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21:41: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

---对“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响石镇党委、政府以“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调研课题,通过视察“群乐人家”建设、召开座谈会、入户调查等形式,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调研,了解到当前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下几点看法及意见。

一、新农村综合体基本情况。

“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位于县城西南,以响石镇群乐村为核心,涉及响石、圣灯2个镇4个村,核心区面积1.85平方公里、农户450户、1895人。

自2012年6月启动“群乐人家”建设以来,坚持规划引领、适度集居、突出产业特色、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规范、生产生活要素齐全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原则,按照“一三五七”(一个目标、三个原则、五个重点、七项机制)的工作方法,有效破解了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规划、用地、保障等各种困难和问题,取得了明显效果。综合体完成投资14850万元,整体流转土地5000亩,新建四合院民居53户、风貌改造423户,1200平方米“1+6”党群服务中心、800平方米广场、水电气等公共附属设施18项,于2013年10月底全面竣工,通过初评和总评,名列内江市一等奖第一名,初步实现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标。

“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既直接改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又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也对农村的文明意识,行为方式取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上“散、小、全”;在居住环境上“脏、乱、差”;在思想观念上“等、靠、要”。为此,要加快推进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规划建设难。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没有规划、没有设计,绝大多数农村建房都是讲究风水迷信学说,各自为阵,乱搭乱建现象严重,土地浪费较多。房子盖了几年落后了,又撤了再盖,资金浪费也大。房子凌乱,道路也凌乱,公共设施不好完善,要完善耗资也大。若要重新规划,集中连建,就得拆除许多村民住房、猪栏牛舍等,撤除房屋成本大,同时少数群众把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要撤除他的房屋当成发财之良机,将借此时机,漫天要价,这样给新农村综合体规划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是群众动员难。随着青壮年外出打工人员的不断增多,一个村留下来的没有几个人,而且能留下的基本是病残老幼,能做事的没几个,找不到几个人来配合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工作。加之,联产承包到户多年,群众集体观念逐渐淡化,大都抱着“我有吃有穿有住不求你”,开会动员来参会就是给干部的面子,“不听、不从、不干”态度的人居多,要出钱来改善房屋,国家补助多点可以考虑;环境、风貌、公共设施,是为了好看,我们不出钱差不多。因此,要把群众思想统一到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上来很难。

三是品质提升难。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内容多、投入资金大,省、市、县三级项目专项资金有限,当地乡镇政府财政又很据紧,要建设品质高,资金就必须大。由于投入不足的情况,存在为建设而建设的现象,房屋刷白、道路硬化等建设内容停留于表面,显得建设形象有些生硬,房屋一般多是长方体,房前屋后美化、绿化面积太少,文化、休闲、锻炼场所象征性的有一些,根本不能满足人民发展的需要,缺乏建设品味、文

化品味,隔不了几年就落后了。这使得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整体效果达到高水平、精品质有一定难度。

四是经济发展难。目前,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在家农民年龄基本都是40岁以上,由于受到自然条件、自身素质、文化知识等因素影响,只起到一个“看家”的作用,难带领群众找到一条发展经济的路子。农民只能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作为经济收入来源,年复一年的按部就班,品种没改良,种植方式没改变,经济没有新的增长点,农村经济发展自然就找不到一条既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又切合当地具体实际的经济发展新路子,很难使得经济发展有突破。

五是长期管理难。新农村综合体建好后,公共设施的管理,比如:公共环境卫生,路灯及其水、点费用等,新农村综合体不是一级组织,群众有一种“谁建设、谁管理”的错位思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认为自己是建设的“配角”。同时,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存在今年建、明年散的现象,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从而村社管不到、群众到不管,长期以往,就会出现管不了也管不好的“怪圈”,使得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出现管理难这个难题。

三、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建议与对策

针对以上情况,应在提高农民思想意识、科学定位规划、打造精品工程、着重制度完善等方面狠下功夫,以确保新农村综合体布局好、建设快、管理好,建出效益,转为实惠,真正发挥出新农村综合体的巨大能动作用。因此,建议在“高、浓、精、壮、建”五个字上狠下功夫,确保新农村综合体建设顺利进行。

