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9-05-14 09:4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

第一篇: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

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 ——普通中学日常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王 利

哈尔滨市的十五中学校

2004-10-18

在学校的德育管理当中,所有的工作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的部分:日常管理、活动管理、资料整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虽然这只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而做的粗略划分,但是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四个主要的部分。

在日常管理当中,包括学生的养成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卫生纪律检查、学校德育管理规章的制定和执行等。而在这些所有的管理工作当中,学生的养成教育最为让人感到吃力。同时也最无法遵循固定的可操作程式。大多都是依靠学校的德育管理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从有关的资料和身边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由于目前的在校学生独生子女几乎占百分之百。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就相对的呈现很多新的趋势。

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十分明显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象:

学生当中存在着帮派现象。

现在的学生当中的帮派现象多存在于同班级或者是同学年,更有甚者是存在于校际之间。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因素:

由于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促成了一部分学生的联系相对紧密。这种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包括共同的班级,共同的学年,共同的家庭居住地,或者是共同的家庭境况。

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一些学生交往紧密。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包括:学习程度、共同嗜好(如吸烟、上网、体育活动、服饰着装等)。其中以由于不良嗜好而结合成的小群体给学校和家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最为危险。

由于相互的利益驱使,使部分同学结成一个个小的群体。在众多的利益当中,以彼此的所谓“安全”“威望”利益而结成的帮派,给学校的德育管理带来的工作困难最突出。往往使一些班主任、甚至是学校感到束手无策。并且一般的学校都会存在着几个甚至是多个十分难缠的“领袖人物”。

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往往还相互交错。往往一个相对稳定的小群体的存在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因素所促成的。这就给学校在教育和管理学生当中的不良行为和处理突发事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家庭教育影响学生在校的表现,部分家长把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功能仅仅理解为看护作用。

由于当前的社会处于观念和构成变革时期。最先冲击人们意识观念的就是子女未来的出路和前途问题。这个问题,当然在过去尤其是城市当中也同样存在。但是,目前的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未来的关注重心已经较从前发生了变化。从前的家长意识当中关于自己子女的就业出路大致是有个工作就行,多数不考虑工作是否稳定。而现在的家长在考虑子女就业出路的时候添加了很多因素。例如:工作的性质,工作的环境,工作的发展前景等等。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受当前社会就业所面临的压力的冲击,在子女的择业考虑上,就力求先下手为强,不惜发动自己所有社会关系和倾尽自己的财力所能,为自己的子女寻找就业门路,而忽略的子女的未来的生活前景。而学生自己,也被父母们的种种“设想”所诱惑,变得没有压力、在学校没有进取心的群体。很多的学生唯一等待的就是自己一朝离开学校奔向父母为自己谋求的“理想工作”。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社会现象也促使了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思进取。这种社会现象就是各种名目的办学实体的出现,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凭借一定数额的学费而成就自己的未来升学而不是求学之梦。有的学校的招生标准中,分数已经不重要。给人的感觉学费才是唯一。并且还附有各种美妙的就业前景说明,这样就更加吸引了一批家长和学生,把在中学仅仅当成了一个获得初中毕业证书的手段。因为是义务教育,不可能有不毕业的学生。

在这样的家庭引导之下,学生在校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关心自己的在校表现,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把在正常上学期间的来来去去当成了炫耀自己轻松悠闲的机会。

另一个方面,由于当前的社会变革对家庭带来的冲击,单亲家庭增多。有些家庭的监护人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只能保留在提供衣食住行层面上。有些家庭或者是因为生存压力问题、或者是因为工作性质问题、或者是因为个人由于家庭问题而带来了人生观的变化,而使应该进行的家庭教育、家庭引导和家庭关怀无从谈起。这样,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很可惜地残缺了。这样,学生身上逐渐积累起来的问题,就全部要学校来面对。也使学校的教育变得单薄无力,因为它缺少的是良好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

根据实际工作中接触的具体实例,多数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和祖父母代管的家庭相对较多。

社会环境影响在校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态。

当前的社会,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伴随着社会整体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文明的副产品。一些对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的现象、观念也在影响着在校的学生。

这里,典型的就是不加限制和有序规范管理的网吧业的兴起。应该说,互联网不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而这里承担责任的应该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和相对滞后的学校硬件建设和办学观念的更新。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接触新鲜的事物。但是我们缺少提供这种良性接触的必要准备。

同时,宣扬色情、凶杀、金钱观念、名利观念等内容的影视媒体作品,也在对在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着影响,有的时候甚至是巨大的影响。不容回避的是,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生活观念,已经渗透入校园。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当中,早恋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其他相关问题,已经是屡见不鲜。

