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电大《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及答案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
2.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而对0-3岁儿童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幼儿园组织的亲子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集体活动、入户指导等活动。
3.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教育研究:是指以提升幼儿园0-3岁儿童教育质量为目的进行的教育研究,包括对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提升教育活动质量以及0-3岁家园合作教育等内容。
4.家长教育能力:是将教育观念和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的能力,它是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家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关系是怎样的?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地评价指标是什么?
答: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关系:在0-3岁儿童家园合作教育中幼儿园处于主导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条件下引领家庭共同提高育儿技能的伙伴关系。家庭仍是0-3岁儿童的主要生活场所和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最主要、最直接的施教者,幼儿园的主导作用需要依赖家长的主动寻求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
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共育地评价指标:(1)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2)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3)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家长进行细致地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出发来分析和解决问题。(4)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2.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关:3—6岁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成为其受教育主要场所。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性更加突出,而且还要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的特点: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注意及时小结和总结、积累;注意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
3.简述家庭和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是怎样的?评价双方的合作活动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家庭和社区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关系:社区作为儿童最初接触的小社会,是“三结合”教育的基本阵地。社区学前教育可以积极创造条件,为更多的学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机会,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家庭提供帮助,为儿童提供活动环境。营造良好的社区、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是双方合作的根本目的。在合作中,社区主动为家长提供相关服务,家长应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增进对社区的归属感。合作活动的评价:(1)发展性、目的性。年是否以促进幼儿发展、家长育儿能力发展、社区职能发展为目的。(2)互动性。看是否体现家庭、社区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活动的目的。(3)有效性。看是否有效利用资源,是否取得好的实际效果。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1)错误的期望观(人才观)导致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过于功利
(2)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实施超前教育、过度教育(3)家庭教育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忽视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4)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剥夺了儿童发展的机会和权利(5)不尊重儿童的人格,忽视儿童主体性的发展(6)家长缺乏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5.日本和韩国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异同?
答: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和自立教育。儿童不仅在外要注意礼仪,在家庭内部也需要遵守一整套的规矩,文明礼仪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日本家庭的挫折教育从婴儿期就开始了,日本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日本的家庭教育学家认为,父母过于保护和过于干涉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家庭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韩国家庭的传统教育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懂得感恩的道德教育和潜移 默化的礼仪教育两个方面; “狼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观 察能力、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狮子型”教子法意在让孩子充满 自信,学会自律自控,学会放弃,让孩子面对现实,在逆境中寻找解决方法。
6.美国儿童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美国家庭教育特色在于尊重儿童、父母参与,重视常规培养和亲子阅读。尊重儿童主要表现在美国父母对孩子惯常使用的说话方式上,引发孩子自己的思考、判断,不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美国家长对子女早期发展和学习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家内事务的参与和家外(如幼儿园或社区)事务的参与。在美国常规培养中,“常规”的内涵不是“纪律”而是“习惯”。习惯养成后,按照习惯做事情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美国家庭的常规培养主要体现在饮食、睡眠和如厕三个方面。美国的幼儿教育学家认为早期阅读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早期的阅读经验能够为儿童终生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美国家长非常重视亲子阅读,美国家长会利用不同的场合和时间与自己的孩子一起阅读,享受快乐的阅读时光。
三、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联系实际评论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采取的方法。要求:(1)简述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活动的方法;
(2)就某一方法联系实际说明其实施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答: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包括:(1)亲职教育,(2)教学活动合作,(3)管理合作,(4)研究合作,(5)资源支持。
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包括:(1)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家长委员会,家长志愿者;(2)加强家园联系——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3)家园现场沟通交流——家长会,约谈;(4)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5)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育活动开放日。除了以上有效的家园合作方法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2.联系实际论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要求:(1)简述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
(2)就某一方面的变革情况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6分。答:我国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情况:(1)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家长教育观念的变革首先应从传统的、狭隘的人才观的改 变入手,变革还应包括儿童观的变革。在正确的人才观、科学的儿童观的指引之下,家长应 当明确学前阶段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因此,家 长应当更加关注那些对儿童具有终身影响的品质和素质的培养。(2)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在物质环境的改善方面,家长要注意根据幼儿阶段的发展 需要,为孩子创造适宜发展的家庭环境;精神环境方面,家长除了创设和睦的家庭氛围,还 要注意改进亲子交往方式,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的亲子关系。(3)家长教育能力的培养:家长教育能力主要包括了解孩子的能力、选择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能力、创设环境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等。家长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和学习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并不断运用这些知识去观察分析和指导孩子的行为,从而提 高教育能力。(4)家长素质的提升:家长素质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艺术素质和心理素质,这 些素质都对幼儿产程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5)家长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应当真正认识家长教育的价值,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系 统规划和研究,增强家长教育的执行力度,更新家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探索家长教育的全 新模式,使城市和农村家长能够享受到社会所提供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自己的看法或建议略。
四、案例分析题
1.幼儿园为了顺应发展,与家长零距离接触,建立了网站,„„“老师说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请运用第六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答:儿童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园便成为其受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在与家庭合作教育中的作用不仅要求自身的主导型更加突出,而且还要主动“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参与。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园很好的利用了幼儿园的网站进行家园的合作与互动。他们把幼儿园的新闻,孩子的照片和家庭教育的知识放在上面,让那些平时没有太多时间去参与了解幼儿园活动的家长有机会了解到。给他们搭建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可以关注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够从中获取科学的教育知识。这是一个很好的形式。所以这位家长在发现孩子的成长后悔欣慰并感动。从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网站的开设,不仅拉近了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可以进行交流和指导,更是让家长看到了幼儿园的活动,老师的辛苦付出,对他们今后在进行家园配合的时候更能理解支持教师。从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来看,其内容包括了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其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开放日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个别约谈、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家长委员等。而案例中其实只是提到了其中的一个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所以,还可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使家庭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的开展。也能够利用更多的方式,丰富家园联系的内容。
