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经济学题A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专业名称:农业推广
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农业2.复种指数3.土地报酬递减
4.农业家庭经营5.农业现代化
二、简答题(本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40分)
1.什么是农产品需求?它有哪些特点?
2.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有哪些特点?
3.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哪些?
4.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特征和目标。
三、分析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2009年底以来,我国部分商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1、2月份大米(特别是粳米)和蔬菜价格。东北大米价格每公斤上涨了0.8元,蔬菜几乎都翻了一番;第二个阶段是3、4月份中药材,主要是三七和薏仁。三七最贵的时候每公斤660元,但前几年收购价只有几十元,2009年收购价只有为120元;第三阶段是5月初的大蒜和绿豆,最高价格分别达到了17元、10元。
5月底,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联合派出调研组在吉林、内蒙古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具体调查掌握个别商贩进货存货及出货情况,到五月底6月初,短短十几天里,绿豆价格掉头快速下跌,批发价格从每公斤最高的19元,下跌到目前的11、12元,大蒜批发价也从16元多每公斤跌到8元附近。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个阶段一二月份大米(特别是粳米)和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是什么?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物价大幅上涨品种与第一阶段的上涨品种有什么异同?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物价大幅上涨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为何政府进行调查商贩进货存货及出货情况后,物价便迅速回落?对政府的本次调查有何评价?
3.类似这样的物价剧烈波动可能会对农业造成哪些影响?
四、论述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50分)
1.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论农业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第二篇: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注:如果书上和PPT上答案有冲突,则两者都可以。老师说不需要一字不漏背下来,答到要点、意思对即可)
第1章 导论
1.农业贡献包括哪些方面并作简要分析(回答四个要点+适当展开,答案仅供参考)P4
(1)产品贡献。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非农产业部门的食品消费主要原于农业部门。农业除了对国民的食品贡献以外,还有对国家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原料贡献。
(2)要素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农业部门所提供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3)市场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农民作为买着。购买服装、家具、日用工业品、耐用消费品等和农药、化肥、种子、农膜、农用机械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农民对这些工业品的消费扩大了工业品的市场,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又会刺激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扩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农村人口不断迁移到城市居住,因此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也会使农业对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农用工业品消费的增加。农民用于工业品的支出代表农民对整个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一个方面。②农民还是一个卖者。作为卖者,农民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把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出售给非农产业部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农民这种消费活动,不仅提高了农业滋生的市场化程度,而且满足了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量增加以后,不但可以促进相关运销业的发展,而且是农产品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也有利于农业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成熟。
(4)外汇贡献。所谓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外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赚取了大量外汇,用农业赚取的外汇购买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武装本国工业,从而促进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2.什么是农业多功能?结合实际谈谈农业多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P8
农业多功能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农业多功能表现为五个功能:
(1)环境功能: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包括农业景观和各种生态问题:水土保持、补充地下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等。
(2)社会功能:由于农业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模式以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的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供给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既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确保家庭粮食安全的特殊功能。
(4)经济功能: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力就业、经济缓冲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提供消遣场所、文化和历史继承、形成农业景观、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村居民学习能力和维持特殊的生态系统等功能。
(5)文化功能: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
第2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何谓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那两个条件?P23
(1)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着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从经济学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式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当只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而没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或虽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但并没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都不能形成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2.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1)比较价格的变化;(2)技术变化;(3)投入要素价格;(4)生产者数量;(5)对价格的预期
3.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P38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Es=(ΔQ/Q)/(ΔP/P)=ΔQ/ΔP*P/Q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P40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又称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映的灵敏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Ed=(ΔQ/Q)/(ΔP/P)=ΔQ/ΔP*P/Q
5.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P42
(1)农产品的必需程度;(2)农产品替代与互补程度;(3)农产品的用途情况;(4)农产品价格高低及其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6.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与意义
(1)含义: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全部生活消费支出)*100%
(2)意义:
第一,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居民食品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定量关系。
第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三,恩格尔系数对于研究消费结构(如衣着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3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农产品零售市场为什么会向超市连锁配送方向发展?(以下几点+展开)
超市、连锁、配送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
首先,强化了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
其次,利于农产品质量得到全程监控;
第三,有利于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第4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1.农产品期货交易及它的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定买卖合同,而货款的交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2)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是一种“买空卖空”的交易行为;
2.期货交易是一种委托性质的交易行为;
3.期货交易是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的交易行为;
4.期货交易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行为。
2.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P81
(1)回避市场风险(转移价格风险);(2)发现合理价格;(3)风险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4)
国际定价;(5)知识更新。
第6章农业土地资源
1.什么是地租?什么是级差地租?
