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统计局长在市工商系统统计培训班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市统计局长在市工商系统统计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非常高兴参加这次会议。今天,市工商局在这里举办培训班,对全系统统计人员进行大规模业务培训,充分体现了市工商局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多年来,市工商局始终把统计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不断强化领导,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系统统计工作得到健康发展,取得了显著
成绩,走在了省工商系统的前列,有利地推动了全市统计工作的发展。在此,我代表市统计局对长期工作在基层统计战线上的广大工商统计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同时,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全市统计工作的工商系统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一、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和宏观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监测和指导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将统计工作纳入了国家宏观调空体系,并对统计职能定位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统计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广大统计人员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服务的观念,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我们统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为发展服务,在这一根本指导思想的指导下,统计工作要履行四大职能:第一是反映发展的职能。统计部门是反映客观实际的部门,因此,反映功能是统计工作的第一功能。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展现状是一个客观实际,统计部门就要反映这个客观实际。反映的好,反映的及时,反映的准确,就是统计工作做的好;反映的不及时、不准确,就是统计工作做得不好。现在我们滨州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这么一个历史时期,统计工作的任务,就是一定要把这一发展反映出来,反映的不充分、反映的不及时,就是统计工作的失职;第二是宣传发展的职能。这个职能就是通过统计产品,如统计报表、统计年鉴、年报、月报,包括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来宣传发展,通过宣传发展来鼓舞人心、振奋斗志;第三是评价发展职能。《统计法》规定统计部门具有三大职能,就是信息、咨询、监督,这三大职能,特别是其中的监督职能就赋予了统计部门一个评价功能。打个比方说,组织部门为什么大家很尊重它、很重视它,因为组织部门评价干部。统计部门为什么越来越重要,因为统计部门评价发展。一个地方发展的怎么样、一任领导干的怎样,你这个地方到底是不是科学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通过统计部门大量的数据来进行评价。现在,各地都在将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展的状况如何,他们自己也迫切的需要知道,但是这个评价不能让他们自己评价,也不能简单的由上级领导来评价,而是由统计部门来进行评价,这样比较客观也比较公正,因为统计部门掌握着大量的经济社会数据。最近,中共中央组织部正式制定印发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要求在县级以上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届中考核、年度考核及班子成员个别提拔任职考察工作中全面实施。这是党中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重要保证。《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共有9章47条,其中“要求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实绩分析,具体包括上级统计部门综合提供的本地人均生产总值及增长、人均财政收入及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及增长、资源消耗及安全生产、基础教育、城镇就业、社会保障、城乡文化生活、人口与计划生育、耕地及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科技投入与创新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和评价意见”尤其引人注意。无疑《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赋予了统计工作极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统计工作已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鼓励。第四是促进发展的职能。我们反映也罢、宣传也罢、评价也罢都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越发展,统计工作就越重要,越需要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时代赋予统计工作的职责,使统计部门真正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的参谋助手。
二、切实履行部门统计职责,强化部门统计工作
部门统计是国家统计的两大支柱之一,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实施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长期以来,部门统计为部门管理、行业管理提供了大量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大量资料,为整个统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府宏观调空逐步加强,部门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根据《统计法》的原则规定,部门统计的主要职责:一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贯彻并检查监督统计法规的实施;二是制订本部门统计调查计划、调查方案,组织指导本部门及管辖系统内企业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加强统计队伍和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三是按照规定向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提供
本部门的基本统计资料,包括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年鉴等必要的统计、财务、业务资料;四是管理本部门制发的的统计调查表和统计资料,对本部门执行政策和计划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统计监督等。部门统计要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切实担负起责任来,认真强化人员、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夯实基础,主动做好与政府统计部门的配合、沟通、衔接和协调工作,接受政府统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充分发挥部门统计作用。今年是全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年,各级、各部门都在抓统计基础建设,目前,市工商局率先在全系统开展的部门统计规范化建设活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这项活动的开展,必将进一步强化巩固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提升部门统计工作水平,在市直各部门中起到非常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爱岗敬业,统计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统计工作归根结底要由统计人员来完成,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决定着统计工作质量,借此机会我对大家提几点要求。一是要树立责任意识。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最近国家统计局邱晓华局长指出,要不出假数首先是不进假数。要求我们基层统计人员要严把数据进口关,切实搞准源头数据。大家工作在统计工作的第一线,是预防虚假数据进入统计流程的第一道防线,虚假数据一旦突破这道防线,就很难被发现,因此,同志们所处的位置非常关键,责任非常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统计责任意识,把好关口,坚守好我们的第一道防线。第二,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统计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快成为统计战线的行家里手。第三,要加强学习,精通业务。作为一名合格的统计人员,不仅要努力学习统计专业知识,还要懂得会计、经济等相关专业知识,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并要学以致用。只有加强学习,精通业务,才能在统计工作中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业绩。第四,要懂法守法,依法统计。是否懂法守法是衡量一名统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希望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统计法》、地方统计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专业的法律知识,按照《统计法》的基本要求,在统计数据上求真务实,依法独立调查、依法独立统计、依法独立上报,敢于同统计违法行为作斗争。
