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
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承载大学文化精神,展现其美的意境的载体,审美是学生和校园环境沟通的语言。进入我们学校给我一种清新幽静舒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觉。学校的整体绿化很符合现代高效绿化的需要,发挥了学校的校园生态功能、提高环境品质、塑造人文环境。学校通过的绿化把学校的各个功能区区分的非常清晰,给人一目了然井然有序的感觉
总体来讲校园的绿化也存在不足,学校的整体绿化面积不够多,是那种传统的建筑先行,绿化填充的模式。现代化的校园绿化要满足师生的学习生活的需要,合适的绿化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温湿度、隔声减噪等生态功能。绿地反射的光线可以激发人们的生理活力,使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平静.而且绿色使人感到舒适,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在树木繁盛的绿色空间,可使眼睛减轻和消除疲劳。下面详细的分析一下我们学校的绿化。首先是我们学校的教学区,我们学校的教学区的绿化面积足够多,绿化的植物错落有致,种类繁多,给人一种进入进入小型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感觉。足够的绿化空间,给人一种幽静的环境,适合学生的学习和课间活动。可以缓解视疲劳开阔视野,也可以给师生提供清新的空气,优美的上课和工作环境。其次就是我们的生活区,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区的绿化是不够的植物比较单一,绿化面积太少,这里人口密集,对清新空气的需求量大,使用强度大,对采光及通风要求高;应体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特点,栽种一些落叶乔木,夏季可以避暑降温,冬季又不妨碍采光,公寓的东西两边栽种枝繁叶茂的高大乔木,可以防止夏季把墙壁晒热不利于休息。然后就是我们的运动区,运动区需要隔音,吸尘,耐践踏的绿化,我感觉隔音的植物比较少,应增加一些可以乘凉并且隔音的植物。最后就是我们的集中绿化区,我们学校缺少集中绿化区,集中绿化区可以给我们提供充足的清新空气,优美的环境,提升学校的绿化层次,可以设置一些桌凳,利于夏秋季学生的学习,活动交谈。静坐休息、思考的校园绿地空间,使校园景观更具人性化更利于学生修身养性。
校园绿化建设是社会绿化的一部分,是整个绿化工作中较高层次的,有育人功能,体现教育者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受教育者发展个性,展示才能,全面发展所能达到的程度。体现了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提高人文修养。给我们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学习空间。
第二篇: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_大学精神
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这正是我们今天研究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意义之所在。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阔的概念。从广义的角度进行定义,文化应当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 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从狭义的角度定义,文化则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以下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讨论,将以狭义文化概念为基础来展开。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与大众文化或其他文化相比较,大学文化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首先,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在这种特殊活动和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大学文化,必然深深地留下“上下求索”的烙印,必然把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捍卫真理作为自己的旗帜。
其次,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一句话,是为了满足人类永恒的需要。大学文化总是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自己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大学文化拒绝一切思想观念的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大学文化是一种严谨求是的文化,大学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辩和对话,这种思辩与对话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因此,大学文化鄙视浅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崇尚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崇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攀登和勤奋工作。
第五,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
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
尽管大学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特质,但其核心和灵魂只有一个,即大学精神。如果说上述五个方面的品质主要表达的是大学文化的共性的话,那么,大学精神这个概念更多的则是在诠释一所大学的个性。坦率地说,并不是每所大学都具有自己独立的大学精神,只有那些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一旦形成,就将为学校抗打击求发展注入坚强的生命底蕴,并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导向、群体凝聚和社会辐射等一系列功能。
在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不少大学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例如,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著称。正是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望着大学精神这块理性王国,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青春常在。
审视大学精神,至少应当包括三个视角:
首先是哲学视角。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它本质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炼和升华。作为哲学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我们应当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看到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
其次是历史视角。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作为历史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大学精神中,应该让人们既能够看到学校的历史足迹,又能够看到它的现实追求,既能够看到它优良的传统,又能够看到它创新的硕果,感受到它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
