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时间:2019-05-14 21:3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第一篇: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第三十三期

(总第447期)

2011年9月5日

[调研报告]

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博湖县开展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随着博湖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方面特殊地位愈加凸现,同时,对新形势下每一位统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统计教育培训是提高统计队伍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自从2006年开始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以来,博湖县在统计教育培训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把为统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视作统计教育培训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明显成效。最近,县统计局组成由领导干部带队的调查组对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调研,介绍统计教育培训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粗浅建议,以为进一步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博湖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服务。

一、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现状

统计教育培训主要包括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和统计继续教育培训。根据巴州统计局下发的《关于开展统计从业资格专项执

1法检查的通知》,博湖县于4-6月在全县范围开展统计从业资格专项执法检查。目前全县共有行政、企事业法人单位340余个,从事各行业专兼职统计人员172人,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或上岗证有145人。为不断提高全县统计人员持证上岗、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意识,县统计局每年7月在全县发出通知,对从事统计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报名登记,在8月或9月对报名登记人员进行考前培训。截至2011年全县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由2006年的5人增加到目前的78人,2011年全县参加统计教育培训(统计从业资格考试23人、统计继续教育5人)的人员共有28人,创历史新高,人数比上年增长1.9倍,比2006年增长3.6倍。全县统计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不断提高,这支队伍成为我们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博湖县统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6-2011年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人数统计表

单位:人

二、统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县投入了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对这支队伍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统计教育培训,但由于统计人员更换和流动频繁,情况不容乐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活跃的今天,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队伍不稳定,基层统计人员

业务素质不高,统计任务繁杂的现象较为普遍,使统计岗位培训和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受到很大冲击,统计人员学习业务和接受再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折,给统计教育培训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2006年至今全县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人员并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只有62人,只占全部统计人员的四成;约有七成的行政、企事业法人单位的统计人员没有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

(二)统计教育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不论是统计从业资格证还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基层指导作用不大,且统计教育培训多为“灌输式”,缺乏深入的、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也缺少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往往企业需要培训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使教育培训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培训工作存在师资力量薄弱问题。由于统计教育培训中普遍没有配套的管理体系,没有专门的讲师,没有足够的经费,只凭统计局专业人员授课水平有限,易讲不易懂,学员文化层次存在差异,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高。

三、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的几点建议

针对博湖县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统计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当前要在统计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手段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一)加大统计普法宣传是确保统计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着力加大对新《统计法》、国家统计局《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增强统计部门对加强统计教育工作的意识,增强统计调查对象承担培

养统计人员责任的意识,增强统计人员依法参加培训考试与继续教育的意识,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统计工作。

(二)以服务统计工作为中心,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一是做到培训内容与统计工作相吻合。目前统计教育培训主要停留在对统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忽视统计人员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热情的思想认识教育。应使培训更贴近实际,对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力求更全面、更科学合理。二是拓展统计教育培训的知识面。统计工作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民生、法律等,除必须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数学、财经、会计、金融、乃至公关学等相关知识,特别是要注重提高统计人员的分析写作能力。三是强化统计干部能力素质教育。统计教育培训要与统计岗位工作紧密结合,重点强化学习能力、调配能力、管理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培训,增加“诚信统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培养高素质的统计队伍为目标,推动统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三)以创新培训方式为重点,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性。一是坚持分类分级培训。由于当前统计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性质也不一样,培训应尽量划分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分级培训。让政府统计部门提高综合数据核实、分析写作能力,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乡镇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业务知识,把好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关;让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依据工作层次的差异性,分层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行业技能需求。二是坚持学以致用。一方面应向学员解读统计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另一方面应择对象设计一些专题课程,使培训最大限度贴近基层工

作需要,做到专题培训与岗位培训互相补充,业务技能与综合知识齐头并进,岗前培训与职位培训共同深入。三是坚持爱岗敬业。不仅要使统计人员懂专业知识,还要懂计算机操作、市场经济理论、统计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培养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讲奉献、讲诚信、讲正气的思想情操。

(四)建立健全统计教育培训的配套管理体系,开展统计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切实解决基层统计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解决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经费是深入开展统计教育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每年向县财政争取一定数额的统计教育专项经费,用于开展博湖县统计从业资格师资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撰写:王光明、周洪涛)

第二篇:夯实计生基层基础提高统计质量

夯实基层基础提高统计质量

村专干培训材料

同志们:

为切实搞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为我们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最为关键的就是抓好统计工作!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有必要对我们的专干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统计业务知识培训!现我们就针对统计方面的具体业务知识来共同学习!

要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工作,要求我们每个工作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要有搞好本职工作的决心,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真正做到脑勤、腿勤、口勤、手勤!

一、掌握本村基本情况、熟悉育龄群众动态

要做好统计工作,首先就是要掌握本村的育龄群众基本情况,要对每一位育龄群众做到入户了解,掌握好每一个基本数据,这就要求我们每个计生专干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在摸清育龄群众的基本情况下,还要进一步掌握每对育龄夫妇的生育动态和生育意识,才能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长期做到深入农户,才能更好的保持我们的干群关系!

二、建好基础台帐、

第三篇: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工作之我见

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工作之我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统计在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方面特殊地位愈加凸现,同时,对新形势下每一位统计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统计教育培训是提高统计队伍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近三年,岳阳市在统计教育培训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把为统计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视作统计教育培训的重要抓手,取得明显成效。2010年全市参加统计教育培训的人员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长36.5%,比2007年增加2.4倍。近几年来,我们创新了措施,找准了路子,更新了方式,使得全市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有了很大突破。

一、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

(一)全面动员,发挥“三个积极性”。一是发挥县市区的积极性。近三年,每年年初岳阳市召开县市区统计局长及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市统计局局长到会就统计工作的重要性,统计队伍素质的提高作重要讲话,明确要求县市区统计局长要重视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明确它的意义、目的和任务,强调必须配备责任心强的统计人员负责教育培训工作。如华容县去年统计继续教育没有一人,今年达到120人,汩罗、湘阴、平江近几年从业资格人数也增长较快。二是发挥市直单位的积极性。每年3、4月份都要举办市直部门统计负责人会议,先是对他们进行以会代训,学习统计法律法规,提高他们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得到他们的支持,再要求他们对所管的单位进行摸底,动员无证的或需要继续教育的统计人员来参加从业资格和继续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直单位近三年来参加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的达1520人,继续教育达到781人,分别比前三年增加4.1倍和2.3倍。三是发挥各科室的积极性。统计教育培训工作仅靠人事教育科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科室和法规科的密切配合。每年,无论是专业年报培训会、还是法规执法检查,都与科室对接,对各科所管单位进行摸底,掌握统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参加了统计继续教育等情况。