一是所谓“高”,就是高标准抓好建设规划。必须要有好的规划才能建成好的新农村综合体。新农村综合体要规划先行,用规划指引建设,全域覆盖,要对本区域的村民建房建设在什么区域,建成什么样式和规

模提出建设标准,今后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何设计完善。解决盲目建房、随意建设的问题。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本着“规划一次性敲定,建设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既要高标准、高规格、高水平进行规划,确保规划制定后二、三十年不落后;“建大房子”,“建好房子”,是每个人终生的一件大事,要考虑当地实际,量力而行,一蹴而就不可能,而要一步一个脚印,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做到建设科学合理、有序推进。现在,规划部门只重视城镇的规划,无暇顾及农村的规划,这一现象应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执行规划必须严格。好的规划还要过硬的落实,才能体现其价值。各级干部要认真执行,不能随意改变,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都要按规划建房,不能破坏规划的总体效果。要长期坚持,不能因干部一变建设规划就跟着变。

二是所谓“浓”,就是浓氛围激发建设热情。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一是要加强领导,各级要高度重视,把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做到逢会必行、遇事必抓。二是要精心组织,把任务逐个分解,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使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目标,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三是要培育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不断提高思想素质,让群众成为建设主力军,形成上下一心建新村、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主潮流。

“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实践证明,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必须激发他们的建设热情是关键。政府在建设中,起主导作用,政府不能包揽。坚持群众“自主商定,自主投入、自主管理、自主监督”的民主管理办法,实行统一规划统建、自建、联建等多种方式建设,最大限度的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政府要用政策激励引导,按标准建设

给予补助,消除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政府要把重点放在公共设施的完善上,权责分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才能顺利推进。

三是所谓“精”,就是精品质打造建设典范。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要起到示范作用,就要建成精品工程,几十年都不落后。不能搞千篇一律,也不能照葫芦画瓢,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把该村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把它固有的特色充分展示出来,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精品质”新农村综合体典范。我镇“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就把白墙、灰瓦、穿斗、翘檐”为主格调的川南民居特色风格和聚居区依山而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形成与山水相融、浑然一体的格局融入到综合体建设中,打造成宜居宜游的丘陵地区新型社区典范。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要功能完善。除了有文化活动广场、“1+6”党群服务中心外,还要有足够的绿化;环境的美化既体现农村文化,还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推行移风易俗;体育、锻炼设施不能太少,让新农村建好后农村也象城镇样,那么气派。

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品质关键在投入,有强大的资金保证建设就又快又好。“群乐人家”县、市给予了大力支持,打捆了农业项目的资金给予扶持,使得建设才得顺利进行。但还是有投入不足的问题,使新农村综合体品质不够高。

四是所谓“壮”,就是壮产业打破发展瓶颈。深度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将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走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的经济发展新路子,让当地群众感受到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带来的实惠。比如,“群乐人家”新农村综合体,利用“养殖园+种养殖农民合作社”两大支柱,带动农户发展“稻—蟹”、“稻—虾”养殖达1万亩,每亩稻田能增收2000元以上,实现综合体建设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局面。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把龙头企业作为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第一引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农业基础,引进了上海业主成立隆昌田园特种水产养殖园,新建68口标准化养殖池,核心区养殖面积达2000亩,养殖品种有南美白对虾、中华绒毛蟹、娃娃鱼、鳄鱼等10余种水产品,带动农户发展5000亩特种水产养殖,初步形成田间特种水产养殖,土里优质黄花梨,山上绿树成荫的立体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业合作的“帮公促农”发展能力,走好“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路子,以田园特种水产养殖园为基础,成立群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为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纽带,帮助企业拓宽销路渠道,提高农户种养技术水平,真正实现“三赢”局面。同时,合作社进一步完善与基地、农户的联结机制,增强发展活力,并依靠科技,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增强发展后劲。五是所谓“建”,就是建制度实现民主管理。新农村综合体是农村社区,必须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公共设施的管理不跟上,建了也管不了多久。以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健全以村民自治为主体的村级治理机制,着重完善建后管护机制,使得新农村综合体管理更加合理、规范,建成一个建设得漂亮、管理得科学的新型新农村综合体。建立利益联结、民主管理、结对帮扶等一系列有效制度,以制管人、用制帮人,从而形成长效的管理制度体系,让广大群众成为新农村综合体的管理者、受益者,凸显出体制优势。

