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登科事迹材料
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先进个人申报材料
曹登科,男,共青团员,出生于1993年2月3日,家住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吴城镇东王村二组,现担任商丘工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12级电子信息工程班心理委员。
一、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并全力以赴。
该生热爱并善于维修电子电器,积极参加各类电子制作大赛,自行购买大量视频书籍和维修工具,实践和专业课相结合积极请教老师、同学使专业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该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各种维修器具,例如:热风机、电烙铁、万能表、胶枪等,精通电脑电器掌握各类家电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处理办法。用自己的电脑做实验重装系统,自学了网线水晶头的接法极大的便利了广大师生。为参加 “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该生购买单片机自己研究学习。全校师生及周边市民有什么电器坏了都会找他维修,给全校师生提供了方便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及市民的广泛赞扬。
二、其实奉献也是一种快乐!
在本次大学生“三下乡”义务维修活动中,该生的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了作用,该生担任本次义务维修的技术员,负责解决整个维修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为村民安装了数十台电脑
系统、手机刷机等。更换不牢固的水晶头、网线、保险丝,调试交换机、路由器、卫星接收器。为村民维修了电磁炉、音响、风扇、水泵、饮水机等将近四十件物品,得到村民的广泛赞扬!在维修过程中耐心给小组成员讲解电器工作原理、故障原因和维修工具的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实践加讲解使小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该生帮助村民排除用电安全隐患,讲解用电安全知识和电器的保养方法。例如:洗衣机突然不转怎么解决,电脑蓝屏如何处理、胶带的标准缠法、如何辨别伪劣电线、插板等实用的小窍门。
第二篇:优秀学员王登科事迹
“十一五”期间农函大优秀学员
科技致富带头人推荐材料(宁都)
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千家万户
——宁都县肖田乡朗源村农函大学员王登科先进事迹
王登科,男,1964年11月生,宁都县肖田乡朗源村村主任。三度参加农函大学习,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走致富之路:1988年参加农函大优质稻专业学习,引导农民栽种杂交水稻;1999年参加农函大食用菌专业学习,2000年带领村民种植食用菌,使该乡成为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之乡”;2006年又参加农函大经济林专业学习,2008年在本村租地374亩,种植杉木。今年预计总产值200万元,预计纯收入100万元。其主要事迹是:
一、苦寻出路,喜与农函大结缘
1980年,他高考落榜。不满20岁,干什么呢?只有回家种地。但作为当时的农村,他是该村第一个高中生。跟着父亲在家种了几年地,总觉得靠木犁耙田是种不出金子来的,于是毛遂自荐,进了村委,时为1985年。在村委工作期间,他一直苦苦思索如何立足当地实际,引领农民发家致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农函大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教材实用,通俗易懂,学习方便,特别符合农民朋友学习,是依靠科技走致富之路的最好方法。于是
他有个想法:何不自己率先学习,做个示范?主意一定,他便于1988年参加了农函大优质稻专业学习,引导农民栽种杂交水稻,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初尝甜头,他这一学便一发不可收拾,从1988年参加初次学习以来,他根据当时当地产业发展需要,又分别于1999年参加了农函大食用菌专业学习,2006年参加了农函大经济林专业学习,按他自己的话说:“我与农函大结下了不解之缘!”