(1)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将土地转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它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2)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包括土地肥沃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的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前者叫做级差地租Ⅰ,后者叫做级差地租Ⅱ。
2.土地集约经营有哪几种类型,应如何提高土地的集约经营水平?
(1)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1.劳动集约型;2.技术集约型; 3.资金集约型。
(2)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1. 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 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
4. 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
5. 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何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简单地说,是指在最适宜的土地面积上的经营。
第7章农业劳动力P165
1.什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主要类型有哪些?(P177-)
(1)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2)主要类型
(一)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二)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积累型剩余;
2.结构型剩余; 3.替代型剩余;4.季节型剩余。
2.解释刘易斯模式(基本含义)(P173-)
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
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
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此题论述备选,同学们可自行展开)
(1)加快城市化速度。
(2)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和组织化程度。
第11章 农业家庭经营P262
1.什么是农业的家庭经营?
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
2.现阶段农户兼业化的原因是什么?
(1)现阶段的农户家庭收入的不足是农户兼业最直接的动因
(2)农业收入的基础作用及保有土地的积极意义是农户兼业的保证
(3)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可能
第12章农业合作社
1.农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的涵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2.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通过的合作原则:自愿和开放原则 ;社员民主控制;社员的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提供信息;合作社要通过协作形成地方性、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组织结构;关心社区发展。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模式选择?
(1)专业合作社模式;
(2)日本农协模式;
(3)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第13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答: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第三篇: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家庭经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
课程名称 农村农业经济学
姓名刘金泽
学号21080212
主修经济学
摘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处于微观基础主导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家庭经营制度将长时期存在。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营养食品,农产品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小规模家庭经营制度的介绍及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分析,对两者的关系的分析及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规模家庭经营 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农村家庭小规模经营制度
(一)家庭小规模经营的发展和存在原因
研究我国的农村家庭经营, 有必要对它的产生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追本溯源, 家庭经营作为历史的产物, 它是随着私有制和家庭的出现而出现的。当代西欧的农村, 也存在大小不等的家庭农场。由此可见, 家庭经营是一种一般的经营形式。它可以跨越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而存在。我国目前农村实行的以家庭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制, 是对这一古老经营形式的现实抉择。它的出现决非偶然, 这是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农业中生产力发展的特殊方式决定的。家庭经营的建立, 适应了这两个生产力发展的特点, 它使家庭经营日益活跃起来, 使农村生产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使农村经济出现了划时代的繁荣发展局面, 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 尽管农村生产力与过去相比, 可以说有了飞跃性发展, 可是由于起点太低, 它反映在家庭经营上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 我国现在的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家庭小规模经营制度将长时期存在:
1、土地资源稀缺制约
土地资源越稀缺,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感就越强,土地的集中也就越困难。部分农民由于没有其它稳定的农外就业门路,一旦失去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活和职业的最后保障,因此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土地。加上我国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对农业进行扶持,包括技术三下乡、农产品价格补贴、农业技术的资金支持等,要改变目前家庭规模经营体制,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2、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国际、国内的经验证明,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一般农村劳力有60%以上转移出去。西方发达国家实现这一转移的规律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大量吸收农业潜在劳动力,使农业劳动力转到非农业部门去。近年来.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吸收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但是还是有很多潜在的因素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难以得到转移。政府虽然即使采取了措施,避免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过多影响,但主流经济状况的低迷,使这批农民工不得不从新回到农村进行土地劳作。随着知识经济年代的到老,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者对从业人员换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就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企业实行优化组台,成千上万的农民被迫退出城市,回到农村,不少地方出现农村剩余劳力逆向转移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面积推行土地的规模经营,必将引起农民心理动荡,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3、现代化资金不足以改变农业经营制度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最终靠工业现代化来武装.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西欧一些国家工业得到很快恢复和迅猛发展,对农业的投人不断增加。我国少数地方也有实行规模经营的. 每亩耕地拥有固定资产才几百元,仅只是实现了部分现代化。就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而言,不要说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即使达到目前顺义县的水平,至少在近、中期难以办到。