2.案例一:托比是一个3岁的美国孩子。他每天早上„„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案例二:康康,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父母忙于做生意„„导致康康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试从外国家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的角度出发比较分析以上两个案例。" 答:国外父母非常注重对于孩子独立自主的培养,使得他们的小孩能够更早更好的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而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包办孩子的一切。以上国外和国内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给了我们警示,警示着我们:别等孩子失败才后悔。孩子缺乏独立性,任何事都依赖父母,无法靠自己来解决问题,这都跟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有时过度呵护孩子,其实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父母应看好时机,适度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是,爸爸妈妈有的都可以给你,但你想要的你也都能自己争取得到。不要等到孩子失败,才后悔当初没教会他独立。并请:(1)给予孩子独处的时间。独立性从小就可以开始培养,而促进孩子独立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他学习独处。当明白家长无法随时随地帮忙时,他们也将学会依靠自己。(2)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孩子只要有能力做,就让他们自己来。只要观察到孩子是有能力做到的,爸爸妈妈就该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并多加鼓励孩子主动的意愿。(3)避免挑剔或纠正。当孩子有意愿自己做、自己尝试时,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别做个完美主义者。孩子若是常常从父母那接收这样的信息,他们的自我观感一定是负面、缺乏自信的。(4)让孩子学习解决问题。当孩子累积久了解决问题的概念,接下来就可以在孩子遇到问题时,问他可以怎么办,引导他学习思考。引导时切记给予孩子一些时间去思考,提供的协助越少越好。(5)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孩子是一家的成员,他有权利享用家中所提供给他的资源,也有责任为家里付出。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龄及能力,帮他安排适合的任务,比如倒垃圾或是帮忙收衣服,让孩子学习独立的同时,还能从小培养责任感。
第二篇:2013电大(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
2013电大(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1 概念阐释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答: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家长的道德素质
答:家长的道德素质是指家长思想道德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它决定家长为人处世的方向和原则,影响家庭道德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的道德素质。
家长的儿童观
答:家长的儿童观就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其内容自然也就涉及家长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儿童生长发展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及儿童的权利与地位等问题的看法。
家长的人才观
答: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认识和期望。
家长的教育方式
答:家长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家庭精神环境
答: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简答题
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1)奠基性和终身性(2)亲情性与权威性(3)随机性与针对性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奠基性特点是指儿童在学前阶段所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其一生中最基础的、最基本的教育。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奠基性主要表现在:(1)提供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先天条件;(2)奠定儿童身体发展的基础;(3)启迪儿童语言和智慧的萌芽;(4)培养儿童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能力;(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
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儿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家庭教育任务是家长应当承担的教育儿童的责任和工作。由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体、智、德、美等方面。具体说来包括:(1)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5)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6)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
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1)兴趣诱导法;(2)游戏活动法;(3)实践操作法;(4)环境熏陶法;(5)赏识鼓励法;(6)榜样示范法;(7)暗示提醒法。
儿童家庭教育的渠道主要包括:(1)幼儿园的指导;(2)社区的指导;(3)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指导;(4)社会团体的指导;(5)大众传播媒介的指导。
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答: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和教育观。
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就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与子女的关系是其进行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决定其家庭教育的动机,影响其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
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并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育方式。
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
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答: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五种: 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
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 论述题:依据儿童家庭教育方法,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2 概念阐释 亲子游戏
答: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在出生后的最初两年之中,婴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 特殊儿童
答:特殊儿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除正常儿童以外的各类儿童,包括身心障碍的儿童与资赋优异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主要指那些身心有障碍的儿童。总的来说,这些儿童与正常儿童不同,须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给予特殊的关注。 孤独症
答:孤独症儿童,又称自闭症儿童。“孤独症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终身性、固定性、严重的全面精神发育障碍疾病。” 超常儿童
答:智力超常儿童是指在智力发展上明显超过同年龄常态儿童一般发展水平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 智障儿童
答:智力落后儿童,又叫弱智儿童、智障儿童、智力残疾儿童,是指智力和活动能力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水平,并表现出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 肢体残疾儿童
答:肢体残疾是指“人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肢体残疾儿童有些事先天的肢体不全,有些是由于后天的原因造成的。 视觉残疾儿童
答:视觉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儿童。 听力残疾儿童
答:听力障碍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伟环境的声音的儿童。 简答题
简述0-3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
答: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包括托儿所的教育目标和家庭教育的目标。
托儿所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健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具体要求包括:
(1)要发展小儿的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儿童的抵抗力,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促进身心正常发展。
(2)要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言认识周围环境事物,使小儿智力得到发展,并获得简单知识。
(3)要进行友爱、礼貌、诚实、勇敢等良好的品德教育。
(4)要培养小儿的饮食、睡眠、衣着、盥洗、与人交往等各方面的文明卫生习惯及美的观念。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
(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
(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直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
(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0-3岁儿童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由母乳喂养逐渐过渡到食用多种事物;
(2)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婴幼儿的膳食;(3)健康安全地进食;
(4)每日饮足量的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简要说明对0-3岁儿童进行情意萌发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手段有哪些? 答:(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简述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答:身体发展:
(1)生理上进一步成熟;
(2)动作灵活性、稳定性增加。心理发展:
(1)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
(2)认识活动的有意兴得到发展;(3)社会交往水平提高;
(4)词汇量增长迅速,句子复杂程度提高;(5)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发生。 简述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任务
答:(1)身体健康,情绪安定、愉快;
(2)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了解必要的安全自护尝试;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在家庭中怎样对3-6岁儿童进行安全自护教育? 答:(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2)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3)利用奇迹进行安全教育。 试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答:(1)抽象思维开始萌芽;(2)好学、好问、好动脑;
