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问题学生之教育反思案例
问题学生的教育反思案例
班级里的问题学生往往是班主任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有时候会因为处理不好问题学生,而导致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帮助问题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对问题学生应该怎么样去帮助他们呢?通过多年从事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尊重”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尊重的需要”作为人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只有在自尊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产生旺盛的创造力,实现自我,获得成功。因此对待“差生”或“问题学生”,肯定他们的优势,赞赏他们的成绩,对于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班有个学生交张幕礼,是班级中最为调皮的学生,成绩时好时坏,自控能力较差,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讲话、打扰同学学习,作业不按时完成,并且有说谎的坏习惯。开学之初,他几乎每天都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不时还被留下完成作业,但情况并没有好转。一段时间后,看正常的思想教育并不能起到效果,我就联系了家长,通过交流沟通,得知张幕礼属于留守儿童,爸妈都在外地打工,一年呆在家中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大多数时间都由奶奶照顾。从他奶奶的谈话中了解到,他从小就调皮好动,由于奶奶的溺爱,导致逐渐养成了经常说谎,喜欢动别人的东西,爱电视没有时间观念,家里不做作业等。看着奶奶一副疼爱和愧疚的表情,也就理解了老人家的心态和难处。最后,我联系到他在广州打工的父母,通过电话交流,我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让我帮助教育张幕礼。通过观察,我发现张幕礼在处理同学关系和学习过程中,严重缺乏自信,承认错误的勇气,往往喜欢通过打扰同学学习、或者多说话引起同学或老师的主义,害怕犯错,不敢直面别人的批评,小心维护自己的一点自尊,压抑自己内心的情感。有一天课件,别的同学都已经出去,他在教室里磨蹭,我看见他手里紧攥着20元钱,我知道他奶奶不会给他那么多钱的。于是把他叫过来询问。他刚开始还沉默不语,经过我细心的劝导,他小声地说偷了家里的钱。我当时很气愤,想惩罚他,让他当众做检讨。但稍稍平静之后,我意识到这个学生内心深处也渴望着别人的关注,被人理解和尊重,渴望同学们的理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于是我开始进一步问,他打算拿这20元干什么?他说他看到徐晓晓同学有一个玩具很好玩,想拿钱去买,但拿了钱又担心奶奶生气,所以才犹豫不决。于是,我对他说,想玩玩具可以理解,可以借同学的玩,也可以争取家长的同意,让父母去买,但是偷钱去买就错了,让他把钱放回去,实话实说告诉奶奶这个事情。并告诉他这是两人的秘密。没过几天,他主动找我承认错误,并且说奶奶原谅他了,向我保证以后再也偷东西了。
这件事之后,我发现张幕礼的自尊得到了满足,他增添了许多信心,在课堂上也开始注意听讲,不随便打扰同学了。根据他这个心理,我开始通过一些小事情,让他去完成,并在公开场合表扬他。很快他在班级的成绩进步了很多,后来他父母还打电话到学校表扬我。从此,以后他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作业及时完成,自控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经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到,尊重和赞赏在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赞赏和肯定,达到自我实现,是人们基本生活需求满足以后的精神上的一种高级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可以让人生更加充满阳光和喜悦。实验心理学对酬谢和惩罚所做的研究表明:受到表扬后的行为,要比挨训后的行为更合理、更有效。真心诚意地赞扬对方,鼓励对方,自然而然地使对方显出友好的态度,这也为矛盾的解决提供了心理契机。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独到的“闪光点”,每一位学生都不想当“差生”。他们之所以成为“差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由于自尊需要没有得到老师的充分关注。因此,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尊重每个孩子,保护学生的自尊,给学生提供各种获得成就体验的光彩,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才能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好学生,都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取得各种成就,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创造辉煌的成就奠定基础。
第二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孩子,让我们静等花开吧
——一位流动儿童的内心安定
绍兴市群贤小学 蒋莉莉
导语:当四处飘荡已经成为习惯时,孩子,请让心在这里停住,至少让自己安静地等待灿烂的童年岁月无声地流淌,不留下孤单和彷徨。
这是八月二十五日衔接教育的第二天,分到一年级四班的孩子陆陆续续地到了教室。兴奋的,忐忑的……一张张小脸上都写满了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乐乐,一个河南来的小男孩,胖嘟嘟的脸蛋上嵌着一对小仓鼠般黑黝黝的可爱的眼睛。当每个孩子都叽叽喳喳想在新环境,新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时,他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安静着低着头。皱巴巴的小手一直绞着,时不时地做点小动作。看得出来,这个孩子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课间,临时担任小干部的小悦跑到办公室来慌张地说:“蒋老师,乐乐拿铅笔戳攀攀的眼睛!”内心一颤,忙进了教室叫过两个孩子。万幸,没有戳到眼睛,但是攀攀的太阳穴附近有铅笔划过的痕迹。被戳的孩子没哭,戳人的孩子居然也一脸无所谓,甚至有种“我这么做没错!”的坦然。安慰了攀攀,拉过乐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这样做很危险自己知不知道?乐乐一直小声模糊地重复着一个答案:“他拿我本子!”
