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国有企业统战工作的地位与作用
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在建立新型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的过程中,随着用人制度改革、薪酬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企业的统战工作表现出更多的经济性特点,统战工作中的社会职能逐步被削弱,统战工作在企业中的位置下降,影响力减小。这些现象,使不少统战工作人员和统战对象产生了困惑。为此,笔者就统
战工作在国企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一些浅见,供大家商榷。
首先要明确地位。国有企业统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随着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入,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时,企业统战工作要服务企业的中心工作,把统战工作与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完善民主管理、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和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做好各基层企业的统战工作,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充分调动企业各方面统战对象的积极因素,这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内在需要,是保证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顺利实施公司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
其次,统战工作具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职能。国有企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济基础,国有企业的广大职工包括广大统战成员在内,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做好国有企业的统战工作,对于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和凝聚广大统战对象,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致力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统战对象也涵盖了各个方面,包括党外知识分子、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少数民族职工、信教职工、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做好这些人员的统战工作,有效协调他们的利益关系,能够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对于搞好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统战工作具有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重要作用。要鼓励和支持统战对象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统战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统战对象的知识和技术优势,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建言献策,提合理化建议,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建功立业。
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各企业都把打造“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发挥统战对象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爱企业、作贡献、献良策”活动,激发统战对象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的精神风貌,为企业安全生产作出积极贡献。
再次,加强和改进企业统战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独特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着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任务。企业是社会组成的基础单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建设现代和谐企业,对此统战工作也具有独特优势,负有重要责任。
企业党组织要做到通过与党外朋友的广泛交往,深入了解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和意愿,并善于通过广泛深入的协商和讨论,使党的主张和方针政策、企业的重大决策成为广大统战对象的共识,使不同群体和职工群众的实际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掌握和切实解决,将对建立和谐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将党建成为公司发展的源动力:长期以来,企业党建是以“围绕”“融入”“服务”的角色参加企业活动,始终定位于客体状态。国有企业党建事实上是一项以关心人,教育人,培养人为根本目标的工作。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因此党建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不是客体,而是义无反顾的主体,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4月28日中国移动集团召开“两学一做”教育动员部署大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巡视央企就是给所有国企和金融机构击一猛掌,唤醒党建党规党纪意识,把管党治党责任扛起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起来,把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体现出来。只有这样,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集团公司党组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专项巡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巡视组的反馈意见,认为巡视组指出的问题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深受触动、令人警醒。中国移动腐败案件频发,腐败蔓延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映出中国移动党的建设滞后,“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教训极其深刻,集团公司党组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中央巡视和巡视整改,党组深刻认识到,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对中国移动的领导,具有极端重要性,是重大政治原则。我们队伍的现实状况怎么样呢?
一边是:今年来中高层管理系列腐败案件不断(痛心);奋斗了10多年中国移动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困惑)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而干的情绪蔓延(迷茫);队伍难带、工作难做的为难情绪在管理层中普遍滋生。另一边:关注员工成长的队伍缺位错位现象没有明显改善;党的各级基层组织作用没有明显的提升;“一岗双职”履行“一岗双责”的现象没有明显扭转;【这么多年来我们的队伍谁在管?--KPI】这就是:中央巡视组报告指出“党组织作用弱化、地位虚化、功能空化现象在集团各级企业不同程度长期存在”导致的苦果。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党组(党委)要增强“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意识,将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为头等大事,作为自身的主责主业主阵地。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要增强党的意识,落实好“一岗双责”。要强化企业党组织地位和作用的教育。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坚定信仰 明确责任 树立信心 迎接考验 国有企业党建是历史的必然 为什么要在企业建设党组织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政治核心作用—“五个要不要”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不要建立共产党的组织。有人借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同国际惯例接轨,主张取消企业党组织。
2、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党组织还要不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一些人认为确立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不相容。
3、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还要不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一度时期有人说:“党管干部是地方党委的事,企业实行党管干部没有依据”
4、在企业管理中要不要支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些同志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不适用于行政首长负责制的经济组织
5、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要不要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是商品,不存在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问题。
必须不断提高企业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中国移动从传统的邮电企业脱胎而来,通过海外上市和引入KPI考核制度,极大促进了公司的业务发展,公司上市以后党建工作遇到了一些新的课题,个人干部曾经有过模糊的认识,在海外上市后把自己当做外企,不注意党的工作,这是不行的。中国移动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不但不能弱化,还要不断的去加强。
为什么要在经济组织里要设立党组织?建立一个党,巩固一个党,发展一个党,需要理想,需要主义,也还需要经费。富于理想的中国共产党人,争论了很长时间才承认了这个现实。*能证明什么?那就是一个政党、一个社会团体独立与否很多时候并不在于领导人的主观意识如何,而在于你是否具备客观条件和领导人能不能创造性地具备这样的客观条件。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人要想改变这种对共产国际的依附关系,不仅有赖于政治上、军事上经验的成熟,更要在经济上一定要找到立足之地,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党对企业的认识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
1、国有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2、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导力量;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
4、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物质基础。
国有企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因此,国有企业是党的事业和国家利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度统一的集中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有企业是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于一身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
结论:如果说过去经济是建党立国的重要物质基础,那么现在经济就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是执政党推动社会变革的生命线所在。因此党牢牢抓住国有企业的发展就是历史的必然!
