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曹连新事迹简介
曹连新事迹简介
曹连新同志简介 1951年12月出生,1968年10月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4月到市政府工作,历任市体改委科员、助理调研员、副处长、处长,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市政府研究室主任(正局级)。2009年7月13日,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不幸去世,享年57岁。
有的人死了,他却还活着。
——题记
他没有很高的知名度,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政府机关干部。或者如他自己所说的,是无声无息存在于世。可是,2009年7月13日,当他57岁的生命停止了最后一次搏动,曹连新,这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却如一块巨石投入心湖,在熟悉他的每一个人心中,荡起了巨大的感情涟漪——
曹连新活着,活在每一个熟悉他的人们的心中。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碑上,镌刻着他的名字。
忘我工作,岗位就是他的事业
采访曹连新同志的事迹,常使记者们泪水涟涟。他的忘我工作精神,他的高尚意志品质,他的公仆情怀,使人们又看到了一个可亲、可敬、而又令人缅怀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公务员的光辉形象。
和许多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政府机关当公务员的青年人不同,曹连新从17岁开始,就在风风雨雨中经历着人生的酸甜苦辣。5年下乡知青生活、10年工厂历练,培养了他吃苦耐劳、本分正直的优秀品质。中年后的他时常向同事们回忆起当农民、工人时的往事,感慨地说:“这是我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1988年4月,36岁的曹连新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从企业调入大连市体改委,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大连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刁成宝,曾是市体改委主任,与曹连新共事多年。谈到曹连新的去世,他连声长叹:“好同志啊!人才啊!走得这么早,太可惜了!”刁老回忆说:“我认识连新同志时,他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就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当时负责文字综合工作,对工作特别投入,从来不分节假日,把岗位当成家。”在体改委同事们当中,曹连新是唯一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人,可正因为如此,他也是工作最刻苦、爬格子最多的人。完全靠潜心实践和用心摸索,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曹连新就脱颖而出,成为体改委机关有名的“笔杆子”。在体改委期间,由他牵头完成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等重大改革方案,以及一大批具有重要价值的调研报告进入领导决策程序,对大连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曹连新在体改委16年,连续9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分别荣记二等功、三等功和嘉奖各一次。2003年,曹连新以出色的工作业绩被委以重任,成为大连市政府首批智囊团成员。
“以工作为乐”,是人们对曹连新敬业精神的一致评价。在他眼里,永远是事业第一、工作第一。在他的工作时间表上,永远没有“休息”二字,他永远是“时间”的穷人。妻子郭敏提起这些就泪流不止:“和连新生活了一辈子,他有80%的时间都是在工作中。通常是晚上10点多才回家,遇到忙的时候,往往要到下半夜甚至连家也不回。他的办公室正对着人民广场,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到广场散步,为的是能够看到丈夫房间里的灯光。”十几年来,他们夫妻就是这样守望着。
在曹连新简朴干净的家里,郭敏指着墙上正中挂着的一幅她和丈夫的婚纱照,讲述了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她与丈夫结婚多年,从没有照过婚纱照。丈夫工作忙,每天早出晚归,一日三餐都在单位吃,常常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洗洗就睡了,夫妻几乎连个说话的时间都没有。聚少离多、清淡少语的日子,使她有一个十分强烈的愿望,要补拍一张婚纱照,让照片上的丈夫在身边天天陪着自己说说话。为了这件事,一向贤惠的妻子不知道跟丈夫磨了多少次嘴,终于得到应允。2002年是他们结婚20周年纪念,郭敏特意选了7月1日党的生日这天补拍婚纱照。曹连新是在办公室被妻子直接拉到照相馆的,本来准备了几套礼服,考虑丈夫太忙,只穿了一套礼服就匆匆结束了拍照。郭敏至今还记得丈夫赶回单位前埋怨她的话:“你呀你,整整耽误了我一个小时工作。”
当年体改委的同事们都还记得,在曹连新承担企业股份制改革、企业设立集团或设立有限公司等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期间,他常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有一次为了赶写一份重要文稿,连续工作三天三夜,累得血压升高,鼻子出血。领导心疼地批评他:“连新,你干活不要这么不要命,要当心身体,注意劳逸结合,否则要得病的!”而曹连新却很认真地回答说:“这是我的岗位,做不好工作,我才会真得病的。”