同时,由于社会对过去传统教育的改革,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这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但是,现在有这样一种社会舆论风气:教师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批评的职业,是一个任由舆论宰割的群体。老师只要是工作上有失误或者是错误,就十恶不赦。甚至是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意味。其不知,学校仅仅是一个最最基层的事业单位,它的职责仅仅就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而已。这样,就使得某些教师产生了畏缩不前、不敢探索、求安稳、少创新的心理。因为,在现实的教师的个体劳动当中,没有可以提供承担尝试风险的后盾。所以,自然就扼杀了冒险的勇气。殊不知,很多的成功经验都是来自于冒险的探索。

教师的这种心态,自然也就影响到在校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以上陈述和简要分析了当前作为普通中学德育管理上最常见的几种现象。下面就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谈几点针对“问题学生”的工作体会。

首先,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改正不良在校习惯,重要的是摆正教育者和德育管理者的心态。

学校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义务,这勿庸置疑。而作为学校德育的管理者,就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发生在“问题学生”身上的事件。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德育管理者,无可回避,也没有搪塞敷衍、得过且过的余地。因为这是责任和义务,是一份良知和热忱。同时,教育者和管理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各尽职责。

其次,在对待“问题学生”上,要因人制宜,灵活机动。千万不可以百事一个面孔,人人一个腔调。务必要走出:训斥——惩罚——请家长——放任不管的怪圈。

这里介绍几个本人认为比较有效的办法,同时也是教育者在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平等对待这些有问题的学生。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遮掩的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造成问题学生的问题反复常发。作为教育者如果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帮助出现问题的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分析清楚是偶然事件还是长久性问题。

教师如果以朋友的身份或者是更亲近的角色来与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会很容易消除学生抵触情绪,很容易深入到问题的内部。•

淡化问题,追求态度。

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偶然事件还是积习,最好不要直接询问学生对问题的对错表态。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敷衍或者抵抗到底的情绪。

最好是跟学生说清楚,他身上出现的问题,是正常的,是合理的。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是自然规律。然后在适当的交谈机会指出,不良的行为习惯与在校的学生身份不适应。接着与学生一起探求出现这样问题的多种因素:家庭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教育者自身的因素、个人自制力方面的因素等等。本人认为,重要不在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是否认错,而在于学生是否向你说了实话。强调学生对待问题的诚实态度,这才是突破学生心理抵触情绪的关键。•

积极寻找教育同盟,从学生群体内部征得支持帮助的声音。

利用表现较好的、容易起到带头作用的同一类型或者与出现问题的学生容易接近的学生来辅助你的教育和引导。这样,多了一种帮助教育的声音,也弱化了在教育学生当中很容易产生的“敌我”对立冲突。

由于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并且能接纳自己的群体或者是人际关系。他们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十分相信和依赖他们认为的“朋友”,而忽略师长的教育引导。利用他们讨厌孤独、害怕失去朋友的心理,在他们的周围寻找帮助教育的有力资源。这样,就扩大了作为教育者的阵线,也使原本空洞的说教,更加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

给与宽容,给出现问题的学生以思考和对比的余地。

学校的德育教育,如果要想做到把学生身上的所有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一种梦想,更是教育者的一种幻想。无论是学生的自身发育阶段特点还是学校教育的现实状况,这都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作为教育者只能从:发现——教育——引导——巩固这个环节上有所作为。

原谅出现问题学生的错误或者不当行为,这不是退缩和忍让。而是我们在工作中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和对比的余地和空间。如果属于偶然事件,通过教育学生应该会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而如果是习惯性问题,那么仅仅凭借学生一时的、甚至是被逼无奈情况之下而作出的悔过认识,根本也达不到教育和帮助的目的。而且,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这也就决定了教育学生和学生不良习惯的改变也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育者要勇于面对学生做自我批评。

作为自然人的教育者,必然也会在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偏差。如果,教育者把自身定位为十全十美的真理化身,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作为教育者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这样一种自我维护的心理。其实不然,如果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位敢于承认自身失误或者不足的师长,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试想:如果在学生心目中你存在的缺点或者不足你自己都不敢于承认,那么,你如何有理由让一个未成年人来向你坦白他的不足和缺点呢?恰恰相反,如果你所承认的自身不足或者是缺点,与学生内心当中对你的评价正好吻合,学生会做如何感想?我想,“老师也有错误和不足,老师已经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样也消除了这样的一个错误定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学生永远是错误的!其实,不用仔细分析,这是一个很荒谬的定式。而当前的事实是:我国的国情并不是民族中最最优秀的人来从事教师这样一份职业!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而已。

教师要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敢于许下从承诺,用自己的承诺来促使问题学生的承诺行为。

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教育者和学校德育的管理者,要善于在心理年龄还处于不是十分成熟的学生身上,运用好诚信的力量。实际的工作中,任何一名学生,即使他在老师的心目中是无可就要的坏孩子,他仍然有渴望他人相信的愿望,也有为了诺言而努力实践的决心。只是他们还缺少坚持到底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同时,这也是缩短教师与学生心理差距的有效手段。如果,你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兑现了你的承诺,那么,就在今后与该同学的接触中占据了情感优势。同时也彻底打破“学生害怕老师”这个十分荒唐的认识。让学生在亲近你的过程中,对你产生信服和尊敬,在信服和尊敬的过程中,来约束自己的同样错误出现的几率。这样,由一个强制的过程到了一个自然的过程,自然有很好的实效作用。•

