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

时间:2019-05-12 19:00: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

第一篇: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

1.农业: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条件,依靠生物的生理活动机能,通过人类劳动来强化或控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所需要的物质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2.农业的一般特征:

(1)土地是农业中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2)农产品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3)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4)农业生产具有空间上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5)农业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致

(6)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市场具有供给弹性大和需求弹性小的特点

(7)农业生产的成果要在最终产品中体现出来

3.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

(1)产品贡献如:食品贡献,是劳动力再生来源,为轻工业、服务行业提供原材料。

(2)市场贡献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一方面农业要为市场提供各种农产品,以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另一方面,农业还是工业品的购买者。

(3)要素贡献①.土地要素贡献

②.劳动力要素的贡献

③.资金要素的贡献

(4)外汇贡献

4.农村与农业的区别

农村:是指城市以外的地域。主要从事农业,以农业人口为主

5.二元经济结构

(1)二元经济:是指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于相对弱小的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经济。

(2)形成原因a.历史原因,重农轻商b.制度原因户籍制度、分配制度

第3章

1.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管理农

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有较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

2.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设备来替代人、畜力的过程(产业、作业项目)。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养殖、育种等)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大地园林化: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2)生产技术现代化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畜牧、饲养技术。

例:水、肥、温的控制(温室);立体农业;人工饲养蜘蛛的研究;人工饲养瓢虫等。

(3)劳动者现代化

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

具备四个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法律意识。

较高的科技和文化素质。

(4)组织经济管理现代化

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

①.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组织结构。

②.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

③.管理手段现代化

3.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1)建立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

(2)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3)建立一个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

4.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选择问题

(1)我国基本国情

①.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③.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④.现代科技落后,农民素质低,但传统农业技术丰富

⑤.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2)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3)具体举措

a.坚持科教兴农,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技术革命

b.实行生物技术现代化与机械技术现代化相结合c.注重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d.资金集约、劳动集约与技术集约相结合e.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相结合f.实现农业产业化

g.稳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h.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四章

一、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现途径:

1.综合开发,使一切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得以合理利用

2.合理配置,正确处理地区间、产业间的用水矛盾

3.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率

4.保护水源,控制水环境恶化,防止水资源污染

5.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

二、农业集约经营

1.概念: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依靠扩大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经营方式。

2.意义

7、加速兵团垦区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1)搞好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

切实解决好兵团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原料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匹配,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等问题。在制定和执行“6221工程”年度计划时,将自上而下地对基地建设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目标和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6221工程”年度计划。充分发挥组织化程度高、特点突出的优势,正确引导团场职工群众调整农业结构,搞好基地建设。

(2)、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机制,发展订单农业

进行牲畜、农机具、机井、大棚、果园、喷灌节水设施等生产资料的产权制度改革,放开经营领域,鼓励团场职工自主投资经营多种产业,发展私人养畜、经营果园、渔场和农机服务业,从事农产品流通活动,形成多种经营、多种所有制的市场竞争机制。

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推进订单农业。协调承包职工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职工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订单农业,形成与团场或龙头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化经营机制。按照订单合同约定落实作物种植,自主核算,按产业化要求组织生产经营。

(3)建立农产品交易市场,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建设一批粮油、蔬菜、干鲜果、畜产品等农产品交易市场,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创造条件。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就近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或专卖店。开拓国际市场,特别是中亚市场,努力扩大兵团农产品贸易量,带动团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职工增收。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信贷服务体系、农资供应、水电、科技、信息、气象、销售等服务体系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牲畜防疫检疫、植物保护等服务体系。

(4)、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科研开发延长产业链

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在确保和提高棉花等大宗农产品规模和效益的同时,积极推进“一团一品”特色种养殖业发展。加快形成种植业、畜牧业、果蔬园艺业“三足鼎立”和粮、经、草“三元结构”的格局。积极发展果蔬园艺业,重点建设香梨、葡萄、哈密瓜、干杂果(红枣、核桃、杏)、设施园艺、加工蔬菜6个优势特色园艺产业,加强科研开发,开发新产品,协调好生产的上、下游关系,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优质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产品的包装、宣传上下功夫。

