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案例分析之问题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案例分析之问题学生管理
上一篇 / 下一篇 12-05-28 16:58:02 / 分类 [导员爱科研] 阅读(92)/ 评论(0)/ 分享 加为好友
(三)日常教育管理之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在高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既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安全稳定,更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的和谐与稳定。
1、什么是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 在美国称之为“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存在差距的学生”。在我国,20 世纪80 年代称他们为“差生”,90 年代叫做“学困生”,90 年代中期,“问题学生”得到极大的关注。
杨怀甫在《对当代问题学生个性缺漏的若干思考》中指出:“从心理学与行为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学生是指在思维模式、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方面与众不同,他们大都不被学校、同学和社会所认同。”薛浩在《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中指出:“问题学生就是指学业、行为、心理、生理和情绪上存在者偏差与不足,并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冀学锋在《沉重的边缘:“问题大学生”的内涵和成因解读》中把问题学生定义为“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教育结构和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的影响,可能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大学生。”我们把“问题学生”界定为: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方面自己不能平衡的暂时的冲突与矛盾,导致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出现差距,需要外界的关怀才能得到更好发展的学生。基于这样的认为,我们还认为“问题学生”具有以下三个特性:一是暂时性即问题是在某个时间段内产生的,随着问题转化的成功而结束;二是差异性即“问题学生”的表现能力与潜在能力不一致;三是关怀性即“问题学生”在面对冲突与矛盾时自己无法平衡,需要外界的关怀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更好的发展。在我们的学生事务工作中,我们发现“问题学生”大致有以下几类:学业困难型、心理障碍型、网络成瘾型、恋爱型、家庭变故型、家庭经济困难型、生理缺陷型、违纪违法型等。
今年5月以后,北京大学将在全校推广实施对“重点学生”进行学业会商的制度,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等十类学生将被纳入会商范围。其中对于“思想偏激”学生进行会商,引起了不少北大学生的争议。
从去年11月起,北大在医学部、元培学院开始试点学生学业会商制度。会商的“重点学生”包括:学业困难、思想偏激、心理脆弱、经济贫困、学籍异动、生活独立、网络成瘾、就业困难、罹患重大疾病、受到违纪处分等十类学生。
“问题学生”违背主导教育规律和社会规范,对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构成一定的威胁,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消极的影响。高校“问题学生”逐年在增多,高校教育者、管理者如果不及时进行引导、教育、转化,“问题学生”会变成悲观厌世者,甚至会演变成社会问题,高校辅导员有责任、有义务转化好“问题学生”。
2、案例回放 【案例一】:黄某,男,2009级学生,该生因幼年生病导致右腿行动不便,身体的缺陷让他沉默寡言,在寝室里很少与同学交流,自卑、学习没有动力,而且多疑,同学关系也比较紧张,只要同学聊到跟身体缺陷有关的话题,都会认为是在说他,于是心里苦闷,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入学一学期后,这名学生学习成绩迅速滑坡,出现三门课程考试不及格。第二学期一开学,该同学就想申请退学。经辅导员、班主任与其长时间交流后,该生自卑心理有所改变,对待学习和未来较有信心,学习步入正轨,第二学期没有考试不及格现象。【案例二】:陈某,男,江西泰和人,2007级专科学生,该生高中学习成绩优秀,一直名列前茅,但高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上网,看黄色录象,成绩直线下降。该生所在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班,班级同学当年高考全部考上二本以上专业,只有ⅹⅹⅹ录取了赣南师范学院专科专业。该生入大学以来学习没兴趣,继续迷恋网络游戏,经常不上课,成绩每况愈下,出现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2008年休学一年,2009年复学后,情况有所好转,但好景不长,恶习不改,学习成绩还是没进步,濒临退学的边缘,2010又休学一年,2011年再次复学。经相关人员采用多种措施,该生学习状态有所好转,网瘾有所减弱,化解了退学危机。【案例三】:宋某,女,贵州毕节人。该生积极上进,对自己要求严格,学习成绩优秀,但由于缺乏自信心,担心言语失当而遭人轻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内心极度苦闷。同时对同学的语言和行为过分敏感,经常以为同学在背后议论她,导致寝室关系恶化,与寝室成员皆有争吵,多次调换寝室还是无济于事。经教师多次与其交流和开导后,逐渐能够与同宿舍同专业的同学教师正常交流,同学关系有所好转。
3、怎么转化“问题学生”: 首先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动向,在初期解决问题。问题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并且往往会经历一定的过程 如果在问题产生初期能够及时加以注意和干预,将会大大降低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后果。针对这一点,辅导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建立班级信息员联系机制,通过班级信息员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二是建立班级心理委员,通过心理委员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异常情况;三是应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事实证明,辅导员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情况,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若忽视这一点,则有可能导致难以预知的严重后果。
其次辅导员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欣赏学生的优点,少挑剔学生的缺点”,帮助其树立自信。“问题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同时很容易受到集体的排斥冷漠,从而感受不到集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无法产生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很容易成为学习生活方面的局外人,进一步影响其自身缺点的改正。但是,事实上任何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只不过在“问题学生”身上,其优点被缺点所掩盖。作为辅导员,应该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鼓励其积极发挥长处,帮助树立自信,进而带动其缺点的改正。要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认识自我,使其了解到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要学会善于归结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从而实现自身目标和价值。例如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很差,旷课现象严重,但是却有较好的艺术才华,通过鼓励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发挥特长,展示才华,可以带动他们改善缺点。