(二)家庭小规模经营面临的问题
1、人多耕地少,导致超细小、分散家庭经营,阻碍实现农业现代化、集约化、机械化。
2、解决了劳动生产效率问题,但损失了规模经营效益。中国做不到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实现现代化的组织形式公司农场。
3、农场规模远在现代生产力水平的底线之下时,以其为基础的科技应用、市场准入、维生收入、从农热情等等都日益变得难以为继了,现代农业也就因此成为一个可求不可得的奢望。
4、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不够,除了杂交水稻之外,还有大米、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也应加大研究支持力度。
5、在市场方面,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卖难买难的反复交替。小规模经营的产量少,面对庞大的中国农业市场,导致供需不平衡。
6、。在兼业农户当中,有许多是规模狭小、技术水平不高、资金短缺、商品率低、不适合农业现代化要求、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农户。特别是新一代农民工,他们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又不愿从事农业工作。由于失业从城市退回到农村,他们根本无法开始土地劳作,只能弃农
二、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是我国农产品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突出问题。由于我国各主要农区广泛存在的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严重的耕地问题使粮食产量下降的同时也使粮食的质量安全提出质疑。
三、家庭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联
(一)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
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就很稀缺,特别是耕地面积在不断地缩减,人均耕地面积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多地少的状况导致了分散化的家庭小规模经营。像这种家庭式小作坊的数量多,分散广,难以统一管理,且无法对其逐一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因此无法保障国内及国外市场上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二)生产标准各不相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难以建立。
地形复杂,各地地势不同,耕地的土壤生产能力及含有的微小元素各不相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也就各有不同,因此要制定涵盖面广、符合大多数农业生产户经营的统一标准难以建立。
内在矛盾的应对策略
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小规模家庭经营还将继续存在,而小规模经营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解决这个内在矛盾的核心在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如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村、农业经济及增加农民收入,就是当前各级政府官员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政策要更加灵活
怎样推进产业化的发展,今天我强调重点抓住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从带动农民的角度,大中小企业都很重要,但是政府着力点应该扶大扶优扶强。第一就是关于财政对龙头企业的支持。第二个就是公共财政支持龙头企业的什么环节什么领域。因为公共财政要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是今后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农村企业毕竟也还是经营性的企业,财政不能什么都支持,重点至少三点,一是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二是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各种中介组织协会等等,这些方面我们太薄弱了。第三是关于税收对农村产业化支持问题。税收在总体上讲应该采取鼓励机制。第四我认为也是最大的问题,就是现在所有的金融体系的设计都没有很好地研究和考虑农户到底需要什么。农户需要是短期的,小额的,没有抵押担保的,及时而灵便的金融服务,这种金融需求显然不是正规的经营组织和机构所能满足的,这当中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二)抓好四大环节
特色经济必须要有规模,没有规模,社会化服务就很难跟上,市场的销售也很难持久地向前拓展。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实行的一项农业的基本政策是家庭承包经营,仅仅靠几个专业户,这个产业是做不大的,必须要在几个乡,甚至几十个乡几个县这样的范围形成一个区域化的布局,确保后续产业的发展。品牌意味着一个地方的优势在市场上面得到体现。要发挥我们的优势,就是要扩大我们品牌的影响。产业化经营我的理解,有三层含义:第一个是指从生产到加工到流通的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第二个含义就是组织形式,就是我们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第三个含义就是企业机制,我们在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通过有效的形式把双方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共同发展。
(三)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要紧密结合把工业发展的成果运用到农业产业,搞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就需要有一部分农民要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非农产业就是向城镇化发展。那么小城镇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要统一规划,小城镇的发展不能脱离产业化孤立地发展,产业化的发展最后要落在农民收入的增加上面。产业化还要和高科技的要求相适应,还要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如奶业协会、葡萄业协会,来帮助农民解决资金不足和销路问题。我们国家对行业协会重视的还不够,它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当务之急是需要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来推动我们产业化的发展,政府要做好服务,要做好宏观指导。
(四)制度创新
农村土地的产权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大部分龙头企业已有固定的资产并不多,特别是可以用来抵押的资产非常少。原因是中国的农村土地的产权界定不清晰,虽然说是集体所有制,但农村土地目前还不能作为资产去申请抵押贷款。没有一个合法合理的资产去参与这个龙头企业的入股,从企业本身的角度来说都不完备。农村的土地这么大一块资产,今后如果不在土地的产权问题上做文章的话,对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利因素。第二块我觉得需要有比较好的法规制度。有了比较好的产权界定,接下来需要的是产权保护。农业产业化这块不仅仅是产权保护的问题,还有怎么履行合同和利益分享的规定,这些都要有非常好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也保护农村企业的利益。
