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域规划中的优劣势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区域规划中的优劣势
一、区域规划中的优劣势分析
优劣势分析是进行区域规划的首要步骤,只有在对一个区域的优劣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做出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最佳规划。
图1:区域规划中可能的优劣势
在进行优劣势分析时,应注意根据区域规划目标,分别对该地区的优势和劣势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不同区域的优劣势不同,从而与之相匹配的区域规划也不同,因此在进行优劣势分析时,根据区域规划目标,对一个地区的优势、劣势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二、区域规划驾驭优劣势的层级
对于劣势的改造也有一个程度的问题,是扭转劣势为优势,还是弥补劣势,还是放任劣势不管?同时还要重视区域优势与劣势之间转化的关系和可能性。区
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域的优势与劣势之间不是静态存在的,而是存在转化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根据区域规划对于优劣势的改造或驾驭程度、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几个层次(图2)。我们要把握优劣势之间的转化机制,顺势而为,实现区域价值最大化。
图2:区域规划驾驭优劣势的层级
1、打造强势,树立优势
通过机制体制设计、模式选择、政策制定等方式,打造强势的绝对区域优势组合,使得区域规划在区域内全部优势的支撑下得以顺利开展,这是区域规划驾驭区域优劣势的最高层级,对于一个区域发展的成熟度有极高要求。一般而言,不管区域优势如何明显,都面临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区域劣势,这一层级是实
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施区域规划的最理想土壤。
区域越大打造优势组合的难度就越大,对于一些园区级、市县镇等级别相对较小的区域来说,其存在的区域优势劣势组合的复杂性相对性较低,区域规划的打造则相对容易,因此区域体量相对较小的层面,更适合落地区域规划,这是由区域这一系统的复杂性决定的;相对的,区域体量越大,存在的优势劣势的组合的复杂性就越高,很难在打造区域规划时使得其具备绝对优势,较难落实区域规划。
2、挖潜优势,扭转劣势
区域发展具有战略性,不仅需要既有的区域优势作为支撑,还需要克服该区域的现有劣势,更需要面向该区域未来的优势与劣势,通过对现在与未来的优劣势进行驾驭以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落地。
挖潜区域优势相对而言较容易,任何一个区域在发展的时候,处于本能,都会最大程度去利用其优势,但是存在一个对优势的认知能力的问题,可能有些区域对其具有的很多优势视而不见,有些区域则能很好的做好其优势定位,这一般是受区域发展的领导层影响,同时,也可以通过引入咨询机构等第三方部门强化其对于优势识别的能力。
例如,温州区域的发展就是典型的扭转劣势为优势的例子。温州之所以成为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这和浙江省的“七山两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密切相关。由于温州山地面积占比极高,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所以农民不得不另谋出路,凭借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商业信息的敏感度创造了温州奇迹。
3、强化优势,弱化劣势
在现有区域优势与劣势的基础之上,对优势进行正向的强化,对于劣势进行
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正向的弱化,通过平衡优劣势,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这也是区域规划执行过程中普遍被采用的一种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强化优势与弱化劣势的投入程度的把握上,就要有一个分寸,强化优势与弱化劣势都不是目的,促进区域发展才是目的,以区域规划目标的实现为准绳去强化优势与弱化劣势才是合理的,才是高效的。
例如,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的丹东、营口、盘锦、锦州虽然都是临海城市,但是只有大连的旅游业发展的较好。这是因为大连市很早就认识到,其背靠东三省广袤的腹地,又有充足的海洋旅游需求,如果能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会极大带动当地区域发展。事实证明,大连市的定位是准确的。相较而言,丹东、营口等城市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强化,这是其区域规划中失败的地方。大连市地处辽东半岛的最南端,交通不便相对而言是一个较大的劣势,大连市采取了建机场等诸多措施来对这一劣势进行弱化,这种对于优劣势的驾驭分寸上对于大连市的快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发挥优势,转变劣势
投入大量时间、资本、资源等要素去弱化劣势,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劣势对于区域发展制约较为明显的区域。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就是区域规划中转变劣势的典型例子。青藏铁路东起青海西宁市,南至西藏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穿过无人区,解决了高寒缺氧的环境和多年冻土的地质构造等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并且在2006年正式全线开通运营。
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图3:青藏铁路沿线
之所以建设如此艰难的工程,就是因为交通运输设施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虽然功能难度大,投入高,但是建成后为这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是深远的。
5、蓄能优势,平衡劣势
区域规划的落地需要大量的资源作为支撑,区域优势并不是永续存在和取之不尽的,因此在利用区域优势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合理的甚至战略性的安排,着眼于大规模、长时间应用,平衡优势,避免优势集群扎堆,重视蓄能优势,避免优势的快速释放。
优势蓄能与释放的原理是很浅显的,但是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能够驾驭这一原理却是十分困难的。逐利性、趋利避害性是人的本性,更是企业等营利性组织
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的基本属性。当能够创造价值的优势放在那里,很少有区域能够耐住性子,慢慢开发、科学合理利用。
6、认识优势,补缺劣势
木桶原理说明,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区域规划目标能否实现,能够实现多少,需要区域优势的支撑,但更受限于区域劣势。区域之间优势与劣势之间可能存在互补效应,因此,在进行区域优劣势管理的时候,为平衡优劣势的比重,取得区域发展的价值最大化,有时需要牺牲区域的优势去补缺制约区域发展的劣势。
