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快速打开高考作文思路
怎样快速打开高考作文思路
——兼谈命题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知识梳理】
在考场上,拿到作文题,最怕的是打不开思路,大脑一片空白。这里送给同学们快速打开思路之门的几把金钥匙,并结合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题说一说如何使用。联想法。采用联想的方法,由此题目想到彼人、彼事、彼景、彼情,会使自己对命题的认识由空泛笼统变得具体清晰;还可由题目联想到有关的诗文名句、掌故逸闻,思维发散,便于立意。如,“水”为题写一篇文章。若能联想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庄子·山水》)、“逝者如斯夫”(《论语》)、“长恨人心不如水”(刘禹锡《竹枝词》)等等,便可以把思路打开了。置换法。如果给的话题或标题的中心词比较虚,这时不妨用较为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种打开思路的方法叫置换法。如江苏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天空”可够虚的,这不要紧,根据对所给材料的把握置换一下即可。
“天空”可以是父母无边的爱,可以是老师博大的胸怀,可以是同学长久的帮助,还可以是远大的理想,等等。总而言之,其特点是明净、辽阔、深邃,引人遐思,令人神往。通过置换,“天空”也就具体了,自然也就能够以此为点继续扩展开去联想,寻找到更丰富的内容,以便于行文时所用。
再如上海高考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坎”是什么?显然,这里是比喻,喻指障碍、困难、逆境、不幸、考验等。比如高考,对有的考生来说是一道不得不过的坎。高考是带有共性的坎,带有个性的坎也不少,比如遭遇疾病、遭遇他人的诬陷,等等,也都可以写,只要真正体验过,有深刻的感悟。一句话,用本体置换了喻体,也就打开了思路,这样,自然也就能够写出富有个性的感情充沛的好文章来了。补充法。可以用添加限制性词语的方法,来“大题小做”或“宽题窄做”。有时,命题人有意识地将标题或话题中相关词语的定语或宾语给省略了,其目的是为了给考生留下发挥的空间,这时,可以把其省略的定语或宾语给补出来。只要补出了定语或宾语,作文思路也就打开了。这种打开思路方法的,叫补充法。比如,对“生活”这个大概念,可以通过添加因素进行限制,如“生活是复杂的”,就缩小其外延,便于展开写作。再如,以“距离”为题写文章,添加一“心”字,“距离”变成“心的距离”,偌大的题目一下子变得小而易于把握了。在题目“忙”后添加限制性因素,全文即围绕“忙得精彩”立意。
下面以往年高考作文试题为例说说这种方法的应用。
如山东高考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命题人把“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中“时间”、“记忆”的定语给省略了。
考生可以试着补出来。先给“记忆”补定语。是什么样的记忆呢?应该是能给人以启迪的,或给人以鞭策的,或给人以警醒的,一句话,就是有助于个人或民族、国家走向进步的记忆。比如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关于十年前香港回归的记忆;比如自己多年前身处逆境 时老师、同学或朋友、家人给自己的帮助,可能是一句话,也可能是一个眼神,等等。
再给“时间”补定语。可以把“时间”置换为“日子”,再补。这样,就有了在歌舞升平的日子里,在血雨腥风的日子里,在无所事事的日子里,在艰苦奋斗的日子里,在寂寞难耐的日子里,在春风得意的日子里,等等。试着给“时间”、“记忆”补定语,就会知道命题人确实给考生留下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再如福建高考作文题“季节”,写什么呢?可以写春夏秋冬四季,与这四季有关的故事该有多少啊!如果感觉这么写太俗了,那么也可空灵一些,这就是把季节看成一个比喻的喻体,如此,考生知道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春季,还有人正处在丰收的秋季,还有人已经步入人生的冬季。明白了这些,再构思与季节有关的故事,或者是确定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议论,都可以。
“季节”就两个字,且是一个名词。可以尝试着给其添补定语,比如丰收的季节、希望的季节、美好的季节、痛苦的季节、悲哀的季节,等等。有了定语,也就具体了许多,写什么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扩展法。有时,命题人在材料中用了省略号,或在标题或话题中使用了具有多义的词语,这时,就可以将省略的内容在材料的提示下通过扩展加以补充,将多义的词语在基本义的基础上扩展补出其比喻义、引申义等,从而打开作文思路,这种方法叫扩展法。如广东高考作文题“传递”,“传递”是一动词,考生可以把其所带的宾语补出来。看所给材料,知道“传递”的宾语可以是技艺、经验、思想、感情等。“传递”有了宾语,题目也就具体了,再写也就容易了。只要考生在写作时把重点放在“传递”上即可。
在所给材料中,命题人用了省略号,可以沿着命题人的思路展开联想,通过扩展的方法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以进一步打开思路。一补,就知道可以是理想、信念、传统,等等。瞬间,“传递”就有了这么多的宾语,考生总该有熟悉的、能够把握的,这样,写好“传递”这个话题又有何难?