(二)创新方法,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坚持企事业单位与大中专院校相结合。近年来,我们改变过去把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放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单一作法,逐渐扩展到大中专院校,且以大中专院校为龙头,采取企业单位与大中专院校相结合的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不可多得的统计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学生毕业前有了从业资格证,就多了一个就业渠道;学生相对讲有时间学习,考试合格率较高;

学生的生源多而稳定,考虑到学生经济承受能力,我们只收上缴省局资料及培训成本费,这样生源较有保障。在校大中专的从业资格报名人数逐年增加。二是坚持平时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平时,我们提前三个多月将学习资料先发放给学员,让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先自学,然后再分批分次进行集中培训,学员满意,效果良好。三是考前与考后相结合。考前,及时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安排统计人员学习时间。考中,严格执行考试规章制度。2009年,全市共组织58个考场无任何差错,全市从业资格考试合格率连续三年都在90%以上。考后,组织学员回头看。合格的要求他们更上一个台阶,没有合格的帮他们树立信心,分析原因,为下一次补考打好基础。

(三)加强考核,做到“三个严格”。一是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近几年,为了做好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我们分层次建立了一整套考核制度,如把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了对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统计综合评比的重要内容,凡统计教育培训没有完成任务的,取消评先资格,对完成任务好的实行奖励。二是制定严格的考评办法。企事业单位根据单位的大小、人数多少制定参加统计教育培训计划,对县市区制定教育培训考评办法,内容包括统计从业资格、统计继续教育及专业技术资格等工作完成情况,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实行奖励制度。三是制定严格的督查措施。先对县市区和单位分线分块进行调查,摸清统计教育培训对象的规模,其次根据规模分配任务,第三是成立督查小组到基层进行督查落实,有困难的上门耐心做工作,得到单位领导支持,为单位培养出更多的统计专业人才。

二、当前统计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难度加大。在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活跃的今天,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统计队伍不稳定,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统计任务繁杂的现象较为普遍,使统计岗位培训和统计人员继续教育受到很大冲击,统计人员学习业务和接受再教育的主动性受到挫折,给统计教育培训组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统计教育培训内容与需求脱节。不论是统计从业资格证还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都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基层指导作用不大,且统计教育培训多为“灌输式”,缺乏深入的、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也缺少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往往企业需要培训的内容与教学内容脱节使教育培训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统计教育培训管理的机制不活。统计教育培训中普遍没有配套的管理体系,激励办法和晋升机制,统计教育培训干部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培训任务完成好与差一个样,在干部的使用中,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要求和业务职称要求,培训归培训、使用归使用,使教育培训的目的大打折扣。

三、创新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措施

针对岳阳市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当前要在统计教育培训的内容、方式、手段上进行完善和创新。

(一)以服务统计工作为中心,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一是做到培训内容与统计工作相吻合。目前统计教育培训主要停留在对统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方面,忽视统计人员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工作热情的思想认识教育,统计人员不安心、统计队伍不稳定现象普遍。要制定切合实际的长期、中期、短期培训,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使培训更贴近实际,对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组织讨论,力求更全面、更科学合理。二是拓展统计教育培训的知识面。统计工作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方方面面,除必须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要熟练掌握计算机、会计、金融学、乃至公关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知识,特别是要注重提高统计人员的分析写作能力。三是强化统计干部能力素质教育。统计培训要与统计岗位工作紧密结合,重点强化学习能力、调配能力、管理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能力等培训,增加“诚信统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培养高素质的统计队伍为目标,推动统计干部能力素质提升。

(二)以创新培训方式为重点,增强教育培训实效性。一是坚持分类分级培训。由于当前统计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参差不齐,工作性质也不一样,培训要划分出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分级培训。对政府统计部门以内的培训,要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水平,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乡镇级统计人员,要提高他们统计业务知识,把好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关;对企事业学位的统计人员,依据工作层次的差异性,分层安排教学内容,提高技能需求。二是坚持学以致用。一方面要向学员解读统计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另一方面要择对象设计一些专题课程,使培训最大限度贴近基层工作需要,做到专题培训与岗位培训互相补充,业务技能与综合知识齐头并进,岗前培训与职位培训共同深入。三是坚持爱岗敬业。不仅要使统计人员懂专业知识,还要懂计算机操作、市场经济理论、统计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

训,培养他们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敬业精神,讲奉献、讲诚信、讲正气的思想情操。

(三)以完善机制为保障,增强教育培训的规范性。一是建立合理的约束机制。要以工作业绩为导向,将干部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和培训情况与其上岗、任职及相应待遇挂勾,激发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内在动力。二是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把统计教育培训工作纳入“一把手”工作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培训奖励基金制度,开展统计教育培训工作讲评,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各单位要保障统计人员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经费支出,统计培训部门要合理的配置老师资源,适时组织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培训档次,增强培训专业性,把统计教育培训作为提高科学统计的把握能力和科学发展的分析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全面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全社会的统计素养。

第四篇: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浅谈

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浅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对区县级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区县级统计报表基本采取三种方法开展工作:一是统计部门逐步采取抽样调查代替全面报表制度;二是开展规模以上(含限额以上)全面统计加以全面调查为辅的方法制度;三是周期性的普查工作,如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随着统计制度的改革,区域统计的到位,将来统计工作重点在区县一级,统计越改革,区县级统计工作量越大,统计工作难度越大。要真正搞好当前的统计工作,适应统计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和统计制度、法制工作建设。现就个人观点谈一谈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1、领导重视是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关键。