第三是文化视角。高等学校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大学精神正是“大学人”进行这种传承、整理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伦理、科学与民主、开放相统一的品质。我们应当在大学精神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真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崇尚,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它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川大精神
新四川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华西医科大学三个全国重点大学,历经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三强合并前的原三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各自的优良传统和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新四川大学精神应是原三校“学校精神”及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经过近十年的碰撞和融合,三强合一,终于融会成了独具个性的新四川大学精神,其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校风和校训上。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其表述应该简洁、明确,作为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便于对照、落实。新四川大学的校风概括为:“严谨、勤奋、求是、创新”。这八个字符合校风内涵、外延的要求,较好地继承和概括了原三校长期形成的优良校风,也体现了三强合并后的新川大所形成的新的文化氛围和校园风气。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其表述应比校风更凝炼、抽象,内涵更丰富深邃,能较好地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反映学校的独特气质,体现出学校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雍容高雅的名校风范。
新四川大学的校训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八个字语出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比较贴切地概括了今日之四川大学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与价值追求,有较强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一是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首先,它较好地反映了“三强合并”前的原三校不断融合、改革、发展的历史以及相互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原四川大学以1896年创建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历经“两院入堂”、“三水汇流”,前后融汇了不少蜀中名校的精华;1954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组建、尔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原成都科技大学,前前后后整合了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西大学、川北大学、西南农学院等院校的有关系科;原华西医科大学自1910年创办起,发展历程中曾与中央大学医学院、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齐鲁大学、东吴大学生物系、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联合办学,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十年代初高校院系调整时,其文理学院并入了当时的四川大学。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直接反映了新川大“三强合并”的现实。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八字方针的指引下,学校两次“强强合并”,终于“三强合一”,铸就了四川大学今日之辉煌。
二是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继承和创新是一所大学长足发展的不竭动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四川大学精英云集,人才荟萃,是生产和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基地,也是社会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和辐射源。一方面,学校扎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之中,成为弘扬民族优良传统,塑造凝聚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成为研究、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阵地;另一方面,又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善于吸收消化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融中,创造出高水平的人类文明成果,奏响继承与创造相伴、改革与发展并进的华美乐章。
三是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科学的发展需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聚集各类知识的涓涓细流,才能最终汇成人类知识的汪洋大海。四川大学学科较全,文、理、工、医、史、哲、经、管、法、农、教,各学科如众水相聚,相互激荡、相互融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从而不断产生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推动科学技术向着高、精、尖的层次发展。同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也是民主精神的体现。现代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各种文化思潮冲撞和对话的舞台,也是各家各派学术思想汇聚的大海,百家争鸣、百花
齐放,在不断的兼容并包中,促进多文化因子在广阔的校园时空中交叉渗透、交相辉映。
总之,四川大学的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和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以这十六个字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了川大人追求真理,刚正不阿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在历史层面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四川大学不断融合、改革、发展、创新的风雨历程;在文化层面上,展现了学校“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宽广胸襟和民主宽松的学术氛围。在我国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四川大学师生职工正在秉承和弘扬“川大精神”,并努力使之扎根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
三、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建设
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大学精神的历史、内涵和功能,着眼于大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应当着眼于大学精神的未来,着眼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建设。