第三,建立与家长的长效沟通机制,找出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对“问题学生”对症下药。高校“学生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其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庭在学生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家庭背景会造就不同的学生性格特点、认知和行为方式。一定意义上,高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延续,因此有必要建立学校家庭联系机制,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克服困难。通过沟通,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各方面表现,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学校也可以从家长获知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环境等,以便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理清一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合适的方式,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做好“对症下药”,并形成共同转化“问题学生”的合力。
第四,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复杂而现实,浮躁气氛严重,学生正处于身心的发展期和成熟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干扰,从而容易导致其建立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作为辅导员应充分发挥思想导师的角色,用正确的观念教育人,用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引导人,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感染人。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平等善待每一个问题学生,缩短与学生的距离,不抛弃,不放弃,用宽容而人性化的态度帮助他们积极发掘潜力,改正缺点。第五,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从制度上约束“问题学生”的产生,更要有制度保证转化“问题学生”。转化“问题学生”不是辅导员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即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以及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环境。如果学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能够清楚了解,那么学生触犯纪律违反制度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当然,在制度管理的同时,老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人性关怀,能够做到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依靠制度来转化“问题学生”。
近几年来,赣南师范学院经过摸索,探讨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问题学生”转化制度,我们在2011年颁布了《关于在辅导员、班主任中实施“知生工程”的意见》,实施了《赣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十必谈话十必联系”制度》,每年定期开展“自强女生”主题教育、“遵纪守法,珍爱生命”主题教育等,从制度上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更从制度上保证了“问题学生”的转化。
附:赣南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十必谈话十必联系”制度(试行)
为了落实推进“知生工程”,使辅导员、班主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更加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动员和组织学生家长与学校一起共同做好育人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班主任必须找其谈话,并根据谈话情况提出是否由辅导员再谈: 1.随意旷课累计达8学时,或任课教师等反映该学生情况异常,应予谈话者; 2.一学期出现一门补考或累计不及格达2门,但未达到书面学业警告者; 3.一学期累计两次晚归或一次漏宿,或在外租房者; 4.擅自离校达一天者;
5.在学习和休息时间,经常在寝室内玩电脑、打扑克,或经常从事其他与学习、休息无关的事情,影响其他同学者;
6.举债进行超出自身经济能力的高消费,或男女在校园公共场所有不雅行为并在同学中造成较坏影响者;
7.有酗酒、打麻将和其他轻度违规、违纪行为者;
8.学生因家庭发生重大变故或其他原因造成思想波动较大,或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者;
9.有情绪急剧变化,或心理异常倾向者;
10.出现其它异常情况,班主任、辅导员认为有必要谈话者。
二、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班主任、辅导员或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与之谈话,并联系学生家长:
1.一学期累计两次夜不归宿、或三次晚归,或在外租房,经教育无效者; 2.擅自离校一天,并未能联系上学生本人或未知其行踪者; 3.心理异常或有精神疾病者;
4.受到校纪处分或治安处罚等违纪违法行为者; 5.不按规定交纳学费、学杂费者; 6.生病住院者;
7.因各种原因经常不上课,经教育无效者;
8.学生提出休学、退学、延长学习年限申请,或受到学业警告、留级、退学处理等学籍异动者;
9.不能按时毕业者; 10.出现其它异常情况,班主任、辅导员或学院认为有必要联系家长者。
第二篇: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案例: 学生姓名:廖同学 性别:男
主要问题:该同学身上存在多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有
1、不爱学习,平时作业都是抄同学的,厌学情绪较重,到初二下学期基本都不听课,晚上玩游戏,上课趴着睡觉。
2、不遵守校规校纪,不尊重老师,对于老师的教育不仅不接受,甚至出言不逊。还会欺负弱小的同学,班级的同学都躲着他。
3、在家里与家长的关系更僵,妈妈的话根本不听,父亲平时太宠,根本管不了,有时还会对家长暴力相向,没有是非观和道德底线。
4、爱享受,爱攀比。不断的向家长索要东西,比如电动车、名牌手机等,要求一旦不能满足就吵、闹。
5、纠帮结派,和年段其他班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玩在一起。
原因分析:上初中,学习的科目从原来的两科,增加到8科,如果孩子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想凭小聪明已经是不可能了,所以学习成绩会急剧滑落,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加重。家长的溺爱,纵容,使该同学无所畏惧,目无纪律。
家庭状况:虽然家长都是干部,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家庭教育方法上存在问题,父母双方在教育观点上存在分歧,导致教育的失败。学校采取的措施: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经常找孩子做思想工作,同时,建议家长给孩子换个新的境,避免孩子再跟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玩在一起。学生现状:不良的行为习惯有所改变,但仍需努力。