不要忘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他们提供在其他同学、老师面前为同学或者学校服务的机会。

在同身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接触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往往会有这样的现实:身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自己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首先是学习不会太好,品行又不为老师所欣赏,而且经常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警察与小偷。甚至连这些学生自己都会认为:坏事再多一件又如何?老师也会这样认为:坏事不是他又是谁?这样就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这样的怪念头:我除了捣乱之外,还是捣乱;经常自己也有这样的疑惑:我除了坏事还能做什么?

这样,势必会使这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行为和心理恶性循环。但是,如果老师在教育和帮助的同时,有目的地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展示出他们不但愿意为同学们提供服务,而且还会很出色。这样,就会大大地改变他们日常行为的内容,同时也会改变他们留给其他人和自己的印象,增强他们做有用人、做有益事的信心。•

善于在交谈中发现问题学生的痛处,由痛处着手,容易软化已经冰冷的心灵。

在接触有问题的学生的时候,往往你会不经意间发现:当你无意中提及的某个问题,会使该同学沉默不语甚至是流泪。这时,就应当善于利用这样的机会,为学生着想,明确地表明你的观点立场,说上几句为学生着想的话。

一般,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家庭或者社会接触的氛围中,总是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令学生感到无法启齿或者特别伤感的事情或者人。一般这样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在家庭中。例如: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行为不检点、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只为忙于生计疏于情感关怀、身边某个人给予的最伤害学生的打击等等。这些方面老师一旦遇到,就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为学生说上几句公道的话,给予学生应该得到的关怀和宽慰。同时,给予正确的认识和鼓励,弱化这些不利的影响。

类似“改变不了环境,就努力早就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暂时不要让它成为幼小心灵的阴影”等等,这些方面的话语和交谈内容,往往会给予学生一种被理解的感动。

以上是本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些办法。当然,这些办法并不是万能的,万能的不是办法,而是善于灵活运用类似办法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才是这些办法的根本。无法深入到学生看似成熟但还未成熟的心里世界,注定会影响德育教育的时效。

第二篇:对问题学生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关于对问题生教育问题的几点看法

袁忠军 东北师大附中 130033

摘要:对问题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本文就问题生的表现、成因以及解决的办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了相关的经验,期望会对广大一线老师的工作有些帮助。进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字: 问题生 素质教育 情感育人

八年来,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深深地体会到对问题生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很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问题。问题生是班级和学校中一个不小的群体,班级要稳定,学校要发展壮大,对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现代教育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不断提升人的地位,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班主任在学生素质教育,特别是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在八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进行了一些探索,总结点滴经验,但愿能对大家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一、问题生的外显行为和成因

问题生是相对优秀生和一般学生而言的。一般指学习上有困难而暂时落后或品德行为表现出现问题的学生。根据笔者对所带几个班级问题生的调查分析,其外显行为主要表现在:厌学,经常旷课,即使上课,也不注意听讲,甚至连书、笔记本等学习用品也不带;懒惰,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差,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没有上进心,意志力薄弱;自私行为严重,一切从自我出发,只图享受,不愿做贡献;认识肤浅,对同学的错误行为没有明确的认识,对社会不良现象和丑恶行为认识不清,不加批判,甚至崇拜和效仿。当然,并非每个问题生都有以上所有行为。

那么,问题生是怎样形成的呢?我在对问题生调查分析后归结为以下原因。

第一、责任感不强,没有进取心。对青少年责任心的培养与教育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但有些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仍没有形成对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这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严重失误。

第二、学习不勤奋,学习方法不当。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困难,成绩落后。如果教师不因材施教,不改变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终将使这部分学生放弃努力,悲观厌学,沦落为问题生。

第三、贪图物质享受,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优越,娇生惯养,从小养成了贪图享乐,不爱劳动,颐指气使的习惯;学习、生活得过且过,没有奋斗目标。有些学生因家庭破裂,父母离异,使其受到心灵创伤,缺乏关爱和管教,流落社会,沾染不良习气。

第四、教育偏差,促使变异。有的学生以前表现不错,由于教师的一时粗心大意,挫伤了学生自尊心或积极性,或家长望子成龙,野蛮教育,会使某些学生个体受到打击,心结不解,从此一蹶不振。还有的学生接触社会阴暗面太多,又不能正确地分析和批判,造成思想偏激,再加上教师和家长的不及时引导,会使其错误地认为金钱至上,知识无用。于是不思进取,不愿学习,只图享受。