(3)思维、行为的有意性进一步增强;(4)语言的社会化水平提高;(5)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
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答:(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简述各类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
答:超常儿童与同龄儿童相比,在智力才能及个性方面发展的比正常儿童快。早期发现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家长提名、同伴推荐、自荐等。
智力落后儿童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水培,并有行为适应障碍,早期的发现方法包括: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确认孩子是否早产儿、低体重儿、过期产、巨大儿、小头儿、大头儿,确认孕期是否曾经保胎、孕期是否有特殊的疾病或感染、是否高危产妇生产的孩子等、出生一周内的检查包括:检查心跳、呼吸、肌肉张力、鼻孔对橡皮管刺激的反应、皮肤颜色、哭声、觅食、吸吮、抓握、巴宾斯基反射、步行、爬行、防御反射等。对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观察儿童的感知运动方面包括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观察,如孩子是否能够和同龄孩子一样,在特定的年龄段学会翻身、坐、爬、走,能否抓握等,还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适应性行为、社会行为等是否发展正常。
孤独症儿童是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早期发现方法包括:婴儿期——一部分孤独症儿童在婴儿期表现异常。好哭好闹,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正常儿童。母亲哺育婴儿时,不会再母亲怀里寻找乳头,也很难把头转向母亲,而且不喜欢偎依在母亲的怀中。甚至很少注视母亲的面孔,不喜欢母亲的抚摸,对母亲的引逗很少表现出积极的表情。3-4个月的时候,不主动寻找母亲的声音,不会发出咿呀声音。5-6个月,虽然能辨别出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但是眼睛还不会追随物体。有的孩子过分安静,即使身体不舒服或有生理需求时也不会哭闹。9-10个月,拒绝改变饮食,仍坚持以牛奶为食,不愿意咀嚼食物。外出时见到其他的小朋友也不表现出高兴的表情。幼儿期——语言发展落后于正常儿童,不仅表情变化少,回避他人的目光,而且常常自言自语,或是重复、模仿别人的语言。表达需求时会哭闹、叫喊的形式来向成人寻求帮助。孤独症儿童大多兴趣狭窄,不怎么喜欢玩具。有的孩子即使喜欢玩具,也只限于不断重复的很单调的玩法,如专注地摆弄汽车的四个轮子。有的孩子手里整天拿着一样东西,不停的来回摆弄,使人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儿童期——智力发展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儿童。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些患儿还有很强的求知欲,交往技能笨拙、简单,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落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记忆力不好,看上去不认真听课,但能够记住课上内容并成绩不差。
肢体残疾儿童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畸形,导致人体运动系统不同程度的功能丧失或功能障碍。
视听障碍儿童视觉或者听觉出现障碍。早期发现方法包括:视力障碍——观察早期的特殊表现,主要依靠专门机构的诊断,家长和老师也可以细心观察,一发现问题就及时向专业机构求助,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听力障碍——不听话,别人说什么都无动于衷,不能分辨声源的方向,总是在一个方向寻找声源,如听到声音总是向右转头寻找声源,很可能左耳出现了问题。 论述题
论述0-
1、1-
2、2-3岁各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0-1岁身体发展特点:身体发展变化迅速;身体各部分和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发展水平较低;身体行为以无条件反射行为为主,条件反射行为慢慢出现;动作发展跨度不大。
0-1岁心理发展特点:感知觉发展,各种感觉在胎儿阶段逐渐形成,出生后得到迅速发展,知觉有了初步发展,图形知觉和深度知觉较早显现;注意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1-2岁身体发展特点:身体各方面发展;动作发展。
1-2岁心理发展特点:感知觉发展;注意发展;思维发展;语言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2-3岁身体发展特点:身体各部位和各器官仍在发展之中,动作发展技巧性和难度进一步增强。2-3岁身体发展特点:各部位和各器官仍在发展之中,多做发展的技巧性和难度也进一步增强。2-3岁心理发展特点:思维发展(知觉行动思维是主要思维方式,出现家乡游戏,以自己为中心思考问题)、语言发展(开始使用呵护语法股则的完整句准确表达思想,词汇量迅速增加)、情绪情感发展(20多种情绪反应,基本具备各种形式的情绪)、意志行为发展(坚持性、冲动性)、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发展(掌握“我”的含义,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总体而言,0-3岁身心发展特点主要包括: 身体各方面发展变化迅速,但发展尚不成熟,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弱 进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基本具备各种形式的情绪 自我意识萌芽,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答:阅读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包括: 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
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 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 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案例分析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3
一、概念阐释
1、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
答: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
2、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
答:以儿童为核心的活动教育是指为了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而对0-3岁儿童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
3、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教育研究
答: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教育研究是指以提升幼儿园0-3岁儿童教育质量为目的进行的教育研究。
4、家长教育能力
答:家长教育能力是将教育观念和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为的能力,它是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5、日本的“家庭教育支援政策”
答:日本文部省的调查显示,家庭教育落后和家长疏于子女管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拒绝上学与儿童自杀等教育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这样的家庭教育危机,文部省积极推行“家庭教育支援政策”,从1997年起以培养儿童“生存能力”和提高社区的教育作用为基本方针,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支援工作。
6、亲子阅读
答:美国的幼儿教育学家认为早期阅读是培养儿童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早期的阅读经验能够为儿童终身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建议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就为孩子提供大量的阅读材料和机会。亲子阅读就是家长陪同孩子一起阅读图书。
二、简答题
1、简要分析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答:(1)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家庭、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是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需要。(2)家庭、幼儿园、社区3方合作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现代化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
教育的终身性和信息化石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家庭、幼儿园、社区3方合作教育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家庭、幼儿园、社区3方合作教育既有现代化教育研究的理论支持,同时又有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的规定和支持,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2、简述0-3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法
答:0-3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在合作上有多种方法,其中宣传法、多媒体沟通法、问卷调查法、家庭互助小组法、家访法、录像分析法、送教上门法、教育现场交流指导法、教育教学活动法、参观观摩法等更适合0-3岁儿童以家庭教育为主的特点。 向家长介绍0-3岁儿童教养知识和幼儿园情况的方法。包括徐昂穿法和参观观摩法。 家园双方相互沟通信息的方法,包括多媒体沟通法、问卷调查法和家访法。 幼儿园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包括录像分析法、送教上门法、教育现场交流指导法、教育教学活动法。
幼儿园指导家长相互合作的方法,包括家庭户主小朱等。除了以上家园合作方式外,还有一些在3-6岁儿童家园合作中使用的方法(如家长昨天回、讲座等)也适用于0-3岁儿童的家园合作教育。
3、简述家庭和社区合作教育中的方法
答:家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方法,有宣传法、讲座法、资源共享法、调查研究法、讨论共议法等。
宣传法是指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社区在与家庭的合作教育中,也经常通过宣传海报、条幅、宣传单等方式,向家庭传播一些教育观念,以对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
讲座法是指由社区聘请专业人员,不定期向家长讲授与儿童教育有关的知识,以扩充家长的育儿知识、转变家长教育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
资源共享法是指通过合理的统筹协调,充分利用社区中的人力、物力(包括数据、信息共享,设施、设备、场地共享,人际关系共享,等等)资源,共同促进儿童的发展。
调查研究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多以个体为分析单位,通过文件、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信息,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
讨论共议法是指社区为解决某个学前教育问题(如社区儿童游戏设备的安全维护)而进行的共同商议和探讨,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发挥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群策群力。
4、中国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答:目前中国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错误的期望观(人才观)导致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过于功利; 家长不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实施超前教育、过度教育; 家庭教育以知识学习为中心,忽视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过分溺爱,过度保护,剥夺了儿童发展的机会和权力; 不尊重儿童的人格,忽视儿童主体性的发展; 家长缺乏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的指导。
5、日本的儿童家庭教育有何特点
答:(1)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
(2)重视孩子抗挫折的教育:日本的小孩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腿冻得都发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
(3)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
(4)实施日本“家庭教育支援政策”:应对家庭教育落后和家长疏于子女管教导致青少年犯罪、拒绝上学与儿童自杀等教育危机。
6、韩国的“狼型”教子法有什么具体内容?