曹连新就是这样忘我地工作着。他兄妹7人,排行老6,他是母亲最牵挂、最疼爱的儿子。为了工作,他多年未和亲人们团聚。母亲住养护院期间,他因工作繁忙,仅陪护过母亲一夜。1994年,妻子因车祸在医院躺了4个多月,曹连新没请过一天假,没耽误过一次工作,也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他去世后,领导和同志们才从他家人嘴里得知此事。
人的能量是守恒的。曹连新把自己的岗位当成事业,夙兴在公,无私奉献,失去了一个常人应有的正常生活,但他却用自己对党和人民的“贡献率”,实现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
如牛负重,责任在他心中胜过生命
从入党的那一天起,曹连新就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他在参加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回顾自己近30年的党龄时说:“兢兢业业干好党的事业,就是共产党员最大的责任,这个责任重于泰山,胜过生命。”“共产党员可以淡化自己,但决不能淡化责任。”
为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曹连新如牛负重,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辛勤地、不知疲倦地耕耘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04年,曹连新走上了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的领导岗位。有“官”位,他的担子不但
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工作量更大了。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形势的快速发展,大连的经济活跃度不断提高,各类大型活动、重要会议逐年增多,文字综合的任务大幅度增加。有时候一天就要起草六、七份材料,一年下来就是上千篇、几百万字的文稿。这些文稿,每一篇都要经过曹连新的审核、修改。市政府办公厅的同志们回忆:为了确保文字综合材料的质量,使每一篇文稿都能切合大连实际、紧贴领导思路、推动实际工作、促进城市发展,曹连新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他事必躬亲,工作到了十分精细的程度,甚至一个数字,他都要亲自给各委办局打电话核实。文稿就像他形影不离的伙伴,时时伴随着他。不论时间早晚,不论任务大小,也不论身在何处,只要有文稿需要审核,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事有千件,贵在实干”。有人跟他开玩笑:“曹秘书长的工作是‘省被子、磨袖子、费灯泡、尿黄尿’”。
市政府办公厅最累的一项工作莫过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了。涉及国计民生的大政方针,几十项具体措施、几百个数据,字字句句都体现着市政府的责任和智慧。而大连市政府近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是由曹连新组织起草的。曹连新把承担这项工作看成是党和人民交给他的光荣使命,他说:“就是豁出命来,也要把‘作业’做好,一定要拿出个优秀成绩”(曹连新喜欢把动笔的工作叫做“作业”)。每年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曹连新都要提前3个月开始筹备,反复研究有关文件和资料,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白天,他和起草组的同志一起参加一轮又一轮的征求意见会、座谈会;晚上,连夜组织大家根据各方面的合理意见和建议调整充实报告内容。市民政局局长杨爱民回忆:“每次《报告》中涉及民政方面的内容,他都把我叫到办公厅,拿着党中央有关文件和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照相关提法,边学习边共同探讨着怎样表述更准确、更生动。在措辞上也十分严谨,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每年“两会”召开的前一周,是最紧张、最忙碌的时刻,曹连新更是一马当先,既挂帅又出征,天天和起草组的同志们没日没夜的工作,有时干脆连家也不回了。饿了,就吃点饼干、方便面;困了,就趴在办公桌上打个盹。当市长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庄严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上获得一致通过的掌声响起,那是曹连新最幸福的时刻。他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掌声就是人民代表给予人民公务员的最高荣誉,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
——人民的好公仆 曹连新事迹启示录
(一)时针移动,将日历翻到了2009年9月7日。从7月13日至今,在这短短的50多天里,一幅共产党人用多彩人生绘制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曹连新的名字,被誊写在人民公仆的花名册上,镌刻在城市春秋的记忆心碑上,流传于老百姓耳闻心颤的口碑中。
精神走过的地方,必然留下历史的痕迹。
曹连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事迹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正是他的精神力量所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然。若把曹连新比作一株笔直的秀木,其身后则有一片茂盛的森林——一个视责任重于泰山的领导群体,一支为事业不知疲倦的干部队伍。他那令人扼腕长叹的生命休止符,带给整片森林弥久不息的震颤,最终成就了一本以生命长度作序,用生命宽度纪实的人民公仆启示录!