第二篇: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这充分明确了今后 “三农”工作的方向,衡阳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财政穷市,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人口占全部人口的82,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背景下,如何全面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文就衡阳农村统计调查所掌握的信息资料,对衡阳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初步成效,面临的难点和问题,以及加快推进衡阳新农村建设步伐提出对策建议,供有关方面决策参考。

一、**新农村建设初现端倪

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有效地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的改善,使农村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在党中央制定“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鼓舞和指导下,2005年衡阳农村形势继续走好,为“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0、49亿元,比上年增长6,继续保持了上年的增长势头,一举扭转“十五”前三年年均增长在2左右徘徊的局面。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两年增产,增产总量超过60万吨,2005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较大程度的恢复,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通过抓优势产业带建设,种养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产品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发展高中档优质稻占水稻总面积的一半,与2000年相比油料产量增长

10、烟叶产量增长134,水果产量增长5.2倍。出栏牲猪、家禽、水产品产量比2000年分别增长11.4、39.7、18.8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整合资源、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迈出新步伐,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69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0家,市级42家。2005年共完成销售收入5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连接基地面积150万亩,带动农户45万户。

(二)扭转了农民收入增长多年徘徊的局面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例如,稻谷最低收购保护价格政策,引导粮食价格合理回升,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在减免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的基础上,推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大政策,大幅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2005年全市全免了农业税,结束了历代历年皇粮国税的历史。近两年,全市农民共减少农业税3亿余元,受益良种补贴资金2.3亿元,退耕还林粮食补贴资金2.4亿元,农民人均获益120多元。在多种政策合力下,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据抽样调查,2004年衡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29,是1997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2005年在较高起点上又实现10.65的增长,农民收入多年低速徘徊的局面得以改变,出现了少有的好势头。在“十五”期间,农民纯收入年均增幅达7.9,其中,种养业收入年均增幅7.5,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9.2。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

一是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2005年全市完成水利投资1.01亿元,一批病险水库得到整治,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万亩,支持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解决农村3.2万人和1.25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二是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力度。自2003年全面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全市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5.1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543公里。其中,通乡公路三年累计完成659公里,完成投资3.97亿元,新增57个乡镇通水泥路或沥青路。通村公路三年累计完成884公里,完成投资额1.2亿元,新增233个行政村通公路;三是保护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一方面,扩大退耕还村面积。自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项目以来,全市退耕还林84.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0.8万亩,2005年争取国家林业专项资金投入1.04亿元,完成人工造林36.3万亩。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设,近两年国家和农户共同投资新建沼气近4万口,2005年更新改造“两省灶”6万余户,推广太阳热水器6000台,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居民做饭取暖用燃料。全市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6;四是农村通讯事业迅速发展,通电话的村4218个,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49台,拥有手机46台;五是农村用电难基本解决,所有行政村全部通电,已进行农电网改造村2230个,占全市行政村的45.6,电网改造村实现了城乡用电一个价,停电

第三篇:达州市将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

达州市将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

验区

2011年12月09日来源:达州市府

12月6日,达州市市长何健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的意见》。

副市长何平、王全兴、胡杰、吴应刚、邓瑜华,市政府秘书长张礼忠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绍奇、市政协副主席彭飚、军分区后勤部长任清志应邀列席会议。

为进一步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探索新形势下推进城镇化新路子,会议决定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要求各地抓住国家和省上支持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和“9·18”灾后恢复重建重大机遇,围绕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培育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加强社区管理“五大重点”,大胆改革体制机制,积极创新建设模式,统筹配置资源,大力探索秦巴山区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农民小康新路径,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和全省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努力构建“中心城区+县城+小城镇+新农村综合体+新村(聚居点)”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会议研究通过了《“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要求各地遵循市场规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三化同步、三业并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促进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良性互动,加快形成以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新格局,把达州建成川东北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第四篇:加快新农村建设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1月19日,随县理论学习中心组赴邯郸市肥乡县、河南长垣县、山东平原县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考察,亲身感受了三个县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给我的触动很大。几个地区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思维发散、思索大胆、思考超前,在融会上级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勇于突破资金、土地、项目、政策等瓶颈和束缚,走出了一条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路子。对比先进,查找自身,我觉得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政策领悟上都有很大差距,可以学习、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我谈三点体会:

一、我镇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牛头崖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理应走在全县的前列,特别是一年来市、县领导多次视察我镇,给我们的工作既鼓足了信心,又增加了压力;既提出了要求,又赋予了勇气,因此在临行前我结合镇域实际,仔细思考了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相关问题。

1.“地”从哪里要。前期占用如何运作,后期复耕或市场开发如何操作,建新不拆旧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前无现成经验可借鉴,后有时代发展所驱动,是摆在我们当下的首要难题。

2.“钱”从哪里来。占用土地、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建等需

1要大笔资金,乡镇财政很显然无法负担。

3.“人”往哪里去。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是导致当前村民意愿与政府导向之间不协调的主要因素,同时还存在着农民生活水平与规划不协调、社区一体化时间如何掌控方便。

同时还有农村两委的调整、选举、作用问题、如何处理信访稳定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问题及如何处理显性财政收入与隐性财政收入等问题。

二、推进我镇城乡一体建设的总体思路

考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手笔、大气魄、大动作令人震惊,催人奋进,学习先进,对照自身,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我们要召开各个层次的会议进行消化领会,更要把我镇发展落差的势能转化为崛起的动能。为此,我镇确定了“一个核心”、“两个集中”。

“一个核心”是“科学发展”。学习肥乡县从“乡”到“城”的转变过程,我镇要在十年内完成从“城镇”到“城区”的建设,制定“三步走”:到2010年末全面启动北戴河火车站西出口至三岔口片区的规划设计及拆迁准备工作;深化205国道、宁海道两侧环境卫生整治,继续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以宁海道一侧为试点初步运作牌匾整治,并取得切实效果。到2012年末,完成南新庄、南甸子、牛头崖3个社区建设任务,使宁海道两侧精品住宅初现规模;修编镇域规划,其中2003年我镇村庄建设规划把44个村合并为22个社

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要着重修订该规划,加大村庄撤并力度,力争把39个村合并为12个社区,这方面我们准备大投资,请资质较高的设计单位完成这项工作。到2020年末,按规划完成社区合并;全部完成今年上报的12个村新民居建设,完成宁海道绿化、亮化工程,使宁海道成为新城区靓丽一景。

为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大力推进“二个集中”:一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对南新庄等3个村实施整村拆迁,采取“农村宅基地臵换统建安臵房、对购买商品房予以补贴”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打破地域、身份界限,分层次向城镇集中,进而解决城镇化和农民住房问题。二是农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村民股份合作、土地资源合作、农业专业合作等办法,将土地以入股、返租倒包等方式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或实行企业化运作,发展有机、绿色、特色种植,实现零散土地集约化;或走向市场进行招拍挂,用商业开发后的节余资金反哺农民。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具体措施

成立办公室。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和政策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准备成立办公室,抽调农经、土管等所(站)精干同志,进行系统业务培训,赋予一定的职能,逐步完善镇出台的《旧村改造暂行办法》,统筹统管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城乡一体化、新民居建设等。

构建新产业体系。逐步建立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体、商贸流通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机械加工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旅游服务重点承载中低端旅游群体,与北戴河错位发展;商贸重点是整顿牛头崖大集及周边商铺,通过环境的改善形成家具、小商品等市场群落,拉动人流物流。农业产业化重点是围绕西陆庄花卉、都寨棚室基地、太和寨“金麒麟”西瓜等镇域名品、名地、新品来开发农业观光生态旅游,既当“菜篮子”,又做“后花园”。工业重点是以主动接受北戴河通联公司和长白机械厂辐射,把我镇打造成为高效、低耗的小型机械加工之地。

