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5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02:2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篇: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农业经济学知识重点

第一章 导论

1.农业概念: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的特征:①是一种自然再生产过程(根本特性)

②是一种经济再生产

③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

3.★农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①产品贡献

②要素贡献

③市场贡献

④外汇贡献

4.农业非商品产出功能:①环境功能

②社会功能

③粮食安全功能

④经济功能

⑤文化功能

第二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农产品供给的含义: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

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农产品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一般情况

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3.★影响农产品供给变动的因素

①其他相关农产品价格 ②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 ③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④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⑤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⑥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⑦其他因素政府法令和宏观调控政策等

4.★农产品需求的含义:农产品需求指农产品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

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农产品的数量

5.农产品需求规律:一般而言,农产品的价格水平与消费者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关系,即

价格上升,购买量减少,价格下降,购买量增加

6.替代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

7.收入效应:指农产品消费者在货币收入不变,但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改变农产品的购买量,从而达

到更高的效用水平8.★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

①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②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③中间需求的变化 ④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⑤消费者的偏好与消费观念

⑥消费者的文化习俗

⑦消费者对农产品未来价格的预期

⑧政府的消费政策 9.农产品供给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其

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10.★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① 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② 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③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

④ 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11.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

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 12.★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程度

②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

③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

④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⑤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⑥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或轻工业对某种农产品的依赖程度

13.★“薄利多销”与“谷贱伤农” 14.蛛网理论

(1)收敛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则小于

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收敛型的

(2)发散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程度大于对需求的影响程度,这种蛛网就是发散型的

(3)封闭型蛛网的前提条件:如果农产品的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价格变动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相等,这

种蛛网就是封闭型的

第三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流通过程中的三流:商流、物流、信息流

2.农产品批发市场按地理位置可分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中转地批发市场 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①商品集散功能

②价格形成功能 ③供求调节功能

④信息中心功能

⑤综合服务功能

4.★零售业态的含义:是指零售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者需求而形成的不同经营形态,零售业态的内在组成要

素分别为:目标顾客、商业结构、服务方式、店铺环境、价格策略等

第四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1.期货的概念:是指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 2.★期货交易者的分类:套期保值者和期货投机者 3.★期货市场的功能:发现价格功能、回避风险功能

4.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对现货市场的宏观作用:① 减缓价格波动 ② 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

③ 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

第五章 农产品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的两大基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区别

① 构建的市场条件不同

② 研究的对象不同

③ 讨论的优势来源不同

④ 衡量标准不同

3.★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的联系:比较优势理论是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发挥比较优势是实现竞争优

势的最佳途径

4.★WTO基本原则:①扩大市场准入原则,消除非关税壁垒

②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 ③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④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

第六章 农业生产要素

1.土地的概念: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

被等一切自然条件

积是有限的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土地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2.★土地特征:自然特性 肥力可以不断提高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土地利用的稀缺性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经济特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从一定的土地上所得到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

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却在逐渐减少 4.★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①因地制宜

②节约用地

③保护资源

④有偿利用

5.★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

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6.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①劳动集约型

②技术集约型

③资金集约型

7.土地集约经营的意义:①可以弥补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通过提高土地生产率,不断增加农产品总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②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精耕细作等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增加农民收益

③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实现高产稳产,提高质量

8.提高我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①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③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④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⑤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9.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

①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a.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b.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c.政府的支持与帮助)②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

(a.重视土地向某些生产项目集中 b.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c.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d.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③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10.土地使用制可以分为:“两权”合一型和“两权”分离型 11.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土地承包方 土地发包方

1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①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②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

④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⑤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⑥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⑦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

13.★“反租倒包”的含义:是指集体或单位、个人以一定的租金将农户承包地土地租赁后,经过投资开发或

者改善生产条件后再重新发包给单位或农户经营

1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①平等、自愿、有偿原则

②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 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④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⑤优先原则 15.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①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

②水资源同其他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③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题,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

④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⑤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

