩余价值”。
虽然如此,我们知道,农民一般只获得其产品最终销售给消费者的价格的相对低比例,相当部分的可能利润被别人所占有。而所谓的“别人”既非地主也非产业资本家,并不涉及传统意义的“生产关系”,他们主要是大“中间商”。后者依赖掌控商业资本的强势以及农户的弱势,从流通中的物流、加工和交易环节中获得利益。众所周知,农产品生产后,需要通过产地中间商(的运输和连接,部分产品更需要加工和冷冻储存〕才能进入(遍布全国的4000多个)批发市场。这里,有大规模的批发商和公司,但也有许多小中间商,包括个体农户(贩子〕进行收购。经过他们之后,又要通过市场中间商才能进入到零售商或超市,之后才把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上。其流通模式是:生产农户一产地中间商一市场批发商一市场 中间商一零售商一消费者。
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大商业资本举足轻重。大商业资本如果是以“龙头企业”的面貌出现并直接与小农户打交道,那就比较简单地体现本文主题的大商业资本与小农户间的关系。如果是以大批发商的身份出现,通过小商小贩与农户打交道,大商业资本的强势则更多地展示于与小商小贩的关系中(例如上述排队三五天还不能销售大蒜的上千贩子〕。如果是通过经纪商与小农户 打交道的话,其经纪商很可能会对小农户占据垄 断的强势。
我们如果简单用“剩余价值”的概念来理解商业资本与小农户间的关系,也许可以说今天的“剩余价值榨取”形式主要是商业资本通过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拉大收购与销售价格间的差额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古典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或“剥削”所指的是生产领域中的关系,而不是流通领域中的关系。“商业资本不直接生产剩余价值”,而只通过流通领域获得产业资本在生产领域中所榨取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简单把商业资本视作与产业资本同样性质的榨取“剩余价值”的“资本”会混淆产业和商业资本,引起众多误解。另外,正如有的反驳意见所指出的,“中间商”不仅是大规模的批发商和公司,也包括众多为薄利而疲于奔命的农民工小中 介、贩子。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政府建设的批 发市场欠缺服务和公益观念的因素。
马克思《资本论》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流通是由成规模的产业资本和成规模的商业资本所组成的,区别于“前资本主义”的“小商品生产”。后者要么由小生产者直接销售,要么由(较小规模的〕“商人资本”所销售。马克思所没有想象到的是中国今天的悖论现实,即由小农户和大商业资本,而不是小农和小商人,也不是大农场和大商业资本,所组成的流通。这是中国今天的农业经济的悖论特点。
由此可见,简单援用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关系”和其连带的“剩余价值剥削”概念来理解农户与中间商的关系是不可取的。马克思分析框架的重点是生产环节中的产业资本下的“生产关系”,以及由规模化产业资本和规模化商业资本所组成的流通。但今天的中国小农所面对的既不是马克思所分析的产业资本中的“生产关系”,也不是其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流通”。它主要是马克思所没有想象到的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间的关系。因此,使用古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来理解中国今天的农业经济,难 免“牛头不对马嘴”。
不平等交易的成本与收益
我们仍然可以得出这样的初步结论:当前的实际是,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大中间商I企业)之间权力极端不平等的交易。对农民来说,这种交易带有高昂的(可以称作广不平等交易的成本”。中国今天的(国内外)公司十农户的“订单”和“契约”农业,同样美其名曰〔自由平等的)“契约”I“合同”农业,但实质上是不平等的垄断,或近乎垄断对弱势的关系。而对掌握商业资本的(大)中间商和公司来讲,它们获得的是(诸如通过压价的〕不平等交易的“交易收益”。
中国今天的农业生产主体仍然是分散的、人均才两三亩承包地的“小农”,但其市场流通领域中的主体则不简单是小贩子和小中介,而越来越主要是举足轻重的大批发商和大“龙头企业”。这个小农户和大商业资本的悖论共存与结合,可以说是今天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结构。我们与其从不符实际的理论虚构出发,再试图把实际硬塞入其中,不如从实际出发,然后由此得出交易双方间权力悬殊的“不平等交易”的基本事实和概念,由此看到小农户因此而必须付出高昂代价的现实,以及大中间商和大企业公司因此而能够 获得超额收益I利润的现实。这就是当前农户和 商业资本在流通关系中所呈现的基本“规律”或 “逻辑”。目前,我们虽然缺乏系统的统计数据,但如果我们以上的分析一在日益全面、深入的市场化大趋势下,对今天中国大多数的农户来说,最关键的“关系”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他们在流通领域中与大批发商、大中间商以及大流通公司间的不平等“流通关系”
我们也可以从经济效率角度来理解当今的小生产现实。
在商业公司^小农户的模式下,资本逐利的行为主要呈现为对农业 生产户压低收购价和对消费者提高销售价。其惯用方法是,试图把收购价压低到接近生产户盈亏平衡点,把出售价提高到消费者所能承受的最高度,借以达到最大的商业资本利润。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如此的商业资本也会组织生产,借以更好、更完全地掌控收购和销售额,但其基本经营模式和经济逻辑是商业资本性而不是产业资本性。作为商业资本,它们更倾向于玩弄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压低收购价,并借同样的手段来提高出售价。他们促使交易成本最低化的手段不是高效率的生产和高效率的合同签订与执行,而是垄断性的价格控制,甚或对小农户的欺压。
第五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村经济中的问题与对策2篇
(一)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的问题
1.农民收入持续高幅增长难度加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很大比重,农业经济生产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为辅,粮食、蔬菜等种植业精深加工水平更低,而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始终没有改变,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新形势下,农业增产征收难度加大。农民难以充分就业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低,制约了农民财产权利在经济上的实现。
2.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低,实践技能差。目前我国农民老龄化严重,新生代农民种地意愿不强。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农村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配套文化设施跟不上,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科技素质偏低,致使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长期偏低。农业经济生产的科技含量亟待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水平亟待提高。
3.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各家各户各自为政,消息闭塞,农户生产与产品销售不对接,缺乏连贯性,农业产业链条短。我国农业中间供给组织不足,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足,并且代表农民利益的组织——农业合作社和各类协会,大多是没有产权关系,松散型的,自我服务性的团体,并具有深厚的行政色彩。
4.我国现有的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还亟待完善和补充。部分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不能与现行农村实际相适应。农民普法意识差,维权困难。政府部门在农村的普法宣传不到位,缺乏针对农民的法律培训班。以上这些问题已经被提上了农业现代化的日程中。那么如何培养新型农民,赋予农民更高的职业地位,给予农民更高的经营权和财产权,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有自豪感呢?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对策
1.完善政策,改善软环境。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改革。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扶贫开发等惠农、扶贫政策,规范农业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农药,种子市场检查,给农民提供稳定规范的市场环境。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继续发展壮大种植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继续实施粮食“百亿斤产能”工程,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行风热线》及“民心网”、“百姓网”,答疑问、解难题,妥善处理农民上访问题,坚持领导下访工作制度,听取农民心声。