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支持与否,事关统计工作和统计事业能否稳步发展。统计工作要发展,要有所作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作保证,因此可以说统计事业要发展,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市场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对应的信息难度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在企事业单位 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2、大胆改革创新是搞好基层统计的突破口。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出现,以前国有企业占大多数的时候,稍微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就设有统计机构,或者有专职统计员,现在的私营企业中设立统计机构的基本没有,专职统计员的一般只有在大中型企业里面才有,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统计员都是兼职。如何把高质量的基层统计数据通过兼职的统计员报出来,改革创新调查方法是搞好基层统计的突破口。如现阶段积极推广的统计代理就是改革创新调查方法、提高数据质量的一种好模式。

3、加强部门配合是促进使基础工作的保证。

在实际工作中,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部门配合能促进基础工作的扎实。如与工商局相互核对名录,能把在工商局新登记注册单位的基本情况摸得更清楚,有利于报表工作的布臵;如为了更准确的反映道路运输现状,可与交通部门配合,更加准确地取得到数据;国税、地税、财政相互通报情况,通过财政收入宏观对比分析GDP数据是否准确等等。因此,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是否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保证整个统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防止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根本。在工作中要发挥部门统计的优势,根据部门业务范围进行统计分工,督促和帮助部门统计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

4、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搞好基础工作的保障。

实践经验已充分证明,统计事业要发展,统计工作要上台阶、上水平,只有走依法治统这条路。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只有在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5、建立高素质的统计队伍是统计基础工作的根本。

“打铁需自身硬”,一流的事业要一流的队伍来创造,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统计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统计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是很难适应和做好统计工作的。政府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既要学好政治理论,更要加强业务学习。作为一个统计员,没有很好的业务水平,是根本分析不出数据的本质,也不能解决基层统计提出的业务问题的。而基层统计人员如果缺乏学习,面对简单的报表,既不能理解指标的含义,也不清楚起报的范围及时间等,就不能准确反映出基层数据,造成宏观数据的偏差,导致决策失误,受到影响的还是老百姓。因此不管各级统计队伍都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高素质队伍才能有更扎实的基层数据。

6、抓好基层网络建设是确保基础工作质量的前提。

现在的抽样调查、规模以上(限额以上)的完全调查、大面积的普查,所有报表来自基层统计人员之手。高素质的基层调查网络是维护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为什么国家在统计局在原有的统计线上增加一个中央直属的调查队,这就是统计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统计调查系统。统计之所以大力推广抽样调查,就是为了减少行政干预,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基层调查网络的环节质量和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都很重要。只有提高调查网络的质量和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性,保证报表的时效性。因此在现有统计基层网络下,还要继续加抓基层网络基设,争取基层网络覆盖的乡、村,到街道,社区。国家统计局在各地设立的调查队的网络要继续延绅到区县,甚至更基层。

第五篇:统计基础工作

都亭街道办事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总结

发布日期:[2009-9-7]

自我市开展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以来,我处在统计业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统计生产工序,实现了“八有”(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资格、有经费、有场地、有设备)“八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人员专业化、统计报表标准化、统计资料档案化、统计手段现代、统计工作法制化、统计宣传经常化、统计服务优质化)。最近一段时间,又主要抓了有关统计工作流程的贯彻落实,实现了统计专业的电子台帐自动生成,完成了规范化检查验收。

一、回顾总结开展规范化建设对我处统计工作的突出影响,或是主要收获是:

1、实现了认识的转变和提高,规范化由强力推进方式逐渐转入自主实施方式。我处规范化建设的认识转变过程大致有这样三个阶段:一是在规范化建设开始之初,相当一部分人对这项工作不理解,认为是在“走形式”,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做这项工作。二是规范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工作量较大,有的工作很烦琐和规范化标准不统一,一而再地多次返工,加上平时的业务确已很繁重,因此对这项工作不胜其烦。第三个阶段是通过一段时期的规范化运作之后,我处在确实体会到实施规范化的好处之后,认识有所转变,领导和同志开始反映“规范化建设也确有开展的必要”,“此前付出的劳动没有白白付出”。从而搞规范化和实施规范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整个规范化建设的局面开始活跃,效果也越来越好。

这个认识的转变过程说明了一个问题,即规范化建设首先必须真正“做起来”,之后才能促进认识的提高和思想的统一,才能加快推进步伐。因此,我处认为,只要认定规范化建设是正确方向,是必由之路,就必须采用各种措施强力推进,包括实施目标管理、开展各村、居委会互查,督促大家行动起来,在实践当中体会和实现思想转变,从而接受并自觉开展这

项工作。

2、改进了统计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我处的规范化建设进展到目前,大家可以体会和发现许多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上的改变。比如,我们实施了月度统计工作快报制,各办公室按季度上报工作进度,有利于领导宏观控制当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再比如对收集、审核、查询、查错、录表等工作环节的严格规定和完善等等,类似的例子有很多,这些工作过程和工作流程的完善和改变都达到了减少差错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

3、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规范化建设最直接的成效,我们认为是体现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以往对如何控制“统计月报”的差错比较头痛,因为“月报”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领导,一旦出错,负面影响很大,但这个东西指标多,牵扯部门多,编辑的时候对差错有防不胜防的感觉。但是通过规范化建设,我们设立统计月报进度台帐,把逐月、逐季的指标摆在一起,很直观地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有效控制编辑差错,保障资料质量。再比如,各专业电子台帐建立以后,不仅易于直观对比、修正差错,而且可以直接在表上进行加工计算,大大减少了中间协调环节和重复劳动,从一定程度上解放和发

展了统计生产力。

二、对规范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1、规范化的标准不能成为形式。我处领导亲自关心此项工作,认为是必须解决好规范化标准的设置和标准的贯彻落实,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相适应统计机构,有专门的统计办公室和统计人员可有统计机构印章。同时达到了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八

有”。

2、规范化建设要有监督管理机制。这种机制是规范化建设中必须要形成和日常工作紧密联系的管理机制。我处觉得这样的机制建立有较好的基础或载体,那就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目前我处一项非常有力、也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因为目标管理分数的高低,不仅和各村、居委会奖金挂钩,更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把规范化建设的内容、标准纳入我们目前的目标管理体系,不仅将使规范化建设的监督管理有章可循,也会使规范化的成效更容易得到体现。做到了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八化”。