第七章 农业劳动力

1.★刘易斯模式

①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能够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落后方式进行生产的,含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部门,这一部门生产率低,劳动报酬低;另一元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城市工业部门,它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比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高 ②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③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④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于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⑤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2.★刘易斯拐点:劳动力从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3.★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

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4.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①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分为:绝对剩余、相对剩余

②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分为:积累型剩余、结构型剩余、替代型剩余、季节性剩余

5★.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农业劳动生产率指农业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农产品数量,或者生产单

位农产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

农业劳动生产率

农业产品数量

农业劳动时间

6.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①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途径

②是增加积累和提高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决定条件 ③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根本标志

④是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7.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①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②不断改进农业劳动者的物质技术装备

③合理利用和逐步改善自然条件

④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

第八章 农业技术进步

1.★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①渐进性

②系统性

③外生性

④复杂性

⑤周期性 2.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①要素稀缺诱导的技术进步

②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3.★农业技术的经济类型:劳动节约型技术、资源节约型技术、中性技术

4.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道路的选择:①第一阶段应以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②第二阶段应是资源节约型与劳动

节约型技术全面发展和有机结合

第九章 农业资金

1.农业资金的三大类:①农业财政资金

②农业信贷资金

③农户资金

2.农户资金的来源 :①农业生产经营所得 ②非农业生产经营所得 ③劳务所得 ④财产性收入 ⑤转移性收入

第十章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1.★农业信息的内涵:农业信息是指以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

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

第十一章 农业家庭经营

1.★农业家庭经营的含义: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

营活动,因此又称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

第十四章 农业保护政策

1.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断标准:经济结构主义观点、农业比较优势大小的观点

第十五章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

1.★食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特点

①危害的直接性

②危害的隐蔽性

③危害的累积性

④危害产生的多环节性 2.★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途径

①物理污染:指由物理性因素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②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③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污染对食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3.中国食品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 绿色食品认证 有机食品认证

第十七章 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农业现代化

1.传统农业的特点:①技术停滞

②粗放式耕作与劳动密集型精耕细作相结合,劳动生产率及其低下

③封闭的、自我循环和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农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①建设起一个发达的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

②建设起一个富裕的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③建设起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3.★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业化战略、城市化战略、市场化战略、农业保护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十八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

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

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

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①经济持续性

②社会持续性

③生态持续性

3.可持续农业发展趋势:①追求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②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建立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体系

④强化农业系统内的自养、自控功能

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4.★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农业循环经济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按照生态系统内部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物链原理,通过工程与技术措施,强化农业生产各环节的联系,实现物质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从而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可能会考大题:

1.试分析当代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2.分析农贸市场和超市在销售农产品上的优劣势及发展趋势

第二篇:农业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注:如果书上和PPT上答案有冲突,则两者都可以。老师说不需要一字不漏背下来,答到要点、意思对即可)

第1章 导论

1.农业贡献包括哪些方面并作简要分析(回答四个要点+适当展开,答案仅供参考)P4

(1)产品贡献。食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非农产业部门的食品消费主要原于农业部门。农业除了对国民的食品贡献以外,还有对国家工业发展所作出的原料贡献。

(2)要素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要素贡献,是指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转移到非农业部门,从而推动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农业部门所提供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资本和土地。

(3)市场贡献。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市场贡献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农民作为买着。购买服装、家具、日用工业品、耐用消费品等和农药、化肥、种子、农膜、农用机械及其他农业投入品。农民对这些工业品的消费扩大了工业品的市场,工业品市场的扩大又会刺激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扩张。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不断转移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农村人口不断迁移到城市居住,因此农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会推动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也会使农业对农药、化肥、农业机械等农用工业品消费的增加。农民用于工业品的支出代表农民对整个经济发展所作贡献的一个方面。②农民还是一个卖者。作为卖者,农民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把粮食及其他农产品出售给非农产业部门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农民这种消费活动,不仅提高了农业滋生的市场化程度,而且满足了非农产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市场流通量增加以后,不但可以促进相关运销业的发展,而且是农产品的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也有利于农业要素市场体系的发育成熟。

