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时间:2019-05-14 23:1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成功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成功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第一篇:成功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基本情况:我在担任二年级(1)班班主任的第一天,老师们就告诉我:“李刚在你们班,他可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你要注意啊。”其实,不用他提醒,我对这个大名鼎鼎的李刚也是早有耳闻:品行不端,说话也是不干不净;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唯我独尊,大大咧咧,不服管教。

开学的第一天,教室里的几十位学生中,我一眼就看出了李刚:站无站相,坐无坐相,走无走相,衣服穿得歪歪斜斜,纽扣不扣,里面衣服大,外面衣服小;站一站晃几晃,身子晃,腿晃,头晃,手臂乱摆,目光是游移不定,一看就知道不是个好孩子,整个一个社会小痞子,小混混。

一、他的个人背景和分析

1.家庭背景: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他不太听从母亲的管教,与社会不良人员有过来往。在家缺少父爱,与母亲缺少交流。

2.学校背景:他在老师眼里,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品德不好和有不良行为,不遵守纪律,所以挨批的事都能找到他,他对老师有敌对情绪。与同学相处时经常使用一些污言秽语,随便拿同学东西,不拘小节,同学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多数同学对他是畏而远之。缺少老师的关爱,缺少与同学积极的沟通。

二、措施方法

1.欣然地接纳。既来之,则受之。接纳任何一个孩子,包括他的优点和缺点。

我假装对他以往的历史,一概不知,先让自己从心理上认可他,把他放在与其他同学同等的位置平等地看待,一切从头开始。一开始,我就不露声色地关注着他,他的眼神、动作、着装,的确是与众不同。他警觉的目光不时地观察和提防着老师,好像在琢磨着老师会怎样的和他过不去。但当他投我以警惕的目光时,我投给他的是信任、期待、友好、温和的目光,我想让他感受到老师的可亲、可信,老师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当他目光游移不定,坐姿不正时,我会主动帮他纠正坐姿,微笑着鼓励他,长大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从现在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同时,抓准时机利用休息时间及时总结评价

表扬鼓励。他感受到了老师的友好和关爱。

2.真诚的鼓励良好的沟通

开学初,我让每位同学做一个自我介绍,内容包括你的性格、爱好、喜欢与什么样的人交往、愿意在班级担任什么职务、小学六年的目标、人生的目标等。他的介绍是喜欢打篮球,想当数学科代表„„抓住这一点,赶紧找他谈心,告诉他“你是一个热爱生活、有上进心的孩子,当了数学科代表,你应该在遵守课堂纪律方面做同学们的表率。老师相信你,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能做好。”因为他喜欢数学,那也应该喜欢数学老师,所以,我就立刻去找教我班数学的吴老师联系,让吴老师做他的指导老师,在思想和行为习惯上引导他,学习上帮助指导他,帮他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我们约定以周记的形式进行思想交流。

3.适度“惩罚”帮他养成常规

虽说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要从宽。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和行为,不是一下子就能改正过来的。有时也要对他出现的违纪行为予以适度的惩罚。开学两周后的一天,有同学告诉我,李刚打了(2)班同学的水瓶,还威胁人家。我的处理办法是让他自己写明事件的过程,重点写清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作为。如果你是对方同学,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反思自己的行为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是男子汉就应当对做过的事勇于负责。对他的一些小毛病,如眼保健操不好好做,上课接老师 “话把”,扰乱课堂纪律等,就让他到讲台前讲一个故事或唱一首歌。而一旦出现打闹打架现象,除了写心理报告书之外,还要罚跑步或做俯卧撑。我采取的这些处罚方法的原则是:不会让他的身体或心理受到任何的伤害。讲故事或唱歌可以锻炼他的口才、自信心,还有助于塑造自身形象;跑步可以锻炼身体;写报告书可以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提高。并且在处罚的过程中,老师采取这些做法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帮助他,完善他,提高他,努力想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4.持久的信任耐心的等待

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周两周内该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所以我从不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

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三、教育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他的行为习惯有很大提高:衣着整齐了,语言文明了,口头语少了,集体观念增强了,与同学关系融洽了。学习方面也有很大进步: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进步了。

对待问题学生必须坚持疏导、鼓励、情感交融与严肃纪律相统一原则。重要的是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要用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要欣然地接纳,要对他充满积极的期待。多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把心理沟通放在第一位,更多地走进的学生的内心真实世界,成为他们可以交心的朋友。这样,老师的真诚、友善的表扬和批评才能被他乐意接受。