首先,必须纯洁大学的精神家园。之所以重提精神家园的话题,是因为在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今天,大学精神与物质世界那种本应和谐美妙的关系正面临某种程度的异化。惟其如此,才更需要我们光大大学精神的传统,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的美誉,维护大学精神的圣洁,维护学术精神的尊严。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科学创造和人文关怀是人类进步的两个车轮,尽管它们的内涵、特质、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绝不是互相排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人文关怀获得新的理性工具、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人文关怀则向科学技术注入真、善、美的文化底蕴。在当今世界,把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作为培育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取向,既重要又迫切。因为,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之时,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精神道德领域的挑战,如克隆技术的诞生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以克隆人为攻关方向的科学研究,则可能使人类面临改变自身的危险;科学技术通过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在极大地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又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这一切都说明,培育大学精神一定要强调科学创造中的人文关怀,通过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的正确引导,保证科技进步造福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
第三,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大学教育理念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了,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了,因而教育理念也需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致力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校,更应当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作为现代研究型大学在思考教育理念创新的问题上,至少应充分考虑到这样几个因素:一是怎样在观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二是在体制上怎样真正形成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运行机制;三是怎样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四是怎样进一步强化科研,真正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以科研强势带动人才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服务;同时真正把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精神的建设不可能
孤立地进行,它必然要和世界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必须自觉加快国际化步伐,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把握新理论、拓展新领域,追踪新科技、创造新成果;在文化领域方面要与世界文化加强接触、扩大交流,沟通融会,吸取精华,创新知识;在培养人才方面,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育出一大批敢于攀登世界科技文化高峰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第五,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今天,中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承担着为民族振兴进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没有与世界科技、文化和人才培养一争高下的强烈竞争意识,就无法当此重任。因此,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无疑应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竞争意识注入大学精神,使之更具活力、更具时代特点。(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
来源:《光明日报》(责任编辑:蒋波)
第三篇: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观念的建设
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精神观念的建设
大连医科大学 马文元
摘要 大学的文化建设是由物质、行为规范和观念等相互制约的三个层面组成,在文化建设中处理三者的关系,对大学和谐发展,实现创新文化,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的人才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文化建设 素质 关系
在大学的文化建设中,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思维,面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转变传统办学观念,在条件许可的基础上,通过大学创新文化三个层面的建设,促进大学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科学与文化的交融,推进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建设,树立自己的大学形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1.物质视觉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显现层的大学组织文化载体,又称物质视层。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大学的环境、建筑设施、教学实验装备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这些物质视觉载体,凝聚着一个大学组织文化的抽象内容,是大学组织体在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在大学组织行为里积累形成的。
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与科研,首先要有一个适于开展教学与科研的基本环境,以保证教师和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有一个安全、健康、舒适、安定、合理的环境,顺利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建设的关键是在建设的过程中,能否真正体现“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的理念,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在设备得寸进尺硬件的建设上,应强调与其服务功能相匹配的适宜的环境条件等。“细节决定优势”在大学环境建设方面有重要意义,如硬环境方面的校舍、教学楼与教室、电子教学设备,学生的食宿与运动锻炼场地条件,科研环境条件设施,以及环境的绿化美化等,都需要经过规划,本着实用、耐久、先进、经济的原则来统筹规划。目前,在一些大学出现一种贪大求洋,过多占用土地资源,不顾需要和承受还贷能力的搞建设,以致影响正常的教学和科研运转,值得引以借。