第四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管111班 王梦 201102143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还是“三农”问题。我们所说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该问题的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我们如果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劳动力的转移; 问题; 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必然面对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像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数量众多的国家,是否可以非常顺利地解决这一挑战性的难题,是关系到我国进行城市化、工业化战略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的中国,所面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是十分巨大,有关人士依据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我国2000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了3.17亿。并又进一步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进行全面调查得出,从1998到2004年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多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4%;到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计可达10824万人,与2004年相比增加了将近564万人,同比增长率为5.5%。2006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了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所占比重为50.8%;而农村从业人员有47852万人,约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左右;局调查显示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也有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居多数,所占份额约64%。
有关学者对农村劳动力流向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两种走向:第一类主要是向与自己省份临近的省份进行转移;第二类主要是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向一些发达的沿海省份进行大规模的转移。还有一些统计指出,四川、河南、甘肃、安徽、湖南、广西、河北是我国最主要的几个农村劳动力流出省份,这些省份主要是经济不发达,并且比较落后,农村富余劳动力过多并且而就业机会相对比较少。其中据统计得出四川、河南、甘肃、湖南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量分别达到了180万、200万、120万和90万。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在2005年根据对有关材料的调查指出,针对进入第二、三产业的农民工中,大多数都相对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并且这些行业的工作技术含量都很低,人力资本投入也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绝大多数农民思想观念比较保守,不能很快的从传统观念向现代新观念迈进,不能够接受新时代潮流;法律意识缺乏,很少关注法律方面的知识,从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最主要的是小农意识却比较强烈,喜欢长久居住在生我养我的土地家园上,对搬迁制度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对于一点小小的财富就很容易满足,不思进取,传统形式的守财奴,最主要的是缺乏风险意识和财富投资创业精神。许多农民都持着这样一种观念,普遍把土地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愿意离开他们的那一片土地,然而他们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他们都忽视或者没有意识到土地不仅是一种可以增值的资源,还是一种可以流转的商品资源。农民的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严重的制约。但是实践可以证明,农民思想观念是否改变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构成了直接制约和深远的影响。
2、农民的文化素质都普遍比较低。2008年通过对我乡农村劳动力素质抽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居然占到了90.50%,然而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才区区仅占到6.96%左右。农民主体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工的转移的程度和步伐,具体表现为一下两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对非农产业的要求不适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在最近几年里,企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而质量要求却呈现递增趋势,并且越来越高,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非农产业的门槛也变得越来越高,要劳动力要转移出去变得也越来越困难。
(2)农村劳动力素质非常低,对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农业内部吸收和容纳更多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妨碍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实现的只能是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近一些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在外出流动就业中所占比重在增加,但对于那些已转入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并不敢完全摆脱农业,和放弃他们的土地承包权,仍然利用空余时间来经营他们的农业。对于那些已转移劳动力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属于亦工亦农型,他们对于自己的就业岗位不稳定。针对这种不稳定的转移,很容易受国家大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并且,一旦受其影响就很容易出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回流的现象。
3、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的空间范围很窄。随着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迈进,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产生大为减弱的影响,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这种替代作用的累积,一旦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就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排斥作用,这将导致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出现,是很不容乐观的。