再如安徽高考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春光”,显然是指成绩、喜悦、爱意等。用这些词将其一置换,也就变具体了,容易把握了。“妈妈”可以是指生身母亲,也可以是指我们的祖国,还可以是指待如妈妈般的人,比如老师,等等。这么一扩展,取材范围也就宽了。
另外,“提篮春光看妈妈”语言极其优美,这就暗示考生以此为题所写文章的,其语言风格应该和标题一致。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方法更多的情况下是综合运用。这一点,还需要考生在实际运用三种方法时加以注意。比照法。可以找一个比照概念,彰显题目的内涵。以“安”为题,在立意时可以给它找一个比照概念“乱”,思路豁然开朗:社会安定人心所向,**时代百姓遭殃,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当然,“安”有着丰富的意义,若理解为“安于现状”就要用“锐意进取”来比照,“安土重迁”,就要用“漂泊无定”来比
照„„这样说来,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提供的单概念外增设一个与之相关或相反的单概念,使单概念题目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比较容易把握的关系型题目。再如,以“闲”对“忙”,以“狗尾”对“豹尾”,这实际上是对题目“反意而用之”,由逆转而来的话题登台唱主角,原来题目只是一个反面参照物。这类文章往往反弹琵琶,新人耳目。
【题例精析】
例1:命题
面对缺陷
美国人安迪,右手只有4个手指,他是一名优秀的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做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他的梦想,虽然安迪具备一个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几乎所有的条件,但是各电视台的负责人看到他残疾的手就都回绝了他。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之后。安迪终于被一家电视台录用。在试镜时安迪按电视台的意见戴着仿指手套,但是这样安迪总是感到虚假和不自然。在正式主持节目时,安迪摘掉了手套,以最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观众和自身的缺陷,由于安迪真诚、自信、充满魅力的主持,安迪受到了热烈欢迎。成为一名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观众来信不断。他们热情赞美了安迪的主持艺术,对他面对缺陷的坦率给予了热烈的赞美,观众接受了他的缺陷。
安迪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坦率地面对自己缺陷的态度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请以“面对缺陷”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
【审题指导】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每件事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对待身体缺陷人们有不同的态度:有的勇敢面对,有的自卑悲观„„其实,我们应用自然的态度面对缺陷,待人以真诚,给人以力量,自己有信心,自己瞧得起自己,才能让别人尊重你。
精神缺陷比身体缺陷更可怕。身体的缺陷会带来生活的不方便,会导致精神的痛苦。但好多人都能面对这个现实,身残志坚,如张海迪、史铁生等人。精神的缺陷最可怕,它不仅使自身的人性受到扭曲,还会危害到别人,如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七巧,不但自己为金钱的枷锁所扭曲。还亲手毁掉了儿女的幸福。面对这个话题,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来着手,可行的方法是在题目中间加以限制:面对生理的缺陷、面对个性的缺陷、面对文化品位的缺陷、面对艺术品的缺陷、面对劳动产品的缺陷、面对人类自身的缺陷,等等。这样,文章的内容也基本确定了,立意就不会有偏离题意的危险。此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议论、叙事等方法来展开文章,表达自己对话题的见解。
【立意示范】
立意一:优势与缺陷
谈人的性格:突出的优势与突出的缺陷常常是并存的。如聪明的人往往不够勤奋,性情温和的人往往缺乏魄力,能言善辩的人往往会流于八面玲珑。所以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缺陷,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并学会扬长避短。
立意二:辩证看待缺陷
构思一篇议论文:缺陷还是优势,要看环境的要求。如谦虚谨慎在中国是美德,到了美国就成了没有能力的表现,人才就有被埋没的危险。所以要辩证看待缺陷。这样的观点可以新颖深刻取胜。
立意三:战胜缺陷
从题目所给的材料出发,构思一篇议论文。安迪战胜了缺陷,成为著名的电视主持人;名牌大学同居一室的两位博士生,却因为嫉妒而造成谋杀的惨案,这两个故事一正一反,说明了生理与心理的缺陷对于人生的正反影响。对于有坚强与健康心理的人来说,缺陷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正视缺陷,变不足为动力,所谓“战胜自己的人最强”。
立意四:缺陷也是一种美
缺陷也是一种美,如,比萨的斜塔,各种历史遗址或废墟等,自有其完整或完美所不能替代的美。断臂的维纳斯的雕像不正是美的象征吗?瘸腿的拜伦不正是美的创造者吗?残缺也有残缺的美。
立意五:完美与缺陷
曾几何时,我渴求完美的人生,当那些关于完美的梦想被一个个缺陷打破时,在感叹之余。我明白了,什么是完美,只有与缺陷相对的完美,人生的真谛,隐于缺陷,人在孤独的缺陷中,才可以品味出人生的完美,要感谢缺陷,也要珍惜缺陷。
立意六:戈鲁的故事
小百灵戈鲁立志要成为最优秀的歌唱家,可是她的努力并没有为她带来好运,一种药水使她失明了,她却因祸得福,“盲歌手”的金招牌使她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在这个标榜个性另类的时代,人们烦够了完美,缺陷顿时成了美味的大餐。缺陷可以用优点弥补,但它绝不是被利用来刻意标榜的工具。
【课堂演练】
命题一:请以“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思路提示:
这是一道单概念的命题作文。“真”,含义宽泛,词典上的解释是“真实”,跟“假”“伪”相对。结合社会和人生,“真”又有哪些内涵呢?立意时可进一步确定。如:在光怪陆离、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里,“真”就是保持本真,不失却真我;在喧嚣浮躁、追逐名利的潮流中,“真”就是追求诗意地栖居的一颗赤子之心;在颠倒黑白的时代,“真”就是不畏强暴,敢于说真话,捍卫真理;在学术腐败的氛围里,“真”就是数十年甘于寂寞,孜孜以求、踏踏实实地奋斗,等等。
面对如此宽泛的题目,写作时要设法从小处着手,挖掘出题中包孕的深刻的、闪光的思想。可从添加词语限制题目的角度来大题小做。如:真,是教育的根本;真,是做人的真谛。从教育的目的谈“真”的意义,或者从为人的角度谈“真”的作用。
还可在题目的基础上另外加一个概念,联系思考,拓展思路,如:“真与善”、“真与美”、“真与坚”等。从辨别二者关系的角度阐述“真”的意义,从而确定立意:生活中惟真才善,惟真才美,惟真才坚等。
此外,还可用联想的方式发散思维,化虚为实,进而立意。比如,由“真”联想到苏轼的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以认识到真实的东西常常隐藏在迷惑人的现象背后,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事物的真相;俗语“真金不怕火烧”,可以认识到“真”的价值、力量;还可联想到一些有关的具体的人和事,如,“文革”期间,张志新说真话,被残忍地割断喉管,美籍华人张纯如为了揭露日军侵华的历史真相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韩国科学家黄禹锡制造假论文,被剥夺其所拥有的最耀眼殊荣——韩国“最高科学家”称号等等,由此认识到“真”还能彰显人格的高贵与伟大、捍卫“真”是需要勇气甚至付出 牺牲的等。
如此多角度地发散思维后,思路打开了,再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把有关内容收拢统摄起来,连缀现实语料,落笔成文,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文章。
命题二:以“圆圈与半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思路提示:
审题时要注意“圆”和“半径”的象征意味,“圆心”“半径”和“圈”之间的关系。
“圆心”外面有很多“圆圈”包围,包括:父母圈、妻子和儿女圈、亲朋好友圈、左邻右舍圈等,这里的“半径”可以理解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这点出发,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些观点:
(1)要注意与人相处,扩大交往范畴,涉足不同的领域,圆圈越多则“人生半径”越长,反之越短;
(2)要珍惜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亲情、友情等都可能是延长“人生半径”的重要途径;„„
“圆圈”可以理解为人生,圆圈越大,人生越丰富,“半径”可以理解为丰富人生的方式。可以提炼以下的观点:
(1)不断提升自己,就可以使生命之圆更加丰富。
(2)拓展人生的半径,生活就会丰富多彩。
(3)保持“自我”这个“人生半径”,就可以拥有丰富而有个性的人生。
“圆圈”可以理解为“圆满”,“半径”可以是达到人生圆满或成功的途径。要达到人生的圆满,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必须不断修养自我,提升自我,才能达到人生圆满的成功。可以详略得当地列举古今中外相关事例为证明,并结合自己的体会来阐述。
【巩固练习】
命题一:请以“争论与智慧”为题写一篇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一:争论与智慧
思路提示:“争论和智慧”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你可以认为“智慧产生于争论之中”,也可以认为“不争论有时也是一种智慧”。
根据前一种立意写议论文,可确立如下几个分论点:①争论中体现着不唯权威、名家是从,保持独立见解的精神,所以有利于智慧的产生;②争论是讲究民主的表现,在思想的平等交流与有力碰撞中容易产生智慧(以上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③争论不等于盲目地发表浅薄的意见,更不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④争论中既要相信自己,也要尊重他人——只有这样的争论,才能催生智慧(以上从“怎么样”的角度思考)。
根据后一种立意写议论文时,可以论述争论不仅带来一定的思想混乱,容易延误良机,甚至带来不良的外部环境;可以论述不争论更能让人静静地深入思考,可以以改革为例证明有时不争论更能解决实际问题,更是一种大智慧。另外,也可以从智慧使争论更有价值等角度切入立论。
命题二: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那些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涉水之前,总会习惯地随手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也就越浅。那溅不起多大水花、听不见多大水声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测的。
黄河并不总是奔腾咆哮的。黄河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滞不动的浑浊的泥浆,然而,连搏击过激流的黄河船夫也不敢在这里放船,因为河心是流动的,没有谁能说清它究竟有多深。
静,是外观姿态;深,则意味着蕴藉和深邃。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精深。令人屏息凝神,浮想联翩„„
请以“静水流深”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命题二:静水流深
思路提示:首先抓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是“静”和“深”。其次理解关键词的内涵:“深”是内涵的蕴藉和深邃,是深远、高远、深沉等;“静”是安静、冷静、宁静等。
想一想,词语还有没有引申、比喻义?“静”还可以引申比喻指朴实、平凡、沉稳、从容、淡定等。
最后理清概念“静”和“深”之间的关系:只有“深”才能“静”!非“静”无以“深”!