答:韩国父母推崇一种“狼型”教育,意在借鉴狼的某些习性来栽培自己的孩子,具体包括:让孩子学会独立、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培养孩子坚忍不拔的精神、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挖掘孩子的潜能等。
三、论述题
1、论述适宜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答:(1)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教育的内容:
与0-3岁儿童家园共育相比,内容更加丰富,分为亲职教育、教学活动合作、管理合作、研究合作、资源支持等方面。
(2)3-6岁儿童家庭、幼儿园合作教育的方式:
有多种方式,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开放日活动、亲子互动活动、个别约谈、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家长助教、家长委员等。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方式,包括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志愿者等。加强家园联系的方式,包括家园联系册、家园联系栏等; 家园现场沟通交流方式,包括家长会、约谈等;
向家长宣传科学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方式,包括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等; 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方式;
除此以外,还有利用便条或电话联系、接送幼儿时的简单交谈、利用网络平台等其他家园合作教育的形式。
2、联系实际论述日本、韩国、美国的儿童家庭教育对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答:虽然各国父母对子女的爱从本质上看都是无私、伟大的,但由于爱的方式不同,获得的结果也不一样。爱的方式恰当,孩子的成长就会有好的结果,反之就会有不好的结果。 中国孩子更须要接受挫折教育、逆境教育、独立教育; 中国家庭应当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 中国社会和教育界应当更加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和支持。
四、案例分析
第三篇:2017年电大《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及答案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亲子游戏:亲子游戏是指婴幼儿和父母或者其他教养人共同参与的互动性游戏活动。2.特殊儿童:特殊儿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除正常儿童以外的
各类儿童,包括身心障碍的儿童与资赋优异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主要指那些身心有障碍的儿童。3.超常儿童:超常儿童并不仅仅是指智力优异的儿童,而是指在智力、学术、创造、艺术、领导、运动等任一方面禀赋优异并有杰出表现的儿童。
4.智障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低常儿童或心理迟滞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 儿童的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5.肢体残疾儿童:肢体残疾儿童主要指那些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四肢出现障碍的儿 童。
6.视听残疾儿童:视觉残疾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儿童。听力残疾儿童: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的儿童。
二、简答题1.简述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答:家庭教育的目标:(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处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 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家庭教育的任务:(1)身体发展和生活习惯的养成。(2)语言和认知发展。(3)情绪、情感、个性和社会性发展。(4)美感的发展。
2.0~3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3.如何在智力启蒙和语言培养方面对0~3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智力启蒙:(1)摒弃只中言语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培养的狭隘思路(2)注重对婴幼儿基本能力的培养,重在启蒙(3)充分利用婴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在智力启蒙中的作用(4)切忌攀比,要善于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语言培养:(1)创造条件,诱发孩子发出声音(2)多和孩子说话,创造说话、交流的氛围(3)教孩子说话与人士周围事物同步进行(4)训练孩子的听力(5)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4.简述3-6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目标和任务。答:家庭教育的目标包括:(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地生活。(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直觉和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和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3)培养婴幼儿形成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5.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哪些方面?
答:(1)提供均衡营养:遵照“膳食指南”,确定饮食的基本原则;饭菜巧搭配,营养易吸收;形成好口味,益处伴终身。(2)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开展经常性的亲子体育游戏;培养对球类活动的兴趣;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爱好。开展体育锻炼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和孩子一起做好活动的准备;发挥同伴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重视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3)培养良好习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细致入微,教给方法;增强教育过程中的趣味性;及时鼓励,强化良好行为;要注意要求的一致性和一贯性。(4)培养自护能力: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利用契机进行 安全教育。
6.如何在社会性发展和美的熏陶方面对3-6岁儿童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社会性发展: 1)接纳、肯定孩子,培养自尊、自信 2)爱孩子,让孩子学会爱 3)在交往中发展孩子的交往能力 4)培养孩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美的熏陶: 1)给予儿童健康的美的观念 2)引导儿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 3)支持儿童的艺术兴趣,鼓励他们创造美
7.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8.如何判定超常儿童?对他们怎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答:判定: 好奇心强;记忆力好;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语言发展早,想象力丰富;理解力强;喜欢动脑,有创造性;兴趣广泛、浓厚;好胜心强,有坚持性。
指导: 正确认识超常儿童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 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发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关心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
9.智力落后儿童可以划分为几个等级?对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家庭教育要关注哪些内容? 答:划分为4个等级,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二级智力残疾(重度)三级智力残疾(中度)四级智力残疾(轻度)家庭教育要关注: 1.及早发现,寻求专业帮助。包括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2.家长要给与孩子理智的爱。给孩子真心关爱,避免歧视和溺爱;认清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与孩子适当的高期待。
3.在家庭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基本能力。训练儿童的感知觉和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儿童与正常儿童的交往能力;重视对孩子的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的教育。【论述题】1.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
要求:(1)简述对0-3岁儿童的情意萌发进行指导的具体内容;(2)就某一方面联系实际提出你的看法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情意萌发指导内容:(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 婴幼儿具有获得安全、关爱、尊重及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只有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他们才会产生积极地兴许体验和心理感受。我遇到一个孩子最开始大哭大闹,每天老师对回去拥抱她。慢慢的孩子克服了离开父母的失落感,用很积极的心情度过每日幼儿园生活。正是老师的关爱让孩子产生了安全感。(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 合理的生活制度有利于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利于婴幼儿情绪稳定,使婴幼儿感到安全和愉快。
(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日常生活中婴幼儿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从而长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自己的愿望没满足,遇到了小挫折,等等。
2.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要求:(1)简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
(2)结合实际阐述你对3-6岁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4分。
答:(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机会(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包括:(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案例分析题】 周周19个月大,平时都由奶奶照看„„每天奶奶都等她玩好,追在后面收拾、整理,那真是一件没完没了的事。请运用第三章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建议。