(5)以节水农业为中心,发展相关产业。

水资源的稀缺性特征越来越明显,在南疆发展节水农业及其相关产业有广阔的前景。一方面采取工程措施,加强兵团灌区水利设施建设,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另一方面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开辟节水灌溉器材生产领域,扩大节水器材的研制和生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发展节水农业服务。“十一五”期间,兵团计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50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团场自动化灌溉棉田占棉花总播面积的95%以上。

(6)以棉花生产为纽带,向产业深度和广度进军,延长产业链。

兵团南疆垦区在棉花生产方面的技术水准已经居国内领先地位,大力发展种子、化肥、地膜等产前领域;发展棉花产品的脱籽、包装、储藏及运输等后期加工服务领域。集中力量尽快完成龙头企业的建设,发展长绒棉和天然彩棉纺织等特色产业链;做强做大棉花加工业,在确保纺纱规模的基础上,适度延伸产业链,逐步提高纺织成品在纺织业中的比重,继续招商引资,初步建成纺织业基地,并发展服装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7)发展特色果业及畜牧业加工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

南疆以苹果、香梨、杏、红枣、石榴、核桃、果用瓜类为主的特色果品基地基本形成。由于农产品需求弹性小,这些特色果品以鲜果销售,其市场容量有限,而且附加值低。通过发展果品加工和鲜奶、肉类加工,一方面可以延长产业链,提高特色果品和畜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市场风险。目前,南疆已引进了安利达、屯河果业等果品加工企业,培养了燕山果业,塔河果业等以

果品加工、保鲜销售为重点的多家龙头企业,进行特色产品的精加工,如杏干、瓜脯、果汁、罐头、饮料、果酒、饲料、中药材等,推动了果品和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一体化进程。

第二篇:新制度经济学考试要点

第一章

1、新制度经济产生时代背景:①20世纪初至30年代发生在西方国家的两次企业合并浪潮和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计划经济体制实践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直接诱因。②20世纪以来垄断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外部性”问题的变得越来越普遍,是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又一重要诱因。

2、发展时代背景:①19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实践所导致后果的反思和经济改革的尝试以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绩效差异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这反过来促进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繁荣。②使制度和新制度经济学引起注意的另一变化是全球化。③新制度经济学在近些年的兴旺与大量经济转型国家的存在及其这些国家对制度经济学的需要也密切相关。

3、NIE的基本假定①对经济人假设的拓展②从合理利己到机会主义行为及诚信假设的提出③从完全理性到不完全理性的行为假设

4、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5、机会主义行为:威廉姆森假设,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

6、三种关系 1)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①新制度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修正”② 新古典的“硬核”和“保护带”③ 新制度对新古典保护带的修正④NIE没有抛弃新古典的“硬核”⑤ NIE研究纲领的要点 新制度与新古典的关系概括①新制度经济学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制度问题,但是这种利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照搬式的应用,而是一种修正、有发展的运用。②威廉姆森指出:“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他们正在做的乃是对常规分析的补充,而不是对它的取代”。2)与旧制度经济学的关系 ①差别:价值判断标准不一样;研究对象的把握不同;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态度不同;在理论一般性方面的区别 ②新制度相比旧制度的创新:分析方法上的创新;理论体系上的创新;基本理论范畴上的创新;研究领域方面的创新 ③二者之间的关系:新制度与旧制度经济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研究纲领,有着各不同的硬核和保护带,他们之间不存在 “修正”关系。虽然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有着相同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制度及其变迁,但它不是在旧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3)与马克思制度分析的关系①马克思注重制度分析并把制度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生变量对新制度经济学产生了深刻影响。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对新制度经济学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章

1、交易费用:就是在法律意义上和有形的意义上的转移发生时所产生的各种金钱的和非金钱的代价

2、交易费用的外延由市场型交易费用、管理型交易费用和政治型交易费用三类构成,或者由制度交易费用和给定制度条件下交易的费用两类构成。

3、康芒斯交易类型:①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买卖的交易过程必然存在谈判和交易后可能发生争执的问题。买卖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稀少性。②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交易双方是一种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也含有一定谈判成分。管理的交易的一般原则是效率。③限额的交易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在限额的交易里,上级是一个集体的上级。

4、交易费用的决定因素: 1)人的因素:①有限理性,通常人们经济活动的动机是有目的、有理性的,但仅是有限的条件下的理性行为,包括计划成本、适应成本,以及对交易实施监督所付出的成本。②机会主义行为,分为事前的和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采取措施遏制机会主义产生新成本。2)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①资产专用性②交易的不确定性③交易的频率 3)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是指潜在的交易对手的数量