二、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 创设问题生转化环境

对问题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是教师和家长的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双方共同创设各种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才能使问题生的转化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几年的教育实践,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和步骤:

第一、调查摸底,建立问题生成长档案。

对问题生的表现、家庭状况、学习状况,通过调阅入学档案,咨询接触过的老师和同学,直接观察等方式加以了解,并形成成长档案,记载现时及今后的情况。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转化教育的步骤和方法。并注意与班级管理活动相衔接。掌握情况后,班主任老师注意观察,发现有利时机,找问题生个别谈话。在肯定他优点的基础上,严厉指出其错误,分析错误的危害性。动之以情,晓知于理,使其受到强烈的情感刺激,内心深处受到震动,心理处于认知失调状态。然后给予正面教育,逐渐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进取心。

第二、情感育人为开端,制度规范常抓。

作为班主任,应该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只要他不拒绝接受教育);特别是问题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并不嫌弃他们,甚至能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班主任才能接近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为实施教育打下基础。但是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父母、爷爷、奶奶的宠爱。对于老师给予他们的关怀和帮助往往心安理得,并无感激之情。因此,情感育人,只能作为问题生转化教育的开端,而不能期望奇迹发生。更重要的是以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经常性的规范,才能逐步消灭问题生转达化中的反复性,巩固其效果。我经常结合班级管理需要,引导和发动全班同学,特别是问题生展开讨论,统一思想认识,制定出适合班级状况,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班规,确立管理制度,在全班实行,并严格监督,做到奖惩分明。这样还能逐步培养他们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

第三、全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问题生的教育与转化,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班风学风建设来抓。需要放在全班全体教育的背景下进行,统一要求,统一布置,实现班级总体管理目标。然而问题生往往是班级管理目标实现的绊脚石,要实现班级总体目标,就必须给问题生开小灶,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实施个别教育。按照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把对全体学生的总体要求与对问题生的个别要求统一起来,实施个性化教育。问题生所取得的成绩既要与他的过去比,也要与全班比或与全校比。在与自己的历史相比中,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在与全班或全校相比中,找到差距,促其继续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会不断的增强。

第四、赏识教育与规范教育齐头并进。

要使问题生转化,就首先要使他们正确认识自身。既不能以为自己反正就这样,一无是处,破罐破摔;也不能以为自己什么都好,比别人能干。不以自己的错误缺点为可耻,反以为荣。现在很多问题生都有后者倾向,如笔者所带00级和03级班中都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因此,根据强化原理和“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赏识他们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树立其自信心;但要防止他们有飘飘然的感觉。对他们还存在的缺点错误,要及时指出,并不断加以规范教育,促使缺点错误不断减少,优点不断增多。

第五、说教与实例相结合。

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班主任要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在工作中,笔者注意收集报刊杂志和学生生活中可用于问题生甚至是全班教育的典型案例材料、时事政策材料,在主题班会、班小会、讨论会上宣读,或在黑板报展示,或直接给问题生阅读。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受到教育,接受了老师的观点,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小看转化教育工作的示范性,因为榜样的力量往往是无穷的。

第六、正面教育为主,表彰奖励为主。

对问题生的转化教育,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要积极引导,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使他们明确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多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少注意阴暗面;要让同学正确看待阴暗面,并力求降低问题生对阴暗面的注意力。因为现在学生尤其是问题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是非辨别能力差,容易产生对错误行为的模仿。为了鼓励问题生的进步,根据强化原理,对他们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表扬;而对于屡教不改的行为,要坚决批判,并以一定方法予以惩戒,促进醒悟。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及时地恰当地运用表彰处进手段,确能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七、综合运用多方教育力量,转化效果事半功倍。

我们在后进生的转化教育中,班主任是主要力量,但班主任也不要单打独斗,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的不同阶段,问题生不同思想状态下,班主任可恰当应用学生工作部门领导的力量甚至学校领导的力量,家长的力量,科任老师的力量,学生干部的力量来共同教育问题生,往往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问题生在转化教育的某个阶段某种思想状态下,班主任的话不一定能够听得进去,而其他某个领导、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话却很能听得进去,效果很好。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洞悉这一切,运用好这“四两拨千斤”的机会。相信你会获得意外的惊喜。

第八、勤与紧是问题生真正转化之关键。

在问题生的转化教育中,班主任是中心。班主任一定要勤于工作,将问题生系于心里,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行为动态,及时反馈和强化,引导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班主任懒一点,问题生可能后退一大步,因此,班主任对问题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必须抓紧抓好,常抓不懈。问题生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反复性很强。工作一旦停顿,滑坡就很大,前面工夫就白费了,还给后面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记得我有一次外出,短短几天就使一名问题生公开逃学,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班主任在这项工作中的勤抓紧管,是保证问题生能得到真正转化的关键。