滴水穿石,长期持久的支持信任很重要,一旦放弃,他就可能会重蹈覆辙,自暴自弃,我们的工作也会前功尽弃。所以我认为还要坚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原则,耐心细致做好反复教育的转化工作。这样,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篇:问题学生成功转化案例

问题学生成功转化案例

案例:

开学第一天,初二全体学生在操场集中接受入学教育。因为当时教学楼内有其它年级学生正在上课,为避免影响他们的学习,学校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教学楼内。但王小奇却不顾学校要求,未经老师同意擅自进入教学楼内洗脸喝水。我校一位教师发现了这一情况,即向他了解情况,并责问为何不经允许进入楼内。可是王小奇却态度蛮横:“我愿意,你管不着”,“你算老几?”甚至说脏话辱骂老师。

最后,王小奇被带到我这里,即使面对班主任的我,依然态度嚣张,显得无所畏惧。见一时无法与其沟通,我就让他打电话给其父亲,请其父亲来学校沟通一下,了解情况。谁知他说:“找我爸?没用,我爸管不了我,他来了也得听我的。”“要不你们开除我吧?给处分也行,无所谓。”

过了一会儿,他情绪没那么激动了,我先把这件事放在一边,开始用平和的语调与他聊天,了解他的过去,他的家庭情况。慢慢地,他的情况变得清晰起来。原来,他的父母早已经离婚,是一个单亲家庭。他的父母以前老是吵架,后来干脆离婚了,他跟了他的父亲。这给他的伤害很大。他怨恨他的父母,觉得父母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不顾他的感受,于是开始任性胡为,不服管束。他的父亲,一方面自己工作比较忙,另一方面也觉得对他也有些愧疚,因而只知事事满足他的要求,却放松了对他的管教,最终导致现在的局面。父亲做的这些并 不能打动王小奇的心,他选择了在学校调皮闹事、这样的方式来报复他的父亲。但是这孩子其实非常聪明,学习还算可以。即便在这样的心态下,他依然在小学成绩不错,进入了我们学校。可机遇在他看来却有些失望,他觉得这太对得起他父亲了。所以,他才会不计后果的提出将他开除,自然也不在乎什么处分。

了解了情况后,我顿时有所悟。“你还真不错,上了咱们葵城中学,脑子好使,人聪明。”“你父母离婚了,对你照顾少了,给你造成了伤害。但你也这么大了,你可以对自己负责了。你不需要报复谁,你需要用你的成绩证明给他们看,你能行,能做好。你这么做,确实会让你父亲伤心难过。可这样做你又能得到什么?最终毁掉的是你自己,真正承担这个后果的还是你自己。父母离异对你来说固然是不幸,但现在社会上父母离婚的多了,也有很多父母离异的孩子依然做得很好,你为什么不能做好呢?”通过多次的谈心,用多种方式慢慢地将上面这些话渗透给他,帮助他改变自己过去偏激的思想,建议他试着站到父母亲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谅一下父母的难处。

我隔三差五的就和他聊会儿,谈天说地,说衣服、谈饮食,尽量避免直白的说教,而是争取做他的朋友,交流的对象。逐渐地,他的思想开始有一些好转的迹象,也开始热心班集体的事情。于是趁热打铁,我给他提供参与班级事务的机会,让他担任班里的生活委员。果然,他的那股热情被调动起来,负责的各项工作都完成得相当好,而且班内班外,份内份外的事情他都抢着去做。我们也找机会尽量去表扬他,认可他,给他鼓劲,给他建议,给他帮助。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帮助下,王小奇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同学们也喜欢跟他一起玩。看着他取得的这些成绩,大家都感到非常的欣慰。

反思:

1、王小奇同学在开学第一周就置学校校规校纪于不顾,不按老师要求行事不说还对老师恶语相向,甚至请求开除自己,给自己处分,对这个学生,如果坚持给其处分了事,很明显地,一点正面警示作用起不到,负面作用反而更大,甚至可能把他彻底给毁了,所以我想应该先了解王小奇家庭情况,打开他的心结,然后想办法如何帮助他会更好。

2、想了解王小奇这次犯错的原因,必须跟他交心,要蹲下来与平等的方式找机会与他谈心,跟他做朋友,这种谈心的方式很关键。

3、了解了王小奇的家庭情况后,觉得他也是个可怜的孩子,只不过心理走错了方向,缺少关注与关爱。由于爸爸比较忙,不能给更多的关心,那老师与班集体要多给他一些帮助,不失时机的或询问,或纠正,或鼓励,让他有受尊重感,使他时刻感觉到老师喜欢他。在班级活动中,委以重任,这样既能有效的约束他们的行为,又让他有价值感、成功感。