5、资产专用性 ①资产专用性是指“在不牺牲生产价值的条件下,资产可用于不同用途和由不同使用者利用的程度。它与沉入成本概念有关。”②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就具有专用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交易过早地终止,所投入的资产将完全或部分地无法改作它用,因为在投资所带来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中都包含了一部分不可挽救的成本或沉入成本。所以,契约关系的连续性意义重大 ③主要类型:1)场地专用性,比如,在某一特定场所兴建厂房的投资。此类投资专用性很强,投资之后再想改作其他用途就非常困难。2)物质资产专用性,如专用的模具、机械设备等。3)人力资产专用性,指工作中有些人才具有某种专用技术、工作技巧或拥有某些特定信息,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专门服务于某项交易,一旦这项交易被取消,那么这些技术和知识便全部或部分地失去意义。4)专用资产。

6、对交易和费用的界定:①在西方经济学中,费用即代价,包括可以用金钱表示的代价和难以用金钱表示的代价。②康芒斯将交易界定为,以财产权利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的权利的出让和取得关系,是所有权的转移,它不等于自然形态的物质即财产本身 第三章

1、外部性的分类: ①从外部性的影响效果可分为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②从外部性的产生领域可以分为生产的外部性与消费的外部性。③从外部性产生的时空可分为代内外部性与代际外部性。④从外部性影响的范围可分为公共外部性与私人外部性。⑤从外部性的方向性可分为单向的外部性与交互的外部性。交互的外部性的一个特例就是双向外部性。⑥从外部性的可分性可分为可分的外部性与不可分的外部性。外部性的后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因经济的外部性不能为市场所涵盖,它必然导致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产生种种扭曲,其结果是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2、X非效率:X非效率是指独家垄断下企业经营目标偏向于守成而非进取,从而造成效率低下。垄断企业不仅会造成低配置效率,而且会造成缺乏动机、有机会不利用的X低效率。

3、寻租和设租: 寻租是社会中的个体利用合法非法手段获得特权以占有租金的活动。设租是权力个体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阻止供给增加,形成某种生产要素的人为的供给弹性不足,造成权力个体获取非生产性利润的环境和条件。

4、科斯定理第一定理:含义:如果市场交易费用为零,权利的初始安排向新的安排转变(即人们交易产权)不存在代价和阻力,即使初始安排对于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来说是不合理的,市场机制也会无代价地改变这种安排,将资源配置到需要的领域和最有用的人手里,以解决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第二定理含义: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分配状态不能通过无成本的交易向最优状态变化,因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经济效率产生影响。说明:科斯第二定理说的是,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产权初始界定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第二定理的推论:第一推论:在选择把全部可交易权利界定给一方或另一方时,政府(或法院)应该把权利界定给能以较低相对交易费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一方。第二推论:一旦初始权利得到界定,仍有可能通过交易来提高社会福利。但是,由于交易费用为正,交易的代价很高,因此,交易至多只能消除部分而不是全部与权利初始配置相关的社会福利损失。——第三定理:含义: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现实世界,制度安排的生产本身是有成本的。至于选择何种制度安排取决于制度生产的成本与由此带来的收益的比较,其中,净收益最大的制度安排就是最佳的选择。最佳的制度选择自然也意味着最大的经济效率。说明: 科斯第三定理则强调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世界,制度的生产本身有成本,并且这种成本也会影响制度的选择和经济效率,这是对科斯第二定理的进一步扩展。第四章

1、产权含义: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2、产权与制度产权的关系: ①产权的本质是人对财产的一种行为权利,这种行为权利又体现了人们之间在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认可的关系。②人们在财产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关系总是离不开产权制度的维系,有产权关系必然存在产权制度。③所谓产权制度,不过是制度化的产权关系或对产权关系的制度化,是划分、确定、界定、保护和行使产权的一系列规则。3、1)私有产权就是将资源的使用与转让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特定的人的产权安排。2)如果产权的主体是由多个经济主体所构成的共同体,权利为共同体内所有成员共同拥有,则称这种产权为共有产权。3)集体产权是一种介于完全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之间的中间形式。集体产权是指产权的主体是一个集体,行使各种权利的决定必须由一个集体做出,即由集体的决策机构以民主程序对权利的使用做出决策。4)国有产权也是一种介于完全私有产权和共有产权之间的中间形式。国有产权在理论上是指产权由国家拥有,国家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来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能使用这些权利。