第九、教师言行特别是班主任言行是问题生在转化的根本保证。

根据“替代强化”原理,老师也是学舌功能极力效仿的“榜样”。在问题生的转化过程中,领导、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不慎的一句话,就会使问题生的转化陷于被动,甚至向相反方向发展。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对一些不好的社会现象耳濡目染,对教师的正确教育往往听不进,甚至据“理”反驳,替自己辩护。这时,我们老师要做到不焦不燥,不温不火,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千万不要强词夺理,以老师的威势吓人。尤其不要口言不慎,挫伤问题生自尊心。对社会丑恶现象,学校管理中的问题,要与学生共同探讨。让我们能正确认识,积极对待。学生的意见宜疏不宜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另外,班主任不得随意讲话,任意表态,要对自己所讲的话负责。班主任要求学生做的,自己率先垂范;班主任要在同学中树立威信,就要言必行,行必果;切忌在同学面前夸夸其谈,最后不落实。班主任要用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学生,如果自己有错,也要有勇气在同学面前公开道歉。笔者在班级管理中也自订班主任应遵守的目标,向全班公布,请全班同学尤其是问题生监督,问题生发现班主任都按要求做了,也无话可说,自觉按班规要求去做。

问题生教育和转化是一项经常、艰巨而细致的工作,而转化一个问题生和培养一个优秀生的意义是同等重要的。班主任应提高理论修养和自身素质,要有自我牺牲精神,勤于工作,要力求学校、家长、社会相互配合,要创造性开展工作,这样才会卓有成效,更好地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目标。

作者简介:袁忠军,男1972年12月1日出生,1997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政法系,2004年获得东北师大教育硕士学位.中学一级教师,有多篇论文入选国家、省、市级相关刊物中。

第三篇:问题学生

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及提前教育办法

一、赌博行为的矫正教育

赌博是一种用财物作注争输赢的行为。在职校生中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不良行为。在校内,赌博一般发生在课间休息、午间休息、晚上就寝之后等时间,地点主要集中在寝室。由于学生社会经验少,情绪容易冲动,争强好胜,所以往往容易受到利诱和怂恿而进行赌博行动。

1、谈话交流。从这类学生的家庭谈起,告诉所犯的错误是有原因的,并非不可原谅,不必因此过于自责,自暴自弃。然后实事求是地指出也有不少优点,给他分析形势,指出出路:要么好好学习,争取考上高职;要么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技术,照样能干得好,出人头地。

2、与家长进行交流,争取达成共识。告诉家中不能有赌博事件,特别是孩子在家时,父母亲首先应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才能以理服人,管教好孩子。

3、帮助制定生活和学习计划。争取到与他关系较好,品德良好的同学的帮助,平时有目的地与他交谈赌博的危害,并努力转移活动兴趣,使其有成就感。学习上与他一起制定短期目标,一步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4、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经常进行督促。通过班主任尽心与耐心的帮教。

二、吸烟行为的矫正教育

吸烟现象在职校生中十分常见,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学生守则》都规定未成年人和中学生不准吸烟,但职校生中吸烟的人数还相当多,而且有上升趋势。吸烟是一种极其有害的不良行为,它不仅损害身体,浪费钱财,而且诱发其他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职校生吸烟除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外,个人心理因素有着直接的影响。

1、学校、学生处、班主任一方面大张旗鼓的宣传吸烟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成立控烟领导小组,由政教处主管,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楼层长、家长共同参与监督管理,课间、课外活动时值周教师、学生会纪检部成员加强巡视,及时处理有吸烟行为的学生,并开设矫正吸烟提高班,疏堵结合,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内禁烟机制

2、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张某的教育,在家里一定要注意不能一味打骂,要让他认清事情的严重性,做到心服口服。班主任与出现此类学生问题进行个别“交心式”谈话,帮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要求班主任、家长在管理学生上注意方法,注意跟孩子平等的交流;如果是由于异性交往问题引起的烦恼、心里郁闷,下意识的偷偷抽烟解闷、消除烦恼,要多留心、多关心,有情况及时沟通,反复的教育。

4、班主任鼓励树立目标,激发学习斗志,制定控制抽烟的计划、进行诚信约定,请心理辅导员不定期进行心理调试辅导。

三、早恋行为的矫正教育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18岁以下的青少年和中学生谈恋爱都属于早恋现象。学生早恋不仅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污染了风气,而且相互攀比,交叉感染,有的还可能导致性犯罪。影响学生早恋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社会性文化传播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及学生个体好奇、模仿和追求刺激的心理的支配。职校生早恋的主要类型有:爱慕型、好奇型、模仿型、从众型、愉悦型、补偿型、逆反型和病理型。

1、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谈心,了解具体情况,作好点拨和疏通,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生理讲座、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引导他们多参与群体活动,树立高尚的人生目标,用意志力克服自己与异性交往的感情需要。同时,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之后要经常了解情况,及时帮助指导。