大学的管理者要明白,大学的环境设备建设等设施仅仅是大学文化建设物质视觉层文化方面,这只是大学的全面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之一,是一个基础硬件,不能缺少。领导者要认识到,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积极因素,是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文化道德素质培养的提高。因为,这些条件是靠人去创造的,人才是大学健康发展的原动力。2.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层建设主要是指大学组织内的章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建设,它是大学组织文化核心层与外显层的中介,是由虚体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制度文化是中层的组织文化,又称制度层、规范行为准则层,这些制度层文化能具体地体现大学组织的文化特色,是一个大学中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教职工和学生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也包括大学内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关系等的组织结构设置和规范等。是大学和谐运行的保障。
目前许多大学追求高新发展,高楼大厦、现代化的建筑,许多专业的创建,机构设置的增加等,都使大学教职工等人员配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新变化,都需进行制度文化建设,需要建立与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规章条例和实施方案,才能保证大学教育发展或转型的顺利实现。制度是协调上下级之间、组织内外关系的纽带,或者说是一种无形的通道。正是通过制度建设,才能确立和规范教职员工与学生适应新变化行为的共同标准。3.精神观念的培植
一个大学的精神文化,是大学中深层次的核心文化,又称“精神观念层”。是指大学组织体中广大教职员工共同的意识形态、观念,包括学校的管理哲学、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人本主义、人文价值观、道德观念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核心。精神观念层面的文化,决定着制度行为层和物质视觉层建设和发展。精神观念是职工价值观的体现,是大学职工内心的稳定的态度,是组织文化中相对稳定的层次。
在大学精神文化建设、观念的转变等任务,应成为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与重点,是大学管理层需要十分重视的工作。精神文化建设,具体应抓以下几五个方面: 3.1确立大学发展目标
管理者要同全体职工一起,共同研究制定近期和远期的学校发展目标任务。如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教师培养、科研研究等目标追求。对有关争取省或国家级“重点大学”、重点学科或重点试验室建设的规划,以及校园建设规划,优秀教师、研究人才的招聘等等,都可作为大学组织的奋斗目标。
在确立大学组织目标时,要注意目标制定要科学、合理,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不能贪大求洋,不切实际,影响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
3.2提出大学的组织精神 组织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全校教职工的思想活动、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往往以标语、信条、格言和训诫等形式表现。如:医科大学的校训中,提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以质量为核心,优质、高效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等。”口号等精神理念等,都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3.3铸造大学形象 大学的组织形象是指得到社会认可的大学组织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或者说是一个大学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声誉。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和品牌。大学形象的形成与建立是与大学的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分不开的。也与在学的社会公关形象有密切的关系。是一个大学教育质量、科学研究水平、职工与学生素质、职工教学与科研道德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等以及在社会上和毕业生服务单位心目中的总的印象。一个大学的形象建立和维护,是一个长期努力的积累过程,是需要几代大学职工辛勤奋斗的结晶。
3.4强化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大学组织文化的总枢纽,把握住教师的为人师表,重视教育科研道德的培育,就把握住了大学组织文化的“总窍”。大学生教育是一项育人的工作,而人才又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所以,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要从小处入手加强道德教育。大学是一片圣洁的学术领地,必须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管理者要引导职工踏踏实实的做学问,认认真的搞教学和科学研究。同时能对职工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加以规范和教育,在市场经济文化低迷的年代,维护信一个大学的神圣形象。一个优秀大学精神的培育,往往同大学的领导密切相关,是几代人长期努力的结果。明白了学校文化与学校领导的关系,我们的领导者们就能担负起创建优秀大学先进文化的重任。3.5提高员工文化素养 文化的主体因素是人,人的素质是最重要的。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就要想方设法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和文化素养。“人员素质上台阶”在“组织管理上等级”,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成果,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人的整个大学中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只有重视职工的价值,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的为教学与科研服务,才能实现大学教育目标。
大学组织文化是由物质视觉层面、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层面和精神观念三个文化层面组成的,三者是相互联系、依存和制约的。大学组织文化建设必须明确三者的地位、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方式,这样才能使组织文化建设有层次、有计划、有重点地实施。
大学的人文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教学、科研的发展。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能够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使人善辩。”通过大学创新文化三个层面的建设,促进大学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当代科学与文化的交融。参考文献
1.夏临华
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
2004.9.9 2.马文元
《医学人文解读》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8年2月
第四篇:校园环境文化论文
校园环境文化论文
校园环境文化论文
对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而对于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来说,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一个学校兴衰荣枯的决定性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环境文化正以其“外显内隐”的行为模式感染着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激发着学生对某种价值的追求,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显示其独特的一席之地。