3、规范化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持之以恒。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一项经常性的长期的艰巨任务,短时间内突击抓一下很有必要,更重要的是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能一阵风、搞运动。我们必须从长远打算,将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各项具体任务变成各单位的统计日常工作,不断完善,以一贯之,要力争通过多年的努力,把规范化建设提升到统计职业规范、统计道德意识、统计精神文化的范畴。

绵阳市游仙区统计局 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强化统计基础、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的意见‣(川府函[2006]114号)和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认真开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强化统计基础、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的意见‡贯彻执行情况大检查的通知‣(川统计办发„2006‟45号)以及绵阳市民关于转发•关于开展“统计基础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游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充分体现政府行为,各级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作战,分工协作,循序渐进,逐步夯实统计基础工作建设,使全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高,顺利通过了全省统计基础交叉检查,并受到了省检查组的好评与首肯。

重拳出击,逐步夯实

一、认识到位、部署精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乘国家统计局确定的“统计基础年”之东风,游仙区统计局把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今年统计事业上等升级的头等大事来抓,拟定了“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逐步规范”的总体思路,对整个工作作了精心、细致的安排部署:一是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区统计局局长亲自挂帅,并落实了一名副局长具体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安排和实施;二是层层落实了工作责任,由区统计局局长负总责,其他三位党组成员分别负责各自分管专业,各专业人员具体负责本专业所管辖的乡镇、部门和企业,实行了一级负责一级、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的工作格局;三是统一规定了工作标准,严格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台帐”的基本要求,创造性的提出了“六落实、七一致、八到位”的工作规范:“六落实”即基础性面上的工作务必做到领导机构落实、统计人员落实、从业资格落实、规章制度落实、统计台帐落实、连网的计算机设备落实,“七一致”即统计口经、范围、指标值务必做到机表一致、表帐一致、帐帐一致、帐证一致、帐实一致、上下一致、汇报一致,“八到位”即迎接上级检查和今后日常工作务必做到领导重视到位、分工责任到位、工作条件到位、统计核算到位、逻辑关系到位、资料标准管理到位、统计行为规范到位;四是及时下发了文件通知,一方面以局的名义向全区统一发出了•关于开展统计执法检查的通知‣(绵游统发[2006]49号),另一方面由专业各股室分别向所分管的乡镇、街道、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发出了开展统计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对严格规范和完善统计基础工作、认真开展统计基础工作执法检查作了统一的安排和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意见;五是明确提出了具体目标,计划在三年内逐步规范全区统计基础工作,其中,今年力争完成70%的单位、明年力争完成80%的单位、到2008年全面规范所有部门和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六是撰写了•游仙统计工作现状与问题‣、•从统计数据的矛盾看游仙经济的发展‣等内部参考资料,客观实际地向区委、区府主要领导详细汇报、陈清了游仙统计面临的问题和急需解决的矛盾,赢得了区委、区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

二、领导重视,党政齐抓

在区统计局领导班子和全体同志的多方努力下,游仙区委常委扩大会议和政府常务会先后4次听取了区统计局•关于强化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汇报,得到了区委、区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具体体现在:一是党政主要领导相当重视。区委苗平书记无论是深入乡镇还是企业调研或现场办公或是各种场合的经济分析会议,均要求区统计局局长到场并发言,在不同的场合他都多次发出“要切实搞好统计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各单位要认真研究统计工作、搞准统计数字;刚刚到任的陈朝先代区长在他召集的第一次政府工作会议上,就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要认认真真抓一抓统计基础工作,无条件地规范统计行为”。二是政府明文规范统计行为。游仙区人民政府于年初及时下发了•关于强化统计基础建设,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工作的通知‣(绵府函[2006]87号),进一步规范了统计行为与职责,明确提出了各地党政“一把手”、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强化统计基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引起了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高度重视和通力配合。三是游仙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各部门、各乡(镇、办事处、管委会)和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强化统计基础工作会议”,区委常委陶筠、区府副区长王刚等分管领导亲自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对全区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企业在加强和规范统计基础工作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四是游仙区委、区政府的分管领导多次召集区统计、经济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专题研究有关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的各项工作和具体措施,并亲自带队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检查指导统计基础工作,为我们规范全区统计基础工作切实加强了领导、作好了示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三、强化培训,规范行为

加强基层统计基础工作,首先必须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区统计局先后举办了三期规模工业企业统计业务培训、一期统计从业资格培训、一期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其他各项专业分别至少举办了一期强化统计基础工作培训,参训人数达600多人次,是近几年来培训场次、培训人数最多的一年。通过培训,既基本解决了全区基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的问题,又逐步提高了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统计人员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自觉性和责任意识,规范了统计行为。

四、协同配合、全面出击

在区级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下,在区统计局的统一规范号召下,游仙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全体动员、全面出击及时开展了自查自纠、检查督导工作,逐步规范了统计基础工作。首先,各乡镇、办事处和市区两级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以及所有工业、商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等企业,严格按照区统计局及各专业的文件通知要求,统一从今年5月份开始到6月底结束,普遍对本部门、本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进行了认真地自查自纠,自查面达到100%,其中70%以上的部门和单位向区统计局报送了自查报告。其次,区统计局以各专业股室队为单位,由分管的局领导带队,分别对各自负责的部门和单位进行了抽查,抽查面均达到100%以上。特别是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们更是加大了检查和指导的力度。一是从4月份开始,由分管副局长带队,组织工业上的专业人员,在区经济商务局的配合下,先后7次到各企业检查指导基础工作;二是在7月份,由区委常委陶均亲自带队,组织区委办、区政府办、区统计局、区经济商务局的负责人和专业人员深入每一户企业开展了“拉网式”的检查,前后用了二个多星期时间,共检查、规范、技术指导了80多户新老企业,是我区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检查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和基础工作检查;三是在8月份,第一次以区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全区82户企业统计员会议,区政府副区长亲临会议,并在会上就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第三,发改局牵头、城建环保局配合,先后二次全面检查辖区内所有投资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及建筑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通过认真的自查自纠,特别是通过我们的严格检查和指导,目前全区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有了很大改进,统计数据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五、突出重点,功克难点