2.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赋予农民平等的财产权利,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 果。全面落实农村经济管理政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而在现实生活中,农民和市民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往往不平等。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比重较低,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得不到保障。城镇居民的房屋具有完整产权,可以抵押买卖,而农村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的抵押和担保却受到限制。这些都制约着农民的财富积累,制约着农民财产进入社会增值体系,信用体系,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增加财产性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例如,将抵押担保权注入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可以充分活化土地使用权的金融功能和作用,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有效缓解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难题,使农业农村发展获得有效金融支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政府在税收,土地购买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提供低息贷款,加强农民医疗养老保险。
3.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继续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坚决防止出现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另一方面,要以示范区建设和“三品”认证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真正实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让十几亿人吃饭吃好,吃得安全放心”,是现代社会对中国农业提出的新的时代要求。
4.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职业培训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教育网络建设,建立多级培训体系。有效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水平。没有高度知识化的农民,就没有高度现代化的农业。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在连续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多次把农民教育培训提到战略高度,2012年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提出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提出“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人的教育培训力度”,农业部也连续多年把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工作。
5.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支持农民举办各种科技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和其他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学习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方式,提高农业规模化和经营化水平,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等有效载体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推进产教融合、校企结合、农学交替,贴近农业、贴近农民,突出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决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还要加强行业中介组织建设,成立农民教育协会,农村技术人员培训协会等,给农民提供技术交流机会。打造职业农民“升级版”,培养有技术、会管理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农村复合型人才。
6.亟需出台农业职业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英国《农业教育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只有在完成11年义务教育后,才可以进入农业学校学习。德国《联邦职业教育培训促进法》规定:农业从业者必须经过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和在农场的3年学徒期。纵观各国经验,不难看出:只有通过强化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权益提供有利保证,才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立法和农业执法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和农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业法制建设,既要重视全国统一的农业法律法规的建设,强化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立法,又要在农业法律和行政法规确立的原则下,加强地方法规的建设,实现中央和地方上下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制上尊重和保持农民的经营自主权和物质利益。
作者:刘刚 单位:铁岭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
(二)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挑战
1.1自然灾害频发,生产稳定受到威胁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如洪涝、泥石流、台风、冰雹、病虫害等,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自然灾害的影响。
1.2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土地肥力降低、水土流失加重、城市化的推进、土地沙漠化及次生盐渍化面积扩大等因素均使耕地面积减少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1.3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我国的农业由于国家在资源配置上的长期倾斜政策,对农村的投资少,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因而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发展状态,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生产率低下、技术落后、家庭式小农经济等特点也十分突出。
1.4剩余劳动力增多,劳动力转移问题突出虽然科技和劳动生产率在逐步进步与提高,但这也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怎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
1.5农业、农村污染严重为了降低成本,同时受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在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价格低廉的农药的情况十分常见。另一方面,缺乏农业知识也是造成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的一大原因。
1.6高等农业教育及农业基础科技知识普及问题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农民仍然匮乏农业基础科技知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受过教育的农民较少,同时许多学生又不愿选择与农业相关的专业;不少地区缺乏对农业科技的宣传和指导,政府对此的重视度较低。
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2.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选择符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它关系着人类的世世代代。为确保可持续发展能在协调中实现,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实施相关战略政策时,因地制宜,把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速度统一协调起来。
2.2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并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加强环保科技研究及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加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宣传培训力度,尽快建立健全的资源环境政策法规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等都是必要的措施。