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指挥枪的绝对领导原则。党组织建在国有企业----确立党对经济的绝对领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关系变革的必然要求。对于生产关系变革的顶层设计,必须遵循下面两个原则:一是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消化并促进生产力;二是必须确保党对生产关系的绝对驾驭。
党对生产关系的绝对驾驭,决定了党对剩余价值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剩余价值的所有权是政权的基础,是政党进行阶级统治的基础和保证,决定了政权的稳固性;剩余价值的分配权则决定了政权统治的长期性。因此,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绝对领导,必须建立以中央国有资本为主导、以所有制为纽带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我党长期的经济发展路线和指导方针。
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国有企业就是赋有政治任务的经济集团。国有企业党委书记
国有企业党组织历史作用轨迹:1从这个时刻起厂长、总经理的法律地位得到保障,企业的人、才、物高度集中,企业工作效率得到明显地提高。2但与此相应的对权力的监督保障机制却没有得到同步建立,造成实际运行中企业的厂长(经理)独断专行,党组织无力监督和无法监督的状况。
党章32条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厂长)依法行使职权;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开展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所谓政治核心,就是党对企业的政治领导权】 “三管”任务:“管方向、管干部、管资产”是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任务。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坚持国有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企业贯彻执行,确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中央明确的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其中“中国特色”特别重要,否则就与西方企业没有区别。
2、坚持党管国有企业干部的原则,按照管理权限,依法选派、推荐国有产权代表和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并对他们实施教育、培养、考核、监督。党的性质决定,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就是由国有企业广大职工的先进分子领导国有企业。
3、坚持党管国有企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通过企业的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在实现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党委书记的作用:班子的“主心骨”作用
善于把方向-政治敏感性强、原则问题不退缩、不符合;善于统全局-坚持大事大抓,统筹兼顾,避免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善于抓班子-严格党委议事决策规则,强化班子成员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履职尽责的监督;善当班长-“在一班人之中、不在一班人之上”“高人一筹,不高人一等”;善纳群言-党委议事决策做到不在开会前“个人定调”,不在讨论中“个人定音”,不在形成决策时“个人定局”;善聚人心-用事业聚合人心、讲真理不讲面子、达成班子真正的团结 国有企业党委书记的作用:企业党委书记是企业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党的工作的组织者,是党委日常工作的主持者。
是企业的政治核心和重大决策制定的参与者;是企业经理班子的强大支持者;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者;是职工代表大会的支持者;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者。一班人的“班长”作用
1、“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一岗双责”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具体措施。有利于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党组织管大事、顾全局,紧密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开展工作;有利于企业党组织抓企业内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利于企业党组织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形成强有力的监控体系。
2、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工作,是党委班子的班长,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党委工作中起组织、协调、监督作用,通行政领导目标一致,共同对企业负责,领导纪委、工会、共青团等工作。党委书记作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按照工作分工,虽然主要侧重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但是,还有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的职责,涉及企业全局性的工作党委书记都得参与,都得负责并承担责任。
党委工作制度:
1、公司基层两级中心组学习管理制度;
2、党委议事制度;
3、企业党政主要领导在重大问题决策前的沟通制度;
4、党组织负责人参加经理办公会制度;
5、党组织、董事会定期听取行政工作情况制度;
6、党委听取工会、共青团工作回报制度;
7、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
8、党员代表会制度;
9、调查研究制度;
10、党的“三会一课”制度;
11、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12、党内争先创优活动制度;
13、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4、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15、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管理制度;…