按照区统计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逐步规范”的总体思路,今年我们把规范和完善统计基础工作的重点主要放在乡镇、办事处、市区两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大约占全区70%的单位,具体涉及综合、农业、工业、商贸、劳资等五个主要专业。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入围户数多、核算不健全、基础工作差、配合程度低,普遍工作难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因此我们将此作为规范和完善统计基础工作的突破口,把数字波动较大的地方与单位作为规范的重点,不定期地随时督察。九月底,新任游仙区政府副区长的徐长法同志一接到分管统计的工作任务,就连夜召集有关人员座谈“强化统计基础,迎接省市检查”事宜,针对重点地方的重点企业采取“一企一策、区乡联动、软硬兼施”等措施,集中统计、经商、发改等职能部门的优势力量,亲自带队深入有关重点、难点企业,千方百计做好各方面工作,确保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率先在全区达到标准要求。

六、杀鸡吓猴,强化法治 为扎实有效地推动全区规范和完善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按照市局的安排和部署,我们于8月下旬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大规模的统计基础工作执法检查。一是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三个执法检查组,分别由局党组成员任组长,相关专业人员为成员;二是突出执法检查的重点,集中查处虚报、瞒报、拒报统计资料和台帐不健全、资料不完整、资格不具备等问题;三是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按统计法律法规办事,切实做到依法执法、程序合法;四是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执法原则,着重帮助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重视统计工作,增强统计法律法规意识,自觉按统计基础工作的要求搞好统计工作。从8月下旬开始到8月31日止,共执法检查了22个单位,其中4个镇乡、2个行政机关单位、3个事业单位、11个规模工业企业、3个商业企业、1个金融企业。通过执法检查,发现有13个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2个单位涉嫌瞒报、11个单位基础工作不规范,经局党组研究,通报批评10个单位,并要求限期整改;五是对省、市检查组在我区检查时发现的问题单位和个人,绝不护短,我们也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教育,从局内到局外起到了很好的警示和威慑作用,进一步增强了统计法律法规的威严。

依法规范,任重道远

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区的统计基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但要达到上级的规范性要求,也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不少乡镇、部门和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对统计工作还不够重视,统计工作条件落实较差,统计员兼职的多、专职的少,甚至还有一个人兼几个企业统计的情况,而且变动频繁,尽管我局年年组织培训,但年年仍有不少新手,因此统计人员业务不熟、精力不够、报表质量不高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二)少数乡镇、部门和单位特别是私营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不够扎实,主要表现在制度不完善、台帐不健全、资料不完整、帐表不相符、档案不规范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三)个别部门、单位和企业的统计法律法规意识不强,主动与政府统计部门的配合程度较低,迟报、瞒报甚至拒报统计数据资料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齐头并进,常抓不懈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展望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在今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争取领导,切实加强领导,充分体现政府整体行为,以党政部门的高度重视、率先垂范和协同作战规范基层统计行为; 二要进一步加强督察指导,以优质的服务争取基层的支持配合。

三要进一步强化统计队伍自身建设。首先要在搞好局机关业务本质整体提高的同时是积极协助乡镇、街道、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尽快配备充实统计人员,并制定严格的管理权限,确保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其次是经常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各种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基层统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第三是定期开展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工作,严格把好资格审查关,确保全区基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

四要进一步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重点加快乡镇、街道、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全区统计数据的网上传输、处理和查询,不断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确保游仙区统计信息化建设与国家和省、市同步。

五要进一步大力推进统计法制建设。着重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深入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加大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努力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确保统计数据质量,推进统计基础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力争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面规范全区统计基础工作。

关于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为决策服务的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以“统计机构网络化,报表台帐标准化,统计管理法制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统计资料档案化”为目标,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狠抓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关于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2009-05-0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钦凤

摘 要: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前提条件,对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为决策服务的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以“统计机构网络化,报表台帐标准化,统计管理法制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统计资料档案化”为目标,开展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狠抓统计机构和统计队伍建设,健全统计调查网络,加强统计执法检查,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使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

关键词: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议;对策

统计基础工作的扎实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真实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实现统计管理规范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任务落实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成为目前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对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谈几点浅薄的感悟和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导致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二、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发布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发布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发布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外围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信息化建设是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浅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日益深化,对区县级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区县级统计报表基本采取三种方法开展工作:一是统计部门逐步采取抽样调查代替全面报表制度;二是开展规模以上(含限额以上)全面统计加以全面调查为辅的方法制度;三是周期性的普查工作,如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等。随着统计制度的改革,区域统计的到位,将来统计工作重点在区县一级,统计越改革,区县级统计工作量越大,统计工作难度越大。要真正搞好当前的统计工作,适应统计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抓好基层基础建设和统计制度、法制工作建设。现就个人观点谈一谈加强基础工作建设。

1、领导重视是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关键。

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支持与否,事关统计工作和统计事业能否稳步发展。统计工作要发展,要有所作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作保证,因此可以说统计事业要发展,各级领导重视支持是关键。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成长,市场对统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相对应的信息难度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在企事业单位 管理、宏观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2、大胆改革创新是搞好基层统计的突破口。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各种经济类型企业出现,以前国有企业占大多数的时候,稍微规模大的国有企业就设有统计机构,或者有专职统计员,现在的私营企业中设立统计机构的基本没有,专职统计员的一般只有在大中型企业里面才有,大部分民营企业的统计员都是兼职。如何把高质量的基层统计数据通过兼职的统计员报出来,改革创新调查方法是搞好基层统计的突破口。如现阶段积极推广的统计代理就是改革创新调查方法、提高数据质量的一种好模式。

3、加强部门配合是促进使基础工作的保证。

在实际工作中,统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部门配合能促进基础工作的扎实。如与工商局相互核对名录,能把在工商局新登记注册单位的基本情况摸得更清楚,有利于报表工作的布臵;如为了更准确的反映道路运输现状,可与交通部门配合,更加准确地取得到数据;国税、地税、财政相互通报情况,通过财政收入宏观对比分析GDP数据是否准确等等。因此,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是否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是保证整个统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防止数出多门、相互矛盾,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的根本。在工作中要发挥部门统计的优势,根据部门业务范围进行统计分工,督促和帮助部门统计进一步规范统计工作。

4、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是搞好基础工作的保障。

实践经验已充分证明,统计事业要发展,统计工作要上台阶、上水平,只有走依法治统这条路。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只有在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才能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