第三篇: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任何班级中都有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的存在又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李乐 男 20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聪明、机灵,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和逃课,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由于父母在外工作和生活上无人约束,使他十分散漫、消极,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经常旷课”,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无所谓的心理。同时,使他对同学产生了排斥心理,对老师的正确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赏识教育策略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信,消除了抵触情绪,愿意接受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
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尽力。
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彻底改变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现在仍气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的能力较弱,对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但只要我们老师尊重学生,多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必然会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相信他会坚强、有知识、身心健康的人才。
第四篇:问题学生偷窃案例分析
品德型问题学生——偷窃
一、偷窃类型
主要有三种类型:
嫉妒型(嫉妒成绩、嫉妒家境、嫉妒人际关系等)报复型(报复教师、同学、父母等)
发泄型(因为受了各种委屈而采取的发泄措施)前面三种,我认为都是心理疾病型。因为无法找到适当的途径来疏导排遣自己的消极情绪而采用盗窃这种不可取的方式来实现。
利己型(为了满足自身的某种欲望)我认为这个案例属于这种。这种类型属于法制意识不够强烈,具有不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二、偷窃成因
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在这种情况下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实现“取之有道”。)
2、父母对孩子教育和管制出现偏差。有的父母为了禁止孩子出门玩耍或者用他们给的零用钱进行除学习活动以外的其他活动,常常会没收孩子的零用钱而且不进行正确适当的沟通和引导。比如有的家长在学生将零用钱花在打游戏上时,家长会极其愤怒地没收其钱财,并勒令孩子停止这种影响学习的活动。这种管制和教育的方式是不合理的,也是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到校进行偷窃的。
3、家庭突遭变故(如:亲人去世)(这一点在盗窃上的导向作用是精神受创么?进行一下具体的分析吧)
学校教育:
1、教育模式刻板,一味的实施应试教育,学生产生压抑心理,青春期的中学生以这种行为表现自己的叛逆以报复教师。
2、教师心理偏颇,对此类学生反感,因此对这些学生情感倾注度不够,学生以这种行为引起老师的注意。
社会因素:中小学生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尤其小学生活泼好动,由于各种媒体(如:网络、电视等)对偷窃行为的报导,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想寻求一种刺激,所以做出有悖伦理道德的事情。
自身心理因素:学生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造成心理偏执
⑴心理缺失:盗窃者可能缺少父爱、母爱,老师的关注等。于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寻求班主任的爱或关注。拼命弥补心理上的损失。
⑵挑衅心理:盗窃者对班主任心生不满,就可能惹点篓子,玩点出格,以此考验班主任的智慧,水平。
⑶虚荣心理:盗窃者可能对盗窃物性能比较了解,盗窃者恰好缺乏高质量的盗窃物,为自己的寒酸而懊恼,也可能铤而走险。虚荣心理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引起背后普遍注意或取得荣誉而表现出来的一种病态社会心理。虚荣心的背后掩盖着的往往是自卑等深层心理缺陷。
⑷侥幸心理:也有可能盗窃者经济条件较差,偷取盗窃物换钱或馈赠他人的可能。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于是心存侥幸,再次伸出贪婪之手。
干预方法:
1、心理干预
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对孩子进行疏导、沟通,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道德感。盗窃成瘾有时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缺陷使得学生难以摆脱盗窃的念头和行为,寻求专家的帮助是比较好的一种解决方式。
2、父母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在教育和管制方面应该做到以情理为先强制暴力为辅。孩子本身是未经雕琢的,其可塑性非常强,由于其天性,对好玩、有趣的事情自然更加喜爱。现在学校的教育趣味性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一点上,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产生在学校学习的乐趣,并督促和培养学生产生对其他更具价值的活动的兴趣,比如画画、体育运动、音乐等。
3、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对此类问题学生应倾注更多地感情,给他们更多地关爱。发现他们的优点、长处,并让他们有所发挥。让学生觉得自己并不一无是处,同样能得到老师的关注。
在盗窃事件中找到具有此缺点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找到这位学生无论是对其进行惩处、治疗、劝解还是其他,我们认为最关键的是对这个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其不再犯此类错误。所以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尽可能不要使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我们也应该引导其他同学对犯错学生表示关爱。并树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观念。
4、社会方面应多给孩子创设社会教育环境,给孩子多一点社会实践的机会,以体验生活,全面了解世事百态。
第五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任何班级中都有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的存在又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激发潜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个案的主要问题: 李乐 男 16岁
主要表现为:
1.纪律方面:自由散漫,日常行为习惯欠佳。
2.学习方面:聪明、机灵,但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兴趣和求知欲,经常听课精力不集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学习成绩低下。