(4)外汇贡献。所谓外汇贡献,是指通过出口农产品,农业为国家经济建设赚取外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赚取了大量外汇,用农业赚取的外汇购买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武装本国工业,从而促进了本国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

2.什么是农业多功能?结合实际谈谈农业多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P8

农业多功能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农业多功能表现为五个功能:

(1)环境功能:农业的环境保护功能包括农业景观和各种生态问题:水土保持、补充地下水、维持生物多样性、缓解气候变化等。

(2)社会功能:由于农业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模式以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社会资本的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商品的供给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既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确保家庭粮食安全的特殊功能。

(4)经济功能: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力就业、经济缓冲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提供消遣场所、文化和历史继承、形成农业景观、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农村居民学习能力和维持特殊的生态系统等功能。

(5)文化功能:农业具有形成和保持农村独特文化和历史的功能。

第2章 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1.何谓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需要具备那两个条件?P23

(1)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着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能够出售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2)从经济学角度讲,农产品供给的形式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经营者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二是生产经营者有供应能力。当只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而没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或虽有供应农产品的能力但并没有出售农产品的愿望,都不能形成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2.影响农产品供给的因素

(1)比较价格的变化;(2)技术变化;(3)投入要素价格;(4)生产者数量;(5)对价格的预期

3.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的概念P38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反应的灵敏度,即指农产品供给量变动率对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其大小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Es=(ΔQ/Q)/(ΔP/P)=ΔQ/ΔP*P/Q

4.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P40

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又称农产品需求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反映的灵敏程度,即指农产品需求量变动率对其价格变动率的比率。Ed=(ΔQ/Q)/(ΔP/P)=ΔQ/ΔP*P/Q

5.影响农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P42

(1)农产品的必需程度;(2)农产品替代与互补程度;(3)农产品的用途情况;(4)农产品价格高低及其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6.恩格尔系数的含义与意义

(1)含义:食品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全部生活消费支出)*100%

(2)意义:

第一,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居民食品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定量关系。

第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第三,恩格尔系数对于研究消费结构(如衣着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3章 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流通

1.农产品零售市场为什么会向超市连锁配送方向发展?(以下几点+展开)

超市、连锁、配送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成熟的标志。

首先,强化了生产经营者的品牌意识;

其次,利于农产品质量得到全程监控;

第三,有利于农产品的优质优价。

第4章 农产品期货市场

1.农产品期货交易及它的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由买卖双方在交易所内预先签定买卖合同,而货款的交付与货物的交割则要在约定远期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属于信用交易范畴。

(2)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是一种“买空卖空”的交易行为;

2.期货交易是一种委托性质的交易行为;

3.期货交易是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的交易行为;

4.期货交易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行为。

2.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P81

(1)回避市场风险(转移价格风险);(2)发现合理价格;(3)风险投资和资源配置功能;(4)

国际定价;(5)知识更新。

第6章农业土地资源

1.什么是地租?什么是级差地租?

(1)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将土地转给他人使用而获得的收入,它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

(2)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等量资本投入到条件较优(包括土地肥沃程度较高或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上,或者生产率不同的各个资本连续投入到同一块土地上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前者叫做级差地租Ⅰ,后者叫做级差地租Ⅱ。

2.土地集约经营有哪几种类型,应如何提高土地的集约经营水平?

(1)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1.劳动集约型;2.技术集约型; 3.资金集约型。

(2)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1. 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 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

4. 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

5. 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3.何谓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简单地说,是指在最适宜的土地面积上的经营。

第7章农业劳动力P165

1.什么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其主要类型有哪些?(P177-)

(1)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2)主要类型

(一)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二)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积累型剩余;

2.结构型剩余; 3.替代型剩余;4.季节型剩余。

2.解释刘易斯模式(基本含义)(P173-)

刘易斯模式: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

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

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此题论述备选,同学们可自行展开)

(1)加快城市化速度。

(2)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健全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和组织化程度。

第11章 农业家庭经营P262

1.什么是农业的家庭经营?

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经营或家庭农场经营。

2.现阶段农户兼业化的原因是什么?