我们都知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这种影响不仅是潜移默化,而且是深远持久的。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必须得到重视和强化。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阵地
美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在一个整洁的校园内,学生是不会随地吐痰的;在一个幽静的校园内,学生是不会高声嘶叫的;在一个充满现代文化气息的校园内,学生是可以陶冶情操的。美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2、、校园环境文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舞台
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而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美好的校园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所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文化信息源,能够对学生进行有利、积极的刺激,从而促使他们智力的发展。美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温暖、和谐、充满高雅文化气息的校园里,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种能让学生才华得到升华、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发展的校园环境文化创设实践活动,正是实施素质教育极好的内容。
3、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开始发展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滋生唯利是图、损人利已等现象。而这一切腐朽落后的文化思想,已悄然渗入校园,使品位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出现了表层性、世俗性倾向。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竞争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的学校,就如同一具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躯壳。要想实现学校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超越,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实现长盛不衰的发展梦想,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校园环境文化的设计与塑造
营造良好的校园自然环境和人工物质环境
近些年来,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了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和设施建设,为学生创造了高品位的学习生活环境。除了原有的二幢教学楼,去年新建的一幢学生宿舍楼与洋溢着时代、艺术气息的音乐楼,美术楼相映生辉,成为阳明镇的一道亮丽风景。我们不仅在教学楼与艺术楼的走廊钉挂名人画像、在交通主道树起名言警句,“努力使学校的墙壁讲话”,而且在每一棵植物上悬挂植物名称的标牌、在草地上树起“爱护小草、人人有责”的警示牌,“努力使每一棵草都有生命”。艺术雕塑、地理园、图书馆、美术展览室、板报橱窗„„每一景,每一物,都是无声的教育者,都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发向上的感受。
追求高品位的校园心理环境
校园环境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园心理环境,它集中体现在师生的精神面貌、校风、学风、集体舆论、校园精神、学校形象等方面。历史上中外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荀子说:'篷生麻中,不扶而直'。校园心理环境是影响师生心理导向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生活心理环境、人际关系心理环境和道德心理环境。
校园内的政治生活心理环境指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心理态度,是对政治的信仰、政治地位的心理追求和对学校强制性的各项>规章制度的遵守以及对学校各种政治活动参与和支持等形成的一种心理表现。我校在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路线,坚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正确的办学方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广大教师在政治上进行培养,采取强有力的德育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党总支的作用,不仅在教师中发掘、培养优秀的党员干部,还鼓励、支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中生入党。在政治思想教育中,充分发挥党员、共青团员的榜样作用,以召开党支部会议、主题班会的形式正确引导师生的政治追求,激发师生的政治热情,让他们的政治愿意得以充分体现,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在政治上形成一种校园内部的群体规范、群体认同感和群体内聚力。
人际关系是校园心理环境的核心,它包括师生关系、学生之间关系、教师人际关系三部分。上述几种人际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影响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在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要用榜样示范学生,用爱心关心学生,用温情感化学生,用语言激励学生,用心沟通学生,用智慧影响学生,用纪律约束学生,达到师生相互尊重,心心相通。同时,教育者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共处、关心他人、团结互助,正确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作为一种榜样作用,对学生的人际关系也发挥潜在的影响。团结协作,讲究群体意识,则会事业有成,相反,文人相轻,相互拆台,则有百害而无一利。我校多年来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年年召开班主任经验座谈会,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处处平等交流,次次耐心教诲,天天鼓励表扬,时时关注进步。对心理有障碍的学生,学校还开设了学生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学生心里疑团、怨气,开启学生封闭的心理,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消除学生的冷漠、固执、偏见与逃辟现实的情绪。
伦理道德在政治思想上和上层建筑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现实,可以控制个人情绪,可以调节社会关系,在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上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起到的特殊作用。一位哲人说过,“学校是一方净土,净土需要弘德”,因此,营造良好的道德心理环境,对学校建设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用共同认可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体师生的各种行为,而且在学生的道德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校在思想道德建设中,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充分发挥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组织各班级订阅《河源教育》、《和平教育》等报刊,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区分“真、善、美”。德育处在这方面更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定期组织学生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通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图片展活动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和>规章制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创设炫烂多彩的活动环境