3.思想方面:缺乏进取心,放任自流,贪玩。
二、问题的成因分析
1.自身内在的因素:他思维灵活,虽然接受教学的能力并不弱,但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不感兴趣,基础较差,怕苦畏难,缺乏进取心,贪玩难以自控,形成了学习低下,行为习惯落后。
2.外部环境的因素:由于家庭的困难和生活的拮据,使他十分自卑、消极,形成了不健康的心理。
3.心理因素:由于过去“懒、闷、不讲卫生”,一直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抱怨,经常处在“四面楚歌”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自己的行为、学习成绩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产生了自卑心理。同时,使他对同学产生了敌视心理,对老师的正确管教产生抵触情绪。
三、赏识教育策略
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保护自尊心,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前提。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坚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对此我满怀期待,倾注耐心,尊重他的人格,用平等关心的方式态度对待他,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人格的力量去启迪他的心灵,用爱心去融化他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他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关爱、尊重和期待,从而渐渐恢复了自尊与自信,消除了自卑和抵触情绪,愿意接受帮助和教育。进而引导他对自我价值的分析,建议改进方法,让他自己去尝试和感受进步带来的成就感,变消极状态为主动状态。
2.创造契机,树立自信心
树立自信心,是信任和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关键。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他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我通过个别谈话、沟通家长、表扬鼓励、正面疏导、指明方向,发现他的闪光点。同时,针对他的事情在全班同学中召开了一次理解父母、尊重父母、让父母满意的主题班会,让他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做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生活强者,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在他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一方面及时肯定,一方面又提出新的目标,循序渐进。由此他看到了希望,激发了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了不断进步的信心。
3.多方协调,讲究系统性
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方面。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转化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点,正确对待、耐心等待,要有长期的、系统的计划和打算,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教育效果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与同学相处较融洽,能主动参加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成绩显著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非常尽力。
通过对这一个案的信任与赏识教育分析,我深刻感到转化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需要一个过程,要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学习进步了,信心增强了,行为规范方面的问题就会受到抑制,问题也就得到了转化,教育就会收到成效。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顺利实验学校 牛怀国 2012年12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一、时刻警醒自我对于教师来说,爱是不可须臾成缺的,只有以挚爱奠基,教师才会倾尽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热情,甚至生命献给他所热爱的事业和学生。有效教师们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他们总是保持着真诚、热情、乐观和积极,他们十分乐意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游戏,一同欢笑,一同烦恼,钱梦龙老师说:教师只有始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发现学生的心。“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是魏书生老师总结的涵养性情的一条法则。这给予我的启示便是教师要以平稳的情绪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于营造亲切、和谐的愉快的教育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名师们为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新课程标准非常明确地把“合作交流”作为营造新课堂氛围和培养不宪政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义。开敞胸襟,乐于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赏、不自我封闭。与学生亲密交往、平等对话、真诚交流,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埋诚相对,相互扶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身边的长者、名师的指名和帮助,团结的力量大,集体的智慧永远大于个体。豁然大度,宽以待人,不斤斤计较,不“同行相轻”也同样是一名有效教师应具备的条件。不断的自我反思,不断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
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顺利实验学校
牛怀国 2012年12月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不仅仅老师要读书,每一个想提高学识的人都要读书。
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但是我们却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我们也应抛弃古时旧的求知理念,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等等,都不足取。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
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
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首先必须做到:
一、说到做到,从不失信;
二、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三、尊重学生,一视同仁;
四、讲求效率,仔细认真;
五、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六、精读细讲,教学相长。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顺利实验学校
段锦辉 201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