4、不足之处是:王小奇的爸爸比较忙,不能更多的面对面交谈,只能从爸爸的口中去了解王小奇在家里的情况。如果能做通爸爸的思想工作,让爸爸抽多点时间陪王小奇,让他能感受到爸爸对他的关心与爱护,可能王小奇会成长得更好。自我察觉:

经过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每个学生好比一把锁,关键得找到开这把锁的钥匙。要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首先得摸清这些孩子的特点。施以相应的对策,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在与学生谈心的时候,必须与平等的姿态去跟学生交心,做学生的朋友,这样会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里。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首先是了解其家庭情况,必须与家长多交流沟通。对于出身特殊家庭的问题生,班主任对他们应做到“四多”: 多一份关注,多一点爱心,多两回交谈,多几份宽容。

总结:

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天生的,从他们身上的问题我们应该多去分析探究我们教育环节中的问题。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法的教育。对于问题学生,我们不能一味的去责备和歧视他们,而应该多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以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博大宽容之心接纳他们包容他们,用爱心、耐心、恒心去感化影响他们。正确引导他们走出阴影,走向光明之路。

第三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孩子,让我们静等花开吧

——一位流动儿童的内心安定

绍兴市群贤小学 蒋莉莉

导语:当四处飘荡已经成为习惯时,孩子,请让心在这里停住,至少让自己安静地等待灿烂的童年岁月无声地流淌,不留下孤单和彷徨。

这是八月二十五日衔接教育的第二天,分到一年级四班的孩子陆陆续续地到了教室。兴奋的,忐忑的……一张张小脸上都写满了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乐乐,一个河南来的小男孩,胖嘟嘟的脸蛋上嵌着一对小仓鼠般黑黝黝的可爱的眼睛。当每个孩子都叽叽喳喳想在新环境,新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时,他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安静着低着头。皱巴巴的小手一直绞着,时不时地做点小动作。看得出来,这个孩子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课间,临时担任小干部的小悦跑到办公室来慌张地说:“蒋老师,乐乐拿铅笔戳攀攀的眼睛!”内心一颤,忙进了教室叫过两个孩子。万幸,没有戳到眼睛,但是攀攀的太阳穴附近有铅笔划过的痕迹。被戳的孩子没哭,戳人的孩子居然也一脸无所谓,甚至有种“我这么做没错!”的坦然。安慰了攀攀,拉过乐乐,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这样做很危险自己知不知道?乐乐一直小声模糊地重复着一个答案:“他拿我本子!”

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和乐乐的家长联系了。乐乐的爸爸,一个常年开夜车的大货车司机,平时和孩子待一起的时间非常少,脾气还有些急躁。当我告诉家长这件事情后,家长立马就抓着自己的孩子狠狠地斥责了,乐乐吓得惊在了一处。拉开了乐乐,我就乐乐的性格脾气询问了这位急躁的爸爸。面对孩子班主任老师,乐乐爸爸态度稍稍好了些,对我说:“蒋老师,孩子不听话,打就好!他就怕我!”这件事不了了之地过去了。

从这件事后,乐乐的性格并没有改变多少,安静地在角落,有哪位小朋友想和他玩,即便是稍稍地靠近些,他也会用尖尖的铅笔“招呼”人家。找他谈心过,问他很多问题,他的答案只有简单的:是。会。懂。或者摇头,点头。满脸的木然和担惊受怕让我深深感觉到,这个孩子的内心没让人走进去过。

当他再一次用铅笔“招呼”到小朋友时,我问乐乐:“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你说,我该和你哪个大人说?”乐乐满脸的惊恐,那表情已经告诉了我——应该是爸爸吧。打通了电话——乐乐妈妈在家吗?今天帮晚5点左右,我想来你家家访,方便吗?

那天下午,他都很精神,注意力很集中,也没再做小动作了。傍晚5点,我准时地来到了他家,孩子妈妈按照我们的约定留在家等我。那次家访,我了解到乐乐一出生就和家里的爷爷奶奶待一起,读幼儿园中班才和父母住一起。因为父母工作常常换地方,幼儿园也时常频繁地换。在乐乐心中,现在的学校也是和幼儿园一样可以随时换的,他所有的朋友,老师都会随时不一样的。

没有一个孩子会不需要同伴,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关心。乐乐这样的原因我想我应该是找到了。思考了很久很久后,我就乐乐这样的原因和乐乐爸爸妈妈好好地谈了一次。委婉地表达了今后一段时间内乐乐在学校所有的情况,我只和乐乐妈妈说,做处理也最好由妈妈做,最起码爸爸不能动粗。家里面多和乐乐谈心,孩子有进步多鼓励他,绝不要将一个小问题放大。