毛泽东关于党委工作的论述:一是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二是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三是“互通情报”;四是不懂得和不了解的问题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五是学会“弹钢琴”;六是要“抓紧”;七是胸中有“数”;八是“安民告示”;九是“精兵简政”;十是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十一是力戒骄傲;十二是划清两种界限。
善于发挥党务工作的优势:组织优势-广泛分布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地位优势-执政党在企业的核心领导群体;传统优势-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政治优势在企业管理中成本最低、效果最优。
政治素质要求: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忠诚干净担当。是党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 新时期企业基层党建工作
国有企业:国际惯例中,国有企业仅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或联邦政府投资或参与控制的企业;而在中国,国有企业还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资参与控制的企业。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指企业全部资产归国家所有,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登记注册的非公司制的经济组织。不包括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国有独资公司。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
中国移动19971023在香港上市,股票号码0941/中国移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决定国有企业各级党组织作用:国有企业领导人首先是国有资产的守护人,党的书记更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第一监护人;国有企业领导者还必须成为企业未来骨干的培养者;党的书记首要任务是关注班子、关注干部、关注部队的政治素质与责任意识;国有企业领导人,仅仅具有一般意义的职业经理人要求是不够的。
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党的建设滞后于公司的发展,党建工作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公司各级党组织要增强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扭转党建工作的错位、缺位和失位。
结合中国移动的实际,党的建设要重点做好十一个方面的工作:(2+9)
1、坚持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2、强加责任追究,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3、以创建“四号”领导班子为目标,注重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4、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力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5、着眼于公司长远发展,大力培育高层次人才队伍;
6、以抓基层打基础为主线,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
7、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强化党的作风建设;
8、践行以人为本理念,创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9、提升企业文明程度和员工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10、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11、发挥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本职工作)把企业优秀的员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的管理骨干,向党员群众灌输党的基础知识。
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第三篇:教材地位与作用
高中数学说课稿:《正弦定理》优势说课稿范文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三角函数,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三角形中,而学生们在解决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问题,就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根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学法: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动手尝试相结合,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45°,C=30°,c=10cm(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1)a=20cm,b=11cm,B=30°(2)c=54cm,b=39cm,C=115°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
(九)作业布置
P10习题1.1A组习题1。
第四篇: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论文题目: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内容提要】
二〇一一年四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两句话曾让许多师范生为之自豪。但是当教师面对调皮的学生茫然失措,当教师的教学受到指责的时候,当教师在工资待遇方面不如他人的时候,人们对此就产生了怀疑与动摇。曾几何时,教师工作被比喻为蜡烛、春蚕,教师的形象被描绘为羸弱的身体,早生的华发,让我们的师范生躲闪不及。教师职业到底是什么?能否给教师职业以合理的定位?