2.3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农业的发展由于缺少投入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同时也要重视对投资形式的调整,更牢地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2.4实行农科教相结合,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提高人各方面的素质,利用知识推动经济增长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应以科研机构、大专及高等院校为阵地,全面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抓好广大农民及乡村干部的技术培训。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广大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还可以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推动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建立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普及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等。
2.5建设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显示,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当前我国减少农民的最有效途径是加快小城镇建设。这是因为小城镇比大、中、小城市能更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聚集效应。农村富足的剩余劳动力状况使其有很大空间发展小城镇并能让小城镇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
作者:杨兵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
目前在社会中占据主要地位的70后、80后,大部分受到过较高水平的教育,其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希望在城市中打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种思想使得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而留守在家中的,一般为年纪稍大的老人或者妇女儿童,其中妇女占据绝大部分。这些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科技素质不高。在农业劳动中,很难学会新机械的使用,即使有农民培训班举办,他们对于一些先进的种植培养技术也不能完全领会,不能灵活地将其运用到生产中,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如何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就成为了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1.2土地零散,农村居民难以增收
在目前的农村耕作中,土地的经营规模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有些农村,地形主要以丘陵为主,土地经营规模较小,不能使用大型的机械进行作业,这就使得在耕作中,劳动强度较大,但收益却不高,农民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另外,随着我国“一免三补”优惠政策的出现,许多农民都不愿意把土地的使用权流转给土地承包者,这个做法也不利于土地经营规模的壮大,土地零散,难成规模,最终导致了农村居民的增收空间狭小。
1.3农村居民的维权未受到充分保护
由于“一免三补”优惠政策的出现,许多农民现在想重新要回耕地耕种,这就使得农村土地流转纠纷频繁出现,土地信访案件大量增加。另外,虽然国家有许多惠农政策,但这些政策往往不到位,一些官员经常截留和挪用农业补贴款,此类案件现在也屡见不鲜。面对这些违法行为,农村居民一方面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由于自身力量微弱,所以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此外,虽然在有些村中建有一些维权团体,但这些团体由于管理不规范以及法律意识的淡薄,也无法帮助农村居民合理维护自己的权益。
1.4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法规不健全
很多人对农村经济管理这项工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认为这项工作根本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在工作中经常应付差事。其实,农村经济管理这项工作很重要,它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监督、农村财务审核等一系列工作。目前,缺乏一套行之有力的法规来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缺少专门的财务监督机构。
二、农村经济管理对策分析
2.1组织培训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
可以考虑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以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和科学素质。比如,可以依靠目前全国都在实施的“阳光工程”,整合教育资源,加大培训投入,采用送教下乡、进村办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多种多样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者的综合素质。
2.2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度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它关乎着广大农民最根本的利益。对此,要全面提高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认识,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政策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动问题。另外,各部门在提高对此项工作认识的基础上还要给予设备、经费等支持,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
2.3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以成熟的法律法规作为坚强的后盾,所以各级各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管理制度,包括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制度、执法责任制度等,建立并健全相关的农村承包合同制度,可以成立一些合作社,利用相应的法律法规解决农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并协助农村居民维权。2.4加强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确保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制的前提下,还应该在各乡(镇)配备专门的农村经济管理人员,并鼓励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另外,还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对在岗人员进行合理编制与调配,确保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稳定性,使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者甘愿为农村的经济管理事业付出,从而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积极应对,并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使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更好的服务。
作者:李东明 徐东梅 单位:双阳区平湖街道办事处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双阳区齐家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
1实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农业要想尽快地实现市场化、集约化以及现代化的目标,就一定要发展可持续农业,充分发挥出农业所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提升综合效益。当前,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相当多,比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类型与种植物十分单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够合理、注重化肥却忽视农肥、土壤有机质的肥料含量过低、森林的覆盖率过低、河流与海域受到污染、生态环境愈来愈恶化等,这些均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为此,应当依据生态经济的发展规律,建设高效能人工系统,切实做到低能耗与高产出、无污染的新型生态农业,全面运用生物之间的量化关系,在空间与时间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积极运用新技术以强化农业经济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以及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生态平衡恢复能力,从而落实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2开展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2.1强化农业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一是要立足于选择与运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技术以及农业生产方式,从而防止出现农业土地的水土流失、沙漠化以及盐碱化等不良现象。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要做到节约利用土地,降低不可恢复的非农业废弃地,从而巩固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二是要运用最为先进的农业技术方式以防止出现水资源的严重浪费。要大力实施让水资源不受到污染与破坏的实用性技术,切实解决各类水环境问题。三是要运用技术改进以及生产利用方式的改变,努力防止农业生物资源运用上的重大浪费,让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地做到合理化,让生物多样性能够得到最大的保护。四是要通过技术进步以及富有成效的制度制约,切实防止温室效应以及臭氧层耗损造成的多种生态影响,防止酸雨、紫外线辐射、干旱以及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危害,强化大气资源以及农业气候资源之保护。