(1)现阶段的农户家庭收入的不足是农户兼业最直接的动因

(2)农业收入的基础作用及保有土地的积极意义是农户兼业的保证

(3)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农户兼业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可能

第12章农业合作社

1.农业合作社经济组织的涵义?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称农业合作社,是指农民,特别是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各自的生产以至生活条件,在自愿互助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遵守合作社的法律和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所组成的企业组织形式。

2.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1995年国际合作社联盟通过的合作原则:自愿和开放原则 ;社员民主控制;社员的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提供信息;合作社要通过协作形成地方性、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组织结构;关心社区发展。

3.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模式选择?

(1)专业合作社模式;

(2)日本农协模式;

(3)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模式。

第13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概念?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答: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 知识点范文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一章 引论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一、起源于古希腊的家政管理

亚里士多德(Aristotes,前384—前322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经济思想主要见之于《政治学》和《伦理学》。他认为,经济一词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研究家庭关系,除夫妻关系外,主要是研究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二是研究致富技术。

二、古典经济学阶段(Political Economy)1.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或革命)亚当·斯密(Smith Adam,1723-1790)英国伦理学家,经济学家,集重农学派和重商主义理论之大成而为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主要著作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斯密研究经济问题的出发点是“经济人”,即人的利已本性。继承了英法古典经济学家把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的传统,同时批判了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是致富源泉的错误观点,也摆脱了“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重农主义的片面看法。他系统地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并据此提出了利润和地租是劳动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他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其“看不见的手”的著名论断至今仍是经济学家们热烈争论的话题之一。

2.古典经济学的分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庸俗政治)经济学 斯密对经济学的发展贡献很大,萨伊等人致力于分离斯密中的庸俗成分,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庸俗的经济学体系,即现在的西方经济学体系。马克思则一方面吸收斯密学说中介的科学成分,一方面对其学说中的错误成分给予中肯的批判,创建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和批判的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的政治经济学。因此,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物质生产相关的或其后面的生产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着重在不同阶级的行为分析和利益矛盾分析,而疏于对具体人的行为和经济行为分析。在马克思那里,人是阶级性的人,是社会的人,抽象的人,只有阶级性,而又具体的人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可以很好地解释生产关系变化和发展规律,解释历史变动规律,却没能解释人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经济行为,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规律。

(庸俗政治)经济学:作为资本主义上层建筑之意识形态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至18世纪下半叶开始,其主要任务转到为资本主义秩序辩护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上,从而形成马克思所称的庸俗政治经济学或当今经济学。在学术渊源上,庸俗政治经济学继承了斯密的庸俗部分,视资本主义社会为永恒的社会,是历史的终结,因而只研究经济现象的外在联系,为资本主义制度(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辩护。并最终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经济学取代政治经济学,而将政策经济学视为政治经济学。

三、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派(从Political Economy到Economy,第二次综合)1.“新古典学派” 是19世纪末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创建的一个有较大影响的学派。他们以局部均衡论为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价值和分配理论,分析经济体系中的价格形成过程和资源配置的过程。马歇尔在英国传统的庸俗经济学的基础上吸收各种新的庸俗经济学的学说,写成了《经济学原理》(1890),用折衷的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生产力论等溶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经济学体系。其特点是:用主观心理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用社会达尔文进化论和“连续原理”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在方法论上吸收边际效用学派的边际分析方法和力学上的均衡概念。关于价值、价格的决定问题,古典经济学家一般是从供给即生产费用方面进行解释的,而边际效用学派则侧重从需求即效用方面来加以解释。马歇尔将两者综合,认为商品的价值、价格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点。当代西方经济学界称剑桥学派为“新古典学派”,主要就是指在这一点上“新”于古典学派。在政策主张上,是自由放任的积极鼓吹者。

2.凯恩斯革命

Keynes John Maynard,1883-1946,现代最有影响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多次担任英国政府要职,曾任英财政部高级官员,主要著作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提出了有效需求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由于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即容易流动的资产为人们所偏好因而喜欢以现金形式保存一部分资产-导致投资需求不足);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认为如果投资支出或政府支出有一定增加,必定导致国民收入成倍增加。据此,凯恩斯强调实行国家宏观调控,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府刺激消费、投资和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扩大商品与资本输出政策,加之福利政策等,以调节国内阶级利益矛盾、熨平周期性经济波动,促进资本主义持续稳定发展。