引进战略投资者。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做成“一揽子”项目,坚持市场主体,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领域综合化和投资形式多样化”的思路,统一打捆包装,统一招商,力争每年引进千万元项目1个以上,营造“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开发商与村民双赢”的全新格局。

强化基层党建。平原县将876个行政村合并成为180个社区,不仅优化了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而且促进了社区干部队伍精简高效、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我们要以此为典型,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中,加快农村向社区的合并,坚决克服消极畏难情绪,鼓励敢走新路、敢出新招、敢于碰硬的工作态度及方法,达到基层党建的“精兵简政”。

发动村民。通过广泛宣传,让村民认识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好处,从而激发群众的热情。坚决按照村务流程,严格履行村内民主决策制度,把好各项“程序履行关”、“民意征求关”,使村民成为新民居建设的主力军。

提供保障。农民迁入安臵房后,通过各种渠道,使一部分可以继续从事原有二、三产业、一部分利用补偿金进行经商或投资、一小部分从事农业生产。再通过政府、集体、个人各出一部分资金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免除后顾之忧。

考察归来,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南、北戴河服务基地的牛头崖必须学会借鉴,这种借鉴,要摒弃孤芳自赏,缩短摸索的过程,摆脱固定模式和思维;要避免大拆大建,做足海域文章,把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统筹结合,这些成功经验,为我镇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也将以此次考察为契机,趁势而上,积蓄力量,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勤奋务实的作风,为建设富庶文明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沿海强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关于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前言

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城镇化都是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也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这其中困难重重、情势严峻。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相对不足,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遇到很大程度上的制约。为此,我们必须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城镇化的道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我国在众多约束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城乡和谐稳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城镇化的概念分析

所谓城镇化,一般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集聚,从而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其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和城乡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城镇化首先是一个历史过程。所谓过程,乃是事物发展由始至终的一个阶段,它既不会凭空出现,也不会永久持续。城镇化始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农业生产方式发生转变,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而同时二、三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物流、土地等生产要素产生极大需求,从而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的综合承载力极大提升,城市文明和城市意识广为扩散和传播。城镇化进程结束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社会结构的转换完成,人口迁移、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各方面已经达到均衡,则其变化已经达到相对稳定,城镇化进程自然结束。

其次,城镇化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同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上文已述,城镇化的出现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生产要素在产业间流通从而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但它同时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城镇化进程超前或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前者如目前广为存在的开发热潮,后者如我国的户籍制度等,都会对发展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不可不慎。

最后,城镇化进程的内涵还应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等精神文明的转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有七项基本指标反映文明城市创建的基本情况,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群众享有较高的生 — 1 —

活质量,“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二、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对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内需、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衡量一国、一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最直观的标准当然是城镇化率,即通常采用的以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出来的结果。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止2010年底,2010年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9.68%,比“十五”末提高6.68个百分点;宣城市则达到了45%,比“十五”末提高了10个百分点;绩溪县达到了%,比“十五”末提高了 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动力将会下降,城镇化速度将会稳中有降,而且将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我国城镇化将进入稳速提质的新阶段。

一是城镇化的质量不高,水平不一。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在时间上是错位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率先发展重化工业,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但是为了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我国对于城镇化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农民除了升学、招干、入伍等极少量渠道外,能够实现城镇化的渠道极其有限。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转移政策逐步放开,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增多。城市以其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收入预期、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对便捷的商业服务体系吸引了大批的农业转移人口来到城市务工和生活。

根据人口“六普”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亿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0.40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亿人。农业转移人口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农业转移人口在我国城镇化率的计算中往往被统计为城镇人口,但是他们又保留着农业户口,不能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和相应待遇。从这种意义上看,我国的城镇化速度虽然高,但质量是不高的,是不彻底的,有不少是“夹生”的城镇化。而且从未来看,我国城镇化高速增长的动力将逐步减弱,城镇化速度将会稳中有降。

--因城乡社会保障差距逐步缩小,削弱了城市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这会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

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开始不断完善,针对农村居民的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起来,而且还将进一步完善,随着国家财力的提升,标准也将会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已经逐步社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大网已经基本覆盖了城乡,相互之间的差距将会逐步缩小,而且在将来,城乡之间有可能建立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使用权缺乏市场化的退出(流转)机制,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

