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级统计工作问题报告
近年来,根据**县统计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结合从其他县区同行当中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总结出县级统计工作存在的几大难题。
一、统计任务日益繁重与社会配合程度下降、统计力量薄弱、统计调查经费短缺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经济元素日渐增多,加重了统计工作业务量,而同时统计调查制度规定的内容
还远不能满足地方党政决策的需求,增加反映县情县力的调查指标又较多。这样使统计工作在业务量与工作内容上不断增加,任务日益繁重。而经济发展同时使统计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统计调查的难度越来越大,统计成本费用越来越高。启报单位利益出发点不同,重视程度各异,故而造成虚报、瞒报、漏报、不报的行为时有发生。在这种客观情况下,统计人力、财力、物力又相对不足,更加重了矛盾冲突,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加大统计体制改革力度,增加统计力量和保障统计调查经费,以确保数据质量。
二、统计数据实行下管一级制度,协调工作难度加大。
改革地区核算工作,逐步建立下管一级制度,是全国统计方法制度上一次重大改革,省统计局采取措施进一步控制数据质量,一是对gdp采取下算一级;二是取消县区gdp按月发布权;三是对农业、工业、投资、贸易餐饮、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实行下管一级,这些数据未经市局审核同意,不许使用。这样以来,势必存在地方党政领导需要部分数字而统计部门没有,地方党政领导急需的数字而统计部门未能及时提供。县级统计部门需进一步加大沟通力度,做好协调工作,取得工作的主动权。
三、统计法制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尽管近年来,县级统计部门在统计执法、统计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形势对统计工作的需求还有一点差距。如某些启报单位对统计法律法规认识不够;执法力度需进一步完善等。今后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大统计法制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主动取得各级领导的重视,把统计执法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四、统计产品的供给还不能满足社会各界的需求,统计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统计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尽管我们花大量精力对统计优质服务进行完善和改进,但是在针对性、时效性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党政领导和经济部门宏观决策急需的一些统计数据,统计部门往往提供的不够翔实和及时,能够提供的数据又不能完全符合党政领导和宏观决策的实际需要,统计产品的生产和需求存在部分脱节,针对性服务不够到位。今后需将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针对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问题加以研究,加强社情民意问题调查分析,不断完善统计服务功能。
第二篇:房地产统计工作问题调研报告
房地产业作为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备受关注,有关房地产业的信息也日渐成为各级政府、广大群众、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普遍关注的热点,加强房地产业的统计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2005年,国家统计局创立了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把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中单独列出来,这表示出国家对房地产业的重
视。笔者作为一名房地产统计工作人员,深感责任重大,同时,随着房地产业企业的增多,统计的难度也在加大。为搞好这方面的工作,特针对房地产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简单探讨。
一、房地产开发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制度缺乏完整性
(1)房地产业统计的范围单一。房地产业是从事土地和房屋的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经济活动,它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目前房地产业统计的范围仅限房地产开发企业,而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和其他房地产活动在制度上还是个空白。
(2)统计指标设计重投资轻经营。在日常房地产统计工作中,计划总投资、本年完成投资,商品房建设投资、土地开发投资等投资指标涉及较多,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的统计指标如收入、利润、税收等经营指标涉及的较少。另外目前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已经形成,而房地产业的统计制度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和经济结构日趋复杂、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的实际不符合。
(二)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房地产开发统计采用的是全面定期统计报表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随着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增多,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操作性难度加大。具体表现在:
(1)房地产开发统计基层表收集难。一是人难找。目前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固定的统计人员,一遇到统计局要报表,老总总是临时指定人员来做,往往是这个月报表做了,下个月又不做了,统计人员变动频繁,培训又不及时,经常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漏统,或者填报的基层表质量不过关。二是按时上报难。按照制度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基层表一般均在月底前上报统计局,方不影响统计资料的汇总和上报,在现实中,总有些企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无法按时上报。从客观上讲,房地产开发企业月底才能结账,如果不给企业一定的时间,企业就无法完成统计工作,如果碰到星期六或星期天,上报报表会更加困难。三是全面统计难,目前房地产开发统计采用的是全面定期统计报表的方式,统计范围包括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逐渐增多,县市级统计人员缺少,一个人往往要从事许多工作,再加上房地产统计报表上报的时间紧,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2)房地产统计报表填报难。据填报房地产开发情况的统计人员反映,如果要填好统计局的一套报表,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一是报表指标太多太细。例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投资、资金和土地情况共有40个指标,40个空格;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施工、销售和空置情况29个指标,168个空格,在年报中在加上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报表,又要增加44个指标,44个空格。二是逻辑关系很复杂。一套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指标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复杂的。房地产按用途分组的投资额与房地产施工面积是有对应关系的,房地产竣工面积、房地产竣工套数和房地产竣工价值是相对应的,所以在填报房地产开发统计报表时,刚开始接触统计报表的人员往往感觉到很头痛。三是填报的指标搜集难。据填报房地产统计报表的人员反应,填报房地产开发报表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部、财务部、销售部三部门配合。如果房地产统计人员不与工程部销售部去联系,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就值得怀疑。如本年完成投资额指标来源于施工企业填报的“工程进度报告单”或“工程价款结算帐单”,如果施工单位没有或施工单位不能够按时提供,统计人员又怕麻烦,很容易造成投资额数据不准确。
(三)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设计缺乏实用性。
房地产开发统计指标设计不够实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统计指标设计过于专业。过于专业的指标只宜用作专业研究,如果发布的统计信息老百姓连看都看不懂,他们又如何能使用呢?二是统计指标设计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在实际工作中,有时领导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统计部门无法用数字去回答。而领导和群众不关心的问题,报表中涉及的很多,这是因为统计指标的设计还比较传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统计工作主要是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重点在于为如何管理好国家、企业、百姓提供依据,而可能为广大百姓
第三篇:关于企业统计工作问题分析
企业统计数据具有数量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是生产经营成果实物化、数量化的数字表现,体现在供、产、销整个经营过程,是经济社会各项主要统计指标的源头数据之一。真实、准确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不仅对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非常重要,而且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确,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难很好地找到着力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不仅对企业的经营,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
1、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不少企业管理者对统计的认识十分浅薄,对统计的内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重视不够。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
2、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虚报、瞒报、纂改统计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据我市江华县有关部门的调查,该县10个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配备统计员。不少民营企业由乡镇企业办估计代报,有些企业老板对代为估报的数字又不认账。有些企业干脆由老板拍脑袋报数;
3、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永州市企业现有统计人员除少数大中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统计工作并不是衡量其工作能力、水平、成绩的唯一标准。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
4、传统的、不科学的统计手段,影响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如:我市化工、建材、冶炼、农产品加工等许多企业依赖大宗原燃材料进行生产,虽然进厂时原燃材料都有精确的计量,但进厂后大都堆放在露天原料场,进入生产环节、工艺流程后原燃料的消耗量就难以精确计量。另一方面,企业的半成品,产成品的计量也往往因计量方法问题造成数据质量不稳定。如水泥产品除包装后的成品有较为准确计量外,其半成品(生料、熟料)、产成品(水泥散灰)因受储存方式的制约,往往采取结绳量库的原始方法或干脆用估计的方法进行计量,这种计量误差及库内物料分布、数量的难以确定性,容易造成数据的偏差,有时偏差还相当大。此外,多数企业目前仍以手工统计为主,采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很少。由于统计手段落后,统计方法单一,工作效率低,同时,难以保证源头数据的质量。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从而陷入一个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一是很多企业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