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和乐乐的家长联系了。乐乐的爸爸,一个常年开夜车的大货车司机,平时和孩子待一起的时间非常少,脾气还有些急躁。当我告诉家长这件事情后,家长立马就抓着自己的孩子狠狠地斥责了,乐乐吓得惊在了一处。拉开了乐乐,我就乐乐的性格脾气询问了这位急躁的爸爸。面对孩子班主任老师,乐乐爸爸态度稍稍好了些,对我说:“蒋老师,孩子不听话,打就好!他就怕我!”这件事不了了之地过去了。
从这件事后,乐乐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多少,安静地在角落,有哪位小朋友想和他玩,即便是稍稍地靠近些,他也会用尖尖的铅笔“招呼”人家。找他谈心过,问他很多问题,他的答案只有简单的:是。会。懂。或者摇头,点头。满脸的木然和担惊受怕让我深深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内心没让人走进去过。
当他再一次用铅笔“招呼”到小朋友时,我问乐乐:“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你说,我该和你哪个大人说?”乐乐满脸的惊恐,那表情已经告诉了我——应该是爸爸吧。打通了电话——乐乐妈妈在家吗?今天帮晚5点左右,我想来你家家访,方便吗?
那天下午,他都很精神,注意力很集中,也没再做小动作了。傍晚5点,我准时地来到了他家,孩子妈妈按照我们的约定留在家等我。那次家访,我了解到乐乐一出生就和家里的爷爷奶奶待一起,读幼儿园中班才和父母住一起。因为父母工作常常换地方,幼儿园也时常频繁地换。在乐乐心中,现在的学校也是和幼儿园一样可以随时换的,他所有的朋友,老师都会随时不一样的。
没有一个孩子会不需要同伴,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关心。乐乐这样的原因我想我应该是找到了。思考了很久很久后,我就乐乐这样的原因和乐乐爸爸妈妈好好地谈了一次。委婉地表达了今后一段时间内乐乐在学校所有的情况,我只和乐乐妈妈说,做处理也最好由妈妈做,最起码爸爸不能动粗。家里面多和乐乐谈心,孩子有进步多鼓励他,绝不要将一个小问题放大。
在学校里,我在一开始让乐乐尝试着一个人坐,前面安排了几个比较温和热心的同学,用这个先卸下乐乐的防备。平时课堂上,看到乐乐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时,时不时提醒他。多请他来回答问题,并对他的进步给予积极地鼓励。平时下课时,孩子们围过来和我聊天时,也时不时地邀请他加入。三个月后,在曾经一直表情木然的乐乐脸上,我看到了他有了木然以外的表情——灿烂。
十二月的某天早晨,乐乐妈妈突然来到了学校。她告诉我,她今天打算再带乐乐去看一下医生。此时,我才明白,这些忙碌的家长也为自己孩子的表现揪心,曾在九月就带孩子去看过一次心理医生。当时,孩子除了妈妈都不和人多说话,心理医生最初的判断是自闭。她看孩子这段日子孩子的变化,打算再去看看,孩子的状况变积极了没。下午,背着书包的乐乐走进了教室,和我响亮地喊了一声:“报告!”满脸的灿烂。乐乐妈妈告诉我,医生说,孩子情况现在很好,满脸的感激和幸福。
我们常听歌里这么唱:“野百合也有春天。”那这些随父母不时迁徙的小候鸟更应该有山花灿烂的时刻。或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孩子遇上各种问题,作为他们人生路上伙伴的我们就该伸出手温暖地拉住他们。他们其实期待自己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期待自己有让人羡慕的良师益友,安静地等着他们,陪伴他们,鼓励他们,绚烂他们的童年生活。
第三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一、案例呈现
王某,初三(6)班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均不佳,在家父母溺爱,霸道、自以为是。存在的问题:
(一)行为方面
王某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表现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如上课吃东西,玩手机,上课时间与同学说话聊天,看课外书,不服从老师的管教甚至顶撞老师,为人自私霸道,经常欺负身边的同学,使唤同学做这做那,稍不如意便拳脚相加,爱讲哥们儿义气,干预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并有早恋倾向,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持逆反心理,一律拒绝,不予接受,喜欢炫耀,留有怪异的头发,多次反复教育无效。
(二)学习方面
由于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够自觉,所以学习成绩较差,并且有不断下滑的趋势,经常性的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势头,全然不顾及自己的学习,不但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佳,反而影响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
(三)性格方面
王某在家极少跟母亲沟通交流,父亲病中,母亲忙于工作,但是对其又宠爱有加,导致该生唯我独尊,霸气十足,大大咧咧,不服管教,在家基本以他的意志为中心,父母对其的教育完全失去了主动性,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孩子牵着父母的鼻子走。在校成绩很差,对老师有很强烈的敌对情绪。对同学霸道,自以为是,不拘小节,同学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多数同学对他是畏而远之。对老师的关爱或者是教育臵若罔闻,不接受批评,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案例分析