按照当前的政策,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只能在集体成员之间流

转,根本没有市场化收益。农村居民如果要转为城镇居民,其宅基地和承包地往往要无偿交还给集体,而这对农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在我国不少中小城镇放开户籍政策的实践中,有不少农民在权衡利弊后往往会保留其宅基地和承包地而不愿转变成为城镇户口。而且在发达城市的郊区、大城市的郊区,由于在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农村有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相对宽敞的居住空间,以及农村土地被征用或改变性质后会产生巨大的收益预期,很多农村居民更是不愿意转变成城镇居民户口,甚至有城镇户口的居民还想将其转换为农村户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人口流动政策的日益宽松使得城镇化动力下降

我国人口流动政策日益宽松,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在不放弃自己农业户口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收入预期,在全国自由寻求更好的就业机会,分享城镇化的收益。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之间仍将保持较大的差距,但人口的自由流动可以有效弥补这种差距。随着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农民花费到农业生产上的时间日益减少、劳动强度也日益减轻,农民可支配的自由时间日益增多,农民可以利用更多的自由时间到城镇从事非农生产,获得较高的收入。如果农民能够在城镇获得很高的收入,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让老人亲戚耕种、转包甚至撂荒,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收益。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看,农民收入愈高的地方,其非农收入占的比重就愈高,农民发家致富往往不是靠农业,而是靠非农产业。自由宽松的人口流动政策使得在城镇有就业能力的农村青壮年人口绝大部分都已经流动出来,在长期超低生育率的影响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推进,农村新增青壮年人口将会在达到峰值后呈现较快减少的势头,从而在根本上使得我国城镇化减速。

--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在一定时期内减少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从而降低城镇化动力

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资本、技术都会对普通劳动力产生排挤作用,减少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即便是在传统的吸纳普通劳动者就业较多的行业,目前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其吸纳普通劳动者就业的人数也大大减少,如纺织、食品、机械组装、玩具制造等行业。而农村转移人口一般只是普通劳动者,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受到的就业影响十分明显。

三管齐下,积极提升城镇化质量

--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这标志着我国城镇化已经进入注重质量的重要阶段。在我国社会保障仍然按照城乡分别推进、还未实现一元化管理的情况下,目前需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在城镇有稳定工作、并且长期生活在城镇的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从发展的眼光看,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不健全时期的特殊产物,农民工市民化实质上是使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相关待遇市民化,在城乡

社会保障实现一元化管理后,此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对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目前要从惠农和改善民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自身意愿,一方面要积极研究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转换问题,另一方面在农村宅基地和承包地使用权无法市场化退出(流转)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允许农民工带地(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城镇化的做法,即允许农民在保留宅基地和承包地的前提下,享受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相关待遇。

从长远来看,我国城乡社会保障要实行一元化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限制农业转移人口的种种制度障碍。

--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转机制

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国家对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同时在农村社会保障极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村土地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功能,如果放开流转农村土地使用权,可能会产生社会问题。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的框架已经建立起来,而且会不断完善,土地承担社会保障的功能在逐步弱化。而且随着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的改善,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在不断提高,国家可以在对农村土地使用性质进行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逐步在更大范围甚至全国放开土地使用权流转,给已经城镇化但拥有农村土地的居民一个市场化退出渠道,让其分享土地使用权市场化退出的收益。

1998年城市居民房改以后,作为国有土地的城市住宅用地的使用权已经开始在全国市场化流转,房改之前按照分配制获得房产的城市居民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资产收益。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作为集体土地的农村住宅用地的使用权目前还无法在全国进行市场化流转,农民在转成城镇户口后只能无偿交还集体,这是很不公平的,而且很多农民也是不情愿的。要参照城市住宅用地使用权全国市场化流转的方法,探索逐步推进农村住宅用地使用权的全国市场化流转以及承包地使用权的全国市场化流转的方式方法,让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一样分享其按分配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巨大收益,减少农村居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

--不断提升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尽管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会有所下降,但是未来一段时期仍将保持较快的速度,人口和产业仍将会向城镇集中,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和集约化程度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40%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按照区域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均衡的原则,这些城市群的人口数量还要翻番,城市群仍将是未来吸纳人口的主体,也是未来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点。