答:周周19个月大了,这个时期的孩子在社会性发展方面,父母仍是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同时与同伴的交往则逐渐开始出现。社会性游戏逐渐增多,明显多于单独游戏。同时,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生活习惯养成阶段。在案例中,首先,周周的奶奶没有很好地做好孩子的玩伴这一角色,只是做自己的事情。整个事件的描述中,没有提到奶奶和周周一起玩玩具,和周周有所互动,有的只是为了让周周收拾玩具而提出的要求。周周只有玩玩具,而没有机会和奶奶互动,更别说奶奶之外的同伴了。同时,在奶奶照顾的过程中,也没有意识去引导周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周周只是从抽屉、茶几等处拿出玩具再扔在地板,而奶奶所做的是一边说一边捡玩具。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周周之所以要扔出玩具,在奶奶捡 了以后还要边扔边笑,其实就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和奶奶进行互动。因为她没有机会和奶奶进行交往,所以用了这样一种不合适的方法。另外,奶奶也没有教育周周说应该在玩好玩具以后收拾好,这样一个生活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行为形成的。作为奶奶,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一个教育孩子的教养者,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周周玩的时候,就应该陪着周周玩,和周周进行互动。而不是做自己的事情。同时,奶奶要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引导周周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并且告诉周周玩好以后要收拾玩具这样一种良好的习惯要求。在每次玩好以后都坚持和周周一起收拾玩具,这样久而久之,周周就会自己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另外,在周周乱扔玩具的时候,奶奶不该只是言语的要求,而是要用一些用鼓励的话语来激发周周收拾的愿望。在周周收拾好了以后给予表扬鼓励来进行巩固。这样才能帮助周周养成良好的习惯。
【案例分析题】.我儿子冬冬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过小兔子、小鸭子,记得3岁多的时候,他握着小鸭子的脖子去串门儿„„看到儿子认真的模样,我开心地笑了。请根据第四章的相关理论或观点分析此案例。
答:这是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认知发展的表现。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供环境和条件,鼓励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使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发展认知的能力。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否能持续,有赖于家长的态度和策略。(2)提供多种在生活中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生活中蕴含着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丰富内涵,更是蕴含着丰富的学习机会,家长要做个有心人,不仅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还要创造各种学习和探究的机会。(3)和孩子一起学习科学的方法。学习兴趣的激发、环境的创设,都有助于孩子走近科学,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探究,动手解决问题,体验发现的快乐。家长要为孩子的发现和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让孩子在轻松、愉悦中获得发展。
【案例分析题】.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请运用第五章的相关理论分析小林的行为,并提出自己的认识或建议。
答:根据小林的行为特征可以判定小林是一个孤独症儿童。从孤独症的特征来分析,他们有这样一些特征:
1、孤独症的儿童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
2、语言发展迟缓。案例中提到“小林平时沉默寡言,一旦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且不完整,字数基本在五个字以内,间断性地冒出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的话语并不断重复,常反复说些与所处环境无关的、单调的词句,分不清你、我、他,如果问:“你爱我吗?”他回答:“你爱我的!”。这正是语言发展迟缓造成的。
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他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的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影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则毫无兴趣,在家天天要吃同样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
4、不主动和他人交流。每天早上来幼儿园,从不主动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不和别人目光对视,无论怎么开导他,激发他的表达情绪,他还是无动于衷。小林喜欢玩水,玩沙,玩大型玩具,他只管自顾自地玩,玩腻了就自己回到班级中来。
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日常生活中小林喜欢躺在地上,和地板亲密接触;喜欢玩锁和钥匙。案例中的小林具备这样的特征。针对小林孤独症的情况,作为家长应该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指导。
1、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小孩子的可塑性大,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并注意与同龄人的孩子作对比。家长还要多与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如果发现有这样的症状,应该积极寻求专业的帮助,并配合治疗。
2、家长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孩子的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在发现孩子患有孤独症时,家长既不要把孩子当成累赘,不闻不问,也不要认为孩子的问题是自己的责任,对孩子百般娇惯。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问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孩子的榜样。一方面寻求专业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积极进行辅助教育。
3、在家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训练。家长要根据孤独症孩子的特点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
4、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氛围。家长在家中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经常对孩子微笑,经常轻轻爱抚、拥抱他们。细心观察孩子喜欢的物品和游戏,积极寻找孩子可以接受的介入方式。另外,家长要带孩子走出去,帮助孩子融入同龄的集体中。家长还要引导周围的孩子接受孤独症孩子的特殊行为,不要取笑或侮辱他们。
5、培养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家长平时在家中要注意矫正孩子的怪异行为,通过社会性游戏,让孩子学会接电话、与人打招呼、向他人表示需求等。总之,家长对孤独症儿童要细心细致,不要操之过急,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改变、提高。
第四篇:2017年电大《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及答案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答: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 家庭成 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 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2.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答: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和机构组织,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
3.家长的教育方式。
答:家长教育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4.家庭精神环境。
答:精神环境主要指家庭的心理氛围,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父母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方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1)奠基性和终身性(2)亲情性与权威性(3)随机性与针对性 2.简述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儿童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家长要利用自身、家庭和社会资源,对孩子实施全方位的影响,以促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所谓家庭教育任务是家长应当承担的教育儿童的责任和工作。由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是全面的,包括体、智、德、美等方面。具体说来包括:(1)促进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2)促进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养成;(3)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促进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5)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6)促进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家庭体育与卫生、家庭德育、家庭智育、家庭美育、家庭劳动教育。
3.简述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和方法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观念的更新;(2)儿童身心发展知识;(3)儿童卫生保健知识、营养知识、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4)胎教知识和孕期营养保健知识;(5)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6)家庭教育中评价儿童发展的知识和方法;(7)儿童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对策。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1)兴趣诱导法;(2)游戏活动法;(3)实践操作法;(4)环境熏陶法;(5)赏识鼓励法;(6)榜样示范法;(7)暗示提醒法。儿童家庭教育的渠道主要包括:(1)幼儿园的指导;(2)社区的指导;(3)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指导;(4)社会团体的指导;(5)大众传播媒介的指导。4.家长素质对儿童家庭教育有何影响 家长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1)家长的优秀品德是孩子树立正确道德思想的榜样!常言道:正人先正己。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准守社会公德,为人襟怀坦荡、言行一致、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这样的家长在孩子面前才会树立良好的榜样。(2)家长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关键 快节奏的生活与学习会给孩子一定的心理压力,如果家长能在空闲时间给予孩子正确的心理观念,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舒心的环境,将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3)家长的科学设施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家长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的具体体现。(4)家长的文化素质是家庭教育的文化资源。
素质教育有助于孩子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综合体更是家长更好的选择。最IN菲克城、瑞思英语这些都是适应高考改革的。
5.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有哪些?