5、建立高素质的统计队伍是统计基础工作的根本。

“打铁需自身硬”,一流的事业要一流的队伍来创造,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统计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统计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没有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是很难适应和做好统计工作的。政府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既要学好政治理论,更要加强业务学习。作为一个统计员,没有很好的业务水平,是根本分析不出数据的本质,也不能解决基层统计提出的业务问题的。而基层统计人员如果缺乏学习,面对简单的报表,既不能理解指标的含义,也不清楚起报的范围及时间等,就不能准确反映出基层数据,造成宏观数据的偏差,导致决策失误,受到影响的还是老百姓。因此不管各级统计队伍都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高素质队伍才能有更扎实的基层数据。

6、抓好基层网络建设是确保基础工作质量的前提。

现在的抽样调查、规模以上(限额以上)的完全调查、大面积的普查,所有报表来自基层统计人员之手。高素质的基层调查网络是维护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为什么国家在统计局在原有的统计线上增加一个中央直属的调查队,这就是统计改革,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统计调查系统。统计之所以大力推广抽样调查,就是为了减少行政干预,提高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基层调查网络的环节质量和调查人员的业务素质都很重要。只有提高调查网络的质量和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源头数据的真实性,保证报表的时效性。因此在现有统计基层网络下,还要继续加抓基层网络基设,争取基层网络覆盖的乡、村,到街道,社区。国家统计局在各地设立的调查队的网络要继续延绅到区县,甚至更基层。

做好统计基础工作 服务全乡经济

我们双榆树乡的统计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统计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多年来,紧紧围绕“实事求是、狠抓落实、调农重牧、培育市场、繁荣双榆”的经济发展战略,努力加强农村基层统计基础工作,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我乡在以前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些好的做法和粗浅的体会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指正。

一、狠抓基础提高认识,打牢统计工作的根基高度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准确的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尤其是农村基层统计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源头和基础,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保障。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统计工作,把它列入重要工作的日程抓紧抓实。成立了乡长任组长、富乡长为副组长、统计、经管、计生、工业统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统计工作小组,负责全乡农村基层的统计工作。党委、政府不定期听取统计办关于社会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认真核实各种统计报表,以及时、全面、准确的统计农村信息,科学合理的指导工作,正确决策,使全乡经济始终保持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撤乡并村调整初期,确定新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当务之急。统计部门利用本部门掌握的丰富系统的统计资料,整理了全乡1995年以来重点历史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为了使基层基础工作达到规范化,全乡统一印制了档案皮、综合和专项统计台帐、档案盒,并作到规格统一、指标齐全、字迹清楚,及时立卷归档。为保证“双基”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考评方案》。各村会计兼村统计员,在会计工资中挂1000元,作以年终考核标准。按照年终统计工作完成情况,实行百分倒扣制,进行奖罚;并在村与村之间开展竞赛,组织进行数据质量互检、数据来源、互比互评活动,从而调动基层队伍的积极性,并培养了他们的业务技能和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二、采取得力措施,大力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根据上级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我乡的实际,我们重点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等方面狠抓落实:

(一)狠抓组织建设,为基层统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加强队伍和硬件建设。为了加强统计工作,结合我乡实际,我乡调整了统计队伍,统计办由原来的一人编制增加到2人编制,均以到岗到位,并且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还为统计办单设了两间办公室,办公设施、公章等齐全;并且区统计局给我乡配备了微机,便于开展工作,保证统计工作正常运转。

二是加强基层统计网络建设。全乡6个自然村,成立了以村委会为组长的村级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专门调查放牧员、防疫员、农产量和住户调查的专职辅助调查员,全乡形成了以区统计办为核心,上联统计局,下联村、户,横联乡各部门的农村基层统计网络。形成了纵向、横向配合联动,互为一体的农村统计调查体系。

(二)狠抓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统计工作有章可循、顺利开展的保障。我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逐步完善了一系列的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定期例会制度。每月召开一次统计员工作会议,要求全乡村统计员参加,总结前段和部署下步统计工作;每季末10日前召开乡统计工作例会,进行季评比;每年年底召开依次村委会统计员会议,总结表彰先进,布置下年统计工作任务。

二是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实行统计办主任、统计员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统计人员的职责。作到各尽其职,密切配合,保证统计工作规范运行。

三是完善统计资料、报表及档案的管理制度。对按规定要求上报的各种统计报表及统计资料,按规定及时归档;对各种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作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封皮、统一装订、统一目录、统一编号、统一保管,并达到系统化、完整化、正规化、档案化的要求。

四是实行基层统计员培训与考核制度。为全面提高统计队伍的业务素质,我们制订并坚持《关于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制度》,以加强统计队伍业务素质教育为中心,定期分层次的进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在粮食产量实割实测、特色养殖、特色种植等情况统计每年集中培训,是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明显改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工作技能明显提高,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三)狠抓业务建设,全面作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一是业务素质要牢固,要严格要求统计人员对基层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亢实。在收集源头数据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在搜集工业源头数据时,统计员要每月深入个体工业户和个体企业中看企业的帐目报表,询问企业经营情况,由于个体户怕我们把他们的真实收入上报后,税务部门多收税,往往不向你透漏真实情况,统计人员就要讲究技巧,引导他们把收入说出来。在保证源头数据真实可靠上,我乡统计人员不怕苦与累,不厌其烦的询问,完全做到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尽头。

二是建立健全的乡综合统计台帐,并作到规格统一,指标齐全,数据真实,字迹清楚。各个村委会也要建立健全的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帐和统计资料的审核管理机制。严把源头和各个环节把住了数据的质量关,使数出有据,符合实际。

以上是我乡在历年来农村统计基层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和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着不足和上级领导要求的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要按照区统计局指示的精神,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明确目标,加强领导,把统计工作做的更好。使我乡的统计工作在上一个新的高度。

双榆树乡统计办公室

2005年4月21日

新形势下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思考

来源:局领导小组办公室 时间:2009-4-30 12:30:1点击:165

2008年通州区统计执法情况分析——浅谈统计基础工作现状及建议

来源: 作者:通州区统计局执法队 王楠 阅读:118次 时间:2008-12-24

2008年通州区局队共完成区内执法检查单位174家,涉及工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其中立案23家,占检查单位数量的13.22%;责改101家,占检查单位数量的58.05%。在174家被检查单位中,从事统计工作的有185人,其中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的105人,占总人数的56.75%;没建立能源及相关统计台账的单位51家,占检查单位数量的29.31%;共发现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165起。与2007年统计执法反映的