最后,予祝培训班圆满结束。
谢谢大家。
《市统计局长在市工商系统统计培训班上的讲话》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统计局长在市工商系统统计培训班上的讲话。
第二篇:市统计局长在全市统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统计工作,部署2006年工作任务。下面,我代表市统计局主要讲两个方面内容。2005年统计工作回顾
2005年,全市统计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统计局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扎实进取,统计改革全面推进,统计基础建设、业务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不断加强,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大庆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普查和专项调查进展顺利。经济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在各级政府强化指挥、各级普查机构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市2400多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下,通过宣传动员、清查摸底、现场登记、数据处理和审核上报等阶段工作,历时两年多的经济普查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普查结果真实地反映了我市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核准了普查年份GDp总量和结构,我市普查登记误差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得到国家、省统计局和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肯定和认可。大庆市、萨尔图区、肇源县、管理局、油公司、石化公司等11个单位被评为国家级先进单位,林甸县三合乡政府等28个单位被评为省级先进,在全市涌现出国家级先进个人20个、省级先进个人220个。目前,市级经济普查与GDp的衔接工作已全面完成。完成了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工作。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是我国继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调查。成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1%人口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市共选调培训调查员355名,抽取调查小区122个、调查对象31500人,相继完成了乡村两级地理信息搜集、地图修订、调查试点、清查摸底、入户登记、复查编码和数据处理工作。开展了农业普查前期准备工作。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要求和普查周期规定,我国将于2006年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调查农业生产经营、环境、土地利用、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农民生活质量情况等。目前我市已逐级成立了普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农业普查经费分级负责、列入相应财政预算的规定,根据各阶段工作任务需要,做了市级普查经费预算,并已通过财政初审。
二、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深化了第三产业调查统计改革,并向县区延伸。第三产业调查工作是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的总体框架,创造性地开展的一项统计改革。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今年正式纳入常规统计,并按季进行,取得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其各行业数据,为统计核算提供了客观翔实的基础资料。各县区也制定了调查方案,落实了调查对象和单位,组织基层单位进行试填试报,并完成了三季度试算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扎实推进了高新区全口径增加值统计。高新区全口径增加值统计今年进入正式实施阶段。高新区召开了部门协调会,对被调查单位进行了全面清查,建立了基本单位名录库,组织了人员培训,初步测算了各季度第一产业、全口径工业和第三产业中限额以上批零餐、高等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的增加值。通过推行高新区全口径增加值统计,使高新区首次有了分季度涵盖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统计资料,较好地满足了领导决策需要。对专业统计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商品房销售情况月度统计监测制度,快速及时地监测反映房地产市场变化情况及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落实情况;实施小型贸易企业抽样调查制度,将省级3个样本区扩大到9个,将四县五区全部纳入统计范畴,满足了省、市、县三级对统计资料的需要;成功地推行了“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农业发展速度改革;开展工业各行业增加值率测算工作,规范并完善了县区工业统计调查方法;改革了消费品价格、工业品价格和城乡住户调查方法。对三分之二城镇住户调查样本进行了轮换,扩充了消费品和工业品价格调查点和样本容量,改革了报送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调查质量。
三、统计优质服务再上新台阶。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立足长远为发展服务。市局完成了市领导承担的课题《大庆经济结构战略研究》,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油与非油经济结构以及最终使用结构入手,利用经济周期理论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理论,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大庆未来15年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目标模式,对未来一段时期大庆经济社会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市领导要求,用数字解读大庆“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对“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总体设计,形成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报告,对大庆“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各县区、各中省直企业也为本县区、本单位“十一五”规划制定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测算工作。抓住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为决策提供可靠服务。一年来,市局围绕汇率调整、油价波动、投资效益、住房价格、财政体制、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工作,先后撰写了《“两价”变动对大庆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巨额投资下的喜与忧》、《房地产供求形势与价格走势》、《区域差异•GDp流动•财富分配——从全国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看大庆的得与失》等一批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统计调研报告,引起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各县区、中省直企业统计分析调研水平普遍提高。肇源、林甸、杜蒙、大同、红岗、萨尔图区等县区统计分析都得到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批示,在全省优秀统计分析评选中,大同区、肇源县、肇州县提交的分析报告分获县(市)优秀统计分析报告一、二、三等奖,是我市县区级分析报告获奖最多的一年。中省直企业撰写的《管理局重组改制五年来经济发展综述》、《外部市场产值总量及构成》等统计分析报告,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提升综合实力提供了优质服务。畅通信息输出渠道,面向社会高效服务。一是整合网络资源,提高运行质量。由专人维护开通大庆统计信息外网、内网和领导查询网,及时加载统计信息资料,使之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大庆、宣传大庆的窗口,实现了统计信息资源共享。