例如,三亚与大连,一个位于中国的最南端,一个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都是通过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补缺区域的交通不便利的劣势。短期内,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吸引游客带动区域发展,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补缺掉区域交通不便的劣势,但是长期内,还是应该交通发展去平衡旅游资源优势,只有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区域价值最大化。迪拜没有空港的发展,拉斯维加斯没有机场和铁路的建设,都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所以优势补缺劣势是暂时性的,是过渡性的,长期来看,区域还是应该将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图4:大连与三亚区位图
7、管理优势,对冲劣势
管理区域的优势来对冲劣势,是通过对优势更大程度的牺牲,来化解区域劣势给区域发展带来的阻碍,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是部分地区的区域规划落地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方式。
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发展相对落后,同时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政府,为换取GDP的增长,常常通过低价出让工业用地进行招商引资,用土地优势对冲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劣势。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牺牲土地资源进行盲目的招商引资,虽然可能带来GDP的快速增长,但也很可能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www.xiexiebang.com 中国首席集团战略、集团管控专家中国最强集团咨询综合服务商
三、区域规划目标与区域优势
区域优势与劣势的定义以区域规划目标的确定为前提,有助于区域规划目标实现的即为区域优势,不利于区域规划目标实现的即为区域劣势。因此,并无绝对意义上的区域优势与劣势之分。对于优劣势的区分,更为准确的方法应该是:优势分为区域优势与非区域优势,劣势分为区域劣势与非区域劣势。
区域应该怎样处理非区域优势呢?一方面应该明确各项优势的定位,哪些是为实现战略规划服务的核心优势,哪些是非区域优势,对于非区域优势怎样进行利用,在实现优势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如何保证不偏离区域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应该注入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意志力,区域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漫长的时间,也要经历诸多考验,在过程中更会遇到很多新的经济发展机会,如非区域优势的干扰,只有在区域发展的管理层面、执行层面注入坚定的信念和实现区域规划目标的意志力,才能保证区域发展路径的正确性和坚定性。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
第一章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分自然及人文要素调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1、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第二章
1、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2、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1)自然资源评价原则: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自然资源质的评价;自然资源量的评价;自然资源地况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和特征评价;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评价
2、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只在一个具体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就是对生态环境与人类需要之间关系的评价与判断。
4、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依据经两三年的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资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过程,其目的是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1)评价单元的确定(2)评价因子筛选与指标体系的建立(3)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分级、分类与分区
6、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区域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区域经济特色是由区域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
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
2、区域发展历史基础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历史沿革的分析2)区域与发展的重要经济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3)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3、人口机械增长指区域人口的净迁入
4、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四章
1、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进化和革命。
第五章
2、区域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综合指标:1)POIL指标2)人类发展指数
3、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4、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原则:1)量化原则2)一致性原则3)简明易操作性原则4)独立原则5)启发性原则6)科学性原则
不同层次指标体系:1)三大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2)省级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六章
1、区域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较高水平。
2、区域分工的模式:垂直分工;水平分工;混合分工
3、区域资源环境:指的是影响投资主体进行投资决策的各种区域因素的组合。狭义的区域投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区域经济环境、区域政策环境以及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广义的区域投资环境包括与区域相连的周边地区投资环境、国家投资环境以及更广大的国际投资环境。
第七章