情况相比如下: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无证上岗、没建立能源及相关统计台账和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随着无证上岗人数和没建立统计台账行为的减少,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也在减少。这说明,通过近四年执法检查的逐年深入,我区基层单位统计基础工作不断加强,数据质量随之提高,依法统计的氛围已基本形成。然而在近两年的执法中我们发现,有部分企业的统计基础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内部现有的管理制度不利于统计人员开展工作,数据获取渠道不畅通。传统的管理制度要求信息传递的方式都是自下而上的纵向传送,缺少横向的沟通和交流。而统计数字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这使得企业统计部门向其他部门要数困难,如果协调不好经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导致上报的数字不准确。这就印证了统计工作需要从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获得数据,需要财务部门、人事部门等多个部门的配合才能获得全面的数据。

在检查中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统计人员只负责填表上报,具体数据都是由企业其他部门提供。但是由于企业缺少对其他部门进行统计业务的二次培训,导致提供数据的人员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存在偏差,提供的数据不准确。在实际工作中,统计数据可以通过各部门健全的原始记录来获取,这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工作衔接,统计部门和提供数据的部门在学习统计制度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指标的填报口径,才能确保数据质量。

二、企业统计人员流动性大,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统计工作是一项覆盖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的是一批精通统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具备统计从业资格对于一名合格的统计人员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统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统计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

现实中,企业的统计人员大多频繁、临时更换,没有参加过任何业务培训,刚刚上任的统计人员往往不具备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工作起来不知从何着手,只能随意找些数字上报了事。并且在执法中我们发现,企业的统计人员大部分是由财务人员兼职,由于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财务工作上,只把统计作为一项附带性工作,致使他们不能专心搞好统计,导致在统计岗位上多年仍对业务一知半解,更不用说对数据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恰当的分析了。由此可见,目前有些企业的统计工作并没有真正发挥出统计服务于企业的作用。相反,统计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工作交接制度的缺失等原因必然会导致统计数据失实,已成为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的能源及相关统计台账不健全,各类统计原始凭证不完整。目前,大多数企业已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各类统计台账,形式多样。但个别企业的台账过于简单不规范,不能真实反映各种能源的实际消费量,一些原始记录没有妥善保存,导致统计原始凭证不完整,有些上报的数据已找不到原始的出处,无从考证数据是否准确。

针对目前统计基础工作这种现状,我想针对统计部门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统计部门应以“执法与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统计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今年是强力推进统计执法检查的第四个年头,统计执法已经深入人心。2008年,市局将西城和顺义两个区县作为督导制度的试点,对统计基础工作不好、基础资料不健全的企业,第一年督导其统计工作:对企业原始统计资料、按照统计工作流程、直至最后指标的计算进行指导,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第二年对其进行执法检查。

执法与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根本上帮助企业完善统计基础工作,从源头上解决数据质量问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执法检查程序繁琐的局限性,相对更加灵活、方式较为缓和,企业也乐于接受,从而营造一种更加和谐的统计执法氛围。

二、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应树立依法统计的意识,健全统计基础工作,规范能源及相关统计台账,妥善保管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基础工作并非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切实改变个别企业统计观念滞后这种现状,从根本上认识统计工作对于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企业由会计兼任统计,这种形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统计工作的需求,因此企业应配备专门的统计人员负责此项工作。

此外,统计原始记录是统计报表的基础,统计台帐是系统整理和积累统计资料的重要工具。抓好统计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就是保证了数据源头的可靠性。企业应建立健全统计岗位责任制度,做到数出有据。同时做好基础数据整顿工作,结合统计报表内容协调统计、会计、业务三项核算基础,做到准确记录能源消费资料,认真核算经营活动基础数据,整理财务信息,健全人力资源信息,完整记录其他有关资料,从各个环节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以“电力能源消费量”指标为例,有很多企业该指标出现差错,统计人员普遍反映不理解电费交费单,该指标很难填报准确。但是如果企业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了详细的抄表记录,再依据抄表记录建立能源台账,在填报该指标时便可从抄表记录或能源台账中直接取数。可见,规范的统计台账和统计原始记录对于数据质量十分重要,为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三、企业应探索一种适应统计工作特点的信息传递体制,实现统计部门与某些特定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这首先需要企业统计部门通过统计服务提升统计工作的地位。统计工作对企业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可以通过定期的统计分析,从降低材料消耗、节能等方面节约成本,使经营者通过统计数据总揽全局,全面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改进经营策略。从另一个方面讲,统计数据对国家制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方针政策能够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经营条件,有利于企业发展。其次,需要企业领导的协调和各部门之间有效的合作确保数据上报渠道畅通,最终获得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

总之,统计工作是了解国情国力、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能够为企业的发展与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促进企业管理与决策水平的提高。目前随着我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统计工作正发挥着其他任何工作都难以发挥的参谋作用,新形势下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迅速改变统计基础工作相对滞后的这种现状,从统计部门和企业自身两个方面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为获得高质量的统计数据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注“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的统计与通州区统计局执法队上报市局执法队《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行政执法月报》中发现违法行为的其中项“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口径一致,即按表种计算,如一个表种中出现多个不真实统计资料,只计为一起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行为

马国晖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党中央、国务院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二十一世纪实现我国经济繁荣、民族复兴及人口、社会资源协调发展的伟大实践。

作为经济管理的综合部门——统计机构,在“强基础、优服务、树形象”的实践中,要以提供统计优质报务为出发点,在优化现有统计支柱产品的同时,拓宽统计调查服务领域,加大对经济行为全过程和政策效益的监测力度,改革优化统计调查网点,提高统计调查网点的兼容性,再造统计工作新支柱,充分发挥统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使统计工作更加贴近市场、贴近政府、贴近经济建设的前沿,使统计系统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决策文持系统和“参谋部”、“智囊团”。本文从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出发,就新形势下统计工作如何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中“开发”自己、发展自己做以浅显探讨。

统计基础工作是统计工作的基石,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统计工作的质量。对于做好新时期统计基础工作的提出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大力调整统计结构,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