针对王某的个性心理特点,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和同学的调查,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影响、个人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一)家庭因素
首先,王某的家庭富有,父亲病中不大教育孩子,教育的责任主要落在母亲的头上,母亲的溺爱成就了王某有恃无恐,为人粗暴,为他独尊的乖张性格特点。
其次,由于有性格的铺路,所以该生的自制能力以及自力更生的能力较差,事事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加上他霸道的性格特点,所以叫造就了他一种心理的不平衡,所以欺负同学变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总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过分的宠爱导致了王某在性格方面一定的扭曲,这也是他作为问题学生出现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
当今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介的不良信息传播也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的产生。学校的教育模式或者评价方式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主要因素。
(三)个人因素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在增强。但同时他们的心智又是不成熟的,在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问题的暴露也就很自然了。但归根到底,学生个人因素不是形成问题的关键,他们从根本上说只有先天气质性格上的差异,他们还需要从外界的熏陶、教育中获取自身成长的营养。他们中有的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理想追求;他们对学习缺少兴趣,了无上进心;他们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又霸道;他们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等,这些个人因素均与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
总之,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陷、学校教育的局限,加上孩子独特的个性气质都在对他们的成长发生着或小或大的影响,我们往往不知道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段内,哪一个因素会起到更关键的作用,这也就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
三、转化问题学生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首先,坐下来谈,而非站起来骂----允许你犯错,并且欣然地接纳他所犯的错误。面对王某这样的学生,我必须和他站在同一高度上。教育干脆,切中要害远比拐弯绕角更适合他。逼他改变,不如引导他主动承担,自愿改变。他表现的一方面是叛逆,一方面又不接受自己人生颓废。这点正是教育他的切入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一番谈话后,他表示接受与我的交谈,并把它所有的内心的想法都宛如是告知。
其次,原则外的原则
针对王某的早恋问题,我充分尊重学生感情,(尽管你认为那很幼稚)要中肯的角度分析,也别忘了剖析感情的阴暗呈现面,让学生真正懂得处理感情。原则只有一个:尽量引导我的学生做合格的、健康的社会的人。
第三,关注学生动态,用心宠爱,学生会在你的理解和帮助中变化成长。真正做到真诚的鼓励,良好的沟通。
及时发现他的转变,及时鼓励他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中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进步,并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让父母切实找准孩子平常的“闪光点”。
第四,持久的信任 耐心的等待
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周两周内改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所以我从不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四、教育效果与反思
经过近两年多来的了解及教育,王某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学习的积极性正在提高,而且还订立了中考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有了目标,成绩也在逐步提高。而且待人也开始变得比较随和,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与父母的沟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带给我的启示:
(一)问题学生也是学生,他们同样有受教育,被关爱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学生这种权利。只有我们心中有爱,才有拯救那些问题学生,帮助他们从问题中走出来。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问题,就否定他们的存在,或是忽视他们的存在。
(二)教育从了解开始。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其实“问题学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有那么多问题。他们多数只是某一方面落后。
(三)自信,是问题学生进步的催化剂。教师们面对的差生,往往差的不只是学业,还有行为习惯、技能技巧,所以他需要的帮助很多很多,我们根本就来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弥补,只能给予他最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他的自尊自信。
