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绝对值练习题2
课前导学:
1、距原点一个单位长度的数是_______________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数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距原点 个单位长度.________和________距原点4个单位长度距原点最近的是__________.2、像1,2,4,0分别是±1,±2,±,±4,0的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该数的绝对值.如:+2的绝对值是2,记作|+2|=2
-2的绝对值是2,记作|-2|=2
因此绝对值是2的数有_____个,它们是_____,绝对值是10 的数有_____个,它们是_____,那么0的绝对值记作:,-100的绝对值是_____,记作:||=_____.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一个数a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_______.2.-|-7.3 |=_______,-|-64|=_______,-|+12|=_______,-|+0.75|=_______,+|-23|=_______,+|-15|=_______.3._______的倒数是它本身,_______的绝对值是它本身.4.若|m-1|=m-1,则m_______1.5.若|m-1|>m-1,则m_______1.6.若|x|=|-4|,则x=_______.7.若|-x|=|-3.2|,则x=_______.二、选择题
1.|x|=2,则这个数是()
A.2B.2和-2C.-2D.以上都错
2.| a|=- a,则a一定是()
A.负数B.正数C.非正数D.非负数
3.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为m,则这个数为()
A.-mB.mC.±mD.2m
4.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那么这个数是()
A.正数B.负数C.正数、零D.负数、零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它自身
B.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
C.若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D.-a的绝对值等于a
三、判断题
1.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也相等.()
2.若两个数相等,则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相等.()
3.若x
四、解答题
1.若|x-2|+|y+3|+|z-5|=0
计算:(1)x,y,z的值.(2)求|x|+|y|+|z|的值.2.若2
一、填空题
1.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小,则该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离原点越___.2.-8的绝对值是_____.3.绝对值最小的数是_____.4.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_____.5.如果|a|>a,那么a是_____.6.绝对值大于2.5小于7.2的所有负整数为_____.7.将下列各数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 1,3,|-4 |,0,|-5.1|
8.如果-|a|=|a|,那么a=_____.9.已知|a|+|b|+|c|=0,则a=_____,b=_____,c=_____.10.比较大小(填写“>”或“<”号)
(1)-3 _____|-3 |(2)|- 10|_____0
(3)|- 9|_____|-0,2 |
11.计算
(1)|-2|×(-2)=_____(2)|-2|×5.2=_____
(3)|-18|-7 =_____(4)13-|-5.3|=_____
二、选择题
12.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
A.大于0B.小于0C.不大于0D.不小于0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大于它本身
B.只有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
C.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D.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负数
1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x|=|y|,则x=-yB.若x=-y,则|x|=|y|
C.若|a|<|b|,则a<bD.若a<b,则|a|<|b|
三、解答题
15.某班举办“迎七一”知识竞赛,规定答对一题得10分,不答得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今有甲、乙、丙、丁四名同学所得分数,分别为+50,+20,0,-30,请问哪个同学分数最高,哪个最低,为什么?最高分高出最低分多少?
16.把-3.5、|-2|、-1.5、|0|、3、|-3.5|记在数轴上,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
第二篇:初中一年级绝对值专项练习题
已知1
(1)(丨9x-3丨)/(x-3)+(丨x-1丨)/(x-1)
(2)(丨x-1丨)+丨3-x丨
综合提高
一、填空题
1、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的数是
2、│x│=│-3│,则x=
,若│a│=5,则a= 3、12的相反数与-7的绝对值的和是
二、选择
4、下列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A、│-5 │和- 5
B、│-5 │和-1/5 C、│-5 │和
D、│-5 │和 1/5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正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一个负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C、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D、任何数的绝对值 一定是正数
6、│a│= -a,a一定是()
A、正数
B、负数
C、非正数
D、非负数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有理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也一定不相等 B、任何一个数的相反数与这个数一定不相等
C、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有理数不相等
D、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且符号相反,那么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
8、-│a│= -3.2,则a是()
A、3.2
B、-3.2
C、3.2
D、以上都不对
三、解答:
9、已知│x+y+3│=0, 求│x+y│的值。
10、计算│0.25│×│+8.8│×│-40│
探究创新
1、│a-2│+│b-3│+│c-4│=0,则a+2b+3c=
2、如果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x的绝对值是1,求代数式 +x2+cd的值。
3、已知│a│=3,│b│=5,a与b异号,求│a-b│的值。
第三篇:2.4绝对值不等式练习题
2.4绝对值的不等式练习
1.不等式3x42的整数解的个数为()
A0B1C2D大于2
2.已知ab,ab0,那么()AabB1
a1
bCabD1
a1
b
3.不等式x3x1的解是()
A2x5Bx36Cx2D2x3
4.不等式x5x6的解集为()A{xx1或x6}B{x2x3}CD{xx1或2x3或x6} 2
5.不等式2x15x的解集是
6.如果不等式
7.不等式1x33的解集是
8.解下列不等式:(1)x
9.使不等式x4x3a有解的条件是()Aa1B1
10a1Ca1
101x1x2和x13同时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2)x1x23D0a1
第四篇:1.3绝对值练习题-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3 绝对值
【基础练习】
知识点1 绝对值的意义
1.(1)数轴上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所以|2|=;
(2)数轴上表示-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所以|-2|=;
(3)数轴上表示0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 ,所以|0|=.2.[2020·青岛]
-4的绝对值是
()
A.4
B.-4
C.14
D.-14