理清“静”和“深”的关系,我们可以问一问“为什么”,分析原因,揭示结果;再想一想,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就有了立意角度和分析思路。比如“为什么”、“怎么办”:
朴实蕴涵伟大(深刻),如“人生”、比如“爱”、比如“中国文化”等;/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
比如“怎么办”:“流”不“深”而求源之长,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没有深邃的内涵,虚张声势、目中无人、夸夸其谈,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沉稳、平实、从容和智慧,所以要执著追求,追求内涵、增加底蕴;/学会做人生的“减法”,放下名利、追求简单,诗意地栖息,让人生更有深刻内涵;/有广博的胸襟,学会包容,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等。
第二篇:如何快速打开作文思路
如何快速打开作文思路
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赋分比重一般不少于2/5,语文考试要想赢得高分,那就必须要把作文写好。但由于受考场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许多考生在阅读完作文题目后,往往会陷入思路闭塞、无从下手的窘境。而考场时间是非常宝贵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还不能打开思路的话,那心情就会越来越急躁,作文构思和润色就更没有时间去做,草草下笔,作文搞砸便是在所难免的了。因此,在考场上迅速打开作文思路,是发挥出最佳写作水平的关键。
如何才能迅速打开考场作文思路呢?以下四招可以助你渡过“难关”: 第一招 联想
面对作文题目,如果同学们的思路出现“卡壳”,这时最好的办法是静下心来,根据题目的中心有意识地去展开联想,回忆自己生活阅历中与题目相关、相似或相反的事例。这样一来,许多事例就会纷纷呈现在头脑中,在事与事的碰撞中,灵感就有可能突然出现。
如某市中考作文真题二:
也许,有的承诺是你发自肺腑的心声,有的承诺是你一时激情的冲动;也许,有的承诺你言出必行,行必有果;有的承诺你深埋心底,从未说出。但只要是承诺,都应该是庄重的,严肃的。(改写自《今日教育·读写舫》)
请你以“的承诺”为题写一篇作文,写作时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要求作文。
面对这道半命题作文,如果你一时理不出思路,那就不妨沿着“承诺”展开联想,可以回想自己生活中的承诺经历,比如对朋友的承诺、不上网吧的保证等;也可以回想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承诺故事,比如守信重诺、立志报国的名人故事等;还可以反方向联想,譬如回想那些撕毁约定、不讲诚信、践踏承诺的故事。在不断的联想中,“爱的承诺”“错误的承诺”“绿叶对根的承诺”等立意就会很快跳进脑海中,文字就会从笔端汩汩流出。
第二招 转化
一道作文题目,如果在题面上一时找不到构思的突破口,运用“转化”法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里的“转化”,就是指转换视角,化大为小。如此一转
化,文题往往就能与自己的生活积累发生联系,从而激发灵感,产生“顿悟”,使得文章迅速成形。
如某市中考作文真题二:
淡淡的友谊很纯,淡淡的微笑很甜,淡淡的生活很真实。在平淡的生活中享受淡淡的真情和淡淡的快乐,也许,这些平淡的点滴会成为生活中最美的风景。
请你以“平淡”为话题作文。
“平淡”这个话题很大、很抽象,让人一时无从下手。但如果你将这个话题前后加上一些修饰语“转化”一下,变为“平淡的友谊”“平淡的母爱”“平淡的电话”之类的“小话题”,相信就能很快地理出文章思路,构思好文章的结构。
第三招 发散
有不少作文题目,都可以从多个角度或层次进行构思,所以,同学们在考场上碰到作文思路堵塞时,不妨试试“发散”法,即围绕中心话题,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这种方式,往往能很轻松地搭好文章的框架。
如某省中考作文题:
墙,是大家熟知的事物。生活中有物质的墙,如土墙、砖墙、人墙、篱笆墙、玻璃幕墙、花墙、城墙、防火墙、影壁墙等。也有精神的墙,如沟通的障碍、法规的限制、做人的原则、道德的底线等。筑一堵墙,可以多一分约束与安全;拆一堵墙,可以少一分封闭与隔膜。
请以“说墙”或“墙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个题目猛一看还真让人有点晕,但如果同学们稍稍发散一下,把这里的“墙”朝多个方面进行理解,如理解为“与同学之间的误会”“与父母之间的隔膜”“道德法律对人的约束”等,思路很快就能打开,行文时只要把这些内容进一步拓展开来就行。
第四招 定调
这里的所谓“定调”,就是定方向、定主题。有些作文,读完题目后,似乎有许多东西可写,但一动笔,却又不知道到底写哪一个好。这时候,我们就有必要先给作文定一个大体上的方向,然后再依此选材,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如福建宁德市中考作文题一:
雨过天晴,三只小飞虫不慎困在蜘蛛网里。一只小飞虫挣扎了一番,觉得蛛网牢不可破,心灰意冷地哀叹道:“死定了。”它轻易地放弃努力,果然,不久以后,就可怜地死了。另外两只小飞虫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它们齐心协力,寻找出路。经过不懈努力,它们终于破网而出,重获新生。
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可以提炼出的主题有“合作”“坚持”“抗争”“放弃”等,我们必须先根据自己占有的材料情况挑出一个适合自己的主题,然后再进行具体的构思,以求迅速打开思路,切忌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考试时间分秒必争,但愿上面打开作文思路的四种方法能帮助同学们在考场上“化险为夷”,赢得更多的写作时间。
第三篇: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打开思路
考场作文如何快速打开思路
考场作文最常见的毛病就是内容空洞,无事可写,无话可说。这种现象往往有人归结为材料缺乏、语言运用能力差。出现上述情况,绝大部分原因是考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打开思路。那么,考场上如何快速打开思路呢?我认为,可以巧用联想来构思。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运用联想可以把世间万事万物联系起来,从而思维更活跃,眼界更开阔,文章内容更充实,构思更精巧。常用的有;相关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假设联想。下面分述之:
一、相关联想
在时空上接近的事物容易形成联系,因而容易把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例如:人们一提到草原,往往会想到羊群;一提到秋天,往往会想到硕果。
一些命题或话题作文,题目很虚,范围很大,此时若能展开相关联想,便可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从而构思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例如以“读”为话题的文章,可围绕
“读什么?”
“为什么读?”