二、立足实际,引领农民科技致富
肖田是宁都县最北端的一个乡,毗邻宜黄、乐安、南丰等县,山多、地多、水好,耕地肥沃,林木资源丰富。当地农民以种田与经营山林为主要生活手段。1988年,在引导农民栽种杂交水稻取得效益后,他又在思考着另外一个问题:种田,终归不是出路,况且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如何才能立足当地实际,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走向更广阔的致富之路呢?看着眼前的大山,他陷入了思考……突然,他眼睛一亮:对,找农函大!来到县农函大,对着十几个设置专业,他选择食用菌栽培专业,于是于1999年第二次进入农函大学堂,也真正意义上开始了他自己的创业之路。2000年,他用所学知识,立足当地林林资料丰富、农民稻草无以利用的实际,一方面采用杂木粉碎栽培食用菌,另一方面采用稻草栽培食用菌,开始大胆尝试,结果均获得了成功。第二年,他租用村民闲置耕地50亩,大批栽培食用菌,当年获利近60万元。与此同时,他还走出去学习,先后到福建、广西、湖南等地学习黑
木耳栽培技术,并于2002年开始大批栽培黑木耳。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到2003年,肖田乡几乎90%的农户都种植了食用菌或黑木耳,肖田也因此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食用菌之乡”。正当大家忙于栽香菇种木耳时,他冷静思考,及时转行,并于2006年又参加了农函大经济林专业学习,2008年在本村租地374亩,种植杉木。今年预计总产值200万元,纯收入100万元。在他的辐射带动下,如今该乡60%的村民均走上经营经济林致富的道路。
三、回馈社会,致富不忘父老乡亲
依靠科技致富后的他,不忘当地老百姓。几年来,他自掏腰包,先后帮助本村困难农户王梅生、朱三仔、王细仔、兰才国等十多户农民发展食用菌,带领他们走上了富裕之路。每逢过年过节,他都会买些食品、日常用品等走访慰问村里的五保户、困难户等。同时,他还应邀对本乡柏树村、带源村等经济林进行技术指导,现场施教,使之在经济林的种植生产技术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加。
2010年10月27日
第三篇:曹瑾事迹
曹瑾,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一个普通的农家80后女孩。2010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回到大山支教。2011年7月为不耽误学生毕业将病拖成癌症晚期。2011年8月26日,曹瑾去世,最后捐献眼角膜的愿望未能实现。
最后”心愿 捐眼角膜看着孩子们
她热爱山里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孩子们;
她最大心愿是捐献眼角膜,但病危时双眼被癌细胞侵蚀;
她如花绽放的生命定格在22岁,却完整诉说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羸弱身体,坚强双肩,大爱无声铸师魂„„
没有妈妈的守候,没有弟弟的陪伴„„重庆晚报连续报道的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生命定格在2011年8月26日凌晨2时40分,紧紧拽着父亲的手,永远停留在23岁花儿一般的年龄„„
她热爱山里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孩子们;她最大心愿是捐献眼角膜,但病危时双眼被癌细胞侵蚀;她曾经说,教师节即将到来,肯定会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她还期望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剪剪指甲洗洗脚„„
带着这许多凄美的遗憾,曹瑾永远走了„„
直到学生学懂为止
提高孩子们的成绩是她最大的理想。曹瑾介绍,由于刚出来工作,很多教学经验不足,如何轻松地让学生接受知识,是她最头疼的事情。她总是想方设法,直到学生们学懂为止。
“曹老师太耐心了,只要你没听懂,她可以给你反复讲四五遍,直到真正听懂为止。”曹瑾的学生陶举勇举例,有一次,同学们遇到了一道很难的应用题,老师在课堂上连续讲了四遍,而且换不同解题方式。最后,还有几个同学没弄清楚,曹瑾又将这些学生喊到办公室,再次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分析。不久,考试上出现了一道类似的试题,几乎所有同学都答对了。
说起女儿教学下工夫的事例,有一次特别让父亲曹长华感动。他称,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数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很容易混淆它的几种求法。但是,他对类似知识点很有经验。为此,曹瑾曾趁周末专门回家向他请教。
曹长华说,女儿曹瑾所在的学校和家相隔100多公里,当时通往当阳的路正在施工,坐了两个小时车后还得走上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但曹瑾为了找到轻松的教学办法,不怕舟车劳顿。
她遗憾 再也回不到课堂,“看”不到家乡了
曹长华称,其实女儿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清楚,早就知道时间不多了。为了安慰父亲和男朋友,她时刻都表现得很乐观,哪怕痛得大汗淋漓,也露出灿烂的笑容。到了生命最后的四五天,曹瑾要求父亲及男友只说好听的话,哪怕是骗她都可以。