教师这一社会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说国家是教育的基石,那么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由此可见,教师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
【关键词】教师 学生 学校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两句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关于教师的评价了,这两句话也曾让许多师范生为之自豪。教师职业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说说教师的概念,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个词;从狭义看,教师指学校的专职工作人员,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从这一意义上看,教师是受社会委托在教育机构中对学生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专门人员。
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等最终都是通过教师的职业角色和具体劳动反映出来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教师的具体劳动特点与教师的角色。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既不同于物质生产劳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生产劳动。因为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劳动的手段是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和智慧,并且是在教师和劳动对象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则扮演着学习指导者、行为的榜样、心灵培育者、学生的朋友以及教育研究者这多方面的角色。
教师的角色和具体劳动体现了其地位与作用。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指教师职业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它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客观基础。一般说来,某一职业社会影响的大小与其社会地位高低成正相关。首先,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着,在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文化知识的再生产,丰富着文化知识;其次,教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通过理论建构、活化和创新知识、品德示范咨询宣传等工作直接参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再次,教师是人才生产的主要承担者,担负着培养年轻一代的重任,在学生发展中起着引导作用。教师的社会地位则体现为教师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专业地位和职业声望四个方面。
(1)经济地位 教师的经济地位指教师工作所获得的物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医疗、保险退休金福利待遇,它是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最基础的指标。包括两方面:①按时足额获取工资报酬。教师享有按时足额获取工资报酬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②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具体表现为:寒暑假期带薪休假。享受教龄津贴和其他法律规定的津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予以补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城市教师住房的建设、租赁、出售实行优先、优惠。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中小学教师解决住房提供方便。教师的医疗同当地国家公务员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对教师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因地制宜安排教师进行休养。医疗机构应当对当地教师的医疗提供方针。教师退休或者退职后,享受国家规定的退休或者退职待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适当提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退休教师的退休金比例。
自古以来,我国普通教师的经济待遇一直低下,俗话说“家有一斗粮,不当孩子王。”现代社会虽然重视教育,但是不同的国家,仍然存在着三种不同类型的教师经济地位,即相对于其他职业的工资报酬有高于型、持平型和低于型。我国属于低于型,在国民经济12个主要行业一直排倒数第几位,目前略有提高。
(2)政治地位 教师的政治地位指教师行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教师的政治身份获得、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参与度、政治影响力等。《教师法》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一规定,实质上是确立了教师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使教师既不同于传统的自由职业者,也有别于国家公务员。同时,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这一规定写进了《教师法》第六条。教师节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政治地位,使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前提。
古代社会,教师由官吏或神职人员兼职,政治地位较高。在公共教育制度完善后,西方的教师与政治集团和教会逐渐分离,职业特征明显,政治色彩减弱。但是一些国家又开始致力于提高教师的正孩子地位,如德国公立学校教师是国家公务员;日本国立学校教师是国家公务员,公立学校教师是地方公务员;英、法两国学校教师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在这些国家,教授享有较高的政治待遇。
建国后,尽管我国教师一直被定为公家干部,但是政治地位长期比较低下。“文化大革命”中,教师被诬蔑为“臭老九”,将教师推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知识分子政策得以落实,教师政治地位才开始恢复。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教师的节日。特别是1993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颁布和实施,为维护和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奠定了法律基础。
(3)专业地位
专业地位指教师职业的专门性问题。职业是根据人们参与社会劳动的性质、内容、形式等标准划分的社会劳动者群体。社会学者根据职业的本质、特征将其划分为专门职业和普通职业。所谓“专业”是“专门职业”的简称,即区别于一般职业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门职业。专门职业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影响能力,需要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任职前必须接受过专门的教育;二是奉献精神,提供专门的社会服务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三是专业权利,拥有专业自主权或控制权,如对从业人员的聘任、解职等方面的权限属于专业内部,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权利,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专业内部设有资格评价标准(资格证书、职称级别)、专业行规和工作体系等。
教师的专业地位表现于教师享有的教育教学权、科研发展权、考核评价权、民主参与权等基本权利之中。
①教育教学权。教师有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专业地位的基础。教师有权进行教学内容安排、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义务,该项权利不可放弃,它是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基础。
②科研发展权。教师可以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专业发展权是教师专业地位的核心,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法律保证。教师离开专业发展就只能充当“教书匠”,而不能发展成为“教研家”。这样,教师自身既不能得到提高,也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科研发展权包括两项权能,一是教师有自主科研的权利,二是教师有寻求进修、培训的权利。