4、非农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最近一些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变得很缓慢,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为资金密集型,从而劳动就业成本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又由于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都相对薄弱,经济效益又不佳,也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5、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并且土地权益也不明晰。又加上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使得一些权利义务之间的不明确关系,这也引发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不断的产生纠纷,从而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由于农民土地不愿退出,使得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也就说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转移问题。
6、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能保障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的进本生活问题。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的数年间,农民也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他们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农民工虽然生活在城市,并且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然而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又加上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也就不享有参加工会的权利,他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没有享有最基本的劳动福利保障。
7、劳动力市场开启缓慢,中介组织发展迟缓。在目前来看,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几乎绝大多数都是自发的,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缺乏调节,对农村劳动力就业也缺乏组织与指导。
三、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措施
1、农村教育思想从保守化要转变为现实化。很多农民的价值观念仍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仅仅靠宣传先进教育理念是很难转变的,强制转变又是不可取的,因此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对农民正确的引导、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好处。最近两年来,我们镇上各村的信息公告栏也已经开始使用,并且信息丰富多彩,受到农民热切的关注。这也更能让广大农民看到教育所带来的“效益”的是一批知识分子乐观的收入和较好的生活水平待遇,及有一技之长的技工等人才的生活的大大的改善等,通过这些鲜活的例子,更能对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鼓励作用。
2、对农民素质进行逐步提高。制约农民工转移数量的重要因素是农村劳动力素质的较低。针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们有以下两点建议:(1)给农民提供素质教育的保障。大力推广国家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能够保证适龄少年儿童正常进入学校进行学习,为自己以后的就业道路做好铺垫。(2)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点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从而来不断地提高他们关于科学种田方面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对户籍制度加快改革力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并使农民就业政策公平化、合理化,进一步保证进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除此之外,必须加快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加大改革,让那些离开土地转移入城市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社会保障体系所带来的好处。
4、农村土地政策要按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方向实施。在农村,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就是土地资源了,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关键要看如何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这也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效的基本标准。对于土地股份改革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程序进行切实的规划,对土地也要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
5、有关政府职能要大力发挥,对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也要增加。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对有关市场用工方面的信息进行全面搜集,这样可以为外出务工农民有一定的帮助;
(2)对农民进行劳务输出进行大力的宣传,高效的组织与领导;
(3)对外出打工农民,政府应该提供权益方面的保护和跟踪方面的服务;(4)也要对农民对开展知识培训讲座;
(5)市场中介组织要鼓励开展,这也是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一种有效的平台;(6)对中介组织行为要依法规范,并且对劳动力市场也要进行依法整顿。
我国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为一项世纪工程,并且对这一问题有待解决,这一问题解决的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问题。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不仅仅只依靠政策的支持,一定程度上它还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辅助。由于受我国的当前这一国情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进行探索和进一步完善,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相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定会得到彻底完善的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刘传岩.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价格月刊, 2007(2)[2]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课题组.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研究[J].管理世界双月刊,1993(2)[3]郑家喜.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7(12)[4]崔传义.进入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农村经济,2007(6)[5]赵武,蔡宏波.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6]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J].国民经济管理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7]刘小容,王海涛.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转移就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8]胡枫.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7(1)
第五篇: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
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
112班
姓名:张娜 学号:120113902033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班级:金融112班,姓名:张娜)