远在巫山县老家的妈妈想看曹瑾。为了让妈妈开心,连身子都直不起来的曹瑾,坚强地让男朋友扶着她坐在电脑前,一脸笑容通过视频甜美地喊妈妈,让妈妈放心,自己很好。
曹瑾还说,一定要回家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修剪指甲,洗脚。曹瑾说过,教师节即将来临,肯定会收到很多孩子和同事的祝福,希望在妈妈和孩子们的祝福中,过一个特殊的节日。
“如果走了,一定要帮我把眼角膜捐了„„”25日晚上,曹瑾一度病危被抢救过来,她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紧紧抓着父亲的手,再次叮嘱父亲联系红十字会,她希望永远地“看”着家乡。“爸爸,如果不捐眼角膜的话,我以后“看”不到你们了哟。”曹长华称,此前好几次,父女俩在闲聊得很开心的时候,女儿就这样半开玩笑地叮嘱他。
然而,由于曹瑾的双眼受到癌细胞侵蚀,经过医生鉴定,她的眼角膜严重受损,不能移植给需要的人了。
曹瑾还告诉过父亲,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学校,又走上了讲台。“肯定只是梦了!”在一阵憧憬后,曹瑾才有些遗憾,称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快快活活地和孩子们在一起,但对于她来说,这只能是一个梦了„„
她走了 与病魔抗争38天,她安静踏上返乡的路
“太可惜了,还是走了„„”昨日一大早,重庆晚报记者闻讯赶到重医附二院血液科病房,值班护士心情沉重地说,昨日凌晨2时40分,曹瑾老师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曹瑾的病情异常严重,放化疗等治疗没有遏止住疯狂扩散转移的癌细胞。病危的最后日子里,曹瑾全身浮肿,癌细胞吞噬了她的双肺,转移到颈部及眼睛等部位。
为了让女儿早点回家,父亲曹长华为她穿戴整洁的衣服。凌晨4时,曹瑾的遗体在江南殡仪馆火化。
“瑾儿,安息吧,爸爸现在就带你回家,以后,你再也没了痛苦„„”早已流干眼泪的曹长华无数次轻轻抚摩骨灰盒,无数次安慰女儿„„
下午1时,在医院病房与病魔抗争了38天的曹瑾,安静地与父亲踏上返乡的路。
她没走 医护人员说,眼前一直浮现她的笑容
“她太坚强了,哪怕是在大剂量的化疗下,每时每刻都如同万箭穿心一样难受,但她从没有喊过一声痛!”说起曹瑾,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万分惋惜,在他们眼前,一直浮现着曹瑾的笑容。
一名护士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放化疗十分痛苦,除了全身疼痛,还会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等,根本无法进食,连一口水都难以咽下。面对痛苦,身体柔弱的曹瑾没有哭过一声,没有流过一次泪。只要意识清楚,她的脸上就露出灿烂的笑容。“一定要坚强,精神一定不能倒下!”曹瑾对自己微笑的诠释,让医护人员和病友动容。
曹长华称,女儿在放化疗中,还有一件万分痛苦的事,就是每天要口服一种异常难喝的药物,很多患者难以承受痛苦,悄悄将药丢掉。到了最后,为了尽量给女儿减轻痛苦,他故意不把该药拿给她。曹瑾却没有忘记,每天按时服用。
前日下午6时,曹瑾连水都难以咽下了,还要坚持吃药。曹长华谎称已将药放进了水中,曹瑾尝了后,将舌头伸出来,示意没有药。实在没办法,曹长华才从医生那里找来两颗治胃病的药,她迅速嚼碎咽下。
“最美乡村教师”曹瑾:曹瑾,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一个普通的农家80后女孩。坚持从小的“教师梦”而放弃医科大学选择复读,于2010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回到大山支教。她被学生们称为“知心姐姐”,为了34个即将毕业的孩子,她拖着重病坚持顺利送走毕业学生。然而,两个多月的坚持,却把自己拖到癌症晚期。2011年8月26日,曹瑾去世,最后捐献眼角膜的愿望因癌细胞扩散未能实现。曹瑾的事迹感人至深,全国网友称她为“最美乡村女教师”。
8月29日,重庆市妇联追授“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重庆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号召全市广大妇女向曹瑾同志学习。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追授曹瑾同志为“最可敬可亲的教师”荣誉称号。
第四篇:曹俊杰个人事迹
个人事迹
曹俊杰,男,出生于1970年8月2日,大学文化,1994年7月参加工作,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迁西县国土资源局地勘地环科副科长。自2001年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来,始终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因工作业绩突出2006至2008连续三年受到县政府嘉奖,并于2009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优秀群测群防员”荣誉称号。
迁西县地质条件复杂,是唐山市范围内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的县。每年汛期前后该同志都会认真按照领导指示组织好地质灾害巡查工作,由于灾情调查准确、监测、巡查到位,防范措施得当,列入防灾方案的各地灾点均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2008年6月在东莲花院乡松山峪村组织了我省首次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省、市、县三级领导亲临现场指导工作,通过演练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防灾抗灾能力和意识。