第四篇:金融机构统计工作存在问题
一、基层金融机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基础相对薄弱。许多基层金融机构统计人员较少,没有专职统计人员且统计手段较为落后,疲于在日常性报表中应付,无法开展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形成高质量的统计报告。同时,统计队伍不稳定,换岗频繁,容易造成工作脱节、失误增多。一些金融机构疏于对统计资料的管理,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健全或根本没有设置,上报的统计数据缺乏可靠依据。
2、现行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缺陷导致金融统计数据失真。由于激励机制不健全,金融机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导致一些金融机构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而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帐外账,或者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来迎合领导意志,造成会计信息虚假,进而造成统计数据失真。
3、数据采集、项目调整随意性较大,不能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基层金融机构数据采集是统计工作的支点。由于统计人员的工作失误,或对于现有统计人员来说工作量过大,一些金融机构的统计人员不能完全按照金融统计制度要求进行统计数据采集。如在编制现金收支统计报表时,统计人员不按现金传票来源、用途分项统计,而是主要登记储蓄存款收入(支出)、其他金融机构收入(支出)、居民归还贷款收入(提取贷款支出)等几个主要的项目,然后将其他项目的现金收入统统归入到其他收入(其他支出)中。这明显违背了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的要求,难以全面准确反映现金收支构成的真实情况。
4、数据录入、汇总质量不高,上报不及时,不能保证金融统计报表的准确、完整。金融统计目前基本上实现上机操作。手工采集的统计数据录入到计算机中时,由于统计报表项目多、数据大,常常因统计人员工作不细心而出现“串行”现象,虽能使统计报表校验平衡,但项目数值已发生变化。数据汇总虽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但也存在错选、漏选报表代码等现象,从而造成数据汇总不完整。同样,在数据上报过程中也常出现类似的错误,再加上人为的延误报送时间,常常影响到金融统计报表的编制和统计信息的发布。
5、统计人员素质不高,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统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金融统计质量和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统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对统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等管理环节的弱化,使统计人员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报表质量差强人意。同时,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执法不严、以罚代法,使一些金融机构领导和统计人员因此对统计法规熟视无睹、有章不循,助长统计数据失真问题朝量化方向发展。
二、防范统计数据失真、提高金融统计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消除统计数据失真,从外部来说要强化外部监督、完善法规制度执行,对严重的、人为的统计数据失真严肃查处甚至司法处置。从金融机构内部来说,要从管理层抓起,抓好源头,抓好员工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
1、充分重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金融统计工作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的支持系统,金融统计信息不仅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提供服务,还为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数据信息。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金融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抓好金融统计工作的人员配置、内部协调以及统计真实性的内部审计,把好数据关,切实提高金融统计质量。同时,要为统计人员创造宽松的工作、学习和素质成长环境,保证统计工作的相对稳定。
3、依法进行金融统计。金融统计法规对指导、规范金融统计活动,查处和打击各种金融统计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证金融统计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和统计人员要真正做到学法、懂法,依法开展金融统计活动。为做到这一点,工作中应坚持执行四项制度:一是统计质量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二是统计报表审核制度。既要审核统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又要审核统计数据与其它报表的衔接情况。三是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增强分析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统计分析在业务经营中的决策服务的作用。四是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统计资料做好“双备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
4、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提高统计执法水平。人民银行统计部门在保证各项统计业务正常开展的同时,要抽出时间和精力指导、监督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坚决查处金融统计上的弄虚作假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对金融机构金融统计的监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使统计执法检查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第五篇:统计工作主要问题(共)