(二)屈原的代表作《离骚》,2400字,字字珠玑。其中有写景,有哀民;有现实,有理想,当然,还有一股精忠报国的浪漫情怀。
相形之下,曹连新的遗书仅 382字,没有慷慨激昂的华丽辞藻,有的只是“三个对得起”与“两个对不起”——对得起党,对得起祖国,对得起自己选择的事业;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妻子、儿子,欠他们太多。遗书中没有慷慨激昂的高调,有的只是 “请允许在我的遗体上覆盖一面党旗”这样朴素得让人潸然泪下的请求。
其实,57岁的曹连新比谁都懂得浪漫,因为他深刻地践行着“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这句人间词话,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不忘亲手在其“命运交响曲”的尾声,奏响爱的音符——党,人民,事业!
曹连新像一道过滤渣滓的网层,涤浊荡清。他的“体温”并不超人,但因情系百姓冷暖,故有着滚烫的温度;他的心脉并不强劲,但因与城市发展一起跳动,故激荡出催人奋进的回响。
美国历史学家胡克说,判断一个社会能否解决它所面临问题的依据是:“它的领导层的质量和它的人民的品质”。如果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的质能公式,旨在揭示物质的质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制衡,那么,今天,曹连新身上所折射出的领导层的质量与这座文明城市中老百姓积淀的品质,可谓实践科学发展观润生出的生动实践——领导层的素质决定老百姓的品质,后者亦是推进前者质变的养分和沃土。
正是“率先振兴使命呼唤率先垂范精神”的时代呼唤,曹连新的事迹才会引发如此巨大的轰鸣,让闻听者震动进而深思。
(三)当年,一篇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一代中国人。和平年代,“谁是最可爱的人”,答案由单选变成了多选。其中一个选项,便是曹连新式的人民公仆。
7月1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夏德仁亲临曹连新的遗体告别仪式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提笔写道:“连新生前是大家公认的好人、好党员、好干部、好公务员。他给我的印象是,信仰坚定,对党忠诚;事业为重,克己奉公;作风扎实,工作认真;廉洁自律,两袖清风。他的事迹是我市广大党员干部投身老工业基地振兴伟大事业,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一个缩影„„”
适逢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成为渤海巨龙发展腾飞的龙头与核心城市。在这一历史定格的特殊攻坚阶段,曹连新精神起到的不仅仅是率先垂范作用,更是大连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的“精神粮库”。
2007年3月26日,英特尔携 25亿美元的大手笔投资落户大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落户大连前,英特尔连续考察了很多城市,在大连,英特尔一口气提出1000多个问题,寥寥几日便得到了答复。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以极高的工作效率给英特尔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决策者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与非凡气度更是增加了投资者的信心。
此轮鏖战,大连全胜。胜在全力以赴、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胜在三天内应对 1000多个问题的一支讲奉献、讲效率的干部队伍,胜在举城同济、背水一战的坚定信念!
“曹连新”是缩影,是符号,更是龙头之躯的主力军的光荣番号。一滴水能够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曹连新恰似这样一滴清醇的露珠,以自己无私的蒸发,换取整座城市的喷薄欲出;以自己光洁的曲线,勾勒出滨城气象万千的天文景观!
(四)市政府办公大楼里,曹连新案头的灯光常年与星月同辉。
这幅气度恢弘的时代画卷,呈现的不仅仅是曹连新一个人的事迹,亦衬出了与他并肩作战的大连 3万多公务员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集体缩影。书法中最难写的是正楷,在人生这部书法大典中,他却用生命挥笔泼墨,以身躯为卷轴,写就了一手厚重、纯正的“连新正楷”,让领导者为之感悟,老百姓为之感动。
“我几乎每晚都要到人民广场散步,为的是能够看到丈夫房间里的灯光。”曹连新的妻子郭敏如是评价这位“时间的穷人”。十几年来,他们夫妻就是这样守望着,红颜化垂暮,青丝变白发。
时下,改革大潮掀起层层巨浪,“时间的穷人”何止曹连新一个?做“时间的穷人”,使城市变得富足,何乐而不为?