摘要:农业保险是指专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对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发展农业保险是防范自然风险、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因素制约严重,许多自然因素人们还不能有效控制。农业保险的开办,对于管理风险、保障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一定作用。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如何运用农业保险手段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央很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已经在全国各地区全面起步,但总体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农业产值的3.2‰,覆盖面积仅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发展模式还不成熟,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农业保险的需求不足是困扰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农业经济现实的软弱性和广泛存在的小规模农户经营,使得农业客观上存在多种自然风险和政策、制度等社会风险,以及市场、价格等经济风险。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保险公司;缓慢发展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灾害种类多,受灾面积广,成灾比例高。中国现行的社会救济制度还不能对农业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给予足够的补偿。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政府财政补贴压力很大,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农业风险分散、损失补偿制度。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特性,因此,农业生产经营者承受着自然和市场风险。发展农业保险,是防范市场风险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客观需要。我国农民的收益和农业经济实际上处于一种极度的不确定状态,客观需要能够转移分散风险,分摊经济损失的管理机制。从2004年起农业保险试点模式在全国全面启动以来发展不尽如人意。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农业保险要长远发展,增加有效需求是关键。农业保险作为对农业风险损失事后补偿的一种手段,对稳定和保障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振兴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农民、保险政策、外部效应和保险公司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并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正文:
(一)农民方面的原因
1、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
农民对农业保险缺乏了解,缺乏参保主动性。中国农民长期处于分散封闭的小生产状态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未来各种风险缺乏周全的考虑,并时常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受灾时感到保险重要,无灾时则缺少防范,以为参加保险后如无发生灾害,则只交保费而没有收益,经济上要吃亏,以为保费是一种额外负担。一些风险不大的农业保险种类,农民根本不愿意参加,一些风险大的农业保险种类,保险公司又很难支付高赔率。
2、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农民收入水平低,难以支付相对较高的保费,在一定程度上讲,保险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奢饰品,保险作为一种满足安全层面的商品,只有农民在满足了生活需求之后才会产生对保险的需求。与中国农民低收入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农业保险的高保费。中国农民在较低收入水平的情况下,每个农户扣除必须的生活开支后,真正可以支配的收入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要在这些剩余收入中,再分出一部分来购买农业保险,对大多数农民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3、农户经营规模狭小
中国农村的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土地基本上是按户均分承包,且划分零散。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往年未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136.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上述四项加起来,2006年全国共减少耕地550.8万亩。2009年二月,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08年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8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8.2574亿亩,比上一减少29万亩。全国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小。这种过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格局,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农户自给性需要和种植的多样化,以及经营土地空间布局的分散化,客观上产生了一种内在风险调节和分担机制,在某程度上降低了灾害损失的经济影响。灾害损失经济影响的降低进一步减少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二)保险政策方面的原因
1、农业保险监管滞后
第一,农业保险监督成本高,有效性差,中国的保险监管起步晚,技术和经验缺乏,监管的重点仍在条款及费率的审批,手续费标准管理等方面,监管的科学性、前瞻性不够,既带来了繁重的监管任务和监管成本,又不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1980年以前,中国保险机构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农业保险是其开办的一个商业险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两者之间是上下级垂直领导关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管。从1980年起,具体执行保险监管职能的是中国人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司的保险处。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保险司,专门负责包括农业保险在内的保险监管。现在的保险监管机构是1998年11月成立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第二,缺乏专门针对政策性业务的监管,对不同性质的保险业务,实施不同的监管规则,这是国际惯例。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经营模式还是将业务委托给商业性保险公司来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这种运作模式仍处于试点阶段,相对比较粗放。
2、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
农业保险的经营主体、组织推动方式、准备金积累等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尽管中国农业法、保险法对农业保险有原则性的规定,但这些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省级人民保险公司设有农业保险处,有的省则连农业保险处也没有,而只是在财产保险处指定专人负责农业保险业务;在县级人民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没有专门的经办农业保险的机构。保险公司的这种机构设置,难以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中国的农业保险存在很大的真空地带。中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应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管理和经营,建立政府主导和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例如,全国范围内对小麦、水稻、棉花、生猪、奶牛等战略性农产品资源进行统保,各级地方政府可在烤烟、林木、茶叶、蔬菜、水产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上开展统保试点。