答:家长的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亲子观、人才观和教育观。儿童观是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就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儿童观决定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一般而言,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其对教育的任务、内容的选择以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就不同,因而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儿童早期唯一的社会联系就是与父母的关系,父母如何看待自己与子女的关系是其进行家庭教育的根本所在,决定其家庭教育的动机,影响其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家长的人才观会影响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并进而影响家庭教育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投入重点及教育方式。家长的教育观直接影响其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6.简述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和特点 答:家长的教育方式分为五种:
(1)专制型。专制型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总是以一种不可抗拒的身份出现,对于孩子的一切都是在发号施令。(2)溺爱型。溺爱型的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总是以孩子为中心,他们视子女为掌上明珠,采用一种用爱过度的教育方式。
(3)放任型。放任型父母,一般情况下都是由于实施其他类型教育方式失败,或者是由于父母工作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等原因,因而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
(4)矛盾型。这是家长教育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常常表现为父母不知道怎么与孩子相处。
(5)民主型。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这种类型的父母总是采取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表现出一种冷静的热情和有克制的疼爱、习惯和能力;(5)帮助儿童适应最初的社会。
三、论述题:
1.请选择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
要求:(1)阐明已选择的两个儿童家庭教育方法的含义;(2)依据该方法联系实际阐述儿童家庭教育应当坚持的原则,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6分。
答: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包括兴趣诱导法、游戏活动法、实践操作法、环境熏陶法、赏识鼓励法、榜样示范法、暗示提醒法等几种方法。今天着重来讲讲兴趣诱导法和赏识奖励法。兴趣诱导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善于发现、利用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进行深人的探究和学习的方法。儿童的兴趣有消极和积极之分,家长要善于利用儿童的积极兴趣,引导儿童的学习向有益的方向发展;孩子的兴趣也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孩子先天的兴趣需要家长的及时发现和栽培;一旦发现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要注意保护和提供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这样才能有效地保持、深化孩子的兴趣;孩子对某些事物不感兴趣,需要家长通过后天去培养。而)赏识奖励法是指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优良行为,并对孩子的优良行为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的方法。首先,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其次,家长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第三,家长对孩子的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
家庭教育应坚持的原则: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引导;鼓励孩子进行多样游戏,提供时间、空间和材料上的支持,鼓励同伴游戏,家长也应抽时间参与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我服务实践,参加各种游戏活动;鼓励儿童参与社交活动;在创设家庭环境方面,为儿童准备丰富的玩具和操作材料,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干净,注意运用音乐、美术作品和自然物等美化家庭环境,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的人格、自主性和自由,注意家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孩子进行赏识鼓励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鼓励和赏识要与儿童的具体行为和进步相联系,要把握好表扬、鼓励孩子的度,表扬孩子不能过于频繁,鼓励方式尽量以精神鼓励为主,少承诺物质奖励;用榜样的形象感化孩子的思想,启迪孩子的心灵,引导孩子的行为;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我观点或建议略。
2.试从家长的儿童观联系实际分析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要求:(1)阐明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2)联系实际分析该观念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家长的儿童观的含义和表现: 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发展的过程,儿童没有自已的权利、地位和自主意思。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家长无视儿童发展的规律及儿童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发展,结果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儿童心智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些家长把儿童的发展完全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家长起不了什么作用。这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过于消极,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一种放任自流的方式,其结果就是导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无人问津,心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有些家长能充分意识到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同时环境和教育也是肜响儿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儿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思想,享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权利,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事。这类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往往态度积极,能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能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适当的引导。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的发展是遗传决定好的,教育对孩子来说作用不大,困而任其发展。一些家长认为我不是老师,不懂得教,所以只管生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的事。这是一种“只养不教”的观点。实践中,家长应该明确自身在儿童威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自我观点或建议略。
四、案例分析题
1.小琴的宝宝八九个月了还不会爬,小琴很着急,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咨询专业人士,并买了很多育儿专业书籍看。小琴妈妈说:“着什么急呀,慢慢地自然而然什么都会了,你小时候也挺笨的,长大了不一样上了大学?!”小琴说:“凭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做到的,我的孩子就不行,我一定要试试!”小琴每天抽空就对宝宝进行一些训练,她先让宝宝趴成俯卧位,把头仰起,用手把身体撑起来,宝宝的腿被小琴轻轻弄弯放在宝宝的肚子下,并在宝宝周围放了很多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引逗宝宝爬行,经过反复练习,宝宝的小腿肌肉越来越结实,很快现就学会爬行了。请从第一章中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作用的相关理论分析以上案例。答: 2.案例分析题 24.马琳是妈妈卧床 10 个月,小心保胎才生下的心肝宝贝,在这之前,马琳的妈妈已经经历了四次流产。从小马琳就独享全家所有人的爱。~~~~~~~~~~~~~“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妈妈就在一旁微笑地昕着。