2、班主任与学生交流,一起探讨了尽快忘却这些事的方法,如培养兴趣,广交朋友,主动地和家长沟通等等。

四、校园暴力行为的矫正教育

打架斗殴是最常见的校园暴力行为。这种行为的危害十分明显,会破坏自己的声誉,不利于自身的成长,也会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严重的会引发刑事犯罪。事实证明,大量的刑事犯罪都是以最初的一般性暴力行为发展而来的。学校学生打架斗殴的动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显示自己的体力和勇敢,在别人面前用暴力表现自己的价值;二是为了“哥儿们义气”,信奉“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观念,不考虑打架斗殴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1、教师首先以真诚态度接纳,给其以充分的关心和理解,耐心倾听,引导将苦闷的心情倾吐出来,使不良的情绪得以发泄,长期压抑的心情得到缓解和减轻。然后帮助适当地调整情绪,保证情绪稳定。

2、教师可以抓住切入点,给予鼓励,并使其充分体验取得好成绩的愉悦,逐渐地培养对学习的兴趣,把精力用到学习上。教师鼓励积极参加各种文艺、体育活动,增加与同学们交往的机会。活动中,教师尽量创造机会鼓励他表现自我,让同学们逐渐地接纳他,认可他,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改变不良的人际关系,并培养他正确的人际交往方式。另外,参加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可以培养各种爱好和兴趣,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3、以法制宣传教育为主线,以警校、庭校、军校共建为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培育学生的健康心理为重点,以社会家庭教育为补充,切实做好预防和减少在校学生的暴力行为。

五、逃学不良行为的矫正教育

逃学是指青少年在校期间擅自离开学校到社会上闲混的行为,这种不良行为不仅耽误学生的学习和前途,也影响家长和教师的正常工作,还容易导致青少年犯罪。逃学的学生大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过且过,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都很差。逃学一般没有正当理由,主要动机是厌学或沉迷于网络游戏。

1、解决学生旷课、逃学问题,必须由学校、家长双方共同配合,学校严格学生考勤制度,任课教师点名与班干部点名相结合,当学生

出现逃学现象后,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对策,制定帮助措施,对屡次逃学的学生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进行强制性矫正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网络

六、各种不行为的提前教育

1、以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点,抓学生传统美德教育

要纠正青少年学生思想中的错误倾向和不良行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堵”,即用“守则”、“纪律”去约束学生,规定学生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每学年初,进行为期一周的始业教育,可以说在此上花了很大功夫,各处室在始业教育中都必须准备好教育材料,介绍本处室工作职能,对学生进行规范性教育。

2、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仅靠少数的专职心理教育人员是做不好的;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在教育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光靠几节专门的心理健康课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把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教育溶入学校的整体工作当中,渗透在教学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强化学生法制观念

社会公德又称为“社会公共生活准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遵守并得到社会公认的最基本、最起码、最简单的道德行为,它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以来逐步积淀起来的公共生活规范。社会公德的功能在于维持和保障社会生活的正常秩序,促使人们相互尊重,友好相处,协力办事。

4、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以爱心感化学生

在学校教育中,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是预防和减少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生的不良行为都是与家庭教育失败和学校教育不当而造成的。就学校教育而言,应把预防青少年不良行为及犯罪摆到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中,特别是职业学校,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已不是少数。要认清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建立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营造在校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精心设计育人环境,它对学生的知识、行为、情感、能力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的发展。

6、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方法的改变

积极开展党员与问题学生结对帮教活动、党员进寝室活动;建立德育导师制,建立完善全程指导、管理的值日值班制度,全员德育理论在全体教职员工中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不良行为矫正机制的有效进行。

大连市开发区临港信息职业中专

2010-10-29

第四篇:面对问题学生

面对问题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主要表现在品德、学习、行为、心理方面。

我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探索,渐渐掌握了问题学生的一些形成原因和教育方法。

形成原因:有些孩子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或爸妈常年在外打工、过度依赖家长,害怕进入学校、心里压力过大等等原因。导致结果:

1、学习上——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上进心,上课故意调皮捣蛋等。

2、思想品德上——不尊重师长、故意欺负同学、破坏集体、对集体漠不关心,身上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等。

但问题学生都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行为特征。按其表现,可粗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忧郁型。这种学生多生长在离异家庭中,他们与家庭成员很少沟通。比较自卑,喜欢独处,不愿意和同学多交往,少言寡语,胆小怕事,整天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城堡里。学习成绩往往中等偏下,这还是问题学生中较好的一类。

2、散漫型。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问题学生容易表现为这一类型。其父母不是在外地,就是做生意,只管挣钱,或者离异,根本不管教或者无力管教子女。这些学生行为表现为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迟到,旷课,爱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这类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3、多疑型。出现在重组家庭的问题学生属于这一类型。由于多疑,对任何事物都持怀疑态度,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常为一些小事和同学争吵。学习凭兴趣,成绩时好时坏,对老师的表扬和批评麻木不仁,缺乏集体荣誉感。