由凯恩斯开始,西方经济学便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宏观经济学更多地涉及到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解决社会中不同利益矛盾实现社会稳定问题。

四、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萨谬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第三次综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萨谬尔森,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代表学者。其自1948年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D·诺德豪斯合作的《经济学》教科书,于1998年出版了第16版,为世界上最畅销的经济学教授书,共有40多种文字的译本。

以萨谬尔森为代表所提出的“新古典综合”,在坚持新古典学派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做到了与时俱进。其《经济学》涵括了(评述或反映了)当代经济学的最前沿领域,因而成为当代西方的主流经济学。

BBCDBBD DCABC DABBD DDCDB DCABA ABBDB ACCBD ADCBA ABBCD DDDCA AABAC ABDCD

第四篇: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Ps:全手打,有错别字谅解。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1.产业是具体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P4 2.战略关联分类法 P6 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3.生产要素分类法 P12 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不同比重和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4.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P12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幼小产业

新兴产业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

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朝阳产业常常与夕阳产业相对应。

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引起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逐渐缩小的产业。这类产品往往是由过了壮年期的产业发展而来的,继续衰退下去就成为夕阳产业,最后成为淘汰产业。这类产业如果某些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会重新获得新生,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

夕阳产业 淘汰产业

5.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P15 6.产业组织 P31 所谓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7.马歇尔冲突 P33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8.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竞争格局。P34 9.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P98 A.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B.产品差异化

指企业在其提供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的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C.进入和退出壁垒 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F短期成本结构

10.广告密度=AD/SL 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 P103 11.勒纳指数(了解)P120 勒纳指数度量的事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L=(P-MC)/P P—价格 MC—边际成本

A 完全竞争下,价格=边际成本,L=0 B 垄断情况下,L不会超过1 C L越大,竞争程度越低。

D 无法反映企业为了谋取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12.贝恩指数(了解)P121 贝恩指数代表的事行业的超额利润表。

理论依据:市场中如果持续才在超额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高,垄断能力越强

13.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P129 到目前为止,产业组织学者不再简单的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从短期考察,可以把市场结构看成是既定的要素,作为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环境,市场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归纳起来,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式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优势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14.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P162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前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后工业化时期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a农业为主 b轻纺工业为主 c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 d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 e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 f第三产业为主 g信息产业为主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15.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P166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1)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2)人口因素(3)技术进步(4)资金供应状(5)商品供应状况(6)环境因素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消费需求(2)投资需求

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16.产业关联 P172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17.产业关联方式(了解)P172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18.产业波及效果 P189 产业波及效果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时,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19.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220 A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当地区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或不协调时,非常有必要进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非常有不要促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20.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P257 市场失灵说 赶超战略说 国际竞争说 21.产业政策的手段

直接干预 间接诱导 法律规制 22.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P300(1)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2)满足人们日益复杂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3)作为大企业垄断的制约力量,促进市场竞争

(4)加快技术创新与扩散,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5)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宽松的环境(6)扩大税基、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7)充当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

(8)促进农村发展与进步,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农村市场,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23.中小企业政策的性质和基本课题 P301 性质:经济问题主要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市场上相对于大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致使中小企业经常受到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经营亏损等问题的困扰。

基本课题:包括保护、扶植和指导三个方面。24.产业规制 P306 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政府规制是政府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的法律约束力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社会规制是指政府规制相对独立,对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准法律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行业自律规制又可称之为行业管理,它介于政府规制和社会规制之间,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企业的规划、协调,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组织规制。25.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P306 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民间平衡性产业规制

26.政府为什么规制产业经济?P314(1)总体来说 在政府、企业、市场所组成的三要素体制中,政府基于维护市场效率、维护社会公平以及意识形态的原因规制产业经济。(2)具体来说