林甸县构筑了“统计六大服务平台”,加强了软硬件环境建设,有效地解决了网络不稳和网速较慢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同区、萨尔图区、让胡路区开通了统计信息网站,改进了服务方式,不断丰富网络内容,扩大统计影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完善了“两会”统计信息服务系统,为“两会”专门编印了统计资料,为两会服务。三是严把数据归口管理审核提供关口。一年来,为领导、部门、社会公众提供宣传服务,义务审核提供数据,满足了领导讲话及会议材料、全国模范城复检、招商引资考核、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安全生产考核、部门规划制定、公民赔偿鉴定法定标准等数据需要。四是高质量地完成了统计资料编发工作。编印的《统计年鉴》、《统计概览》、《统计月报》、《统计资料汇编》等资料,知识容量大、印刷质量好、装桢设计精美,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四、统计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统计执法检查,树立统计工作权威。2005年,全市共检查367个报表单位,对情节比较严重的30个单位予以立案查处,依法规范了统计工作秩序;开展了业务培训,提高了执法水平。在全市范围内对四县五区主管法规工作的领导和统计检查员集中进行了统计执法业务培训,组织人员参加了《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执法办案能力和法律水平。完成了“四五 ”普法验收和统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工作。顺利通过省、市统计“四五”普法检查验收,并受到检查组的好评。为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按照国家和省局统一部署,对全市从事统计工作人员开展了从业资格认定考试和换证工作。全市共有800多人参加了统计从业资格考试,依法加强了基层统计队伍建设,提高了统计队伍素质。
五、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质量地完成了2004年统计年报和2005年定期报表工作。一年来,全市各级统计部门精心组织,圆满地完成了工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科技、劳动工资、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物价、工价、住户、企调、地调、农调“一局三队”18个专业统计年报及16个专业的定期报表编制上报工作任务。开展了统计数据质量评估。为了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各县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国家“统计数据下管一级”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了大庆市县区GDp等主要指标数据评估办法,并在全市推广和实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我们将数据评估办法推广应用到经济普查数据审核中,针对限下企业及个体经营单位普遍存在瞒报收入、经济指标填报不实问题,创造性地采用税率、毛利率、费用率“三率”评估法,有效地解决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偏差,也填补了对“三下”和个体经营户数据质量控制无法可依的空白。加强了统计基础建设。组织人员深入到企业、施工现场、集贸市场、城乡住户中,调查了解统计一线人员的工作情况和统计方法制度的执行情况,把住了源头数据质量关。龙凤区从提高全局人员业务素质入手,着力打造“诚信统计”形象;红岗区不断完善统计工作体系,在区域内建立实行量化考核工作机制,分级建立统计台帐;大同区建立基层统计报表签到登记制度和基层统计台帐制度,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各级统计机构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市的统计数据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六、统计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推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结合统计工作的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县区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报表质量、统计分析和信息撰写、统计资料提供、统计信息化建设、统计法制建设、班子和队伍建设、创新性工作全部纳入目标考核,并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实行半年初评、年终总评,调动了各县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油田公司、石油管理局、石化公司、石化总厂等中省直大企业也都对统计任务目标进行了分解,并开展达标检查评比考核,源头数据更扎实、基础工作更健全。狠抓了队伍建设和党支部建设。市、县区、中省直企业统计部门以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将队伍建设和党建工作与统计工作紧密结合,引导职工形成了一身正气、积极向上的品格和精神风貌。在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林甸县委、县政府发出向统计局党支部学习的号召,塑造了统计部门“单调清贫的工作,无怨无悔的追求”良好形象。
2005年是全市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一年,也是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十五”时期年均经济增长9.1%,比“十五”计划确定的年均增长7%的目标提高2.1个百分点,是建市以来发展最快时期。辉煌业绩的背后,凝聚着全市各级统计机构和广大统计工作者的智慧、心血与汗水,在此,我代表市统计局向全市统计战线的同志们在过去一年中对全市统计工作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统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是抽样调查方法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没有确立起来,全面报表过多,企业和统计对象负担比较重,这与国际先进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有差距。二是统计部门对部门统计的协调能力较弱,数据报送、审批等制度不够完善,既没有制度也执行的不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统计的及时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也使统计信息难以实现共享。三是基层统计机构和统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具体表现是直接采集统计数据的基层统计队伍力量比较薄弱,特别是县区及统计机构,人员少、经费紧张、手段落后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四是统计工作难度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投资方式、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日益复杂化,地区间、城乡间、各个社会阶层间的差异更加明显,统计调查对象数量成倍增加,变动相当频繁。被调查者更加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对统计的支持和合作程度有所下降。这些矛盾和问题,既是系统内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统计部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需要上下齐心,共同加以克服和逐步解决。
2006年主要工作打算
200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我市统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关重要。
为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统计工作的主题是: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做扎实工作,跨战略新高。
主要奋斗目标是:提高“五种能力”、发挥“五项功能”、实现“三个突破”。
“五种能力”:即独立工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协调协作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
“五项功能”:即统计部门要当好全市的数据库、经济社会发展的预警机、重大决策的参谋部、专项普查与考核的承办者、统计执法的行为主体。
“三个突破”:即突破就数论数的业务局限,透过数据看发展,让数字更加鲜活起来;突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狭隘意识,建言献策谋发展,使队伍全面活跃起来;突破自我封闭的良好感觉,服务大局保发展,把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全市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全委工作会议和国家与省两级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大庆全面发展战略新高地和 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的宏伟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大力推进统计改革和建设,夯实基础,强化服务,全面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为实现上述总体要求,今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优质高效地完成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的编制上报任务。统计报表是统计部门的基础工作,统计数据质量直接取决于统计报表质量。多年来,直接采集统计数据的基层统计队伍力量比较薄弱,统计部门要做到“不出假数”,关键在于基础数据采集过程中必须“不进假数”。基础不牢,进口关不严,无论采用多么先进的现代化手段去加工处理,最终数据都是不准确的。为确保统计报表数据质量,重点抓好以下环节:开好统计专业年报会。要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培训基层统计人员,合理安排好各专业年报会,统一调度、统一结算、充分准备,将国家和省年报会议精神落到实处。加强对基层单位统计报表工作业务指导。针对统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单位检查指导,对主观上虚报、瞒报等弄虚作假行为要依法严厉查处;对由于业务能力差、对统计指标范围口径认定不清等原因造成的数字不实行为,要集中组织业务培训;对责任心不强、人员配备不利等原因造成的统计报表数字不实行为,要责令其限期整改。严把审核评估关。要通过基层审核、专业审核评估、机器审核、最终审核,严格执行统计数字公布管理制度,把好关口,保证质量。