4、依赖型。由祖辈哺养,或溺爱,自尊心较强,不能正确接受老师、家长的批评。对学校有反感亦或是害怕进 入校园,就喜欢在家得“小皇帝”生活。

在笔者任教的班级中就遇到以下几个典型的问题学生,与大家共同研究。

案例一 : 六(3)班 徐云 年龄:13岁

学习方面:上课纪律较差,死要面子,不尊重老师,经常撒谎,学习成绩差。

生活方面:爸妈常年在外打工,在校外住宿。

外部表现:特点是活泼、好动、多动、一刻不停,自制力极差。课堂上经常无视纪律,随便离开座位,大声讲话,乱扔东西;课外则在操场上满天飞,手上、衣服总是脏兮兮的。

通过上述的大量观察,调查和综合分析,我初步确定该生智力属于正常智力范畴的中等水平,性格有缺陷。气质是典型的胆汁质,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兴奋程度相当高,心理能量大而自我控制力弱。思维特点属于中间型。由此我认为,这个学生,应针对其气质特点,采取特殊措施,至于学习成绩,并非当务之急,但在实施措施时也失败过,下面是我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对于这样一位学生我在教育他的方面经过了以下这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充分包容,耐心教育,私下交流。

结果:这种手段太过温和,学生不以为然,无法达到教育学生改变他坏习惯的目的。

第二阶段:态度强硬,命令服从。

结果:这种手段针对学生的恶习采用严厉的态度,学生情绪上有所抵触,师生之间的关系无法很好的维系,自然也达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第三阶段:总结失败的原因,从关注学生内心下手,给学生更多的爱心,从小细节帮他、感动他,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和他推心置腹地交谈,有意识地启发他,让他明白一些道理,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制定成长表格,充分挖掘该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帮助他树立自信,鼓励同学给他更多支持和帮助,做好家访工作,让学校与家庭充分结合起来,帮助他健康的成长。另外,在平时的接触中还发现,这个孩子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较强的号召力。由于他在正常的学校文化知识领域中难有发挥的空间,很喜欢组织或参加校内外的集体活动或社会活动,特别是在这些活动的服务工作中有积极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社交能力和较强的号召力,为他将来进入社会奠定了基础,这一特征往往是许多优等生都不具备的。这就是孩子的闪光点,通过这个闪光点更好的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实践证明只要正确的引导,问题学生终会转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总结: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不可能没有任何天赋和才能,以致于没有可能在生活中表现自己”,“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一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度,显示自己,教师要精心给问题学生铺设通向成功的台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培养。

案例二 四(3)班 吕颖

基本情况:成绩一般,爱撒谎,对奶奶的依赖感较强,每天遇到一点小事就哭个不停,意志力不坚强,性格比较内向。

一、用爱唤醒春天。让她感受集体的温暖,和老师对她的爱

二、用勇敢打败懦弱。①私下与她经常沟通,培养她的自信;让孩子慢慢发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加相信自己。②调动她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她多参加集体活动(可以从集体舞的训练开始),并适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发展其亮点。③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要培养她顽强的意志力

三、用真诚换来真心。“亲其师,信其道”。在心理激励中产生良好的情感效应,使他们遇到问题会毫不隐瞒,教师也能了解到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以下是我的一点经验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建立《特殊学生阳光档案》。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问题学生的个人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加记载。把每个问题学生分配到班主任、科任老师,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问题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第二、建立校园心理咨询室。北京市教委于近日出台了《北京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基本要求(试行)》,按照规划,两年左右的时间内全市小学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校都要建立心理咨询室。笔者所在的学校——姜堰市行知实验小学正在对校园心理咨询室积极创建中,基本任务是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的主动性和专业技能,为提高广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善学校的心理社会环境,并积极承担心理偏常学生的矫治工作,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用爱心抚慰问题学生心灵创伤。教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更多的一份关爱,少一些怨恨,用博大无私的爱去感化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排除他们的戒备心理,让他们能与教师同学的感情融洽起来

第四、创造活动环境,用激励消除问题学生自卑心理。创造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问题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帮助他们放松思想,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第五、鼓励他们多交朋友,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我们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观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安排一些成绩优异,品德良好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鼓励他们在班级多交朋友。

第六、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体有机结合,把问题学生(包括其他学生)在社会上的情况也掌握起来,只有把社区教育与学校、家庭的教育结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配合的教育网络,才能使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第七、充分挖掘问题学生的积极因素。虽然他们的性格存在一些缺陷,但其实他们身上也有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也闪烁着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善于抓住他们的积极因素和“闪光点”作为转变的突破口,成功地改变他们的心理状况,激励他们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教师应善于挖掘和培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发扬光大,变成“问题学生”转化的起点,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引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点的成功,都要鼓励,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排除自卑心理。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一定要善于发掘孩子的亮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树立自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我们只要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把一颗真诚的心扎根于“问题学生”的心灵深处,全心投入,全力奉献。

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这需要一个反复研究、探索的过程。转化“问题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

第五篇:问题学生问卷调查表

学生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一名宜宾学院的学生,目前正在进行学生情况研究调查。设计此问卷的目的是想收集研究的有关数据。此问卷仅仅作为我个人论文研究数据资料的分析。我将根据相关规定对你个人的资料严格保密,因此,请你放心如实填写。谢谢您对本人研究工作的支持。一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在相应选择项序号上打“√”。性别

年纪

学号

名族

1.你家里有几口人?