第二篇:学习曹连新
曹连新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他身后留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的内容很多很多。连日来,西岗区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学习曹连新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思绪万千,感慨万分。我们深深感到,曹连新同事的身上体现出的那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对群众和同事的奉献精神、对己对家人严格要求的自律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锐意进取奋发向上的一种精神动力。作为我们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曹建新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种高尚无私、积极奉献的精神境界。
学习曹连新同志如牛负重的敬业精神。曹连新同志身为市政府副秘书长、调研室主任,为了做好工作,搞好服务、为了给领导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他自加压力,对自己工作的要求超出寻常,超出负荷,其忘我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令人叹服。
人都是为了理想和追求而活着的。曹连新同志之所以这样长年抱病为党的事业忘我工作,证明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激励和支撑着他,他长年没有节假日,也未能享受到常人的欢乐和幸福,但是他“以事业为重,以工作为乐”的态度,正是他崇高精神境界的充分体现。我们认为,作为每一名国家公务人员,都承担为党工作,为民服务的重任,我们的工作作风、我们的工作质量也反映了我们对党的事业、对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程度。要出色的做好本职工作,就必须懂得奉献,就得做出艰辛的付出。我们学习曹连新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种事业为重,工作至上的敬业精神。
对照曹连新同志,我们深感差距很大,很多方面缺乏可比性,这不仅表现在工作上的差距,更是思想和认识上的差距。人都有向往无忧无虑,清闲安逸生活的朴实愿望,这种愿望过于膨胀就成为人的一种惰性,怎样用理性克服它,战胜它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自觉抵制消极颓废、无所作为、贪图享乐思想的侵蚀,才能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学习曹连新同志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曹连新同志关心他人,情系百姓,善待同志。他把困难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长年帮扶困难老人。他把同志当作自己的兄弟,在工作上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在生活上体谅关心,关怀备至,在个人的一些大的利益面前,他总把好处留给别人,几次谦让住房,其行为令人赞叹。
一切不为自己,时刻想着别人,是做人处事的一种很高的境界。我们常说:做官要先学会做人。这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好却很难。有的同志平时大道理讲得很明白,但在涉及个人的得失方面常常不能把握好自己,面对个人的切身利益问题往往不能平静的舍去。还有的同志为了个人利益热衷于拉关系,走捷径,不关心同志的冷暖,不关心百姓的疾苦。
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反映了他的价值取向和做人原则,我们学习曹连新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种大爱无边的宽广胸怀,和一切想着他人的高贵品质,要学习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务实作风。他的事迹再一次告诫我们:我们的政府是为民服务的政府,作为人民的父母官,不管我们身处什么位置,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时刻替他人着想,我们的言行必须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只有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广泛的拥护。
学习曹连新同志廉洁清正的自律精神。曹连新同志身居要职,工作上联系广泛,接触的单位和部门众多,要想办点事情,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但他多年来不争名不争利,从不给组织上添麻烦,从不为自己、为家人、为亲友谋取任何好处。看了曹连新同志的遗嘱,其中有两个“对不起”:“ 对不起家庭,对不起妻子、儿子,欠他们的太多”。作为常人,按照工作和职位要求,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享受必要的待遇无可厚非,在不违反原则、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为自己、为亲人创造点方便条件都是人之常情,但在曹连新同志身上没做出一件为自己、为亲属找门路求方便的事,他在生活上无所追求,一切从简正是他清贫生活的最好写照。
有的同志认为:我们一不贪,二不占,利用工作条件为个人谋点好处算不了什么,其实正是这种不拘小节,助长了不良风气,影响了党风民风,任其放纵,必然酿成大错。所以学习曹连新同志就是要学习他那种严于律己,不求索取的优秀品格,学习他安于清贫,一身正气的廉洁风范。