2.2落实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措施
一是要减少与消除化肥、农药、农膜以及其他剩余残留物对土壤、水体与大气所造成的污染。二是积极有效地治理集约式家畜养殖粪便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废弃物对于农业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三是要预防和治理农业生产中能源消耗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环保与资源的合理利用上,要积极控制农业污染废弃物排放的总量以及单位产出造成的污染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运用产出效率的提升,合理运用环境的容量资源,以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全面协调,进而实现双赢目标。
2.3完善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
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技术措施选择上,要切实遵循适宜性与可持续两重标准。前者是指选用合理的技术。要依据不同区域中的资源、生态、技术以及投资等具体状况,选用合理的技术类型;要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技术为先导,优先选择富有实效性的传统农业技术、工业式农业技术以及可替代农业技术,从而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合理结合。要跨越单一化的农技科学,从而实现多和学科领域中相关技术的组合以及创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是指农业技术的选择应当具有持续性、发展性、公平性以及共同性等原则。要尽可能地选择低污染或者无污染,并且有助于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清洁型农业技术,使用较少或者不会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或者盐碱化等副作用的农业技术和其他类型的生态良性化农业技术。要选择能够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产效率的良好技术、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益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市场运营效率的技术、能够提升农业消费品利用成效的技术以及能够提升农业管理系统工作效率的技术等。
2.4健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机制
一是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与农业经营管理制度机制。要建立起更加完善、更为配套的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资源科学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了对农业自然资源环境所进行的定期普查、动态监测以及信息化管理机制、农业资源产权保护制度、农业资产管理制度等;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市场流通机制以及消费管理机制等。二是要健全 农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要制定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综合性发展规划,包括农业资源和环境的利用、农业生产、农业市场以及农产品消费等方面的发展规划,使其能够成为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依据;要建立起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我国现代农业政策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了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政策、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区域性政、加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等。三是要健全行为准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现代人在生产和生活中所共同遵守的习俗与常规等基本行为准则属于非正式制度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是和现代文明进步保持一致的,对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要加以弘扬;还有一些非正式制度因素是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离的,将会影响到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2.5大力改革现有农业科技体制
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实现转化,这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环节。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将农业的发展建立于依靠科技的进步与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素质上。所以,在农业科技工作当中应当做到如下几点:一是要加快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进程,健全现有的农业科研体制,改进与优化农业科研系统结构,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为有效的农业科研应用机制,真正做到农业机构的轻型化、农业队伍的精干化、农业成果的产业化、农业企业发展的集团化、农业运行机制的高效化。二是要依据现代农业发展之所需,强化现代农业的科研开发。要切实增加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科技视为社会公益事业加以对待,通过财政拨款加以扶持。三是要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农业生产一线来推广示范性科技成果,要积极探索设立科研源自于生产、成果由市场加以检验的新型机制,强化科技和经济的密切结合,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于“三农”的能力。不断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农业科技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关注力度,彻底扭转社会上不够重视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态度,积极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并提升农业产出的效益。
2.6加快生态农业的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是农业的核心系统之一,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子系统的各组之间虽然具有一定联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遵循相互依存与制约的生态学规律。为此,要充分认识生态学的发展规律,促进农业生产实现高产化、优质化、稳定化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农业建设中,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理、农业生态系统总体调控的原理、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原理、彼此依存与制约原理以及生物竞争性原理等来安排与组织农业生产,这样一来就能确保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具备比较高的生产力、可持续性以及可塑性。促进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这是实现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而实现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则是我国当前与今后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3结束语
总之,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农业与农村工作的全局。所以,这就需要得到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从而全面制定与实施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政策法规,切实调动起农民群众以及各方的工作积极性,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史巍 康莉莉 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在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建议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一)我国金融二元化的界定