③考核评价权。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这项权利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具体包括:教师有权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长、就业升学等方面的发展给予指导;教师有权对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有权运用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④民主参与权。教师有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在教育民主化的推动下,校本管理发展迅速,教师民主参与权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民主参与不仅有利于学校决策的科学民主,而且对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极大的推动,也有利于学校民主文化的生成。
中国古代,教师职业没有确定的从业标准,是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见过后由于教育发展快,教师短缺,大量补充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曾经一度达到5800000人,严重影响了我国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师范教育发展很快,为中小学输送了大量具有合格学历的教师,并且对学历未达标的教师进行了补偿教育。但是,从教师专业化角度衡量,我国中小学教师总体的专业素质仍有待于提高,所以,我国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
(4)职业声望
教师的职业声望是指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评价及认可程度。教师职业声望反映了交换四行业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相应的价值判断。1985年,我国就“国民的职业评价与职业选择”问题,对76000多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中小学教师被公认经济收入处于低层(仅位于待业青年之前,在真正意义的职业中属最后一位),但在职业选择时却位居第五,高于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个体户、民办企业人员与农民。1989年6月20日《报刊文摘》报道:1989年,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市民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发现中国21种全民所有制职业中,教师形象最佳,排位第一。从总体上看,我国教师的职业声望一直是比较高的。当然,职业声望与真实的社会地位仍有一定的差距,并且有时职业声望可能只是反映人们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向往和怀念,并不能预测职业发展前景。
在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和保障的同时,教师的作用发挥程度不仅能够反映教师工作的内在价值,而且对教师地位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地位最终取决于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表现程度,只有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作用,教师的地位才能够得到保障。我们分别从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学校的关系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三个角度分析教师的作用。(1)从校长与教师的关系看教师的作用
传统的学校管理理念认为,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具有上下级的关系。这种主张的前提预设是校长是教师公益的代言人,为履行这样的职责校长应当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权力,这是科层领导权威的典型表现。这样的领导理念需要改进。它要求校长不能简单地套用科层制理论管理学校,要看到学校具有的特殊性。要避免科层权威的驾驭,因为教师作为专业人士,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环境,而这样一种环境在科层权威领导下的学校是无法实现的,更多的需要专业权威、道德权威和心理权威型领导来驾驭。要防止校长绝对权力的滋生。社会常识告诉我们,校长并不总是能够完全代表教师的利益,甚至是学校的利益。由于学校管理监督机制的薄弱,校长的权力有时还表现于“绝对的权力”,而已有原理表述“绝对会产生腐败”。
因此,我们需要更新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管理理念,重新审视校长与教师的关系,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尽快转变校长的角色需要,为教师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不断改善和提高为教师服务的水平。
教师是校长的智慧源泉。组织是基于对公共事务管理而产生的。学校作为学习型的组织,校长要通过一定的措施,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并不断修正组织目标、确立新的发展目标。组织并不是仅仅由管理者组成,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组织全体成员的积极参与。参与式管理20世纪60年代确立于美国,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满足员工的社会需要和工作技术要求,以期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并积极参与组织的建设。有学者认为,参与式管理是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是学校成功的关键。参与式管理之所以对学校发展作用重大,主要的是基于教师智慧的价值以及组织文化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教师具有智慧这是无疑的,但是只有组织文化具有凝聚力、创造精神、公正平等等特征,教师才能够乐于在组织中发展,组织才能够更好地发掘教师的潜力。
①
学校建立参与式管理需要有相应的资源支持:第一,权力下移。特别是涉及教师专业发展的事项,校长权力的介入应当谨慎。但应当清楚的是权力与责任是同在的,权力下移同时意味着对权力的行使要充分负责。第二,教师要有必要的知识与信息。这是教师进行参与的关键,教师要有必要的参与组织管理的能力。第三,奖惩要公平公正。无论是物质奖惩还是精神奖惩,只有组织在利益关系分配方面做到公平公正,组织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氛围。
教师是校长工作的监督者。《教师法》规定,教师可以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校长工作是教师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方面。在校长负责制的实施尚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校长作为专业人员应当在工作中推动依法治校的进程,同时也要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因此,校长应当乐于接受教师的监督,对教师的民主监督应从制度层面予以保障。(2)从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看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学校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然而教师对学校的重要作用从未向今天这样重要。世界范围内都在致力于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可谓深入,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表现出教育放权、学生择校、校本管理等等改革模式。但是,这些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依旧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学校发展赋予了教师新的时代作用。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历史上自从学校产生以来,无论是我国的“庠、序、校”,还是古希腊的智者学园,都是因为有师才有校,教师先于学校出现。学校是知识社会化传承、生产的需要。教师与学生是相伴而生的概念,“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存在的应有之意。