学习曹连新同志对我们机关党员干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项学习活动对推动我们西岗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认为,学习曹连新同志要体现“悟”和“用”上。“悟”:就是要充分理解和感悟他崇高精神的实质,悟出我们自身的差距,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悟出我们改进的目标。“用”就是要用曹连新同志的崇高精神,来对照和鞭策我们今后的工作,激励我们积极改进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与科学发展观不相协调的思维观念和机制体制。在当前全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力推进和谐西岗建设的进程中,我们机关党组织要以学习曹连新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机关为目标,积极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科学发展,充分调动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进取,努力工作,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树立起人民公仆自身良好的形象。
第三篇:政府工作人员学习曹连新事迹心得体会
当前,全市正在开展向曹连新同志学习活动。作为市政府办公厅的一名工作人员和曹连新同志曾经的部下,我感到骄傲、自豪和欣慰。追忆往事,感慨万千。曹连新同志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心系百姓,是名副其实的好人;他平易近人,关心下属,是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他对党忠诚,无私奉献,作风扎实,清正廉洁,是当之无愧的好党员、好领导。他用自己的言行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生。
心系群众、为民解难。2004年11月开始,曹连新同志分管市民投诉中心,他每隔两三天就到中心去一趟,了解我市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对一些敏感或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上访的问题及时向分管市长汇报,或者直接向区市县、委办局领导反映,使许多矛盾和问题被及时消灭在萌芽之中。他负责每年市政府为百姓办实事的征集和办理工作,每个月听取专门汇报,时刻关注实事的进展情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社会各界特别是老百姓对该项工作给予高度认可和评价。
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不仅关心大家的身体健康,还关心同志们的家庭生活,帮助解决医疗、就业等方面的困难。大家都愿意把心里话向他倾诉,把他当成朋友、兄长。我们常说,曹连新同志对我们这么好,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
公而忘私,无私奉献。2006年6月,我陪同曹连新同志参加在长沙召开的全国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年会。按照会议安排第二天组织参观张家界,他让我为他订机票要一个人回大连。我问他:“您去过张家界吗?”他说:“没去过,等我将来退休了带着老伴儿再去吧,夏市长交给我的材料着急回去赶”。我要陪他一起回去,他不同意,执意让我留下来。抚顺市政府办公厅几位领导都动员他一起去张家界,最后他还是一个人赶回了大连。在他的字典里“休息”二字永远是第二位的,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每年组织起草《政府工作报告》时,他常常是通宵达旦,连续几夜不睡觉。我们有时问他,50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命干呢?他说,一是市长的信任,二是事业的责任,当市长作完《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长久不息的掌声响起时,就是对自己最好的褒奖。胃癌晚期在病榻上他仍然组织起草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对我市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企业稳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曹连新同志把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都交给了党,交给了他所忠诚的事业。
清正廉洁、忠诚坦荡。曹连新同志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却愧对自己的家人。1987年到2006年,昆明街一间44平方米的房子一住就是20多年,几次分房子都让给了困难职工。2006年单位分房子,他在水仙街要了一间78平方米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旧房子,房子在顶楼,冬天冷、夏天热,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投诉中心的同志几次找房屋维修单位帮助维修,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事后我们问他:“当初为什么不挑个好点的房子呢?”他回答说:“这个房子挺好,离单位近,我经常加班这下就不用麻烦司机了,上下班都可以走走,就当锻炼身体了。”5月26日,曹连新同志手术后回家休息几天,吩咐家人让我和王杰同志到他家里去一趟。当我们赶到时,他躺在床上,面目憔悴,骨瘦如柴,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找我们的原因——搬到水仙街后,发现自家电表走得很慢,几次报修后,供电局更换了一块电表,但表针一点也不走。他躺在床上睡不着觉,让我们帮助联系供电公司的同志换一块新表。他说,电表不走字,责任不在用户,可咱是党员干部,不能占公家的便宜。我把情况向供电公司反映后,他们非常感动,第二天就派人更换了新表,并补收了一部分费用,终于了却了曹连新同志的心愿。