金融二元结构(FinancialDualism)通常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时所体现的“二元”状态,一方面存在着拥有现代化管理与技术的银行网络和有限的但却是有组织的金融市场;另一方面,传统的非正式金融关系仍活跃于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然而本文所讨论的金融二元结构并不是“正式和非正式”这个意义上的,而是指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所产生的城乡金融发展差距拉大的二元分化。从金融发展程度和水平出发,无论是从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还是从金融服务层次和发展水平来看,我国都出现了严重的城乡金融二元分化。
(二)中国城乡金融现状比较 1.中国城乡金融机构现状及其比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了以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金融格局,并不断形成逐渐完善的中国金融体系。据统计,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以及邮政储蓄机构为主,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为辅,此外,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国农业银行也是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推进,在我国农村金融系统中也出现了较少数量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村镇银行。虽然近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政策引导下,对处于金融薄弱环节的农村金融进行了推动性发展,但是,与城市较为完善的银行金融体系相比,服务于广大农村的金融机构都显得十分落后。其中,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金融业务缺失严重;而国有商业银行及其他商业银行在金融体制改革后,出于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本质,也越发地忽视农村金融市场;而如信托公司、资产管 9 理公司以及外资金融机构等金融组织在农村市场的缺失则更加严重。由此可见,我国城乡金融机构分布状况差距非常大,存在着明显的城乡金融二元结构。
2.城乡金融机构存贷款差异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劳动力、实业资本、科技等因素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而随着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金融资本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城乡金融机构存贷款结构的差异,直接影响城乡地区投资和储蓄的状况,从而影响地区发展前景、市场潜力,以至于影响整个地区经济发展。从1990年至今,我国城乡存贷款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总体经济在不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城镇存贷款增长速度。从1990年到2010年,农村存款增长30倍左右,但城镇存款增长达到了58.3倍;城乡存款差异度从1990年的5倍上升到2010年的8倍;农村贷款从1990年的1888.1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0652亿元,增长约16倍,而城镇贷款从1990年的12472亿元上升到2010年的369033亿元,增长约30倍,城乡贷款差异度从1990年的6.6倍上升到了2009年的12倍。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城乡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和运用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乡之间金融资金来源和使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
(三)我国城乡金融二元发展的突出问题 1.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1990年至今,我国农村信贷资金的绝对量在增加,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从相对量来看,明显可以看出,从1990年开始,我国农村存贷款比例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城镇存贷款比例则呈上升趋势。这一方面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发展和增长所需的基本资金来源———储蓄,却相对来说在不断地减少;另一方面,也说明用于农村建设的信贷资金在不断地流出农村市场。
2.保险类保障金融机构发展滞后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除了银行金融机构以外,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也比较欠缺,尤其是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保险机构。农业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农业保险对于农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农业保险可以减轻农业风险的威胁,提高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可以减少农民因灾害导致的收入波动,安定农民生活;还可以保障农业投资安全,改善农民的信贷地位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即成立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但直到1982年才开始恢复农业保险的试验。1994年,我国采用了新的财务核算体制,保险公司从负责各单位“风险救助”的机构转变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对利益的追逐和发展的需要,保险机构调整了其业务结构及发展方向,比如弱化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始不断萎缩。据统计,2008年我国保险收入合计9784.10亿元,而农业保险收入仅为447.97亿元,占比不到5%,农业赔款支付也只占到全国赔款支付的7.5%。①2004年开始,我国一些地区开始试办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互助性农业保险,但是发挥的作用不大,不能改变农业 保险业务和农村保险机构发展严重滞后的现状。综上所述,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同时,农村资金向外部流动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由此导致农村资金供需失衡越发严重。一般而言,农户在农业经营中对小额资金需求频繁,这一需求却得不到正规金融机构的重视,因此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的供求矛盾。结合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的收缩现状,正规渠道的资金供给越来越少,融资越来越难。尽管国家已允许有条件的个人和企业设立农村小额信贷公司和乡镇银行,但是由于农村融资信贷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真正适合中国特色农村情况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创新还没得到发展,根本无法有效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二、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深层次原因(一)产业结构不协调,农业发展滞后
1978-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农林牧副渔)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7.1%下降到11.3%,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则由48.2%增长到48.6%,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由23.7%增长至40.1%。同时,第一产业就业量占比从70.5%下降到38.9%,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例则由1.73%增长至26.2%,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重从12.2%升至35.9%。②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一产业,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长最为迅速。然而,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趋缓从而带来经济规模的相对萎缩。这一现象被很多人用来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理由,因为产业结构的这种变化本身就要求金融结构也随之调整,农村金融的缓慢发展似乎是合理的。然而,农业(不包括林牧副渔)劳动力份额由70.5%下降到32.4%,农业GDP份额则由27.1%下降为9.4%,②农业劳动力份额远高于其GDP份额。农业劳动力份额过高,说明农业的人均产值相对较低,农业产出水平落后,这说明我国产业结构发展很不协调。表面上农业份额的下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而农业经济的发展恰恰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因此,产业结构的现状非但不能称为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的理由,反而说明了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的必要性。正是由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和第一产业发展滞后,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体系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时,更多的资金流向了第二和第三产业,造成了第一产业金融供给的缺失。而农村金融的滞后发展则进一步成为农业发展的障碍,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的低水平均衡。