“读的意义如何?”等来展开联想。
可以读历史、读现在、读未来,可以读自己读朋友读对手,可以读亲情读友情读爱情,可以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可以读成功读失败。
读可吸取教训(欧阳修读庄宗读出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读可增长智慧(唐太宗读人民读出了“水能载舟也可覆舟”);读可澄清思想(毛泽东对持久战的论断正是读懂敌我双方,澄清了当时的混乱思想)。如此驰骋思维,便可迅速打开思路。
例如写以“网”为话题的作文,很多学生仅仅想到“渔网”、“鸟网”、“球网”、“铁丝网”,这些都是从“网”的基本义出发想到的,为什么不展开联想的翅膀,借助相近联想,把“网”的范围拓展开去,引申到电网、河网、灌溉网、宣传网、通讯网、联络网、发行网、商业网、交通网、因特网等等。再借助相似联想,还可想到具有“网”的特点的火网、法网、思想的罗网、关系网、人情网等等。换一个角度,还可以写保护网、冲破网,可以写张网和收网,可以写建网和上网,可以写走出旧思想的罗网,也可以写走进网络新时代。
二、相似联想
即由对一件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在性质上接近或相似的事物的回忆。例如:我们往往由花蕾联想到儿童,由朝露联想到人生之短促,由松柏联想到傲岸不屈的品性。
一些图画材料作文或含蓄的命题作文,如能展开相似联想,便可领悟其寓意,构思出思想深刻的好文章。例如:一则图画材料作文,画面由两个简单的图案组成,下面为一个三角形,上面一个圆形立于三角形的顶角上。这类作文在审题时需展开相似联想,才可快速打开写作思路。即三角形可喻指什么、圆形可喻指什么,整幅图有何寓意。构思时可以由图画联想到为人处事,既要像三角形一样有棱角有个性,又要如图形一样灵活,懂得变通;也可以
由图示联想到求知、做学问,只有打下像宝塔一样扎实的基础、坚实的底座,才可以逐渐登向塔顶摘取硕果。文章只要联想丰富合理,就可迅速确立主旨,从而构思出寓意深刻的佳作。再如2007年上海高考卷命题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审题时需明白“坎”字及文章结穴之所在,这时需展开相似联想,“坎”可喻指障碍、困难、坎坷、灾难、成长中的阵痛„„如此便可迅速找到下笔点。
三、对比联想
即由对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和它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的回忆。例如:由黑暗联想到光明,由平凡联想到伟大,由现在的幸福生活联想到以往的苦难生活。
有些话题作文,审题时也可用对比联想,构思出新颖别致的佳作。如:以“真”为话题的作文,一提到“真”,人们自然会想到“假”,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假币、假药、假公司、假情假意„„数不胜数。所以写“真”,也可以从“假”入手,在揭露“假”丑恶面目之时,表达对“真”的向往,对“真”的呼唤。
四、假设联想
即根据已有的事物和经验假定和设想可能发生的事。比如农民看见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就联想到天要下雨。
一些含有符号或数字的等式及不等式作文题,抽象难懂,要构思行文,需展开假设联想。例如:请以“A+A=A”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类作文构思时需要先假定一个主题,然后在假定的主题下把话题中的每个符号比成一个具体的事物、现象或概念,最后将它们整合成一个统一体。假定主体为“谈人才”,那么可以这样假想:第一个A指最好的专业技能,第二个A为最好的道德修养,第三个A为最好的人才。即构思如下:最好的专业技能+最好的道德修养=最好的人才。假定主题为“谈质量”,则可构思如下:最好的质量+最好的品牌=最好的商品。如此假想,思维就有了方向,文章也就有了充实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
写作文时,一定要启动思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思维扩散开来,就可以克服思路阻滞。这时,可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地想;也可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地想;或用逆向思维,从相反的方向想。
庖丁解牛如话题作文《自尊》,有一位同学写了“人皆有自尊,人皆需自尊。自尊,是自己尊重自己的人格,维护自己尊严的一种道德感情。”这开头不错,但他写不下去了,再无话可说。你就可以联想:人为什么需要自尊呢?
你曾经做过哪些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事?
自尊的反义词是什么?它们在生活中又有何表现,有生动的事例吗?
自尊与独尊有何区别?
自尊、自卑、自狂又有什么区别?能不能说出这三种典型人物、典型事例?
如何做到自尊呢?
个人的自尊与民族的自尊又有什么关系呢?
想好了这些问题,再选择一个小小的角度运思落笔,终于写成了一篇佳作。
可见,多问几个为什么,是打开思路的好办法,在考场中,我们不妨一试。
考场作文如何拓展思路
写作时,尤其是考场作文的写作,时间短、要求高,审题之后,要快速打开思路,确定写作内容,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考题,有些同学思路闭塞,无从下手,再看到别的同学笔走龙蛇,越发紧张,思维混乱,怎么能发挥出最佳水平呢?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就能够迅速打开思路,进行写作。
1、化大为小
话题一般所涉及的写作的内容范围比较宽泛,“话题”是一个大命题、大范围,有那么多的东西可写,到底要写什么呢?此时的写作技巧就是把大话题缩小为小题目,大题小做,化大为小,可以给话题加上恰当的限制或修饰,例如以“桥”为话题,可以把“桥”这大概念化为“家乡的桥”、“桥的故事”、“友谊之桥”、“心灵之桥”等等小命题,把“大题”化“小”了,就能恰当地找到行文的入手处,就能写得切合题意。
2、以小见大
“一滴水能够折射太阳的光辉。”要做到“以小见大”,关键在于要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风采,来展现一件平凡小事所蕴含的哲理。例如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朱自清的《背影》,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冰心的《小桔灯》、杨朔的《荔枝蜜》、鲁迅的《孔乙己》等。要做到以小见大,就要求我们能在人们熟视无睹的生活细节中发现新问题,提示一种新观念。选择的小事虽小,但是小事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使文章主旨有深度,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挖掘材料所蕴涵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以小见大,小事不小。
3、时空转换
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主要指场合和地点。根据文题进行联想,将话题放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会联想起不同的故事,例如一篇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作者将《三国演义》中“赤兔马”作为主角,以“赤兔之死”为题,通过赤兔马与伯喜的对话,写赤兔马几易其主,终被关公诚信所感动而殉主的故事,就获得了满分。
4、因果推理