3.有理数a,b,c,d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1,这四个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是
()
图1
A.a
B.b
C.c
D.d
知识点2 绝对值的计算
4.[2020·德州]
计算-2020的结果是
()
A.12020
B.2020
C.-12020
D.-2020
5.若|a-2|=0,则a=.6.[教材例1变式]
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35,+6.3,-32,12,312.7.[教材课内练习第4题变式]
计算:
(1)-43--12;(2)|-49|×17;
(3)|-3|-|-1|+|-3|.【能力提升】
8.数轴上到-2的距离等于3的数是
()
A.3或-3
B.-5
C.1
D.1或-5
9.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是.10.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是.11.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则这两个数分别是.12.已知|x-1|+|y-3|=0,则xy=.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a|一定是负数;②两个数只有相等时,它们的绝对值才相等;③若|a|=|b|,则a与b互为相反数;④有理数的绝对值不小于0.14.已知a,b,c为有理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2所示.图2
(1)试判断a,b,c的正负性;
(2)在数轴上标出a,b,c的相反数对应的点;
(3)根据数轴化简:
①|a|= ,②|b|= ,③|c|= ,④|-a|= ,⑤|-b|= ,⑥|-c|=;
(4)若|a|=5.5,|b|=2.5,|c|=5,求a,b,c的值.答案
1.(1)2 2(2)2 2(3)0 0
2.A 3.A 4.B
5.2
6.解:-135=135.|+6.3|=6.3.|-32|=32.|12|=12.312=312.7.[解析]
先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符号,再计算.解:(1)原式=43-12=56.(2)原式=49×17=7.(3)原式=3-1+3=5.8.D
9.非负数(或0和正数)0
10.0,±1,±2
11.2和-2
12.3
13.④ [解析]
①-|a|不一定是负数,当a为0时,结果还是0,故错误;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也相等,故错误;③当|a|=|b|时,a与b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故错误.14.解:(1)由数轴可得a是负数,b是正数,c是正数.(2)如图.(3)①|a|=-a,②|b|=b,③|c|=c,④|-a|=-a,⑤|-b|=b,⑥|-c|=c.故答案为-a,b,c,-a,b,c.(4)因为|a|=5.5,|b|=2.5,|c|=5,且a为负数,b为正数,c为正数,所以a=-5.5,b=2.5,c=5.
第五篇:绝对值说课稿
七年级上册数学绝对值说课稿
斫曹中学
周定轩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绝对值内容。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学生已经认识了数轴,并知道相反数的概念,能够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也已经知道数轴上的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会比较这些距离的大小,并初步体会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借助数轴引出绝对值的概念,并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发现绝对值的性质特征。让学生直观理解绝对值的含义,不要再让绝对值符号内部出现多重符号和字母,多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归纳、验证学到知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符号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2)通过探索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数轴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形成“脑中有图,心中有数”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发展学生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说教法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二环节 :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第三环节:应用迁徙,巩固提高;第四环节:总结反思,拓展升华;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觉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不够,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数学活动。部分学生惧怕在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合作学习的过程不是很令人满意。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图画,并回答问题“小黄狗、大白兔、小灰狗分别距离原点多远?”,利用图画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入主题的重要环节。
第二环节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引入绝对值概念:
学生经过情境感知,初步认识绝对值,并通过对其概念的理解求一个数的绝对值。通过学生对距离的思考,对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进行观察对比,从而得到他们的关系。学生从“特殊~一般”分类归纳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并通过归纳,总结出绝对值的内在涵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三环节:应用迁徙,巩固提高
对本节知识进行巩固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效果:通过以上题组训练,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并进一步明确了绝对值的内涵和意义,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
第四环节: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总结: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
2.本节学习的数学方法。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教材P12~13 :
1,2, 3题
导学案:反馈检测 必做题
部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一个三只动物离远点距离的问题情境,使得本节课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然后安排同学间互相合作交流,给同学们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同学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原本难以理解的绝对值概念变得简单。
一个数的绝对值实际上是数轴上该数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的数值,而这种几何解释反应了概念的本质,学生在对概念理解的基础上,最后再概括上升到形式定义上来,这样比较符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同时使得绝对值概念的非负性较扎实的基础。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教学,如果把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了,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下运用数学方法驾驭数学知识,就能逐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并对小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包括知识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合作中注意的问题及对学困生的帮助等,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各位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