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切实改变城镇土地利用粗放的模式,使城镇建成区扩张的速度与其吸纳人口增长的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按照集约高效的要求,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增强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重视城市的规划和建

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和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城镇。

从积极方面来看,从国际的普遍经验来看,城镇化是与人的发展水平密切联系的。世界171个国家(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与城镇化率之间直接展现出正向关系。在78个高人类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中(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0.8,有72个国家(地区)的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只有不到10%的高人类发展国家(地区)的城市化率低于50%。另外,在城市化率超过60%的77个国家(地区)中,只有两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水平低于0.7(中等偏下人类发展水平)。

城镇化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人口在城市中聚集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使私人和公共投资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得以大幅度降低,产生更大的市场和更高的利润。随着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的集中,市场需求将会迅速增长和多元化,这会促进专业化分工,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的效率(世界银行,2009)。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新型业态,特别是研究开发、现代服务业,如金融和保险业、信息和计算机服务业等,必须依托城市发展才能得到扩张。不仅如此,城市产业的繁荣和高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技术和知识的流人,这些要素的整合将会进一步诱发新的技术创新和流动,并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OECD,2010)。因此,城市是现代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

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市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

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当农民离开农村聚集在城市之后,会从多方面影响政府治理。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但是由于人口聚集程度低、居住分散,采取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因此,在争取政策影响力的过程中,农民这个数量更大的群体反而缺乏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影响力。

从长期看,城镇化还有助于促进公平的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差距。早在1776年,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中就都市商业对农村改良的贡献作过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工商业都市的增加与富裕,为农村的产品提供巨大而便利的市场,促进农村土地的开发,并使农村突破传统关系的制约,变得更有秩序、有好的政府和有个人的安全和自由(《国富论》第3篇,第4章)。韩国在其快速城市化的1975年至2005年期间,农业人口减少了76%。但是,由于土地洲国家,土地兼并所造成的大量失地农民,只好向城市迁移。在进人城市后没有得到良好就业和公共服务的情况下,只好集中居住在破陋的棚户区。其次,城市的土地和住房管理的混乱也助长了贫民窟的出现。印度贫民窟形成之初,主要都是从非法占用公共或者私人土地开始的。比如,孟买世贸大厦旁边的一片贫民窟,是当初参与大厦建设的工人居住的地方。政府的房租控制导致出租房的缺乏,也是造成贫民窟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孟买已经十五年没有建设新的出租房,当800多万人挤在条件恶劣的贫民窟里时,孟买却有40万套住房空置。此外,贫民窟的大范围存在折射了公共政策在公平性和包容性上的不足。当大量缺乏教育和劳动技能、只有微薄资产甚至赤贫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的时候,政府如果不能为之提供基础性的教育、职业培训和医疗保障,不能提供安全饮用水、卫生设施,贫民窟的迅速扩大就是不可避免的。

从过去200多年国际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来看,城镇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机会,包括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公共服务的普及以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推动社会治理的完善,缩小城乡和地区发展的差距,等等。但是这种潜在机会能否转化为现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导向,以及一个国家的土地政策、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及公平分配等。

下载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形势下加快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XX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思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

    加快衡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快衡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加快衡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衡山县地处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总面积934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26个行政村,总人口41.5万,其中农......

    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宛庆丰贫困县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按照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加快房山新农村建设

    (专刊)第 27期房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办公室2006年6月26日携手共建新农村合力建设新家园按照区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由区委组织部与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牵头,研......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访护家乡党委书记何莉、乡长杨荣 近日,护家乡党委书记何莉、乡长杨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是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

    新形势下加快佳木斯市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新形势下加快佳木斯市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戴宜静1姜春华2(1. 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 2120182.佳木斯市行政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摘要:经济社会越发展,会计人才越重要。特......

    新形势下某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站在历史的、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全市市积极贯彻中央决策,并结......

    新农村建设思考

    打造桥头堡、美化后花园 -----xx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xx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我县的东大门。随着武灌高速建成投运,其区位优势凸显,成为我县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