2003年以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该同志积极做好地质灾害点治理工作,已累计争取到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资金920余万元,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六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协调资质单位实施了治理工程,目前以上六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均已竣工并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和绩效评价。通过治理工程的实施消除了灾害隐患,为构建和谐迁西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二○一○年三月三日
第五篇:曹瑾事迹演讲稿(精选)
演讲稿
2011年8月26日,是一个让人倍感痛心的日子,“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带着对生活和教育事业的无限眷恋和遗憾离开了人世,年仅23岁的她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她衷心热爱的三尺讲台和她可爱的学生们。为了自己的教学工作,她耽误了自己治病的最佳时间,而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曹瑾走了,她热爱山里的孩子,也热爱那个给她实现自我价值的校园,更热爱那段和青春相伴的岁月,她渴望能够在教育事业上奉献一份自己的微薄力量,她希望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技能和山里的孩子带去知识,让他们为自己的明天和青春努力。但是,天公不作美,他还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愿望就这样孤单的离开了。
曹瑾走了,孩子们哭了,他们再也不能听到曹老师讲课的天籁之音了;曹瑾走了,她的爸妈再也不能看到自己的女儿在那三尺讲台上言传身教,实现自己的梦想了;曹瑾走了,她的朋友们再也看不到她灿烂如花的笑脸了„„曹瑾走了
曹瑾走了,但她对家乡无比热爱的信念、对生活乐观进取的情操,对山村教育事业至死不渝的热忱,对社会无私回馈的精神却深深打动了我们。教师是平凡的人,但绝不平庸。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时刻保持对于工作的热情和对待学生的责任,把每一位学生视如己出,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成长。
教师,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面对讲台下面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教师想得更多的是自己身上的责任。课上,教师认真地为同学们传播知识,严肃的课堂上也不乏幽默和风趣,学生们在欢笑中接受了更多有用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教师,在教授学生改变自我命运的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为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前进铺垫更多的基石,让他们在走得更远更稳。课下,老师们在深夜的灯光下批阅学生的作业、试卷,认真的备课,这些,几乎都是每一位老师的家常便饭,他们通常在深夜凌晨才睡下。倘若班里有了问题学生,老师就更繁忙、辛苦了,在下班以后还得奔波去学生家和自己家之间,忙着了解学生家的实际情况,方便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好的成长。其实,我们很多的老师身体状况都不是很好,他们常常是忍着自己的病痛站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们授课。每当看到学生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进步时,老师的内心被巨大的成就感所充实,他们所欣慰的仅仅是自己的努力在学生身上看到了回报,学生的好,胜过了一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精力,难道他们不值得人们尊敬敬佩吗?而曹瑾,正是这无数奉献者中的一个。她是人民教师的一个缩影,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每一位人民教师的品质和精神,他们爱岗敬业,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默默的牺牲着自己,去照亮他人的人生,帮助他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值得我们学习。今天,老师为我们奉献,明天,我们亦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