陈一兰:房地产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载时间:2009年08月28日文章来源:国家统计局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门,近年来,房地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房地产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数据发布出现“打架”现象。仅就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房地产公司每月要上报的各种报表多达六张:上报区级统计部门投资专业的有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表、房地产开发项目情况表及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及空置情况表;上报市级统计部门的有房屋销售价格调查表;上报国家统计局的有全国5000家重点房地产企业联网直报;上报区级建设部门的有房地产开发情况统计月报基层表。除此之外,房地产公司每季要上报的季报有两种:上报区级统计部门服务专业的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财务状况季报;上报区级统计部门劳资专业的有劳动统计基层季报表。从以上各张表的指标设置来看,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房地产报表几乎每张表都有一些指标是重复或相似的,有些指标虽然看起来相似,但口径却不相同,由此引发以下两点问题:第一,由于报表布置渠道多,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不一样,部门之间又缺乏沟通,往往导致公布出来的数据“打架”,既给领导的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也给关心这方面数据的群众带来一定的困惑;第二,房地产公司统计人员对众多五花八门的报表颇有抱怨,觉得月底月初负担太重,现在房地产公司的统计大都由公司的财务人员兼职,月底本来就忙,加上报表那么多,不免有敷衍了事的现象。
2、涉及部门多,质量难保证。房地产开发企业基层表中的指标多,指标间的关系也较为复杂,要完整地填下整张表,光靠房产公司统计一人是做不出来的,像要填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情况表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财务状况表得向财务部取数,要填房地产开发项目情况表要向工程部取数,要填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及空置情况表要向销售部取数等等,涉及部门多,需要相互之间好好配合才能在月初保质保量地上报报表。但在实际操作中,财务部结账一般也已经到月底的最后一天甚至月初,我们的报表上报时间也在月初,时间较紧,碰上周末或者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话报表时间还要往前提早,财务部和统计人员间没有协调好的话,数据往往无法提供;对于工程部的数据,统计人员一般的做法是打电话过去问,然后对方报个数据给你,根本不管施工单位上报的工程量是否准确,碰上一些素质较差的施工单位,他们为了某些经济利益,还可能会虚报工程进度,这样一来,报表的数据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3、指标设置和统计方法欠缺灵活度。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情况表中,本年完成投资额有两个分组,其中一个是按工程用途分组,分为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像把建安工程投资额分到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还是可行的,要把土地购置费这块费用分到住宅、办公楼、商业营业用房和其他用房里面难度就很大,大多数企业反映很难划分,即使分出来也是个大概,并不是确切的数字,这样一来汇总出来的数据就缺乏参考意义。房地产的销售价格是较受关注的一个指标,计算每平方米销售价格由公式销售额/销售面积得出的,不同的户型也可以分类计算销售价格,尽管如此,对外公布的销售价格还是均价,由于房地产楼盘的地段不同,定位不同,销售价格有时差异较大,在销售价格上是显示不出来的,对老百姓购房参考价值不大。
二、针对以上问题的几点对策
1、加强协调,统一数据。为了避免各部门数据“打架”事件发生,各部门既应加强协调,在数据正式公布前,加强交流和沟通,尽量做到公布信息的一致性;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形成信息共享,使房地产信息得以充分和高效地利用。对于政府来说,除了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信息的发布机制以外,还要理顺涉及房地产信息的各部门关系,以形成统一高效的房地产统计数据管理体制。
2、整合报表、提高效率。对于每个月众多指标类似又重复的报表,应该尽量整合这些报表,对房地产报表制度进行改革,对于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用处不大的指标坚决删除,对于相类似的指标尽量合并,并且统一统计口径和范围,使这些利用效率高又被大众所关注的指标尽量在一张或少量几张表中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可以在减轻房地产企业负担,保证报表质量的同时,提高对房地产信息统计的效率,避免劳民伤财。
3、调整方法,与时俱进。房地产市场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运行特点,因此,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指标的设置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做出调整,及时增加一些大众关注的指标和信息,去除政府和百姓不关心或用不到的指标。对于一些有相对滞后性或者不能很好反映房市波动的指标,应该调整统计方法,对指标的范围进行细分,使其更合理地反映出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以更好地为政府决策和关注这方面信息的民众作参考。
4、加强监督,保证质量。由于房地产报表至少涉及到工程部、财务部和销售部三个部门,房地产企业内部应充分做好协调,责任到人,提高报表上报的效率。对于房地产投资额、建筑工程、安装工程等由施工单位提供的重要指标,应该不定期得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其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实,在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