请根据”第二章中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二选一)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答:(1)家长的儿童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家长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有些家长认为,儿童发展是被动发展的过程,儿童没有自己的权利、地位和自主意愿。在这种儿童观的影响下,家长元视儿童发展的规 律及儿童积极主动性的发挥,强迫儿童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发展,结果导致儿童的自由个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被压抑,儿童心智得不到充分发展;有些家长把儿童的发展完全看成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家长起不了什么作用。这 种家长在实际实施教育时,往往过于消极,忽视自身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经常采取一种放任自 流的方式,其结果就是导致儿童的学习与发展无人问津,心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有些家长能充分意识到儿童具有发 展的主动性,同时环境和教育也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儿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思想,享有独立的社会 地位和权利,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做事。这类家长在教育儿童时,往往态度积极,能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了解 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并能根据孩子的特点以及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适时适当的引导。家长的亲子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亲子观就是指家长对子女和自己关系的基本看法,也可以说是教养动机。有的家长将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和附属物,其教养动机往往是为了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实现自己没有实 现的理想。在教育孩子时,往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种教养方式导致孩子过于顺从、缺乏独立性和自主能 力。有的家长在处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时,态度比较漠然,因而在教育孩子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教养动机,忽视 对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非常看重孩子自身的发展,其教养动机主要是为了孩子自身发展和将来的幸福,因而在教育 孩子时就比较容易采取民主、科学的教育方式。(3)家长的人才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是指家长 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即家长对什么是人才以及期望子女成为什么样人的认识和期望。一般而言,家长的人才观可 以分为知识型、技能型、品德型、社交型、创造型和普通型等。崇尚知识技能型人才的家长,更多希望孩子聪明;追求 品德高尚型人才的家长,最重视对孩子诚实品质的培养;注重社交型人才的家长,会把活泼开朗看作孩子最重要的品质;侧重创造型人才的家长,更愿意鼓励孩子尝试、探索、发挥想象力;而普通型的家长则不会刻意追求孩子学业上的“成 功”,而是更多教育孩子要踏踏实实、正常发展。一般而言,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容易产生“专制型”的教育方式,期望过 低则容易造成“忽视型”的教育方式。(4)家长的教育观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主要表现为家长对教育在 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家长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的认识,它影响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作用的发挥。一些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的发展是遗传决定好的,教育对孩子来说作用不大,因而任其发展。一些家长认为 我不是老师,不懂得教,所以只管生孩子,至于教孩子,那是学校做的事。这是一种“只养不教”的观点。实践中,家 长应该明确自身在儿童成长的作用和应承担的角色,克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同时也要认识到教育并不是万能的,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以上亲子观和人才观选择一个即可。
第五篇:《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及答案2015-10-17-10-31-18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作业2
一、概念阐释(每题2分,共16分)
1.亲子游戏:P87
亲子游戏是指婴幼儿和父母或者其他教养人共同参与的互动性游戏活动。2.特殊儿童:P138 特殊儿童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除正常儿童以外的 各类儿童,包括身心障碍的儿童与资赋优异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主要指那些身心有障碍的儿童。3.孤独症:P157 又称自闭症、孤独性综合征、堪纳综合征,是一种由大脑、神经的病变引起的广 泛发育障碍性疾病。孤独症是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动作和行为等多方面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4.超常儿童:P143 超常儿童并不仅仅是指智力优异的儿童,而是指在智力、学术、创造、艺术、领导、运动等任一方面禀赋优异并有杰出表现的儿童。
5.智障儿童:P150 又称智力落后儿童、低常儿童或心理迟滞儿童,就是在智力上显著落后于同龄 儿童的水平,并有行为适应障碍的儿童。
6.肢体残疾儿童:P161 肢体残疾儿童主要指那些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导致四肢出现障碍的儿 童。
7.视觉残疾儿童:P139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眼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而难以从事一般人所从事的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的儿童。
8.听力残疾儿童:P139 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的儿童。
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36分)
1.简述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P66(家庭教育的目标)
(1)保护婴幼儿的生命安全,保障他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发展婴幼儿的基本动作和各种感官,增强 其体格和抵抗力,促进其身体健康成长,引导婴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初步的生活 处理能力,促进婴幼儿安全、卫生、快乐的生活。
(2)萌发婴幼儿的智力,发展婴幼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婴幼儿的感觉、知觉和初步的思 维能力,促进其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探索与认识。
(3)培养婴幼儿形成愉快的情绪、情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婴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养成初步的文明礼貌习惯。
(4)发展婴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初步感受力和兴趣,萌发婴幼儿基本的艺术素养。
2.0-3岁儿童的食物喂养应注意哪些问题?P70(1)由母乳喂养逐渐过渡到食用多种食物。1)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2)由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多种食物喂养。
(2)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婴幼儿的膳食。(3)健康安全地进食。
(4)每日饮足量的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3.简要说明对0-3岁儿童进行情意萌发的教育原则与教育手段有哪些?P80(1)创设一个关爱、接纳和尊重的心理环境。(2)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丰富的生活内容(3)引导婴幼儿学会表达、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4.简述 4-5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P99
(一)身体发展
1.生理上进一步成熟,特别是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
2.动作灵活性、稳定性增加,精细动作有了近一步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明显增强,肌肉耐力也有所增强,但动作的准确性和自控能力还比较差。
(二)心理发展 1.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 2.认识活动的有意性得到发展 3.社会交往水平提高
4.词汇量增长迅速,句子复杂程度提高 5.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发生
5.简述3-6岁儿童身体发展的任务。P107(1)身体健康,情绪安定、愉快
(2)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和生活处理能力(3)了解必要的安全自护常识(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6.在家庭中怎样对3-6岁儿童进行安全自护教育?P120(1)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2)在生活中渗透安全常识(3)利用契机进行安全教育
7.试述5-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P104(1)抽象思维开始萌芽(2)好学、好问、好动脑
(3)思维、行动的有意性进一步增强(4)语言的社会化水平提高(5)自我调节能力逐步增强
8.简述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P140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发展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弥补影响儿童正常发展的各种因素,促进儿童的发展,使其能正常地生活和学习。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的任务有:(1)健康教育(2)生存教育(3)做人的教育(4)智育
9.简述各类特殊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
智力超常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P147 超常儿童的鉴别是非常复杂的,专业人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智力测验、标准化成就测验、教师提名、家长提名、同伴推荐、自荐等。家长可以在生活中注意观察自己的孩子,对比超常儿童的特点,实现早期发现。
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P152(1)对刚出生的婴儿的观察,包括:确认孩子是否是早产儿、低体重儿、过期产、巨大儿等,确认孕期是否曾经保胎、孕期是否有特殊的疾病或感染、是否高危产妇生产的孩子等。出生一周内的检查包括:检查心跳、呼吸、肌肉张力、各种反射等。