二、突出重点,做好农业普查和各项专项调查工作。认真开展农业普查工作。要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完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普查机构组建工作,要从有关部门抽调工作人员,组建市、县区实体型普查办公室,并于4月底前完成乡镇农业普查机构组建;做好人员选调和培训工作。在参加省级培训后,分级分批分期地组织集中培训,并建立人员管理档案,定期对普查员的工作绩效、工作表现和劳动纪律等进行考核评定;做好宣传动员。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张贴宣传横幅、散发宣传单等形式,组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使社会各界尤其是从事第一产业活动的单位和34.6万农户深刻理解普查的目的、意义,更好地支持配合普查工作。五是做好试点、清查摸底和现场登记。要通过试点,为正式普查积累经验,通过清查摸底,摸清底数,建立名录库,为正式普查登记奠定基础。要组织好现场登记工作,确保普查登记质量。完成经济普查后续收尾工作。做好经济普查数据与历史数据、年报数据调整衔接工作;发表普查公报,在大庆日报和大庆政府网、大庆统计信息网同时发布大庆市经济普查公报;编印普查资料汇编出版、整理和归档,将普查结果以资料形式编印发行;建立全市经济普查数据库,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与维护机制,建成提供全市基本单位名录的信息平台,便于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查询利用普查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结果的作用;做好经济普查结果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用好普查成果,服务社会公众。完成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做好用样本数据推算全市总体的工作;搞好抽样调查资料汇编的编辑下厂印刷工作,进一步开发利用好人口调查资料,为编制“十一五”规划、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口资料。
三、深入开展统计调研和统计服务。整理提供好“十五”主要指标与数据,撰写“十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系列分析资料。配合“两会”召开,组织编写印发《大庆“十五”社会发展综述》、《大庆市经济活力与竞争力透视》、《系列专题报告》等资料,为“两会”服务。深入开展统计分析研究工作。要围绕科学发展观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目标,围绕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全面小康进程监测、哈大齐工业走廊构建、“十一五”规划制定实施、第三产业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石化产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和促进大庆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在地市、县区目标考核中发挥统计部门的作用。履行统计部门的职责,建立完善宏观数据库,为动态监测各地目标完成情况提供快速准确的服务。
四、积极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县区第三产业调查统计。在全市第三产业调查统计框架下,完善并推行县区第三产业调查统计制度,从下半年开始,搞好县区第三产业调查数据与市局数据衔接。继续推行高新区全口径增加值统计。巩固改革成果,将第三产业中没有推行的行业开展起来,在高新区实行第三产业全行业统计,取得高新区全口径增加值统计资料。加强能源统计工作。按照省资源节约统计制度和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原有能源统计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企业节材、节水、节电等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全面统计,做好能源与经济运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联分析。要全面推行限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工作。利用经济普查资料,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名录库,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方法,抽选调查样本,理顺报送渠道,取得全面系统的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数据。研究试行绿色GDp模拟核算。克服人力有限困难,大胆探索,率先试行,为决策层提供更有力的参考,引导社会科学发展的步伐。全面推行调查方法改革。实行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月报代年报、建筑业按季超级汇总制度。开展规模以上畜牧业全面统计、规模以下抽样调查方法改革试点工作,并将畜牧业报表由月报改为季报,减轻基层负担。
五、加快统计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步伐。一是跟踪信息产业局政务内网招标项目,利用网络调试、县区OA系统全面铺设时机,改组局内网Ip地址,按照省局要求与国家进行统一接口。二是进一步加强硬件环境建设。利用政府内网改组和扩充时机,参照国家及省里的模式,建立“大庆市统计数据中心”,并使之成为全市统计中心数据库。三是搞好2006年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争取申请建立“大庆市情数据库发布平台”,建立经济普查数据库、城市综合数据库、城市月度数据库、县区月度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统计地理信息系统。
六、进一步提高统计法制建设水平。要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影响GDp核算的专业指标,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查处一批统计违法案件,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办案力度。要全面启动“五五”统计普法工作,加大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力度,全面提高管统计、用统计和统计管理相对人的统计法律意识,切实提高统计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七、加强统计文化建设。继续实行岗位责任制和全员目标管理考核。按照统计工作任务和人员实际情况,细化岗位责任分工和岗位目标,定期量化考核打分评比,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变制度约束为自我约束,压力变动力、动力变活力,多出精品、快出精品。加强典型建设,互相教育,互相引导。在工作中培养、发现和树立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典型;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的典型;敢于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的典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典型;勤于钻研、精通业务的典型;协调全局、热心服务的典型。通过典型引导,树立正气,使职工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结合,典型激励和自我激励结合,形成和谐运转、良性互动的环境氛围。加强班子建设,发扬民主,弘扬正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事务集体研究决定,尤其在选人用人、评先选优、岗位轮换等工作中,既坚持德才兼备,又不求全责备,对干部重点看主流、看成绩、看发展,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一碗水端平,使职工事明气顺、相互信赖,干群关系和谐。关心职工生活,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办公条件,为职工创造绿色、环保、健康工作环境。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到市内其他单位和系统以及外地参观学习,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相互促进,增进与有关单位之间及外省和省内兄弟地市统计部门之间的友谊,努力打造内外和谐、健康向上的统计局。