4、产权的功能产权的功能就是界定和实施产权的功能,它是相对于产权没有得到界定和实施的情形而言的。产权的功能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产权的宏观功能主要是界定产权实现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收入分配功能。一般认为,产权的微观功能主要是①激励与约束②减少不确定性③外部性内部化。

5、产权安排多样性及原因:第一,资产本身的稀缺程度。一般来说,越是稀缺的资产越容易被确立为私有产权。反过来,不稀缺的资产就容易处在共有产权的状态。第二,资产的属性的多样性。有些资产可以采取私有产权形式,有些则不适宜或不可能采取私有产权形式,而只能采取共有产权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资产的属性决定的。

6、使产权安排的成本降低的因素: 第一,通过划分产权,明确不同产权主体的权利、责任边界,使权利与责任对称,从而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减少交易成本。第二,适时地排解产权纠纷,重新界定产权,使外部性(收益和损害)内在化从而减少外在成本。第三,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使产权边界清晰,主体定位明确,产权交易的客体和主体都规范化和显性化,交易环境的透明化增加,从而降低交易信息费用。第四,赋予产权制度的开放性,使不同的制度之间可以转化,从而使人们能比较自如地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交易方式。

7、为什么私有产权是最有效的产权安排呢? 首先,产权的交易是否自由。在这方面私有产权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产权属于唯一的经济主体,产权的让渡取决于所有者的独立决策,交易的复杂性相对较小。其次,产权的激励约束作用大小。在私有产权下,产权主体明确,保证了产权主体排他性地获得行使产权的收益,有利于激励产权主体以最高的效率来使用其产权。第三,一种产权安排是否有效率还取决于它是否能为在它支配下的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在私有产权下,私产所有者在做出一项行动决策时会考虑未来的收益和成本,并选择他认为能使他的私有权利的现期价值最大化的行为方式来做出使用资源的安排;而且,私产所有者为获取收益所产生的成本也只能由他个人来承担,因而在其他产权形式下的许多外部性收益在私有产权下能够被最大程度地“内在化”,从而产生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的激励。

8、共有产权低效的原因 首先,共有产权的交易比私有产权的交易困难。共有产权在共有组织成员之间是完全不可分的。共有产权不具备产权利益的“匿名可转让性”。共有产权的“共有”特性所派生出的较高的交易费用,阻碍了以交易来实现共有产权的最优配置。其次,在共有产权下,共同组织内的每一成员都有权平均分享共同体所拥有的产权,共同体内的成员依然可以自主地做出选择,而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无权干预。因此,这种产权常常给资源的使用带来较大的“外部性”。

9、公地悲剧的含义:任何时候只要许多人共同使用一种稀缺资源,便会发生资源和环境的退化。

10、公地悲剧类型:资源枯竭型公地悲剧:这种悲剧发生时,是以其公地“产品”或生长物的枯竭为代价的,如野生动物的减少,森林的滥采滥伐等。环境破坏型公地悲剧:在这种公地上,人们不是去尽力夺取其产品,而是滥用自己的权利,肆意向公地排放有害物,结果导致这种公地的环境质量遭到破坏。

11、公地悲剧的原因及对策: 公地悲剧的原因,一般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公地的共有性质。思路:一是如哈丁所说“将公地出售以转化为私有产权”。二是对不能私有的公地,则有:其一是由国家对公地的进入权进行限制。主要有以下几条措施:①对制造了外部性(即公地悲剧)的企业或个人征税;②限制每个企业或个人的产量;③限制开采资源的企业或个人的数量;④给每个企业或个人以一定的开采资源的配额,并允许企业或个人交易配额;⑤提供一种促进企业或个人自我组织以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环境。其二,对公地进行自主制度设计和自主治理。

12、工地悲剧加剧的原因:第一、消费者需求。第二生产的技术状况。第三、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

13、工地悲剧对策:第一,要改变消费者的一些不合理的偏好。第二、要多采用有利于减缓工地悲剧发生的替代技术和替代产品。第三、要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提高人们的平均工资水平。