将材料提供的话题作为前提,进行推理,推理一下它将导致什么结果。如以“诚信”这一话题作为前提,进行推理:①正面推理。“诚信”的结果,“诚信”可以增进友谊,诚信可以增强人们的道德意识,诚信可以创造物质财富,诚信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社会。②反面推理。如果没有诚信,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冷漠、自私、恐惧、仇恨,甚至战争。
5、演绎提示
充分利用提示材料的内容择其一点进行演绎扩展。
例:“在人生的旅途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或给你愉悦,或催你奋进。一张邮票、一片枫叶、一枚书签、一首歌、一声问候、一杯热水„„往往会唤起人们对美好往事的回忆。”推开记忆的门窗,往事历历在目。在十几年的人生岁月里,留下印象的人和事不胜枚举。我们先要思考一下:这些人的哪些事印象最深,这件事的哪个时刻最让人感动。这就从中找到最好的题材。可以把提示语中的一个列举作为突破口,进行演绎扩展。
如何打开写话题作文的思路
近年来,话题作文几乎成了考场作文的代名词。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作
文,老师们是想方设法加以指导,学生们自己也是绞尽脑汁多写多练。尽管如此,不少学生面对话题作文的时候,还是常常感觉一头雾水,不知从什么角度思考,不知从哪儿下笔。思路打不开,写出的作文自然也就放不开,更别说什么新意了。
事实上,要想打开话题作文的思路也并非难如上青天。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坚持训练,还是可以琢磨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来的。我们不妨试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打开自己写话题作文的思路。
一、由“母”生“子”,对话题进行分析和联想,打开作文思路。
所谓的由“母”生“子”,就是指以题目提供的话题为“母题”,衍生出“子题”:对话题进行分析、联想等,把大的转化成小的,把笼统的演绎成实在的,把抽象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事件中去。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母题”衍生出“子题”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形象引发
我们要尽量将话题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展开想象与联想,想到与话题相关的现实事物或具体形象,从形象出发,思考写作的方向与题材。如果以“伞”为话题写作文,我们可以想到不同款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伞”: 如太阳伞、雨伞,单色的、多色的,短柄的、长柄的,油纸伞、布伞等。也可以想到生活中与伞有关的事、景、情等,如:有的撑着伞在等人;有的一手撑着伞,一手拿着伞;有的一个人打伞走在雨中;有的只为别人撑伞,自己却淋着雨等。根据以上形象,我们可以从母题“伞”生出许多“子题”:“多彩的伞”、“谢谢你,雨伞”、“伞下的友谊”、“送伞记”、“为我挡风遮雨”、“换伞”、“雨天盛开的花”、“这把伞是谁的?”、“我最喜欢的一把伞”、“爷爷那把破伞”、“雨伞又丢了”、“都是雨伞惹的祸”、“树伞”、“永远撑着的伞”、“不要保护伞”、“给我安全的伞”等。
(二)构词引发
话题作文提供的母题(话题)往往是一两个字或一个简单的词独立而成的,这为构词组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我们的思维发散创造了空间。以“风”这个话题为例,我们通过词语组合,可以将一切与“风”有关的词语都说出来,然后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这样,无论是自然界的风,还是校园新风、民风民俗、社会风尚的“风”,都将被我们收归笔下了。
再比如以“笔”为话题的作文,我们可以在话题前加一个动词:“买了一支新笔”、“借笔记”、“还笔的故事”、“拾笔”、“丢笔”、“修笔”、“换笔”、“送笔”等。也可以在话题后面加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构成主谓式句子,如:“钢笔旅行记”、“钢笔弄丢之后”、“钢笔漏水了”、“钢笔新生了”、“这支笔真漂亮”、“钢笔发光了”等。同样,还可以在在其前加一个修饰词或限制词,构成偏正复合词组:“我喜爱的钢笔”、“爷爷的古董笔”、“烦人的笔”、“会说话的笔”、“摔不破的笔”、“不怕电的笔”、“我得钢笔朋友”、“迷人的笔”、“奖来的笔”、“王冕的笔”、“包公的笔”、“阎王的笔”、“老师的笔”、“粉红色的笔”、“自己组装的笔”、“不争气的笔”等。另外,我们可以围绕话题这一词为中心,自由组词构句:“我想有支双色笔”、“钢笔的自述”、“电脑,让钢笔冷落”、“叔叔送我一支笔”、“珍藏在记忆深处的笔”、“假如没有笔”、“我与钢笔的故事”、“我和钢笔有段情”等。
这种思维方法,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我们大可以天马行空,任思绪自由驰骋,从而广泛地开发我们话题作文的思路。
(三)释义引发
能够被选为作文话题的词,往往内涵丰富,既有本义,又有引伸义,也有比喻义、象征义和情韵义等,可从其丰富的意义进行思考。
比如以“风”为话题,如果只是着眼于本义,那就只有写自然界的风:按风向分的东南西北八面风;按季节分的春夏秋冬四季风;按大小分的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这样写不是不可以,但总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深刻的内涵,不易借题发挥,写不出深意来。我们不妨想想“风”的比喻义:温暖人心的春风——如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怀,父母的牵挂等等,都可看作是习习和风,暖人心扉;透彻心肺的寒风——无情的话语、冷酷的嘲讽,能让人如入冰窟。同样的,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风”的引申义,来写某地帮扶成风的道德风尚,写同学们的追星热潮,写生日party上的送礼与攀比之风。
还比如“门” 这个话题,除了其本义外,常用义至少还有:“途径”、“方法”、“门面”、“要害”、“关键”、“等级”(寒门、豪门)、“表示某一方面”(师傅领进门)等。再比如“圆”: 其常用内涵有:“圆满”、“团圆”、“和好”、“成功”、“顺利”、“圆滑”、“灵巧”、“围绕核心”、“公正平等”(圆桌)等。这些东西,其实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只要稍加思索,就可思路大开,“下笔如有神”了。
二、要善于倾听并利用老师的引导和同学的交流,打开作文思路。
课堂上,老师在布置我们写作文的时候,通常也会对如何作文巧加指导,或是组织学生讨论。这个时候,我们要善于捕捉到老师和同学们在讨论时的一些关键性语句,为自己的作文打开思路。
比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踩了邻居家新铺的水泥路面,将平整光滑的水泥地印了几个清晰的脚印。小男孩十分害怕邻居伯伯知道,赶紧回家把鞋子冲洗干净。但他心里一直不安,终于决定告诉邻居伯伯。邻居伯伯看到现场后,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很高兴你能及时告诉我这件事,现在我还能够修补它,假如你不马上告诉我,等水泥干了,脚印就无法修补了。”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很多,请认真阅读上面的材料,以“修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看了这段材料以后,有的学生会说我也可以写一个关于修补道路的故事,这时老师可能会指出:写补路也是可以的,但这还是局限在原材料上,同学们不妨讨论一下,看能不能把思路放开些。这个时候,同学们自然会广开言路,多方讨论:什么修补桌椅、门窗啦,什么修补床、柜啦,什么修补大气层中的臭氧空洞啦等等。但是很明显,这些所谓的“修补”,仍然都说的是关于实物的,高明的老师还可能这样来引导:同学们已经想到了很多方面,但