(二)农业基建投资增长缓慢
若要避免上述“低水平均衡”的陷阱,最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尤其是基础建设投入,一方面增加农村的资金供给,另一方面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从而形成农村金融和农业经济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然而在1990-2010年间,我国基建投资总水平增长迅猛,而农业基建投资则增长缓慢。农业基建投资与基建投资总额的差额越来越大,城市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总额的比重大大高于农村地区,城乡基建投资状况极不协调。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曾达到26.6%,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8.1%。但是90年代以后,投资向城市倾斜,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所占的 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01年的时候,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所占比重已降至198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7.6%,比1990年下降了10.5个百分点。③面对农村市场,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来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所带来的巨大利息收入是很具有诱惑力的,然而随着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相对比重的下降,银行投资领域的减少,以及农村信贷征用记录的不完善,高成本、低收益的投资特点,使得商业银行逐步失去了发展农村金融的动力。
(三)农村金融滞后的体制
原因:金融体系改革中对农村金融的忽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成功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金融体系改革过程中却没有对农村金融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扶持,从而导致了以下问题。首先,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1997年,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允许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试图通过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此后,各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收缩县级及其以下的分支机构。2004年,我国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将营业网点进一步收缩,进一步减少了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平台。其次,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金融功能的缺位。在政策导向及金融体系发展的导向下,当前服务农村经济的主要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社。但是随着商业化改革及其追逐利润的本质,农村信用社即使在农村吸纳农村存款之后,也不会投资于农村经济建设,而转向于投资与城市地区建设,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城市中小型企业,或者用于同业拆借,从而投放到农村地区经济建设的资金就减少了。第三,邮政储蓄银行存款资金外流。1986年,为紧缩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政府决定重新开办邮政储蓄业务,并且以商业银行利率吸收存款,再以更高的利率转存中国人民银行,从而不对外发放贷款。因此,邮政储汇的利润是无风险的,其扩张规模的积极性很高,网点增加很快。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迅速,但其资金却没有用于农业及农村建设,客观上形成了农村资金外流的渠道,严重损害了农村资金的配置效率。可以说,邮政储蓄在农村资金本已紧张的情况下,加剧了农村资金外流,不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支付清算体系缺失。在主要服务农村市场的金融机构中,即使网点最多、规模最大的农村信用社,都不能进行系统内的支付清算业务。导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准备将自己的收入存入家乡最方便的金融机构时,却因为金融机构内部支付清算体系的缺失而不能办成,只有选择国有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这样就使得原本可以进入农村的储蓄资金留在了城市,造成农村储蓄资金的流失。
(四)农业利润率较低金融体制
改革之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逐利性”越发明显。金融行业的收入来自于实体经济利润的一部分,而农村利润率较低则成为商业金融机构放弃农村金融市场、重点经营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如果没有国家的扶持和政策的保护,农业经营所获得的利润率很难和集中化、规模化经营的二、三产业相比。就我国的情况而言,农业利润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农产品收购价格较低。首先,由于农业分散经营,竞争充分,而农户对市场价格等信息缺乏了解,在面临相对垄断的收购商面前“市场议价力”弱,因此,在收购环节很难获得定价上的优势,从而大量农业利润被流通环节所获得;其次,加入WTO之后,在农产品进口问题上,政府无法对本国农业生产给予充分的保护,使得我国农产品经常性地面临外来农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增加,因为农业生产投入的种子、化肥、农机和燃料等都是工业化集中生产的,其市场议价能力是高于分散经营的农户的。根据以上分析,若没有国家从成本和销售两个环节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将使得分散的农户在整个农业利润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通过政策性金融措施扶持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切实保护农户的利益,才能避免“因农业利润率的持续低下,使得商业金融机构淡出农村金融市场,而融资的困难进一步使得农村经济持续落后”这样的恶性循环。
三、当前发展我国农村金融的建议
发展农村金融,协调城乡金融发展是和谐金融的题中之义
随着经济金融的不断发展,和谐金融的涵义也越来越丰富,但其本质和内涵始终围绕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金融与经济的和谐;二是金融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三是金融自身的和谐。[10]第一个和谐是前提和基础,是后两个和谐得以继续的本质保障;金融与社会的和谐是其他两个和谐的制度保障,也是和谐金融所要达到的目标;金融和谐是经济金融运行的本质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推动力,是实现前两个和谐的基本条件。基于本文对当前问题的分析,建设和谐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整体视角出发,使经济和金融出现良性互动。笔者认为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大力发展中小额信贷机构,培育良好农村金融生态
尽管我国已推出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并建立了乡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但是小额贷款的发放及机制的发展力度跟不上农村经济运作的要求。农村市场上,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工业规模较小,农村服务业、建筑业、餐饮业、娱乐业等行业刚刚起步,对于在创业起步和发展阶段的农村个体及中小企业所需的资金规模并不大。然而仅仅增加投入和提高贷款额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有加强诚信机制、担保制度及技术配套体系的建立,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为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体系快速发展创造条件。而良好的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对农村金融的长远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二)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政策性金融