1、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1)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2)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3)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趋势4)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2、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1)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2)区域主导产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3)主导产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3、主导产业的判断标准:
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区域就业的作用;增加价值;出口潜力;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水平;劳动生产率;市场占有率;利税效果
第八章
1、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2、区域规划的内容: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制;区域发展政策
第九章
1、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全局意义的谋划
2、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1)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2)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3)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策略4)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增长极: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1.点—轴扩散理论
核心: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主要依据:生产力地域组织的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事物相互引力和扩散方式的普遍性。
点—轴开发模式工作步骤:首先,在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和开发潜力的线性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其次,在各条发展轴线上,确定若干个点,作为重点发展的城镇,并且要明确各个重点发展城镇的地位、性质、发展方向和主要功能,以及它们的服务、吸引区域 再次,确定点和轴线的等级体系,形成不同等级的点轴系统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1)最好由经济核心区域和发达的城市工业带组成(2)有水陆交通干线为依托
(3)自然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好,农业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带
(4)矿产资源很水资源丰富的地带
重点发展城镇的选择:(1)城镇发展的条件及其在区域中的地位
(2)城镇的发展规模
(3)城镇空间分布的现状
意义:(1)有利于发挥集聚经济的效果
(2)点—轴开发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级中心城镇的作用
(3)有利于把经济开发活动结合为有机整体
(4)有利于区域开放式地发展
第十一章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1.建筑密度:指在一定的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面积与地面面积之比。
2.容积率:指在一定地块范围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整个地块(或建筑用地)面积之比,又称建筑面积密度。
3.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4.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5.区域管制分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
第十二章工业产业化内涵:(1)在生产组织上,按照农业经济再生产的规律,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多产业链通过升道纽带连接为一个完整产业系统。(2)在经营方式与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业贸一体化经营。(3)在经营目的上,要在提高产业化组织整体经营利润的基础上,是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利益得到提高,逐步形成农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农业增值、农业增收、财政增加的目的。(4)在实施中,农业产业化具体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
1、区域农业产业化需要具备的条件:(1)要有相对的资源优势(2)主导产品要有较高的商品率(3)要有系列的开发项目(4)又运作灵活的产业化组织载体(5)建立
产业化运作机制。
2、影响加工制造工业布局的因素:(1)原料的供应现状(2)市场需求(3)专业化协作(4)技术基础。
3、物流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1)物流发展规划(2)根据物流发展规模(3)按照“时间成本、服务水平”的目标要求,规划确定物流的各个环节(4)规划建立物流信
息系统。
4、高新技术园区的布局特点:首先,高新技术园区的组成,以教育、研究与开发、生产企业三者为其核心,他们构成园区的生产功能,是园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
在,也是园区作为一种社区形式其日常生活最突出的功能。其次,高新技术园区还要满足服务功能的要求。
第十三章基础设施: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位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1、基础设施趋势:远程化、区域化、高级化、先进化、网络化、生态化、节约化。
2、交通运输规划的内容:客货运量及物流向的预测;运输方式结构的预定;提出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方案;选定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具体布局;工程修建时间和造价结算。
3、区域运输结构的选择:(1)了解幅员大小、地貌特征和河海通航条件、分析公路、水运作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可能性(2)未来货流种类、流量大小和运输距离对运输方
式的需求(3)现有生产力布局和运输线路承担的运量、线路能力、利用状况及未来扩建的可能性(4)未来生产力布局和城镇发展对运输方式的要求。
第十四章城镇体系: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1.城镇体系规划的任务:
(1)以区域为整体,统筹考虑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明确城镇职能分工,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调控和引导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大小城镇协调发展。