在学校里,我在一开始让乐乐尝试着一个人坐,前面安排了几个比较温和热心的同学,用这个先卸下乐乐的防备。平时课堂上,看到乐乐沉醉在自己的世界中时,时不时提醒他。多请他来回答问题,并对他的进步给予积极地鼓励。平时下课时,孩子们围过来和我聊天时,也时不时地邀请他加入。三个月后,在曾经一直表情木然的乐乐脸上,我看到了他有了木然以外的表情——灿烂。

十二月的某天早晨,乐乐妈妈突然来到了学校。她告诉我,她今天打算再带乐乐去看一下医生。此时,我才明白,这些忙碌的家长也为自己孩子的表现揪心,曾在九月就带孩子去看过一次心理医生。当时,孩子除了妈妈都不和人多说话,心理医生最初的判断是自闭。她看孩子这段日子孩子的变化,打算再去看看,孩子的状况变积极了没。下午,背着书包的乐乐走进了教室,和我响亮地喊了一声:“报告!”满脸的灿烂。乐乐妈妈告诉我,医生说,孩子情况现在很好,满脸的感激和幸福。

我们常听歌里这么唱:“野百合也有春天。”那这些随父母不时迁徙的小候鸟更应该有山花灿烂的时刻。或许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孩子遇上各种问题,作为他们人生路上伙伴的我们就该伸出手温暖地拉住他们。他们其实期待自己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也期待自己有让人羡慕的良师益友,安静地等着他们,陪伴他们,鼓励他们,绚烂他们的童年生活。

第四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一、案例呈现

王某,初三(6)班学生,在校各方面表现均不佳,在家父母溺爱,霸道、自以为是。存在的问题:

(一)行为方面

王某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表现为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如上课吃东西,玩手机,上课时间与同学说话聊天,看课外书,不服从老师的管教甚至顶撞老师,为人自私霸道,经常欺负身边的同学,使唤同学做这做那,稍不如意便拳脚相加,爱讲哥们儿义气,干预同学之间的友好相处,并有早恋倾向,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持逆反心理,一律拒绝,不予接受,喜欢炫耀,留有怪异的头发,多次反复教育无效。

(二)学习方面

由于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态度不够自觉,所以学习成绩较差,并且有不断下滑的趋势,经常性的摆出一副“破罐子破摔”势头,全然不顾及自己的学习,不但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佳,反而影响班级其他同学的学习。

(三)性格方面

王某在家极少跟母亲沟通交流,父亲病中,母亲忙于工作,但是对其又宠爱有加,导致该生唯我独尊,霸气十足,大大咧咧,不服管教,在家基本以他的意志为中心,父母对其的教育完全失去了主动性,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孩子牵着父母的鼻子走。在校成绩很差,对老师有很强烈的敌对情绪。对同学霸道,自以为是,不拘小节,同学对他是敢怒而不敢言,大多数同学对他是畏而远之。对老师的关爱或者是教育臵若罔闻,不接受批评,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案例分析

针对王某的个性心理特点,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和同学的调查,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影响、个人因素的影响,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等方面,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一)家庭因素

首先,王某的家庭富有,父亲病中不大教育孩子,教育的责任主要落在母亲的头上,母亲的溺爱成就了王某有恃无恐,为人粗暴,为他独尊的乖张性格特点。

其次,由于有性格的铺路,所以该生的自制能力以及自力更生的能力较差,事事需要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加上他霸道的性格特点,所以叫造就了他一种心理的不平衡,所以欺负同学变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总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过分的宠爱导致了王某在性格方面一定的扭曲,这也是他作为问题学生出现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社会因素和学校因素

当今社会的发展,各种媒介的不良信息传播也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的产生。学校的教育模式或者评价方式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主要因素。

(三)个人因素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发生剧变的时期。他们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在增强。但同时他们的心智又是不成熟的,在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问题的暴露也就很自然了。但归根到底,学生个人因素不是形成问题的关键,他们从根本上说只有先天气质性格上的差异,他们还需要从外界的熏陶、教育中获取自身成长的营养。他们中有的缺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理想追求;他们对学习缺少兴趣,了无上进心;他们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又霸道;他们没有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等等,这些个人因素均与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息息相关。

总之,问题学生问题的形成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社会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陷、学校教育的局限,加上孩子独特的个性气质都在对他们的成长发生着或小或大的影响,我们往往不知道孩子在成长的不同时段内,哪一个因素会起到更关键的作用,这也就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