A.3;

B.4;

C.5;

D.6;

2.父母是否外出打工?

A.父亲在外; B.母亲在外; C.父母均在外; D.父母都在家:

3.在家由谁照顾你?

A.父母; B.爷爷奶奶; C.亲戚; D.其他:

4.当你做错事时,家长如何对你进行教育? A.打骂; B.口头教育; C.没有教育; 5.父母经常在家打架、相互谩骂吗?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6.父母的教育水平大概在那个层次?

A.高中; B.初中; C.小学; D.没有读过书; 7.在家里,学习时间和做活时间相比较:

A.学习多余做活; B.做活多余学习; C.没有时间学习;

8.家长经常给你说读书没有用吗?

A.经常; B.偶尔; C.没有,他们认为读书很有用;

9.你喜欢上课吗? A.喜欢;(不做10题)B.不喜欢;(请做10题)10.为什么不喜欢上课?

A.老师上课很乱,提不起兴趣;B.基础设施太少;C.基础设施没有;D.听不懂;

11.你是否感觉到,老师认为你是坏学生吗?

A.有感觉到;B.没有感觉到;C.我是好孩子; 12.你觉得老师上课时:

A.一直讲,很枯燥;B.有举列子,但是很少,有点枯燥;C.经常举例子,很生动; 13.你是否感受到考试没考好,老师就不喜欢你? A.有感觉到;B.没有感觉到;C.无所谓; 14.学习成绩差,你自己努力过吗?

A.努力过,但是学习还是差;B.没有努力过;C.学习没意思;

15.你知道周围和镇上有多少个娱乐场所吗?(如网吧,台球室,游戏厅,ktv等)A.2;B.3;C.4;D.很多;E.不知道; 16.你经常去15题所提到的娱乐场所吗? A.经常;B.偶尔;C.没去过;

17.你经常用手机或电脑看小说、玩游戏或聊qq吗? A.经常;B.偶尔;C.没去过; 18.你常婵看些什么类型的小说?

A.名著;B.军事;C.都市言情;D.校园;E.穿越; 19.你觉得学校的教材编写的合理吗?

A.不合理,看都看不懂;B.合理,电视上看过相关内容;C.没感觉; 20.在校外,经常有混混来找你玩耍吗?

A.经常;B.偶尔;C.不喜欢和这种人玩;D.没有

21.你觉得你是一个坚强、自信的人吗? A.是;B.不是;

22.你喜欢和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玩耍吗?

A.不喜欢,他们不喜欢我;B.不喜欢,我不喜欢他们;C.喜欢; 23.你有顶撞老师、家长的时候吗?

A.有,他们说的是错的;B.没有,不敢;C.没有,我是好孩子;

下载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问题学生”的几点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转化问题学生 如何把问题学生转化成才?我相信: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他们的个性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症下药,像春风化雨一般地去温暖他们,问题学生的转化是能够实现......

    问题学生介绍

    问题学生介绍:本班学生费文静,她是班中为一个本地生,她刚进一年级时就引起了我的注意,首先她对学习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图玩乐。其次就是性格倔强、固执,但又有......

    如何处理问题学生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和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

    问题学生案例

    问题学生案例 王晓林 孟怡明,男,6岁,一五班学生,刚来不久,在我班就"名声大震",1、无心向学:上课不专心、不听讲、搞小动作,缺乏兴趣,经常在课堂上捣乱,影响他人上课,不完成作业,学习成......

    问题学生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书包里搜到的香烟 【导读】那已是6年前的事儿,是我的第一届学生,是从3年级一直带到毕业,而且从4年级开始,我便当上了六(3)的班主任。可以说,对于一个刚踏足教......

    问题学生案例范文

    案例1 张姣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她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性格内向,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人面前不拘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小得几......

    职教问题学生

    学生打架类型 少数霸道型:骄横、任性最易挑起事端,沉默暴发型:最易使事情的性质发生变化,造成恶性事件悔之晚矣;忍气吞声型:发现问题一忍再忍无异于助纣为虐。 班主任处理班级事情......

    “问题学生”小探讨

    “问题学生”小探讨 由于教育工作的需要,经常要接触到所谓的“问题学生”,也经常听到其他教师提起某个问题学生时痛苦及无奈的表情,想想自己现在接受的这个班的问题学生,我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