同志们,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全市统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努力拼搏、扎实工作,为全面开创统计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借此机会,我代表市统计局给大家拜个早年,并通过大家向全市统计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及其家属拜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第三篇:市长在全市应急管理知识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提高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市政府专门安排这次培训班,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讲课,让大家集中时间和精力,系统地学习应急管理有关知识,切实提高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这次培训时间虽短、天气虽热,但大家学得非常认真,达到了预期效果。借此机会,就如何做好我市的应急管理工作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居安思危,进一步增
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做好这项工作,既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掌握好的重要本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加强应急管理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而不是只强调经济增长,不顾安全甚至以破坏环境资源、忽视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为代价。二是加强应急管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体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是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神圣责任,是高度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三是加强应急管理是新时期、新阶段应对新矛盾的迫切需要。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看,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为“非稳定状态”的危机频发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这个阶段,各种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大环境影响,食品卫生和流行性传染疾病威胁增加,公共卫生事件呈现易发、多发趋势;各类社会矛盾开始交织显现,群体性事件数量增多。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及时有效地进行危机处置。四是加强应急管理是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需要速度,但更需要安全和稳定。加强应急管理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加强,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应急管理忧患意识日益增强。各级各部门和单位对应急管理工作更加重视,特别是在防范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民生意识显著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各种灾害事故的防范自救意识也普遍加强。二是应急管理预案逐步完善。到去年底,全市共制定各类预案3159件,基本形成覆盖各行各业,多层次衔接配套、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应急预案体系。同时,加大了各种预案演练力度,为实战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市、县、乡三级都相继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市里各专业应急指挥与协调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职能更加明确;军地应急管理联系逐步密切。四是应急救援队伍逐步建立健全。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公安、武警、消防为骨干和突击力量,以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泰山救助、医疗救助、动物疫情处置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市应急救援支队和各县市区应急救援大队相继成立。五是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先后成功处置了“2?24”日京福高速公路客车侧翻事故、“1?25”新泰市放城镇上峪村和“1?27”徂徕山林场锦罗林区火灾等突发公共事件,尤其是在北京奥运火炬在我市传递和承办亚举赛期间,各项工作扎实细致,没有出现突发事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与各级应急管理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应急管理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地方和单位应急意识还不够强、反应还不够快、处置时衔接不够好;部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还不够高;有的应急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投入不足;社会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的能力有待加强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境内有泰山这一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有面积占全省前两位的泰山、徂徕山林场,有东平湖、大汶河和各类大中型水库,有新矿、肥矿、泰和等各种矿山企业和华阳、瑞星等化工企业,有京沪、京福、泰莱高速、104国道和京沪、泰莱、泰肥、磁莱铁路,各类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极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加大,社会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各级各部门要站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坚决把防范突发事件的弦崩得紧而又紧,措施定得细而又细,工作做得实而又实,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危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和社会影响,努力营造经济平稳发展、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氛围,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上水平
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抓好基础性、关键性的工作,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加强应(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应急体系规划要清、应急预案要全、应急管理体制要实、应急管理机制要活、应急管理办法要硬”的要求,着力抓好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打牢应急工作基础。一是尽快做好应急体系规划建设。编制和实施《**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是实现应急资源有机整合与优化配置、减少重复建设的有效措施。市应急办要抓紧时间牵头组织两区、市直有关部门进行编制。各县市区要在全市规划的指导下,尽快编制符合各自实际的应急体系规划。二是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实践证明,处置突发事件,有没有预案效果大不一样,预案管不管用效果更不一样。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市《总体预案》的要求,抓紧编制修订本级、本行业和领域的各类预案。总的要求是,今年9月底前,全市各专项预案和县市区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要全部完成编制或修订;今年年底前,所有乡镇(街道)、村庄(社区)和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预案编制要基本完成,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要建立预案动态管理制度,规范预案编制程序,完善预案编制、演练、修订和审查备案制度。要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逐步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事情要有人管,工作要有人干”的要求,尽快健全完善各级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各县市区虽然都成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初步解决了有机构管理的问题,但人员不够、人员不到位的情况十分突出。有的县市区没有专职人员,有的应急办不负责值班,应急管理工作重要的值守应急职能没有承担起来。今年8月底前,各县市区和市各专项应急管理机构要按编制规定配齐工作人员。同时,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明确行政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在应急管理中的职责,确定专(兼)职工作人员。