教师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作为开放的社会系统,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是多元的,反映在学校竞争力方面也是多元的,学校的社会评价可以反映学校的竞争力。SWOT分析技术就是分析学校自身实力常用的技术,它通过对学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再将这四项指标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综合评定学校的状况,为学校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影响学校发展的因素既有学校内部的因素也有来自外部的因素。外部因素如政治法律背景因素、学校所处的社会文化因素、学校的经济支援因素以及时代的科技因素等等。学校的内部因素包括学校成员的素质、学校组织系统运作能力、学校文化、学校战略等。其中最终对学校发展起到核心作用的仍是人的因素,在学校教职工当中无疑又是教师,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名校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尽管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成为名校,但是毕竟没有名师理想就不会有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改善,更不会使学校的竞争力得到提升。正如霍姆林斯所说:“他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热爱那门科学,并了解他的发展情况——最新的发现,正在进行的研究以及最近取得的成果。除此之外,本人若能热心于本门科学正在探讨的问题,并具备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这样的教师则可称为学校的骄傲。”②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学校文化日渐得到重视与认同。学校文化是广义的,它有物质的因素、有精神的因素,有制度的因素。学校文化主要通过学校中人的精神、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理想信念等表现出来,其中学校的制度因素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浓缩。人是文化的承载者,教师就是学校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学校教师群体是学校文化最好的代言人,教师是学校树立品牌最好的也是最为真实的媒介。教师的文化代言作用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巨大作用。教师和学生理想信念、行为模式、思维、习惯都再现了一个社会细胞的特点。
教师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践行者。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重要表现。它是学校文化经过长期积淀提炼生成的,它是学校的办学目标,凝聚了学校发展史上许多人的努力,是学校巨大 的精神财富。办学理念不应当是空穴来风的口号标语,它是学校的宣言、誓言,办学理念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在精神层面用道德的力量去约束组织内的成员,并不在于对外公示。一些著名学校的校训都反映了学校的深刻文化内涵以及特色。如哈佛大学的校训“我爱吾师,我更爱真理”,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校训“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等等。人大附中的校训也较有特色,其校训是:“尊重个性 挖掘潜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这则校训突出反映了学校以人为本、以人的个性为本的办学思想。“尊重个性 挖掘潜力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学校的每一个人,所有的教职工和学生,其中学生是主角。“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反映的是社会本位的思想。学校对人的价值给予了最高的重视,表达了教育的终极价值。学校对社会的关注也表明了学校坚定的办学方向。在这一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道德”的培养目标。
这些名校的办学理念之所以得到世人的认可,重要的乃是他们践行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他们培养的人才得到认可,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其中蕴涵着教师践行学校办学理念的贡献。
(3)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施教者。一个教师不管其本人是否意识到,他都在自觉地不自觉地给学生进行着师范。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③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教师作为施教者,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表达。教师的教育职责与教学职责相得益彰,传授知识只是教师教育职责的一部分,教师的育人职责亦不应忽视。正如著名教育家凯洛夫所言:“没有无教育的教学”一样,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在道德情操、健康人格形成方面的作用不应当忽视。
教师是学生的平等交流者。教师作为交流者是以教师能够平等对待学生为前提的,这需要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学生的平等人格价值。在此基础上,师生交往才会有良好的氛围。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主要表现于两个方面:
第一,人格平等。教师与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学生是否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从人本身的意义而言,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这也是《宪法》确立的人人平等地位的体现。作为个体的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尊严,无论其年龄、智力、认识判断能力发展水平如何,人格尊严都是独立存在的。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与学生的平等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时有发生的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事件的发生。认识这一点教师也需要重新审视我国传统的“家文化”思想。我国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思想,它反映了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对教师地位的认可,但是这一思想在法治背景下也有其负面影响。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将子女视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附属物的倾向,认为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任由其如何处置,滥用家庭教育权。在这样的家庭文化背景下,将教师视为父母,也意味着他们自然习得了父母的教育权。教师作为这种“家文化”氛围中的一分子,则可能无视学生的独立性尊严,对其随意施教。因此,在“都是为学生好”掩盖下的种种无视学生尊严,扼杀学生个性的做法,应当引起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的充分重视。例如,安徽宿州二中教师张颖,因班级纪律差,于是就让全班同学投票评选上课捣乱的学生,结果张颖把排在后五名学生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甚至要求家长将孩子领走。此后,这五名同学经常被停课、罚站。她还辱骂一名女学生,险些导致学生自杀。教师的这种行为是对师生关系的践踏。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不仅不可能进行正常的交流,就连教师最基本的教书育人职责也没有履行。
第二,知识面前平等。《师说》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亚理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都在强调师生在知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在多方面都表现出了闻道在先的特点,教
师对这样的时代变革应当欣然接受。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赋予学生以平等的地位,我们也应当充分注意到学生成长中不成熟的一面,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师生关系平等并不意味着学生有无限自由,教师处于无为的地位。恰恰相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别特点展开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
教师是关爱学生的保护者。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要给予学生关心爱护,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安全技术,而且还要教育学生具有安全意识。在培养学生心灵方面,教师是第一线的“指战员”,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心灵的职业”。