(2)对0-6岁儿童发育的观察,不仅要观察儿童的感知运动能力,比如大动作和精细动作,还要观察孩子的语言、适应性行为、社会行为等是否发展正常。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P159 家长应该细心地观察孩子,并注意与同龄的孩子作对比。另外,家长还要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多听听老师的反馈。家长要学习孤独症的一些基本判断标准,去识别、发现孩子的问题。
视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P169 视力障碍儿童在早期应有特殊的表现。例如:用手电筒照射黑暗的屋子,屋里的视障婴儿没有任何反应;把色彩鲜艳的玩具拿给他,也没有任何反应等。另外,有的儿童并没有完全失去视力,或是一只眼睛有问题,这样的儿童更需要细心的观察,如有些儿童当一只眼睛被挡住时会哭闹,而另一只眼睛被遮住则没有任何反应。对视力障碍儿童的判定主要是依靠专门机构的诊断,但家长和老师通过可以细心观察也会早期发现问题。
听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方法:P169 听力障碍儿童比较容易被发现。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只要是在医院出生的婴儿都会进行听力检查,及时筛选听力障碍患儿。有些患儿在刚出生时听力没有障碍,但后来出现问题,他们的表现主要是:不听话,别人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不能分辨声源的方向等。
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14分)
1.论述0-
1、1-
2、2-3岁各年龄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P53 1.0-1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特点:
(1)身体发展变化迅速,身高和体重发展变化快,身体比例变化明显,神经系统发育迅速。(2)身体各部位和各项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发展水平较低。(3)身体行为以无条件反射行为为主,条件反射行为慢慢出现。(4)动作发展跨度较大。
心理发展特点:
(1)各种感觉在胎儿阶段初具雏形,出生后得到迅速发展;知觉有了初步发展,图形知觉和深度知觉较早显现。
(2)注意开始发展,由注意事物形状至看得见的和可操作的物体引起注意到选择性注意受知识和经验的支配。
(3)婴幼儿以短时记忆为主,长时记忆时间不断增长。
(4)思维发展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依赖自己的感官和动作。(5)此时是婴儿语言发生和储备期,他们听得多,积累得多,说得少。
(6)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这一时期影响婴幼儿情绪的主要因素,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婴儿期情绪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7)社会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都比较单一,主要是与照看者尤其是父母之间的交往,交往的方式和内容多以照看者对婴儿实施生活照料和嬉戏行为为主。2.1-2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特点:
(1)从身高方面来讲,此时期的增长速度比起第一年要放缓。(2)他们的心脏承受能力较低,不宜多做剧烈运动。(3)神经系统继续发展。
(4)此时婴幼儿开始练习独立行走,但开始阶段很不平稳。心理发展特点:
(1)1-2岁儿童感知觉的精细程度得到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2岁时,目测物体大小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0%,而且他们开始关注体积较小的东西。
(2)在颜色知觉方面,1.5岁儿童同色配对的能力很低,2岁左右,有30%的幼儿能进行红色、黄色和白色积木的配对。
(3)此阶段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的持久性较低,注意的事物逐渐增多,范围也越来越广,注意活动更加具有探索性和积极主动性。
(4)此时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仍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认识事物仍大量依靠自己的感官和动作参与。
(5)1岁半到2岁时,儿童已经能够运用心理表象而不再是外显行为来解决问题。(6)此时儿童理解成人语言的水平提高,能够逐渐说出一些有意义的词语。(7)情绪进一步发展,意志活动萌芽开始出现。
(8)在社会交往方面,父母仍是主要的交往对象,与母亲的交往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母亲是儿童游戏的主要伙伴。
(9)2岁时,社会性游戏绝对超过单独游戏,社会交往的伙伴主要是同伴,与母亲的交往呈明显下降趋势。
3.2-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身体发展特点:
身体各部位和各器官仍在发展之中,动作发展的技巧性和难度也进一步增强。
心理发展特点:
(1)直觉行动思维是主要的思维方式,即儿童的思维与自身的感知和动作相伴随,出现假想性游戏,思维的自我中心化特点明显。
(2)2-3岁是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开始使用合乎语法规则的完整句准确地表达思想,言语中带有明显的“童年”特色。
(3)此阶段儿童基本具备了各种形式的情绪。情绪情感的社会性逐渐增加,情绪的冲动性和易变性特点非常明显,此时还出现了情绪的自我调节。
(4)3岁婴幼儿行为的冲动性特点仍十分突出,虽然3岁前幼儿已经出现坚持性,但3岁幼儿坚持性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很低。
(5)2-3岁的时候,幼儿掌握代名词“我”,是其自我意识萌芽的最重要的标志。3岁左右幼儿出现最初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结合实际论述阅读对3-6岁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以及进行家庭阅读活动指导的方法。P123 阅读不仅是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丰富生活和陶冶情操的组成部分。阅读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主要有:(需联系实际展开论述。)
(1)阅读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语言示范,发展孩子的倾听和理解能力。
(2)阅读为孩子提供了接触优秀文学作品的机会,为孩子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和发展连贯的讲述能力提供了机会。
(3)在阅读中孩子能培养出对文字的敏感。
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2)每天最好有相对固定的亲子共读的时间。(3)开展多种形式的亲子共读活动。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1分,共33分)1.第三章的相关理论知识点:
(1)第二节
二、1-2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2)第四节
四、习惯养成(一)教养者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婴幼儿的学习很多时候是一种模仿学习,尤其是模仿身边的成人,习惯地养成更是如此。作为教养者,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己就要首先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孩子。
(3)第四节
四、习惯养成(三)好习惯的养成要循序渐进、循循善诱。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养者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成长需要。婴幼儿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他们有时候会因为成长的需要,在短时期内无法养成一些好的习惯,作为教养者,一定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这些发展特点,不要拔苗助长,强迫(甚至强制)婴幼儿养成一些习惯。(4)第五节 家庭游戏指导 亲子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2.第四章的相关理论知识点:
(1)第一节 4-5岁、5-6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认知发展为主)(2)第二节 二
(二)认知发展的任务:发展认知能力
根据3-6岁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该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任务是:丰富知识经验,对周围环境和事物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具有较强的认知兴趣和能力;发展语言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期是幼儿发展感知、记忆与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习应以直接经验为主,他们常常是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各种感官参与,形成对事物的真切的认识,也为感官发展提供宝贵机会。幼儿通过不断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不仅为其认知、元认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使幼儿学会了探究的方法。(3)第四节
二、认知发展
3.第五章第四节的相关理论知识点:(1)孤独症儿童的特征: 1)感知觉神经系统统合失调 2)语言发育迟缓
孤独症儿童语言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多数存在鹦鹉学舌、答非所问的现象。3)缺乏正确的表达和交流情感的方式
孤独症儿童表达需求和情感的方式与正常儿童不同,往往用尖叫、痛哭,或者自伤自残,甚至扔、摔东西等方式表达需求。4)不主动与他人交流
不愿意与他人交流的问题似乎是孤独症儿童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
5)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
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活动、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耍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患者往往对玩具本身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玩具的某一个非主要特征。患者经常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若这些固定的活动被改变或被制止,患者便表示出非常不愉快的焦虑的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而且常有重复刻板动作。(2)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