四是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承担的,尤其是发生突发事件时更需要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可以说,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是保证应急管理工作稳定性、持久性、长效性的关键环节。要加强各级各部门和单位以及各专项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联系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要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调查评估和应急物质储备调拨等机制建设。要研究建立保险、社会捐赠等方面参与、支持应急管理工作的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处置等方面的作用。五是要加强应急管理法制建设。目前,国家相继制订了应对突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单行法律和行政法规60多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规范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共同行为的基本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有效实施应急管理提供了更加完备的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要切实做好《应对法》的贯彻落实和宣传教育工作,有关部门要将《应对法》纳入全市普法计划,利用各种媒体,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增强依法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并完善应急管理规范性文件和措施办法,切实加大依法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力度。
(二)努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要把可能遇到的风险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的环节建设得更实一些,把应对的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重点抓好以下六个环节的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全市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根据国务院、省政府要求,市级综合应急平台要在2010年前建设完成,力争年底试运行。各县市区综合应急平台和市有关专业应急平台要在2012年前建设完成。各县市区和市有关应急平台的建设要做好规划,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按照《关于推进全市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搞好衔接,主动接入市综合平台体系,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要利用2—3年的时间,基本建成以市政府综合应急平台为中心,以市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和县市区综合应急平台为基础的全市应急平台体系。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要加强公安消防、森林消防、防汛、医疗救护等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强化培训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要加大对市应急救援支队的投入和训练力度,真正把市应急救援支队打造成一支专业化、综合性的应急救援队伍。要逐步建立社会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要建立各类应急救援专业人才库,成立专家组,为提高应急处置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奠定可靠的人才保障。三是加强各类应急资源的管理。要尽快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资源进行普查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应急处置所需物料、装备、通信器材、生活用品等物资和紧急避难场所,以及运输能力、通信能力、生产能力和有关技术、信息的储备。要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建立重要物资监测网络及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需要。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要重点支持市综合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保证尽快启动运行。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为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及更新维护提供财力支持。五是积极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预防突发事件,最好的预防是群防,是每个人都能够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尽快消除隐患;发生突发事件时,最好的救助就是自救,是在事件发生初期迅速脱离险境。要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让应急管理科学知识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在全社会形成家喻户晓的良好氛围。六是加强基层工作。基层应急能力建设,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基层应急工作建设的好坏,事关整个应急工作建设的大局。目前基层应急建设是整个应急体系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各县市区各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社区、农村、企业和学校等人口集中地方的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群众的安全自救意识,提高群众在第一现场、第一时间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
(三)认真做好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应急管理,体现的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非常态时的处置能力,考量的是常态时的基础工作。只有把工夫下在平时、用在防范上,才能“应”而有序、“急”而不乱。一是搞好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和监控。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力量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以及矛盾纠纷等进行普查登记、分析汇总,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市政府应急办要尽快牵头建立全市的危险源等信息数据库,并纳入市综合应急管理指挥平台。二是切实抓好安全排查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本系统和本行业的安全监管监察,严格执行安全许可制度,经常性地开展监督检查,依法加大处罚力度;要提高监管效率,对事故多发企业和屡次排查均存在隐患的企业,要依法从严查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无故不整改的单位或企业,要责令停工停产整顿,什么时候复查通过,什么时间复工复产。三是加强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工作。监测网络是突发事件预测预警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监测网络建设,科学布点,扩大覆盖,提高监测水平,为预测预警提供翔实可靠资料。对监测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要尽快组织专家进行分析研判,作出科学预测。要依法依规及时将预警信息向社会公布。四是搞好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和评估总结工作。要建立突发事件的年底总计、年初分析评估制度。各级各部门和单位要根据分类分级标准,及时、全面、准确地统计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市民政、安监、卫生、公安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别归口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故、社会安全事件的情况,并及时向市政府应急办报送相关材料。