(四)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 “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六)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第四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提高整体素质,那就是必须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在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案例介绍
小林,男,六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我发现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单亲家庭,父亲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2、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问题学生的情况,我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我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第五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时间:2012年10月11日
对象:七二班 田志强
一、个人背景和分析
1.家庭背景:他的父亲离开家;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他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与社会不良人员有过来往。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
2.学校背景:他在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品德不好和有不良行为,不遵守纪律,所以挨批的事都能找到他,他对老师有敌对情绪。与同学相处时经常使用一些污言秽语,随便拿同学东西,不拘小节,同学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多数同学对他是畏而远之。缺少老师的关爱,缺少与同学积极的沟通。
二、措施方法
1.欣然地接纳。既来之,则受之。接纳任何一个孩子,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我先让自己从心理上认可他,把他放在与其他同学同等的位置平等地看待,一切从头开始。一开始,我就不露声色地关注着他,他的眼神、动作、着装,的确是与众不同。我投给他的是信任、期待、友好、温和的目光,我想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信,老师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当他目光游移不定,坐姿不正时,我会主动帮他纠正坐姿,微笑着鼓励他,长大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从现在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同时,抓准时机利用休息时间及时总结评价表扬鼓励。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友好和关爱。
2.真诚的鼓励良好的沟通
他的喜欢打篮球,想当寝室长,抓住这一点,赶紧找他谈心,告诉他“你是一个热爱生活、有上进心的孩子,当了寝室长,你应该在遵守课堂纪律方面做同学们的表率。老师相信你,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好。”
3.适度“惩罚”帮他养成常规
虽说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要从宽。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和行为,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正过来的。有时也要对他出现的违纪行为予以适度的惩罚。开学两周后的一天,有同学告诉我,田志强打了七(1)班同学的水瓶,还威胁人家。我的处理办法是让他自己写明事件的过程,重点写清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作为。如果你是对方同学,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反思自己的行为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是男子汉就应当对做过的事勇于负责。
4.持久的信任耐心的等待
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周两周内该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所以我从不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三、教育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衣着整齐了,语言文明了,口头语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进步了。
对待问题学生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重要的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欣然地接纳,要对他充满积极的期待。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心理沟通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走进的学生的内心真实世界,成为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老师的真诚、友善的表扬和批评才能被他乐意接受。
滴水穿石,长期持久的支持信任很重要,一旦放弃,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们的工作也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还要坚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的转化工作。这样,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