(三)农业保险的外部效应 所谓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按照外部效应结果的不同,可以将外部效应区分为正的外部效应与负的外部效应。微观经济学关于产品定价和资源最优配置的理论,是假定消费和生产无外部经济效果,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经济主体活动总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由于这种影响没有在商品价格中正确计入,故会造成市场扭曲。农业保险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引进农业保险,保险人不一定得益,而广大消费者才是农业保险的得益者。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带有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因其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种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它的生产和销售会呈现不足状态。农业保险的需求和供给不足正好印证了这一原理。
(四)保险公司方面的原因
1、农业保险自身的技术难题
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技术难题主要有:(1)农业保险厘定费率难度大。农业保险费率不易厘定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力的农作物和动物,且以露天作业为主,因而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侵害。二是农业保险标的分布地域辽阔,各地方自然灾害的种类、发生程度、发生频率及周期都难以估计。同其他险种一样,农业保险的保费率是由损失发生概率和附加费率组成,而上述特点说明了要准确统计出农业风险的损失发生概率和附加费率是很难的。(2)查灾、定损技术落后。农业保险的查灾和定损需要专业人员,且查灾和定损手段科技含量高,而先进查灾和定损工具的购置与专业人员的聘用,无疑会大大增加农业保险的运营成本,抬高保费,这既不符合保险公司的商业行为,也会减少农户对保险的需求。(3)道德风险不易防范。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有效监督机制缺失,保险标的不可控性,信息不对称时有发生,导致农业保险标的在发生损失或即将发生损失情况下,仅仅通过一般的保险技术难以控制其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2、农业保险利益不明显
保险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大数法则,即承保面大,才能分散风险。目前由于农业保险的面窄量小,承保比例很低,加上灾害发生频繁,使农业保险赔付率居高不下。1985年至2003年,农业保费累计收入77.35亿元,农业保险赔款累计67.2亿元,赔付率高达86.89%。在这19年中,赔付率达到或超过100%的7年,最高赔付率为136.34%,最低为63.94%。如果再加上农业保险经营费用,则农业保险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再加上农业保险在财产保险公司业务中所占比重极低,又不是未来保险公司具有发展前途的经营项目,在商业保险公司当前的经营体制下,压缩农业保险业务成了必然选择。
3、农业保险的高风险
农业保险的对象是具有生命力的动植物,特别是种植业要受气候、土壤、雨量等自然因素影响,这就决定了农业运行风险要高于工业和其他产业,尤其是我国自然灾害频繁,生产技术落后,农业灾害具有危害面广,成灾率高的特点,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差异极大,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农业保险经营本身风险过高,从而造成“保得多也就赔得多”的恶性循环。同时因为没有大量的农业经营者来参加农业保险,无法形成大数法则效应,从而造成保费过高。另外,由于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自然灾害分布不均,结果是只有那些对自身农业经营情况非常了解,且预见损失概率最高的农业经营者参保,其他人不参保,最后导致保险公司入不敷出。
4、保险公司运营资产渠道窄
实践表明经营农业保险的业务费用要高于其他险种,这会对农业保费收入的保值、增值提出更高要求。而按照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国保险公司运营资产的渠道很窄,国内对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品种禁令颇多,这样资产运营的收益无法抵冲农业保险运营的高成本,再加上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最终导致农业保险经营上的只赔不赚。当前中国的财产保险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城市市场的的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在加大创新力度的同时,发现新的市场是每个公司面临的课题,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农村保险消费能力正在逐步得到培育和壮大,因此,保险公司应加大对农村市场的研究和投入,在当前情势下双方都出于主动的地位,积极性高,才能促进保险工作的顺利实施。
5、农业险种核算管理办法不合理
由于目前农业保险经营附属在财产保险中,与其他保险一样实行“单独核算,一年一算,盈余上交”的核算管理办法,无法积累农业保险基金。而农业风险年际差异很大,发生地区集中,不能积累农业保险基金的核算管理办法,显然不适合农业保险自身经营的特点。况且以利润为考核指标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压缩了农业保险的生存空间。
综述:从以上分析可知,导致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全面解决困扰农业保险发展的这些问题,中国农业保险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对于当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现状,要全面解决这个问题紧靠一方面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必须社会各方面一同努力,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扩大财政对农业方面的支出;政府应促进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农民增加对农业风险的认识程度,从主观上认识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价值。此外,政府还应扩大宣传,让更多的农民认识和了解农业保险。中国农村地区幅员辽阔,农业生产情况差异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继续完善。由政府成立非营利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进行农业保险的产品设计、管理和经营,建立政府主导和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作模式。对重点农产品进行统保。我国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起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村长期稳定的保障机制。保险公司要建立起规范、合理的理赔程序和标准。发生赔案后,要及时足额的赔付给投保农户。此外保险公司还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理赔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人员工作能力。农民应增强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程度,如果农民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程度不够,不知道农业保险的作用,必然会减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M],2001:21 [2]陈盛伟.保险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M],2004 [3] 我国县域金融结构的缺陷与优化-金融教育研究-2013年 第1期(6)[4]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 [5]农业保险需要建立大灾风险管理制度-上海保险-2013年 第1期(4)[6]龙文军.谁来拯救农业保险:农业保险行为主体互动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