第三篇: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注:如果书上和PPT上答案有冲突,则两者都可以。老师说不需要一字不漏背下来,答到要点、意思对即可)

第1章 导论

1.农业贡献包括哪些方面并作简要分析(回答四个要点+适当展开,答案仅供参考)P4

(1)产品贡献。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非农产业部门的食品消费主要原于农业部门。农业除了对国民的食品贡献以外,还有对国家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原料贡献。

(2)要素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农业部门所提供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3)市场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农民作为买着。购买服装、家具、日用工业品、耐用消费品等和农药、化肥、种子、农膜、农用机械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农民对这些工业品的消费扩大了工业品的市场,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又会刺激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扩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农村人口不断迁移到城市居住,因此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也会使农业对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农用工业品消费的增加。农民用于工业品的支出代表农民对整个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一个方面。②农民还是一个卖者。作为卖者,农民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把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出售给非农产业部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农民这种消费活动,不仅提高了农业滋生的市场化程度,而且满足了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量增加以后,不但可以促进相关运销业的发展,而且是农产品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也有利于农业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成熟。

(4)外汇贡献。所谓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外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赚取了大量外汇,用农业赚取的外汇购买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武装本国工业,从而促进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2.什么是农业多功能?结合实际谈谈农业多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P8

农业多功能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农业多功能表现为五个功能:

(1)环境功能: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包括农业景观和各种生态问题:水土保持、补充地下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等。

(2)社会功能:由于农业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模式以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的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供给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既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确保家庭粮食安全的特殊功能。

(4)经济功能: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力就业、经济缓冲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提供消遣场所、文化和历史继承、形成农业景观、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村居民学习能力和维持特殊的生态系统等功能。

(5)文化功能: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

第2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何谓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那两个条件?P23

(1)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着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从经济学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式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当只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而没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或虽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但并没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都不能形成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2.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1)比较价格的变化;(2)技术变化;(3)投入要素价格;(4)生产者数量;(5)对价格的预期

3.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P38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Es=(ΔQ/Q)/(ΔP/P)=ΔQ/ΔP*P/Q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P40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又称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映的灵敏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Ed=(ΔQ/Q)/(ΔP/P)=ΔQ/ΔP*P/Q

5.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P42

(1)农产品的必需程度;(2)农产品替代与互补程度;(3)农产品的用途情况;(4)农产品价格高低及其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6.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与意义

(1)含义: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全部生活消费支出)*100%

(2)意义:

第一,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居民食品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定量关系。

第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三,恩格尔系数对于研究消费结构(如衣着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3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农产品零售市场为什么会向超市连锁配送方向发展?(以下几点+展开)

超市、连锁、配送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

首先,强化了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

其次,利于农产品质量得到全程监控;

第三,有利于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第4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1.农产品期货交易及它的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定买卖合同,而货款的交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2)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是一种“买空卖空”的交易行为;

2.期货交易是一种委托性质的交易行为;

3.期货交易是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的交易行为;

4.期货交易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行为。

2.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P81

(1)回避市场风险(转移价格风险);(2)发现合理价格;(3)风险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4)

国际定价;(5)知识更新。

第6章农业土地资源

1.什么是地租?什么是级差地租?

(1)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将土地转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它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2)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包括土地肥沃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的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前者叫做级差地租Ⅰ,后者叫做级差地租Ⅱ。

2.土地集约经营有哪几种类型,应如何提高土地的集约经营水平?

(1)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1.劳动集约型;2.技术集约型; 3.资金集约型。

(2)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1. 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 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

4. 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

5. 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何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简单地说,是指在最适宜的土地面积上的经营。

第7章农业劳动力P165

1.什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主要类型有哪些?(P177-)

(1)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2)主要类型

(一)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二)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积累型剩余;

2.结构型剩余; 3.替代型剩余;4.季节型剩余。

2.解释刘易斯模式(基本含义)(P173-)

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

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

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此题论述备选,同学们可自行展开)

(1)加快城市化速度。

(2)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和组织化程度。

第11章 农业家庭经营P262

1.什么是农业的家庭经营?

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

2.现阶段农户兼业化的原因是什么?