是,我们能不能再往深处想想呢?比如说抽象的事物?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同学们自然就会想到:当我们受到委屈时,需要人去抚平心灵的伤口,这是一种修补;当我们的灵魂为罪恶所侵蚀的时候,需要剔除污垢,弥补心灵的缺陷,这也是一种修补;当我们的友谊出现裂痕的时候,需要我们待之以宽容、理解,使之恢复,这也是一种修补;当你不经意间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的时候,需要你有真诚来缝合那颗受伤的心,这还是一种修补„„
在师生间的对话中,这个话题的思路,已然被我们轻易打开了。
三、适当运用求异思维,探求多种答案。求异思维又叫做发散思维,辐射思维,即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从而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比如面对“价值”这个话题,我们就完全可以运用求异思维来打开我们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人,他们的人生价值不同的方式来打开: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哥白尼的地心说等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李白、杜甫的诗歌与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铸就了中国文学的辉煌。这些发明家、科学家、文学家,他们的事例都阐释了一个共同的观点:人生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繁荣与昌盛。但是,你能说他们的人生价值是想同的吗?显然不是。再比如,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医生的生存价值在于他为人类创造了生的希望;老师的生存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法官的人生价值在于坚持正义、惩治邪恶;科学工作者的价值在于思考、探索与发明创造。那么,我们就该会想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让别人活得快乐、让自己活得充实,人生的价值在于为正义而牺牲自己的财产与生命,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祖国为社会的利益而拼搏。同样地,我们还可以更深一层的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其实并不在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财富的多少、权力的高低,而在于他是否拥有一颗仁爱之心,造福社会,恩泽人间!
像这样想下去,作文的思路不就沿着求异思维这种方式打开了吗?
当然,打开话题作文思路的方法还有很多,而一旦我们的思路被打开,可供选择的材料也就鱼贯而来,我们也就有可能写出富于新意、内涵深刻的文章来。
第四篇:雅思写作如何快速打开思路
雅思写作如何快速打开思路
面对茫茫作文题海,不少考生不知所措:全部话题都准备不切实际;不全面准备,心中又没底。充分准备了其中某个话题,比方说,妇女犯罪问题,并不意味着考生有把握写好另一个话题,例如垃圾问题,毕竟不同的话题要求考生具备不同的观点、词汇。怎么解决这棘手的问题呢?关键在于开阔思路,积累相关写作素材,善于从不同话题中找“共性”。我们只要对已出现的作文考题稍作分析,就可以发现,虽然雅思作文话题多达数百题,不少话题其实是类似,相近或者是相通的,例如,“远程教育的利弊”=“电脑取代老师的利弊”,“谁该为我们的老人负责”=“老人住老人院还是家里”,“动物园有没有必要”=“该不该保护濒危动物”,“政府该不该资助艺术家”=“政府该不该投资艺术项目如音乐厅、博物馆等”。笔者开玩笑说,在写作老师的眼中,动物园跟博物馆差不多,奥运会跟旅游业没啥不同,甚至养宠物跟出国留学也能扯上边!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支持建动物园的论据跟支持建博物馆的论据差不多,所需的词汇也相差无几;奥运会的好处跟发展旅游业的好处95%相同!下面简单列出动物园和旅游业的PROS,希望读者有所启发,发现其中奥妙。
Arguments for zoos:
1.Preserve the rare species/endangered animals/wildlife.The habitats of some animals are being destroyed and therefore they are in real danger of dying out.Provide better conditions and professional care and treatment.2.Act as an ideal scientific research center.Conduct experiments.3.Play an educational role.Enrich our knowledge and widen our horizon.4.As a tourist attraction, zoos boost the local tourism and generate tourist dollars by attracting people for a visit.5.As a place of entertainment and recreation.Arguments for tourism:
1.Boost the local economy, increase the government revenue, earn foreign currency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locals.Relieve the pressure of unemployment.2.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remove hostility and prejudice, promote good will and strengthen ties.Maintain world peace.3.Showcase the brilliant culture and glorious history.Promot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Improve the image of a place.Increase reputation and upgrade the statu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4.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better the basic facilities.Increas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5.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ocals.Expose them to the outside world.Widen their vision and develop a broader mind.