教师是评价学生的“执法”者。教师有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的权利,如教师在学生成绩操行评定、评奖评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执法权”,同时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也是教师的义务。近年来,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出现了一些教师不能公平、公正评价学生的不良行为。为此,有的学校甚至打出了教师要“廉洁从教”的标语。教师公平、公正地考核评价学生不仅是教师教育教学权利和义务的要求,也是不断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有效行动。
“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教师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了。
教师的价值决定了教师的地位,而只有将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才能将其价值充分体现,从而决定教师的地位。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⑤
④
注释:
① 董泽芳.教育社会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313 ② [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44 ③ [德]第斯多惠.教育文选.莫斯科.1956.203 ④ 魏书生文选(第一卷):教育改革的回顾与前瞻(代序).漓江出版社,1996.5 ⑤ [苏]加里宁著.陈昌浩,沈颖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57
参考文献:
1、《学校教育学》 张中华、张典兵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
2、《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现代教育学》 扈中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5、《现代教育原理》
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指导教师评语:
评阅教师评语:
答辩小组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评阅教师(签字):
组长(签字):
教学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第五篇: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教学目的和要求:
知识方面:了解厂长(经理)、职工代表大会、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经营者必须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表达问题的能力。
觉悟方面:懂得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树立全局观念,整体观念和长远观念。
教学重难点:国有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之间的关系。
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
教学过程:
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是: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一、厂长(经理)负责制
1、定义:是指在国有企业中,建立以厂长(经理)为首的生产经营管理系统。厂长(经理)
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2、特征:厂长(经理)负责制最明显的特征,是:明确了厂长(经理)作为企业法人代表
行使职权的地位和应负的责任,突出了厂长(经理)在行政指挥中的作用。
①、厂长(经理)的中心地位
权力:作为法人代表具有决策权和生产指挥权。
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以前讲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政企分开,权责明确,”
②、行政指挥作用:指企业的副厂长,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和法律顾
问,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对厂长经理负责。
归纳:厂长(经理)负责制保障厂长经理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
但是厂长经理在企业的中心地和行政指挥作用,并不说明他们的专制,厂长经理负责制必须建立在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础上。
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1、定义: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以主人翁的身分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机构。
2、作用: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3、目标: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切实保障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
4、厂长经理负责制与职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厂长必须依靠职工群众履行法律规定的企业各项义务,支持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其他群众组织的工作,执行职工代表大会依法做出的决定。
三、企业的党组织
有人可能会问,企业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党组织有什么必要。那我们来看一盾:
1、党组织的地位:在企业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
2、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和保证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在政治上保证党对企业的领导,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
②、积极支持厂长(经理)依法充分行使职权,权责统一,有效指挥生产和经营活动,完成任期责任目标
③、保证广大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真正得到尊重和实现
④、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推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
介绍优秀共产党员:焦玉裕,邓稼先、蒋筑英、孔繁森、李素丽、徐虎等
播放视频文件: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的<优秀党支部的故事>中的湖北枝江私企党支部:为企业聚“金山” 给员工当靠山 和创新的追求——记海尔集团党委书记、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四、作为企业的经营者,必须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
1、处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处理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局部利益:增强企业自身活力,促进国有经济发展;
整体利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维护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二者关系:整体利益由局部利益组成,局部利益从属于整体利益,二者发生矛盾时,企业利益要服从于国家利益。
2、处理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利润分为两部分:
一是自我积累:使企业发展。若全部用于此,挫伤职工积极性。
二是职工消费:若全部花光,福利太多,企业不能长足发展,最终影响职工消费。
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所以二者发生冲突时,企业利益放在首位
我们可以把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比作: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 即只有企业发展了,工人的腰包才能鼓起来,如果职工积级性发挥不出来,企业也就希望不大了。
我们还可以用蛋糕来比较,要想都多一口,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蛋糕做大。处于企业中心地位的企业经营者,只有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职工之间的关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才能使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