农业的产业特性(高投入、低产出)决定了其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在各个国家都是重点调控和扶持的对象。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化程度普遍较低,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及个体无法满足商业性贷款对抵押和担保条件的要求。根据本文对当前问题的分析以及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具体特征,解决“三农”发展面临的资金融通问题,不能借鉴城市经济的发展模式,即简单的依靠商业金融机构,而应主要依靠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把有限的资金利用好,力争合理、有效、公平和及时补充农村金融资金的不足,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完善。(三)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使之融入农村经济发展
政策性金融对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仅仅加大投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策性金融机构垂直化的管理与非营利性使得其工作人员没有积极性主动融入农村地方经济的发展。现有体制下对经济增长最为关心的是地方政府,但是由于政策性金融机构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使其和地方政府的合作有限。再加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带来的风险,使得政策性银行仅仅专注于对国家政策扶持的大项目和基础项目融资,无法融入农村地方经济。从而,本文建议推进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使之与地方政府和农户进行良性互动,利用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同时和农户紧密合作高效监管资金运用。只有政策性金融机构融入农村地方经济,才能使不断增长的资金投入转变成经济增长的动力,形成经济金融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大力发展农村金融
2008年底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部分农民工返乡,给农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这主要表现在:(1)东部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工返乡后带回了先进的观念,他们用先进的思维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其投资风险大大低于其他农民;(2)具有金融知识和觉悟的人才返乡对农村金融的发展更具推动作用,在农村金融推广方面将取得良好的效果;(3)农民工返乡带回的大量资金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在促进城市金融发展的同时,应关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最终目的是消除我国一直以来的金融二元结构局面,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局面,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
作者:兰京 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促进城镇化的政策抉择
辽宁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36.6%提高到2010年的62.2%,年均提高1.67个百分点。城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城市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张冲突、城市发展不集约等等。从以往城镇化建设过程看,地方公共财政收支规模和结构是激励、引导、抑制或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及其空间结构演化的重要因素,城镇化发展成为我国公共 14 财政制度建设的焦点所在。在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财政政策选择和财政政策绩效提高成为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辽宁城镇化发展特点
1.城乡关系有所改善,但城乡差距仍然很大。“十一五”期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长期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有所改变,过去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的城镇化潜能得到释放。辽宁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速达到20%以上,农业从业人员呈现减少趋势,农村居民收入提高较快,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但由于受城乡长期分割政策的影响,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在提供公共产品的支出方面存在着城乡间严重不均的现象,农村居民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远远落后于城镇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2.城市空间快速拓展,老城区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吸纳力,新城区承接主要新增人口。拓展空间是近年来辽宁大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模式。2000年至今辽宁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展了四分之一。城市的拓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提高中心城市的密度,二是建设新城拓展城市原有规模。辽宁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不大,特别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3.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滞后于城镇化进程。辽宁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很大改善,尽管如此城市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水平滞后于城镇化进程。
二、近年来财政政策在促进辽宁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支持城镇化建设。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建立使辽宁在财政支出结构上发生了很大变化,财政支出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特别是在产业集聚区和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辽宁省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全部用于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城市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呈较大幅度增长,城市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都有很大增加,有效满足了城镇化建设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2.实施财税优惠政策,扶持经济发展。辽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城镇经济发展、鼓励承接产业转移、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型产业、提高城镇人口容纳等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比如对服务业发展特色显著的区、县、产业园区给予资金支持;调整支持企业财政资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企业自主创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增加财政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投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3.加大对“三农”投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重点支持防洪体系、农田水利、水源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增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投入,大力支持设施农业小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一县一品”和“一县一业”;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农业机械化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公益性事业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城镇化平稳发展。辽宁社会保障支出成为财政支出重点,社保和就业支出增幅高于财政收入增幅,2010年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到579.84亿元。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连续6次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先后出台了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提供免费就业服务等一系列财税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补贴、奖励等形式,支持劳动服务机构、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培训等。