第五篇:快速打开作文思路
如何快速打开作文思路
———谈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纵观近三年各省份的高考作题,不难发现命题作文的份量越来越重。考场上,拿到作文题,最怕的是打不开思路,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审题立意。那么,命题作文一般如何审题立意呢?结合近两年高考作文,我总结出三种基本方法。
第一,补充信息。
一些作文题目,本身是一个词或短语,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一般较难入手,这时可以把它当成半命题作文,通过增补新的信息,确定中心论点或中心思想。
2009年山东卷作文题:见证,就是一个独词题目,审题时,可通过填补法,进行构思。如将它填补为“历史的见证”、“时间的见证”、“友谊的见证”、“走向世界的见证”、“见证爱情”“、见证历史”等等。入题角度变小了,就容易成文了。有一篇高分作文,构思时抛弃常人的视角,选择牛的视角来见证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全文内容切题构思新巧。
2008年湖北的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就是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审题时,通过增补信息,可以将短语补成句子: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之间,反映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举手投足之间,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立意即可。如有同学通过选取外公和外婆之间的小动作小对话,极为传神的描摹了恩 1
爱老夫妻之间的相濡以沫,读后感人至深。还有同学通过补充信息强调了要在举手投足这样的微观小事和保护自然的宏观命题有机结合,使得立意更为高远。
2009年湖南的作文题:踮起脚尖,就是一个动宾结构短语,审题时,通过增补新的信息,可以将短语补成一个句子:踮起脚尖,是为了举高望远;踮起脚尖,表现了一种奋斗向上的精神;踮起脚尖表现了一种虚荣比试的心理等等。然后取其一点入题立意即可。如一篇作文通过列举诸多事例论证了“踮起脚尖”是一种“生存的智慧”这样一个中心;又有一篇作文通过叙写父母常深夜回家,怕惊醒“我”而踮起脚走路的一系列动作,表现父母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此的感悟等等,这都是切合题意的佳作。
第二,化大为小。
有些命题作文,题目比较抽象宽泛,如果笼统来写,往往会显得空洞,甚至无从下手。这时就应化大为小,缩小外延,使其具体化,达到入题方便的目的。
2008年天津卷作文是:人之常情,题目本身不难理解,“人之常情”指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喜悦欢乐之情关怀同情之情昂扬奋进之情等等,都在可写之列。那么,写作时首先要将题目化大为小,落实到具体的人之常情上。从正面立意,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互助之情等;从反面立意,可以对那些不合法〃不进步〃不高尚的“人之常情”进行质疑批判。如一位同学将“人之常情”落实到“活着真好”上,以“5.12”地震为题材,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揭
示了“活着真好”的内涵,文章不但不显得空洞,反而真切感人,富于哲理。
2008年上海卷作文题目:他们。这个概念范围很广范,可指普通市民出、租车司机工、厂工人农、民工、国家干部、公安干警、灾区人民,也可指历史记载中的古代百姓〃文人骚客等等。写作时,首先要化大为小,落实其范围,然后再确定立意。如有同学用喜爱赞美的笔调褒扬汶川地震的救援者们崇高的人格和忘我的精神;有同学用同情怜悯的目光捕捉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也有用厌恶〃批评的贬义情感,叙写追名逐利者们庸俗卑鄙的生活行径的等等。
第三,明确寓意。
对于寓意性的命题作文,审题时,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把握题目的深层含义,充分挖掘隐藏在背后的深层寓意,从而确定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来立意。选择寓意时,应该捕捉自己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作文,否则,就难以把作文写得情文并茂。
2009年北京卷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个题目中“翅膀”就是比喻,是象征。它可以是心中的信念,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可以是心中的梦想,一种执着的理想;还可以是某种指导自己人生的精神或文化。若不能深刻的懂得这一点,就写不好这道作文题。如高分作文中有同学写道:“那双翅膀就是那看似厚重的书籍,正是有了它,我才能充满梦想,飞向远方。”也有同学赋予这翅膀以“满腔热血和高贵的人格等等”。
2007年上海卷作文题:必须跨过这道坎,题目中“坎”是一个比喻,它既可以比喻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辛挫、折,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前、进过称中遭遇的障碍困、难矛盾、和不足等。所以,我们既可以从小处入手,也可以从大处着眼,从世界国、家民、族角度来议这道坎。
2007年安徽卷作文题:提篮春光看妈妈,这个题目中,“一篮春光”实指春天的美好事物,喻指骄人的成绩、丰硕的成果、美好的情感等等。“妈妈”实指赐予生命的妈妈,喻指谆谆教诲的良师,临危济困的路人,山水灵动的自然,亲情弥漫的故乡,欣欣向荣的祖国等等,只有挖掘来这些寓意,文章才能写得深刻感人。
针对命题作文,我们还要注意两个基本点:第一,命题作文的现实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第二,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我们运用这几种方法时,可综合起来灵活运用,不可孤立地去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