A.经济原因。因为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用物品、不完全竞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要么根本无法解决,要么成本过高,而政府规制相对而言,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政府规制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B社会公平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27.自然垄断产业 P327 自然垄断产业是指其主要业务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大规模固定资本投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具有网络效益的产业。

第五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劳动的概念与动因、劳动的特征与分类、劳动是生产诸要素的主体(劳动的双重功能)

2.经济活动中人与人的因素、劳动关系(具体内容)

3.劳动力基本概念及特征(性质)

4.劳动力自身特点(一般的特点与现代科技条件下的特点——先讲科技与劳动发展的关系)

5.劳动力绝对数量(明晰适龄人口——加减法表示,劳动力人口构成)判断?

6.影响劳动力数量的因素

人口因素、劳动力参与率、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对劳动力数量的影响

7.劳动力供给概念、供给弹性、供给曲线(曲线的内容反映的经济学现象——对图形的考

察)

8.劳动力需求含义

9.劳动力需求的性质——派生需求(劳动力需求与普通商品需求的不同—与异同相比较)

10.劳动力需求曲线、需求弹性

11.派生需求定理及相关的定理

12.辨析:影响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因素、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13.什么是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共性与特性

14.劳动力市场上的三方关系(供给一方、需求一方、价格?——供给一方、需求一方、政

府)

15.现代劳动力市场的特征: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具体的内容)

16.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劳动力市场特征的落实与运

行机制的完善)

17.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18.就业概念、劳动就业的关系

19.劳动就业关系的基本内容、劳动就业关系的基本原则

20.影响劳动就业的主要因素(人口、科学技术)

21.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科技发展就业政策)

22.劳动分配关系核心、劳动报酬与国民收入分配、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状况、最终形成的个人消费基金

23.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及收入的构成24.劳动力素质的构成要素(质量和数量)劳动力素质形成的基础

25.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数量)

26.失业的概念(就业者、失业者、不属于劳动力范畴内的相关概念)

27.失业的度量——失业率

28.失业种类及成因: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29.失业种类(第一、第二)劳动力市场歧视概念及类型

劳动;劳动力;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机制;劳动力市场均衡;派生需求;派生需求定理;劳动力需求;劳动供给;生产要素的替代效应;生产要素的规模效应;生产要素的收入效应;劳动力供给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工资;工资率;基尼系数;就业;失业;失业率;年失业率;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隐性失业;积极的就业政策;劳动关系

1、劳动的特征是什么?

2、影响工资率的因素有哪些?

3、劳动力市场与普通商品市场有什么异同?

4、劳动力需求与普通商品需求有什么异同?

5、简述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1、从派生需求定理出发分析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

2、从劳动力供求两方面分析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下载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5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5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1、入世;入世和分税制。国企三年脱困并列为改革开放后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长达15变的入世谈判改变了几千条工业管理规则,及其对我国的工 业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不仅入世后没有出现......

    农业知识点

    知识要点 1美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简单应用) 1、问题:①过度垦荒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导致荒漠化;②大量施用化肥,土壤酸化,板结变硬......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家庭经营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课程名称 农村农业经济学 姓名刘金泽 学号21080212 主修经济学摘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处于微观基础主导地位,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家庭经营制......

    农业经济学论文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管111班 王梦 2011021432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果,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中......

    农业经济学论文

    农业经济学论文 学院:经济与法律学院 专业:金融学 班级:金融112班 姓名:张娜 学号:120113902033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班级:金融112班,姓名:张娜) 摘要:农业保险是指专为......

    农业经济学论文范文

    农业产业化特征1·生产的专业化2·经营的一体化3·服务社会化4·布局区域化5·管理企业化二·我国农业产业化产生发展的背景(一) 农村经营体制改革1978年后,我国农村进行了经营......

    农业经济学论文

    小农户与大商业资本的不平等交易2011年夏天,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超市的大蒜、生姜和绿豆价格都达到历史新高,在民间出现了“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的顺口溜。媒体广泛议论......

    农业经济学题A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专业名称:农业推广 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共150分)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农业2.复种指数3.土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