曹连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党的事业、为大连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第四篇:曹东平同志事迹简介
曹东平同志事迹简介
曹东平同志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省水利厅从事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多年来,始终秉承“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团结拼搏、争创一流”的江苏水利精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了行政复议的各项工作任务,其中2005至2008年前后共办理行政复议和其他行政处理案件103件。一是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该同志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重要前提,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党性修养,保持清正廉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行政复议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达到了较高的行政复议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宣传,普法教育身体力行。该同志把开展行政复议工作与普法教育紧密结合,利用“世界水日”、“法制宣传日”以及在各种场合,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法律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素质。三是建立制度,促进行政复议规范有序。为适应行政复议工作的需要,该同志积极开展行政复议工作制度建设。先后组织或参与制定了《江苏省水利厅行政复议办案程序暂行规定》、《关于做好水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的通知》、《行政复议法律法规培训制度》、《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工作程序》、《行政复议立卷归档制度》等规章制度,为全省水利系统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提供了依据,促进了行政复议案件合法、规范办理。四是恪尽职守,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该同志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对防止和纠正
1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正确行使行政权力的作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认真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仔细审查证据和程序,注重现场调查,秉公办事,依法提出行政复议决定建议。多年来,在主持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中,没有一起因复议结果引发败诉或者被法院撤销,没有发生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全部做到及时审结。五是锐意进取,在做好行政复议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其他水利法制工作。在推进水利依法行政方面,组织制定了《江苏省水利厅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和27部水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参照执行标准,使全省水行政处罚更加合理和规范;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建立了行政许可论证专家评审抽取系统,制定了专家评审管理办法,并加强对厅行政许可工作的监督,妥善处理了行政相对人反映的问题;参与厅全面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明确执法责任,建立行政许可制度,开展水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开展全省水行政执法检查,指导全省水利系统依法行政工作。加强政策研究,对农村水费收交进行调研,对湖泊保护、水库管理、河道管理等问题进行立法前期研究,并为长江、太湖立法提交了研究报告。为保证国家和省人大、省政府涉及水利问题的立法更加符合实际,维护水利部门的合法权益,每年参加协调和提出法规草案的修改意见近40件次。参与水利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起草和修订,为全省水行政执法提供了依据。为维护省际边界安定团结,化解水利矛盾,多年来积极参与调处省际重大水事纠纷,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
第五篇:曹瑾事迹
曹瑾,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一个普通的农家80后女孩。2010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回到大山支教。2011年7月为不耽误学生毕业将病拖成癌症晚期。2011年8月26日,曹瑾去世,最后捐献眼角膜的愿望未能实现。
最后”心愿 捐眼角膜看着孩子们
她热爱山里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孩子们;
她最大心愿是捐献眼角膜,但病危时双眼被癌细胞侵蚀;
她如花绽放的生命定格在22岁,却完整诉说了教师的使命和责任;