(1)现阶段的农户家庭收入的不足是农户兼业最直接的动因

(2)农业收入的基础作用及保有土地的积极意义是农户兼业的保证

(3)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可能

第12章农业合作社

1.农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的涵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2.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通过的合作原则:自愿和开放原则 ;社员民主控制;社员的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提供信息;合作社要通过协作形成地方性、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组织结构;关心社区发展。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模式选择?

(1)专业合作社模式;

(2)日本农协模式;

(3)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第13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答: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第四篇:经济学基础考试要点

考试要点:

一、选择题

1、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2、生产某种商品所需的原料价格上升,则该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3、经济效益最高的市场

4、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

5、需求价格弹性取值范围

6、内在经济

7、等成本曲线的移动

8、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

9、“搭便车” 现象

二、名词解释

1、需求

2、均衡价格

3、弹性

4、成本

5、国内生产总值

简答题

1、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2、消费者偏好的假设

3、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

4、支出法计算GDP的构成因素

第五篇: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家庭经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课程名称 农村农业经济学

姓名刘金泽

学号21080212

主修经济学

摘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处于微观基础主导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家庭经营制度将长时期存在。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营养食品,农产品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小规模家庭经营制度的介绍及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分析,对两者的关系的分析及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规模家庭经营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农村家庭小规模经营制度

(一)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发展和存在原因

研究我国的农村家庭经营, 有必要对它的产生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追本溯源, 家庭经营作为历史的产物, 它是随着私有制和家庭的出现而出现的。当代西欧的农村, 也存在大小不等的家庭农场。由此可见, 家庭经营是一种一般的经营形式。它可以跨越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而存在。我国目前农村实行的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制, 是对这一古老经营形式的现实抉择。它的出现决非偶然, 这是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农业中生产力发展的特殊方式决定的。家庭经营的建立, 适应了这两个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它使家庭经营日益活跃起来, 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使农村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繁荣发展局面, 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 尽管农村生产力与过去相比, 可以说有了飞跃性发展, 可是由于起点太低, 它反映在家庭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我国现在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家庭小规模经营制度将长时期存在:

1、土地资源稀缺制约

土地资源越稀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就越强,土地的集中也就越困难。部分农民由于没有其它稳定的农外就业门路,一旦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和职业的最后保障,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土地。加上我国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对农业进行扶持,包括技术三下乡、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技术的资金支持等,要改变目前家庭规模经营体制,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2、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一般农村劳力有60%以上转移出去。西方发达国家实现这一转移的规律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大量吸收农业潜在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转到非农业部门去。近年来.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吸收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但是还是有很多潜在的因素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到转移。政府虽然即使采取了措施,避免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过多影响,但主流经济状况的低迷,使这批农民工不得不从新回到农村进行土地劳作。随着知识经济年代的到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者对从业人员换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就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企业实行优化组台,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退出城市,回到农村,不少地方出现农村剩余劳力逆向转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面积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必将引起农民心理动荡,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现代化资金不足以改变农业经营制度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最终靠工业现代化来武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西欧一些国家工业得到很快恢复和迅猛发展,对农业的投人不断增加。我国少数地方也有实行规模经营的. 每亩耕地拥有固定资产才几百元,仅只是实现了部分现代化。就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而言,不要说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达到目前顺义县的水平,至少在近、中期难以办到。

(二)家庭小规模经营面临的问题

1、人多耕地少,导致超细小、分散家庭经营,阻碍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机械化。

2、解决了劳动生产效率问题,但损失了规模经营效益。中国做不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实现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公司农场。

3、农场规模远在现代生产力水平的底线之下时,以其为基础的科技应用、市场准入、维生收入、从农热情等等都日益变得难以为继了,现代农业也就因此成为一个可求不可得的奢望。

4、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杂交水稻之外,还有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也应加大研究支持力度。

5、在市场方面,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卖难买难的反复交替。小规模经营的产量少,面对庞大的中国农业市场,导致供需不平衡。

6、。在兼业农户当中,有许多是规模狭小、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短缺、商品率低、不适合农业现代化要求、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农户。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又不愿从事农业工作。由于失业从城市退回到农村,他们根本无法开始土地劳作,只能弃农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突出问题。由于我国各主要农区广泛存在的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严重的耕地问题使粮食产量下降的同时也使粮食的质量安全提出质疑。