合理的统计结构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加大优化、提高现有统计支柱产品的同时,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主题,科学地调整统计工作结构,加大对经济行为事前事中监测。在精力分布上,变“主业”(做各种定期报表)为“副业”,把对经济行为的事后统计变成对经济行为全过程的监测,在方法制度上,要尽快研究出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变化,满足宏观调控和社会公众需求,反映经济发展动态进程的配套指标体系。其次,要不断扩大统计监测领域。长期以来,基层统计部门把做“表”作为统计主要工作,而对常规报表之外的经济动态都要无暇顾及。因而,造成了领导急切需要的,我们指标体系无法找到的被动局面。所以,应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尽快建立结构调整、效益监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监测、产业化经营监测、城市进程化监测、人口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向、新农村建设监测等指标监测体系,变“死”的结果为 “活”的情况,使统计部门成为经济主战场的主力军。

二、进一步完善现有调查网点,提高调查网点的利用率

调查点是统计工作的最前沿。科学、合理的调查网络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从近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各种类型的调查点数量庞大、互不干涉,调查点的兼容性差。因此,在本着科学合理、简洁高效、反映灵活、经济实惠的原则下,可实行“一点多用”(同一个调查点可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以提高调查点的兼容性,最大限度限度地降低调查成本,减轻基层统计人员的负担。

三、充分应用网络信息优势,积极开展以“三个贴近”为主要由容的统计优质服务工作

统计工作贴近市场、贴近政府、贴近经济建设的前沿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的迫切要求。贴近市场,就是要对市场资源配臵进行分析研究;贴近政府,就是满足领导决策需求;贴近经济建设最前沿,就是对经济行为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服务。目前,要充分应用现有网络,积极创建网络信息平台,为农产品销售、地方招商引资等提供信息咨询。其次,要加强对现有统计信息网络的完善和发展,加强对统计系统信息网络人员的培训,重点在网络信息的搜集和“联网直报“上寻求突破,从而使统计工作和地方经济建设达到完美的结合。第三,借加强统计基础工作的良好机遇,建立健全县(区)乡镇、街道的统计网络,使统计网络在短时间内得到全面落实。

四、加强对统计复合人才的培养

做大做强现有统计支柱产品,做活做优统计服务产业,人的问题至关重要。新时期的统计工作,要求广大统计工作人员既要懂统计,又要懂经济、懂管理、会微机,还应熟悉外语和国际经济。因此,造就一支优化、精干、高效的统计干部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政治强、业务精,既掌握现代经济、统计科学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各种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新形势对统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因此加大对统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业务更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近几年内,可本着“急用先学,全面提高”的原则,采取多形式、多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对统计方法制度、抽样调查技术、计算机技能、国际经济知识以及市场调研等领域的培训,加大投入,提倡和鼓励自学成才,逐步造就“一专多能,一人多用”,具有多方面业务技能的复合型统计人才。

五、大力开展统计创新,提高统计整体水平

统计创新是新时期经济发展对统计工作的迫切要求,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分配多样化的今天,要使统计工作达到准确及时、优质高效,就必须进行统计创新。统计创新首先是体制创新,要使现行统计体制增强抗干扰的能力,就必须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所作为,使统计工作同经济发展相互融合,互为条件。因此,充分发挥统计信息网络优势,实行综合统计与政府信息相融合,宏观决策与调研咨询相依托,服务领导与服务社会相促进,才能改变统计工作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统计工作整体水平;其次是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是统计工作的内在动力。目前,政府统计、部门统计以及调查队,这三方面统计调查力量没有很好地形成合力,造成了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的增加。同时,从政府统计内部来讲,鼓励提倡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在不违背统计调查原理的情况下,制定竞争机制,创造性地开展统计业务调查工作,加强对全社会“数据”的统一协调和管理是履行好科学发展的关键;第三是方法创新。优质服务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工作要发展,就必须从方法制度上入手,把支柱产品做大,把服务产业做强。因此,降低调查成本,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调查点的利用率,凡是有利于提高统计工作效能的一切方式方法都应大胆的尝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统计工作质的转变;第四是手段创新。手段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充分应用现有信息网络,加强省市县乡四级的信息工程建设是实现统计手段创新的具体体现。

六、加强统计管理,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管理的核心在于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对知识进行管理和用知识进行管理。知识是生产力,对知识进行管理就是对每一个统计工作者的学识水平、工作能力提出要求,并促使其达到目标要求,这项管理实质上是对人的管理;用知识进行管理就是统计管理知识化,也就是用市场经济知识来进行管理,既用法律法规对一切统计行为进行管理,也要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勇于执法、善于执法,才能使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所以,知识出效益、知识出战斗力,只要我们用知识进行管理,我们的队伍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的统计事业才能在经济的腾飞中更加繁荣强大。

下载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抓好新形势下统计教育培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统计基础工作

    陶楼乡统计基础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统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陶楼乡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充分体现政府行为,部门分工协作,使全乡基础统计工作各项数据质量......

    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 (合集5篇)

    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加强乡镇统计基础工作是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源头数据准确可靠,才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

    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服务街域经济发展

    夯实统计基础工作 服务街域经济发展 侯家塘街道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是雨花区面积最小的街道,辖区内常住人口7.8万、流动人口2万余人,一般法人单位1000余家,产业活动单位400余家......

    宜兴市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资料目录

    宜兴市镇(园区、街道)统计工作基础资料统一目录 一、管理资料 1.工作制度(见附表) (1)统计职业道德规范 (2)统计机构网络图 (3)镇、村、企统计工作联系表 (4)统计站工作职责 (5)统计站站长......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特色做法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特色做法 一、围绕“六位”加强村级统计基础规范化工作 为强化村居(社区)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规范村级统计行为,提升村级统计能力,保障源头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

    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街道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周 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领导越来越重视,群众越来越关注,对统计工作的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长期形成......

    2017年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考评办法

    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考评办法 根据省局《2017年度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考评办法》和《2017年徐州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要点》,为进一步加强全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完善现有基层基础......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统计服务工作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对统计资料需求的数量与质量都在日益提高,统计工作也在从“事后总结”向提前指导、预警分析和专题性调查转变,统计事业......