(2)协调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3)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和有效利用,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4)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
3.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的总体框架构思
“点—线—圈—区(带)”相结合,多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城镇和一般发展城镇相结合点——指大大小小的各个城市(镇)
线——指沿着交通干线形成的区域产业与城镇发展轴线
圈——指有一定规模的中心城市和部分次中心城市圈
区(带)——指城镇密集区(带)
4.规划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的基本方法
(1)分析各城镇的现状经济职能类型组合(2)对主要城镇,进一步分析其职能在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包括行政管理、工业、交通、商贸服务、科教文卫体、旅游等职能
(3)对中心城市,要分析其在高一层次区域、在全国的地位作用,乃至国际性的作用,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旅游等职能
(4)规划期发展条件变化分析
(5)城镇体系职能片构规划的基本思路
第十五章区域生态环境规划:针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发展趋势,结合生态承载力分析,而对人类自身活动和生态环境建设所做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1.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不同区域在环境片构、环境状况和服务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2.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又称污染控制规划,是针对区域或城市环境质量制定的目标及主要环境问题而拟定的污染控制措施。
第三篇:2014区域规划
2014年区域规划
区域:
业务员5人:xxx、xxx、xxx、2014年销售目标:万元
目标分解:将2014年销售任务到每个业务员,到每个网点,到促销员每月。达成目标需要落实的工作:
1、业务员业务能力的培训:
采用一对一培训,辅导业务员做好每月工作计划,带业务员从门店走访做起,现场辅导陈列,促销员管理技巧,辅导与超市负责人沟通技巧。
2、业务员产品知识培训:
目前公司有XX品牌,XX单品,在公司陈列室要求业务员熟悉产品,主要了解产品的卖点,提炼促销话语。同时辅导业务员怎样与超市谈判,卖进产品。
3、月度促销计划的培训:
要求业务员提供超市自己的促销规划,针对超市的促销规划制定我们公司的促销方案,如超市搞换购活动,我们可以让超市用我们的商品做换购商品,(购物满58元+1元,换购我们公司120g护手霜一支);同样满就送也可以这样做(购物满88元送我司SOD蜜一瓶);我们公司也可以与超市合作做厂商周活动;均一价活动(洗发露、护发素、面膜、沐浴露统统10元)。
4、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竞争力,执行力也是企业的生命力!一个企业的成功,30%靠策略,30%靠团队,40%靠执行力。再好的方案如果不去执行=0。在这方面主要考虑加强检查考核,下属只做上级检查的工作。从本月起,我将加大门店的检查力度,考核业务员工作计划的进度,同时建议公司设立奖惩制度。
5、关于建立部门周例会制度: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了解各业务销售状况、人员思想动态,掌握一线人员的需求,更好的服务好市场,自2014年1月1日起,各部门将每周星期一17:00—18:00点作为周例会时间(时间段自己定),总结讨论上周工作情况,发现宏扬亮点,找出存在问题和下周工作安排,公司各部门将会议形成书面的“工作纪要”(列入考核之中)。
6、X万元标杆门店打造思路:
首先由业务员上报客情较好的门店,公司筛选在当地有影响力的门店,从硬件着手(外窗的形象广告、店内的包柱、端架、异型架、地堆、、POP、跳跳卡等)全方位包装;软件上,促销员加强心态培训、促销技能培训、商品、赠品优先考虑配送、特价活动天天有、外场优先考虑,门店设立公司会员制,积分换产品、积分送美容(免费做一次美容)、积分送海洋世界门票、积分500分+1元购洗发露一瓶。
7、连锁操作思路:
首先是总部的产品进场、滞销品解码、档期活动的跟进,客情管理。其次是做好各个门店的销售工作。从客情方面来讲,门店的客情比总部的客情重要,因为销售是在门店产生的,门店的支持是产生销售的主动力。门店陈列、门店缺货、门店人员管理、门店促销执行等工作同样是很重要的。如:总部促销档期开档了,门店促销品断货、门店促销员没有将促销品打堆、没有陈列在端架、没有将促销品调整到黄金视线、没有POP、爆炸卡、没有告知顾客卖赠的力度。
所有的工作规划都必须按照戴明环推进,也就是:从目标的制定到行动计划;执行具体工作流程,实现工作计划中的内容;检查评估现有结果,找出问题所在;处理:成功经验标准化;失败教训也要总结对策。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使区域目标得以实现。
第四篇:区域规划体系
打造区域现代产业体系 苏州高新区出台规划振兴“2+3”产业
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开发区“二次创业”。日前,高新区出台了“2+3”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确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主导产业调整振兴,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3个新兴产业提升发展,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3年。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电子基础材料、电脑及外设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以2009年5月数据为例,在区域主要产业工业产值比例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362.3亿元,占比52.2%;装备制造行业206.7亿元,占比29.77%;而新能源行业、医药制造业和服务外包虽然占比不大,但也已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深厚的发展基础。
在“二次创业”新阶段,高新区将努力打造一个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并进,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对产业现状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规划明确了“2+3”各个产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巩固一个产业龙头即电子信息产业,年均增长12%左右,继续保持高新区第一支柱产业地位。重点发展平板显示产业集群、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产业集群、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通信设备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构建一个产业基地即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重点发展汽车和零部件、通用设备制造(机床)、专用设备制造(阀门、试验仪器)三大产业部类,装备制造产业年均增长18%左右,保持优势行业的规模和水平,继续位居全国前列;培植三个新增长极即培植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三个新增长极,新能源产业年均增长80%左右,生物医药产业年均增长25%左右,服务外包接包合同额、离岸执行金额年均增长分别为80%和50%左右。