羸弱身体,坚强双肩,大爱无声铸师魂„„
没有妈妈的守候,没有弟弟的陪伴„„重庆晚报连续报道的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生命定格在2011年8月26日凌晨2时40分,紧紧拽着父亲的手,永远停留在23岁花儿一般的年龄„„
她热爱山里的孩子,却永远离开了孩子们;她最大心愿是捐献眼角膜,但病危时双眼被癌细胞侵蚀;她曾经说,教师节即将到来,肯定会收到很多学生的祝福;她还期望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剪剪指甲洗洗脚„„
带着这许多凄美的遗憾,曹瑾永远走了„„
直到学生学懂为止
提高孩子们的成绩是她最大的理想。曹瑾介绍,由于刚出来工作,很多教学经验不足,如何轻松地让学生接受知识,是她最头疼的事情。她总是想方设法,直到学生们学懂为止。
“曹老师太耐心了,只要你没听懂,她可以给你反复讲四五遍,直到真正听懂为止。”曹瑾的学生陶举勇举例,有一次,同学们遇到了一道很难的应用题,老师在课堂上连续讲了四遍,而且换不同解题方式。最后,还有几个同学没弄清楚,曹瑾又将这些学生喊到办公室,再次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分析。不久,考试上出现了一道类似的试题,几乎所有同学都答对了。
说起女儿教学下工夫的事例,有一次特别让父亲曹长华感动。他称,分数应用题是六年级数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很容易混淆它的几种求法。但是,他对类似知识点很有经验。为此,曹瑾曾趁周末专门回家向他请教。
曹长华说,女儿曹瑾所在的学校和家相隔100多公里,当时通往当阳的路正在施工,坐了两个小时车后还得走上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但曹瑾为了找到轻松的教学办法,不怕舟车劳顿。
她遗憾 再也回不到课堂,“看”不到家乡了
曹长华称,其实女儿对自己的病情十分清楚,早就知道时间不多了。为了安慰父亲和男朋友,她时刻都表现得很乐观,哪怕痛得大汗淋漓,也露出灿烂的笑容。到了生命最后的四五天,曹瑾要求父亲及男友只说好听的话,哪怕是骗她都可以。
远在巫山县老家的妈妈想看曹瑾。为了让妈妈开心,连身子都直不起来的曹瑾,坚强地让男朋友扶着她坐在电脑前,一脸笑容通过视频甜美地喊妈妈,让妈妈放心,自己很好。
曹瑾还说,一定要回家给年迈的爷爷奶奶修剪指甲,洗脚。曹瑾说过,教师节即将来临,肯定会收到很多孩子和同事的祝福,希望在妈妈和孩子们的祝福中,过一个特殊的节日。
“如果走了,一定要帮我把眼角膜捐了„„”25日晚上,曹瑾一度病危被抢救过来,她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紧紧抓着父亲的手,再次叮嘱父亲联系红十字会,她希望永远地“看”着家乡。“爸爸,如果不捐眼角膜的话,我以后“看”不到你们了哟。”曹长华称,此前好几次,父女俩在闲聊得很开心的时候,女儿就这样半开玩笑地叮嘱他。
然而,由于曹瑾的双眼受到癌细胞侵蚀,经过医生鉴定,她的眼角膜严重受损,不能移植给需要的人了。
曹瑾还告诉过父亲,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学校,又走上了讲台。“肯定只是梦了!”在一阵憧憬后,曹瑾才有些遗憾,称自己最大的希望就是快快活活地和孩子们在一起,但对于她来说,这只能是一个梦了„„
她走了 与病魔抗争38天,她安静踏上返乡的路
“太可惜了,还是走了„„”昨日一大早,重庆晚报记者闻讯赶到重医附二院血液科病房,值班护士心情沉重地说,昨日凌晨2时40分,曹瑾老师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曹瑾的病情异常严重,放化疗等治疗没有遏止住疯狂扩散转移的癌细胞。病危的最后日子里,曹瑾全身浮肿,癌细胞吞噬了她的双肺,转移到颈部及眼睛等部位。
为了让女儿早点回家,父亲曹长华为她穿戴整洁的衣服。凌晨4时,曹瑾的遗体在江南殡仪馆火化。
“瑾儿,安息吧,爸爸现在就带你回家,以后,你再也没了痛苦„„”早已流干眼泪的曹长华无数次轻轻抚摩骨灰盒,无数次安慰女儿„„
下午1时,在医院病房与病魔抗争了38天的曹瑾,安静地与父亲踏上返乡的路。
她没走 医护人员说,眼前一直浮现她的笑容
“她太坚强了,哪怕是在大剂量的化疗下,每时每刻都如同万箭穿心一样难受,但她从没有喊过一声痛!”说起曹瑾,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万分惋惜,在他们眼前,一直浮现着曹瑾的笑容。
一名护士告诉重庆晚报记者,放化疗十分痛苦,除了全身疼痛,还会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等,根本无法进食,连一口水都难以咽下。面对痛苦,身体柔弱的曹瑾没有哭过一声,没有流过一次泪。只要意识清楚,她的脸上就露出灿烂的笑容。“一定要坚强,精神一定不能倒下!”曹瑾对自己微笑的诠释,让医护人员和病友动容。
曹长华称,女儿在放化疗中,还有一件万分痛苦的事,就是每天要口服一种异常难喝的药物,很多患者难以承受痛苦,悄悄将药丢掉。到了最后,为了尽量给女儿减轻痛苦,他故意不把该药拿给她。曹瑾却没有忘记,每天按时服用。
前日下午6时,曹瑾连水都难以咽下了,还要坚持吃药。曹长华谎称已将药放进了水中,曹瑾尝了后,将舌头伸出来,示意没有药。实在没办法,曹长华才从医生那里找来两颗治胃病的药,她迅速嚼碎咽下。
“最美乡村教师”曹瑾:曹瑾,重庆市巫山县平河乡一个普通的农家80后女孩。坚持从小的“教师梦”而放弃医科大学选择复读,于2010年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她毅然选择了回到大山支教。她被学生们称为“知心姐姐”,为了34个即将毕业的孩子,她拖着重病坚持顺利送走毕业学生。然而,两个多月的坚持,却把自己拖到癌症晚期。2011年8月26日,曹瑾去世,最后捐献眼角膜的愿望因癌细胞扩散未能实现。曹瑾的事迹感人至深,全国网友称她为“最美乡村女教师”。
8月29日,重庆市妇联追授“最美乡村女教师”曹瑾重庆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号召全市广大妇女向曹瑾同志学习。
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决定追授曹瑾同志为“最可敬可亲的教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