三、转化问题学生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首先,坐下来谈,而非站起来骂----允许你犯错,并且欣然地接纳他所犯的错误。面对王某这样的学生,我必须和他站在同一高度上。教育干脆,切中要害远比拐弯绕角更适合他。逼他改变,不如引导他主动承担,自愿改变。他表现的一方面是叛逆,一方面又不接受自己人生颓废。这点正是教育他的切入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在一番谈话后,他表示接受与我的交谈,并把它所有的内心的想法都宛如是告知。

其次,原则外的原则

针对王某的早恋问题,我充分尊重学生感情,(尽管你认为那很幼稚)要中肯的角度分析,也别忘了剖析感情的阴暗呈现面,让学生真正懂得处理感情。原则只有一个:尽量引导我的学生做合格的、健康的社会的人。

第三,关注学生动态,用心宠爱,学生会在你的理解和帮助中变化成长。真正做到真诚的鼓励,良好的沟通。

及时发现他的转变,及时鼓励他在学校的一言一行中哪怕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进步,并及时与父母进行沟通,让父母切实找准孩子平常的“闪光点”。

第四,持久的信任 耐心的等待

任何一个有不良品行的孩子,都不可能通过老师的一两次谈话,三五次的思想工作在三周两周内改掉的,有些可能要几个月,一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有所长进。所以我从不对他短期内出现的屡犯屡改,屡改屡犯的现象丧失信心,给他一定的时间,冷静耐心地与他一起分析原因,让他感觉到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他的成长和进步,老师会长期持久地支持信任他。

四、教育效果与反思

经过近两年多来的了解及教育,王某有了一定的进步,对学习的积极性正在提高,而且还订立了中考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有了目标,成绩也在逐步提高。而且待人也开始变得比较随和,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与父母的沟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带给我的启示:

(一)问题学生也是学生,他们同样有受教育,被关爱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学生这种权利。只有我们心中有爱,才有拯救那些问题学生,帮助他们从问题中走出来。我们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问题,就否定他们的存在,或是忽视他们的存在。

(二)教育从了解开始。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其实“问题学生”并不像我们认为的有那么多问题。他们多数只是某一方面落后。

(三)自信,是问题学生进步的催化剂。教师们面对的差生,往往差的不只是学业,还有行为习惯、技能技巧,所以他需要的帮助很多很多,我们根本就来不及也不可能一一弥补,只能给予他最最需要的东西,那就是培养他的自尊自信。

(四)转变“问题学生”需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况且其转变是反反复复的。为此,教师在转变 “问题学生”的过程中,要充满信心,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教师在转变过程中要有“四个心”,即对学生要有爱心,生活上要多关心,处理矛盾要当心,做思想工作要细心。

(五)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形成合力。“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他们的转化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教师可及时通过家长收集和反馈信息,全面了解“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全盘掌握其动态和变化;同时,要求家长努力改善家庭环境,改进教育方法,与教师通力协作,尽快促使“问题学生”的根本转变。

(六)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第五篇: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为了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如何提高整体素质,那就是必须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在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中,班主任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后进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案例介绍

小林,男,六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我发现在课堂上他的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单亲家庭,父亲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

2、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问题学生的情况,我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

1、个别谈心:我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

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电话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责任,我们不仅仅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疏导,使他们成长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下载成功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成功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时间:2012年10月11日 对象:七二班 田志强 一、个人背景和分析 1.家庭背景:他的父亲离开家;母亲很辛苦,打零工挣钱,溺爱自己的儿子,起早贪黑没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成功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教育转化成功案例分析 刘国旭 一、问题学生张艳东的基本情况: 学生张艳东不爱学习,旷课、交异性朋友,抽烟喝酒,带手机,顶撞老师公开讲下流话,打架。 鉴于以上的严重违......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作业

    问题学生教育成功案例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1.个人基本情况: 赵涵,10岁,男,四年级,班里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学习成绩偏上,可是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外向,脑瓜......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分析 任何班级中都有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的存在又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成因、心理特征和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

    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

    问题学生的教育案例 帮助问题学生建立自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我在帮助问题学生的时候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老师说的话......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全文5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在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负有重大责任,也是科任教师的工作职责。在从教的一年多里,我承担本校3-6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并没有担任过班主任工作,但是我知道......

    教育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教育问题学生案例分析 教育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只有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才能使之成为品学兼优的学......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5篇范文)

    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其实我不大原因称传统观念中的差生为“问题”学生,一般称他们为特殊学生,我认为他们只是在特殊的年龄阶段有着特殊的表现或在特殊的时间、场合有特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