三、现行财政政策促进辽宁城镇化发展方面的不足
1.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制约服务供应能力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大部分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一是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向银行借贷,二是通过城投公司发行企业债券即城投债,三是中央财政代发地方债。此外,还有通过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信托理财产品等融资方式。现行融资方式存在潜在的财政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般采取土地质押或政府变相担保的方式进行融资增信,与地方财政有连带关系,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投资的项目大多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项目,项目现金流不足以还本付息,还本付息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补贴和土地出让收入。近几年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外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辽宁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左右。加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普遍存在内控机制不健全、缺乏公共监督等问题,一旦数额巨大的负债进入还本付息高峰,或者出现土地出让收益减少、融资平台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引发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
2.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投资效率不高。一些地区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盲目地推进城镇化,大广场、大学城、大规模的新城建设等造成城市空间利用率低,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不仅大量浪费资源,也为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隐患。同时,新城与老城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冲突。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抢夺投资外,有些城市新城与老城的信息通讯、公交线路、供水、供电、供气等已建成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很好衔接,无法实现资源共享,造成资源浪费。
3.财政政策在增强辽宁城市集聚功能方面发挥作用有限。辽宁城市的集聚功能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从目前我省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看,2010年全省平均为1814人,其中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如沈阳3177人/平方公里,大连2450人/平方公里,但是与北京、上海相比也还是较低,特别是一些中等城市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从经济密度看,我省很多城市经济密度较低,2010年沈阳市的经济密度为12.2亿元/平方公里,大连的经济密度为13.2亿元/平方公里,沈阳、大连的经济密度仅为上海的一半,阜新、葫芦岛的经济密度更低,城市发展极为不经济,财政政策在促进企业和人口地域集聚效应方面发挥作用有限。
四、促进辽宁城镇化建设财政政策取向
在现阶段,城镇化更多的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结果,但城镇化过程并不必然是一个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和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等方面均衡发展的过程,因此政府要发挥其应有 的作用,特别是财政政策应当在创造市场准入、要素流动、建立均等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提高政策效率,成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重要保障。
1.建立城镇化发展资金稳定融资机制,缓解当前城镇化过程中的资金压力。增强地方财政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需要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政府、个人和企业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要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为城镇建设融资拓宽渠道,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应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范投资风险;建立严格细致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体制,透明地方政府信息,建立地方政府财政与债务管理评价机制。改变现行依靠农民的土地、资源和积累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方式,完善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制度。通过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过程中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让土地出让收入更多的用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环境改善等方面,促进城镇化的内生增长,抑制土地城镇化过快发展。
2.引导人口或企业集聚,增强城市集聚功能。辽宁建设新城、新市镇的发展战略必然要对辽宁未来的产业布局和人口积聚产生深远影响。依托新城、新市镇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接受大城市转移出来的成熟产业,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化产业,以建设产业园区和发展产业集群为重点,培育支撑新城、新市镇长远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新城、新市镇和工业园区建设要加大投资密度和开发强度,提高新城新市镇吸纳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的能力。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的主体功能,统筹考虑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保证城镇在其自身的环境容量和区域的资源承载力限度之内持续发展。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财政政策要鼓励经济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财政政策要运用转移支付、税收等手段,适度限制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集中。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支持和鼓励大城市发展,促进大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之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增长点。提高小城市与外部的经济联系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产业集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慎重发展小城镇,防止出现空城等浪费土地和资源的现象。
3.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监督用于公共项目的财政资金使用。在城镇公共设施项目确定阶段,要有城镇市民参与城镇公共设施项目环节,使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真正符合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意愿。在选定建设者阶段,应完善招投标制度。建立财政资金在项目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监督审核,建立司法监督、行业监督和社会群众监督三结合的监督联动机制。在项目建设阶段,将城镇公共设施建设预算等一些具体内容进行公示,增加城镇公共设施建设的透明度,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创造条件。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明确职责范围,推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引入市场因素,以此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改变过去公共服务统统由国家包揽的办法,一些公共服务项目也可交由社会团体或私营部门等非政府机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