为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高新区将成立产业振兴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产业工作小组将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并制定针对产业发展链核和补链项目的定向招商方案,积极探索运用优惠政策和参股合作等方式引进重点产业旗舰项目。高新区还将积极探索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区域内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制造业项目、服务外包业务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项目,支持产业优化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对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助推功能,引导创投资金投向“2+3”产业。此外,高新区还将做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服务保障工作,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确保“2+3”产业发展目标的实现
第五篇:区域规划方案
垫江县鹤游中心卫生院
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垫江卫发(2011)20号文件精神,为更好地完成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的建设目标,促进我院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建设周期内达到区域中心卫生院验收标准,决定在全院开展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创建工作,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紧紧围绕区域中心卫生院标准,结合医院业务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医院管理、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通过创建工作,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达到区域中心卫生院标准。
一、总体目标
到2013年,把我院建成符合区域中心卫生院规划的总体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集医疗、预防为一体的区域中心卫生院,同时辐射周边地区。床位80张,卫生人员64人,年门诊人次3.5万人次,年住院人次5000人次,临床科室4个.特色专科4科。
二、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医院创建工作的领导,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院办公室、住院部、护理部主任,财务科、行政后勤科等科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创建办公室,设办公室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办公。负责相应部分创建指标及资料收集工作。
三、工作步骤
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从2011年至2013年,创建周期三年,共分三个主要阶段:
(一)第一阶段:宣传发动:自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
1、完善机构:成立院创建领导小组、创建办,健全组织、分解指标、明确任务、规范管理。分别召开全院动员大会、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和临床医技科主任、护士长会议,全面动员、专题部署区域中心卫生院创建工作,在全院上下形成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态度端正、工作主动的创建局面,在全院职工中广泛宣传创“区域中心卫生院”医院的目的、意义,动员职工积极投身于创建活动中。
2、学习标准:组织全院职工认真学习标准,掌握垫江卫发(2011)20号创建标准,熟悉创建内容,尤其是各科室负责人理解标准的内涵及操作要求,牢固树立岗位责任感,增强时间紧迫感,切实提高创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制定各临床科室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各科室诊疗常规。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到市内发展好的医院参观学习,吸取先进经验,增强对创建工作信心,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二)第二阶段:具体实施阶段: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
1、发放标准:院创建办下发等级医院创建标准,统一编发资料目录,将任务分解到部门、各科室,实行科室、部门负责人负总责。各科室、各部门根据创建目标,开展具体工作。“创建办”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收取创建资料,督促任务的完成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院创建领导小组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2、整体推进: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切实落实各项措施。
创建办公室人员要将创建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拟定创建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要加强对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工作的管理,完善管理机构,指定专人负责。指导科室制定工作计划、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及时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问题与困难。负责收集整理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资料、宣传等工作。
业务院长要根据创建规划制定业务发展规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在建设周期内完成4个临床科室,4个特色专科、2个县级重点专科。组织各重点专科制定诊疗常规及规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质量考核、质量持续改进,加强三级医师培训,加强病历书写培训,提高病历质量。定期开展处方点评、病历质量评查。积极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加强环节质量管理,防范医疗纠纷,确保医疗安全。
护理部要贯彻落实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文件精神,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争创县级“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组织学习《护理常规技术及操作规程》,加强三基培训,全员达标。强化护理人员职业素质和礼仪培训,全面提高护理人员职业形象。完善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加强环节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