(四)全力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是应急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最能够体现应急管理工作成效的重点环节,需要一丝不苟地抓好。一是加强值班工作,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工作条件,明确人员职责,确保信息渠道畅通。突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及其主管部门、单位作为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逐级上报到市政府的时间距事件发生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紧急情况下,可先通过电话报告,再书面报告。特殊情况下,可以越级上报,但必须同时报告上一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事件影响的地区。市政府应急办要加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报力度,加强对信息报送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杜绝迟报漏报事件的发生。二是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善后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立即启动相关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按规定及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事发地县级政府要统一组织领导应急处置工作,积极调动有关救援队伍和力量开展救援工作,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恢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依法依规及时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查明原因,依法依纪处理责任人员,总结事故教训,制订整改措施并督促落实。三是及时对外发布信息,做好舆情引导工作。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坚持及时、全面、客观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权威信息。对涉及敏感问题的信息,要严格把关,防止社会谣传、误传。要严肃宣传纪律,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一定要按预案要求发布信息,防止新闻媒体自行其事,给应急处置工作造成被动。
三、强化责任,确保各项应急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应急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治性、政策性都比较强。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细分细化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不断把应急管理工作推向深入。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是本行业、本区域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政府及部门一把手是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应急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提前规划、及时研究确定有关重大事项,及时解决应急体制建设中的问题,要使应急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等项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主要负责同志关键时候要亲自部署安排,亲自检查调度,亲自过问协调。分管同志要经常了解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单位以及相关人员。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近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对党政干部实行问责的7种情形,其中有4种情形涉及突发事件。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有关规定,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权责一致、惩教结合的原则,明确问责对象,完善问责程序,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行为的,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
(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和职责分工,分解目标,明确任务,加强协调,搞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的衔接配合,形成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要按照政府主导、军地协同、条块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与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的关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作用,加强地方、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实现统一领导、分类管理、互联互动和专业化处置。要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及公民在突发事件预防、应对和处置等方面的作用,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
(三)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大家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水平。一要带着责任感学。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大局,大家一定要从这个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二要带着危机感学。关于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很多,是我们工作中必须要掌握的,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学习来理解和掌握。大家一定要有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要自觉挤时间学,学深学透,尽快成为行家里手。三要带着问题学。要以这次培训班为契机,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与交流,并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认真思考研究制约本地、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的问题,努力提高领导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四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学习。各级各部门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工作者都要不断学习掌握应急管理各方面知识,掌握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断追踪学习借鉴国内外有关应急管理和危机应对处置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与先进地区和部门的交流,不断总结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工作整体水平。
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掌握全局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要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工作作风转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加强应急管理的调查研究,摸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应急管理是一项具体务实的工作,要杜绝纸上谈兵、杜绝关门做决策的行为。要把安全隐患的情况摸清,对调研、检查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掌握工作主动权。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领导干部不能因为成功地应对了一次突发事件,就骄傲自满;也不能因为错误地处置了一次突发事件,就心灰意冷。要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关键是在事前及时发现苗头,在事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航空安全中著名的“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重大飞行安全事故的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每一个事故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每一个事故苗头背后又有1000个事故隐患。同理,一次突发事件的背后同样有着诸多征兆、苗头和隐患。希望大家要居安思危,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发现征兆、苗头和隐患并及时予以处置,尽量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第四篇:市工商系统工作汇报
年,在市政府办公厅和市政府电子政务办的统一领导和正确指导下,市工商局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基本情况