校园环境文化作为学校的一个生态系统,其活动环境是指社团学术活动以及满足师生不同需要的文化娱乐活动等。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之所在。活动形成的校园文化,既是物质文化的动态表现,又是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我校是体艺类特色学校,为了丰富学校的文化生活,给体艺类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在特色教育处与团委的筹划下,学校准备今年重点抓好舞蹈队、合唱队和民乐队的建设,在十月份举办一次综合性较强、水平较高的艺术节。这几年每年一次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校运会”不仅让音乐、体育类特色生专业技能长进不少,而且激发了全校师生“以阳明人为荣”爱校精神。最值得一提的是美术特长生的画展,不论是校内展还是校外展,好评如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除了这些体艺类的活动,我校团委、学生会创办的校刊《拓荒者》一直在小县城颇有影响力:学生新作品的创作发表、小记者的采访、文学交流会等等活动,推动了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也是参与者,为了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我校还多次组织教师进行象棋比赛、>演讲比赛,投篮比赛、书法比赛,乒乓球比赛、年级篮球赛。在炫烂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无形地就形成了团结、和谐、融洽、民主、友好、合作的关系。
一所学校,基业常青的奥秘是什么?那就是这所学校的文化。文化建设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美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我们学校倡导这样的价值信条:“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我们用文化引领学校的各项建设,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走向优秀、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第五篇:敢为天下先——武汉大学校训承载的“武大精神”
敢为天下先——武汉大学校训承载的“武大精神”
陶德麟书写的武汉大学校训
珞珈山麓,东湖之畔。中西合璧,古朴典雅。历经沧桑,流风甚美。
百余年的风雨历程,铸就了武大“敢为天下先”的独创精神。
武汉大学,历经3个不同时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校训。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的“朴诚勇”、国立武汉大学的“明诚弘毅”,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其底蕴一脉相承,而又闪烁着时代光辉。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湖北自强学堂。他认为,“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便是武汉大学的前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诞生于救亡图存的洪流中,匡时济世、奋斗不止的“自强”精神,成为武大精神的不竭源泉。
五四运动前夕,国立武昌高师校长张渲制定并亲笔题写“朴诚勇”校训,激励师生无伪、无妄、无畏,具有“质朴无华”的美德、诚信实干的品格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1928年,李四光先生骑着毛驴,与林学家叶雅各一起,为国立武汉大学勘定了珞珈山麓东湖之滨的新校址。校长王世杰带领师生开展建校运动,“披荆榛,拓荒野,化荒郊为学府”(胡适语),建造美轮美奂的早期建筑,种植荫庇后世的玉树琼林。在武大校园里,树木树人,薪火相传,诠释了“明诚弘毅”的校训精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抗战期间武大西迁四川乐山,一身学问的历史系主任吴其昌,身患重病仍坚持上课。他说,“战士当死于沙场,教授当死于讲堂!”终至病倒讲台,英年早逝。
在乐山,校长王星拱广揽英才,学校大师云集,在艰难困厄中谱写了热血救国、学术报国的辉煌篇章,武大跻身“战时四大名校”。当时在校的师生中,后来有12人成为院士。那段峥嵘岁月,浸透了一种永远感召武大人的精神力量。
武汉大学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是关于学者的“传奇”。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武汉大学文学盛极一时,外文系的袁昌英、中文系的苏雪林和凌叔华三位女作家,被称为“珞珈三女杰”,享誉文坛。
20世纪40年代,同在美国哈佛大学留学的韩德培、吴于廑和张培刚被称为“哈佛三剑客”。他们是法学、史学和经济学领域的学术大师。
文学院先后聚集了一批现当代中国著名的学者,杨树达、黄侃、郁达夫、沈雁冰、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周建人、刘异、谭介甫、朱东润、游国恩、苏雪林、高亨、冯沅君、朱光潜、沈从文等,声震四方;20世纪50年代,中文系学术鼎盛,教师队伍阵容强大,刘永济、刘赜、徐天闵、陈登恪、席鲁思、黄焯、程千帆、沈祖棻等“五老八中”,闻名遐迩。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武大学者即在《自然》《科学》上发表了8篇文章;如今,谭崇台、刘纲纪、冯天瑜、胡德坤、舒红兵、周叶中等知名学者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院士方阵”120余人挑起教学科研大梁。
校训精神孕育了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传统。
最近,博士生陆庆全破解了西药合成金属残留这一世界性难题。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发表后,不仅引得德国院士撰文点评,而且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无金属催化”的研究热潮。
武汉大学被誉为“创新人才的摇篮”。改革开放之初,武大走在时代大潮的最前沿,老校长刘道玉率先推行学分制等一系列改革。2004年,武大首创以“质量”和“创新”为中心的研究生质量教育培养模式。今日武大注重对学生进行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校训既展示了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又陶冶了一代代武大人的理想情操和价值追求。现行校训延续传统又与时俱进,1993年,时任校长的著名哲学家陶德麟发动师生讨论,凝炼出八字校训后,镶于学校正门壁墙,成为师生座右铭;2013年镌刻于新建校门广场的校训石上。有声有形的武大校训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校友欧阳予以学报国,“外国人能干的,我们中国人也能干!”他研制出我国第一座军用核反应堆,完成了第一个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
桂希恩教授以行立德,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疫区调查,拉响了艾滋病在中国大地蔓延的警报。“一个教授的5年,将惠及整个民族500年!”
武大先后有100余人次参加了我国全部30次南极科考,鄂栋臣教授等数签“生死状”,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创造了多个中国和世界第一。
30年接力科考谱写“传奇”,他们勇敢挑战人类极限,这些感人的故事,正是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所承载的武大精神的生动体现。
太多的名字值得铭记,太多的故事需要传承。现在校长李晓红对校训这样解读:办顶天立地之大学,育顶天立地之人才;树创新、创造、创业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