1、健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制度。逐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到2013年,通过多种途径培训医、护人员30名,基本满足“小病在基层”的人力资源要求。
2、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吸引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和社会有资格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健全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创新人才管理和使用政策,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制度,使合格人才在基层“用得好、留得住”。
3、近三年目标和任务,三年内培养6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每万人有1-2名全科医生,以1-2年的转岗培训为主要培养途径,同时,招收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全科方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有效措施,招聘10名执业(助理)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稳定人才的长效机制,推动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4、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整合村级公共服务,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5、建立人员流动机制,医务人员在3年内达不到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要转岗、分流;病员满意度测评排名最后要进行谈话,连续两年排名最后医护人员离岗。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在建设周期内完成一期、二期基本建设。目前医院房屋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危房1500平方米,所以远不能达到区域中心卫生院设置要求。按标准化卫生院基础设施规划一期工程建设(公共卫生综合楼,病员职工食堂);二期工程建设门诊大楼改建。任务分解与时间进度目标: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公共卫生综合楼、病员职工食堂,门诊大楼的立项申请、报卫生局的审查批复、上报县发改委立项批复、地质勘查,红线图,设计效果图等前期手续。资金筹措:积极争取国债资金,自筹50万元修建病员职工食堂综合楼。2011年7月面向社会招标承建一期建设(公共卫生综合楼,病员职工食堂),工期暂定6个月,力争在2012年3月1日前正式投入使用。2012年6月面向社会招标承建二期建设门诊大楼改建工期暂定6个月,力争在2013年3月1日前正式投入使用。我院计划在2012年3月底完成公共卫生综合楼建设,与现住院部形成一体,一楼为公共卫生科用房,二楼为设内科、儿科,三楼为外科、妇产科,2012年底完成门诊综合楼改建工作,共计新增业务用房6000平方米。
以上工程质量监督由陶华、朱小平、黎同、张正科负责,并做好工作日志记录(张正科负责基础建设、陶华黎同负责主体建设、朱小平负责室内装修质量)。
公卫科做好9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传染病的管理,做好传染病的登记报告工作,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 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工作,加强母婴保健工作。
(三)第三阶段:申报迎评阶段。自2013年3月至2013年6月
1、自查自纠:由创建办组织各部门、各科室对照区域中心卫生院标准,自查打分,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提整改措施,医院制定整改方案,突击整改,缩小与创建标准的差距,达到建设标准。
2、专家指导:聘请县上有关专家对创建工作进行现场指导,对我院的创建工作,提出指导意见,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建议制定改进措施,及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临床科室进行整改、补充完善,使创建工作达到建设标准
3、迎接评审:“创建办”汇总部门资料、各科室,完成申报书、汇报材料等所有申报资料的制作,制定接待方案,开展迎检评审接待培训,做好申报迎检工作。
四、主要措施
(一)全员动员,广泛宣传
让全院职工都能积极主动参加到创建工作中去,形成一个“全员参与,上下一心,合力共创”的良好创建氛围。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创建经验和做法,广泛宣传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的意义和作用。
(二)精心组织,分级负责
按照医院创建办分解的任务,班子成员按照各自的分工组织各职能科室要对本部门的工作进行再分解,建立起院创建办与职能科室、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实行包质量、包安全、包目标任务的落实。
(三)加强督查,及时整改
每月一检查,查进度,查质量、查问题,限期整改;每季度一评比,结果与当月效益工资挂钩。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确定具体要求和工作措施,经常组织检查,及时加以整改。创建办在抓好指导、监督、检查的同时要深入科室,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促进创建工作扎实开展。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创建区域中心卫生院是我院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是我院再上新台阶一次难得机遇,能否顺利通过验收,关系到我院综合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一是明确责任,按照分工原则,组织各职能部门完成创建工作任务;二是严肃纪律,全院上下尤其是班子成员,要精诚团结,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三是实行责任追究,建立奖惩制度,对创建工作出色、成绩显著者分别给予重奖。对创建工作不力、影响创建工作进度的要给予处罚、通报批评。
表一:基础设施建设
占地面积(平方米)编制床位
(张)
建筑面积平方米
建设投资(万元)是否异地迁建
现有状况 2000 50 5000 否
规划 建设 2011年 1000 4000 250
2012年 700 80 1500 150
2013年
院内绿化
2014年
2015年
表二:大型设备配置
万元以上设备数 医疗设备总价值 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情况(台件)(万元)
名称
型号
购置 时间
金额(万元)
现有状况 10 200 OPENO480彩超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010年11月 100
2011年
信息化网络建设
规划 工作站
购置 2012年
呼吸机 监护仪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表三:人才队伍建设
编制数(人)人员(人)总数 医生 护士 现有状况 47 41 33 6 2011年 10 51 6 4 2012年 10 61 8 2 规划建设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学历(人)本科 专科2 24 2 8 2 8
职称(人)中专 正高 副高 13 0 1
中级 初级 35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