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规定,不断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宽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流程,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推动了“服务工商、法治工商、信用工商、廉洁工商、数字工商”的全面建设。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其中,公开的机构职能类信息包括市工商局及下属分县局的领导分工、主要职能13件;政策法规类信息包括关于印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意见等4件;规划计划类信息包括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十二五”时期指导思想和目标,市工商局关于“学习型工商建设年活动的总结报告”;业务工作类信息,共包括本部门制发的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文件34件;统计数据类信息为市市场主体发展调研分析报告。
(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我局未收到公民、法人信息公开申请。
(三)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我局未产生任何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金额。
(四)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我局未出现针对本部门有关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行政复议案和行政诉讼、申诉案。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工作机制建设
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将其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分管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局办公室、人事政工科、监察室、法制科、信息中心等科室、单位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协调、考核等日常实施工作,并给予物力、财力保障。各分县局也按照市局和区县政府要求,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人负责,保证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提高工作规范化程度
结合本局实际,制订健全了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保密审查、发布协调、社会评议、虚假不完整信息澄清、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等7项制度。抓好制度的监督检查,并积极接受主管部门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程度得到提高。
(三)拓展渠道,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为切实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顺利进行,精心编制目录,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网站的结构和内容,认真抓好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一是在全市系统各级登记注册窗口设置办事公示栏、电子触摸屏,主动公开相关政府信息。
二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升级改版了“红盾信息网”,及时发布机构职能、规范性文件、办事指南等有关主动公开的信息。
三是通过新闻发布会形式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召开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宣传服务活动新闻发布会。
四是通过新闻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上线市电台“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对企业年检、“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驰名商标争创等事项在报刊上进行了公开发布。同时,在行政服务场所开设了依申请公开接待窗口,及时受理群众的申请,认真做好相关政府公开信息的相关咨询服务工作。
(四)加强保密、监督,开展自查,提升工作成效
高度重视政府信息保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保密审查制度,未在工作中出现失密、泄密情况。加强对业务科室、分县局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有效推进工作开展。按照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精神和《年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估指标表》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工作自查,及时改进工作,进一步提升了信息公开工作的成效。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公开形式的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主要通过网站公开政府信息,适合乡镇、农村等群众查阅的公开形式不够丰富;
二是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对公开信息的分类及是否应主动公开的尺度把握还不是很准确,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距离;
三是长效工作机制建设需要完善,主动公开工作的日常化、常态化有待进一步加强,在更新维护、监督约束等方面的工作机制仍需健全。
下步的改进措施:
一是抓好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运作,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方便公众获取政府信息;
二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实公开内容,进一步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透明度。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进一步梳理本单位所掌握的政府信息,及时提供,定期维护,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是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使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现经常化、制度化、信息化。建立更新维护、监督检查、工作年报等工作制度,完善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市统计局2007年统计法制工作重点
文章标题:市统计局2007年统计法制工作重点
(___市法制办公室提供)
2007年___市统计法制工作按照“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工作目标,在认真组织做好日常法制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四个强化”:
一、强化统计执法效能的提高。2007年,我局将首次尝试在作出给予
警告的统计行政处罚时,按照简易程序的要求当场进行处罚,并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流程,在全市各级统计机构中实施,以进一步提高统计执法的效能。
二、强化统计监督检查的成效。一是改变目前统计督查对外不对内的状况,将统计督查对象由过去重点监督检查镇街政府、办事处,转变为由市局组织不定期地对区县统计局各专业的基础建设、数据质量的督查为主,以进一步促进区县统计局依法统计工作水平和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二是在年初确定监审对象的基础上,结合各专业定报中发现数据质量有突出问题的企业,也将其作为监审对象,并按照统计监审的规范要求及时进行监审,使更多的企业领导和统计人员通过统计监审能够增强依法统计的意识,提供真实可信的数据,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三、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2007年,我局将充分利用市政府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通知的有利契机,在今年开展基层基础调研活动的基础上,结合统计监审、统计督查,充实完善街镇统计机构、配齐配强统计人员,建立健全基层单位的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帐,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可信。
四、强化统计普法宣传力度。按照全市“五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制定出2007年全市落实“五五”普法规划的具体工作措施:一是编印一本普法宣传材料;二是编印一本统计违法案件选编;三是利用换发《统计执法检查证》的契机,进一步抓紧抓好对各级统计人员和执法人员各项统计法制业务知识的培训和轮训,不断提高统计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的水平和技能,促进全市整体法制工作水平的提升。
《市统计局2007年统计法制工作重点》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统计局2007年统计法制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