三、家庭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联

(一)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就很稀缺,特别是耕地面积在不断地缩减,人均耕地面积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状况导致了分散化的家庭小规模经营。像这种家庭式小作坊的数量多,分散广,难以统一管理,且无法对其逐一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因此无法保障国内及国外市场上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二)生产标准各不相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难以建立。

地形复杂,各地地势不同,耕地的土壤生产能力及含有的微小元素各不相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就各有不同,因此要制定涵盖面广、符合大多数农业生产户经营的统一标准难以建立。

内在矛盾的应对策略

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小规模家庭经营还将继续存在,而小规模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内在矛盾的核心在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如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村、农业经济及增加农民收入,就是当前各级政府官员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政策要更加灵活

怎样推进产业化的发展,今天我强调重点抓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从带动农民的角度,大中小企业都很重要,但是政府着力点应该扶大扶优扶强。第一就是关于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支持。第二个就是公共财政支持龙头企业的什么环节什么领域。因为公共财政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是今后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村企业毕竟也还是经营性的企业,财政不能什么都支持,重点至少三点,一是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二是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各种中介组织协会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太薄弱了。第三是关于税收对农村产业化支持问题。税收在总体上讲应该采取鼓励机制。第四我认为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所有的金融体系的设计都没有很好地研究和考虑农户到底需要什么。农户需要是短期的,小额的,没有抵押担保的,及时而灵便的金融服务,这种金融需求显然不是正规的经营组织和机构所能满足的,这当中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二)抓好四大环节

特色经济必须要有规模,没有规模,社会化服务就很难跟上,市场的销售也很难持久地向前拓展。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实行的一项农业的基本政策是家庭承包经营,仅仅靠几个专业户,这个产业是做不大的,必须要在几个乡,甚至几十个乡几个县这样的范围形成一个区域化的布局,确保后续产业的发展。品牌意味着一个地方的优势在市场上面得到体现。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就是要扩大我们品牌的影响。产业化经营我的理解,有三层含义:第一个是指从生产到加工到流通的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二个含义就是组织形式,就是我们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个含义就是企业机制,我们在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通过有效的形式把双方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

(三)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要紧密结合把工业发展的成果运用到农业产业,搞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就需要有一部分农民要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产业就是向城镇化发展。那么小城镇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要统一规划,小城镇的发展不能脱离产业化孤立地发展,产业化的发展最后要落在农民收入的增加上面。产业化还要和高科技的要求相适应,还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如奶业协会、葡萄业协会,来帮助农民解决资金不足和销路问题。我们国家对行业协会重视的还不够,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当务之急是需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来推动我们产业化的发展,政府要做好服务,要做好宏观指导。

(四)制度创新

农村土地的产权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龙头企业已有固定的资产并不多,特别是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非常少。原因是中国的农村土地的产权界定不清晰,虽然说是集体所有制,但农村土地目前还不能作为资产去申请抵押贷款。没有一个合法合理的资产去参与这个龙头企业的入股,从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说都不完备。农村的土地这么大一块资产,今后如果不在土地的产权问题上做文章的话,对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利因素。第二块我觉得需要有比较好的法规制度。有了比较好的产权界定,接下来需要的是产权保护。农业产业化这块不仅仅是产权保护的问题,还有怎么履行合同和利益分享的规定,这些都要有非常好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也保护农村企业的利益。

下载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经济学考试要点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管111班 王梦 201102143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 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112班 姓名:张娜 学号:120113902033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班级:金融112班,姓名:张娜) 摘要:农业保险是指专为......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农业产业化特征1·生产的专业化2·经营的一体化3·服务社会化4·布局区域化5·管理企业化二·我国农业产业化产生发展的背景(一)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1978年后,我国农村进行了经营......

    农业经济学论文

    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的不平等交易2011年夏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超市的大蒜、生姜和绿豆价格都达到历史新高,在民间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的顺口溜。媒体广泛议论......

    农业经济学题A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专业名称:农业推广 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农业2.复种指数3.土地报......

    宏观经济学要点

    一、名词解释(5个,共15分)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这里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指的是由最终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服务,......

    农业企业会计学第二章考试要点

    第二章货币资金的核算 1.货币资金:指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部分。 2.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的货币,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一......

    农业企业会计学第一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总论 1.农业企业:是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或以其为依托,农、工、商综合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和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社会经济组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各种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